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官制度全面发展的原因分析

宋代文官制度全面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试析宋代文官制度得以充分发展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隋芳莉[1](2019)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和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重点探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为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国家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和科研机构,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研究的核心问题,由指标系统、权重和评价标准构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构成两个一级指标,“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学生实效”“校风校貌”“社会效应”构成八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二十八个三级指标。文研究使用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XXX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的程度和状况进行测评的体系。本研究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并对其进行科学性论证。在XXX省部分高校开展大规模测评,对测评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和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视角提出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立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应建立长效机制。评价长效机制由组织领导机制、实施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动力保障机制和反馈应用机制构成。通过建立科学评价观、深化评价基础和理论应用研究、积极运用现代评价技术、营造评价文化等路径构建评价长效机制,开创高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新局面。

赵浩[2](2018)在《“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文中认为与西方“上帝死了”的“世俗时代”比照,中国社会正在进入“无天”的“后伦理时代”,“天”的意义祛魅与价值塌陷导致一系列精神痼疾——人的存在家园丧失、道德行动失去终极依归、生活世界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分裂对立等,由此重塑“天”的形上意义与终极价值成为疏解上述思想谜题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唯天为大”(《论语·泰伯》),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范畴,“天”义含蕴广阔,复杂多元,“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孟子·万章上》),如何通过“天”之所“示”澄明“天”之所是?依据中西交融视域下的精神哲学方法,作为“一”与“全”的形上理念,“精神”通过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通向“存在”本身,将“存在”理解为伦理实体构成的具体而现实的意义世界,以“精神”诠释“天”若合符节,从而呈现“天”深蕴的伦理精神气质:“天”经历层累生长的动态过程,最终走向最高的伦理实体;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天”又指代伦理实体所构成的“这个世界”,它是伦理道德一体的存在着的意义世界。概言之,“’天’—存在—意义世界—伦理实体”构成了“天”之气质显现的结构链。从这一理念出发,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演绎为逻辑—历史—现实之“三位一体”的诠释系统,经由“即体即用”、“体用不二”的原则串联,构成一个严密的“三篇六章”的论证体系。上篇“天”之“理”。第一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过程,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史与人类精神成长史,“天”依序从自然的“物体”、宗教的“神体”、理性的“本体”成长为精神世界中道德的“主体”、教化的“个体”与伦理的“实体”的统一,最终合一于伦理的“实体”。“天”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含摄其逻辑生长中所有的样态,它们分别指代不同逻辑阶段的存在本身,直至“天—伦理实体”与存在着的意义世界相互诠释。第二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之用,它塑造全新的存在论形态——伦理形而上学,其内涵为通过“天”—“伦”化生意义世界,通过“天”—“德”维系意义世界,以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诠释意义世界具体而真实之存在,从而凸显“伦”的存在论属性与证成“德”的终极来源,为伦理道德奠定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中篇“天”之“道”。第三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生长过程,依据中国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天”经历了自然的天空、天象、天庭,并在天帝中开始精神萌芽,又经由天命—天道—天德—天伦—天理的发展转换,“天理”辩证综合多元的“天”义,以普遍理性与伦理总体性合一指代意义世界的存在,“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与历史生长高度一致。第四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之用,它塑造中国伦理的特殊形态,以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为基础,既是“为己”的德行伦理,又是“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透过道德人格、道德情感与道德境界具体显示,“天”形塑了整个中国伦理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下篇“天”之“命”。第五章、第六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现实之“用”,逻辑与历史合一之“天”最终要复归于当下的生活世界。在当代中国社会,“天”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风险:外在风险是生态危机可能导致意义世界覆灭,从而使得“天”义崩塌,存在难以为继,从“天”的伦理精神气质出发,以“天”为“天”的生态价值观有助于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价值观基础;内在风险是信仰危机致使人们怀疑一切,失去确定性的根据与归宿,使得“天”完全祛魅与世俗化,回归以“天”为中心的伦理信仰,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虚无、信仰真空问题,而且伦理信仰的本质是对“天—存在—意义世界”的信仰,它是中国人的终极信仰形态,伦理信仰更为平和包容,更符合对话文明的时代要求。经历漫长而艰辛的智慧之旅,“天”通过精神哲学的方法显现自身,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不同于以往对“天”的诠释,它融合多元的“天”义,并最终通向终极存在与终极信仰,重构我们的精神家园。“天学”已经显露雏型,呼吁更多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投入“天学”的探究。

刘盼倩[3](2018)在《为生命培根—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的教育哲学阐释》文中提出对于曾国藩的认识,多数人可能仅仅把他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政治角色来理解。但是,曾国藩作为曾氏家族的奠基者,其教育思想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曾国藩在与家人来往的书信以及日记的自我省思中所体现的教育智慧,不论是对其亲人还是对于外人,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对当代,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本文立足于曾国藩晚年所归纳出的“日课四条”,即慎独则心安,求仁则人悦,主敬则身强,习劳则神钦,从家庭道德教育的角度,探析这每日之四条功课的为生命培根的教育启示意蕴,进而在“日课四条”的基础之上,增进对家庭道德教育之理解。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的研究方法,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以后四部分作为论文的主体内容,揭示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对家庭道德教育的启示意蕴。第一部分的绪论,主要通过对家庭道德教育以及曾国藩的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论述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以曾国藩的家庭环境,所处时代文化氛围以及其自身生命历程的感悟,分析“日课四条”思想产生的背景;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作为论文的主旨内容,主要是从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的主要内容着手,通过曾国藩对于慎独则心安,求仁则人悦,主敬则身强,习劳则神钦的思想以及实践的探究,而后探析“日课四条”之间的整体联系性之对于生命培根的影响意义,即实现生命个体身心整体性发展以及与他者交往的秩序化,同时探析四者之间以谦为主,勤为用贯穿始终的整体关系;最后一部分,通过曾国藩“日课四条”对于其同辈以及后代的影响成效,探析其与家庭道德教育的契合程度。

吴斌生[4](2016)在《南昌市古代园林研究》文中提出南昌市的自然环境襟江带湖,历代政治总体河海清宴,经济平稳繁荣,文化璀璨发达,在上述背景的交织下,南昌市古代园林得以长足发展,成为江西园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因此为丰富江西园林理论体系、弘扬南昌地域文化、促进南昌市古代园林的保护与传承,本文运用文献归纳、实地调研、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南昌市古代园林的发展脉络、园林类型与典型代表、造园特色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园林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汉朝以前的滥觞期、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初始期、隋唐五代的过渡期、两宋的繁盛期、元明清的成熟期5大阶段。(2)园林类型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教园林、官署园林、公共园林6大类,御用园林、王室园林、名士宅园、宗族园林、寺院园林、道观园林、官学园林、书院园林、衙署园林、官用园林、崇贤园林、自然山水园12小类。(3)造园特色主要体现在造园思想、园林意境、造园手法3个方面。造园思想首倡尚儒、节义、崇贤的儒家文化,并交织了佛教洪州禅的清净平常、道家净明宗的道法自然与文人隐逸文化的淡泊简远。园林意境则为自然纯朴、恬淡幽远的纯真意境。造园手法的特点体现在相地、掇山、理水、植栽、建筑之中,相地多以江湖、山林地为主;掇山则为玲珑耸秀、宛自天成;理水常借自然水系或人为开凿方池;植栽多以乡土树种为主,常植颇具文人气节的植物;建筑质朴无华,常通过题额实现情景交融。

邹雅艳[5](2012)在《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形象学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新兴学科,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顾名思义,形象学就是研究形象问题,但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并不是对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或某一类型的人物形象进行研究,而是考察文学作品中对异域或异族形象的塑造和描述。虽然中国学者接触这一领域较西方晚了近半个世纪,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热潮的初始,有关形象学的话题就已经通过一些西方译着进入了中国。特别是近10年以来,无论是在理论建设还是在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异国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形象学研究的热点,其内容主要是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观念领域、不同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也在不断地演绎变化着,错综复杂、变幻莫测,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周宁先生将1298年《马可波罗行纪》的问世作为西方中国形象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中国就已经为西方所知了,因而将西方中国形象的起点设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但无论从何时算起,有一点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西方中国形象自诞生之日起,至18世纪后期以前一直处于被西方不断理想化的上升阶段,而自18世纪后半期开始,西方的中国形象出现了大逆转,从美化转为丑化,从爱慕转为憎恶,从理想化转为妖魔化。对于后一阶段的西方中国形象,自近、现代至当代已经有大量中外学者进行了研究剖析并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而本文所选取的是目前较少人关注的前一阶段,即中国形象的从上升到逆转的变化。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本文试图通过对13-18世纪不同历史时期在西方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些文本或媒介中塑造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形象进行梳理、归类,从多个视角考察中国形象在西方由美到丑演变历程及其产生这种变化的历史文化语境。全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文绪论,对形象学以及西方中国形象研究的理论和范畴进行了界定,同时概述了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中世纪晚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13世纪,蒙古人的征服使欧亚大陆的交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通畅阶段,也使中西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直接接触。圣方济各会修士柏郎嘉宾和鲁布鲁克第一次在游记中提到了“契丹”,并断定它就是古代的“丝人国”。而此后的200年中,西方不同类型的文本中都出现了对“契丹”和“蛮子”的描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可波罗行纪》和《曼德维尔游记》。特别是前者,创造了最早的西方人集体想象中集财富、权力与世俗享乐于一体的中国形象。第三部分分析了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它被视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起点,而激起他冒险远航的灵感则是来自马可·波罗所打造的充斥着财富和世俗享乐的“中国神话”。到东方去,获取财富。在重商主义和自由精神的感召下,商人和冒险家们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征程。西方的对外扩张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和军事征服,同时也体现为代表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而这项使命则是由传教士们担负的。如果说马可·波罗为欧洲人塑造了一个物质层面的中国形象,那么,传教士们则将其提升到了精神层面,在延续前者关于王权、财富与世俗享乐的“中国神话”的基础上,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为欧洲人建构了一个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真实清晰的中国形象,使之成为了西方中国形象演变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新起点。第四部分描述的是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7、18世纪之交,继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后,西方又迎来了文化大发现的时代。1687年,柏应理编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在巴黎出版,它是欧洲第一部全面介绍孔子思想及其着述的作品,让西方人第一次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而启蒙主义者们则率先从中发掘出了其所蕴含的可利用的文化启蒙价值。对于欧洲人来说,此时的中国已不再仅意味着发现土地和获取财富的机会,而是代表着一种以理性和道德为基础的、独特的、优越的政治制度和伦理文化。它表现为开明君主政治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它为欧洲提供了一种改造社会的动力和一个创新与超越的楷模。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生活中也普遍出现了一股中国崇拜的热潮,所谓的“中国情调”成了人们竞相追慕模仿的对象,此时的西方中国形象也达到了其演变过程中辉煌的顶点。第五部分剖析了18世纪中后期西方中国形象在经历了近五个世纪不断被美化的上升阶段后急转直下的逆转过程及其发生转变的原因。进入18世纪,随着西方国家疯狂的殖民扩张,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乃至文化领域的霸权也逐渐形成。于是,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形象对于西方的文化利用功能也发生了转变,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不可能再成为飞速发展的西方现代文明的楷模。作为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反面映衬物,一个精神愚昧、道德堕落、专制和停滞的中国形象由此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结语,总结了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发展演变的轨迹,进一步探讨了西方中国形象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在西方中国形象演变研究中,我们会发现,西方的中国形象并不都是对中国完全真实、完整、客观的反映,它同时也是西方不同时期、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形成的、掺杂着知识与想象的对中国的“再现”。因此,透过西方人的视野,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方在其自身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作为“文化的他者”的中国形象,同时也可以从多侧面的独特视角反观中国文化,对自身有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

邵明华[6](2009)在《邵雍交游研究 ——关于北宋士人交游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开国实施“崇文抑武”、“以儒治国”的方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礼儒士,士大夫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较前代大有提升。正是这种政治优越感和经济的优厚待遇使得北宋士大夫较以往朝代更有尊严,因此他们对生活便有着良好的预期。北宋士人在做官、做学问的同时,又以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形成不同层面、各具特色的交游活动,所谓“举世重交游”正是这一时代士人交游盛况的真实反映。本文选取的是北宋士人交游中的典型个案——“邵雍交游”进行研究。邵雍以道学之尊名列“北宋五子”之一,与周、张、二程等其他四位的不同在于,他是一位终生未仕的知识分子,始终处于北宋官僚体制之外;但同时他又与“体制内”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交通王侯,心忧天下,名动朝廷。本论文试图以“邵雍交游”为研究视角,深入讨论宋代士人之间的交游方式、交游目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交网络等,并据此深入理解北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承载的诸多含义。以大量历史文献的考论为基础,以现代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邵雍的交游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个案化建构与还原,以期最大限度地逼近邵雍交游的历史真实,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学术目的。本课题的研究涉及众多关于交游时间的考证、人物为官居住地点的辨析,以及成书年代的确定等,这些看似琐碎的考证工作对于深度挖掘邵雍交游背后隐含的诸多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谈及交游,自然离不开话题,以现代传媒视角对邵氏交游圈的主要话题及话题传播方式进行详细解读,可以对以邵雍为核心的交游圈在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有更为透彻的认识。本文除“绪论”、“结论”及“附录”外,共分为六章。这六章分别为“邵雍概述(第一章)”、“邵雍与上层官僚群体交游研究(第二章)”、“邵雍与哲人交游研究(第三章)”、“邵雍与中层官僚群体交游研究(第四章)”、“邵雍与弟子辈交游研究(第五章)”、“邵氏交游圈的主要话题及传播方式(第六章)”。第一章对邵雍的生平进行介绍,注重考察其生活经历、心态变化、为人处世,以及学术成就等诸方面因素,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邵雍独特的人物形象。第二章分别考证和阐述邵雍与司马光、富弼、吕公着、王拱辰、韩绛、吕诲的交游。此六人与邵雍交游的史料较多,而且均官居高位,可以反映邵雍交游的一个重要侧面。第三章讨论邵雍与程颢、程颐、张载三位哲人的交游状况,四位道学之尊的交游互动精彩纷呈,再现那段哲人间种种关于天人之际的论辩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第四章是邵雍与社会中层官僚群体的交游,本文选定的是与邵雍交游较为密切的王尚恭、范祖禹、王益柔叔侄、宋敏修、祖无择、姚奭等人,这些人或在诗文交往、或在接济邵雍、或以官方立场评价邵雍且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等方面较为突出。第五章对邵雍与弟子辈的交游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将邵雍弟子辈的后学分为两类:亲传弟子和私淑弟子。亲传弟子主要有王豫、张崏、张峋、吕氏兄弟(吕公着之子)、周长孺父子、洛中三贤(张云卿、田述古、尹材)、侯绍增、张仲宾、姜愚、杨贤宝等,亲传弟子中除却张崏、吕希哲影响较大外,其余因早逝等原因成就并不突出。令人欣慰的是,邵雍的一些私淑弟子却卓有成就,如晁说之、陈瓘、秦玠、牛师德、张行成在邵学传承方面功不可没;邢恕、章惇是北宋政坛显赫人士,虽然拜师邵雍被拒之门外,但对邵学一直情有独钟。第六章是对邵氏交游圈的主要话题及传播方式进行讨论。依据前文研究内容,将邵氏交游圈的话题归纳为熙宁变法话题、辞官隐逸话题、闲适安乐话题、先天易学话题、邵雍轶事话题五个,并对其简要阐述。同时,结合现代传媒理论将以上话题的传播方式分为教育传播、文学传播、人际口语传播、族群式传播、非语言符号系统传播五种,并辅之以图表加以说明。本文创新之处是:其一,以“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为研究中心,以交游为切入点,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专题性、系统性研究。将与邵雍产生交往的人物以大体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邵雍为纽带,建构其社会交游资源网络,从交游层面展现邵雍的性格特征、心态历程、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并进而揭示北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某些特征,这在目前学术界尚无专论研究。其二,宋初士人的行为与他们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待遇、文化背景、个人心理舒适程度紧密相关,因此,明确宋初士人的整体生存环境对理解邵雍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邵雍所处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所享受的经济待遇,以及邵雍个人对幸福的定位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试图找出邵雍性格行为形成的内外部因素,这对于全面把握、深入理解邵雍交游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其三,对邵雍主要交游活动进行详细考证。生活经历对心态变化有一定影响,不同时期的交游活动往往因物是人非之故具有不同的特征,与不同个体的交游也因个体行为的差异而表现出极大的相异成分。本文考证中注意结合双方生活经历及心态方面的细微变化,力求使交游活动的再现更加趋于真实。其四,本文在对邵雍交游活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邵氏交游圈的主要话题及话题传播方式,并以现代传媒的视角进行详细解读。其五,编制“邵雍交游年谱”。邵雍身经四朝,本文以朝代为阶段,将邵雍交游活动中的重大事件和与主要士人的诗文唱和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以期更清晰、直观地反映出邵雍的生平交游状况。本文结论是:其一,宋代政治的文明化、理性化,知识环境的宽缓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士人阶层的意见自由,这是邵雍交游活动的“环境保障”,而他们交游的内容、方式、原则等等,又极大地强化了这种“环境保障”。这种整体上的良性互动,是研究中国传统政治乃至现代政治时均应重视的问题。其二,邵雍是北宋前期最具“交游优势”的士人之一。这既得益于他儒道贯通的学识和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更得益于他始终外于体制,却又内在地融入体制的处世形态。终生不仕,自外于体制,对邵雍来说并非“理性的疏理”,而是天然的个性使然:而对体制的“自觉融入”,则是对宋初太平政治,对宋初政治的文明化、理性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拥护。其三,邵雍与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广泛交游,是北宋“举世重交游”的缩影和范例,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交游中的“学问和诗文并重”、“儒释道并重”、“义理”重于“章句”、人品重于功业等等。其四,邵雍交游最活跃的时期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熙宁变法”是邵氏交游圈中第一话题,邵雍与司马光成为熙宁时期在野士大夫心目中的“二贤”,即“意见领袖”,而邵雍事实上更成为在野政治集团的精神导师。因而,“邵氏的交游”是研究熙宁变法时必须关注的领域。

肖佩华[7](2006)在《市井意识与现代中国市民小说》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中国市民小说中的“市井问题”作为重要的文学现象,历经风风雨雨、艰难曲折的发展,业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相对独立性和系统性的文化精神、创作原则、话语特征和文学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市井”是中国城市或城镇的重要构成,有着深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代表着城市的底层,是中国城市的根。抓住了市井,也就捕捉住了中国城市的“魂”,它与“都市”既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要理解中国的城市,市井实在是一个难以漠视乃至十分重要的所在。可见文学研究中引入“市井”概念,把它从城市文学研究中独立出来确有必要和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市井意识”的观念,试图以一种新的理论视界和结构框架,将古今打通、流派打通,整合分析阐释20世纪现代中国市民小说,即把市井意识视作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整体,侧重于从它与作为民族文化内源性遗产的中国传统市民文学思潮的关系,作家主体的人格精神、心路历程和期待视野,与主流文学或其他相关文学流派的关系,较为系统地考察了现代中国市民小说创作之生成的各种“合力”因素,发展的自律性特点,市井意识的形成与特征以及审美意识等。论文充分吸取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运用、依据我国的市井文化理论资源,力图从根本上探究、梳理现代中国市民小说的文化渊源和文学形态。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中国市井的古今演变及文化意蕴的历史考察,搜集基本而全面的数据,阐述论证了中国市井风情小说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国市井闾巷的形成及特质,梳理了市民小说的流变轨迹。从中可见中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自己独具的特色,市井特色浓郁,走过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从而也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市民及市民社会与西方的迥异。它反过来也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市民文学、市民小说与西方城市文学的不同的面貌和特色。其中游民对中国市井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章研究文学想象中的市井细民的生态景观与精神表象。市井是中国普通市民赖以托身的特殊的生存空间与文化空间,从冯梦龙、凌蒙初到老舍、张爱玲、予且、汪曾祺、黄谷柳、陆文夫、邓友梅、范小青、冯骥才、林希、王朔、池莉,

王光明[8](2005)在《数学教学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教学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效率不仅体现于学生掌握知识与学好当堂内容的近期学习效果上,还体现于学生获得发展的远期学习效果上,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教学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2)在数学教学结果方面,指近期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与远期的学习效果——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效率是相对概念。同样的学习效果,学生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 数学教学效率研究对于数学教育的贡献包括: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比较教育研究的需要、数学教育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国内学者试图从对教学效率的测量与评价出发,界定教学效率,但不同程度存在试图套用自然科学意义下关于效率的认识,演绎关于教学效率的认识的问题。的确,教学效率是客观存在的,但评价的标准则因依赖教学观念会具有主观性。而且,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不仅多,而且错综复杂。因此,教学效率测量与评价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意义下完全的客观化,而只能做到尽量科学化。但是,认为只有定量化才是科学化的看法是片面的。教学效率更适宜运用优、良、中差等做评价。 主要结论包括:(1)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2)教学效率思想发展的主线为关注教师教的效率,逐步到关注学生学的效率,而目前更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效率。(3)我国学生数学双基与数学认知基础并不厚实。(4)我国数学教学效率亟待提高。(5)理性精神就是对逻辑、自由、普遍法则的追求和超越外在欲望的干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6)数学教育让学生形成理性精神是指在数学教学以及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对数学内在理性的感悟以及对数学家的理性精神的感受,学生所获得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与价值体验。(7)数学教学的应然效果包括塑造学生的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刻理解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8)重视数学的内在价值主要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视数学对思维的训练。(9)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外源建构、内源建构和辩证建构思维能力。(10)数学认知理解分为操作性、关系性和迁移性理解三种水平。(11)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学生投入了很大精力,教师费了很大功夫,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深刻理解。(12)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理解各存在操作性、关系性和创造性三种水平。(13)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理解水平是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14)只有那些自我评价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对数学与数学教师的评价才高。(15)在高的教学效率评价标准下,数学教学效率同样可以提高。(16)无所不适、无所不能的某种高效率数学教学方式是不存在的。(17)局限于技术思维是教学效率研究的大忌。(18)在认知教学中,高效率教学注重思维的教学,注重数学教学中的理解问题,注意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19)立足教学效率视角,要辩证分析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和不足。(20)既涉及学生情感参与,又涉及学生思维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数学教学的高效率。(21)数学教学效率的理论基础并非仅是西方的某些主义,而是那些所有可以为数学教学效率研究带来启迪的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相关学科的知识。(22)要用教育中的各种“主义”帮助我们思想和深入思考,而不是僵化我们的思想。(23)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需要学生有先进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24)数学教学与其说激发求知欲,不如说激发求识欲。

皇甫晓涛[9](2003)在《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文中提出比较文学的跨文明整合是中国文化重构的重大时代课题与比较研究的科学方法之道,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又促成了比较文学的理论自觉与其跨学科整合的系统构筑与学术体系建设。本文从文化复兴与文化重构的关系入手,从影响、渊源、媒介的跨文明整合中探索俗雅文化、古今文化、中外文化原创与发展、还原与复兴中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文化发展与思想、文化线索,从文学、史学、美学、文化学、人类学多方面的跨学科综合中探索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力图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文学史史学体系、史学理论的探讨中形成比较文学的学术体系。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与重构,中国文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与比较文学理论的研究,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于中国文学全球化的话语重构与知识创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全球化影响、整合,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分三大块、五个部分探讨了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关系及问题:总论与第一章提出问题,从总体上探讨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现代性与本土性文化整合的重大时代理论命题:第二、三章纵向总结、梳理中国古代文化复兴与现代文艺复兴的文化重构及中国文学再阐释的比较文学研究体系,以解决中国文化复兴跨文明阐发的人文基础;第四、五章横向探讨从新文化到新人文的现代性困惑,文化复兴复线结构与新理性文明重构的文化诗学体系,并从文化转型、文化复兴到文化变异、文化重构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整合之道,以解决中国文化复兴跨文明整合的方法、道路与未来抉择;第六、七、八章从理论体系到学科体系探讨中国文学再阐释的中华性跨文明阐发文化诗学体系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问题,以解决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与学科理论问题,完成自己观点的创新体系与学术阐发;在结语中具体总结了当代学术发展、学科建设、人文学科与当代文化发展的关系,探讨了中国文化复兴的学术使命与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宗旨,并就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文化反思与理论思考,从而在知识构成与知识份子道路及学者使命上阐发了人文学科的价值重构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 本文把握住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的内在联系,从中寻找中国原创文化话语重构的思想、文化史过程与世界化、全球化进程,把握住本土化与现代化互动结构的矛盾体系与深刻内涵,在文化变革与文化还原中探寻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史学价值与逻辑结构。从汉儒复兴的文艺初觉到玄学复兴的人文、艺术价值及新工具意义,从诗学复兴的母语文化重构到盛唐之音中亚细亚社会诗心与人文的世俗精神觉醒,从理学复兴与宋明理学的儒家文化重构到中华性、中华理性、中华心性及中华人文体系的诞生,在上古、中古与近古三个时代、三大体系中梳理出中国文学原创体系的文化重构与比较文学跨文明阐发的学术、文化体系,从影响学、渊源学与媒介学的多维视角中透视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转换升成”其现代话语结构的文化渊源与人文内涵,使之能够在古今、中外、俗雅文化的跨文明整合中更好地进入全球化的文化语义与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之中,重构中国文学的阅读视野与读解价值,发掘其文化原创力的丰富人文内涵与艺术意蕴,确立比较文学的史学体系与学科建设的文化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现代中国文艺复兴的复线结构、原创体系到比较文学理论的发展,从新文化的现代性困惑、争鸣与理论自觉到其两大人文主题、三大文化思潮、四大显学的文化重构,从现代文化诗学的比较文学体系到新理性文明重构的历史抉择,从现代文化转型的比较研究到中国文化复兴的比较研究体系,从现代学术、文化思潮的比较研究到京派、后期浪漫派的现代文学新人文重构,都做了系统的文化、历史梳理与学术、理论探讨及比较文学学科构筑的系统整合。 本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理论上总结了从文学人类学的三重证据法到中国比较学派跨越的第三堵墙,提出比较文学跨文明整合的“三重境界”说,为古今、中外、俗雅文化的交流、融合、阐发确立了比较研究的学术前提与学科体系。 2 2.系统研究了儒学复兴、玄学复兴、理学复兴的中国三大原创文化体系及其互动互补的相互关系;对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文学艺术史的研究完成一系列学术创见;对中国文化重构与打开其全球化视野的生存空间及本土文化的再阐释,做了文学、美学、史学、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的跨学科梳理与跨文明阐发:对比较文学媒介学、影响学、渊源学的发展,做出相应学术拓展与理论探索。 3.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发了文化复兴、文化重构、文化还原、文化转型、文化变革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发展、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及与之相关的阐释学、叙述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关系,丰富了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与学术思想,拓

李定广[10](2003)在《国家不幸诗家幸 ——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学界研究极其薄弱的唐末五代乱世文学作整体性研究。首先论证这百年乱世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发展阶段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及其作为“一代之文学”的独特艺术价值和重大的文学史意义;其次从乱世文人的命运、生存方式、悲剧意识以及人生价值观几方面对乱世文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出乱世文学独特性的主体根源;最后全面探讨了乱世文学的时代特色和新变走向。其中第一章论述唐末诗歌的艺术创造及唐末诗人的创新精神,发前人之所未发,揭示唐末诗歌的文学史意义也比较新颖。第二章的精华是通过大量史料的钩稽,对于唐末文人独特的科举命运和科举心态作出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探析,从而找出打开唐末五代诗歌大门的钥匙。第三章分析了唐末诸子并出、思想自由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深入挖掘了乱世文人悲剧意识的表现形式与消解方式。通过对悲剧意识的文艺转化的分析,揭开了唐末五代文艺时代特征的深层原因;通过对唐末五代乱世文人人生价值观的分析,揭开了当时诗坛风貌尤其是苦吟诗风的成因,以及五代诗歌总体成就不高的原因。第四章首次揭示了唐末五代的一种文学现象——“普遍苦吟现象”,认为苦吟不仅是中晚唐诗人的一种自觉艰苦的创作追求,而且是一种审美鉴赏的方式;孟郊和刘禹锡,分别代表了中唐以后两种不同的苦吟观念,到了唐末五代,两种苦吟观趋于合一,“苦吟”已成为绝大部分诗人的一种精神寄托等,并探讨了普遍苦吟现象的文化根源。本章的精华部分是,通过发掘一些新的诗学史料,对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晚唐体”作出了新的解释,厘清了人们对“晚唐体”及相关的唐诗分期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认为“晚唐体”是宋人对唐末诗歌时代风格的特有称呼,至元初方回将其用作纯粹的泛风格术语,完全淡化它的时间内涵,于是贾岛、姚合、许浑、九僧、四灵都成了“晚唐”,还论证了“晚唐体”对宋代诗词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通过考察唐末诗坛对温李二人的不同取舍,揭示了唐末五代文坛的雅俗走向,论证出温庭筠诗歌对唐末诗坛的影响和沾溉要远远大于李商隐这一新颖的结论。通过提出《花间集序》主旨是提倡雅词、崇雅黜俗这一全新的观点,厘清了一些误解,化解了一场学术论争,并认为在晚唐五代由雅入俗的文化大势中,文人曲子词有化俗为雅的趋势和规律。通过考察中晚唐诗词关系来看曲子词的演变规律,避免了就词论词可能带来的片面性,认为曲子词之所以走上艳情化道路主要是因为中晚唐艳情诗发展兴盛的影响,艳情歌诗的兴盛使得诗词从内容风格到传唱完全走向一体化。通过对唐末词坛的具体考察,认为唐末词坛不仅不是词史的断层,反而是有唐一代曲子词最为繁荣的阶段,并认为诗词分工、“诗庄词媚”的观念定型于五代初期,而不是北宋。

二、试析宋代文官制度得以充分发展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宋代文官制度得以充分发展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概述
    2.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1.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1.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
        2.1.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2.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问题
        2.2.1 评价目标
        2.2.2 评价原则
        2.2.3 评价功能
        2.2.4 评价要素
        2.2.5 评价过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依据
    3.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思想资源
        3.1.1 中国古代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3.2.2 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理论
        3.2.3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和评价论
    3.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现实依据
        3.3.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论为指导
        3.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文件为遵循
        3.3.3 以总结高校价值观教育经验为启迪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政治性原则
        4.1.2 人文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1.4 科学性原则
        4.1.5 可测性原则
    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2.1 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4.2.2 相关的学科理论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内容
        4.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和工作经验
    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
        4.3.1 构建评价指标系统
        4.3.2 制定评价标准
        4.3.3 确定权重
    4.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系统的内容构成及关系
        4.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一级指标
        4.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二级指标
        4.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三级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以×××省某高校为例
    5.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5.1.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
        5.1.2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5.1.3 多层次综合模糊评判
    5.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实施
        5.2.1 成立评价小组
        5.2.2 按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
        5.2.3 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评价结果
    5.3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结果分析
        5.3.1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5.3.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建议
    5.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的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应用研究—以×××省部分高校为例
    6.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必要性
        6.1.1 实效测评是教育实践的呼唤
        6.1.2 实效测评是理论创新的需要
        6.1.3 实效测评是评价发展的需要
    6.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及施测
        6.2.1 明确实效测评的目的和内容
        6.2.2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量表》及施测
        6.2.3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及施测
    6.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科学性论证
        6.3.1 教育实效测评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6.3.2 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6.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结果分析
        6.4.1 总体情况分析
        6.4.2 三个维度分析
        6.4.3 学生差异分析
    6.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分析
        6.5.1 教育队伍相对弱化
        6.5.2 受教育者差异化
        6.5.3 教育内容表层化
        6.5.4 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化
        6.5.5 教育载体缺失化
        6.5.6 教育环境复杂化
        6.5.7 教育机制碎片化
    6.6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
        6.6.1 以“六个要”打造教育队伍
        6.6.2 以强化受教育者主体性激发内生动力
        6.6.3 以“供给侧改革”思维优化教育介体
        6.6.4 以隐性视角营造教育环境氛围
        6.6.5 以制度保障夯实教育基础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
    7.1 建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意义
        7.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7.1.2 应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特殊性和复杂性的需要
        7.1.3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效的需要
        7.1.4 推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需要
    7.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成
        7.2.1 组织领导机制
        7.2.2 实施运行机制
        7.2.3 管理监督机制
        7.2.4 动力保障机制
        7.2.5 反馈应用机制
    7.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7.3.1 树立科学评价观
        7.3.2 深化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7.3.3 积极运用现代化评价技术
        7.3.4 营造评价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B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附录C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D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初测版)
附录E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初测版)
附录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最终版)
附录G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观测点及题项设计
附录H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最终版)
附录I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附录J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2)“天”的伦理精神气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无天”的“后伦理时代”
        1. “后伦理时代”的祛魅与僭越
        2. “天”之道德哲学探究的意义
    二、“天”的研究综述
        1. “天”的历史类型
        2. “天”的逻辑类型
        3. 从“类型”到“气质”
    三、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精神哲学”及其体系
        1. “精神”“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
        2. 精神的“还原”:“一”与“全”的形上理念
        3. 精神的本质:层累生长的意义世界
        4. 精神哲学的体系
    五、“天”之气质的精神哲学诠释
        1. 核心要点
        2. 整体框架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上篇 “天”之“理”
    第一章 “天”之“体”的逻辑生长
        第一节 自然的“物-体”
        一、“天”的自然属性
        二、自然之“天”的可能
        三、自然之“天”的不可能
        第二节 宗教的“神-体”
        一、“天”的神圣属性
        二、宗教之“天”的真实
        三、宗教之“天”的虚幻
        第三节 理性的“本体”
        一、“天”的本体属性
        二、理性之“天”的实在
        三、理性之“天”的非实在
        第四节 “天”之伦理精神气质诸形态
        一、道德的“主体”
        二、教化的“个体”
        三、伦理的“实体”
        四、“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辩证综合
    第二章 “天”与“存在”:意义世界的建构
        第一节 三种形态的存在论
        一、追问“存在者”
        二、“存在”作为谓词
        三、意义世界具体真实之存在
        第二节 “天”-“伦”:意义世界的化生
        一、“伦”的终极存在
        二、“天”之化生:伦理实体的“在世之在”
        三、“伦”-“理”的形上基础
        第三节 “天”-“德”:意义世界的持存
        一、“德”的终极来源
        二、“德”-“道”:意义世界的持存
        三、“伦”-“理”-“道”-“德”的伦理形而上学
中篇 “天”之“道”
    第三章 “天”之“体”的历史生长
        第一节 “天”之“体”的精神孕育与发端
        一、天空、天象、天庭
        二、自然之“天”的宗教化
        三、“天帝”转向“天命”
        第二节 “天”之“体”的精神异化与抽象性发展
        一、疑天、怨天、制天
        二、作为抽象本体的“天道”
        三、作为内在主体的“天德”
        第三节 “天”之“体”的精神成熟
        一、“天理”的辩证综合
        二、“天理流行”:意义世界的层累生长
        三、“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建构
    第四章 “天”与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第一节 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一、“为己”的德行伦理
        二、“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
        三、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
        第二节 “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之显现
        一、成圣的道德人格
        二、畏天、敬天、乐天的道德情感
        三、“同天”的道德境界
下篇 “天”之“命”
    第五章 “天”之“体”的现实复归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生态危机
        一、“天”覆灭的外在风险
        二、自然生态危机
        三、价值生态危机
        第二节 “天”的时代变迁
        一、伦理实体的祛魅
        二、欲望的个体世界
        三、对“自然”的曲解
        第三节 “天”的精神复归
        一、生态系统的伦理实体本质
        二、生态价值的伦理精神取向
        三、以“天”为“天”的新生态价值观
    第六章 回到“伦理信仰”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信仰危机
        一、“天”覆灭的内在风险
        二、神圣性之丧失
        三、现代人的精神迷惘
        第二节 信仰的多元形态
        一、独一宗教的外在超越
        二、道德生命的内在超越
        三、对意义世界存在的信仰
        第三节 对话文明语境下的伦理信仰
        一、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
        二、多元信仰和谐共处
        三、信“天”的伦理信仰
结语 一个邀请:开启“天学”的新历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3)为生命培根—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的教育哲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当代中国家庭教育问题的显现
        二、当代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所产生的后果
        三、家庭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庭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家庭道德教育
        三、“日课四条”
    第四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一、关于曾国藩思想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家庭道德教育的研究综述
        三、关于“日课四条”的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祖父辈家庭教育的感染
        一、祖父辈的诚笃朴实
        二、家庭氛围的和谐秩序
    第二节 中国文化传统中湖湘文化的影响
        一、封闭落后的自然环境的保守性
        二、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独特属性
    第三节 曾国藩个人的生命历程感悟
第三章 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中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慎独则心安
        一、曾国藩的慎独论
        二、从“慎独则心泰”到“慎独则心安”的实践性
    第二节 主敬则身强
        一、曾国藩的“敬”字功夫
        二、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中“敬”的实施
    第三节 求仁则人悦
        一、曾国藩对“仁”的继承与发展
        二、求仁而后人悦的道德教育实践
    第四节 习劳则神钦
        一、“习劳”的奥妙之处
        二、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中的习劳教育
第四章 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节 安心与身强一个体生命自我身心的整体性发展
        一、养心以安
        二、以敬促强
        三、自我身心的整体性发展
    第二节 人悦与神钦—个体生命与他者交往的秩序化
        一、个体生命与人交往的包容性
        二、个体生命与万物之间的平衡性
        三、个体生命与信仰关系的和谐化
    第三节 以谦为体,勤为用贯穿始终
        一、谦慎、谦敬和谦勤的整体联系
        二、对“勤”的整体实践性
第五章 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对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指导下的家庭道德教育成效
        一、对同辈诸弟的影响力
        二、对曾国藩后代的影响意义
    第二节 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与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契合
        一、曾国藩所处时代的教育思想背景与当代的异同
        二、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对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借鉴
        一、读书明理,劳谦君子
        二、日省吾身,慎独勿傲
        三、勤内敬外,俭以养德
结语: 为生命培根的家庭道德教育意蕴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相期不负平生

(4)南昌市古代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南昌市古代园林类型与园林史分期的界定
    2.1 我国古代园林的类型与发展阶段
        2.1.1 中国古代园林类型
        2.1.2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阶段
    2.2 南昌市古代园林的类型与发展阶段
        2.2.1 南昌市古代园林类型
        2.2.2 南昌市古代园林发展阶段
3 一枝独秀袅婷婷——汉前钩沉
    3.1 历史背景
    3.2 南昌园林的滥觞——洪崖丹井
4 自家有女初长成——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南昌园林
    4.1 历史背景
        4.1.1 自然环境
        4.1.2 城市建设
        4.1.3 经济文化
    4.2 园林总说
    4.3 名园考述
        4.3.1 皇家园林——王室园林的产生
        4.3.2 私家园林——名士宅园初现
        4.3.3 寺观园林——佛道思想的传播与寺观园林
        4.3.4 公共园林——崇贤园林的萌生
5 含苞待放关不住——隋唐五代的南昌园林
    5.1 历史背景概况
        5.1.1 自然环境
        5.1.2 城市建设
        5.1.3 经济文化
    5.2 园林总说
    5.3 名园考述
        5.3.1 皇家园林——御用园林的昙花一现
        5.3.2 私家园林——名士宅园的逐步蓬勃
        5.3.3 寺观园林——道观、寺院园林的兴起
        5.3.4 官署园林——官用园林的产生
        5.3.5 公共园林——自然山水园的初显
6 百花齐放才是春——两宋的南昌园林
    6.1 历史背景概述
        6.1.1 自然环境
        6.1.2 城市建设
        6.1.3 经济文化
    6.2 园林总说
    6.3 历史名园考
        6.3.1 私家园林——名士宅园的繁盛
        6.3.2 寺观园林——寺院、道观园林的兴盛
        6.3.3 文教园林——书院园林的产生
        6.3.4 官署园林——官用园林兴盛
        6.3.5 公共园林——自然山水园兴起
7 耕耘树艺成正果——元明清的南昌园林
    7.1 历史背景概述
        7.1.1 自然环境
        7.1.2 城市建设
        7.1.3 经济文化
    7.2 园林总说
    7.3 历史名园考
        7.3.1 皇家园林——繁盛一时的王室园林
        7.3.2 私家园林——名士宅园的成熟与宗族园林的勃兴
        7.3.3 寺观园林——寺院园林、道观园林的自身完善
        7.3.4 文教园林——官学园林的兴起与书院园林的繁荣
        7.3.5 官署园林——官用园林的延续繁荣与衙署园林的发展
        7.3.6 公共园林——崇贤园林持续兴旺与自然山水园的繁华
8 南昌市古代园林主要特点
    8.1 发展脉络清晰
    8.2 园林类型丰富
    8.3 造园意匠鲜明
9 结论与展望
    9.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9.2 需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南昌市古代园林年表
致谢
个人简介

(5)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形象学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形象学研究在中国
        1.2.1 形象学理论研究
        1.2.2 异国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2.3 中国文学、文化中的异国、异域形象研究
    第三节 中外关于“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1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2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1.4.2 本文采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拟采用的基本篇章结构
        1.5.1 中世纪晚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13 世纪—15 世纪):
        1.5.2 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5 世纪—17 世纪):
        1.5.3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8 世纪—18 世纪中叶):
        1.5.4 “中国神话”的幻灭:18 世纪中后期西方的中国形象
第二章 中世纪晚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中世纪晚期中国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二节 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
        2.2.1 《柏郎嘉宾蒙古行纪》(Histoire des Mongols)
        2.2.2 《鲁布鲁克东行纪》(The Journey of Villiam of Rubruk to the Eastern Parts, 1253-1255)
        2.2.3 孟德高维诺(Giovanni da Montecorvino,1247-1328)书简
        2.2.4 《玛黎诺里游记》(Der Reisebericht des Johannes Marignolla)
    第三节 旅行者眼中的中国形象
        2.3.1 《马可波罗行纪》
        2.3.2 《鄂多立克东游记》(The Eastern Parts of World)
    第四节 文学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2.4.1 契丹与蛮子国——神奇富足的国度
        2.4.2 大汗的传奇
        2.4.3 长老约翰和东方的伊甸园
        2.4.4 中世纪晚期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第五节 对财富、王权与世俗享乐的渴求——中国形象的象征意义
        2.5.1 信仰的衰落——渴望突破宗教禁锢
        2.5.2 王权的衰微——渴望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强大国家
        2.5.3 经济的发展——渴望财富与世俗享乐
第三章 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时期中国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二节 去东方——获取财富:使节、商人、冒险家眼中的中国形象
        3.2.1 托梅·皮雷斯(Tomé Pires)《东方概要》(SumaOriental)
        3.2.2 克里斯托旺·维埃拉(Crist0’vao Vieira)《广州来信》(Carte de Cantao)
        3.2.3 盖略特·伯来拉(Galiote Periera)《中国报道》(Albumas Coisas Sabidas Da China)
    第三节 去东方——收获灵魂: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
        3.3.1 加斯帕·达·克路士(Gaspar da Cruz)《中国志》(Tratado das Coisas da China)
        3.3.2 马丁·德·拉达(Martin de Rada)《出使福建记》和《记大明的中国事情》
        3.3.3 门多萨(Juan Gonzales De Mendoza)的《中华大帝国史》(Historia de Las Cosas mas Noto-bles Ritos y Costumbres 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
        3.3.4 利玛窦(Matteo Ricci)、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的《利玛窦中国札记》(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 Suscepta ab Societate Iesu)
    第四节 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3.4.1 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Ludovico Ariosto,1474—1533)的《疯狂的奥兰多》
        3.4.2 佛朗索瓦·拉伯雷(Fran ois Rabelais,1494—1553)的《巨人传》
        3.4.3 费尔南·门德斯·平托(Fern o Mendes Pinto,1509—1583)的《游记》
        3.4.4 罗伯特·伯顿(Robert Burton,1577-1640)的《忧郁的解剖》(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
    第五节 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典范——中国形象的象征意义
        3.5.1 对中国广大富饶的渲染——渴望土地与财富
        3.5.2 对中国政治制度的钦羡——渴望社会变革
        3.5.3 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敬仰——渴望思想的解放
第四章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二节 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
        4.2.1 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等编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4.2.2 法国的“国王数学家”
        4.2.3 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的《中国图说》(China Illustrata)
        4.2.4 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的《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eographique 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第三节 哲学家眼中的中国形象
        4.3.1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中国近事》(Novissima Sinica: Historiam nostri temporis illustratura)、《论中国哲学》
        4.3.2 伏尔泰(Voltaire)的《风俗论》
        4.3.3 魁奈(Francois Quesnay)的《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
    第四节 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4.4.1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
        4.4.2 德·阿尔让斯侯爵(Marqius d’Argens)的《中国人信札》(Les Lettres Chinoises)
        4.4.3 哥尔斯密(Oliver Goldsmith)的《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
    第五节 现实中的理想国、精神上的乌托邦——中国形象的象征意义
        4.5.1 追求“中国情调”——艺术和审美风格的重塑
        4.5.2 道德与政治结合的完美政体——现实中理想国的政治期盼
        4.5.3 自然神学与理性哲学——挑战基督教权威的有力武器
第五章 “中国神话”的幻灭
    第一节 批评的声音
    第二节 中国形象彻底的逆转——马尔嘎尼使团访华
    第三节 中国神话幻灭的历史文化语境
        5.3.1 礼仪之争”导致的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全面衰落
        5.3.2 清帝国自身的衰落
        5.3.3 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期待视野的转变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论文类
        着作类
    西文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邵雍交游研究 ——关于北宋士人交游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惫义
    二、目前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基本架构
    四、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邵雍概述
    第一节 苏门山苦读与偶遇李之才
    第二节 科考不成苦其心志
    第三节 迁居洛阳现别样人生
    第四节 画前有易蹑根探窟见先天
    第五节 删后无诗啸月潮风留击壤
    第六节 出处语默显智慧
第二章 邵雍与上层官僚群体交游研究
    第一节 醉吟终日不知老 经史满堂谁道贫(司马光)
    第二节 先生自卫客西畿 乐道安闲绝世机(富弼)
    第三节 何人遇赏偏留赏 退士清风激鄙夫(吕公着)
    第四节 安乐窝中名隐君 腹藏经笥富多闻(王拱辰)
    第五节 何以报嘉惠 永怀金与兰(韩绛)
    第六节 羡君自有随时乐 顾我官闲饱昼眠(吕诲)
第三章 邵雍与哲人交游研究
    第一节 打乖非是要安身 道大方能混世尘(程颢)
    第二节 世间事无所不论(程颐)
    第三节 先生高卧洛城中 洛邑簪缨幸所同(张载)
第四章 邵雍与中层官僚群体交游研究
    第一节 岂以达为贤事业 自知安是道梯阶(王尚恭)
    第二节 探赜索隐 极深研几(范祖禹)
    第三节 爱君居贫趣闲放 一语不涉青云梯(王益柔叔侄)
    第四节 若非太守金兰契 谁肯倾心重不才(宋敏修)
    第五节 迹异名尤异 心同齿更同(祖无择)
    第六节 朋游相得甚 何乐更如之(姚爽)
第五章 邵雍与弟子辈交游研究
    第一节 邵雍与亲传弟子
    第二节 邵雍与私淑弟子
第六章 邵氏交游圈的主要话题及传播方式
    第一节 邵氏交游圈的主要话题
        一、熙宁变法话题
        二、辞官隐逸话题
        三、闲适安乐话题
        四、先天易学话题
        五、邵雍轶事话题
    第二节 邵氏交游圈话题传播方式
        一、讲学——教育传播
        二、诗歌唱和墓志铭——文学传播
        三、洛社以文会友——人际口语传播
        四、家族与学术互动——族群式传播
        五、乘小车穿道服——非语言符号系统传播
结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市井意识与现代中国市民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市井意识:现代中国市民小说的灵魂
第一章 市井的古今演变及文化意蕴
    第一节 市井的界定和文化形态
    第二节 不同历史阶段的市井及现代市民小说的流变
    第三节 市井与市民社会
    第四节 与西方的比较
第二章 文学想象中的市井细民的生态景观与精神表象
    第一节 市井生态景观
    第二节 市井生存智慧
    第三节 市井侠义精神
    第四节 市井性爱形态
    第五节 对民间(市井)社会的不同审视
第三章 市井风情小说的审美特质及美学意义
    第一节 豪气干云“侠”之美
    第二节“野”之韵味
    第三节 “奇”的美学效应
    第四节“喜”剧色彩
    第五节 市井风情小说美学观的确立及意义
第四章 市井风情小说的民俗学价值与情感内涵
    第一节 描绘“清明上河图式”的市井风俗画
    第二节 对市井掌故佚闻的津津乐道
    第三节 市井习俗沉淀的表现形态
结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参考文献
后记

(8)数学教学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概念界定
    第一节 效率与效率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效率与数学教学效率的界定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经济学基础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信息论与思维学基础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系统科学基础
    第五节 课题研究脑科学的基础与自然现象的启发
    第六节 数学教学效率评价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章 教学效率的思想与我国当代开展的相关实验概述
    第一节 我国古代关于教学效率的思想
    第二节 国外关于教学效率的思想
    第三节 我国当代关于教学效率的实验
第四章 时间的理论与应然数学教学效果
    第一节 时间的理论
    第二节 数学教育中的理性精神
    第三节 数学教育要培养效率意识
    第四节 构建完善的认知结构与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第五节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学习自我认识能力
第五章 数学教学效率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北大学子和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效率的现状
    第二节 中学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效率认识的现状
        附录:教师调查问卷
    第三节 中学生关于数学学习效率认识的现状
        附录:学生调查问卷
    第四节 基于数学认知基础测试的数学教学效率的现状
    第五节 基于AHP方法评价的数学教学效率的现状
        附录:专家与学生问卷
第六章 影响数学教学效率因素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高中数学高才生与普通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差异
        附录一:高才生及普通生“两角和与差三角公式”的认知学习比较
        附录二:两个解题记录(要点)
        附录三:“极限”概念学习前后的作业单
    第二节 学生数学认知理解的程度
        附录:理解水平试题
    第三节 学生认为影响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
        附录:调查问卷
    第四节 北大学子和高考状元认为影响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
    第五节 数学学习效率比较与个案
    第六节 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的理解程度
        附录一: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理解的水平划分的初步假说
        附录二:关于“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水平”的专家首次调查问卷
        附录三:首次向专家征询意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附录四:关于“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水平”的假说再次向专家征询意见的调查问卷
        附录五: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程度与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附录六: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的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七:中学数学教师对双专业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附录八:调查统计分析
第七章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实践案例
    第二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践案例
        附录一:实验班学生对实验教师的评价节选
        附录二:学生关于数学与美认识的作业
    第三节 提高探究课教学效率的实践案例
        附录:胡庆玲老师的“中心对称”和“轴对称”探究课大家谈
    第四节 提高复习课教学效率的实践案例
    第五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之一
    第六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验研究之二
第八章 关于数学教学效率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节 研究数学教学效率应该贯穿的精神
    第二节 高效率数学教学的特征
    第三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需要数学教师对“双专业”有深刻的理解
    第四节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需要学生有先进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
    第五节 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附录:日历中的方程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数学教学效率评价指标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9)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跨文明阐释
    第一节 现代之源的文化还原与比较文学对现代文化的重构
    第二节 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跨文明阐释的三大互动体系
    第三节 比较文学研究的三个理论前提与中国原创文化复兴的几次历史重构
    第四节 原典文学再阐释与原创文化复兴的比较文学建设
    第五节 从“引外融中”“借西改中”到“用他构中”的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的三重境界
第一章 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大时代理论命题
    第一节 本土性与开放性--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大时代理论命题
    第二节 开放的本土性重写的现代性: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国文学再阐释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化复兴与文化重构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一节 汉儒复兴与文艺自觉
    第二节 玄学复兴与魏晋玄学的几个新工具意义
    第三节 诗学复兴与盛唐之音对母语文化的重构
    第四节 亚细亚社会的诗心与人文:盛唐之音的人类学考释与文化学思考
    第五节 理学复兴与中华人文的重构
第三章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文化重构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一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文化精神重构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学术、文化重构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文学新人文重构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三大思潮文化重构的比较研究
    第五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当代文艺思潮文化重构的比较研究
    第六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四大显学文化重构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新文化的现代文化重构及其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一节 新文化的几个现代性困惑与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新文化“现代性”的复线结构与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思想渊源
    第三节 现代性与人民性:新文化重构的两大母题与比较文学研究跨文明阐发的主题学构型
第五章 新人文的现代文化重构及其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一节 从文化转型到文化重构:新人文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研究体系发微
    第二节 从文化变异到文化复兴:新人文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探索
    第三节 从文化诗学还原到新理性文明重构:现代文艺复兴的比较文学研究与新人文跨文明阐发的文化诗学体系
第六章 中华性跨文明阐发的文化重构与中华民族复兴文化诗学体系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一节 中华性与“现代性”的东方文明重构
    第二节 中华性与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
    第三节 中华性与开放人文的发展
    第四节 中华性与比较文学理论的人类学还原
第七章 中国文学再阐释的文化诗学体系重构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原创的,还是现代的?
    第二节 诗学的,还是科学的?
    第三节 世界的,还是本土的?
    第四节 言语的,还是文化的?
    第五节 高雅的,还是世俗的?
第八章 以文化复兴精神重构当代学术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复兴精神的再阐释
    第二节 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重构
    第三节 当代学术的发展问题与现代人文的重构
    第四节 当代学术重构与当代人文学科的文化复兴精神
结语 民族复兴的现代文化重构与比较文学跨文明阐发的全球文化互动
    第一节 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
    第二节 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的学术宗旨
    第三节 当代人文学科的价值重构与多元文化互动的学者使命
索引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10)国家不幸诗家幸 ——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浑金璞玉--唐宋文学史链条亟待开发的一环
    第一节 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的时间范围
    第二节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第三节 唐末五代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章 社会裂变与文人的命运及生存方式
    第一节 唐末五代乱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唐末五代文人的命运及生存方式
第三章 乱世文人的悲剧意识、人生价值观及其文艺转化
    第一节 唐末五代乱世的思想文化特点
    第二节 乱世文人的悲剧意识及其文艺转化形式
    第三节 唐末五代文人的人生价值观与苦吟诗风
第四章 乱世文学的时代特色与新变走向(上)
    第一节 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及其文化根源
    第二节 “晚唐体”--唐末诗歌的时代风格
第五章 乱世文学的时代特色与新变走向(下)
    第一节 由对温李二人的取舍看唐末五代文坛的雅俗走向
    第二节 《花间集序》的词学观与曲子词的化俗为雅
    第三节 由中晚唐诗词关系看曲子词的演变轨迹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析宋代文官制度得以充分发展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D]. 隋芳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2]“天”的伦理精神气质[D]. 赵浩. 东南大学, 2018(05)
  • [3]为生命培根—曾国藩“日课四条”思想的教育哲学阐释[D]. 刘盼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南昌市古代园林研究[D]. 吴斌生.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5]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D]. 邹雅艳. 南开大学, 2012(06)
  • [6]邵雍交游研究 ——关于北宋士人交游的个案研究[D]. 邵明华. 山东大学, 2009(05)
  • [7]市井意识与现代中国市民小说[D]. 肖佩华. 河南大学, 2006(11)
  • [8]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 王光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9]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 皇甫晓涛. 四川大学, 2003(02)
  • [10]国家不幸诗家幸 ——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D]. 李定广. 复旦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宋代文官制度全面发展的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