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侦查合作成果,开创侦查合作新格局

巩固侦查合作成果,开创侦查合作新格局

一、巩固刑侦协作成果 开创刑侦协作新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张嘉池[1](2020)在《区域警务合作制度的演进脉络与变迁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制度主义中结构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双重分析框架下,抽象出我国区域警务合作制度的变迁逻辑:外部环境与功能需求转变产生外部动力,变迁主体间博弈引导变迁秩序的发展方向,观念因素则塑造了制度的顶层设计;制度变迁中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中央警察权在关键节点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警务制度的变迁动力机制是一个双重压力模型,变迁方向与国家警务战略重心动态发展的变迁轨迹重合,并遵循着渐进主义的变迁哲学。

宋欣[2](2015)在《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经济犯罪打击与防范探究 ——以东营市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滋生和诱发经济犯罪的因素始终大量存在,经济犯罪发展成为主流犯罪之势已然不可逆转。协作性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代表了公共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途径。面对当前经济犯罪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无疑只有政府、社会组织和群众发挥合力才能对其进行有效防控,因此对经济犯罪的协作打防有条件成为协作性公共管理在实践中应用的典范。经济犯罪协作打防是指公安经侦部门围绕打防经济犯罪工作,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司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的协同、配合机制,是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在经济犯罪打击防范领域的具体应用。公安经侦部门在侦查实践中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协作,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形成打击防范经济犯罪的合力,共同维护经济运行安全,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司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的联动协作机制,是经济犯罪演变态势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实践的共同要求,也是公安经侦部门履行职责、护航发展的必然选择。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阐释了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并在搜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该部分还对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论文第二部分对经济犯罪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我国经济犯罪的特点、形势展开了分析。结合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的阐释,该部分提出了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经济犯罪打击与防范的概念并对其含义、必要性进行了介绍。论文第三部分描述了在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经济犯罪的打防现状,提出了构建经侦协作机制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并对目前协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论文第四部分以东营市为例,阐述了东营市涉税经济犯罪协作打防的现状,对涉税经济犯罪协作打防情况和警税协作打防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出了实践经验,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论文第五部分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协作打防的有效途径,即夯实基础,加强经侦基础工作建设,扩大警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依托“三个延伸”,提升协作打防效能。论文第六部分为全文的结束语。

虞浔[3](2013)在《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改革法院民事审判庭审方式为先导,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为标志,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并延续至今。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自开埠以来就处于中西文化交锋交融的第一线,最早引入近现代司法理念和西方法治模式,新世纪以来又一直在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而持续努力,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领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一是它不可避免地是整个国家司法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表现出鲜明地自上而下推进的色彩,展现了国家顶层设计的强力和权威;另一方面,它却是许多改革措施的肇始之地,许多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在上海司法机关工作中自发萌生的创新举措,经过上海这块法治土地的滋润和检验,逐渐为全国所了解和认可,并随之被最高立法机关或最高司法机关向全国推广,引发司法体制改革大潮中的点点浪花甚至波澜。司法体制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有必要系统梳理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改革动机和发展趋向,继续努力成为中国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为此,本文分八章对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改革历程的历史考察。研究1997年以来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并不能割裂此前上海发生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上海人民司法事业从无到有,尽管经历过挫折,但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奠定了上海司法工作的基本格局,为1997年开始的司法体制改革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而且1997年之前上海的司法改革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为1997年以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在上海的开展提供了正反面启示;此前进行的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也为之后的改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第二章是关于1997-200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阶段的研究。自1997年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在最高司法机关的指导下,上海司法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体制、用人机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各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员分类管理工作逐步推开。第三章是关于2002-2007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阶段的研究。自2002年底到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阶段。改革在法律框架内稳步推进,司法机关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司法规范化和司法公信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协调机制更加健全,解决诉讼难、执行难、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新成效;政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司法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第四章是关于2007-201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阶段的研究。自2007年底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阶段。上海司法机关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和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建立特困当事人司法救助制度,彰显法制公信力和司法人文关怀,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的执业监管,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第五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思想纷争及实践取向的研究。在上海探索、推行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的确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质疑和批评之声。就宏观思路来说,就有地方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框架、各司法部门的进程是否需要统一的争论;就微观举措来说,以“少年法庭”、“案例指导制度”为例,不难看出一些开创性举措引发了长久讨论和争议。正是这些讨论、这些质疑和批评使得上海司法机关更为审慎地对待改革,使其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走得更为稳当和科学。第六章是关于上海与兄弟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横向比较的研究。根据公开的一些资料,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海与我国其他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有许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动力、根本目标、指导思想、整体进程、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上。但上海与其他省区市相比,在重视创新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经验、政法经费保障等方面,还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分析存在这些异同的原因,主要是与司法体制改革的特性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有关。第七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分析检讨及成效评价的研究。上海的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严格遵循司法规律,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成功实施,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种种不必要的失败和资源浪费。虽然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但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的改革只是刚刚破题,全面推进和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司法事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八章是关于继续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于司法的需求空前增长。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上海只有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司法困境。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设定为“推进司法公正、扩大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践行司法为民”。其功能应定位于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深化改革应该有一套贯穿于改革从始至终的基本行为准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上海实际继续探索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的创新举措,切实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水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效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宋海英 王英杰 本报记者 文天心[4](2009)在《践行金盾诺言 确保“大冬会”平安》文中认为2008年10月初——“秋风”舞起 锋芒直指——“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加大对命案、黑恶犯罪打击力度 使用“公安信息化应用技战法”——多警联动+跨区域协作+立体作战 以“秋风行动”为契机 全力抓好“大冬会”安保工作 本报讯(王英杰

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5](2000)在《巩固刑侦协作成果 开创刑侦协作新格局》文中研究表明

王晓鸣[6](1999)在《改革和发展刑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指出新时期的刑侦工作要走改革和发展之路。文章对近年来我省改革和发展刑侦工作的实践进行了回顾,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并对改革和发展刑侦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了客观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提出了改革和发展新时期刑侦工作要走素质强侦、科技强侦、情报强侦、信息强侦、协作强侦之路的战略构想。

二、巩固刑侦协作成果 开创刑侦协作新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巩固刑侦协作成果 开创刑侦协作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警务合作制度的演进脉络与变迁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范式与分析框架
    (一)作为理论范式的历史制度主义
    (二)双重逻辑下的混合分析框架
二、区域警务合作制度变迁的脉络梳理
    (一)萌芽、发展与成型阶段:1985—2010年
    (二)推广、固化与转型阶段:2010年至今
三、区域警务合作制度变迁的逻辑分析
    (一)结构逻辑下的制度变迁规律
        1.结构环境与功能性需求
        2.行为主体博弈
        3.政治观念
    (二)历史逻辑下的制度变迁规律
        1.路径依赖
        2.关键节点
四、从区域警务合作制度到警务制度:一个尝试的规律归纳
五、结论与策略

(2)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经济犯罪打击与防范探究 ——以东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理由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
第2章 经济犯罪与协作性公共管理
    2.1 经济犯罪
        2.1.1 经济犯罪的概念
        2.1.2 我国经济犯罪的特点、形势分析
    2.2 协作性公共管理
        2.2.1 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概念
        2.2.2 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2.3 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经济犯罪打击与防范
        2.3.1 经济犯罪协作打防
        2.3.2 经济犯罪协作打防的必要性
第3章 当前我国经济犯罪协作打防机制的构建与问题分析
    3.1 构建“两法衔接”协作机制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3.2 加强“两法衔接”机制构建的重要意义
    3.3 当前“两法衔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4章 东营市涉税经济犯罪协作打防的实证分析
    4.1 东营市涉税经济犯罪协作打防现状
        4.1.1 东营市涉税经济犯罪协作打防实践
        4.1.2 东营市经济犯罪警税协作打防成果
    4.2 东营市经济犯罪警税协作打防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经济犯罪协作打防的有效途径
    5.1 扩大警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
        5.1.1 提高认识,筑牢思想保障
        5.1.2 明确机构,强化组织保障
        5.1.3 科学考核,合力提升信息共享协作效能
        5.1.4 加强信息化建设,夯实信息共享的技术保障
    5.2 依托“三个延伸”,提升协作打防效能
        5.2.1 争取重视,提升组织格次
        5.2.2 善抓结合点,建立考评机制
        5.2.3 加强协作监管,挤压犯罪空间
        5.2.4 前置宣传工作,强化基础防范
        5.2.5 增加专业培训,夯实侦办能力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3)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中国1997年始启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二、 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司法机关与时俱进
        三、 上海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
        四、 域外司法改革理论在上海受到科学借鉴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 司法
        二、 司法机关
        三、 司法体制
        四、 司法工作机制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一章 历史回眸(1949—1997):中国司法制度曲折发展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司法制度初创奠基阶段
        二、 司法制度曲折成长阶段
        三、 司法制度破坏荒废阶段
        四、 司法制度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变革历程
        一、 基本形成上海司法工作格局
        二、 组织开展上海司法改革运动
        三、 文革期间上海司法工作倒退
        四、 改革开放后步入发展的正轨
    第三节 现实意义
        一、 奠定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基础
        二、 提供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启示
        三、 确立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先机
第二章 拉开序幕(1997-200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探索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启动司法改革
        二、 上海推进依法治市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三章 全面展开(2002-2007):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二、 上海加快城市法治建设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四章 深入进行(2007-201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深化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二、 上海改善城市法治环境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五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与探索的纷争
    第一节 改革宏观思路争议
        一、 地方司法领域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框架
        二、 地方司法机关在改革进程中是否需要相互协调统一步调
    第二节 改革微观举措争议
        一、 “少年法庭”之争
        二、 “案例指导制度”之争
第六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与其他省份实践探索比较
    第一节 共同之处
        一、 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基本相同
        二、 发展方向和推进动力基本相同
        三、 整体进程和许多内容基本相同
    第二节 鲜明特色
        一、 上海是许多司法改革举措的创始之地
        二、 上海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区别对待
        三、 上海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 上海有效增强司法机关的工作透明度
        五、 上海科学借鉴国外司法改革先进经验
        六、 上海较好地解除了司法机关后顾之忧
    第三节 异同探究
        一、 存在相同缘由
        二、 存在不同原因
第七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探索的评析
    第一节 特点分析
        一、 根本保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把牢社会主义方向
        二、 有力保障——准确定位司法职能,体现上海自身特色
        三、 不竭动力——遵循司法工作规律,依靠科学理论支持
        四、 重要方法——统筹规划改革方案,争取形成整体合力
        五、 必要方式——以改革促进新变化,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六、 有效途径——改革灵活性,尊重首创性,保护积极性
    第二节 成功之处
        一、 妥善处理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二、 妥善处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
        三、 妥善处理中央部署与上海实际的关系
    第三节 问题所在
        一、 司法机关改革中的某些模糊认识有待加以纠正
        二、 上海司法部门的执法司法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 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的氛围尚需培育
    第四节 取得成效
        一、 坚持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上海各界普遍性共识
        二、 上海司法机关工作更趋规范,公正性、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 上海司法公开范围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善
        四、 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现实困境,保障上海司法工作良性运转
第八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继续深化改革之路
    第一节 战略目标
        一、 追求司法公正,保持全国领先司法环境
        二、 扩大司法公开,保持先行先试发展势头
        三、 树立司法公信,发挥上海本土传媒优势
        四、 践行司法为民,满足广大市民更高期待
    第二节 功能定位
        一、 推动国家司法体制进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 延伸司法机关工作触角,服务上海社会管理
        三、 强化司法工作保障功能,促进四个中心建设
        四、 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五、 提升司法机关履职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 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全市大局深化改革
        二、 借鉴域外司法改革经验与上海实际相结合
        三、 遵循法律法规边界依法有序稳步组织实施
        四、 坚持以群众观点为引领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第四节 路径选择
        一、 借助雄厚科研力量提炼上海司法领域开展改革经验,自觉以科学理论研究为指引
        二、 依托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丰富司法公开的形式和内容,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 警惕腐败现象向司法领域渗透蔓延,从制度着手织密上海司法职权运行监督机制
        四、 围绕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规划,发挥好海事仲裁和金融仲裁便捷、高效的作用
        五、 及时关注司法工作暴露的问题,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内容,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六、 充分挖掘上海丰富法学教育资源,推进司法人员职业化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巩固刑侦协作成果 开创刑侦协作新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警务合作制度的演进脉络与变迁逻辑[J]. 张嘉池.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0(05)
  • [2]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经济犯罪打击与防范探究 ——以东营市为例[D]. 宋欣.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3]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 虞浔.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1)
  • [4]践行金盾诺言 确保“大冬会”平安[N]. 宋海英 王英杰 本报记者 文天心. 黑龙江日报, 2009
  • [5]巩固刑侦协作成果 开创刑侦协作新格局[J]. 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0(01)
  • [6]改革和发展刑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王晓鸣. 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1)

标签:;  ;  ;  ;  ;  

巩固侦查合作成果,开创侦查合作新格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