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王士珍领导诗团的时间界定

清初王士珍领导诗团的时间界定

一、王士禛主盟清初诗坛的时间界定(论文文献综述)

孙克诚[1](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韦欣雨[2](2020)在《李天馥及其诗词研究》文中指出李天馥是清初着名大臣之一,深受康熙的器重,除政绩卓着以外,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诗词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学界尚未对李天馥给予较多关注。本文分为五章对李天馥及其诗词进行分析研究,内容涉及李天馥家世、生平、着述、交游等方面,旨在通过个体研究深入了解清初整个社会背景下的文学活动情况,以及准确认识李天馥在清初文坛的地位与影响。本文运用文献整理、文本解析、文史互证等方法对上述内容进行探讨。首先是对李天馥家族、生平经历、着述的研究。李天馥的家族概况记录于其后人李宁所编写的《李英世系文史编纂》中,自祖辈李英之始到现代,宗谱记录共二十四世,论文中关于李天馥家族概况的描述,除了参考族谱,也借鉴了相关方志、史书以及墓志铭等,从而全面了解李天馥的家庭背景,并总结李天馥家族兴盛的原因和对李天馥产生的影响。继而根据《清史稿》《清史列传》中李天馥的传记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勾勒出李天馥的生平经历,且对其一生的着述进行梳理,对着述的版本进行探究。其次是考证李天馥的交游情况。李天馥在京做官多年,结识了许多当朝权贵,并与一些布衣遗民和后学也常有诗歌交流,通过查阅同时代文人的别集、年谱以及分析本诗人诗集中的交游诗歌,结合时代背景,确定交游的相关人物,从而考述李天馥交游活动,以及分析交游特点与对其的影响。再次是对李天馥诗词的系统分析。李天馥诗集《容斋千首诗》保存其诗1074首,词集《容斋诗余》保存其词133首,经过分析整理,将其诗歌内容分为纪游写景、咏史怀古、酬唱赠别、咏物题画、述志抒怀五大类,并从语言、风格、手法三个方面阐述其诗歌所获得的艺术成就。李天馥诗歌语言典雅秀丽且清新可诵,风格洒脱旷达并雄浑壮丽,主要用即事感怀与寄兴遥深的写作方式,在清初取得了一定的艺术价值。本文也以同样的思路将李天馥词按题材分为咏物寄情、游冶山水、抒写爱情、感悟抒怀四类,并根据其词风倾向总结李天馥词作的艺术特点:清淡隽秀与含蓄婉曲。最后从清初庙堂诗人集群影响与改变清初文坛格局与匡正诗风出发,李天馥作为其中的一员,探究其在整个清初文坛的地位,并根据名家对李天馥的评价以及后人对李天馥诗词的认可度,考察李天馥及其诗词在清初的价值。对李天馥的研究一定程度可弥补清代文学研究的空缺,对把握清代真实的社会历史状况也有帮助。

王文超[3](2020)在《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初金石学研究以着述、访碑、拓本及汉碑书风影响为中心展开论述。意在对清初金石学着述进行科学分类,厘清版本、学述主旨等相关情况,结合清初金石学相关的访碑寻拓等问题的考述,阐明习汉碑风气流行之前的汉碑品评中所牵涉的诸多问题。“金石学”这一概念的产生、含括内容及学科演进考察。明确本课题研究的主体为金石学学术风气下产生的诸多现象考察,而非研究金石本身和相关经史问题。明晰金石学着述为反映学者学术宗旨的主体,但同时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个人思想,甚至师友间所带来的互相作用都分离不开。清初金石学,除继承明末学术风气外,针对金石学发展风气肇始的两宋金石学进行相关问题说明。两宋金石学的特点,是金、石共同研究的学术成果与风气,因时代问题重心也发生了变化。清初时,内府及学人们对吉金研究不及石刻百一,清初金石学主体亦是针对石刻的。本课题一系列研究主旨即是围绕石刻研究为主的着述及相关问题而产生。清初金石学着述进行科学分类,旨在明确研究中的倾向及所出现的群体性问题。譬如,金石学着述中的石经、《瘗鹤铭》《天发神谶碑》都出现了众多学者关注、研究、鉴藏拓本现象。在对着述进行个案考述版本,学术宗旨和相关金石学信息提炼后,以群体关注中的研究方向,进行整体关照,可窥探近百年间金石学研究的嬗变,看出金石着述体例以及研究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清初学者们的研究及着述与之相关联的访碑寻拓问题,是金石学研究和书家临习师法的最重要基础材料。近年众多研究中关于遗民学者的访碑问题成果值得借鉴,而以对遗民学者群体帮助较大的官员和喜好金石学问的官员访碑行为再进行梳理考察,可寻绎访碑现象背后学者与官员间的相互影响。热爱金石学官员的研究和风气产生的一系列作用,在康熙时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在典型学者的影响下,逐渐更多的士人们关注金石学和金石文献。康熙中期前后,拓本在社会中大量流转,也使得士人们对拓本有了购买、委托、馈赠、亲拓等等诸多途径,可以满足研究、鉴藏、临习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清初金石学中的着述、访碑、拓本相关问题明晰后,同样对汉碑书法风格关注的士人们,是我们研究清初隶书审美和取法的关键。通过研究可明,在审美集中关注现象的影响下,临习汉碑者方逐渐被广泛带动起来,但这是汉隶、曹魏隶书、唐隶及时人风格并行的时代,而习汉隶的群体是在逐步扩大中进行。换言之,金石学的证定经史与拓本鉴藏者,促使汉碑审美群体扩大,进而带动了热爱书法的学者们对碑刻风格关注,访碑和拓本流布广泛更使得临习群体扩大。最后,书法史中的“碑学”与相关联的金石学,多是以乾隆一朝作为分界点,并未追溯清初。原因由本文研究可明,清初金石学是奠定一朝之风气,探索中发展。乾隆以后,考据风气大兴,金石学成为普及在小学或朴学研究中重要的力量,伴随出土金石日多,再而带动各种拓本风行,对后世所谓得“碑学”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清初金石学可视作“碑学”发展最源头中的润滑剂。

周媛媛[4](2020)在《陈鹏年及其诗文研究》文中提出陈鹏年是清代康熙年间着名的廉吏、学者、诗人、书法家,虽一生为官,政务繁忙,但热爱交游,注重友情,与“江左十五子”中的部分成员来往密切,雅集唱和,探讨诗文,因此他诗词文兼善,善于用文学作品记录生活,表达心境。其诗文创作与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是他坎坷的仕宦经历和耿介性情的再现,更是汉族士大夫阶层在康熙年间如履薄冰的生存状态的缩影。本文在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陈鹏年的诗文作品进行全面探讨。本文共由七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梳理和综述陈鹏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交代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陈鹏年的家世情况、生平经历与着述。首先从家世背景入手,先介绍陈鹏年家族的基本情况,再交代陈鹏年的生平经历与着述,以期对陈鹏年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关照和把握。第二章考述了陈鹏年的交游状况,以籍贯为界将交友对象分为湖湘籍亲友和各地为官时结识的非湖湘籍的友人两类,选取其中交游频次最多的重要友人作为考述的重点。第三章归纳总结陈鹏年的文学主张,结合其所处的时代特征、诗学渊源、个人经历等具体情况,将其文学主张分为诗学主张和散文主张两节进行讨论。第四章探析陈鹏年的诗歌创作。首先,按照题材内容对其诗歌进行划分,并选取其代表性的诗作予以评析,意在展现诗人的心态变化。其次,选取一些艺术性较强的诗歌,从语言、情感、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意在总结其诗歌的整体艺术风格。第五章探究陈鹏年的散文创作。陈鹏年作为一代名臣,注重文章的实用性,因此他的散文创作多为功用之文。本章首先按照题材内容将其散文进行分类,其次,从散文的语言、情感、叙事等方面分析其艺术风格。结语部分概述陈鹏年诗文创作的得失,评述其在康熙文坛的地位与影响。

王乐[5](2020)在《日本江户、明治汉诗坛的清诗受容 ——以和刻本清诗总集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以和刻本清诗总集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五章论述日本江户、明治汉诗坛对清诗的接触、认知、筛选、学习的过程,并着重探讨日本在清诗受容过程中的主动选择与审美特色。第一章主要以大庭修先生和永积洋子先生整理的舶载书目资料为文献来源,在介绍江户时代汉籍输入概况的基础上,对现存舶载书目资料中的清诗别集、总集的记录进行爬梳整理,根据整理的数据资料,对清诗东传的规模、样态、特色有所了解。另外利用《大意书》和《宫内厅书陵部藏舶载书目》两份具有解题信息的舶载书目资料,结合已有目录书及网络馆藏资源,对现今稀见的清诗别集、总集略作考述,以期补充阙失的目录、版本方面的信息。第二章根据对和刻本清诗总集目录、馆藏的调查,在侯荣川先生《日人所编清人诗歌总集叙录》的基础上,补充8种和刻本清诗总集的叙录信息及8种和刻本清诗总集的存目信息(其中6种仅有存目信息,2种待访)。根据日本编者参与程度的深浅,将和刻本清诗总集分为覆清刻本、选刻本、重编本、评点本、自选本5种,进行逐一分析,探讨日人在不同类型总集中的不同参与度,及其表现出的审美特色,并着重分析在清诗总集和刻的过程中,日人对清诗由“功利性”的利用到“本体性”的认知,再到“典范性”的学习的受容进程。第三章围绕《廿四家选清廿四家诗》探讨日人通过此总集所构建的清诗经典序列,根据对参与编选的汉诗人的身份地位、诗学活动的勾勒,并结合廿四家清人在日本汉诗坛的受容实况,确定此经典序列的可靠性。分析此经典序列体现出来的日本汉诗人对宗宋清诗与性灵清诗之偏好的形成原因,即日人在宋、清诗受容的连续性、继承性,强调日本汉诗审美的自主性,其风气并非纯粹随清诗风气而转移。另外,也对日人汉诗创作中对廿四家清人的次韵、和韵、模仿之作略作举隅,证实经典清诗对日本汉诗的实际影响。第四章对《浙西六家诗钞》的两种评点型和刻本进行个案研究,肯定和刻本《浙西六家诗钞》对於推动六家诗歌在日广泛传播的重要意义。对江户、明治两位汉诗名家赖山阳、近藤元粹的评语进行类型研究,根据其对清诗的真实评价,了解其对清诗的接受程度。另外,根据对二家评语的分析,对六家诗歌的受容情况作整体的概观及具体的分析,着重解析日、清对六家诗歌的审美差异。第五章关注清代咏物诗在日本汉诗坛的受容,发掘清人编撰的大型咏物诗总集的东传与日本幕末明治汉诗坛咏物诗风尚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日人通过总集构建的清人咏物诗格局及日人在创作层面对清人咏物诗的借鉴、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日咏物诗观的相异之处,及清人咏物诗观的新变与日本咏物传统审美的不期而遇。

崔宣萱[6](2019)在《王士禛“神韵派”及其诗传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清初的文坛盟主,王士禛是清康熙年间最有影响的诗人和诗论家之一,除文学创作成就外,标榜声华,自树坛坫,是“神韵”诗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诗坛上标榜声华,自树坛坫,开创“神韵”诗派。其中《师友诗传录》及《续录》,乃是王士禛与门生弟子及其友人关于诗学的日常问答记录,涉及诗史、诗体、诗法等内容,以探讨写作技法为主。《师友诗传录》与《续录》是王士禛晚年诗学观念的总结之作,其不仅能全面展现王士禛“神韵派”诗学主张和传授情形,也是清初众多文学师承现象的一个缩影。本文以文学中的“师承”现象为切入视角,通过梳理“师友录”这一批评体例在中国古典诗学领域的发展脉络,探析其中体现的文学渊源意识与批评传统。并将研究视角落脚到清初的诗学风貌及相关诗歌流派的文学交流中,以王士禛及其门生弟子的文学创作与交流活动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考证其诗论形成的诗学渊源、发展流变与审美内涵,探究王士禛“神韵”主张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对其与门生弟子的诗学师授情况具体分析,探求其在清代文坛的实际影响。绪论部分主要说明论题的缘起,以及当前学界对于王士禛“神韵”理论及诗传现象的研究状况,找到研究的切入点所在。第一章分析“诗传录”的生成背景。我国很早就有文学领域的师授门庭传统,并对诗歌传承起到重要影响;至明、清之际,文人交游酬唱、结社习气日盛,诗歌流派众多,王士禛作为继钱谦益、吴伟业之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坛领袖,广泛结交友人,奖掖后进,以“神韵说”主盟诗坛,“主持风雅,近五十年”。“诗传”这一概念,即为通过诗派领袖与门生弟子的诗学交流,使得本派诗学主张得以传承下去的一种文学教育手段、途径甚至文学现象。而《师友诗传录》作为其诗法传承的文本记载,也应运而生。第二章梳理王士禛诗学理论的演进轨迹——早年“宗唐”,推崇王孟韦柳平淡清远的诗学理想;中年以《论诗绝句》为分界点,在“宗唐”基础上开始“宗宋”;晚年又“复归于唐”。综其一生诗学旨向,其始终主张将“宗唐”与“宗宋”并举和统一,宗唐中有宗宋,宗宋中有宗唐,二者融会贯通,这也是其兼容并包诗学观念的体现。第三章则重点探究“神韵派”的师门群体及其师法传承。首先分析王士禛“神韵”诗论可传可授的理论基础,其在主张神韵的同时强调师法的重要性,主张“兴会”与“根柢”并重,通过后天的努力同样可以成功到达神韵的境界。其次以《师友诗传录》为主要文本,研究王士禛“神韵”派门生弟子的师法传授及诗学传承情况,并从师承视角,分析“神韵”理论对其后学及清代其他诗歌流派的诗学影响。

卢高媛[7](2019)在《清代诗人集会专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诗人集会历史悠久,是一种普遍存在且极具特色的文学现象。清代诗人集会活动繁多,覆盖面广,在规模和频率上都大大超越了前代,成为各个阶层文人群体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清代诗人集会为研究对象,以清代政治、历史、地理、文学等文献资源为基础,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将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清代诗人集会进行综合和专题论述。同时,尝试突破传统的史实叙述和文本解读模式,将诗人集会置于清代历史发展的整体环境和动态过程中,揭示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并纠正之前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在总体考察和专题延展的基础上,本文按照先总后分、以点带面的思路安排篇章结构,以深入探讨清代诗人集会的特征、作用和影响等问题。本文共五章,主要专注于以下几方面的论述:第一,清代诗人集会的基本特色。第一章和第二章从主题形式和思想内涵两方面对诗人集会在清代的新变化和新特质进行了概括和提炼,侧重于考察清代诗人集会在因袭和继承前代基础上的创新和超越。其一,清代诗人集会在主题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节日型集会和季节型集会已经成为清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贤生日设祀集会、金石鉴赏集会和戏曲观赏集会的盛行则是清代人文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体现;其二,清代诗人集会在思想内涵上也呈现出新的特色。从集会的审美品格来说,清代诗人集会以古雅精神为核心审美意旨,同时追求理性与情感的调融和统一。从集会的基本功能来说,清代诗人集会在娱情、群体认同和政治功能方面都有新的应用和扩充。第二,清代诗人集会与唐宋诗之争。清代的唐宋诗之争贯穿始终,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到诗人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唐宋诗之争对诗人集会有着难以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诗人集会在唐宋诗之争中也发挥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以时间发展为轴,以若干重要诗论家和诗人集会为点,就诗学宗尚对诗人集会的影响、诗人集会对诗坛风气的推动、诗人集会与诗学论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清代不少诗人集会涉及唐宋诗之争,比如一些颇具声望的诗人会在集会时表述和实践自己的诗学主张,以此扩大影响;一些诗歌流派更会利用集会宣扬门户宗尚,以此寻求志同道合之人,壮大自身势力。这是清代诗人集会和诗学研究的交汇之处,对此进行考察所取得的成果对两者皆有一定的启发。第三,清代诗人集会与遗民心态。以诗人集会为切入点,对明清两大遗民群体进行论述,是对传统文学空间中群体创作的考察,也是对旧式社交模式下群体心态的探究。第四章分为明遗民和清遗民两个部分,对诗人集会与遗民心态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侧重于归纳和总结两者在不同时期呈现的差异性特质。诗人集会作为新旧时代交替中的一个特殊文学空间,是旧思想的避风港,也是新思想的发育地。诗人集会为遗民群体缓解了现实失落,提供了情感归属,实现了价值诉求,满足了他们多层次的心理需求。遗民群体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让他们在创作上充满热情,同时也催使他们开展集体活动,为彼此建立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战线。第四,清代诗人集会与近代中日外交。第五章以晚清驻日公使何如璋、黎庶昌在日本的诗人集会活动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近代中日外交关系为落脚点,对这时期双方的政治意图、文化心态,集会酬唱的创作风格、思想内容等问题进行探究。在他们的主导下,诗人集会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对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使外集会”将政治目的融于诗歌唱和之中,用文学交流的方式促进了外交友谊的建立,在汉诗酬唱中搭起情感沟通的桥梁,达成了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使外集会”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手段,利用文化输出以非战的方式实现同化或者征服的战略目的。作为特殊时代环境下全新的集会类型,“使外集会”在清代诗人集会和诗歌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吕姝焱[8](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认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姚燕[9](2019)在《陈廷敬与康熙诗坛》文中研究说明陈廷敬长期供职于翰林院,是康熙朝着名的馆阁诗人。他与王士禛、宋荦、朱彝尊、吴之振等清初大家交好,通过雅集论诗、诗词唱和等方式切磋交流。本文结合康熙朝特殊的时局与诗坛风气考察陈廷敬多样化诗风的成因。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康熙皇帝评价陈廷敬台阁体诗“清雅醇厚”的特点出发。陈廷敬台阁体诗中的“清”表现为语言的清雅和意境的清穆,“厚”体现为情感的忠厚和学力的深厚。这种独特的诗风与其翰林官的经历相关。清初翰林官的选拔和培养均强调“清”与“厚”,康熙皇帝在文学审美上亦提倡“清”与“厚”。身为词臣的陈廷敬无形中受到翰林院文风的影响,形成“清雅醇厚”的诗风。清初统治者为了笼络汉人,尤为重视翰林院与翰林官。在此特殊的政治背景下,陈廷敬长期保持“清雅醇厚”的台阁诗风。第二章由王士禛认为陈廷敬的诗风兼具“神韵”与“豪健”的观点入手。虽然诗艺渐臻老熟的王士禛称赞陈廷敬实现了对立诗风的融合,但是其选录的陈诗仍带有明显的“神韵”色彩。陈氏的此种诗风深受王士禛的影响。陈廷敬不仅与王士禛文学互动频繁而且对其多钦羡之情。第三章根据陈廷敬宗宋诗学形成的时间和表现,考察其诗风转变与吴之振的关系。陈廷敬于康熙十三年明确承认师法宋人,并且创作了大量和苏诗。其宗宋诗学观的形成与吴之振相关。他不仅阅读了吴之振编选的《宋诗钞》还与其谈诗论艺,二人情谊笃厚。引日常生活入诗与善用议论、典故均体现出陈氏的宗宋诗风。第四章针对今人对陈廷敬的评价有失公允这一现象。以清初人辑录的清诗选本为着眼点,发掘清初人选录陈廷敬诗歌的特点、文献价值及经典作品,力求客观公正地认识他在康熙诗坛的地位。结语部分总结本文论述的四个问题,并阐释陈廷敬唐宋兼镕诗风的成因。

高军[10](2019)在《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研究》文中提出顾景星(1621—1687),字赤方,号黄公,湖广蕲州人(今属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着有《白茅堂集》四十六卷。文章旨在对其人及其诗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共设置四章:第一章还原基本史实。梳理顾景星的家世背景、生平概况、文学交游,从而形成对其人的整体印象。尤以对蕲州顾氏始祖信息的更正、献疑,景星游历过程中文学活动的还原和参与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科试史实的辨正为重点。第二章考索顾景星生平着述与思想。辨正了《贉池录》和《黄公说字》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撰着提供了部分现成材料,但并非如顾三经所说是后者的底本。对所经眼的康熙至光绪年间刊刻的各版《白茅堂集》进行考述,勾勒出版本递嬗的轨迹。顾景星参加了康熙十八年(1679)的博学鸿词科,似应排除出遗民之列,但体认他博学鸿词科期间的心路历程,进而解读其遗民心态,尚可见出他的身不由己与坚定的遗民信念,故宜将其视为明遗民。至于晚年对清政权的“归心”,则是时空变换后遗民心态的自然流变。顾景星以“自然”和“转益多师”的诗学理念应对门户分争,并针对明代乐府诗创作以及乐府诗音乐、体式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思考。散文理论则针对时人规模唐宋的流弊而发,尝试于秦汉与唐宋的争执之外,树立折中理性的法则,非如四库馆臣和李祖陶所说仍以“王李为归宿”。第三章为顾景星诗歌研究。就题材内容而言,顾景星的诗歌既有与众多明遗民相同的抒写遗民情志的共性,又有表达一己情怀的个性,可划分为“故国之思、感怀身世、心系民瘼、寄情山水”等七类。诗歌取径与理论同步,呈现出广泛师法的特征。于前代诗人中,尤深得杜诗法乳,体现为成句、句式、内容层面的系统学习。诗艺方面,主导风格存在明显嬗变痕迹,“沉郁悲慨,晚年改辙”,暗合康熙诗坛风会的转向。因其人腹笥渊博,故有以学入诗的倾向。就体式而言,歌行和排律最能见出其诗才,施闰章以“恢博雄悍”形容之,甚为精当。第四章为顾景星的古文研究。三百余篇古文涵盖十九种体材,可称丰赡。以思想内容划分,有“经世的热情”“史事的评议”“学问的求索”“节义的表彰”四种类别。顾景星的自白、《白茅堂集》诸家序文、李祖陶《<白茅堂文录>引》与《白茅堂文录》中诸文末尾的评语为把握景星古文艺术提供了参考,可总结为“取法先唐,以古为尚”“随意伸缩,自行自止”两端。

二、王士禛主盟清初诗坛的时间界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士禛主盟清初诗坛的时间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李天馥及其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天馥的家世、生平及着述
    第一节 李天馥家世
        一、庐州李氏家族
        二、祖辈
        三、父母
        四、同辈
        五、后辈
        六、李氏家族的兴盛的原因以及对李天馥的影响
    第二节 李天馥生平
        一、乡居读书时期(1635-1656)
        二、仕途顺畅时期(1657-1680)
        三、历官四部时期(1681-1699)
    第三节 李天馥着述
        一、《容斋诗集》
        二、《容斋千首诗》
        三、《容斋诗余》
        四、《古宫词》
第二章 李天馥的交游
    第一节 前贤师友
        一、丁澎
        二、龚鼎孳
    第二节 达官显贵
        一、王士禛
        二、陈廷敬
        三、汪懋麟
        四、魏象枢
        五、王又旦
        六、刘体仁
        七、张玉书
    第三节 布衣遗民
        一、纪映钟
        二、孙枝蔚
        三、计东
    第四节 门人后学
        一、毛奇龄
        二、洪昇
    第五节 交游特点及影响
        一、交游特点
        二、对李天馥影响
第三章 李天馥诗歌研究
    第一节 诗歌题材内容
        一、纪游写景诗
        二、咏史怀古诗
        三、酬唱赠别诗
        四、咏物题画诗
        五、述志抒怀诗
    第二节 诗歌艺术成就
        一、语言特点
        二、风格特色
        三、写作手法
    第三节 李天馥诗歌主张
        一、以性情作诗
        二、调和“风雅正变”
第四章 李天馥词研究
    第一节 词的题材
        一、咏物寄情
        二、游冶山水
        三、抒写爱情
        四、感悟述怀
    第二节 词的艺术特点
        一、清淡隽秀
        二、含蓄婉曲
第五章 李天馥及其诗词价值与地位
    第一节 李天馥在清初的地位
    第二节 李天馥及其诗词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李天馥部分交游人物一览表

(3)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背景
        一、选题目的
        二、金石学称谓的变迁
        三、金石学在当代学科中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一、近代以来金石学的研究范围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与方法
        一、清初时间区限与研究范围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
        三、本课题创新点
第一章 清初金石学发展背景
    第一节 宋代金石学形成概述
        一、宋代金石学形成前的重文字学风气
        二、金石学风气确立
        三、南宋金石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清初对明代金石学的继承与批判
        一、明中期以前金石拓本的流转概况
        二、清初与明代中期金石学的关联
        三、清初金石学对明末风气的继承
    第三节 清初金石学文化背景与学术风气
        一、明清易代后学者政治生态
        二、集社、游幕下的金石学环境
        三、清初金石学的现状
第二章 清初金石学着述分类与研究
    第一节 清初金石着录分类
        一、清代以来金石着述的分类方法概述
        二、清初吉金着录情况
        三、清初金石着录分类与解题
    第二节 清初通纂类金石学专着研究——以郭宗昌、叶奕苞、李光映着述为例
        一、郭宗昌《金石史》相关问题考述
        二、叶奕苞《金石录补》及其相关问题考述
        三、李光映《观妙斋藏金石文考略》考论
    第三节 清初金石学着述中的专题性研究
        一、清初金石学中石经研究相关问题考察
        二、周在浚《天发神谶碑考》的影响
        三、清初《瘗鹤铭》群体研究现象
第三章 清初官员曹溶、王士禛访碑研究
    第一节 曹溶清初访碑寻帖的兴趣旨在
        一、曹溶仕宦生涯与山西任职的心路考察
        二、曹溶任期山西内与友朋的金石互动
        三、曹溶在清初金石学中的角色
    第二节 王士禛访碑中的“崇宋”意识
        一、《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后记》中的石刻考察
        二、王士禛金石学学术积淀
    第三节 清初访碑案例再探
        一、清初访碑现象在当代语境下的探讨
        二、叶奕苞、林侗:个人出行下的访碑释疑
        三、杨宾、李蕃:访碑后的表达与实践
第四章 清初士人拓本来源考察
    第一节 碑洞、慈仁寺:清初拓本南北出售情况
        一、“碑洞”所售以新拓为主
        二、慈仁寺:北方最重要书肆
        三、拓本交易遍及南北书肆
    第二节 清初士人间拓本的馈赠
        一、叶奕苞金石拓本受赠来源
        二、碑刻集中地域的学者与友朋间的拓本交流
    第三节 清初士人拓本来源的其他途径
        一、清初官员支持下的拓本获得情况——以朱彝尊为例
        二、亲制拓本
第五章 清初金石学与汉碑取法之关系
    第一节 汉唐碑刻:清初士人对宋拓审美的考察
        一、清初宋拓鉴藏与研究的不同功用
        二、关于唐拓、宋拓一些问题的说明
        三、宋代相关金石文献中的汉碑拓本
    第二节 清初金石学环境中的汉碑“古法”观念递变
        一、从郑簠、傅山、朱彝尊悔初习隶书谈起
        二、清初金石学着述中的汉碑观念
        三、清初后期金石着述中的汉碑观念
    第三节 品评与实践:清初汉碑的多重价值取向
        一、清初金石学者中的习汉碑倾向
        二、取法汉隶的书画家群体
余论
    一、学者群体与学术着述方法百年内的嬗变
    二、由杨霈批评傅山书《郭林宗碑》引起的思考
    三、清初汉碑风气与碑学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4)陈鹏年及其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陈鹏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陈鹏年的家世、生平及着述
    第一节 陈鹏年的家世
    第二节 陈鹏年的人生轨迹
    第三节 陈鹏年的着述
第二章 陈鹏年的交游
    第一节 陈鹏年与亲族、乡人的交游
    第二节 非湖湘籍友人
第三章 陈鹏年的文学主张
    第一节 陈鹏年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陈鹏年的散文主张
第四章 陈鹏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陈鹏年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二节 陈鹏年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陈鹏年散文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征
    第一节 陈鹏年散文的题材内容
    第二节 陈鹏年散文的艺术特征
结语
附录一 :陈鹏年年谱简编
附录二 :《陈鹏年集》勘误
参考文献
后记

(5)日本江户、明治汉诗坛的清诗受容 ——以和刻本清诗总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江户时代清诗舶载书目考述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期的汉籍输入
    第二节 舶载清诗别集、总集的目录学考察
    第三节 舶载书目稀见清诗别集、总集考述
第二章 和刻本清诗总集所见清诗在日本的受容进程
    2.1 和刻本清诗总集叙录
    2.2 和刻本清诗总集的类型分析
    2.3 和刻本清诗总集所见日人对清诗认知的流变
第三章 日人对清诗经典体系的建构——基於《廿四家选清廿四家诗》的考察
    3.1 《廿四家选清廿四家诗》构建的清诗经典序列之可靠性
    3.2 经典中的偏好:从宗宋到性灵
    3.3 经典序列清诗对日本汉诗创作的影响举隅
第四章 日人的清诗品评及与清人的审美差异—基於和刻本《浙西六家诗钞》的考察
    4.1 《浙西六家诗钞》的和刻及传播价值
    4.2 和刻本《浙西六家诗钞》所见日人的清诗品评
    4.3 和刻本《浙西六家诗钞》所见日人的审美差异
第五章 清人咏物诗在日本汉诗坛的受容
    5.1 清人编撰咏物总集的东传与日本汉诗坛咏物诗的勃兴
    5.2 清人咏物诗歌在日本汉诗坛的受容表现
    5.3 日、清咏物诗审美的不期而遇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王士禛“神韵派”及其诗传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问题缘起
    2、研究现状
第一章 “诗传录”的生成背景
    1.1 文学的师授门庭传统
    1.2 明末清初文坛师承风貌下《师友诗传录》的产生
第二章 王士禛“神韵”论的形成演变与理论特点
    2.1 王士禛“神韵”论的形成
    2.2 王士禛“神韵”论构成的流变轨迹
        2.2.1 尊唐之音:“少年操唐音”
        2.2.2 宗宋论调:“中岁越三唐而事两宋”
        2.2.3 复归于唐:“晚年乃造平淡”
第三章 “神韵派”师门群体与诗法传承
    3.1 “神韵派”可传可授的理论基础
    3.2 “神韵派”的师门传授活动
    3.3 师承视角下“神韵派”的诗学影响
        3.3.1 王士禛门生弟子的诗学授受效果
        3.3.2 同时期诗论家对“神韵”论的接受情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清代诗人集会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若干技术性说明
绪论
    一 清代诗人集会的定义与范畴
    二 清代诗人集会的研究现状
    三 清代诗人集会的研究意义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清代诗人集会主题形式上的旧习与新变
    第一节 节日集会与清代社会民俗风尚
    第二节 季节型集会的美学意趣
    第三节 先贤生日设祀集会的兴起与盛行
    第四节 金石鉴赏集会与清代学术风气的蔓延
    第五节 诗人集会与戏曲的艺术交融和多元表现
第二章 清代诗人集会思想内涵上的继承与超越
    第一节 清代诗人集会的审美品格
        一 “古意存斯,雅音播矣”:古雅的文化格调
        二 “风动清歌引醉吟”:兼具理性与情感
    第二节 清代诗人集会的基本功能
        一 “极娱游于暇日”:集会的娱情功能
        二 “同人道不孤”:集会的群体认同功能
        三 “扶持正人,维持国是”:集会的政治功能
第三章 清代诗人集会与唐宋诗之争
    第一节 诗人集会与明清之际的宗宋诗风
        一 钱谦益入清后的经历及其“唐宋兼宗”的诗学观
        二 “假我堂文宴”集会的诗学宗尚与理论实践
        三 “假我堂文宴”集会的意义及影响
    第二节 诗人集会与清初庙堂之上的宗唐抑宋风向
        一 康熙初年京师诗坛宋诗风的盛行和流弊
        二 “万柳堂”集会的宗旨:整饬诗坛,宗唐抑宋
        三 康乾时期统治者的尊唐倾向与盛世酬唱
    第三节 诗人集会与清代中后期的宗宋思潮
        一 翁方纲的“肌理说”与崇苏情结
        二 “寿苏”集会的盛行与宗宋思潮的高涨
        三 “寿苏”集会的诗学内涵:理论宗尚的仪式化表达
第四章 清代诗人集会与遗民心态
    第一节 诗人集会与明遗民心态
        一 动荡时局与明遗民群体的生存困境
        二 顺康年间江南明遗民群体的集会酬唱与心态嬗变
        三 明遗民集会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多重审美体验与情感张力的构建
    第二节 诗人集会与清遗民心态
        一 社会转型与清遗民群体的文化焦虑
        二 “癸丑修禊”集会的慕古思想与逐新意识
        三 清遗民集会诗歌创作的思想倾向:时空错置的精神困顿与情感冲动
第五章 清代诗人集会与近代中日外交
    第一节 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与“使外集会”的兴起
        一 何如璋使日期间的国际形势与外交策略
        二 何如璋使日期间与日人的集会往来
    第二节 黎庶昌两度使日与“使外集会”的繁盛
        一 黎庶昌的使外经历和外交思想
        二 黎庶昌两度使日期间中日东洋酬唱的盛况
    第三节 “使外集会”的意义和影响
        一 日人集会诗里的“中国文化”和“中日关系”
        二 “使外集会”的政治意涵和文化影响
        三 跨文化视域下“使外集会”的历史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陈廷敬与康熙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文本研究内容及意义
    三、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陈廷敬生平概述
第一章 陈廷敬与翰林院的台阁诗风
    第一节 “清雅醇厚”的台阁诗风
        一、庙堂之清音
        二、笔调之深厚
    第二节 翰苑对陈廷敬诗风的塑造
        一、词垣的文学生态
        二、词臣的身份认知
    第三节 帝王的重视与诗风的定型
        一、加强翰苑管理的背景
        二、屡次优待翰林的举措
第二章 陈廷敬与王士禛的神韵诗风
    第一节 神韵兼豪健的诗风
        一、观点的提出及诗学背景
        二、神韵兼豪健诗风的特色
    第二节 渔洋与说岩之交往
        一、雅集论诗
        二、馆阁应制
        三、扈从相遇
    第三节 说岩对渔洋之追步
        一、说岩诗神韵化倾向
        二、说岩对渔洋的认可
第三章 陈廷敬与吴之振的宗宋诗风
    第一节 宗宋的时间及表现
        一、宗宋的时间
        二、宗宋的表现
    第二节 孟举与说岩的宗宋诗学
        一、吴孟举学宋的观点
        二、孟举与说岩之交往
    第三节 陈说岩的宗宋诗风
        一、引日常生活入诗
        二、善用议论和典故
第四章 清初诗选与陈廷敬诗歌经典化
    第一节 诗选与陈廷敬的经典地位
        一、诗歌选录的特点
        二、诗选的文献价值
        三、经典诗作的确立
    第二节 陈廷敬诗歌经典化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二、外在因素
    第三节 诗歌编选活动的式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清初清诗选本辑录陈廷敬诗歌的篇目
致谢

(10)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顾景星家世、生平考述
    第一节 家世探究
        一、顾景星家世源流
        二、家世背景对顾景星的影响
    第二节 生平概况
        一、明季难作,流寓江南(1643—1650)
        二、家计艰难,干谒游食(1651—1677)
        三、鸿博试后,杜门息影(1678—1687)
    第三节 文学交游
        一、与清廷官宦的交游
        二、与遗民、布衣的交游
第二章 顾景星的着述与思想
    第一节 生平着述
        一、顾景星着述概观
        二、《白茅堂集》经眼版本述略
    第二节 遗民心态
        一、博学鸿词科前后的心路历程
        二、顾景星的遗民思想解读
    第三节 文学思想
        一、诗歌理论
        二、散文理论
第三章 顾景星诗歌研究
    第一节 题材取向
        一、感怀身世
        二、心系民瘼
        三、寄情山水
        四、凭吊哀挽
        五、闺情代言
        六、赠答唱酬
    第二节 诗学渊源
        一、广泛取法的学诗路径
        二、深入少陵之室
    第三节 诗艺特色
        一、沉郁悲慨,晚年改辙
        二、腹笥渊博,以学入诗
        三、歌行排律,恢博雄悍
第四章 顾景星古文研究
    第一节 思想内容
        一、经世的热情
        二、史事的评议
        三、学问的求索
        四、节义的表彰
    第二节 艺术特色
        一、取法先唐,以古为尚
        二、随意伸缩,自行自止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顾景星所拟乐府古题
    附录二 :顾景星集外文字拾零
    附录三 :《白茅堂集》诗歌系年献疑一则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王士禛主盟清初诗坛的时间界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李天馥及其诗词研究[D]. 韦欣雨.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D]. 王文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4]陈鹏年及其诗文研究[D]. 周媛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日本江户、明治汉诗坛的清诗受容 ——以和刻本清诗总集为中心[D]. 王乐. 上海大学, 2020(02)
  • [6]王士禛“神韵派”及其诗传现象研究[D]. 崔宣萱. 山西大学, 2019(02)
  • [7]清代诗人集会专题研究[D]. 卢高媛. 浙江大学, 2019(01)
  •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陈廷敬与康熙诗坛[D]. 姚燕.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10]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研究[D]. 高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清初王士珍领导诗团的时间界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