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证保证原则及图书分类

单证保证原则及图书分类

一、文献保证原则与图书分类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轩[1](2019)在《《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英文简称CLC)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结合文献内容特点及其某些外表特征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的类目表,它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类分图书、组织图书、分类排架、编制分类检索系统的工具。《中图法》自从1975年第一版发行之后,就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在修订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因为《中图法》的修订一直坚守着两个原则:稳定性与发展性,即“不变”与“变”。“不变”指的是大类设置基本不变,标记制度基本不变;“变”指的是分类技术、类目内容与人类知识积累保持同步。这两条原则保证了《中图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使《中图法》在中国分类法家族中独占鳌头,成为中国目前使用单位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对于分类法而言,至关重要。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分类效果的好与坏,决定着一部分类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研究分类理论与分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体系分类和分面分类两个维度,用统计数据的形式来反映复分技术、仿分技术、冒号组配技术等在《中图法》中的应用情况,纵向对比《中图法》五个版本的分类理论与技术发展状况,归纳其发展呈现的特点。通过对比发现:分类理论的发展相对稳定,而分类技术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复分技术、仿分技术、冒号组配技术等在《中图法》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在逐步加深,分类标准向科学分类、知识分类的方向发展,交叉学科的增多导致交替技术使用的扩大等方面。但是由于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图法》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复分表数量偏少、类目细分不够、更新滞后、规则复杂、无法解决类目的集中与分散问题,冒号组配技术使用范围较小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增加复分表的种类,增加细分粒度,多重列类,增设新的类目,改变复分标记方法,提升操作灵活性,用分面组配重排序列,增加冒号组配使用的范围等。最后,对《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类主题一体化程度加深,分面组配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全面深入,网络信息分类技术将会得到借鉴和应用,自动分类技术会不断推进,网络版会不断完善。

付青云[2](2019)在《民国时期苏州图书馆研究(1914-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图书馆创建于1914年,初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为辛亥革命后创办的首批公共图书馆之一。作为身处江南文化中心,肩负一方文教事业发展重任的新型文教机构,苏州图书馆始终将储集图书以供众阅览,启迪民智以鼓励人才,保存古学以宣扬乡邦文献作为自己的职志,不仅为近代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为近代苏州文化的传播、教育的普及以及地方文献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当今苏州图书馆事业的拓展与创新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论文以民国苏州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1914年至1937年间苏州图书馆从诞生直至抗战前步入黄金时期的整个发展过程作一系统地探讨和梳理。苏州图书馆在不同时期对图书收藏、编目分类、图书借阅、对外交流等馆务方面的建设都体现出其先进和独特的一面,反衬出近代公共图书馆从传统藏书楼向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的转变。苏州图书馆在学术研究与社会教育方面采用的不同方式和获得的显着成效显示了近代公共图书馆在推动文化传播和普及社会教育方面的巨大价值和作用。在21世纪重现民国时期苏州图书馆的历史,无疑为当代图书馆人如何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图书馆精神,为当代图书馆如何更好的践行文化、学术和教育职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傅荣贤[3](2017)在《20世纪初仿杜威书目对知识世界的近代化建构及其反思》文中研究表明仿杜威书目在20世纪初的中国取得独尊地位,表面上是其先进的图书整理技术使然,本质上则是国家运作诉诸科学主义话语在书目上的反映,书目所建构的知识图像被直接等同于社会改造的理想模型。于是,痛诋传统书目"卫道"理念的仿杜威书目,又确立了其自身所"卫"的科学主义公理观之"道",书目技术的学科化、逻辑化原则转换为一种科学霸权,中国学术也在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知识谱系中趋于边缘化。反思仿杜威书目的得失,遂成为反思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和中国学术在世界文化中的应有地位的一个侧面。

吴稌年[4](2017)在《1950年代苏联图书馆事业对中国的影响》文中认为文章通过对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的简述,阐述了中国图书馆界从译介苏联图书馆论着的主要人物与成果到图书馆服务精神与图书宣传、分类编目理论与目录体系的引进与指导、图书馆学教学体系的引入和教改、馆际互借以及国际交换等工作的开展各个方面,学习苏联图书馆界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史实。

林林[5](2014)在《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福建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创始人之一、原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和后来的福建师范学院(大学)图书馆馆长金云铭先生的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金云铭先生的人生经历,然后分别对金云铭先生创立的金氏图书分类法、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金云铭的历史考证学成果以及金云铭创作的诗词进行研究,最后将金云铭先生与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的其他代表性人物进行比较,指出金云铭先生是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发展历史上影响最大且贡献最多的图书馆学家。

白金[6](2012)在《北宋目录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目录学成就非凡,在编目实践、学科理论建设、图书分类方式革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选择目录学发展史上的这一时期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北宋目录编纂工作取得的成绩有准确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北宋目录学的特点、理论发展及其在目录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提供基本的文献参考;也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到北宋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北宋处于唐宋变革期的重要节点上,北宋学术对于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北宋目录学体现出非同一般的学术价值。对目录学在北宋时期发生的这些变化进行深入考察,即是对中国近古目录学源头的研究。这对了解中国宋代以后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也是研究宋代以后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参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北宋目录学进行研究,全面考察北宋目录的发展背景,编纂成就、理论建树和学术特点。第一章,宋前目录学的发展状况。本章以时代为纲,简述了目录学自汉代产生以后的发展过程。目录学在宋前的发展历经两个主要阶段,一个是汉魏时期从刘歆创制《七略》开始的六分法阶段;一个是在隋唐时期占据主流地位的四部分类法阶段。在这两个稳定期中间,是延续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书分类法转化时期。宋代目录学的发展,有社会文化发展的外部推力,也有文献学、目录学自身学术进化的内在因素。理清从汉到唐的目录学演进过程,把握其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北宋目录学,更有助于我们研究目录学在唐宋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变革路径。第二章,北宋目录学发展的背景。本章从北宋政治文化特点、北宋官方与民间的图书出版与藏书、北宋馆阁与图书校勘、管理等方面出发,对北宋目录学发展的文化背景进行全面阐述。北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促使整个国家文化、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而与之相关的图书出版、收藏、整理事业也发展迅速。三馆秘阁是政府图书校勘与整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机构,它校勘、整理、纂修了大量重要的书籍,带动了北宋官私藏书、校勘与编目活动的大发展,为北宋目录学迅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第三章,北宋的目录编纂工作。有宋一代编纂的书目数量相当可观。作为目录学的基本文献与研究内容,目录着作体现了目录学发展的总体水平。本章将宋人编纂的目录分为官藏目录、史志目录、私人藏书目录、专科目录和特种目录五种类型,对各个类型的存世目录与可考目录皆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其编纂经过、分类方法、分类思想与时代学术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通过本章研究力图较为全面、系统的反映出北宋目录编纂工作的整体面貌。第四章,《崇文总目》研究。《崇文总目》是北宋编纂的一部重要国家藏书目录。它着录的书籍基本反映了宋代仁宗朝时期国家藏书情况,是对北宋建国以来图书整理与收藏工作的系统总结与记录,也是自《开元四部录》以后由官方所编纂的着录最完备,体例最完善、解题也较为详尽的一部国家藏书目录,代表了北宋官藏目录的最高水平。《崇文总目》在图书分类法、着录体例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革新趋势,对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章对《崇文总目》的编纂过程、分类思想、着录体例、版本流传等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五章,《新唐书·艺文志》研究。《新唐志》是北宋史志目录中保存至今最完备的一种。该目录与唐人所编纂的《开元四部录》、《古今书录》等目录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唐代目录学的思想理念。同时,此目编纂于《崇文总目》之后,曾参编《崇文总目》的欧阳修亦是《新唐书·艺文志》的编纂者,所以它又具有北宋目录学的某些特征。本章从编纂过程、编纂体例、分类思想等三个方面对《新唐志》进行研究,特别关注了《新唐志》的分类思想在唐宋目录学发展变革过程中的特殊地位。第六章,综述北宋目录学的成就与学术特点。北宋目录学是在四部分类法已经发展数百年的基础上起步的。在从隋唐到宋代这个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期间,北宋学术思想的整体风貌与此前有了明显的差异。本章在前文对北宋目录编纂研究的基础上,从分类思想变革、体例创新、理论构建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北宋目录学的总体成就。同时,本章对北宋目录学与北宋文化思想之间的联系以及目录学本体的学术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

夏兴通[7](2010)在《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标准已成为企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各领域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化工作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作为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营销分类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制约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一部通用性的图书营销分类法,出版发行企业大多“借用”图书馆分类法或自编适用于本企业的分类法来进行图书营销分类:而且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不规范和管理粗放等问题。这不利于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读者的图书消费和行业内图书营销信息的流通共享。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创造了条件。论文以作者参与的“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编制”与“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实施指南”项目研究为基础,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首先以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背景,提出用标准化方法解决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业存在的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缺失问题。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接着从理论研究和编制成果等角度对国内外近三十年来关于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第2章对“图书营销分类法”及相关的“图书”、“图书营销分类”概念进行定义。第3章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论文对我国古代、近现代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销售、发行)分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参与项目研究过程中的调查活动,对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4章在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课题,详细分析了其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通用性分类法的编制和应用实践,提出了三条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分析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就这三条基本路径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中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行业标准化作为实现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并详细分析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第5章探讨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应该符合标准本身的定位以及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特点,并遵循和运用相关的文献分类、商品分类和标准化活动的原理和方法。因此,论文定义了“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概念并进行了标准定位分析,并系统地分析了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和特点,还深入文献分类学、营销学和标准化学,总结相关的原理与方法,并就这些原理方法和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与实施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第6章、第7章以作者参与编制和实施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为基础,运用第5章探讨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我国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编制和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包括编制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分类大纲的制定、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分类主表的设计、分类附表的设计、标准文本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营销分类标引规则、出版社上架建议的规范、书店实施标准的基本模式等。最后,在第8章“结语”中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丽英[8](2008)在《中美图书分类法比较研究 ——从历史沿革、编订机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角度出发》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无论对一个国家、企业、还是个人而言,能否在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对国家命运、企业发展、个人前途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今文献和知识急剧增长的信息时代,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流中迅速的找到所需信息,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图书分类法为传统图书的管理和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数字化网络环境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美国图书分类法广泛应用于一百多个国家,受到世界各地用户的广泛欢迎,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再加上美国的科技和经济比较发达,为图书分类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以中美图书分类法作为研究对象,先对图书分类法进行简要介绍,接着从历史沿革、编订机制、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两国图书分类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研究,笔者对我国图书分类法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俞君立,黄葵[9](2002)在《中国百年文献分类学名着研究(下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文献分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名着。本文下编研究 2 0世纪下半叶我国文献分类学的名着 ,这一时期的名着约有1 30种 ,包括论着约 1 0 0篇 (部 )、图书分类法 2 2部、着者号码表 7部

屈延玲,范蓉[10](1999)在《略论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的异同──兼论《中国档案分类法》与《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区别与联系》文中研究指明

二、文献保证原则与图书分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献保证原则与图书分类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现状
    1.5 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概述
    2.1 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概念界定
    2.2 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关系
    2.3 现行的文献分类理论与技术
        2.3.1 分类理论
        2.3.2 分类技术
    2.4 《中图法》简介
        2.4.1 编制背景
        2.4.2 修订情况
第三章 分类理论与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发展
    3.1 体系分类理论与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发展
        3.1.1 应用发展状况
        3.1.2 存在问题
        3.1.3 改进建议
    3.2 分面分类理论与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发展
        3.2.1 应用发展状况
        3.2.2 存在问题
        3.2.3 改进建议
第四章 《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4.1 分类主题一体化将得到空前的重视
    4.2 分面组配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深入
    4.3 网络信息分类技术将会得到借鉴和应用
    4.4 自动分类技术将不断推进
    4.5 网络版将逐渐完善
        4.5.1 缩短版本更新周期
        4.5.2 增强与用户的互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民国时期苏州图书馆研究(1914-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苏州图书馆的创办
    一、时代背景—近代西方新式图书馆的产生
    二、文化传统—悠久的崇文风尚和发达的藏书文化
    三、物质基础—学堂旧址及藏书
    四、官民合作—地方政府和地方士绅的积极倡导
第二章 苏州图书馆馆务建设
    一、图书馆藏书来源
    二、馆藏编目与分类
    三、图书借阅与使用
    四、图书馆对外交流
第三章 苏州图书馆学术研究
    一、发行馆刊倡导学术
    二、编修县志保存文化
    三、举办展会弘扬学术
    四、辑刻古籍宣扬国粹
第四章 苏州图书馆社会教育
    一、推广阅读普及民众教育
    二、可园梅展陶冶生活情趣
    三、编行期刊丰富精神生活
    四、战前移书谱写爱国赞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3)20世纪初仿杜威书目对知识世界的近代化建构及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20世纪初中国仿杜威书目概述
    1.1 DDC输入之前的书目演进
    1.2 DDC及其20世纪初中国的仿杜威书目
2 20世纪初中国仿杜威书目对知识世界的近代化建构
    2.1 对世界知识的体系性建构
    2.2 对知识世界的学科化诉求
    2.3 襄助国家运作的理性化取向
3 对20世纪初仿杜威书目知识世界之近代化建构的反思
    3.1 从祛魅到复魅 (Reenchantment) 首先, 仿杜威书目的祛魅。
    3.2 中西关系的界定
4 结语

(4)1950年代苏联图书馆事业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译介苏联图书馆论着的主要人物与成果
2 图书馆服务精神与图书宣传
3 分类理论的引进与指导
4 从目录体系到目录学
    4.1 书目工作的译介
    4.2 编目工作的译介
    4.3 目录体系的译介
    4.4 目录学理论的引进
5 引入图书馆学教学体系,开展图书馆学教学改革
6 馆际互借与国际交换
7 结语

(5)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缘起
    二、本课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第二章 金云铭先生传略
    一、事业发展的准备阶段——童年岁月及其求学时代(1904—1928)
    二、事业发展的起点阶段——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时期(1928—1937)
    三、事业发展的特殊阶段——邵武协和大学图书馆时期(1937—1947)
    四、事业发展的转折阶段——留学美国(1948—1949)
    五、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时期(1949—1966)
    六、事业发展的收获阶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时期(1966—1987)
第三章 金氏图书分类法研究
    第一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创立的背景
        一、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
        二、中国古典文献分类学之演进
        三、杜威十进分类法传入中国
        四、金云铭的图书分类思想
    第二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的创立和特征
        一、金氏分类法创立的过程
        二、金氏分类法的特色之一——分类上继承杜威法
        三、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二——引入辅助表简化分类法篇幅
        四、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三——首创着者号码表
        五、氏分类法特色之四——处处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六、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五——不断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七、金氏分类法之局限性
    第三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
    第一节 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会
        一、参与创办福建文化研究会
        二、积极参与研究会刊物《福建文化》的撰稿和编辑工作
    第二节 金云铭与福建地方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一、多方搜寻与求购各种古籍
        二、撰写《福建文化研究书目》
        三、编制福建地方文献提要
第五章 金云铭历史考证学成果研究
    第一节 金云铭撰《陈第年谱》研究
        一、年谱溯源
        二、《陈第年谱》(以下简称陈谱)内容研究
        三、陈谱学术价值初探
    第二节 金云铭与郑和下西洋时间考订之研究
        一、第一次出使年月
        二、第二、三次出使年月
        三、第四次出使年月
        四、第五次出使年月
        五、第六次出使年月
        六、第七次出使年月
    第三节 金云铭与中国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研究——《东西南沙群岛文献目录及重要资料选辑》之编撰
        一、选辑成书的历史背景
        二、选辑成书的经过
        三、选辑的主要内容
        四、选辑的影响
    第四节 金云铭与福建邵武古墓考古研究
        一、邵武古墓挖掘的背景
        二、《古墓发掘报告》内容评介
        三、《古墓发掘报告》的学术价值
第六章 金云铭诗词研究初探
    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述略
    二、福建古典诗歌发展脉络
    三、金云铭诗词概述
    四、金云铭诗词表达情感之阐释
第七章 金云铭与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
    一、近现代中国及福建图书馆学发展述评
    二、金云铭在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地位
    三、金云铭先生精神探析
附录一 金云铭年谱初编
附录二 金云铭先生着述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北宋目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宋前目录学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目录学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目录学
    第三节 隋唐目录学
第二章 宋代目录学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繁荣的北宋文化
    第二节 北宋的图书出版与官私藏书
    第三节 北宋的馆阁与图书管理
第三章 北宋的目录编纂
    第一节 官藏目录
    第二节 史志目录
    第三节 私人藏书目录
    第四节 专科目录及特种目录
第四章 《崇文总目》研究
    第一节 《崇文总目》的编纂
    第二节 《崇文总目》的体例
    第三节 《崇文总目》的分类思想
    第四节 《崇文总目》的版本流传情况
第五章 《新唐书·艺文志》研究
    第一节 《新唐书·艺文志》的编纂
    第二节 《新唐书·艺文志》的编纂体例
    第三节 《新唐书·艺文志》分类思想
第六章 北宋目录学的成就与学术特点
    第一节 北宋目录学的成就
    第二节 北宋目录学的学术思想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现状
        1.4.2 国外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状况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1.6 研究创新
2 图书营销分类法概念探析
    2.1 图书
        2.1.1 图书的构成要素与本质属性
        2.1.2 图书与其他出版物的区别
        2.1.3 图书概念定义
    2.2 图书营销分类
    2.3 图书营销分类法
3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3.1 我国古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3.2 我国近现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发行)分类
    3.4 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
        3.4.1 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法使用的基本情况
        3.4.2 读者对当前图书营销分类的看法
        3.4.3 出版发行企业营销分类存在的问题
4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4.1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定义
    4.2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必要性
    4.3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路径选择
        4.3.1 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
        4.3.2 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4.4 以标准化路径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可行性
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实施的原理与方法
    5.1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与定位分析
        5.1.1 标准的含义
        5.1.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
        5.1.3 标准的分类
        5.1.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定位分析
    5.2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与特点
        5.2.1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要素
        5.2.2 图书营销分类的作用
        5.2.3 图书营销分类的特点
    5.3 文献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5.3.1 分类活动的起源与文献分类的出现
        5.3.2 文献分类法编制的基本原理
        5.3.3 文献分类法的类型与功能
        5.3.4 文献分类法的编制原则
        5.3.5 文献分类法的设计步骤
        5.3.6 文献分类法的发展趋势
    5.4 商品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5.4.1 产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
        5.4.2 商品分类在营销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品类管理
    5.5 标准化活动的原理与方法
        5.5.1 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理
        5.5.2 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5.5.3 制定和实施标准的流程
6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
    6.1 编制原则与编制思路
        6.1.1 编制原则
        6.1.2 编制思路
    6.2 分类大纲的制定
        6.2.1 制定分类大纲的基本考虑
        6.2.2 制定分类大纲的具体方法
    6.3 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6.3.1 分类标记的功能
        6.3.2 对分类标记的性能要求
        6.3.3 分类标记符号的种类与标记制度
        6.3.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6.4 分类主表的设计
        6.4.1 立类的原则与方法
        6.4.2 确立类名的原则
        6.4.3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6.4.4 类目注释
        6.4.5 类目微观结构设计
    6.5 分类附表的设计
        6.5.1 设立的依据
        6.5.2 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6.6 文本的设计
        6.6.1 标准文本编写的要求
        6.6.2 标准文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6.6.3 《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构成素及内容
7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实施
    7.1 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重要性
    7.2 标准实施工作的原则与思路
        7.2.1 实施原则
        7.2.2 实施思路
    7.3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实施中的图书营销分类标引问题
        7.3.1 图书营销分类标引的含义与作用
        7.3.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使用本的制定
        7.3.3 营销分类标引的方式
        7.3.4 营销分类标引的规则
    7.4 出版发行企业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一般步骤
        7.4.1 基本原则
        7.4.2 一般步骤
    7.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出版社图书营销分类标引工作中的应用
        7.5.1 出版社在图书营销分类标引上的有益尝试——上架建议
        7.5.2 目前出版社上架建议存在的问题
        7.5.3 规范和完善上架建议的建议
    7.6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模式与内容
        7.6.1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两种基本模式
        7.6.2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基础
        7.6.3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7.7 标准实施案例:《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实施
        7.7.1 背景
        7.7.2 标准实施的基本过程
        7.7.3 初步效果评估与总结
8 结语
    8.1 论文总结
    8.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附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主表和复分表示例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8)中美图书分类法比较研究 ——从历史沿革、编订机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角度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介绍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第2章 图书分类法概述
    2.1 图书分类法的起源与种类
    2.2 图书分类法编制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第3章 中美图书分类法历史沿革及其比较研究
    3.1 中国图书分类法历史沿革综述
    3.2 美国图书分类法历史沿革综述
    3.3 中美图书分类法历史沿革比较研究
第4章 中美图书分类法编订机制及其比较研究
    4.1 《中图法》编订机制
    4.2 美国图书分类法编订机制
    4.3 中美图书分类法编订机制比较研究
第5章 中美图书分类法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其比较研究
    5.1 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5.2 美国图书分类法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5.3 中美图书分类法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比较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百年文献分类学名着研究(下编)(论文提纲范文)

1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文献分类学着名论着
    1.1 新图书分类法刍议 杜定友着, 载《文物参考资料》, 1950年第1卷第8期
    1.2 图书分类法问题研究资料
    1.3 图书怎样分类 刘国钧着, 开明书店, 1953年
    1.4 编制图书分类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1.5 关于图书分类表的几个基本问题 大型图书分类表综合工作组编, 1959年
    1.6 汉语拼音着者号码表资料选辑 北京图书馆科学方法研究部编, 1960年
    1.7 检索工作和国际十进分类法 丁珂着,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1961年
    1.8 图书分类法的路向 杜定友着, 载《图书馆》, 1962年第2期
    1.9 分类法与标题法在检索工作中的作用——在检索方法座谈会上的发言
    1.10 主题法与分类法 丘峰着, 载《图书馆工作》, 1976年第1期
    1.11 新中国图书分类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12 现代西方主要图书分类法评述 刘国钧着,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0年
    1.13 分类法的发展趋势简论 侯汉清着, 载《情报科学》, 1981年第1期
    1.14 图书分类学 白国应编着,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1年
    1.15 情报检索语言 张琪玉编着,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3年
    1.16 图书分类 李严、史永元、张涵、侯汉清、马张华编着,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3年
    1.17 图书分类法评论选集 皮高品着, 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印行, 1983年
    1.18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修订研讨会文集 《中图法》编委会, 1985年
    1.19 图书分类学
    1.2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第3版) 类目复分方法及其疑难解释
    1.2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理论与使用
    1.22 图书分类工作手册
    1.23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发展路向研究
    1.24 新学科文献分类手册
    1.25 文献分类岗位培训教程
    1.26 阮冈纳赞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1.27 文献信息分类学
    1.28 论20世纪的中国文献分类学
    1.29 文献分类法主题法导论
    1.30 我国情报语言20年来的进步与向21世纪前进的目标
    1.31 中国情报检索语言50年研究
    1.32 我国文献分类计算机化的发展与近期目标研究
    1.33 信息组织的分类法与主题法
    1.34 面向21世纪的情报语言学
    1.35 搜索引擎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
2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着名文献分类法
    2.1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2.2 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
    2.3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 科学出版社, 1958年
    2.4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2.5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2.6 中国档案分类法 中国档案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 档案出版社, 1987年
    2.7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3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着名的着者号码表
    3.1 笔划起笔着者号码表 王凤翥编着,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印, 1954年
    3.2 汉语拼音着者号码表 袁涌进、周树基编, 油印本, 1959年
    3.3 通用汉语着者号码表 刘湘生主编 海洋出版社, 1992年

四、文献保证原则与图书分类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图法》分类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研究[D]. 李轩. 河北大学, 2019(04)
  • [2]民国时期苏州图书馆研究(1914-1937)[D]. 付青云.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3]20世纪初仿杜威书目对知识世界的近代化建构及其反思[J]. 傅荣贤.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7(03)
  • [4]1950年代苏联图书馆事业对中国的影响[J]. 吴稌年. 图书馆, 2017(03)
  • [5]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D]. 林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1)
  • [6]北宋目录学研究[D]. 白金. 河南大学, 2012(09)
  • [7]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D]. 夏兴通. 武汉大学, 2010(10)
  • [8]中美图书分类法比较研究 ——从历史沿革、编订机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角度出发[D]. 张丽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1)
  • [9]中国百年文献分类学名着研究(下编)[J]. 俞君立,黄葵.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2(02)
  • [10]略论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的异同──兼论《中国档案分类法》与《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区别与联系[J]. 屈延玲,范蓉.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标签:;  ;  ;  ;  ;  

单证保证原则及图书分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