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集成设备集成管理

CISCO集成设备集成管理

一、CISCO一体化设备 一体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1](2021)在《多接入边缘计算融合网络中服务功能链的资源分配》文中认为5G技术为移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的通信能力带来了飞跃,但仍然难以应对未来万物深度智联背景下飞速增长的网络服务需求。未来6G通信系统将能够突破地表地形的限制,将通信扩展到太空、空中、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并通过多种接入方式的协同传输、多个系统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跨地域、跨空域、跨海域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无缝覆盖。空天地一体化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融合网络,简称MEC融合网络,通过在一体化网络中引入MEC,将云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从中心云下沉至业务边缘,实现业务本地分流与处理,从而规避非地面网络的高时延与带宽瓶颈。MEC融合网络涉及多个通信系统,节点繁多复杂,需要设计低时延、高效率且灵活的服务部署方案。资源分配问题是服务部署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研究了MEC融合网络环境下面向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SFC)的资源分配问题,通过选取三类典型场景,为异构的MEC融合网络设计集约、绿色、可靠的SFC资源分配方案,在满足多样化服务质量要求(Quality of Service,Qo S)(时延要求、安全性要求等)与资源约束(计算资源、内存、带宽等)的前提下,降低服务提供商的服务部署成本或能耗。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了面向云数据中心(地基网络)的自适应SFC资源分配方案。云数据中心资源分配问题是虚拟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一体化MEC融合网络资源分配的研究基础。云数据中心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节点类型加剧了问题的复杂程度。能源相关成本在数据中心总开支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基础架构的升级将会导致能效问题持续恶化。本研究针对云数据中心节点的多样性及资源成本与能效之间的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SFC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在轻负载网络场景中,能够降低能耗,在重负载网络场景中,能够节约资源成本。主要优点包括1)基于关联规则的服务器类虚拟网元(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资源分配算法,以“距离最近”为关联规则,通过控制所属交换机之间距离最短来保证承载VNF的物理服务器尽量接近。VNF的集中部署减少了处于活动状态的物理服务器数量,为交换机类VNF及链路请求的资源分配提供良好的基础,帮助降低了成本。2)将交换机类VNF与链路请求协同分配的资源分配方法表述为整数线性规划(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ILP)模型,能够根据云数据中心当前资源状态自动调节目标函数中资源成本与能效的优化权重,实现自适应优化。3)考察基于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BFS)的链路资源分配算法的资源利用率。(2)提出了面向地面MEC融合网络的SFC资源分配方案。云数据中心是传统地面网络的主要算力支持。MEC作为云计算的补充,能够将计算推向网络边缘,提供时延更低的服务。然而,MEC的物理资源十分有限,难以处理一些兼具计算敏感及时延敏感特征的服务请求,运算中数据在内存与CPU之间频繁的串行传输也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本研究针对地面MEC融合网络中算力与时效的平衡问题,1)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图形处理单元通用计算(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GPGPU)与内存内计算(Processing in Memory,PIM)技术的改进型MEC服务器的SFC资源分配方案,从硬件层面为MEC算力提供更好的支持,并构建了终端设备(用户)与MEC直接通信网络的数学模型,表征用户服务请求与MEC中SFC资源分配的关联和流程,降低各种MEC融合网络中SFC资源分配的复杂度。2)构建了云数据中心与MEC融合的通信网络(地面MEC融合网络)数学模型,将融合网络中不同物理环境之间的中继管理、通信协同和资源调度具象化为数学表达,并归纳出时延计算的一般性方法,将SFC资源分配问题表述为ILP模型,基于列生成思想设计算法求解。3)从瞬态和稳态层面,分别对比改进型MEC服务器与传统MEC服务器、地面MEC融合网络与非融合网络在时延敏感型SFC资源分配中的服务成功率和成本表现。(3)提出了面向立体通信MEC融合网络的SFC资源分配方案。非地面网络提供了偏远、空域、海洋等立体覆盖能力,且载荷较高,物理资源丰富,但传播时延较高,难以对时延敏感型服务做出快速响应,因此需要地基网络和MEC的辅助。偏远地区的地理、人口、资源条件特殊,立体通信服务的容错度更低,对服务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针对立体通信MEC融合网络的时延及安全性问题,1)构建了高空通信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HAPS)-云与MEC融合的通信网络架构(空基MEC融合网络)数学模型,表征了地基网络与空基网络之间的通信特征和资源属性,提出了一种平衡HAPS、云、MEC三方算力与时延的SFC资源分配ILP模型。2)提出了船载MEC融合网络中SFC资源分配的二阶优化模型,应对SFC的安全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这一情况,以经验概率分布和范数构建SFC的不确定集。3)提出了基于分布式鲁棒优化思想设计的网络防御措施预先部署决策算法,该算法通过调节不确定集可信度参数,达到控制决策准确性的目的,以此来控制成本与安全性的平衡。

王哲[2](2021)在《边缘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全球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边缘计算通过就近提供计算、网络、智能等关键能力,加速赋能经济转型升级,已逐步成为计算体系的新方向、信息领域的新业态、产业转型的新平台,整体上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正从概念普及加速走向务实部署,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Gartner、IEEE等权威机构将边缘计算作为2020年十大技术方向,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2020研究前沿》、《全球工程前沿2020》中,将边缘计算列入信息领域十大技术前沿。

李凤华,郭云川,耿魁,房梁,李晖[3](2020)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动态赋能研究》文中指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由天基骨干网、天基接入网和地基节点网组成,并与地面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互联互通,是实现全球互联互通的信息基础设施,具有通信体制多样、星载资源受限以及威胁类型多样等特征。现有静态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效能低,难以应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挑战,亟需可扩展的安全动态赋能保障模式。针对该需求,提出了融合安全服务能力编排、安全威胁处置指挥以及安全态势分析于一体的安全动态赋能架构。分析了在动态编排架构、精准采集与按需汇聚、安全态势融合分析、威胁处置与反馈研判等方面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以此有效确保安全功能按需扩展,支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

刘铂熙[4](2020)在《缓存、计算资源受限下无线网络吞吐量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将云计算下沉到网络边缘,边缘无线节点将逐渐具备文件缓存、任务处理功能。然而,经典的云-网分离的调度机制无法充分利用无线网络中分散的通信、计算和缓存资源。为应对资源受限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本博士论文以最大化网络吞吐量为目标,对通信、计算和缓存资源优化调度开展了系列研究。对可预测的多媒体通信需求,研究缓存资源受限下无线网络的流行文件放置问题,提前优化流行文件在网络内的缓存位置。进一步,对不可预测的计算型通信需求,研究计算资源受限下无线网络的计算型通信任务调度问题,实时均衡网络内中央处理器(Compute Processing Unit,CPU)和随机接入存储模块(Random Access Memory,RAM)的工作负载。同时,考虑到基于经典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的调度框架过度分离云-网的资源,导致调度开销过大的问题,将设计一种缓存、计算一体化调度框架,旨在降低高负载下无线网络的通信开销,从而提升网络吞吐量。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缓存资源受限下无线网络吞吐量优化问题,本文优化任意网络拓扑下缓存文件放置策略。现有工作大多局限于单跳、单路径路由拓扑等假设,未考虑利用路由多样性提升本地缓存击中率,网络吞吐量难进一步提升。本文否定了资源受限下文件缓存策略次模性(Submodularity),并分析了任意拓扑下联合缓存-路由联合优化的计算复杂度。进而针对可拥塞网络,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凑整法(Randomized Rounding)的文件放置策略(Joint Caching and Routing of Arbitrary Topology,Jo CRAT),保证了在任意拓扑下该缓存策略能提供至少次线性的近似比。带宽有限时,相比于经典缓存文件缓存策略提升网络吞吐量2倍以上。2.针对计算资源受限下无线网络吞吐量优化问题,本文优化任意网络拓扑下计算任务调度策略。现有工作未充分考虑网络拓扑变化对时延的影响。本文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对网络吞吐量的影响机理,并发现部分特殊场景下调度策略的最优解结构。针对一般场景,提出一种基于随机交替凑整法(Altarnative Rounding)的分布式任务调度策略(Joint Caching,Processing and Routing of Arbitrary Topology,Jo Ca PRAT),保证最坏情况下吞吐量不低于最优值紧上界的常数倍。在显着改善网络内计算资源利用率的同时,相比于经典任务调度策略,所提Jo Ca PRAT策略的计算复杂度低一个数量级以上。3.针对基于IP调度框架依赖外部资源定位服务,如域名服务(Domain Name Service,DNS)等,缓存文件、接入计算资源带来的通信开销过大的问题,本文优化改进了IP组网架构,提出并实现基于面向对象组网(Object-oriented Networking,OON)的缓存-计算一体化调度框架,显着降低通信开销。并在网络仿真器-3(Network Simulator3,NS-3)平台上开展动态多媒体自适应业务分发与网络内转码功能的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组织Wi-Fi网络中,OON显着降低多码率视频传输中信令对带宽的消耗,提升了网络吞吐量。

Ivan Sarafanov[5](2020)在《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各国企业和消费者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规模的数字化不仅引起经济理论和国民经济结构根本性的变革,但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规则及新型合作机制探索的关注度。学术界认为,互联网交易和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是全球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后,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和必要手段。随着互联网和新的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由跨境数据流动构成的数字产品贸易正在促进全球货物、服务、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以及改变各类企业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例如,当中小企业拥有接入互联网、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它们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客户,并随时参与全球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链体系。数字贸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互联网上消费品的销售和在线服务的供应,而且还包括使全球价值链得以实现的数据流、使智能制造得以实现的服务以及无数其他电子交易平台和应用程序。不过,当前数字产品贸易除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还被视为各种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日益增多的领域之一。这些保护政策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宽容到严格的发展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严谨的数据管理制度。即数字贸易的出现使得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大大降低,导致类似于金砖国家这样的大型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而保持着很多新型“虚拟”贸易壁垒和数据限制性政策。在这种背景下,若金砖国家将继续提高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或提出更严格的数据限制性措施,这是否必然会增加数据密集型行业内的企业运营成本,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以金砖国家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衡量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建立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和政策措施的梳理和总结,本文对金砖国家采用的新型和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具体保护政策和措施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发现其主要特点和问题,并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资料库。此外,使用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计算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种指标,衡量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本文发现,根据数字贸易限制指数评估结果,金砖国家呈现“一高、三中、一低”贸易保护程度结构,其中中国采取的保护水平最高,同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保护度属于中等以下水平,而南非的水平最低。根据数据限制指数评估结果,在金砖国家范围内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数据保护程度最高并正在逐步提升,而南非与巴西维持相对较低的保护程度。其次,为了计算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本文建立多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本文根据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个反映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的指标,构建数字贸易保护强度综合指数(DTPSI)作为模型的自变量。为了计算模型的因变量,本文使用GTAP 10数据库建立Levinson-Petrin非参数估计模型对金砖国家2004-2014年间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计。最终在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基础上,模拟分析三种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方案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发现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如邮电和通信服务、金融和保险业和公共服务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在性质上不属于数据密集度很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受到了负面影响。此外,由低级保护政策所带来的负效应缺乏弹性,因此不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很大的下滑压力,而中级和高级数字贸易保护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富有弹性,因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再次,本文采用GTAP 10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值代入到模型当中,进一步分析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的数字贸易壁垒措施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发现,随着数字产品贸易保护强度水平的提升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由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使用大量的数据本地化措施导致的损失更大一些。从各行业的产出规模来看,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导致的数据自由流动限制使得所有国家数据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规模萎缩,而数据密集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出水平受到影响最小。从进出口贸易规模来看,由于金砖国家采取的一半以上数字贸易壁垒政策使用于限制国内数据跨境出口(传输),因而使得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下降,而进口贸易上升。最后,为了克服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政策对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值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尝试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两种合作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实现方案。其中第一个是全面考虑发展中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需要,以WTO为主和TiSA协议为辅GATS“+”多边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第二个则为了加强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联系,包括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运行机制及软环境合作领域“三位一体”的合作框架。本文认为,金砖国家之间须要加强内部协调,尽快开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多边数字贸易合作,制定有效的监管办法,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并努力实现互联网领域消费者安全、数据隐私保护和国家安全等目标。

彭红意[6](2018)在《万科物业的网络运维可视化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万科物业的项目数量得到了迅速增长,业务分布在69个大中城市,超过2429个物业项目(城市数字和项目总数还在持续增加中)。管理配置如此众多的项目的网络设备,做到安全管理,避免漏洞,符合集团的统一的安全基线,是摆在网络运维人员当前最大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构建以工程管理理论为核心,辅之以相关信息技术手段的网络运维可视化系统变得愈发重要,这对于提高企业网络运维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论文首先对万科物业网络的运维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总结出了网络运维的现状,随后提出网络运维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分析,针对问题的提出制定解决综述和具体应对措施,并详细的指出实现网络自动化配置可视化的优势所在。接着介绍了网络运维可视化系统设计流程,网络运维可视化系统,包含网络设备自动化配置可视化和网络监控可视化2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设备自动化配置可视化子系统设计中,实现了 cisco网络设备和huawei网络设备的自动化配置可视化。在网络监控可视化子系统中,分别设计了 syslog日志数据分析系统、snmp监控系统和netlow netstream流量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论文中主要运用了敏捷开发项目管理的理论,用于对软件的二次开发。最后是万科物业网络的网络运维可视化系统实现部分,通过可视化实例来说明了实施细节和步骤,并且对系统进行测试,通过运维可视化系统的试运行,万科物业的网络运维管理水平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从总体上看,网络运营管理实现了自动化,提供了规范化约束手段,提高了精细化水平,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与健壮性得到了保障。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促进网络运维可视化水平,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尹芬[7](2018)在《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肇庆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对自动化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所构建的电力二次系统,成为肇庆电网电力一次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由于二次系统的广泛部署与互连,会出现诸如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调度自动化专业技术与其他相关专业技术的高度融合,研究难度大。如何保障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成为自动化维护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研究和建设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对肇庆电网二次系统进行实时运维监管,势在必行。第一,本文分析讨论了目前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方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首先,逐一分析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对象多样性与复杂性;接着,从资源、运行信息、功能/业务/服务和规则这4个角度出发,依次阐述运维监管方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论证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第二,以当前运维监管方式存在的问题为落脚点,本文提出了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3个主要层面的功能需求:运维监视功能、数据交互功能、系统管理功能,以实现对肇庆电网二次系统进行实时运维监管的功能。第三,设计了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建设方案。首先,提出建设方案的建设原则及目标;接着,由于数据交互功能是整个建设方案中的关键与难点,因此重点讨论了建设方案中数据交互层面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具体包括:OSB总线建设、数据跨安全区传输、数据交换方式;最后,从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角度,对比分析了数据网络的两种典型架构,为后续系统的实际部署提供了支持。第四,设计、展示了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具体实现与效果。通过对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硬件配置进行完善,根据典型运行实例和故障场景模拟对综合监管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进行设计和调试,获得一套适合肇庆供电局的自动化监管系统。系统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帮助自动化运维人员更快、更全面、更清晰地了解业务系统故障信息,提升调度自动化人员的管理效能。本文为肇庆供电局建设投运一套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提出可行方案。该系统:(1)覆盖二次系统全业务、全设备、全系统的实时智能事件分析与故障定位,可实现“业务、网络、安全、运维”四位一体的电力二次系统运维及管理;(2)有效集成各类原本孤立的系统/应用,实现调度端各专业的业务状态和关键指标横向融合,逐步实现更多原本无法实现的综合分析应用,以适应智能电网对自动化综合监管的要求。

燕思源[8](2017)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新南威尔士州STEM项目第5期》(第3版)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为《新南威尔士州STEM项目第5期》(第3版)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是一套有关澳洲STEM(科学、技术学、工程学、数学)课程的简介,该课程已在澳洲实施多年。论文依托项目是受留学中介——澳大利亚冠杰语言学校(Edutour Australia)之托,旨在通过作者翻译引进后,让中国的教育从业人员、学生及家长深入了解STEM课程体系及标准,为以后的留学和课程设计起参考作用。本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笔者将为本次实践报告做出综述。第二章,项目简介。主要对本项目做出简介并对其语言特点和翻译过程进行描述,其中包括:译前准备和项目执行以及译后校审情况,为案例分析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第三章为本报告分析的理论框架。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读者中心论,因此笔者拟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对本项目进行研究。本章主要介绍功能对等理论以及阐释为何使用功能对等作为指导本项目的理论框架。第四章是案例分析。笔者归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翻译过程中对词、句、篇三个层面典型案例的处理方法,体现功能对等理论对本项目翻译过程的相应指导。第五章,总结。本章将回顾笔者在翻译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阐述自身的收获与不足。笔者在归纳总结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找出能够指导翻译课程简介类项目的翻译策略。

董昕[9](2012)在《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本文对视频会议技术的产生、发展和演进进行了介绍,并根据这一技术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具体的组网案例对其进行了充分分析与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诚通集团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集成项目的设计,探讨了视频会议技术、图像传输编码技术等相关问题,引出基于电路交换的专线H.320框架和基于包交换的IP H.323框架的概念。在以项目组网的基本要求即支持高清会议的前提下,本着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兼容性、经济性、可扩展性的设计建设原则,通过客观分析上述两种会议组网方式,确定了设计方向,最终提出了基于H.323框架网络的中国诚通集团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在方案中详细阐述了高清晰度视频会议系统的各个环节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所能实现的功能,特别是对现阶段最新技术的远程呈现方式即网真会议进行了较为具体详尽的设计,同时对所设计系统的设备选型、网络设计、功能实现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说明。本文为中国诚通集团设计的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是以H.323通用框架为基础,通过思科公司MSE8000高清晰会议MCU、高清会议终端以及呼叫控制器、防火墙穿越设备、网络管理设备的配置集成,为用户打造最新技术的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并实现高清会议及双流等主要功能。本方案采用了以IP网络技术为依托的H.323视频会议系统标准,融合H.264编码技术,实现系统高清显示应用。本方案的实现可使用户在任何情况下,及时便捷的与下属公司之间建立高清视频会议连接,召开会议;能够与应用系统进行互动,实现随时随地的办公公文共享,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本企业信息化办公的效率,同时减少了现场会议造成的时间成本及经济成本高的影响。

范胜召[10](2012)在《思科统一无线网络与智慧校园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教育资源日渐丰富,人们对教育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美日等发达国家,无线网络已经发展成为其教育部门或院校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改善他们的教学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加教育灵活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无线校园网络建设比国外起步较晚,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实现无线网络校园覆盖,发展空间巨大。在整个校园范围内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不同于家用无线网络的部署。家用WLAN往往使用一个AP即能满足覆盖需求,无需考虑运营和管理,采用集控制和流量转发功能于一体的自主式AP即可。而校园WLAN覆盖范围较大,因而需要AP的数量更多,用户数量和密度也更大,因此必须有统一的管理控制机制和漫游策略。思科公司推出的统一无线网络解决方案,采用集中化的网络架构,简化了网络部署、运行和管理,能够满足高校的无线需求。作为完整的解决方案,思科统一无线网络除了提供基本的网络接入服务外,还提供环境感知和无线防入侵等增值服务,非常切合无线校园建设的需要。本文就思科统一无线网络及其在智慧校园开发上的应用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对思科统一无线网络进行了系统性地介绍。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无线局域网络架构,然后以此为对照,介绍了思科集中化无线网络总体架构,以及思科统一无线网络如何使用LWAPP协议实现灵活方便的集中控制机制和漫游策略。随后对思科统一无线网络的产品构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2)举例介绍了如何在实际环境中搭建一个思科统一无线网络WLAN。立足于实验室目前拥有的硬件资源,介绍了实验室所用的无线局域网的搭建过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无线控制器、移动服务引擎、无线控制系统等设备的配置。(3)提出了“基于GIS信息管理的智慧校园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探讨了智慧校园的理念,然后分类归纳了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以及师生员工生活学习的需求,提出了“基于GIS信息管理的智慧校园系统”的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以思科统一无线网络为主体,融合了无线传感网络、视频监控、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兴技术。本文对该设计方案的总体架构、数据流和应用框架进行了简要介绍。(4)对思科环境感知移动服务进行开发,将其对无线客户端的定位结果集成到了自主设计的校园GIS系统中,完成了智慧校园的初步开发。

二、CISCO一体化设备 一体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ISCO一体化设备 一体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多接入边缘计算融合网络中服务功能链的资源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常用数学符号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概述
        1.1.2 MEC与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
        1.1.3 网络服务部署与SFC资源分配
    1.2 研究现状
        1.2.1 面向云数据中心的虚拟数据中心映射
        1.2.2 地面MEC融合网络的SFC资源分配
        1.2.3 空基、海基MEC融合网络的SFC资源分配
        1.2.4 总结与思考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工作基础
    2.1 整数规划与组合优化问题
        2.1.1 整数规划
        2.1.2 多商品流问题
        2.1.3 组合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
    2.2 SFC资源分配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
        2.2.1 结合图论的基础网络拓扑
        2.2.2 结合多商品流的增广网络拓扑
        2.2.3 改进的多商品流数学模型
        2.2.4 常用的优化目标
    2.3 列生成算法
    2.4 分布式鲁棒优化
3 面向地基网络的SFC资源分配的研究
    3.1 问题建模与数学表达
        3.1.1 变量定义
        3.1.2 网络架构
        3.1.3 优化目标函数的推导
        3.1.4 自适应优化方案设计思路
    3.2 自适应SFC资源分配算法设计
        3.2.1 基于ILP的邻近协同算法
        3.2.2 基于BFS的邻近搜索算法
    3.3 算法实现及性能评估
        3.3.1 参考算法的选择和改进
        3.3.2 性能评价指标与仿真参数配置
        3.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地面MEC融合网络的SFC资源分配的研究
    4.1 改进型物理服务器MEC网络的SFC资源分配
        4.1.1 改进型服务器与资源分配问题建模
        4.1.2 基于列生成的CGRA算法设计
        4.1.3 算法实现
        4.1.4 实验结果分析
    4.2 云与MEC融合网络的SFC资源分配
        4.2.1 问题建模与数学表达
        4.2.2 SFC资源分配算法设计
        4.2.3 算法实现
        4.2.4 实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面向立体通信MEC融合网络的SFC资源分配的研究
    5.1 空基MEC融合网络的SFC资源分配
        5.1.1 HAPS-云与MEC融合网络的建模与数学表达
        5.1.2 HAPS-云与MEC融合网络SFC资源分配算法设计
        5.1.3 算法实现
        5.1.4 实验结果分析
    5.2 船载MEC融合网络的SFC资源分配
        5.2.1 问题建模及数学表达
        5.2.2 不确定参数采样及不确定集的建立
        5.2.3 Benders分解算法
        5.2.4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动态赋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相关工作
2 安全动态赋能架构
    2.1 安全服务能力编排
    2.2 安全威胁与态势分析
    2.3 安全威胁处置指挥
3 安全动态赋能关键技术
    3.1 安全服务能力动态编排架构
    3.2 安全服务能力描述
    3.3 编排策略全局冲突检测
    3.4 设备存活性快速探测与网络拓扑动态构建
    3.5 威胁驱动的数据精准采集
    3.6 数据按需汇聚
    3.7 安全态势融合分析
    3.8 威胁处置与反馈研判
4 结束语

(4)缓存、计算资源受限下无线网络吞吐量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符号表
一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挑战
    1.3 主要研究工作
二 网络优化调度理论
    2.1 网络吞吐量的图论模型
    2.2 算法复杂度理论
    2.3 经典调度策略
    2.4 本章小结
三 缓存资源受限下吞吐量优化
    3.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3.2 任意拓扑下文件缓存策略的复杂度分析
    3.3 一种次线性文件缓存策略
    3.4 数值性能评估
    3.5 本章小结
四 计算资源受限下吞吐量优化
    4.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4.2 任意拓扑下计算任务调度策略的复杂度分析
    4.3 一种分布式任务调度策略
    4.4 数值性能评估
    4.5 本章小结
五 缓存-计算资源联合优化框架
    5.1 面向对象组网体系结构
    5.2 面向对象的转发流程设计
    5.3 基于NS-3的优化框架实验评估
    5.4 本章小结
六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2 博士期间参加项目

(5)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际经济学贸易壁垒理论综述
        2.1.1 国际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
        2.1.2 国际贸易壁垒主要类型
    2.2 数字贸易理论、发展情况及规则研究的文献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数字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国内研究综述
        2.3.2 国外研究综述
    2.4 关于度量数字贸易壁垒的行业和经济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2.5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3.1 金砖国家社会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概述
        3.1.1 金砖国家组织成立和发展历程、结构及主要经济合作领域
        3.1.2 金砖国家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3.1.3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概述
        3.1.4 金砖国家成员国内外贸易规模及其结构
    3.2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概述
        3.2.1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分析
        3.2.2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分析
        3.2.3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领域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情况分析
        3.3.1 云计算概念界定、基本功能、发展规模及其对数字贸易起到的作用
        3.3.2 云计算服务主要类型、发展优势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3.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水平及市场规模分析
    3.4 金砖国家数字内容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3.4.1 金砖国家计算机和手机游戏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4.2 金砖国家视频点播和音乐流媒体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4.3 金砖国家数字出版电子图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5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和电子交易记录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3.5.1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发展情况分析
        3.5.2 金砖国家数字支付发展情况
        3.5.3 金砖国家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领域主要壁垒和限制措施分析及其水平评估
    4.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含义、主要类型和特点分析
        4.1.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的含义
        4.1.2 数字产品新型贸易壁垒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4.2 新型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4.2.1 数据保护与隐私政策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4.2.2 数据本地化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4.2.3 私人和公共网络安全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4.2.4 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4.3 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4.3.1 市场准入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4.3.2 与投资相关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4.4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与数据限制性政策保护程度评估
        4.4.1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4.4.2 金砖国家数据限制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模型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5.1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介绍
        5.1.1 模型设定
        5.1.2 研究方法介绍
    5.2 指标选择、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介绍
        5.2.1 数据密集型行业识别方法与实现步骤
        5.2.2 基于L-P非参数方法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5.2.3 建立金砖各国数字贸易保护强度指数(DTPSI)的方法与实现步骤
    5.3 实证模型实现步骤及其结果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5.3.2 面板数据模型豪斯曼检验
        5.3.3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5.4 低级、中级和高级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15个行业TFP影响模拟分析
        5.4.1 不同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方案对各行业TFP影响模拟方法与结果
        5.4.2 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数据密集型行业TFP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5.4.3 模拟分析结果主要结论和本章主要发现
第6章 基于GTAP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6.1 GTAP10数据库和模型介绍
        6.1.1 GTAP10模型的基本简介及其主要特点
        6.1.2 GTAP模型使用于评估数字贸易壁垒影响的局限性
    6.2 基于GTAP10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模拟分析
        6.2.1 模拟方法介绍及其实现过程
        6.2.2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下实际GDP变化模拟结果分析
        6.2.3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6.2.4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进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上升背景下的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构建
    7.1 全球与金砖国家现有数字产品贸易合作框架分析
        7.1.1 多边与诸边贸易协定层面
        7.1.2 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层面
        7.1.3 金砖国家现有关于数字产品贸易政策及合作框架协议
    7.2 金砖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的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7.2.1 合作模式一:WTO框架内的多边协议–数字贸易领域多边协议
        7.2.2 合作模式二:WTO框架内的诸边协议,以信息技术协定框架为主
        7.2.3 合作模式三:《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框架内的诸边协议
        7.2.4 以WTO为主Ti SA协议为辅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
    7.3 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7.3.1 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的基础条件和技术路线
        7.3.2 以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合作模式
        7.3.3 以BRICS支付系统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运行机制的实现
        7.3.4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软环境建设合作领域及运行机制的实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附录A 金砖国家采用的数据本地化及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政策
附录B NAICS行业与GTAP行业分类之间的一致性表
附录C 论文购买数据库和软件使用许可证明
附录D 简字缩语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万科物业的网络运维可视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2 系统开发相关理论及技术介绍
    2.1 网络设备自动化及可视化的技术介绍
        2.1.1 Ansible自动化配置工具
        2.1.2 SaltStack自动化配置工具
        2.1.3 Jenkins可视化工具
        2.1.4 GitLab版本管理工具
    2.2 网络监控可视化的技术介绍
        2.2.1 SNMP协议
        2.2.2 Syslog协议
        2.2.3 Netflow协议
        2.2.4 Netstream协议
    2.3 敏捷开发项目管理的理论
        2.3.1 敏捷开发的核心理念和特点
        2.3.2 敏捷开发具体的方法
3 万科物业网络运维现状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3.1 万科物业网络运维现状
    3.2 万科物业网络运维现状的问题分析
        3.2.1 万科物业网络运维的问题描述
        3.2.2 万科物业网络运维的问题分析
    3.3 万科物业网络运维现状的解决思路
        3.3.1 问题解决思路综述
        3.3.2 问题解决思路
4 万科物业的网络运维可视化系统的设计
    4.1 万科物业的网络设备自动化配置可视化子系统的设计
        4.1.1 网络设备自动化配置框架
        4.1.2 Cisco网络设备自动化配置模块的设计
        4.1.3 Huawei网络设备自动化配置模块的设计
        4.1.4 可视化网络设备自动化配置中间层的设计
    4.2 万科物业的网络监控可视化子系统的设计
        4.2.1 syslog日志数据分析系统模块的设计
        4.2.2 snmp监控系统模块的设计
        4.2.3 netflow netstream流量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模块的设计
5 万科物业的网络运维可视化系统的实现
    5.1 万科物业网络可视化自动化配置的实现
        5.1.1 Cisco设备的网络自动化配置的实现
        5.1.2 Huawei设备的网络自动化配置的实现
    5.2 万科物业网络监控可视化的实现
        5.2.1 syslog日志数据分析的实现
        5.2.2 snmp监控的实现
        5.2.3 netflow netstream流量数据统计的实现
    5.3 万科物业网络运维可视化系统试运行效果
        5.3.1 网络设备配置可视化系统的试运行效果
        5.3.2 网络监控可视化系统的试运行效果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系统基础情况普查
    2.1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情况
        2.1.1 肇庆地调的主网EMS系统
        2.1.2 主网备用调度自动化系统
        2.1.3 配网DMS系统
        2.1.4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分站
        2.1.5 OMS/DICP系统
        2.1.6 支持应用软件系统的配件系统
        2.1.7 UPS及机房环境
    2.2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运维方式介绍
        2.2.1 运维与管理系统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2.2.2 运行信息的定义与特点
        2.2.3 功能/业务/服务的定义与特点
        2.2.4 规则的定义与特点
    2.3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分析
        2.3.1 系统配置现状分析
        2.3.2 运维方式现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功能需求
    3.1 系统功能需求界定
    3.2 运维监视功能
        3.2.1 图模库一体化功能
        3.2.2 台帐管理与可视化功能
        3.2.3 告警管理与可视化功能
        3.2.4 报表管理与可视化功能
        3.2.5 KPI管理与可视化功能
        3.2.6 自动巡检与可视化功能
    3.3 数据交互功能
    3.4 系统管理功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建设方案
    4.1 建设原则及目标
        4.1.1 建设原则
        4.1.2 建设目标
    4.2 OSB总线
        4.2.1 高速数据总线
        4.2.2 通用服务总线
    4.3 数据传输方式
    4.4 数据同步方式
        4.4.1 跨安全区同步的内容
        4.4.2 基于高速数据总线的跨区同步
        4.4.3 基于通用服务总线的跨区同步
    4.5 数据交换方式
        4.5.1 JMS部署与管理模式
        4.5.2 报文格式
    4.6 数据网络的两种典型架构对比分析
        4.6.1 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搭建方案一
        4.6.2 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搭建方案二
        4.6.3 系统搭建方案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实现
    5.1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硬件配置
    5.2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
    5.3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运行实例分析
        5.3.1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部署架构分析
        5.3.2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功能展示
    5.4 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的故障场景模拟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期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新南威尔士州STEM项目第5期》(第3版)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Chapter2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1 Project Background
    2.2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2.3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2.4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4.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4.2 Translation Process
        2.4.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3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1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3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3.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s Contribution
        3.3.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s Limitation
    3.4 The Guida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the Project
Chapter4 Case Studies
    4.1 Transla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4.3 Translation of Discourse
Chapter5 Conclusion
    5.1 The Gains and Deficiency in Translation Process of the Project
        5.1.1 The Gain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of the Project
        5.1.2 The Deficiencie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of the Project
    5.2 The Summary of This Thesi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Certificat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Appendix Ⅱ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Ⅲ The Target Text

(9)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
        1.1.2 高清视频会议技术
        1.1.3 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2 项目介绍与需求分析
        1.2.3 方案设计原则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1.4 本人主要工作
第二章 视频会议系统框架及编码原理
    2.1 图像编码原理
        2.1.1 编码概述
        2.1.2 图像编码标准
        2.1.3 编解码器
    2.2 图像传输原理及传输系统
    2.3 视频会议系统技术体系
        2.3.1 H.320标准
        2.3.2 H.323标准
    2.4 视频会议组网
        2.4.1 点对点组网方式
        2.4.2 MCU组网方式
        2.4.3 混合组网与模拟转接
第三章 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设计特点
    3.2 系统设计概述
    3.3 设计方案
        3.3.1 中国诚通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拓扑图及介绍
        3.3.2 MCU多点控制单元
        3.3.3 呼叫控制平台—GK/SIP服务器
        3.3.4 防火墙穿越系统
        3.3.5 网管和监控系统
        3.3.6 视频终端系统选型及组合
    3.4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3.4.1 终端点对点会议
        3.4.2 多点混协议混速视频会议
        3.4.3 多组多点会议
        3.4.4 多分屏视频会议
        3.4.5 双流数据协作会议
        3.4.6 AES加密会议
        3.4.7 丰富的会控功能
        3.4.8 网真会议
        3.4.9 融合通讯功能设计
第四章 视频会议系统的配套设施设计
    4.1 会议系统环境建议
        4.1.1 会议室的建议
        4.1.2 控制室及机房的建议
    4.2 音视频系统的建议及要求
        4.2.1 音视频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4.2.2 音视频系统设备的安装要求
    4.3 照明系统的建议及要求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思科统一无线网络与智慧校园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智慧校园研究的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2 无线局域网技术
    2.1 无线局域网简介
    2.2 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区别
    2.3 无线局域网常用技术标准
    2.4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部分
        2.4.1 接入点的工作原理
        2.4.2 无线局域网蜂窝
    2.5 无线客户端和AP间的关联
    2.6 本章小结
3 思科统一无线网络
    3.1 传统的无线局域网架构
    3.2 思科集中化无线网络架构
    3.3 轻量级无线接入点协议(LWAPP)
        3.3.1 LWAPP协议简介
        3.3.2 AP发现并关联到无线控制器
        3.3.3 无线控制器搜索算法-搜索阶段
        3.3.4 无线控制器选择算法-加入阶段
        3.3.5 无线控制器加入过程-授权阶段
        3.3.6 无线控制器下发固件和配置-配置阶段
    3.4 集中化无线架构的数据流模式
    3.5 集中化无线架构的移动漫游
        3.5.1 控制器内漫游
        3.5.2 控制器间漫游
        3.5.3 移动组
    3.6 思科统一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3.6.1 客户端设备
        3.6.2 无线接入点
        3.6.3 无线控制器
        3.6.4 思科无线控制系统
        3.6.5 思科移动服务引擎
    3.7 本章小结
4 无线局域网设计与部署
    4.1 硬件资源
    4.2 无线局域网设计总体方案
    4.3 3560三层交换机配置
    4.4 2106无线控制器配置
    4.5 2801路由器的配置
    4.6 无线控制系统配置
        4.6.1 WCS的管理选项
        4.6.2 向WCS添加控制器、AP和移动服务
        4.6.3 WCS中的地图编辑
        4.6.4 组件同步和定位实现
    4.7 无线局域网性能测试
        4.7.1 测试目的
        4.7.2 测试方案
        4.7.3 测试工具和方法
        4.7.4 测试结果和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思科环境感知移动服务及其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5.1 思科环境感知移动服务
        5.1.1 环境感知移动解决方案概述
        5.1.2 主动式定位追踪-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5.1.3 主动式定位追踪-到达时间差(TDoA)
        5.1.4 被动式定位追踪
        5.1.5 综合运用多种定位追踪技术
    5.2 基于GIS信息管理的智慧校园系统设计
        5.2.1 智慧校园概述
        5.2.2 基于GIS信息管理智慧校园系统的架构
        5.2.3 基于GIS信息管理智慧校园系统的信息流
        5.2.4 基于GIS信息管理智慧校园系统的应用框架
    5.3 环境感知移动服务在智慧校园系统中的应用开发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略语说明
致谢

四、CISCO一体化设备 一体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接入边缘计算融合网络中服务功能链的资源分配[D]. 杨扬.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边缘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J]. 王哲. 自动化博览, 2021(02)
  • [3]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动态赋能研究[J]. 李凤华,郭云川,耿魁,房梁,李晖.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0(05)
  • [4]缓存、计算资源受限下无线网络吞吐量优化策略研究[D]. 刘铂熙.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D]. Ivan Sarafanov.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5)
  • [6]万科物业的网络运维可视化设计与实现[D]. 彭红意.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7]肇庆供电局自动化综合监管系统建设研究[D]. 尹芬.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新南威尔士州STEM项目第5期》(第3版)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燕思源.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9]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董昕.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10]思科统一无线网络与智慧校园系统设计[D]. 范胜召.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CISCO集成设备集成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