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

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

一、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论文文献综述)

陈初昇,张向前[1](2013)在《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已有研究的特点,从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以及研究主要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综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台湾海峡经济区的界定、性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模式、区域经济分工合作及其经济效应等方面。通过梳理、探讨,以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张瑞尧[2](2012)在《管窥福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二)》文中指出福建现在福建现在状况用四句话加以概括:起点低、发展快、不平衡、压力大。1)起点低。改革开放前,福建GDP总量才66.37亿元,人均273元,农民纯收入173元,财政收入15.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7亿元,而支出16亿元,缺口达3.3亿元,靠中央拨补。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多年间,福建经济实力大为增强。2)发展快。改革开放后增长速度一直在加快。3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2%,近几年12~13.8%左右,各项事业突飞猛

朱四海[3](2012)在《海峡西岸经济区顶层设计后的战略细化问题》文中指出"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核心是做好战略实施工作,做好基于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战略细化工作。做好福建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战略实施和战略细化工作,要在夯实"和平统一载体"和"生态文明范本"两大基石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三维项目带动战略和三群联动发展战略,协同推进三化进程和三生工作,实现先行现代化战略目标。其中,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省和海峡西岸繁荣带建设是福建先行现代化的战略突破口。

刘慧宇,谢爱国[4](2012)在《改革开放后福建经济发展战略述评》文中提出回顾分析了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认为这是一个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呼应、从尝试性探索到科学化论证、从自守到开放的过程,其中凝聚了立足省情、发挥特色,重视科教、培养后劲,勇于学习、善于借鉴等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重视战略制定、忽视政策落实,重视陆地发展、轻视海洋开发,重视外向经济、忽视内需开发,重视科教培育、忽视结构分布等时代局限。

王盛泽[5](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发展若干战略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福建历届省委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本省经济发展战略,从"大念山海经,建设八个基地"到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再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些经济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的重大举措;是立足省情、发挥独特优势的全新探索;是突出区域特色、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宏伟规划;是具有历史眼光和政治远见的战略构想。

苗月霞[6](2011)在《福建省构建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行“试验区”研究》文中提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鼓励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这对于创新我国各地人才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福建省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地位,在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多年来在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试先行政策制定和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尝试,作出了很多独特贡献。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在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方面的改革实践,总结了福建省在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行"试验区"提出了对策建议。

林永健[7](2011)在《海峡经济区从概念到现实转变的探讨》文中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其发展趋势成为令人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愿景的海峡经济区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何看待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经济区的关系,作为海峡经济区发展阶段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否要提速,海峡经济区从概念转变为现实的条件是否成熟,都值得深入研究。

陈大明[8](2009)在《加快推进海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中指出中央领导在闽考察重要讲话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什么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怎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一系列问题,明确了福建在海峡西?

林坚[9](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朱银娇[10](2007)在《全国经济布局视野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东部沿海黄金走廊重要组成部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国东部沿海东南一隅的突起和壮大,而且还肩负着沟通大陆与台湾的桥头堡的重任。因此,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全国经济布局的视野来考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问题,简要叙述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地位,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东部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浦东、滨海新区等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为将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三维”框架,即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区域制度创新战略: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要大力促进闽台港澳经贸合作,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的集群式转移;在区域发展战略方面,要创新区域协作机制,加快构建中心城市,构建科学的区域劳动和产业分工体系;在制度创新战略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法规条例体系,设立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与组织,划分不同的政策区域,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功能区划。

二、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
    1.2 雏形阶段
    1.3 成熟阶段
2 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台湾海峡经济区的构想、界定
    2.2 台湾海峡经济区性质、功能与定位
    2.3 台湾海峡经济区发展目标、模式
    2.4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2.5 台商大陆投资区位选择
    2.6 区域经济合作绩效评价
    2.7 政治因素与经济关系
3 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评述与展望
    3.1 从已有研究来看, 可以把台湾海峡经济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3.2 研究要考虑台湾海峡经济区的特殊性
    3.3 海峡经济区市场共同体形成研究
    3.4 台湾海峡经济区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3.5 台湾海峡经济区与其他区域经济比较研究

(2)管窥福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二)(论文提纲范文)

福建现在
    1) 起点低。
    2) 发展快。
    3) 不平衡。
    4) 压力大。
一、海峡经济区构想的演变过程
二、近年来中央领导和各部委对海西的关心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与意义
    1、海西的定位
    2、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的意义
        1) 解决台湾问题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
        2)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为未来建立海峡经济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未来海峡经济区的构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四、加快建设海西的几点看法:
    1、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2、要敢于先行先试
    3、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4、做好民间文化交流工作

(4)改革开放后福建经济发展战略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建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一) “大念山海经”的发展战略
    (二) “以智取胜”战略
    (三) “山海协作, 梯度推进, 分类指导, 共同发展”的战略
    (四)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
二、福建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特点
    (一)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呼应
    (二) 从尝试性探索到科学化论证
    (三) 从自守到开放
三、福建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经验和时代局限
    (一) 成功的经验
        1. 立足省情、发挥特色
        2. 重视科教、培养后劲
        3. 勇于学习、善于借鉴
    (二) 时代局限
        1. 重视战略制定, 忽视政策落实
        2. 重视陆地发展, 轻视海洋开发
        3. 重视外向经济, 忽视内需开发
        4. 重视科教培育, 忽视结构分布

(5)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发展若干战略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的重大举措
二、立足省情,发挥独特优势的全新探索
三、突出区域特色,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宏伟规划
四、具有历史眼光和政治远见的战略构想

(7)海峡经济区从概念到现实转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海峡经济区是一件早就该做而没有及时做的事情
二、建设海峡经济区的必要性愈益凸显条件愈益成熟
    1. 海峡经济区影响更深远。
    2. 全国对台格局的改变。
    3. 区域竞争的要求。
    4. 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
三、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向海峡经济区转变的思路选择
    1. 继续加大海峡经济区的宣传造势。
    2. 认真研究海峡经济区的主要内容。
    3. 继续借助民主党派为海峡经济区鼓与呼。
    4. 通过两会渠道进行两岸协商。
    5. 福建主动与相关省市进行协商。
    6. 由省政府正式向中央提出打造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7.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9)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产业转移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一、产业结构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一、区域分布
        二、区域演进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一、GDP总量大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四、投资成本低
        五、人才储备多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七、政策环境好
        八、区位条件优越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一、产业升级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一、基本格局
        二、区域定位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三、产业集群战略
        四、科技人才战略
        五、科技园区战略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二、合作生产模式
        三、良性竞争模式
        四、资源整合模式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全国经济布局视野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研究意义
    研究综述
    研究内容
第1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地位
    1.1 中国区域经济运行概况
        1.1.1 东部发展势头正劲
        1.1.2 东北振兴初现端倪
        1.1.3 中部崛起有待时日
        1.1.4 西部开发路阻且长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地位
        1.2.1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
        1.2.2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东部率先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3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重要战略通道
        1.2.4 海峡西岸经济区也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
        1.2.5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是祖国统一的必然要求
第2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东部主要经济区的比较分析
    2.1 海峡西岸经济区现状
        2.1.1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内涵
        2.1.2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历程
        2.1.3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现状
    2.2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比较
        2.2.1 三大区域发展状况比较
        2.2.2 产业经济发展比较
        2.2.3 区域发展空间模式比较
        2.2.4 生态环境比较
        2.2.5 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启示
    2.3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比较
        2.3.1 浦东和滨海新区发展概况
        2.3.2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浦东和滨海新区的差异
        2.3.3 浦东和滨海新区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启示
    2.4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构想
第3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政府圈定的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
        3.1.2 在吸引台湾产业转移方面步伐滞后
    3.2 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布局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中心城市相对较为弱小
        3.2.2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3.3 海峡西岸经济区制度保障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法规条例体系不完善
        3.3.2 协调管理体系缺失
        3.3.3 政策工具不明确
        3.3.4 行政区分割问题严重
第4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
    4.1 区域发展战略的“三维”框架
    4.2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4.2.1 大力促进闽台港澳经贸合作,推进闽台经贸关系发展
        4.2.2 科学选择主导产业,慎重发展重化工业
        4.2.3 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
        4.2.4 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的集群式转移
    4.3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空间发展战略构想
        4.3.1 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功能
        4.3.2 根据不同区位优势,构建科学的区域劳动和产业分工体系
        4.3.3 创新区域协作机制,加大内联协作力度
    4.4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制度创新战略构想
        4.4.1 建立完善的法规条例体系
        4.4.2 设立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与组织
        4.4.3 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划分不同的政策区域
        4.4.4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4.4.5 加大国家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加速发展的关键
        4.4.6 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功能区划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综述[J]. 陈初昇,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5)
  • [2]管窥福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二)[J]. 张瑞尧. 政协天地, 2012(07)
  • [3]海峡西岸经济区顶层设计后的战略细化问题[J]. 朱四海. 发展研究, 2012(06)
  • [4]改革开放后福建经济发展战略述评[J]. 刘慧宇,谢爱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7)
  • [5]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发展若干战略述评[J]. 王盛泽. 福建党史月刊, 2011(12)
  • [6]福建省构建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行“试验区”研究[J]. 苗月霞. 第一资源, 2011(01)
  • [7]海峡经济区从概念到现实转变的探讨[J]. 林永健. 综合竞争力, 2011(01)
  • [8]加快推进海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N]. 陈大明. 福建工商时报, 2009
  • [9]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 [10]全国经济布局视野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D]. 朱银娇.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