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盐碱地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

即墨盐碱地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

一、即墨盐碱地上建成生态农业科技园(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认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李师源[2](2019)在《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沿线各国共商共建绿色发展之路,即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来统摄“一带一路”倡议决策和实践全局,努力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与经验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去,并积极与沿线国家互学互鉴、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现实举措。本文选择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前沿研究问题,以国家政策重点和学术研究热点为选题导向,紧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在现状考察、对象评价、模式选择、潜力研判、合作影响、政策建议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提出见解和主张,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作出有益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及观点有:第一,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顺应全球绿色发展合作潮流,是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体系的有益补充,回应了沿线国家驱动经济增长及缩小发展差距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需求、集约利用资源及降低污染排放的需求、支撑绿色创新及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保护生存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求。绿色发展的共同利益将中国与沿线国家结成强大纽带,各方在合作理念、合作共识、合作行动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第二,在比较与借鉴国内外绿色发展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一个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实证评价发现,沿线国家以及区域间绿色发展能力差异显着,而绿色发展能力平均水平在2007-2016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三,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模式选择进行了研判。根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的差异,文章提出四类合作模式,分别为低能合作模式、赋能合作模式、高能合作模式和引能合作模式,并对各类合作模式的特点、合作内容、典型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第四,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潜力进行了分析。文章分别从能力要素提升的潜力、空间区域协作的潜力、协调诉求差异的潜力角度分析未来绿色发展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未来合作方向。第五,论文实证检验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合作模式选择和合作潜力研判的主要结论,文章提出三项实证假设内容,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此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及其周边国家分别具有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合作途径对南北国家产生不同影响。第六,本文从创新合作模式、激发合作潜力和拓宽合作路径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因应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新型区域合作安排的理论与现实需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一方面,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为阐明中国如何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重大学术问题抛砖引玉。另一方面,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结果研判中国推进合作的模式选择和未来潜力,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提供客观依据和实践指导,是服务于国家重大决策的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李方正[3](2018)在《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城市绿地、农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构成的绿色空间对于保障北京市中心城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宜人、居住舒适,进而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市中心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绿色空间发展,其绿色空间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通过对实际建设后的绿色空间的变化监测,理清其演变机制,提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通过多种情景对绿色空间未来发展进行模拟预测对于提升绿色空间状况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同时这对于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为研究对象,选择1992-2016年间1992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4个重要节点,对其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通过计算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结合定性讨论,探究社会经济、自然和政策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理清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以功能为导向,生态安全、游憩需求和文化保护为目标,提出绿色空间面积和空间组合优化的形式-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进而以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为基础,耦合模拟绿色空间面积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空间增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变化;结合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目标,提出多种绿色空间发展的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寻求实现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宏观社会经济策略、空间分配和政策实施建议。研究主要创新性体现在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方面。研究表明:(1)从绿色空间面积变化看,研究期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出现了“三减一增”的现象,即是耕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24年内绿色空间大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中心城用地间的转换主要集中在了:耕地向建设用地、林地的转换,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上。从空间上看,耕地向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外,林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中心城北部,草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绿色空间转入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到五环路之间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点状空间上。(2)研究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具有差异性:绿色空间整体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其中耕地逐渐破碎,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林地和草地斑块逐渐连片分布,破碎度降低、连接度指数也逐渐提升。从空间上看四环路以外的边缘区域成为破碎化倾向最明显的区域。(3)研究首先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建设用地蔓延是影响耕地圈层减少的最大因素,常住人口增加的需求是林地增加的核心动因,产业结构调整是林草面积增加的重要内因。从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看,地区总产值和常住人口数量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具有显着影响,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第二产业占比与绿色空间连接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社会经济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四环外、东酒仙桥、西苑和清河边缘集团成为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演变影响最大的区域。(4)研究还探讨自然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其作用相对是静态的。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空间差异看,高程对中心城西北地势较高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5)规划和政府决策机制对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在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中心城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环、平原造林面域空间等都初具规模。研究分析了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局部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起到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点状绿色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景观格局得到有效优化。线性绿色空间西郊三山五园绿道的建设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斑块完整性、连接性和多样性上得到一定优化。面状绿色空间中心城东部平原造林工程的实施明显减缓了绿色空间面积的流失过程。(6)研究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作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形式,以生态安全维护、游憩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标,选取了高程与坡度等级、水域缓冲区、植被覆盖、农田、水土流失敏感性、地质灾害、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绿色空间使用频率与文化遗产10项指标构建绿色空间优化的高-中-低理想格局。结果表明:生态安全格局敏感性极高、较高、高和一般高的区域分别占中心城面积3.96%、7.51%、18.66%和69.70%。而游憩需求极高和较高的区域面积分别1307.87hm2和1669.76hm2,多为现状游憩资源。文化保护格局主要考虑了中心城文化遗产及其缓冲区的分布。将多因子仅叠加,获得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发现中心城绿色空间底线格局面积1630.52hm2,,满意安全格局面积20454.07hm2,理想格局面积40678.02hm2,占中心城总面积37.34%。随后对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判定空间联系,包括生态-游憩源地和源间连接-廊道。其中中心城关键生态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西北区域和东部,中心城关键游憩源分布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周边,以及西北郊部分历史名园。通过最小积累阻力分析,形成了 51条潜在廊道和28条现状廊道构成的生态廊道系统。还通过使用频率高、风景优美的线性廊道连接游憩需求高的游憩源地,进行游憩廊道构建,最终形成19条联系游憩源地的游憩廊道。(7)最后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自上而下的数量模拟优势和元胞自动机自下而上的空间模拟优势,对中心城绿色空间进行模拟预测,提出3种情景,模拟在绿色空间高、中、低理想格局下的中心城绿色空间时空变化,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实现提供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策略和空间优化策略。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若北京市中心城继续保持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绿色空间总体面积继续减少,但可以实现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的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1,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为929万,GDP保持平均6.1%的增长率时,可实现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2,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减少到859万,GDP平均增长率降低到4.9%时,可实现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元胞自动机对北京市中心城2035年绿色空间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对照情景继续保持现有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时,2035年大量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当情景1模拟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绿色空间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边缘密度都高于对照情景和情景1。当情景2模拟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到2035年各类用地最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面积出现降低,林地、草地和湿地及水域出现增加趋势。绿色空间破碎度明显下降,而绿色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也明显提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明显得到优化。研究通过规划政策老城遗址公园环、一道城市公园环、二道郊野公园环、楔形绿廊、南北中轴生态空间和小微绿地的规划政策建议促进关键生态、游憩空间和廊道的建设。最后,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践为例,通过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指导其实施与落地,促进本研究的实践应用。

蔺宇晴[4](2017)在《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天津临港吹填盐碱土生态产业园景观设计》文中指出天津滨海盐碱地是中国滨海盐碱地的代表之一,由于天津特殊的气候条件及水文地质,使其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对土地的发展产生了胁迫和限制。本文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分析总结国内外农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与典型案例,以生态产业园为切入点,通过复合农林发展模式的构建和园区生态循环模式的设计,实现滨海盐碱地生态经济的综合利用。在创建生态经济综合利用模式的同时,结合景观设计,营造乡土景观,在园区设置各类休闲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本论文针对盐碱地生境条件,提出盐碱地生态产业园景观营造的策略和方法,不仅能够为类似围垦形成的海浸型盐碱土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理论借鉴,也为今后的盐碱地农林业观光园、生态产业园的景观营造提供了参考。

苗君强[5](2014)在《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为例》文中提出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需求,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已成为共识,全球掀起了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浪潮。资源型城市与其他类城市相比,发展时间较短,以粗犷式发展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自然资源开采强度和规模的不断加大,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开始枯竭,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的资源型城市逐步出现了发展困境。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探索资源型城市低碳化生态化的建设路径,同时把以石油开采业为主导、整体经济结构单一的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东营市作为现实案例,探索其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设路径,并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发展的经验借鉴。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提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在世界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和趋势下,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该章在深入分析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相关概念及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关于资源型低碳生态城市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之处,提炼出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转型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众多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系统的梳理。重点阐述了碳循环、低碳生态经济、低碳生态城市政策创新、低碳城市定位等相关理论,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和资源型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历程,总结其转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律探索打下基础。第三章是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的规律进行具体探索,阐述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特征、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制约因素、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一般路径。第四章是以东营市为例,对东营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东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征,对东营市碳汇能力及碳排放现状水平进行了初步测算和深入分析,并利用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情景设计下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提出了碳排放控制目标和基本思路,为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路径、破解资源环境硬约束、实现脱钩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所处的城镇化、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总体思路及功能定位、目标定位,寻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新出路。第五章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东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机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设计要点;建立了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共性指标和特征性指标,并将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层、目标层、指标层和导则层四个层次。紧密结合东营的发展实际,从经济产业创新、政策机制创新、指标体系管理创新、低碳能力建设、低碳科技创新、能源管理创新等六个方面研究探索了东营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路径,明确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重点与推进措施。第六章最后得出东营市低碳生态建设的结论和措施,并以此推广到其他资源型城市。这也为今后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低碳规划提供了有借鉴经验的案例探索。

王乙富[6](2013)在《南通市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农业这一新兴产业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迅速发展,城市农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由城市的生态、经济和农业融合而产生的,城市需要这种新型农业是因为城市农业不但满足了城市对生态的需求,同时城市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消除城乡二元制的隔阂,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市农业它是集农业生产、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旅游建设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链,是现代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集中表现形式,从长远看,城市农业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通市的城市农业发展相对较晚,但是目前已经有较好的发展势头,政府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大。本文通过对南通市城市农业企业的走访调研,获取了一些企业给予的行业问题反馈,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将南通市城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列出,融合城市农业企业给予的意见反馈,总结了一部分我认为可能阻碍城市农业发展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学者专家的观点,给出了促进城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吴鹏飞[7](2012)在《东营市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是共和国一块年轻的宝地,这里自然资源富饶,土地广袤,海域辽阔,生态环境独特,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国家先后把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建设高效生态区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07年,东营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经过近几年发展,循环经济已初具规模,作为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东营市应在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发展水平和显效性。本文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切入点,重点围绕营市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从现实上来讲,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发展城市循环经济,加快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山东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全省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讲,抓住城市循环经济这个关键问题进行战略性研究,用先进的理论指导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实践,为东营市乃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本文运用实证与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按照陈述事实、分析条件、提出思路、充实方案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第一章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章阐述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其中的重点是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从主力系统、支撑系统、保障系统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全新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三章分析研究区现状,从优势、劣势和工作基础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条件;第四章提出了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对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进行了探讨;第五章在前面理论创新、现状分析、战略构想的基础上,从绿色产业系统、基础支撑系统、社会保障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了东营市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第六章对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吕亮[8](2012)在《滨州市盐碱地条件下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盐碱地在中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以北的沿海区域。在当今讲究生态效益的时代背景下,拥有盐碱地这种立地条件的众多城市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具有典型滨海盐碱地的滨州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盐碱地环境的特殊条件,系统分析滨州市的自然环境、政策导向、城市景观等相关资料,概括滨州市发展城市植物景观的优劣条件,从植物选择、改良土壤、分类设计和养护管理四个方面综合探讨滨州市城市植物景观的营造。文章最后回顾滨州撤地建市十年来植物景观营造的发展成果,得出研究结论,希望能够指导滨州市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提升植物景观的整体效果,力求实现城市植物景观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等综合功能。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盐碱地区,营造城市植物景观既有提高植物成活率的复杂性,又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植物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滨州从建市之初,就把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作为政府关注的焦点,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差到优的蜕变,这是一个认识、发展、完善的过程,如今仍需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不断探索,这对于盐碱地区类似城市的植物景观营造具有参考借鉴的现实意义。

许熙巍[9](2012)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宇捷[10](2009)在《慈溪负重奋发蓄势抢先机》文中提出面对持续蔓延的金融危机,不为困难所畏,不为困难所困,不为困难所扰,巧打应对"组合拳",积极"危"中争"机"——

二、即墨盐碱地上建成生态农业科技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即墨盐碱地上建成生态农业科技园(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1.2.2 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内涵的研究
        1.3.2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基础的研究
        1.3.3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路径的研究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结构安排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创新之处
        1.5.2 研究难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定义及其内涵
        2.1.1 “一带一路”倡议
        2.1.2 绿色发展理念
        2.1.3 绿色“一带一路”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保护理论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绿色发展理论
    2.3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绿色经济增长理论
        2.3.2 环境制度理论
    2.4 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国际分工理论
        2.4.2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第3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考察
    3.1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全球背景
        3.1.1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目标趋于明确
        3.1.2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体系持续完善
        3.1.3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潜在挑战犹存
    3.2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需求
        3.2.1 驱动经济增长及缩小发展差距的需求
        3.2.2 提高生活质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需求
        3.2.3 集约利用资源及降低污染排放的需求
        3.2.4 支撑绿色创新及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
        3.2.5 保护生存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求
    3.3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进展
        3.3.1 合作理念不断演进
        3.3.2 合作共识日渐夯实
        3.3.3 合作行动逐步展开
第4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对象评价
    4.1 合作对象评价方法的提出
        4.1.1 相关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借鉴
        4.1.2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提出
    4.2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内容
        4.2.1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4.2.2 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2.3 评价体系的计算模型
    4.3 合作对象评价的样本选择
        4.3.1 样本选择的标准
        4.3.2 样本数据的处理
    4.4 合作对象评价结果分析
        4.4.1 评价得分和排名情况
        4.4.2 评价结果的梯队差异状况
        4.4.3 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
        4.4.4 评价结果的历史变化趋势
第5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模式选择
    5.1 合作模式的分类与选择
        5.1.1 合作模式选择的基本假设
        5.1.2 合作模式的情境模型构建
    5.2 低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5.2.1 低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5.2.2 低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5.3 .赋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5.3.1 赋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5.3.2 赋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5.4 高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5.4.1 高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5.4.2 高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5.5 引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5.5.1 引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5.5.2 引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5.6 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5.6.1 合作模式的横向比较
        5.6.2 合作模式的纵向比较
第6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潜力分析
    6.1 能力要素提升的潜力分析
        6.1.1 能力要素结构性短板尚待弥补
        6.1.2 经济发展能力需要注入新活力
        6.1.3 中国绿色发展能力提升空间较大
    6.2 空间区域协作的潜力分析
        6.2.1 “俱乐部”空间壁垒尚需打破
        6.2.2 区域间绿色发展合作平台尚待建立
    6.3 合作诉求协调的潜力分析
        6.3.1 合作诉求差异较大
        6.3.2 合作基础互补性强
        6.3.3 推进合作需破解“囚徒困境”
第7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影响的实证检验
    7.1 实证检验的理论逻辑和变量关系假设
        7.1.1 合作建设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理论逻辑
        7.1.2 合作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变量关系假设
    7.2 实证模型建立和变量度量
        7.2.1 空间杜宾模型的选择
        7.2.2 模型主要变量的设定
    7.3 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
        7.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7.3.2 空间面板回归计算结果
        7.3.3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
        7.3.4 分样本回归结果
    7.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7.4.1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会对绿色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7.4.2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7.4.3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南北国家影响程度不同
第8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政策建议
    8.1 创新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模式
        8.1.1 突破低能合作限制瓶颈,挖掘更多潜在合作机会
        8.1.2 承担赋能合作国际义务,积极回应全球绿色治理诉求
        8.1.3 巩固高能合作示范作用,向更高层次领域合作前进
        8.1.4 激发引能合作后发优势,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8.2 激发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潜力
        8.2.1 制定差异化的绿色发展合作策略,提高中国合作引导力
        8.2.2 完善现有合作机制,以绿色发展合作平台突破空间壁垒
        8.2.3 关注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薄弱环节,积极回应关切诉求
    8.3 拓宽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路径
        8.3.1 以经济合作为先导,推动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8.3.2 关注社会民生领域合作,促进理念传播和人才教育
        8.3.3 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推动传统能源利用技术改造
        8.3.4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合作,支撑绿色治理技术要求
        8.3.5 发挥基础设施合作优势,完善工程建设环境管理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论文主要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1 中国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协议及绿色发展合作内容
附录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各要素评价得分及排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对象与时间节点
        1.3.1 北京市中心城
        1.3.2 绿色空间
        1.3.2.1 绿色空间的定义
        1.3.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
        1.3.3 绿色空间格局
        1.3.4 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绿色空间研究热点问题
        1.4.1.1 绿色空间格局研究
        1.4.1.2 绿色空间服务功能研究
        1.4.1.3 重要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1.4.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1.4.2.1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4.2.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1.4.2.3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因素分类
        1.4.2.4 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4.3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1.4.3.1 空间格局优化的概念
        1.4.3.2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
        1.4.4 基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土地面积和空间模拟预测相关研究进展
        1.4.4.1 土地模拟预测
        1.4.4.2 土地模拟预测的研究领域
        1.4.4.3 土地模拟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4.5 研究进展评述
    1.5 研究内容
        1.5.1 发现问题-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
        1.5.2 问题机制-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5.3 优化目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
        1.5.4 解决问题-提出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1.5.5 实践应用-北京市五环内“留白增绿”的实践应用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框架
    2.1 研究数据
        2.1.1 遥感数据
        2.1.1.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软件
        2.1.1.2 遥感数据校正和融合
        2.1.1.3 遥感解译标志
        2.1.1.4 遥感信息解译
        2.1.1.5 遥感精度检验
        2.1.2.6 遥感制图
        2.1.2 社会经济数据
        2.1.3 自然数据
        2.1.3.1 天气气象数据
        2.1.3.2 土壤数据
        2.1.3.3 地形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动态度计算
        2.2.2 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转移矩阵模型
        2.2.3 绿色空间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2.2.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2.2.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式及其意义
        2.2.4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2.2.4.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4.2 方法原理
        2.2.4.3 建模步骤
        2.2.4.4 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5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2.2.5.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5.2 方法原理
        2.2.5.3 加权权重的计算方式
        2.2.5.4 回归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6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6.1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方法
        2.2.6.2 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7 绿色空间的面积模拟预测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2.2.7.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2.7.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2.2.8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预测分析-元胞自动机模型
        2.2.8.1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构成
        2.2.8.2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模步骤
3 研究区域概述
    3.1 研究区域自然与社会概况
        3.1.1 气候概述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植被
        3.1.5 经济发展概述
    3.2 历史概述—西周以来的北京市山水格局与绿色空间变迁
        3.2.1 概述
        3.2.1.1 北平湾
        3.2.1.2 自然水系
        3.2.2 西周至唐-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景观营建
        3.2.2.1 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兴起
        3.2.2.2 围绕农业灌溉的水利初兴
        3.2.2.3 与自然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
        3.2.3 辽金元-基于人工水利建设的城市景观发展
        3.2.3.1 人工干预下的漕运开发
        3.2.3.2 城市与宫苑的营建
        3.2.4 明-集中于城市内部的景观建设
        3.2.4.1 城池与宫苑建设
        3.2.4.2 水源及水系的改变
        3.2.4.3 运河的衰落
        3.2.4.4 园林与风景区的建设
        3.2.5 清-水利工程的西移与其带动下的景观建设
        3.2.5.1 清代水利工程
        3.2.5.2 京西稻与农田灌溉
        3.2.5.3 集中于京西郊的园林建设
        3.2.6 民国时期与建国初期-城市景观建设的停滞与新生
        3.2.6.1 公园开放运动
        3.2.6.2 民国初期的行道树种植风潮
        3.2.6.3 城市规划的探索
        3.2.6.4 “大地园林化”的狂热建设期
        3.2.6.5 “文革”期间的绿化破坏
        3.2.6.6 绿色空间规划的规范化及发展
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4.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
        4.1.1 绿色空间的面积组成对比分析
        4.1.2 不同类型的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分析
    4.2 北京市中心城不同时期绿色空间的转换分析
        4.2.1 1992年-2000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2 2000年-2008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3 2008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4 1992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分析
        4.3.1 绿色空间单元特征的时空演变分析
        4.3.1.1 斑块数量(NP)
        4.3.1.2 斑块类型面积(CA)
        4.3.1.3 平均斑块面积(MPS)
        4.3.1.4 斑块类型面积百分比(PLAND)
        4.3.2 绿色空间破碎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4.3.2.1 斑块密度(PD)
        4.3.2.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2.3 景观形状指数(LSI)
        4.3.2.4 边缘密度(ED)
        4.3.3 绿色空间连接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4.3.4 绿色空间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分析
    4.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演变中的问题
        4.4.1 绿色空间面积严重萎缩、关键绿地空间流失
        4.4.2 绿地绿色空间“大空间少而孤立、小空间分散,连接性不佳”
        4.4.3 绿色空间综合功能尚未达到市民需求
    4.5 本章小结
        4.5.1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呈现“三减一增”
        4.5.1.1 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
        4.5.1.2 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
        4.5.1.3 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
        4.5.1.4 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
        4.5.2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转换趋势明显
        4.5.2.1 耕地面积多转向建设用地、林地
        4.5.2.2 草地面积转自耕地、建设用地
        4.5.3 绿色空间整体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
        4.5.3.1 耕地呈现破碎化、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
        4.5.3.2 林地、草地呈现连片化和完整化
5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5.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择
        5.1.1 驱动因子的选择原则
        5.1.1.1 因子的代表性
        5.1.1.2 数据的可获取性
        5.1.1.3 因子间的独立性
        5.1.2 驱动因子的分类
    5.2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 社会经济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1 社会经济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5.2.1.2 社会经济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5.2.1.3 社会经济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5.2.1.4 社会经济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5.2.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5.2.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5.2.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5.2.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5.3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5.3.1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5.3.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5.3.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5.4 本章小结
        5.4.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
        5.4.1.1 城市蔓延导致耕地圈层减少
        5.4.1.2 人口聚集促进林地面积增加
        5.4.1.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林草面积演变
        5.4.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空间差异明显
        5.4.2.1 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加速绿色空间破碎化
        5.4.2.2 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
        5.4.2.3 二产发展减弱绿色空间连接度水平
        5.4.2.4 社会经济发展显着作用于边缘集团
        5.4.2.5 研究期末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典型商圈绿色空间面积、多样性水平增加
6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自然因素
    6.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因子
    6.2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 自然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1 自然因素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6.2.1.2 自然因素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6.2.1.3 自然因素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6.2.1.4 自然因素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6.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6.2.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6.2.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6.2.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6.3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6.3.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6.3.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6.3.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6.4 本章小结
        6.4.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不显着
        6.4.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
7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政策因素
    7.1 绿色空间相关规划、政策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1.1 绿色空间规划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1.2 绿色空间相关政策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2 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
        7.2.1 点状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7.2.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背景
        7.2.1.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概述
        7.2.1.3 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1.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奥林匹克公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1.5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 线性空间-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
        7.2.2.1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建设背景
        7.2.2.2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建设概述
        7.2.2.3 西北郊三山五园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2.4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5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3 面状空间-百万亩造林
        7.2.3.1 平原造林建设背景
        7.2.3.2 平原造林规划建设概述
        7.2.3.3 中心城平原造林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3.4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2.3.5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7.3.1 规划、政府决策引导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
        7.3.2 大型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推动局部绿色空间格局演变
        7.3.3 多因素共同作用城市空间消长,复杂机制推动绿色空间动态演变
8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8.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优化目标-实现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8.1.1 斑块的生态适宜性
        8.1.2 人口游憩使用的需求性
        8.1.3 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8.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理想格局构建
        8.2.1 生态安全格局
        8.2.1.1 高程与坡度等级
        8.2.1.2 植被覆盖
        8.2.1.3 农田
        8.2.1.4 水域缓冲区
        8.2.1.5 地质灾害
        8.2.1.6 水土流失敏感性
        8.2.1.7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8.2.2 游憩需求格局
        8.2.2.1 绿色空间使用频率
        8.2.2.2 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
        8.2.2.3 绿色空间可达性
        8.2.2.4 绿色空间游憩需求格局分区
        8.2.3 文化保护格局
        8.2.4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分区
        8.3.4.1 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底线
        8.3.4.2 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满意
        8.3.4.3 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理想
    8.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关键空间识别
        8.3.1 关键生态-游憩源的识别
        8.3.1.1 关键生态源
        8.3.1.2 关键游憩源
        8.3.2 关键生态廊道的识别
        8.3.2.1 生态源地的确定
        8.3.2.2 设定阻力值,构建阻力面
        8.3.2.3 关键生态廊道的构建
        8.3.3 关键游憩廊道的识别
        8.3.3.1 游憩源地的确定
        8.3.3.2 潜在游憩廊道载体
        8.3.3.3 关键游憩廊道的构建
    8.4 与总体规划的对比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实现策略
    9.1 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绿色空间面积
        9.1.1 基于SD模型的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的构建思路
        9.1.1.1 绿色空间模拟的因果反馈图构建
        9.1.1.2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的方程构建
        9.1.1.3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模型的精度检验
        9.1.2 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和优化调控建议
        9.1.2.1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结果
        9.1.2.2 绿色空间面积优化的情景设计
        9.1.2.3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面积模拟结果
        9.1.2.4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社会经济调控策略
    9.2 依据自然基底优化绿色空间位置选择
        9.2.1 基于CA模型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模拟构建思路
        9.2.1.1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概率
        9.2.1.2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规则
        9.2.1.3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检验和修订
        9.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1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2 绿色空间高、中理想格局的空间优化结果
        9.2.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与国际大都市的对比
    9.3 规划政策保证绿色空间关键空间实施
        9.3.1 重塑人文历史风貌,构建老城遗址公园环
        9.3.2 挖掘潜力空间,打造一道城市公园环
        9.3.3 限制城市发展,推进二道郊野公园环
        9.3.4 城乡环境绿色空间引入,形成楔形绿廊
        9.3.5 打造城市自然轴线,增加南北中轴生态空间
        9.3.6 引入城市森林,打造小微绿地
    9.4 现场调研辅助绿色空间规划方案深化—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施为例
        9.4.1 “留白增绿”提出的背景
        9.4.2 “留白增绿”实施导则
        9.4.2.1 依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确定腾退空间功能定位
        9.4.2.2 各留白增绿空间类型的建设策略
        9.4.3 现场调研生成节点方案-以海淀区小月河片区为例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
    10.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0.2.1 借助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
        10.2.2 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概念,完善景观格局优化内容
        10.2.3 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
    10.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10.3.1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方法支持生态红线划定
        10.3.2 绿色空间模拟预测模型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比选
    10.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天津临港吹填盐碱土生态产业园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我国滨海盐碱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1.1.2 国家与地方的政策对于滨海盐碱地开发的积极作用
        1.1.3 都市农业的兴起与农、林业观光产业园的蓬勃发展
        1.1.4 农、林业观光产业园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5 循环经济理念的倡导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发展历程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循环经济理论
        2.1.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2.1.3 农、林业观光产业园
    2.2 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农业研究
        2.2.1 国外发展历程及现状概况
        2.2.2 国内对生态农业的探究与实践
第三章 农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3.1 以生态位的立体开发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模式
    3.2 以沼气发酵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模式
    3.3 种养加游一体化循环农业生态园区型
第四章 典型案例分析
    4.1 北京蟹岛休闲生态农庄
        4.1.1 案例介绍
        4.1.2 案例分析
    4.2 江苏省灌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4.2.1 案例介绍
        4.2.2 案例分析
    4.3 深圳大鹏生态创意农业观光园
        4.3.1 案例介绍
        4.3.2 案例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域概况
    5.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地质地貌
        5.1.3 水文水质
        5.1.4 气候特点
        5.1.5 植被条件
    5.2 社会经济情况
    5.3 区域范围内特色植(作)物资源
第六章 天津临港吹填盐碱土生态产业园景观设计
    6.1 前期分析
        6.1.1 区域上位规划
        6.1.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2 场地解读
        6.2.1 场地SWOT分析
        6.2.2 问题与策略
    6.3 园区规划设计原则
        6.3.1 指导思想
        6.3.2 规划设计依据
        6.3.3 规划设计原则
    6.4 总体设计
        6.4.1 设计理念与园区定位
        6.4.2 园区景观布局
        6.4.3 功能分区
        6.4.4 园区轴线、景观节点分析
        6.4.5 道路交通分析
    6.5 分区设计
        6.5.1 管理服务区
        6.5.2 生产示范区
        6.5.3 市民农园体验区
        6.5.4 现代农业展示区
        6.5.5 生态观光区
        6.5.6 娱乐休闲区
    6.6 竖向设计
    6.7 种植设计
        6.7.1 种植策略
        6.7.2 种植形式
        6.7.3 分区植物设计
    6.8 生态循环模式的建立
        6.8.1 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
        6.8.2 园区生态循环模式
    6.9 园区产业规划
        6.9.1 产业选择
        6.9.2 产业布局
    6.10 配套服务设施设计
    6.11 经济技术指标估算
    6.12 园区综合效益评价
        6.12.1 生态效益评价
        6.12.2 经济效益评价
        6.12.3 社会效益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纸部分

(5)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低碳化发展的必然性
        1.1.2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1.1.3 东营市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资源型城市相关概念
        1.3.2 低碳生态城市相关概念
        1.3.3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现状
        1.3.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经验分析法
        1.4.3 实证研究法
        1.4.4 定量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
    2.1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相关理论
        2.1.1 碳循环、碳汇和碳排放相关理论与研究
        2.1.2 低碳生态经济相关理论
        2.1.3 低碳生态城市政策创新的相关理论
        2.1.4 低碳生态城市定位理论
    2.2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发展案例分析
        2.2.1 低碳生态转型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案例
        2.2.2 低碳生态转型政策机制创新发展案例
    2.3 理论及实践的总结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发展特征与规律
    3.1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特征与必要性
        3.1.1 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所具有的特征
        3.1.2 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所具有的特征
        3.1.3 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的必要性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制约因素
        3.2.1 经济增长目标因素
        3.2.2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3.2.3 引导政策有待完善
        3.2.4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滞后
        3.2.5 能源结构有待调整
        3.2.6 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制约
    3.3 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的一般方式
        3.3.1 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式
        3.3.2 政策机制引导方式
        3.3.3 低碳技术创新方式
        3.3.4 能源结构调整方式
第四章 东营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发展特征
    4.1 现状建设与发展特征
        4.1.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
        4.1.2 能源结构特征
        4.1.3 生态建设特征
        4.1.4 主要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4.2 碳汇和碳排放特征
        4.2.1 东营市碳汇能力的测算
        4.2.2 东营市碳排放的测算
        4.2.3 东营市碳汇及碳排放主要特征
        4.2.4 东营市碳排放情景分析
    4.3 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定位特征
        4.3.1 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思路特征
        4.3.2 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定位特征
第五章 东营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探索
    5.1 经济产业创新路径
        5.1.1 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1.2 东营低碳生态经济的优化探索
    5.2 政策机制创新路径
        5.2.1 东营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政策基础
        5.2.2 东营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设计
    5.3 低碳科技创新路径
        5.3.1 建立低碳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5.3.2 完善低碳生态技术标准体系
        5.3.3 建设低碳生态技术应用示范载体
    5.4 能源管理创新路径
        5.4.1 推进化石能源低碳化
        5.4.2 提高清洁能源利用
        5.4.3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5.4.4 提高建筑低碳化发展水平
    5.5 低碳能力建设路径
        5.5.1 规划调控能力
        5.5.2 绿色交通保障能力
        5.5.3 低碳城镇管理能力
        5.5.4 社会服务能力
    5.6 指标体系管理路径
        5.6.1 指标体系的经验借鉴及存在的问题
        5.6.2 东营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5.6.3 指标体系管理的实施举措
第六章 结语
    6.1 资源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重点与推进措施
        6.1.1 发展低碳产业,增强经济支撑能力
        6.1.2 统筹空间规划,增强低碳调控能力
        6.1.3 提高使用效力,增强资源承载能力
        6.1.4 发展绿色交通,增强通行保障能力
        6.1.5 推进低碳建设,增强设施供给能力
        6.1.6 加快生态建设,增强城市碳汇能力
        6.1.7 创新社会管理,增强公众参与能力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南通市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城市农业概述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城市农业的定义
    2.2 城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2.2.1 城市农业具备城乡融合性的特征
        2.2.2 城市农业具备多元化多功能的特征
        2.2.3 城市农业具备高度市场化的特征
        2.2.4 城市农业具备高度集约化的特征
    2.3 城市农业国内外研究概况
        2.3.1 国内研究概况
        2.3.2 国外研究概况
    2.4 南通市城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3 南通市当前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调查
    3.1 南通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
        3.1.1 南通城北种苗繁殖培育基地
        3.1.2 南通市秦灶珍稀花木基地
        3.1.3 南通市陈桥高效农业产业园
        3.1.4 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园
        3.1.5 南通城北现代农业物流产业园区
    3.2 滨江创意农业集聚区
        3.2.1 张謇农耕文化村
        3.2.2 世外桃园休闲农庄
        3.2.3 南通市竹行绿色蔬菜基地
        3.2.4 南通市长江珍稀鱼类展示区
        3.2.5 南通市安惠食药用菌产业园
4 南通市城市农业的SWOT分析
    4.1 南通市发展城市农业的优势分析
        4.1.1 生态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
        4.1.2 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倾斜
        4.1.3 城市科研配套力量较强
        4.1.4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4.2 南通市发展城市农业的劣势分析
        4.2.1 人口和建设增加速度过快,耕地面积快速减少,人地矛盾日趋突出
        4.2.2 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土地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4.2.3 早期农业项目无特色,占据资源严重
        4.2.4 周边地区竞争激烈
    4.3 南通市发展城市农业的机遇分析
        4.3.1 周边城市市场需求较大
        4.3.2 政府扶持力度强大
        4.3.3 土地利用潜力较大
        4.3.4 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4.4 南通市发展城市农业的威胁分析
        4.4.1 土地开发制约因素
        4.4.2 农业科技开发能力制约因素
        4.4.3 农民文化素质制约因素
        4.4.4 政府引导不到位的因素
5 推进南通市城市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5.1 做好政府在城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5.2 推动农业产业走企业化发展道路
    5.3 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5.4 大力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水平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东营市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城市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现状
        1.2.2 城市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城市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
    2.1 城市循环经济的内涵
    2.2 城市循环经济的特征
        2.2.1 开放性
        2.2.2 整体性
        2.2.3 复杂性
        2.2.4 高效性
        2.2.5 循环性
    2.3 城市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
        2.3.1 政府推进
        2.3.2 市场驱动
        2.3.3 企业为主
        2.3.4 典型示范
        2.3.5 科技支撑
        2.3.6 公众参与
    2.4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系统构成
        2.4.1 绿色产业系统
        2.4.2 基础支撑系统
        2.4.3 社会保障系统
3 东营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2 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比较优势
        3.2.1 有力的政策支持
        3.2.2 丰富的自然资源
        3.2.3 特殊的区位优势
        3.2.4 强大的科技支撑
    3.3 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3.3.1 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不够合理
        3.3.2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3.3.3 人均资源不足,后备资源匮乏
        3.3.4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3.4 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
        3.4.1 政府推动力不断加大
        3.4.2 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不断强化
        3.4.3 各项节能工作稳步推进
        3.4.4 清洁生产推行力度不断加大
4 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
    4.1 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与基本目标
        4.1.1 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4.1.2 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
    4.2 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4.2.1 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2.2 促进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4.2.3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
        4.2.4 重点突破、整体推动
    4.3 东营市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
        4.3.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
        4.3.2 着力降低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耗能
        4.3.3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4.3.4 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5 东营市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5.1 绿色产业系统
        5.1.1 生态农业
        5.1.2 循环型工业
        5.1.3 现代服务业
        5.1.4 环保产业
    5.2 基础支撑系统
        5.2.1 基础设施系统
        5.2.2 技术支撑系统
    5.3 社会保障系统
        5.3.1 加大政策推动力度
        5.3.2 倡导绿色消费
        5.3.3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滨州市盐碱地条件下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概况
        1.2.1 国外相关的研究概况
        1.2.2 国内相关的研究概况
    1.3 课题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
    2.1 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1.1 自然生态原则
        2.1.2 以人为本原则
        2.1.3 整体协调原则
        2.1.4 乡土地域原则
    2.2 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尺度把握
        2.2.1 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空间尺度
        2.2.2 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时间尺度
    2.3 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空间营造
        2.3.1 城市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
        2.3.2 植物色彩与空间营造的关系
        2.3.3 植物质感与空间营造的关系
第三章 滨州市基本概况
    3.1 自然环境
        3.1.1 自然气候条件
        3.1.2 地势地貌条件
        3.1.3 水文地质条件
        3.1.4 植被绿化状况
    3.2 政策导向
    3.3 城市景观
    3.4 滨州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势和劣势
第四章 滨州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调查实践
    4.1 滨州市园林植物筛选原则、分类及应用
        4.1.1 滨州市园林植物的筛选原则
        4.1.2 滨州市园林植物的分类
        4.1.3 滨州市耐盐碱乔灌木的应用
        4.1.4 滨州市耐盐碱藤本植物的应用
        4.1.5 滨州市耐盐碱地被植物的应用
        4.1.6 滨州市耐盐碱水生植物的应用
        4.1.7 滨州市耐盐碱草坪的应用
    4.2 滨州市改良盐碱地的工程措施
        4.2.1 灌水洗盐法
        4.2.2 翻耕晒垡法
        4.2.3 客土抬基法
        4.2.4 设隔离层法
        4.2.5 暗管排盐法
        4.2.6 化学改良法
    4.3 滨州市不同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4.3.1 滨州市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4.3.2 滨州市广场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4.3.3 滨州市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4.3.4 滨州市居住区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4.3.5 滨州市公共事业单位附属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4.3.6 滨州市滨水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4.4 滨州市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
        4.4.1 全方位保持改良后的立地条件
        4.4.2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4.4.3 注重水盐动态监测
        4.4.4 适时科学浇水施肥
    4.5 滨州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4.5.1 滨州市植物景观分布不均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5.2 滨州市植物景观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五章 滨州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城市安全受到威胁
    1.1.2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开发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隐患
    1.1.3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缺乏对生态安全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3.2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1.3.3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缘起
    2.1.1 从环境问题到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新挑战
    2.1.2 哲学思想探源—生态环境伦理
    2.1.3 生态城市建设
    2.1.4 安全的城市
    2.1.5 城市生态足迹—低碳时代的城市生态安全
2.2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目标与主要内容
    2.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
    2.2.2 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生态秩序
    2.2.3 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2.2.4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因素
2.3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式
    2.3.1 生物物理衡量模式
    2.3.2 PSR评价模式
    2.3.3 生态健康评价模式
2.4 城市维护生态安全的实践:生态城市建设
    2.4.1 德国弗赖堡生态城市建设
    2.4.2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
    2.4.3 厦门生态城市战略规划
2.5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2.5.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逐渐降低
    2.5.2 土地不良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2.5.3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2.5.4 全球性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2.6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3.1 城市土地与土地利用
    3.1.1 城市土地的概念与界定
    3.1.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3.2 城市土地利用对生态安全的效应分析
    3.2.1 城市土地利用的内部生态安全效应
    3.2.2 城市土地利用的外部生态安全效应
3.3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用地变化趋势及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诱因
    3.3.1 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情况
    3.3.2 顺应当前需求的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
    3.3.3 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中存在的生态灾难诱因
    3.3.4 我国现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的生态安全影响
3.4 城市生态安全对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作用
    3.4.1 生态安全的效益驱动—推力作用
    3.4.2 生态安全的理念与革新—拉力作用
    3.4.3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指导作用
    3.4.4 生态安全的技术手段—支撑作用
3.5 现有与城市用地相关的规划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应对
    3.5.1 现行四区划分措施对大区域生态保证的促进作用
    3.5.2 城市生态规划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关键
    3.5.3 绿色防灾减灾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手段
    3.5.4 景观生态规划是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技术途径
3.6 小结 第四章 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探索
4.1 确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4.1.1 主要理论基础
    4.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工作框架
    4.1.3 确定生态安全目标的方法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现状概述
    4.2.1 天津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4.2.2 近30年天津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发展及现状特点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选取
    4.3.1 因子选取的原则
    4.3.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目标
    4.3.3 实现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目标的支撑因子
4.4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的分类与分级
    4.4.1 因子的分类
    4.4.2 因子的分级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4.5.1 目标体系的工作过程
    4.5.2 目标体系的内容
4.6 小结 第五章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优化配置
5.1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的定量优化判断
    5.1.1 多因子关联模型的技术原理
    5.1.2 基于生态安全目标的中心城区用地生态安全评价
    5.1.3 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分析
    5.1.4 面向生态安全优化的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变化趋势
5.2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空间定位判断
    5.2.1 空间句法模拟预测城市用地布局的技术原理
    5.2.2 重点功能用地的空间优化
    5.2.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优化的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5.3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耦合
    5.3.1 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定位优化的耦合
    5.3.2 优化耦合结果
    5.3.3 优化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比较
5.4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建策
    5.4.1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步骤的建议
    5.4.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体控制
    5.4.3 适用于居住用地的生态安全策略
    5.4.4 绿地系统的生态安全建设
    5.4.5 工业用地的生态安全建设
    5.4.6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开发的维护与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实证—中新生态城用地规划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建议
6.1 中新生态城概况
    6.1.1 中新生态城区位
    6.1.2 中新生态城现状分析
    6.1.3 中新生态城规划分析
6.2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
6.3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优化
    6.3.1 用地数量结构的生态安全优化
    6.3.2 用地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
    6.3.3 耦合优化建议 结语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慈溪负重奋发蓄势抢先机(论文提纲范文)

政企蓄势争机共识空前一致
加大创新力度促转型发展
干部执行能力实现转型

四、即墨盐碱地上建成生态农业科技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D]. 李师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D]. 李方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天津临港吹填盐碱土生态产业园景观设计[D]. 蔺宇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2)
  • [5]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为例[D]. 苗君强. 天津大学, 2014(05)
  • [6]南通市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 王乙富.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2)
  • [7]东营市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证研究[D]. 吴鹏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8]滨州市盐碱地条件下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吕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9]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2(08)
  • [10]慈溪负重奋发蓄势抢先机[J]. 宇捷. 宁波通讯, 2009(05)

标签:;  ;  ;  ;  ;  

即墨盐碱地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