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镍粉的制备研究进展

纳米镍粉的制备研究进展

一、纳米镍粉制备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曹丽红[1](2021)在《镍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印刷效果研究》文中指出金属镍由于成本低、储量丰富、物化性能优异等特性,正逐步取代贵金属在电子元器件中的主导地位。纳米镍粉由于具有巨大的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在油墨应用中容易发生团聚,其在油墨中的分散性能也直接影响着镍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及印刷适性,因此研究制约油墨分散性能的因素是改善镍导电油墨性能的关键。以纳米镍粉为原料,以最终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为目的,通过机械高速搅拌的方式,在溶剂松油醇中改变分散剂、分散时间、pH值以及镍粉固含量进行分散实验。基于斯托克斯(Stokes)沉降公式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镍粉的分散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对比。同时,将所得最佳分散条件下的镍导电油墨在18种柔性基材上凹版打样进行印刷效果研究,对印刷样品进行一系列表征以探求适合于镍导电油墨印刷的基材。研究发现:(1)当使用分散剂PVP、T-154和7605分散剂时,镍粉的最佳分散时间均为5小时,使用PEG、柠檬酸CA和不加分散剂的条件下最佳分散时间为6小时。其中PVP由于其同时具有锚式基团和溶剂化链展现出最优的镍粉分散性能,并且应控制PVP与镍粉的质量比在1%-3%之间。(2)以PVP作分散剂,改变分散体系的pH值和镍粉的固含量。当pH值等于6时,镍粉颗粒表面形成亲油性较好的Ni-OH基团,而在酸性更强时形成亲油性差的Ni-OH2+基团和碱性条件下形成亲油性更差的Ni-O-基团,所以镍粉在pH值等于6时分散性能最佳。同时当pH为6时,不论镍粉在分散体系中的固含量大小,镍粉在体系中基本达到单分散的最佳状态,而当pH值为2,4,8时,镍粉的固含量为50%时的分散效果优于其它固含量。(3)通过对比印刷样品的线条宽度、印刷面积覆盖率、色密度和墨层厚度,得到更适合于镍导电油墨的柔性基材,它们分别是:陶瓷片、瓷白片、PP高光纸、PP哑光纸、水晶照片纸、PET薄膜和消光弱溶剂纸。以上基材之所以呈现良好的印刷效果是因为基材表面的亲油性优异或者微孔结构的吸附渗透作用。

卞仙[2](2019)在《水溶性盐隔离法制备高结晶纳米镍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金属镍粉具有优良的电学和磁学性能,在电极材料、催化剂、磁流体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贱金属内电极多层陶瓷电容器(BME-MLCC)的快速发展,对纳米镍粉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其制备技术的研究也愈加广泛。现有方法制备的纳米镍粉普遍存在着颗粒尺寸偏大、粒径分布不均匀、抗氧化温度低等问题亟待解决。纳米镍粉的抗氧化性能取决于其结晶性,而结晶性又严重依赖于制备温度。但高温制备纳米镍粉时难以避免颗粒的团聚和烧结长大,正因为此,制备兼具高分散性和高结晶性的纳米镍颗粒一直是本领域的技术瓶颈和研究重点。本文探索了以高熔点水溶性无机盐作为隔离相制备纳米镍粉的新技术,并成功在高温下制备出了结晶性良好、抗氧化温度高的高分散纳米镍粉。本文首先研究了水溶性无机盐颗粒的制备和颗粒形态控制技术,采用反溶剂法成功制备出了K2SO4、NaCl盐颗粒,并研究了溶剂/反溶剂比、无机盐初始浓度、沉淀方式和滴加速度等因素对无机盐颗粒的颗粒尺寸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聚丙烯酸(PAA)添加剂并调节其加入量,可制备出颗粒尺寸从10 nm至400 nm的K2SO4盐。在控制水溶性无机盐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水溶性无机盐隔离法制备纳米镍粉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制备方法:一种是纳米硫酸钾盐混合隔离法,本文分别制备出硫酸钾盐纳米颗粒和镍前驱体纳米颗粒,将两者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分散混合,干燥后进行空气中700℃预烧和H2气氛下550℃还原,成功制备出颗粒分散、尺寸均匀、结晶性较好、粒径在100 nm以下的纳米镍粉,抗氧化温度可达508℃。研究发现:硫酸钾盐用量达到前驱体摩尔量的5倍以上时,隔离效果较好;调节前驱体原料浓度、盐/前驱体比例等参数可获得30 nm至300 nm不同粒径的纳米镍粉。另一种是镍盐溶液浸渍氯化钠法,即将微米氯化钠盐浸渍在含镍的有机溶剂中,使镍离子吸附至氯化钠盐颗粒的表面,去除多余浸渍液后干燥,在H2气氛下550℃高温还原,成功制备出高结晶性、均匀、分散,且平均粒径最小仅为6 nm的纳米镍粉,其抗氧化温度均在300℃以上。本文探究了浸渍液原料、浸渍液浓度及干燥方式等因素对镍粉的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三氯甲烷、丙酮和乙醇均可作为浸渍液溶剂;浸渍液浓度越高,制备的镍颗粒越大,粒径分布也越宽;80℃干燥和冷冻干燥的方式优于真空干燥,镍颗粒尺寸均匀性更佳。

叶凯,梁风,姚耀春,马文会,杨斌,戴永年[3](2019)在《纳米镍粉的制备与应用的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等离子体法、液相还原法、电火花放电腐蚀法和高能球磨法等几种纳米镍粉的常见制备方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归纳了在纳米镍粉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着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纯度难以控制等问题;其研究趋势是通过分析其成核与生长机理,找到最佳合成条件以实现纳米镍粉的可控制备。另外,本文重点叙述了纳米镍粉在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和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从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各个领域对纳米镍粉的需求。在纳米镍粉的应用中,存在着易氧化及同其他材料匹配性差等问题,需要通过表面改性等手段优化其应用性能。最后,文章指出将纳米镍粉的应用与其制备方法相结合,用最合适的方法制备出符合应用要求的纳米镍粉,是未来纳米镍粉的研究趋势。

白瑶瑶[4](2019)在《碳纳米材料的吸波及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吸波和电磁屏蔽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逐层抽滤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锰粉掺杂碳纳米纸、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镍沉积碳纳米纸以及采用“共混-超声-模压”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橡胶柔性材料,实现有效的吸波和电磁屏蔽性能。本文首先研究了含量为030wt%的纳米锰粉掺杂碳纳米纸的吸波及电磁屏蔽性能。当纳米锰粉的含量为20wt%时的厚度仅为0.1mm,在频率为3.41GHz和3.52GHz处存在两个吸收峰,峰值分别为-13.2dB和-15.6dB,电磁屏蔽性能在8.212.4GHz频率范围内的平均值达到了42dB。其次研究了不同沉积时间的纳米镍沉积碳纳米纸在频率为218GHz包括S波段、C波段、X波段和Ku波段频率范围的电磁屏蔽性能。结果显示沉积时间为60min的纳米镍沉积碳纳米纸的厚度为0.105mm,其平均电磁屏蔽值可以达到42.59dB。在500次循环的弯曲试验后,60min镍沉积碳纳米纸仍能保持94%的电磁屏蔽性能,说明镍沉积碳纳米纸具有优异的力学稳定性。最后制备了石墨烯/橡胶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当石墨烯的含量为8wt%时,厚度仅为3mm的石墨烯/橡胶材料的电导率可以达到28.3S/m,热导率为0.79W/mK,且断裂伸长率可以到210%。石墨烯含量为8wt%的石墨烯/橡胶材料在X波段(8.212.4GHz)和Ku波段(12.418GHz)的平均电磁屏蔽值为33dB和35dB,相比于现有文献中橡胶基材料的电磁屏蔽值,处于较高水平。石墨烯/橡胶材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柔韧性,分别在5000次弯曲循环试验和盐雾腐蚀一周其电磁屏蔽性能仍能保持原来的95%和94%。

袁志锋,赵凤起,张教强,耿超辉,李雷霞[5](2017)在《纳米金属粉的制备、改性及其在推进剂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综述了纳米金属粉的制备、改性及其在推进剂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制备金属粉的电爆法。分析了纳米金属粉发展中的瓶颈及问题,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为相关纳米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杨勇[6](2017)在《旋转填充床中纳米镍及镍基颗粒的可控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镍及镍基颗粒具有优异的磁学特性、光学特性、电学特性,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由于液相还原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制备形貌粒径可控、功耗低、产量高、环保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传统反应器内混合的限制,产品团聚严重,粒径分布大,因此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镍时对反应过程的混合效果提出了较高要求。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具有强化混合和传质的作用,能够实现反应沉淀制备纳米颗粒过程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可控。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技术中心已经成功制备出纳米CaC03、A1203、ZnO、Si02等多种纳米颗粒。本文提出了在RPB内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开展了 RPB和搅拌反应釜(STR)内纳米镍粉的制备研究,分别考察了在RPB和STR内的不同因素对纳米镍粉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初步制备出以107 nm和42 nm纳米Ni为载体的Pt/Ni和Pd/Ni颗粒。主要内容如下:1.STR内纳米镍粉的制备研究。实验结果为:纳米镍粉的平均粒径随着NiSO4浓度、反应物配比、NaOH浓度、反应温度、NaBH4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随着搅拌速度的提高而不断降低并趋于稳定,获得了较优操作条件:NiS04浓度为0.8mol/L、进料速度为2ml/s、反应物摩尔配比为6:1、NaOH浓度为1mol/L、NaBH4浓度为0.01mol/L、搅拌速度为2400 rpm、反应温度为80 ℃C,并在较优条件下制备出常温下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107 nm的面心立方结构(FCC)的纳米镍粉。2.RPB内纳米镍粉的制备研究。实验结果为:纳米镍粉的平均粒径随着NaBH4浓度、RPB转速和RPB循环时间的提高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循环液进料速度的提高不断减小并趋于稳定,并获得了较优操作条件:RPB转速为2000 rpm、RPB环境下NaBH4浓度为0.06 mol/L、RPB循环时间为2 min、循环液进料速度为8 ml/s。在较优条件下能够制备出平均粒径42 nm的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镍。3.纳米镍基颗粒Pt/Ni、Pd/Ni的制备研究。采用还原法将Pt、Pd负载到纳米镍粉表面,制备出双金属镍基颗粒Pt/Ni、Pd/Ni。实验比较了相同条件下107 nm和42 nm镍粉对该双金属的物化性能的影响,XRD和TEM显示产品为Ni表面负载Pt、Pd的双金属,Pt、Pd粒径大小均在5 nm以内;比表面积显示42 nm纳米镍Pt/Ni和Pd/Ni的比表面积比107 nm大。循环稳定性实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纳米镍负载的Pd、Pt负载率呈现出不断降低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在0-8 h内表现较稳定。42 nm纳米镍负载的贵金属负载率较107 nm纳米镍高。

杨勇,董坤,邵磊,初广文,孙宝昌,邹海魁[7](2016)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液相还原法在搅拌反应器内进行了纳米镍粉的制备研究。系统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配比(N2H4∶NiSO4)、引发剂浓度、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操作条件对镍粉物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较优操作条件:NiSO4为0.8mol·L-1,反应物配比为6∶1,NaBH4浓度为0.01mol·L-1,NaOH浓度为1mol·L-1,反应温度80℃,搅拌速度为2400r·min-1,在较优条件下制备出常温下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107nm的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镍粉。

孙磊,李军义,郭顺,罗文,杨国启[8](2014)在《超细镍粉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超细镍粉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我国功能材料开发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国内外超细镍粉的制备工艺和方法,简要阐述各种方法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提出我国超细镍粉研究重点。

傅小明[9](2010)在《纳米镍的物理法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文中指出纳米镍具有独特的表面特性、吸附特性和铁磁性等,它的应用比较广泛,国内外对纳米镍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研究。文章主要综述了机械球磨法、气相凝聚法、溅射法、电爆炸丝法、等离子体法等物理法制备纳米镍的研究现状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并对纳米镍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李新春,成会朝,范景莲[10](2009)在《纳米镍粉制备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纳米镍粉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粉末,具有广泛的用途。论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制备超细/纳米镍粉的新工艺、新方法,并将这些制备方法进行对比,讨论了每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对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展望了纳米镍粉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二、纳米镍粉制备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镍粉制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镍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印刷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导电油墨
    1.2 镍导电油墨
        1.2.1 金属镍粉的制备方法
        1.2.2 镍导电油墨的应用
        1.2.3 镍导电油墨的组成
    1.3 镍导电油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镍导电油墨的国内发展现状
        1.3.2 镍导电油墨的国外发展现状
        1.3.3 镍导电油墨的发展趋势
    1.4 用于MLCC内电极镍浆的研究现状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的提出
        1.5.2 选题意义
        1.5.3 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粘度调配
    2.3 不同分散剂分散效果实验
        2.3.1 使用不同分散剂镍导电油墨的制备
        2.3.2 不同分散剂含量镍导电油墨的制备
    2.4 不同PH值下不同固含量镍粉分散效果实验
    2.5 镍导电油墨的打样印刷实验
    2.6 镍导电油墨的实际应用实验
    2.7 性能测试与表征
        2.7.1 镍粉分散性能表征
        2.7.2 镍导电油墨的印刷效果表征
3 结果与讨论
    3.1 分散液粘度以及影响因素
    3.2 分散剂对镍粉分散的影响
        3.2.1 镍粉在不同分散剂中最佳分散时间的确定
        3.2.2 不同分散剂对镍粉分散性能的影响
        3.2.3 PVP剂量对镍粉分散性能的影响
    3.3 PH值对镍粉分散性能的影响
        3.3.1 不同pH值对镍粉分散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固含量对镍粉分散性能的影响
    3.4 镍导电油墨的印刷效果研究
        3.4.1 印刷效果较差基材的分析与讨论
        3.4.2 印刷效果良好基材的分析与讨论
    3.5 镍导电油墨在MLCC中的应用效果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水溶性盐隔离法制备高结晶纳米镍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镍粉的性能及用途
        1.2.1 纳米镍的性能
        1.2.2 纳米镍的应用
    1.3 MLCC内电极用纳米镍粉简介
        1.3.1 MLCC简介
        1.3.2 MLCC内电极材料的发展
    1.4 纳米金属镍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1.4.1 固相法
        1.4.2 液相法
        1.4.3 气相法
        1.4.4 纳米金属镍的研究现状
    1.5 水溶性盐隔离法简介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方法
    2.1 实验内容与路线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研究路线与实验方法
    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2.2.1 SEM形貌分析
        2.2.2 TEM形貌及衍射分析
        2.2.3 XRD物相分析
        2.2.4 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5 DSC/TG热分析
        2.2.6 VSM磁学性能分析
第三章 水溶性无机盐的制备及颗粒形态控制
    3.1 反溶剂法制备水溶性无机盐简介
    3.2 反溶剂法制备小粒径硫酸钾的影响因素
        3.2.1 溶剂/反溶剂比对硫酸钾盐颗粒尺寸的影响
        3.2.2 初始浓度对硫酸钾盐颗粒尺寸的影响
        3.2.3 沉淀方式对硫酸钾盐颗粒尺寸的影响
    3.3 聚丙烯酸添加剂对纳米硫酸钾颗粒尺寸的影响
    3.4 反溶剂法制备小粒径氯化钠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硫酸钾盐混合隔离法制备纳米镍粉
    4.1 盐混合隔离法合成过程
    4.2 前驱体制备工艺
        4.2.1 化学沉淀法制备前驱体
        4.2.2 不同原料浓度的前驱体
    4.3 硫酸钾盐混合隔离法制备纳米金属镍影响因素研究
        4.3.1 不同原料浓度制备前驱体对颗粒尺寸形貌的影响
        4.3.2 盐/前驱体比例对颗粒尺寸形貌的影响
    4.4 物相变化过程研究
    4.5 性能测试
        4.5.1 抗氧化性能测试
        4.5.2 磁学性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镍盐溶液浸渍氯化钠盐法制备纳米镍粉
    5.1 镍盐溶液浸渍氯化钠盐法的合成过程
    5.2 镍盐溶液浸渍氯化钠盐法制备纳米金属镍影响因素研究
        5.2.1 浸渍液原料对颗粒尺寸形貌的影响
        5.2.2 浸渍液溶剂对颗粒尺寸形貌的影响
        5.2.3 浸渍液浓度对颗粒尺寸形貌的影响
        5.2.4 干燥方式对颗粒尺寸形貌的影响
    5.3 性能测试
        5.3.1 抗氧化性能测试
        5.3.2 磁学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3)纳米镍粉的制备与应用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镍粉的常见制备方法
    1.1等离子体法
        1.1.1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
        1.1.2射频等离子体辅助氢还原法
        1.1.3微波等离子体法
    1.2液相还原法
    1.3电火花放电腐蚀法
    1.4高能球磨法
2纳米镍粉的应用
    2.1多层陶瓷电容器
    2.2催化剂
    2.3其他应用
3纳米镍粉的发展趋势
4结语

(4)碳纳米材料的吸波及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吸波及电磁屏蔽原理
        1.1.2 吸波及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
        1.1.3 纳米吸波及电磁屏蔽材料的介绍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第2章 纳米锰粉掺杂对碳纳米纸的电磁屏蔽及吸波的影响
    2.1 纳米锰粉掺杂碳纳米纸的制备
        2.1.1 纳米锰粉的制备
        2.1.2 纳米锰粉掺杂碳纳米纸的制备
    2.2 表征方法
        2.2.1 微观形貌及微观元素组成表征
        2.2.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2.2.3 密度和电导率测定
    2.3 纳米锰粉掺杂碳纳米纸的吸波性能
    2.4 纳米锰粉掺杂碳纳米纸电磁屏蔽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镍沉积对碳纳米纸的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3.1 纳米镍沉积碳纳米纸的制备
    3.2 表征方法
        3.2.1 微观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
        3.2.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3.2.3 磁性能表征
        3.2.4 电导率的测定
    3.3 纳米镍沉积碳纳米纸电磁屏蔽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墨烯/橡胶柔性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4.1 实验材料的准备
    4.2 石墨烯/橡胶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
        4.2.1 纳米片层石墨烯的制备
        4.2.2 纳米片层石墨烯与三元乙丙橡胶的复合
    4.3 表征方法
        4.3.1 微观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表征
        4.3.2 力学性能测试
        4.3.3 电导率的测定
        4.3.4 导热系数的测定
    4.4 纳米片层石墨烯/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5)纳米金属粉的制备、改性及其在推进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金属粉的制备方法
    1.1 电爆法
    1.2 蒸发凝聚法
    1.3 高能球磨法
    1.4 活化氢熔融金属反应法
    1.5 活性模板法
    1.6 激光复合加热制备法
    1.7 等离子体法
2 纳米金属粉的改性
    2.1 无机物包覆改性
    2.2 有机物包覆改性
3 纳米金属粉在推进剂中的应用
    3.1 在双基推进剂中的应用
    3.2 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应用
    3.3 在复合推进剂中的应用
    3.4 在Al–H2O推进剂中的应用
4 结束语

(6)旋转填充床中纳米镍及镍基颗粒的可控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简介
    1.3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的特性
        1.3.1 小尺寸效应
        1.3.2 表面效应
        1.3.3 量子尺寸效应
        1.3.4 宏观量子轨道效应
    1.4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的应用
        1.4.1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在磁学领域的应用
        1.4.2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1.4.3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在电学领域的应用
        1.4.4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4.5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1.5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的制备方法
        1.5.1 固相法
        1.5.2 气相法
        1.5.3 液相法
    1.6 纳米镍及镍基颗粒制备工业化研究
    1.7 液相法纳米粒子形成过程分析
    1.8 液相还原法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1.8.1 液相还原法的优势
        1.8.2 液相还原法目前存在的问题
    1.9 超重力技术
        1.9.1 超重力技术简介
        1.9.2 超重力技术原理
        1.9.3 超重力机结构特点
        1.9.4 超重力技术在传质中的应用
        1.9.5 超重力技术在纳米颗粒制备中的应用
    1.10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内容和创新点
        1.11.1 研究内容
        1.11.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STR内纳米镍粉的制备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器材
    2.3 实验原料及规格
    2.4 实验流程
    2.5 实验结果表征方法
        2.5.1 X-射线衍射(XRD)
        2.5.2 透射电镜(TEM)
        2.5.3 热重分析(TG)
        2.5.4 比表面积(BET)
        2.5.5 含量分析(ICP)分析
    2.6 结果与讨论
        2.6.1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反应机理研究
        2.6.2 NiSO_4浓度的影响
        2.6.3 进料速度的影响
        2.6.4 反应物配比(n(N_2H_4): n(NiSO_4))的影响
        2.6.5 NaOH浓度的影响
        2.6.6 反应温度的影响
        2.6.7 搅拌速度的影响
        2.6.8 NaBH_4浓度的影响
        2.6.9 较优条件下的纳米镍粉表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PB内纳米镍粉的制备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器材
    3.3 实验原料及规格
    3.4 超重力旋转填充床制备纳米镍粉流程
    3.5 实验结果表征方法
    3.6 结果与讨论
        3.6.1 RPB转速的影响
        3.6.2 RPB环境下NaBH_4浓度的影响
        3.6.3 循环液进料速度的影响
        3.6.4 循环时间的影响
        3.6.5 放大倍数的影响
        3.6.6 较优条件下纳米镍粉的表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镍基颗粒的制备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器材
    4.3 实验原料及规格
    4.4 纳米PT/NI、PD/Ni颗粒的制备流程
    4.5 实验结果表征方法
    4.6 结果与讨论
        4.6.1 纳米镍基颗粒XRD表征
        4.6.2 纳米镍基颗粒TEM表征
        4.6.3 纳米镍基颗粒比表面积表征
        4.6.4 纳米镍基颗粒循环稳定性表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7)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实验
    1.1 实验药品
    1.2 实验装置
    1.3 分析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机理分析
    2.2 NiSO4浓度的影响
    2.3 进料速度的影响
    2.4 反应物配比的影响
    2.5 NaOH浓度的影响
    2.6 反应温度的影响
    2.7 搅拌速度的影响
    2.8 NaBH4浓度的影响
    2.9 较优条件下的产品表征
3 结论

(8)超细镍粉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备方法
    1.1 物理方法
        1.1.1 电爆炸丝法
        1.1.2 蒸发-冷凝法
        1.1.3 机械粉碎法
    1.2 还原方法
        1.2.1 气相还原法
        1.2.2 液相还原法
        1.2.2. 1 多元醇法
        1.2.2. 2 水合肼还原法
        1.2.2. 3 水溶性镍盐加压氢还原
        1.2.3 电解法
    1.3 热分解法
        1.3.1 羟基镍热分解法
        1.3.2 草酸镍热分解法
        1.3.3 雾化-热分解法
2 展望

(9)纳米镍的物理法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镍的物理制备方法
    1.1 机械球磨法
    1.2 气相凝聚法
    1.3 溅射法
    1.4 电爆炸丝法
    1.5 等离子体法
        1.5.1 等离子弧流溅射法
        1.5.2 电弧等离子体法
        1.5.3 阳极弧等离子体法
        1.5.4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凝聚法
2 结束语

四、纳米镍粉制备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镍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印刷效果研究[D]. 曹丽红.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2]水溶性盐隔离法制备高结晶纳米镍粉[D]. 卞仙. 东南大学, 2019(05)
  • [3]纳米镍粉的制备与应用的发展趋势[J]. 叶凯,梁风,姚耀春,马文会,杨斌,戴永年. 化工进展, 2019(05)
  • [4]碳纳米材料的吸波及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D]. 白瑶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5]纳米金属粉的制备、改性及其在推进剂中的应用[J]. 袁志锋,赵凤起,张教强,耿超辉,李雷霞.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7(04)
  • [6]旋转填充床中纳米镍及镍基颗粒的可控制备研究[D]. 杨勇.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7]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J]. 杨勇,董坤,邵磊,初广文,孙宝昌,邹海魁. 化工学报, 2016(S2)
  • [8]超细镍粉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J]. 孙磊,李军义,郭顺,罗文,杨国启. 湖南有色金属, 2014(05)
  • [9]纳米镍的物理法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J]. 傅小明. 湖南有色金属, 2010(03)
  • [10]纳米镍粉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 李新春,成会朝,范景莲. 粉末冶金技术, 2009(02)

标签:;  ;  ;  ;  ;  

纳米镍粉的制备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