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蟾蜍(春夏)体温与环境因素关系的初步研究

大蟾蜍(春夏)体温与环境因素关系的初步研究

一、大蟾蜍(春夏季)的体温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琦[1](2021)在《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珍稀濒危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自然保护工作中的一部分,而物种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是目前人类进行自然保护最成功的一面,其中生境评价是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了解物种栖息地分布适宜生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珍稀濒危有蹄类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地处于我国北部边疆,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狭长,珍稀濒危物种多分布在中蒙边境线附近。选择内蒙古中西部6种珍稀濒危有蹄类作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红外相机布设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3S技术,以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水源点、海拔、坡度、坡向、道路、居民点8个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各影响因子进行赋值,最后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物种分布的影响因子大小,对栖息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探究珍稀濒危有蹄物种生境选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是影响六种有蹄类物种的重要性因子,其次人为因子对于有蹄类的影响较大;植被种类和植被盖度对于黄羊的影响最大,对于其他物种的生境影响偏小;坡度和海拔因素对于盘羊、北山羊和岩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蒙古野驴和鹅喉羚,对于黄羊的影响较小;坡向对于六种有蹄类的影响都比较小。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几点建议:(1)拆除部分边境线网围栏,建立野生动物通道,促进物种之间的交流;(2)在加强水源点保护的基础上,增设人工水源点;(3)严禁过度放牧,为珍稀濒危有蹄物种划定预留生境;(4)在物种频繁通过的道路设置路标,安装减速带。

陈雪微[2](2017)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衡水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湿地资源是城市中较为稀缺的一类自然资源,近些年伴随着城市建设与扩张,城市内生物的自然栖息地受到进一步压缩,湿地栖息地环境的恶化对湿地生物尤其是鸟类、鱼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城市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极为迫切。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典型特征,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本文就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展开研究,尝试在湿地生物保护、湿地景观营造、城市居民游憩三者间寻求平衡点,在进行城市湿地生态恢复、湿地动物生存保护的同时,为人们提供独具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体验。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鸟类、鱼类及其他动物的分类及各行为习性的研究,得到了湿地动物觅食、筑巢、繁衍及栖息的几种主要生境类型及各类动物生境的保护方法,包括湿地水域深度、湿地岸线及驳岸、生态岛屿及滩涂类型的规划设计方法;(2)根据对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理论、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规划设计标准及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案例研究,得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对生物影响较小、具有科学性及实践意义的分区规划、游憩道路设施规划的方法。

陈嶙,熊洪林[3](2010)在《黑斑侧褶蛙8月份体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状态下,于2006年8月中旬,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体温与所处环境的气温、地温、水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度等进行了测定,并对体温与上述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斑侧褶蛙体温与气温、地温、水温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光照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未达显着水平。

陈嶙,熊洪林[4](2009)在《泽陆蛙夏末秋初体温与环境因子关系初探》文中指出为了解夏、秋季节交替时(7-8月)泽陆蛙体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自然状态下,对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体温及其所处环境的气温、地温、水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度等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体温与诸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温与气温关系密切,7月份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关系,8月份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体温与地温及水温之间关系密切,7月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8月份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体温与光照度之间关系较密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体温与空气相对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7月份空气相对湿度对其影响不明显,8月份则明显受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朱桂寿[5](2008)在《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分布及其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是在新时期新环境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赋予林业部门新的职责。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类及分布规律,初步建立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所建立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在浙江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野生动物野外分布具有明显特征: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以浙南山区分布最多,浙东南沿海及海岛区物种数量最少。两栖动物的物种群落结构简单,以蛙属为主要构成物种,全省五个大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结构没有显着差异。爬行动物物种群落结构较复杂,浙南山区、浙北平原和浙西、浙东丘陵地区的物种构成较为相似,而浙东南沿海与海岛区的物种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②兽类动物以浙西丘陵山区分布最多,并且四个区的物种组成均以啮齿目和翼手目的动物为主,这与全省的物种组成相似。浙东南沿海及岛屿区的兽类物种组成则显着与其它地区不同。③鸟类动物在浙江省分布有19目,其中45.5%的物种属于雀形目。山地林区是主要的生境分布地,以此为主的包括雀形目、隼形目和鸡形目等10目,而平原田野和沼泽水域的则分别有1目和8目;在浙东南沿海及海岛区分布有各个目的绝大多数物种,而浙西北的分布则因目而异;全省冬候鸟和留鸟的物种数最丰富,分别占33.8%和32.6%,雀形目则以留鸟最多,其次是冬候鸟。其它各目的季节型构成也呈现各自特点。浙江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和经营利用单位分别有276个和1125个;前者有93.11%用于食用目的,后者有98.62%属于酒店宾馆。全省被驯养繁殖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360种,主要集中于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市的动物园内。根据两种单位在全省的分布现状,提出在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场所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管人制度的重点应在杭州、宁波、金华和衢州四个市。监测网络和信息传递系统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体系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包括10个国家级的总计27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立和运行,总结了一整套机构设置、设施建设、监测方法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经验,依托现有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开展的湿地水鸟及鸟类迁徙规律调查取得了初步成果,结合上述野生动物分布的分析,提出了监测体系规划。本研究还开发了野生动物管理网络系统和基于GIS的疫情疫病预警系统等为核心内容的信息传递系统,建立了开放的浙江省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动态数据库,并逐步在全省联网应用。构建的野生动物疫源病监测体系和预警系统在浙江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候鸟为监测对象的国家级、省级监测站在两年以来的监测工作中,已发现63起野生动物异常情况,涉及野生鸟类9种120余只。所监测的事件均根据预警情况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开展,为做好HPAI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晓黎[6](2007)在《上海郊区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越冬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两栖类是世界动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环境恶化的指示者,研究其种群下降原因,对于探讨全球变化对生命系统的影响,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泽蛙Rana limnocharis,英文名terrestrial frog(陆泽蛙),隶属无尾目蛙科属。在我国分布虽然很广,但是对泽蛙的研究并不深入和系统。泽蛙随着上海城市化的步伐加剧,其栖息地也日益破碎化,并且迅速缩小,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冬季是泽蛙生存的关键时期,采取何种对策越冬至关重要,能否成功越冬对泽蛙的种群数量影响很大。本研究首次针对上海农田泽蛙的冬眠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旨在了解泽蛙的蛰眠方式、蛰眠地点、蛰眠洞穴温度和蛰眠洞穴湿度等相关生态学问题,以期能对泽蛙的保护利用有所指导,思索土地开发对动物、植物影响的更深刻研究。本文在2006年9月到2007年4月期间对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的冬眠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捕获泽蛙598只,挖掘洞穴785只。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上海市郊的泽蛙越冬时间可以分为越冬前期和越冬期。越冬前期泽蛙迁移到越冬地点附近,而且日夜不停的捕食。此后随气温下降进入冬眠期。泽蛙雌雄两性在入眠前的肥满度和内脏器官系数没有明显差异,营养状况基本相同。肥满度随蛙龄增加而增加。冬眠前夕二龄组泽蛙的Kwl值比一龄组高出76%,三龄组比二龄组高出127.27%。说明在冬眠前夕,三龄组泽蛙的营养状况是最好的,且远大于二龄组泽蛙。推测原因是大龄的泽蛙生活经验丰富,捕食能力更强大。在入眠前身体与内脏器官系数都达到最佳态。入眠前夕一龄组泽蛙的肥满度虽然最小,可是肝系数却最大,即越冬营养储备在肝脏。几乎没有什么储存在脂肪体,其脂肪体系数最小。三龄组泽蛙脂肪体系数最大,推测和生殖腺的发育有关。泽蛙出眠后,身体肥满度下降、内脏系数也显着下降。说明越冬期间消耗了身体和内脏器官的营养储备。重长指标Kwl值监测泽蛙肥满度的变化敏感。前人研究肥满度在冬眠前后是没有变化的。推测原因是使用K值而非Kwl值导致。冬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泽蛙冬眠时,独居个体的比例是38%,群居的个体的比例为62%。群居可以显着提高冬眠洞穴的湿度。泽蛙的体长和冬眠洞穴的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大龄的泽蛙冬眠洞穴的温度相应降低。不同年龄组越冬研究表明,冬眠洞穴温度随蛙龄增加而降低。一龄组洞穴温度最高平均15.06度,三龄组洞穴温度平均13.75度。冬眠洞穴湿度随蛙龄增加而增大,一龄组平均25.27%,三龄组平均29.51%。宝山地区泽蛙体长平均最小,冬眠深度最深,平均11.15cm。淞江地区冬眠的深度最浅,平均7.93cm,冬面洞穴的温度在不同地区间没有显着的差异。入眠前肥满度一龄组<二龄组<三龄组,也就是体内营养物质的储备随蛙龄的增加而改善。三龄组这样的体长较大泽蛙对低温的耐受力强,不需要冬眠洞穴有很高温度,而且还能保持冬眠洞穴有比较大的湿度,所以一般独自冬眠在比较浅的洞穴或者裂缝内过冬。而蛙龄比较小的泽蛙,体内脂肪含量少,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较低,皮肤失水率高,需要较高温度,一般选择集聚冬眠的方式,冬眠在在比较深的洞穴。洞穴内较高的温度来自代谢热。泽蛙聚集可以增加洞穴湿度,幼蛙聚集增加的洞穴湿度还远小于大龄泽蛙洞穴湿度。说明越冬对幼蛙的考验十分严峻。室内越冬实验表明不同年龄组的泽蛙越冬死亡率很不相同。一龄泽蛙的死亡率60%,二龄37.5%,三龄的25%。整体越冬死亡率27.5%。越冬期间死于红腿病的泽蛙23.75%,冻死的6.25%,其他原因的10%。二龄泽蛙最容易染病。一龄组泽蛙非常脆弱,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其越冬失败。体内能量储备少,脂肪含量极低,冻死几率在41.6%。而其他两个年龄组是不存在这样的死亡原因的。越冬对一龄组泽蛙最严峻。其高死亡率可以解释冬眠泽蛙年龄结构不会带来来年种群的大幅增长。大龄泽蛙越冬有迁移行为。越冬地点多为靠近稻田的较大型的,多年型水渠。越冬或者在废弃洞穴,或者裂缝与枯草下,越冬地点距离水源不过一米左右。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水渠不但是泽蛙重要的冬眠位点,而且水渠在整个生活季节作为一种良好的廊道,对泽蛙种群的波动有很大的影响。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是保护动物的前提条件,对于泽蛙来说保证其蛰眠洞穴的获得就是冬季保护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农事活动时应该对明显高出水田的田埂、沟渠岸边予以一定的保护,尽量避免破坏性的修葺活动,以保证泽蛙蛰眠洞穴的获得。泽蛙作为上海郊区种类不多的分布有影响的两栖类,理应受到更多的研究和关注,对泽蛙的深入调查也十分必要。

黄德军[7](2007)在《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对花背蟾蜍的毒理学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刘家峡(相对无污染地区)和兰州地区(以有机的石油类和挥发酚类为主要污染物)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uch)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研究:从生态学角度对B.raddei成体的种群密度、性别比例、生殖力(产卵量和雄性生殖腺指数)、脏器指数和食性以及蝌蚪的生长发育状况(孵化率、存活率和畸形率)进行了调查分析;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B.raddei成体血红细胞的微核率、血红细胞和肝细胞的DNA损伤程度、肝细胞的DNA甲基化程度、氧化损伤程度及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1.兰州和刘家峡两地区B.raddei的食物组成、脂肪体指数和雄性生殖腺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兰州地区水体污染对B.raddei的食物组成、营养状态和雄性生殖力影响不明显;2.兰州地区B.raddei的产卵量和蝌蚪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蝌蚪的死亡率和畸形率显着增加(P<0.01),说明水体污染能导致B.raddei雌性成体生殖力和幼体成活率的降低,畸形率的增高,直接影响B.raddei种群数量,导致其种群衰退;雄雌比例的改变也能间接地对B.raddei的种群结构和数量产生影响;3.兰州地区B.raddei的体重体长减小、肝脏和肾脏指数增大(P<0.05),说明兰州地区的B.raddei相对刘家峡的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排毒解毒以减轻污染对机体的伤害,从而用于繁殖的能量相对减少,间接导致B.raddei种群数量下降;4.兰州地区B.raddei的密度明显比同期刘家峡的低(P<0.05),说明兰州地区的水体污染是导致B.raddei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5.兰州地区B.raddei血红细胞微核率明显比同期刘家峡地区的高(P<0.01),说明兰州地区水体污染物对生存其中的两栖类具有较强的诱变性;6.兰州地区B.raddei血红细胞和肝细胞的DNA损伤程度明显比同期刘家峡地区的高(P<0.05),这与微核率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兰州地区水体污染物对动物细胞的DNA有较大的遗传损伤作用。兰州地区B.raddei肝细胞的丙二醛含量显着增加(P<0.05),而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P<0.05),充分说明兰州地区的B.raddei受水体污染物刺激,导致自由基发挥毒性作用,一方面增大了对细胞膜和DNA的氧化损伤作用,另一方面抑制了肝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7.兰州地区B.raddei肝细胞DNA的甲基化程度明显低于同期刘家峡地区的(P<0.05),说明兰州地区水体污染物对两栖类有潜在的致癌作用;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微核率测定,DNA损伤程度和DNA甲基化程度检测的结果能更好地反映石油类和酚类污染的生物学效应;而对于慢性中毒监测,用肝细胞作为研究材料比血红细胞更加灵敏准确;9.石油类和挥发酚类物质对B.raddei的遗传毒性效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污染程度轻的季节,B.raddei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也低,说明轻污染环境对生物造成的遗传物质损伤具有可修复性。因此,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处理可以减轻对生物的毒性作用,甚至可以使受损生物得到恢复。总之,本文探讨了石油类和挥发酚类污染物质对B.raddei在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毒性影响,阐述了其毒性影响机制,同时为石油类和酚类污染的生物监测提供了科学方法,对于两栖类的物种保护、湿地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水质监测和环境评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堃[8](2006)在《云南高原湖泊特有鱼类的生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以云南高原湖泊特有鱼类云南倒刺鲃(Spinibarbus yunnanensis)和抚仙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tingi)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抚仙湖云南倒刺鲃和抚仙金线鲃的年龄、生长、繁殖特征;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抚仙金线鲃三个群体共33个个体的线粒体D-loop区部分片段的序列,结合冯建国(2002)提供的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七个群体共175个个体的D-loop区部分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了抚仙金线鲃的遗传多样性;根据七个云南高原湖泊近年渔获物的变化情况,探讨了云南土着鱼类的变化特征和濒危的原因。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云南倒刺鲃的年龄可以通过鳞片、耳石、背鳍条上的年轮特征来鉴定。年轮每年形成一次,主要形成时间是10月至次年的3月份。2-3龄云南倒刺鲃在鳞片和背鳍条磨片上较规律地出现副轮的现象可能与其食性的转换有关。全长-体重关系为W=9×10-6TL3.0424 ,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Lt =950.573[1-e-0.105(t+0.218)],Wt=10352.83[1-e-0.105(t+0.218)] 3.0424。与倒刺鲃属其他鱼类比较,云南倒刺鲃生长速度更为缓慢,反映了抚仙湖营养贫乏的环境条件特征。2.抚仙金线鲃的年龄可通过鳞片、背鳍条上的年轮特征来鉴定,但6龄以上个体年龄不适合用鳞片来判断。年轮每年形成一次,主要形成时间是3-5月份。全长-体重关系: W=2×10-6TL3.3257。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t=352.383[1-e-0.094(t+0.886)],Wt=591.07[1-e-0.094(t+0.886)] 3.3257。3.云南倒刺鲃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8月份,6-7月为繁殖盛期。性成熟群体的性体指数一年只有一个峰值,出现在5-7月。产卵类型为分批同步型。其卵巢一年成熟一次。绝对繁殖力1909-13834粒,相对繁殖力为3-29粒/g。雄性初次性成熟全长238 mm,相应年龄为3龄,雌性初次性成熟全长317 mm,相应年龄为4龄。4.抚仙金线鲃的繁殖时间为11月至次年4月,12-2月为繁殖盛期。性成熟群体的性体指数一年只有一个峰值,出现在11-12月。产卵类型为一次产卵类型。其卵巢一年成熟一次。抚仙金线鲃的平均绝对繁殖力为3087,平均相对繁殖力为68粒/g。雄性初次性成熟全长103 mm,相应年龄为3龄,雌性初次性成熟全长126 mm,相应年龄为4龄。

王晶琳[9](2006)在《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栖类因为皮肤裸露,渗透性强,因此对栖息环境质量极为敏感,被称为健康环境的指示物种。掌握两栖类各物种的分布、多度和种群趋势、栖息地类群及潜在威胁等成为两栖类保护的基础和前提。 泽蛙是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两栖类。但对泽蛙的研究并不系统深入。在种群数据易于获取时,对泽蛙的种群进行相关系统的生态研究,有助于了解泽蛙的种群生态特征。对泽蛙的种群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也有利于了解泽蛙的栖息地类型以及潜在的威胁等,以为泽蛙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和前提。 本研究在2004年-2005年首次较全面地针对上海郊区农田的泽蛙种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泽蛙冬季蛰眠概况、泽蛙种群动态,以及不同栖息地内泽蛙的种群特征等,并对泽蛙种群的年龄组划分进行了探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2005年泽蛙出眠时间为三月底,四月初,且在气温下降的日期内泽蛙有重新回洞的行为。泽蛙入眠的时间为十月底、十一月初,在其间的温度较高天里泽蛙有出洞活动的行为。在四月份与十月份间,泽蛙一直在农田中活动,期间在六月份和八月份进行了两次繁殖,繁殖场所主要为水稻田。 泽蛙种群数量年度内波动最高峰出现在七月份,即经历了第一次繁殖后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排列顺序如下:七月份>九月份>八月份>十月份>六月份≥五月份>四月份。经过两次繁殖后的九、十月份种群反而低于七月份的原因在于泽蛙幼体的存活率低于其它个体,大部分幼体并没有成功参与到陆生成体种群中。种群平均体长月份间排序为五月份≥六月份>十月份>九月份>>四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产生的原因在于种群的繁殖和个体生长。 泽蛙的营养状况为五月份明显好于四月份,六月份好于五月份,七月份明显差于六月份,七月份好于八月份,九月份也明显好于八月份。即泽蛙营养状况最差的为八月份,最好为六月份。出眠后到繁殖前的一段时期内泽蛙主要进行的是觅食生长活动,七、八月份的营养状况差这可能也是造成种群下降的原因之一。 依体长/体重聚类分析法,将泽蛙种群的年龄划分为四个组:体长1.5-3.1cm为Ⅰ年龄组,3.2-3.9cm为Ⅱ年龄组,4.0-4.5cm为Ⅲ年龄组,4.8-5.1cm为Ⅳ年龄组。年龄组的意义在于,Ⅰ年龄组包括了绝大多数一龄个体,和少部分年前八月份出生的二龄个体,Ⅱ年龄组为二龄个体,Ⅲ年龄组为三龄个体,Ⅳ年龄组为四龄个体。依次划分方法,上海农田泽蛙种群以Ⅰ年龄组个体为绝大部分,Ⅱ年龄组次之,Ⅲ年龄组、Ⅳ年龄组比例较小,年龄结构为典型的金字塔型。

陈嶙[10](2004)在《大蟾蜍(春夏季)的体温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蟾蜍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受到环境因子的显着影响。本文从气温、地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等方面,对大蟾蜍的体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便对两栖动物,特别是无尾类的保护提供依据。

二、大蟾蜍(春夏季)的体温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蟾蜍(春夏季)的体温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珍稀濒危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1.2.2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1.2.3 蒙原羚(Procapra gutturosa)
        1.2.4 盘羊(Ovis ammon)
        1.2.5 北山羊(Capra ibex)
        1.2.6 岩羊(Pseudois nayaur)
    1.3 珍稀濒危有蹄类研究现状
    1.4 3S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特征
        2.2.4 植物资源
        2.2.5 动物资源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
        3.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3.2.3 生境适宜性评价
第4章 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
    4.1 蒙古野驴生境评价结果
    4.2 鹅喉羚生境评价结果
    4.3 黄羊生境评价结果
    4.4 盘羊生境评价结果
    4.5 北山羊生境评价结果
    4.6 岩羊生境评价结果
第5章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2 保护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衡水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湿地公园研究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城市湿地公园及生物多样性概述
    2.1 城市湿地公园及相关术语概念与辨析
        2.1.1 湿地
        2.1.2 城市公园湿地
        2.1.3 湿地公园
        2.1.4 城市湿地公园
        2.1.5 国家湿地公园
        2.1.6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1.7 湿地自然保护区
        2.1.8 概念辨析
    2.2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2.2.1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方法
        2.2.2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2.3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3.1 湿地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价值
        2.3.2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4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内涵及保护手段
        2.4.1 生物多样性概念
        2.4.2 生物多样性内涵
        2.4.3 生物多样性保护手段
3 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
    3.1 建设具高度生物多样性城市湿地公园的理论基础及指标依据
        3.1.1 建设具高度生物多样性城市湿地公园的理论基础
        3.1.2 建设具高度生物多样性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指标依据
    3.2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及保护方法
        3.2.1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
        3.2.2 湿地景观多样性保护
        3.2.3 植物多样性保护
        3.2.4 动物多样性保护
    3.3 城市湿地公园动植物栖息地构建策略
        3.3.1 动植物栖息地的构建原则
        3.3.2 水域深度设计
        3.3.3 湿地岸线、驳岸及沿岸栖息地设计
        3.3.4 湿地生态岛屿设计
    3.4 生物多样性保护背景下城市湿地公园游赏设施规划
        3.4.1 游憩道路规划
        3.4.2 游赏建筑规划
        3.4.3 科普体系规划
        3.4.4 亲水设施规划
4 案例分析
    4.1 城市湿地公园案例
        4.1.1 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1.2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2 其他具借鉴意义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
        4.2.1 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
        4.2.2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2.3 加拿大霹雳角国家公园
5 衡水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项目区位
        5.1.2 上位规划
        5.1.3 自然条件
        5.1.4 生物资源
        5.1.5 人文资源
    5.2 现状调研及存在问题
        5.2.1 交通
        5.2.2 地形
        5.2.3 生物
        5.2.4 活动
    5.3 规划设计总则
        5.3.1 公园定位
        5.3.2 规划设计目标
        5.3.3 规划设计策略
    5.4 规划设计布局
        5.4.1 规划结构
        5.4.2 功能分区
        5.4.3 交通组织
        5.4.4 地形处理
    5.5 分区规划
        5.5.1 管理服务区
        5.5.2 游览活动区
        5.5.3 科普游览区
        5.5.4 水生态展示区
        5.5.5 重点保护区
    5.6 专项规划
        5.6.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
        5.6.2 水生态保护专项规划
        5.6.3 游憩设施专项规划
        5.6.4 公园用地平衡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规划设计文本

(3)黑斑侧褶蛙8月份体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黑斑侧褶蛙体温的影响
        2.1.1 气温对黑斑侧褶蛙体温的影响
        2.1.2 地温对黑斑侧褶蛙体温的影响
        2.1.3 水温对黑斑侧褶蛙体温的影响
    2.2 空气相对湿度对黑斑侧褶蛙体温的影响
    2.3 光照度对黑斑侧褶蛙体温的影响
3 讨论

(5)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分布及其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产生的背景
    1.2 疾病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现状
        1.2.1 疾病监测预警机制主要发展历程
        1.2.2 我国主要的疾病预警系统
        1.2.3 我国疾病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1.3 动物防疫体系现状
        1.3.1 我国动物防疫体系主要发展历程
        1.3.2 现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效
        1.3.3 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野生动物种群监测研究现状
    1.5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野生动物分布研究
        2.2.2 冬季湿地水鸟调查方法
        2.2.3 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状况调查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监测对象的选定
    3.1 国家林业局规定的监测对象
    3.2 当前重点监测的野生动物疫病的基本信息
    3.3 讨论
4 野外野生动物资源分布研究
    4.1 两栖动物
    4.2 爬行动物
    4.3 兽类
    4.4 鸟类
    4.5 讨论
5 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分布状况研究
    5.1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概况
    5.2 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物种状况
    5.3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的数量变化
    5.4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的功能分类
    5.5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物种和单位的地区分布及从业情况
    5.6 讨论
6 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系统的研究
    6.1 陆生野生动物监测点的建设
        6.1.1 机构设置
        6.1.2 野外监测
        6.1.3 监测信息报告
        6.1.4 制度建设
        6.1.5 监测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6.1.6 取得的成效
        6.1.7 存在问题
    6.2 监测体系建设
        6.2.1 监测体系建设思路
        6.2.2 监测体系建设的任务
        6.2.3 建设目标
        6.2.4 现有野外监测体系的调整
        6.2.5 体系建设规划
    6.3 讨论
7 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信息传递系统的研建
    7.1 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数据库建设
        7.1.1 目的及运行环境
        7.1.2 软件编制及特点
        7.1.3 功能及其模块划分
        7.1.4 系统的设计
        7.1.5 软件的主要应用
    7.2 基于 GIS 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
        7.2.1 GIS 系统主要应用概况
        7.2.2 基于 GIS 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建
    7.3 讨论
8 浙江省禽流感防控监测与预警
    8.1 鸟类的迁徙
    8.2 迁徙鸟类成为疫源的条件
    8.3 禽流感防治研究
    8.4 迁徙鸟类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8.5 浙江省监测系统重点监测的物种
    8.6 迁徙鸟类动态
        8.6.1 全省10 个监测站的初步数据分析
        8.6.2 杭州湾滨海湿地监测站2007 年度鸟类迁徙状况
    8.7 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成效小结
    8.8 讨论
9 结论和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OIE 法定报告疾病名录
    附录二: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附录三 全省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物种名单
详细摘要

(6)上海郊区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越冬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全球两栖动物保护概况
    第二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三节、研究区域概况
    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二章 泽蛙越冬的肥满度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方法
    第三节、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讨论和结论
第三章 泽蛙冬眠生态学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方法
    第三节、结果与分
    第四节、讨论
第四章 上海市郊越冬泽蛙的种群特征和越冬场所
    第一节、上海市郊越冬泽的德种群特征
    第二节、泽蛙冬眠的洞穴特征
    第三节、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上海郊区泽蛙越冬的行为和越冬死亡率
    第一节、研究方法
    第二节、研究结果和分析
    第三节、讨论结论
结论和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对花背蟾蜍的毒理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 水体污染物的分类、来源及性质
    2. 污染物对生物的毒性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3. 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现状
    4. 毒理学研究方法简介
    5. 两栖类受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进展
    6. 研究方法和材料的选择
    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 实验药品
    4. 实验方法
        4.1 研究样点选择
        4.2 B.raddei野外种群生态学调查与采样
        4.3 B.raddei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4.4 微核观察
        4.5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DNA损伤
        4.6 细胞DNA总甲基化程度测定
    5. 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1. 水体主要污染物成分及浓度分析
    2. B.raddei种群密度和性别比例分析
    3. B.raddei的产卵量、蝌蚪的孵化率、成活率和畸形率调查
    4. B.raddei的体重、体长、脏器指数和食性分析
    5. 水体污染对B.raddei血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研究
    6. 水体污染对B.raddei血细胞和肝细胞的DNA损伤研究
    7. B.raddei肝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8. 水体污染对B.raddei肝细胞DNA甲基化程度的影响研究
    9. B.raddei遗传损伤各指标与石油类和挥发酚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水体主要污染物成分及浓度分析
    2. B.raddei种群密度和性别比例分析
    3. B.raddei的产卵量、蝌蚪的孵化率、成活率和畸形率调查
    4. B.raddei的体重、体长、脏器指数和食性分析
    5. 水体污染对B.raddei血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研究
    6. 水体污染对B.raddei血细胞和肝细胞的DNA损伤研究
    7. 水体污染对B.raddei的氧化损伤研究
    8. 水体污染对B.raddei肝细胞DNA甲基化程度的影响研究
    9. B.raddei遗传损伤各指标与石油类和挥发酚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云南高原湖泊特有鱼类的生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抚仙湖和滇池的自然地理概况
    4. 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生物入侵与鱼类濒危研究概况
    1. 生物入侵及相关概念
    2. 土着种对生物入侵的响应
    3. 鱼类濒危研究概况
第三章 云南倒刺鲃的年龄和生长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云南倒刺鲃繁殖生物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抚仙金线鲃的年龄和生长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抚仙金线鲃繁殖生物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七章 抚仙金线鲃鱼类的遗传多样性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4. 讨论
第八章 云南高原湖泊鱼类组成现状及土着鱼类濒危原因的初步探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在学期间完成论文

(9)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综述
    1.1 全球两栖类种群下降的现状与趋势
    1.2 全球两栖类种群下降原因综述
    1.3 农业活动对两栖类种群的影响
    1.4 泽蛙的宏观研究概况
2、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3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2.5 主要野生动物资源
    2.6 农田生境
3、研究方法
    3.1 泽蛙种群调查研究方法
    3.2 五个调查样带的分布
    3.3 泽蛙蛰眠状况研究方法
    3.4 数据分析
4、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特征研究
    4.1 上海农田泽蛙形态特征
    4.2 上海农田泽蛙种群研究
5、上海不同郊区农田泽蛙种群调查
    5.1 不同郊区泽蛙种群动态比较
    5.2 上海不同郊区泽蛙种特征比较
6、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动态
7、上海农田泽蛙蛰眠状况初步调查
    7.1 洞穴内泽蛙的数量分布
    7.2 蛰眠洞穴特征
    7.3 讨论
8、结论及保护建议
致谢

(10)大蟾蜍(春夏季)的体温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工作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四、大蟾蜍(春夏季)的体温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珍稀濒危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D]. 李思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衡水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 陈雪微.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3]黑斑侧褶蛙8月份体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J]. 陈嶙,熊洪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1)
  • [4]泽陆蛙夏末秋初体温与环境因子关系初探[J]. 陈嶙,熊洪林. 贵州农业科学, 2009(09)
  • [5]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分布及其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研究[D]. 朱桂寿.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6]上海郊区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越冬生态学研究[D]. 王晓黎.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对花背蟾蜍的毒理学影响[D]. 黄德军. 兰州大学, 2007(04)
  • [8]云南高原湖泊特有鱼类的生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10)
  • [9]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生态学研究[D]. 王晶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10]大蟾蜍(春夏季)的体温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初步研究[J]. 陈嶙.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06)

标签:;  ;  ;  ;  

大蟾蜍(春夏)体温与环境因素关系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