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商机的奇花异草

充满商机的奇花异草

一、充满商机的奇花异草(论文文献综述)

黄颖[1](2021)在《丽江大研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布局与空间利用导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担负着城市主要的旅游活动任务,是城市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可目前缺乏对历史文化街区合理利用的引导与控制,这使街区保护与商业开发矛盾恶化,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管控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的布局与利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选取商业化影响较大的丽江大研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以地租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控制论等为理论基础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对大研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导控,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开发共赢。首先采取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法对丽江大研古城商业空间的演变进行梳理与分析,分析商业空间开发的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POI商业网点拾取与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历史文化街区在商业空间利用、业态分布等方面的现状,总结得出街区商业空间分布受地租等因素影响存在数量和规模失控、同质化、文化冲突等问题。最后阐述导控的主要原则,分别从不同层次细化导控的管理策略和设计策略,提出完善法规体系、建立管理机制、提出导控细则等解决策略。明确优化商业空间布局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导控,进而实现协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引导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郑奕然[2](2020)在《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贾平凹是当代着名小说家,创作成果丰硕。从城乡关系角度看,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商州为中心的农村题材小说,一类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城市题材小说,这两类小说都包含丰厚的秦岭元素,不过农村题材小说更甚。新世纪以来,贾平凹的农村题材小说发生新变,已然突破早期的商州格局,逐渐形成大秦岭气象。因此,从秦岭地理空间角度研究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很有必要。本文主要从文化背景、主题呈现、人物形象、美学特质四个方面探析贾平凹的秦岭山地小说。贾平凹的秦岭山地小说有深厚的渊源。从自然空间看,秦岭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生态环境赋予其文学创作无限可能性;从文化渊源看,秦岭的医道文化、祖庭文化等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为贾平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叙事空间的建构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具体到贾平凹的生长环境会发现,商洛与河南、湖北两省交界,此地汇聚了秦陇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这些地域历史文化与现代城乡文化相互交织,使得贾平凹的小说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意蕴。贾平凹的秦岭山地小说有启蒙与忧患两大主题。受地理环境影响,秦岭山地农民思想封闭,农村改革难度大;另外,秦岭山区早些年间盗匪横行,下层民众尤其妇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启蒙山地农民成为上世纪贾平凹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新世纪以来,贾平凹逐渐将目光转向秦岭自然生态的萎缩、生命野性的退化以及历史虚无感带来的忧患当中,于是深沉的忧患成为贾平凹这一时期小说叙事的中心。在启蒙主题中,贾平凹塑造了新旧两类农民、土匪、弱女子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新农民思想开放、活跃,旧农民墨守成规,更加保守、内敛。农民有新旧之分,土匪有义匪与恶匪之分。无论善恶,这些匪徒基本都殊途同归,那就是与所爱之人隔绝,在绝望中走向灭亡。贾平凹笔下的弱女子大都外表娇媚,性格率直泼辣,在凄苦的生活环境中安身立命。贾平凹启蒙叙事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特点,并且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浸润着浓重的男权意识。在忧患主题中,贾平凹塑造了农村社会变迁中退化的人物群像以及缺失革命信仰的革命者形象。人的退化既包括生理机制、健康水平的退化,也包括思想的退化。革命者的革命动机、革命方式以及革命下场展示了一类缺乏革命信仰的革命者形象。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化了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主题内涵。秦岭赋予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独特的审美特性。生活真实与意象世界、秦岭山地历史与现代城市文明、历史文本与时代书写之间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鲜明的结构特征。从风格来讲,贾平凹的秦岭山地小说呈现出海风山骨式的大秦岭气象与怪力乱神化的小山乡秘韵的交错,具有刚柔并济、苍茫神秘的审美特性。

王继农[3](2020)在《全域旅游视域下杭州高校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推广全域旅游。杭州市高校旅游资源丰富、内涵深厚,但长期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并得到富有成效的开发。本文试图运用全域旅游的理念为杭州高校旅游开发提供思路。首先,文章对全域旅游和高校旅游文献及相关理论做了深入解读和细致梳理,认为高校旅游研究应当与时俱进,以全域旅游理念指导高校旅游开发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其次,文章运用SWOT法对全域旅游背景下杭州高校旅游现状做了分析,认为杭州高校旅游开发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既面临发展机遇又要迎接严峻的挑战。杭州高校如果能够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尊重人们对高校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顺应杭州全域旅游发展大潮,采取多样化开发措施,就能创造杭州高校旅游的美好未来。接着,文章运用RMP模型结合市场调研在对杭州高校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加以分析基础上,提议推出各种类型高校旅游产品,并从“全要素”、“全专业”、“全行业”“全时空”、“全部门”、“全社会”、“全环境”、“全过程”八个方面提出了全域旅游指导下的高校旅游产品开发应当遵循的原则。最后,文章提出全域旅游视域下杭州高校旅游整体开发导向,列举了“组团式开发”、“捆绑式开发”、“拓展式开发”、“借势开发”、“主题式开发”、“定制式开发”等开发模式和典型旅游线路规划,并从“全新产品体系”、“全新的管理体系”、“全新的制度保障体系”、“全新的开发流程”、“全新的营销”五个方面提出整体开发对策建议。

陈瑜[4](2019)在《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文中认为“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商业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唐诗史料为文本支撑,围绕商业——商人——士人——诗歌这一主线,系统分析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以及商业与诗歌间的深层关联,综合呈现多元立体的文学生态,重新定位其在唐代诗歌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缘起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再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考论了关涉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和肯定的基础上,亦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论析;最后根据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唐代商业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对唐代国内商业的发展轨迹予以了动态呈现。本章辐射商业中商业店铺和商业市场两个核心要素,择取最具时代新变和商业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以唐诗作品为切入点开展镜像分析,一是以“酒肆”一隅管窥唐代的商业店铺全貌,审视与探讨了诗歌的气质风貌与诗歌意象;二是以“坊市”“夜市”“草市”“花市”为例,对唐代商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予以剖析,并深入挖掘诗中展现的时代特色与社会风尚。通过点面结合地论述,将商业题材诗歌的研究从经济考略纵深到人文视野。第三章聚焦于反映唐代国际商贸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商胡”主题,从诗歌入手考述“商胡”的族属来源及来华路线,探寻“商胡”在华的行动轨迹与聚居之地,展现了唐朝国际贸易兴盛发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共融的景象。本章还着重对唐诗中的“商胡”的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阐述,唐代诗人以局部侧写和全景素描的方式诗意渲染了“商胡”的诡谲体貌,新颖艺术的书写模式有助于唐诗题材、内容和技巧的拓展;对“商胡”重利轻身的冒险精神、慧眼识宝的超凡能力、重义好德的美好品德的多角度观照丰富了“商胡”的立体形象;对乡国梦遥的愁闷“商胡”的形象刻画则以思乡为契合点,通过“同化”体验的建构寻求彼此情感上的“同”以弥补胡汉间文化上的“异”,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唐诗中的“商胡”形象书写蕴含对异质文明的诗意呈现、审美体验、文化反思和历史回溯,视角独特,意蕴丰赡。第四章对唐诗中的“士”“商”关系予以重点阐发,通过深入剖析士商关系的嬗变轨迹和心态成因,论述士人阶层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与情感。综观整个唐代社会,“士”对“商”的非难始终占据主流,这种思想根源有四:一是义利观下的“士志于道”与“逐利惟是”的价值取向差异;二是士人视角下的“贾雄农伤”的政治忧思;三是封建伦理家庭观标准下的情感批判;四是官商勾连背景下士不如商的激愤。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涨和身迹相合的心路发展,“士”与“商”的联系日渐加强,二者关系有所缓和与松动,“士”能对“商”的生活处境做出复杂多面的反映,“士”关注到“商”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与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在诗歌中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仕宦类商贾”的感叹中又抒发出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与赞扬。第五章着眼于商业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第一节总结了商业发展对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一是创作突破得益于关注重点的变换与文风倾向的转变;二是创作群体中妓女与商人成为新兴创作力量;三是创作体式的选择深受歌诗传唱审美导向的影响;四是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第二节以唐诗中的花卉新变为例探讨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作为潮流观察员的唐代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唐诗中出现的花卉种植新变,深入剖析了唐代统治者赏花逐异与游幸娱乐日重、新贵族慕上习气与竞奢攀比成风、士大夫醉心于园林雅趣与花木娱情、方外人着力于寺观美化与心性修行的时人心态,将这些新兴现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于诗作之中,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内容。第三节以“瑟瑟”的色彩转喻为例探讨外来商品对唐诗语汇的影响。“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进贡与贸易交流的珍稀商品,随着其在上层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文人纳入到诗歌语汇之中。唐代诗人自白居易而降,有意识地将“瑟瑟”进行色彩转喻,用以代替“碧”所涵盖的青、绿、蓝等不同层次的颜色,将其转喻为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色相,为诗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层次和新鲜个性的艺术境界,更创造性地将其与“猩猩红”对比,形成一对特定的意象组合,固化为诗歌中色彩对仗的修辞格式。唐代外来商品凭借诗人敏锐的审美体验、大胆新奇的意象转喻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接受广泛。

马平平[5](2019)在《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海洋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与之相应,文学世界中的海洋意象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中英小说中都不乏书写海洋的佳作,较之于英国小说的长篇宏制,中国小说有着自己的文本形态,比如它的笔记体性、碎片体性、寓言体性、志怪体性,等等。文本形式虽有差异,但是中英有关海洋书写的小说都蕴含了丰富的海洋意象,反映了海洋在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内涵、深层意蕴以及海洋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中英小说及其海洋创作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并不同步,中国小说及其海洋创作是在明清阶段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而英国小说在文艺复兴至17世纪仍处于发端阶段,其海洋书写也并不繁盛,小说及海洋创作的巅峰发展时期要晚至处于近代的18、19世纪。明清涉及海洋主题的小说既有诸如《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后文简称《西洋记》)、《天妃娘妈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后文简称《东游记》)、《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林兰香》《台湾外志》《希夷梦》《海游记》《镜花缘》等长篇小说,又有诸如《剪灯新话》《情史》《喻世明言》《型世言》《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连城璧》《觚剩续编》《聊斋志异》《子不语》《续子不语》《谐铎》《耳食录》《挑灯新录》《夜雨秋灯录》《淞隐漫录》《淞滨琐话》等短篇小说。明清时期航海事业和海洋贸易的发展尤其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叙事文学的发展,因此上述小说尤其是多部长篇小说虽然在明清时期三教归一的文化背景下,神魔斗法气息很浓,但是却蕴含浓郁的海洋气息和丰富的海洋意象。英国18、19世纪也涌现一批有代表性的海洋书写佳作,比如《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蓝登传》(The Adveodntures of Rerick Random)、《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西尔维亚的两个恋人》(Sylvia’s Lovers)、《珊瑚岛》(The CoralIsland)、《金银岛》(Treasure Island)、《吉姆爷》(Lord Jim)等。本文聚焦中国明清阶段和英国18、19世纪即中英海洋创作繁盛时期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在界定海洋意象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国和英国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并对它们进行功能上的分类。明清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以海神想象、海岛仙话想象、岛人想象、海上航行、航海事业、海洋财富、海权和海防意识以及海外诸国想象等为主。通过梳理可见,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华夏文明传统带来的遥望海洋的视角深深地影响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从明代到清代,随着人们的海上活动更加活跃,参与海洋文学创作的人群迅速增加,小说中的海洋想象经历了发展变化:从居于海中的各路海神和仙人描写到海上的各类精怪野人描写,从海岛风物的仙话描写到更加世俗化的描写,从海神拥有的奇珍异宝描写到海洋蕴藏的珍宝描写,等等。但是这些海洋想象仍是将神、魔和海洋相结合,以“变异海洋”为主。当然,随着清代尤其是清晚期人们对外部世界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小说中的海上风暴、海岛居民、海洋经济以及海防事业发展等都有了更加“身行”性(即参与性和现实性)的发展趋向。英国18、19世纪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也主要以海上航行、航海事业发展、海洋贸易、海洋经济、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海盗形象以及海外国度等为主。在古希腊海洋文明、海洋岛国环境和地理大发现后英国国家海洋力量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下,无论是航海动机、航行中所遭遇各种危险、航海的专业技能,还是荒岛求生、海洋贸易、海洋捕鲸等,都更以崇力、求真、求知、开拓、探索为特征。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水手形象及海盗形象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英国不同时代的精神要求。海洋力量崛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英国追求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对海洋的探索、开拓及征服;建立海上霸权、控制海上贸易时期,英国人的海岛生存、海岛探险体现了由“斗海”向“亲海”的变化;19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遭遇危机、逐渐丧失贸易垄断地位,英国航海活动缺少了本该有的激情和活力,也缺失了目的和方向。英国现代化进程中这些社会现实的变化与发展体现了英国人追求文明和秩序的阶段性差异。本着异质文化平等对话与沟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本文试图从海神想象、海洋获利方式、海上航行、海上力量生存伦理以及海外异国想象等方面比较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探寻不同文化中的海洋意象在文学文本中呈现方式上的异同,并综合中西哲学、文化、历史等多维视角,解释中西海洋意象异同的成因,实现由浅层次异同比较到深层次文化探源的跃进。论文通过对比显示,中西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对立观点造成了中英小说海洋意象的呈现差异。以向内聚敛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通过内在心性的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来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种“重道轻器”思想决定了中国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不以探究自然、战胜自然为最终目的,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主流强调入世观念,大多数中国文人的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积极关注社会人生,但是当理想受挫,转而独善其身的时候,海洋往往成为中国文人寻求解脱的心灵寄托。所以在传统中国文人的作品中,海洋寄托着很多审美想象,成为中国文人寄怀抒情的载体,而不是探究如何通过掌握“真知”来探索海洋、战胜海洋。文人与海洋,充满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蕴;而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海洋文明,从根源上就埋下了“天人相分”、“征服自然”观念的理性“种子”。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聚敛相反,西方文化的发展以扬弃为特征,融入了希腊、罗马和基督教的文化因素,强调融合更新、向外超越,突出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认为理智能力是人类心灵的根本特征。这种文化有对功利的向往,同时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因之,英国小说中海洋意象的呈现更加突出人和海洋的对立,强调人如何通过掌握科学知识来探索海洋、征服海洋,以实现开拓疆土、侵略扩张、发财致富的梦想。中国的海神尤其是四海龙王和妈祖在履行维护海上安全的职责时有一定的海权意识,但他们并不好战、不好侵略,亦没有霸权意识,而海神波塞冬则虚荣好战、睚眦必报,体现了侵略者扩张和掠夺的野心。中国小说中的海洋贸易具有机遇性、偶然性、异化性和小农经济的特点,而英国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参与航海的姿态更加积极、主动,海洋经济和海洋贸易活动也充满现实性、目的性、掠夺性和殖民性。中国小说中海岛的神秘、超脱意境和仙话的海洋、航海描写为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实践找到了最佳的现实渠道;而英国小说更加善于真实地描写海上航行和海上冒险,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主人公们努力去了解并驾驭自然,不断与自然抗争。中国小说中,海外诸国被看作中华帝国陆疆的延伸,表达了“以夏变夷”、秉承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小说作者们的海外诸国遐想不会超出封建道德准则的范围;而在英国小说中,主人公对海外国家的了解是通过他们不断探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和反省来实现的。在象征国家海洋力量的军舰上,个体生命价值观亦分别体现了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中国小说中,为了应对海上妖怪的威胁,个体须服从整理利益的价值观决定了遭遇危机之时,个体只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全船队安全;而西方近代伦理学虽注重整体中的个人本位,但海上生活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外贸易利益和战争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海洋和内陆价值观的冲突,因此在英国小说中,个体的身体和生命只能遭到无情的伤害和轻视。本文打破以往相关研究局部、零碎和孤立的局面,从宏观到微观对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研究,探究海洋发展是如何以文人心态意绪为中介向艺术思维渗透,海洋意象又如何同哲学、宗教、民俗等文学的相关领域发生联系,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中英小说海洋精神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海洋意象研究既可加强我们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中英海洋文明发展历程的了解,又有助于揭示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中的海洋具有独特的诗学和文化价值。中国既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文学大国,海洋的影响与海洋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和文学之中。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结合中国和英国海洋题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资源,可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新构建提供话语和审美资源。

张莉莉[6](2017)在《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园林堪称世界艺术的奇观。中国园林美学反映并体现了园林中一切与“尽善”、“尽美”相关的认知,它离不开与审美实践的相互印证,其表现出来的哲学的、生态学的、美学的思想极具中国特色。其涵盖的自然写意、奥旷兼具、虚实相生、比德畅神等意境的发生,反映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综合性生态艺术形式。本文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出发,对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山水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和整理,并尝试融入到山水城市规划和营造实践经验中去,从而确立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促进了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理论在山水城市审美实践以及营造中的应用。凝练了山水城市的复合型概念,首先,山水城市重视山水景观、人工景观的搭建和城市特色的塑造。其次,山水城市是人居城市,城市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并且提炼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其三,山水城市是符合生态规律的高效和谐的新型城市,突出风格个性。其四,山水城市是大数据驱动的、高科技打头的智慧城市,利用科技及创新营造崭新的城市模式。其五,结合中国园林美学的研究,是营造的具有东方气质的山水城市必由之路。泉城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有的地域和文化优势使得古今名家流连忘返,整个城市可以说就是一座大型自然山水园林。营造特色独具的山水城市对于济南的建设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从济南城市的历史文化源流入手,根据济南城市所特有的地形地貌、山水特性和实际需求提出构建景观绿色廊道;完善绿地系统;提出符合济南城市特点的“星罗架构”;生活环境的融入等技术路径。使当代济南在恢复往日风貌的基础上,营造以文化为骨、科技为血、以意境为魂的山水城市。本文拟鉴古而通今,希望对于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研究起到少许推进的作用。

舒寒冰[7](2017)在《纸房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太平村1母鸡与大鹏齐飞,月经共晚霞一色。诗人周沧海写过很多诗歌,可被太平村记住的,只有这两句,并广为传播。人们说起周沧海,自然而然就想起这经典名句。那个时候,恶搞之风尚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按现在的话说,周沧海被恶搞,是躺着中枪的。的确是躺着中枪的。那是春日黄昏,院中皂角花随风飘落,周沧海像往常一样,日渐虚弱的身子骨陷在老藤椅上,目睹着老怀表上光阴逝水,一次次地将时间往回拨。王小月悄然进屋。帮她家看地基的地理先生罗盘坏了,遣她来借。她对那块老怀表产生浓厚兴趣,凑近来看,

张翠玲[8](2017)在《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论》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的生活论思潮是对以近代西方为代表的主客分离的认识论格局的反拨。在美学领域内,生活论转向不仅展示着艺术与生活融合、分离独立、再次融合(“艺术生活化”)的螺旋式进程,也展示着“生活艺术化”“生活审美化”这一具有人类学视域的宏大历程和未来趋势。美学界对古代中国美学问题的探讨集中在以文论、乐论、画论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审美,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这一审美形态的关注较为有限。生活审美问题的研究者也多把“生活审美”界定为“在生活中审美”或“以生活所用之物为审美对象”,对“生活审美”和“艺术审美”的区别认识不够充分。本论文将“生活审美”界定为“人们不脱离生活母体在生活情境中对生存性行为和生活所用之物的非对象性的以实用性为基础的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是“人们脱离了生活母体从生活情境中分离后对非生存性行为和非生存性物的对象性的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在此界定中本论文着意避开和古代中国艺术审美相关的内容,侧重研究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审美形态。古代生活审美可从房屋、服饰、饮食、言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横向研究,也可从古代生活审美的历史发展角度进行纵向研究。本论文侧重研究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原理形态,房屋、服饰、饮食、言行等各个方面具体的生活审美活动不是本论文论述的重点,古代生活审美史的梳理也不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这一判断并非全称判断即并非指中国古代生活就是一种生活审美,而是指对古代中国向审美倾斜的文化生活及相关现实生活审美活动的研究。对其研究并不否定中国古代生活具有的伦理性、政治性和经济性。质言之,中国古代生活具有多维性如伦理性、政治性、等级性、农耕型、审美性等,审美性只是古代中国生活多维性中的一维。但这一维并非湮没于多维性中藏而不露,在一定意义上这更能代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绪论重在梳理“古代”“中国”“生活”“生活审美”的概念及和论文内容相关的研究现状。“古今”和“中西”是本论文的两个比较维度,“古今”比较先于“中西”比较。“生活”一词具有存在本体论意义,具有宏观性、历史性和整体性,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全部生命活动”。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的社会文化基础:一、小农经济是形成中国古代生活审美化倾向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形成了中国古人节律性的生活;人们与自然朝夕相伴,“成物”“成己”的审美在农事中展开;小农经济的物质困乏使中国古人安于温饱状态,人们遂在日常闲暇竭力用双手创造带有美之形式的实用物品;小农经济的种植和收割需要人与人通力合作,这导致中国古人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人际审美得以形成。二、“家(宗族)一国(社会)”同构是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的社会组织形态。“家国同构”指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来维系国家存在的组织方式,它主要依赖于伦理道德的力量,具有泛道德性和泛情感性,与“家国同构”相关的“礼乐制度”不仅具有伦理性、政治性,而且具有审美性。三、生命文化是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的文化根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生活”而非西方的“生产”。“重生”“重身”观使中国古人重视福禄康寿的现世,较少关注往世和来世;“情”文化使中国古人的人际交往带有互为主体性的现代性;描述性语言及诗性思维强化了人们日常的审美化趋向。第二章主要围绕古代中国生活的审美特性展开。一、秩序规范性:古代低下的生产力使人类对稳定、安全的需求特别强烈。秩序稳然的生活能给人们带来稳定感、安全感。古代的中国人模仿自然之序建立社会之序,形成了古代生活审美的秩序规范性。在中国古代,秩序规范性渗透在日用器物、穿着服饰、房屋居住、饮食赏乐等各个方面。二、伦理道德性: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生存是首要之事,有利于生存的物事便具有了审美性。这形成了古代中国普遍的以实用为美(“以善为美”“美善合一”“合德为美”)的生活审美。“君子”“淑女”的人格美成为“美善合一”的伦理德性审美的典型。三、形式礼仪性:礼乐文化使中国古代的生活审美具有形式礼仪性。人们通过符合礼仪的言行举止来显示身份,举手投足带有表演性,身体艺术化了。“以礼节情”“以礼释情”,形式礼仪性贯穿于每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也贯穿于人们从立春到除夕的四季生命活动。四、切身体验性:切身体验性和中国无宗教的重生文化相关,主要表现为情境的体验、整体的圆融、身心的超越三个层面。第三章集中论述了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社会形态:上层贵族通过礼仪来彰显他们的社会地位,日常的服饰、交谈、举止有着鲜明的礼仪性;文士阶层超拔的人生理想渗透于日常的读书、写字、弹琴、鼓瑟、交友等各个方面,使这些日常活动艺术化了;市民阶层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聚敛的社会财富使他们倾向用消费性挥霍彰显生存价值,他们的生活审美具有物欲享乐性;农民阶层物质生活资料有限,对生活之物异常珍惜,人情往来频繁,节庆时期气氛浓郁,他们的生活审美具有浑朴浓情性。第四章集中论述了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现代转化:一、古代生活审美与现代日常审美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节律性和商业性、重“质”和重“量”、自然美和人为美、德性美与外在美等方面。古代生活审美与现代日常审美的差异凸显出现代日常审美的异化,此异化和现代危机紧密相关。二、现代危机:主要表现为浅表消费性、急速虚拟性、机械理性化三个方面。现代危机是造成现代日常审美异化的主要原因。三、古代生活审美的现代意义、价值及现代转化面临的问题。古代节律性的生活对白天黑夜颠倒的现代生活,古代美善相合对真、善缺失,唯美繁荣的现代审美,“重情”的古代对“重物”的现代均具有纠偏和借鉴意义。但现代线性时间观、“善”内涵的模糊、商业性的现代心性是古代生活审美现代转化面临的突出问题。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深化和总结:一、论文是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全球化——民族化”这两个现实问题进行的一些思考,是对学术界“生活世界”理论的一个回应,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概念的界定及相关原理性研究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二、等级性审美对正常人性、群体性审美对个体审美的压制,形式礼仪审美对形式的强调、对过往的思慕,过于强调伦理德性审美忽略知性审美(康德意义上的知性),重视均衡稳定美轻视动荡非和谐美,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有客观理性的认识并在现代转化中予以充分考量。三、论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延展性,古代中国女性的生活审美、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现代转化,古代中国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审美形态这些内容均可进行进一步研究。

李庆锋[9](2016)在《琴弦上的歌》文中提出第一部一位大学教授,一位古汉语学者,无意中翻开了鄌郚乐器的第一页……一20世纪1969年的秋天,萧风瑟瑟,旷野凄凄,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正席卷着中国的大地。胶济铁路,像一条颤颤蠕动的长蛇,匍匐在齐鲁大地上,通向苍茫的远方。阴历的九月二十九日早晨,一辆列车在青岛火车站发出了一声长嘶,顶着滚滚黑烟,缓缓驶出青岛。青岛,这个饱经沧桑的海滨城市,此时以一种刚毅的面容,目送着又一次分离的

杨玉蓉(Yurong Y.Atwill)[10](2015)在《本色云南与外来印象 ——以文化宗教、交通贸易、植物资源为例》文中提出长久以来,传统史学界对中国史的研究以北方中心论影响较大,忽略了西南在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性。近年来这种情况虽有所改变,但与云南在历史上的地位尚难相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完成对缅甸北部的控制,实现了它对印度和缅甸的全面殖民统治;与此同时,法国取得对北部越南的统治,将印度支那变成其殖民地。英法两国极期望将其势力由东南亚延伸到云南,派遣各类人员和团队,到云南进行考察、调研。他们既希望发掘云南资源、占领云南市场,更希望打通中国西南的大门,从“后门”进入中国内地。本论文以晚清至民国期间来到云南的欧美人的经历为主,同时引用来自外省中原代表人物的经历和研究,从文化宗教、交通贸易和植物资源这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云南,借助怀特的“中间地带”理论,通过云南与外来世界的互动和交往显现云南地方特色。通过内地中原人士、外来西方人在云南探险、考察、记录,在“外人”的印象中展示云南的本色文化,把云南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其历史发展轨迹真实客观地呈现出来,用云南和外来的视角重新理解云南、认识云南、构建云南历史文化。首先,通过本土人、内地和西方来访者不同视角的几个代表实例探讨云南本土特色文化宗教的形成。云南既接受汉传文化,与之互动融合,又受到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随后到来的西方传教士也很快认识到,他们的传教方式必须根据云南特色进行调改。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的多元文化宗教的佛教圣地鸡足山,也出现了如同维亚尔神父这样的民族学家。其次,探讨云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云南独特交通贸易体系的建立。云南至内地道路遥远、艰难,云南人民因地制宜,用智慧和勤劳创建了自己的交通体系。这样,云南境内的重要资源,如银、铜,得以畅通运输;云南也可以保持与边境国家民族贸易互通。英法殖民国家不断派遣探险队,对云南进行地理地质考察,希望能够水陆并举,进入云南,甚至将铁路延伸至云南。第三,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植物资源丰富,云南人民在长久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认识、发掘本土资源。历史上来到云南的中外人士,无不为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所吸引。西方殖民国家将植物搜集和研究也列在其活动范围之内,一批批植物考察搜集队伍或个人来到云南,如德拉维神父、福雷斯特、洛克等,在滇西北的高山峡谷地带,分别带走数以万计的植物花卉标本种子,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当地人的帮助。西方人在云南的植物收集活动的“成就”远远超出在中国任何其他省份的收集,他们的活动原本带有掠夺性的动机,却在无意中为中国植物学,尤其是云南的植物资源的研究起到推动和宣扬的作用。本论文认为云南不是华夏的边缘,也不是亚洲的蛮荒之地,而是资源丰富,人民智慧,宗教兴盛,经济发展,交通畅达的土地。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聪明智慧,这里没有贫穷落后的宿命,它充满了生机与魅力。云南文化在华夏文化浸润下,成为汉字文化在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又一个辐射中心,是联系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中间地带。云南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融入世界经济文化的体系,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快速发展,曾经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云南巨大的发展潜力将被发掘出来,云南人有理由更加热爱和眷恋这块土地。

二、充满商机的奇花异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满商机的奇花异草(论文提纲范文)

(1)丽江大研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布局与空间利用导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概念解析
        1.5.1 历史文化名城
        1.5.2 历史文化街区
        1.5.3 商业业态
        1.5.4 商业空间
        1.5.5 导控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6.1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功能及空间国内外研究综述
        1.6.2 古城镇旅游商业化国内外研究综述
        1.6.3 城市设计导控国内外研究综述
        1.6.4 其他相关研究综述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案例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相关理论
        2.1.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1.3 地租理论
        2.1.4 控制论
        2.1.5 管理与决策理论
    2.2 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案例分析
        2.2.1 成都宽窄巷子
        2.2.2 苏州古城区平江路
        2.2.3 周庄古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研古城商业空间现状研究
    3.1 大研古城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人口和民族
        3.1.3 建筑风格
        3.1.4 大研古城规划布局演变
        3.1.5 大研古城整体特色
    3.2 大研古城商业发展历史
        3.2.1 商业发展历史沿革
        3.2.2 大研古城商业主要经营类别
    3.3 大研古城商业规划现状研究
        3.3.1 古城商业空间分析
        3.3.2 古城商业街道分析
        3.3.3 古城商业建筑分析
    3.4 大研古城商业空间现状特征
        3.4.1 商业空间利用方面
        3.4.2 商业空间类型方面
        3.4.3 商业空间布局方面
    3.5 商业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
        3.5.1 历史建筑风格遭破坏
        3.5.2 规模增大、结构混乱
        3.5.3 承载力超负荷
        3.5.4 外来文化冲击出现“文化异化”
        3.5.5 古城原住民空心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特征研究
    4.1 大研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范围
        4.1.1 研究范围界定
        4.1.2 数据来源
    4.2 大研商业业态类型分析
        4.2.1 商业业态类型划分
        4.2.2 商业业态类型构成分析
        4.2.3 商业业态层次分析
    4.3 大研商业业态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3.1 现状片区商业业态分布情况
        4.3.2 现状片区商业业态分布比较
        4.3.3 业态空间分布特征
    4.4 业态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
        4.4.1 数量增加,档次下降
        4.4.2 缺乏特色
        4.4.3 同类型业态空间集聚
        4.4.4 分流传统业态的客源,削弱原有商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5.1 地租的支付能力
        5.1.1 区位与地租
        5.1.2 供求与地租
        5.1.3 本土文化与地租
    5.2 历史文化建筑的分布
    5.3 历史文化街区的区位特征
    5.4 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变化
    5.5 社会群体的需求不同
        5.1.1 游客层面
        5.1.2 居民层面
        5.1.3 商户层面
    5.6 政府服务管理职能不完善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研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开发利用导控策略
    6.1 大研古城商业空间利用导控原则
        6.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6.1.2 原真性原则
        6.1.3 延续生活性原则
        6.1.4 多样性原则
        6.1.5 适度性原则
    6.2 大研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开发利用优化管理策略
        6.2.1 宏观——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的法律法规
        6.2.2 中观——建立高效有力的管理机制
        6.2.3 微观——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管理细则
    6.3 大研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开发利用优化设计策略
        6.3.1 宏观——明确核心优化,周围控制
        6.3.2 中观——注重商业空间布局优化
        6.3.3 微观——制定商业街区导控细则
    6.4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开发利用优化设计导则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明确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空间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
        7.1.2 丰富多样的商业业态是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活力的根本
        7.1.3 合理的商业布局规划需要制定科学的导控策略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
        7.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2)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自然地理与文化背景
    第一节 秦岭山地的地理生态与宗教文化环境
        一、秦岭的地理生态空间
        二、秦岭宗教文化传统
    第二节 贾平凹的生长环境与地域文化传统
        一、多元交汇的地域历史文化
        二、二元对立的城乡地域文化
第二章 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主题呈现
    第一节 80、90 年代的启蒙叙事
        一、为山村变革鼓与呼
        二、为落匪乡民鸣不平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的忧患叙事
        一、对自然之力与生命野性的热忱呼唤
        二、“日常”与“暴力”引发的历史虚无感
第三章 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人物分析
    第一节 启蒙叙事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一、旧式农民形象与新型农民形象
        二、匪男形象与弱女子形象
    第二节 忧患叙事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一、农村社会变迁中退化的人物群像
        二、缺失革命信仰的“革命者”形象
第四章 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美学特质
    第一节 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结构特征
        一、生活真实与意象世界的平行建构
        二、秦岭山地与城市视角的双向对照
        三、历史文本与时代书写的互文呈现
    第二节 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审美风格
        一、海风山骨式的大秦岭气象
        二、怪力乱神化的小山乡秘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全域旅游视域下杭州高校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全域旅游
        2.1.1 全域旅游产生背景
        2.1.2 全域旅游的概念及核心理念
        2.1.3 全域旅游实践应用
    2.2 高校旅游
        2.2.1 国外研究概况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评述
第三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杭州高校旅游现状分析
    3.1 杭州高校旅游现状
    3.2 杭州高校旅游问题分析
        3.2.1 传统观念束缚严重
        3.2.2 市场化运作亟待引进
        3.2.3 开发氛围尚未形成
        3.2.4 旅游产品创新滞后
        3.2.5 高校与城市缺少联动
        3.2.6 高校之间缺乏合作
    3.3 全域旅游背景下杭州高校旅游开发SWOT战略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遇分析
        3.3.4 挑战分析
第四章 杭州高校旅游产品开发RMP分析
    4.1 旅游资源(R性)分析
        4.1.1 杭州高校构成
        4.1.2 杭州高校区位与交通分析
        4.1.3 杭州高校旅游资源评价
        4.1.4 产品转化
    4.2 旅游市场(M性)分析-客源市场宏观分析
        4.2.1 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4.2.2 客源市场构成分析
    4.3 旅游市场(M性)分析-杭州高校旅游调查分析
        4.3.1 调查问卷简介
        4.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3.3 调查结论
    4.4 旅游产品(P性)分析
    4.5 全域旅游指导下的高校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4.5.1 “全要素”与突出校园文化
        4.5.2 “全专业”与强调“教育+旅游”
        4.5.3 “全行业”与强化企业合作
        4.5.4 “全过程”与贯穿“智慧旅游”
        4.5.5 “全时空”与红线及限定设置
        4.5.6 “全部门”与政府主导
        4.5.7 “全社会”与社区邻里关系建设
        4.5.8 “全环境”与注重生态保护
第五章 杭州高校旅游整体开发设计
    5.1 杭州高校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整体开发导向
        5.1.1 组团式开发
        5.1.2 捆绑式开发
        5.1.3 拓展式开发
        5.1.4 借势开发
        5.1.5 主题式开发
        5.1.6 定制开发
    5.2 典型旅游线路规划示例
        5.2.1 组团开发项目旅游线路
        5.2.2 主题式开发旅游线路
        5.2.3 捆绑式开发旅游线路
第六章 全域旅游视域下杭州高校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6.1 全新的特色城市旅游产品体系
    6.2 全新的开发运营流程
    6.3 全新的市场营销模式
    6.4 全新的开发管理与合作模式
    6.5 全新的制度保障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杭州高校校园旅游现状调查
    附录2 :您对杭州高校旅游开发有什么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业镜像
    第一节 “笑入胡姬酒肆中”之店铺
        一、空前兴盛的“酒家楼”
        二、异域风情的“春酒店”
        三、“胡姬当垆”与“青门送别”
    第二节 “花市香飘漠漠尘”之市场
        一、城邑“坊市”的变迁
        二、乡村“草市”的繁盛
        三、专营“花市”的勃兴
第三章 唐诗中的“商胡”印记
    第一节 “商胡”的族属来源
        一、西域昭武九姓商人
        二、周边少数民族商人
        三、其他海外诸国商人
    第二节 “商胡”的行迹探寻
        一、“商胡”的北上行迹
        二、“商胡”的南地留痕
    第三节 “商胡”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意蕴
        一、“商胡”体貌的诗意渲染
        二、“商胡”品性的多重观照
        三、“商胡”情感的同化体验
        四、“商胡”书写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唐诗中的“士”“商”关系
    第一节 “士”对“商”的非难
        一、义利观念下价值取向的批判
        二、士人视角下贾雄农伤的忧思
        三、伦理精神下家庭情感的背离
        四、官商勾连下士不如商的激愤
    第二节 “士”对“商”的同情
        一、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的关注
        二、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的感慨
        三、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的叹息
        四、形迹相合的同情之源的剖析
    第三节 “士”对“商”的羡慕与赞扬
        一、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
        二、对“商”爱国热情与诚信经营的赞扬
第五章 唐代商业对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商业发展对诗歌风貌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的动态演变与特色分析
        二、创作队伍中孕育出新兴创作力量
        三、创作体式取决于传唱的审美导向
        四、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
    第二节 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以“花卉新变”为例
        一、花卉诗歌蕴含的时代新变
        二、花卉诗歌展现的社会生活
        三、花卉诗歌书写的价值内涵
    第三节 外来商品对诗歌语汇的影响——以“瑟瑟”诗为例
        一、“瑟瑟”本源考述
        二、“瑟瑟”释义辨正
        三、“瑟瑟”在唐诗中的色彩转喻及意象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小说中的海洋意象
        二、主题学中的海洋意象研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国古代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二、英国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三、中英小说海洋意象对比研究
    第三节 明清和英国18、19世纪小说海洋意象的可比性
        一、可比性分析
        二、比较研究价值
第一章 明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一节 海洋神祗
        一、海龙王及龙宫想象
        二、南海观音菩萨
        三、天妃娘娘
        四、其他海神
        五、海洋精怪
    第二节 海岛想象
        一、海外仙山想象
        二、海岛的变异想象
    第三节 海外诸国
        一、赍赐贸易
        二、中华文明优越性
        三、异国想象妖魔化
    第四节 海上航行
        一、航海动机
        二、航海风险
        三、海上力量和海权意识
    第五节 海洋财富
        一、海洋得宝
        二、海洋经济
        三、海洋贸易
第二章 清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一节 海神和海上仙山
        一、海神想象
        二、海外奇禽异兽、奇花异草
    第二节 海中生物和海岛描写
        一、海中奇异生物
        二、海岛和岛人
    第三节 海上航行
        一、航海动机
        二、航海风险
    第四节 航海事业的发展
        一、民间造海船
        二、航海技能
        三、海洋异象
        四、海洋探索
    第五节 海权意识和海防发展
        一、海防的威胁
        二、海防的发展
    第六节 海洋财富
        一、海洋得宝
        二、海洋贸易
    第七节 海外诸国
        一、现实讽喻
        二、海外理想之国
        三、海外建功立业
        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第三章 18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一节 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一、14至17世纪英国海洋与社会发展
        二、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二节 海上航行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一、航海动机
        二、航海风险
        三、海上船舶
        四、航海准备
        五、航海工具和航海知识
        六、海员形象
    第三节 海洋获利
        一、海洋贸易
        二、奴隶贸易
        三、海上历险获利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一、海岛生存
        二、遭遇岛人
        三、殖民海岛
        四、海上国度
    第五节 海军制度
        一、黑暗的制度
        二、军舰生活
        三、残酷的海战
第四章 19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一节 海上航行
        一、航海动机
        二、航海风险和航海实践
        三、水手的形象发展
    第二节 海洋贸易和海洋经济
        一、海上贸易
        二、运输朝圣者贸易
        三、海上走私
        四、捕鲸业
    第三节 英国海军形象
        一、海军形象
        二、海军的现实问题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一、海岛生存意象的发展
        二、海岛丰富多样的动植物
        三、海外建功立业、施展抱负
    第五节 海盗形象
        一、海盗的兴起
        二、小说中的海盗形象
    第六节 海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航海活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海洋的隐喻意义
第五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获利方式
    第一节 海洋之利
        一、中国的海洋经略
        二、英国的海洋经略
    第二节 魔幻式获利
        一、佛教中的海中珍宝
        二、海神财富
        三、海上奇遇获利
        四、海上献宝
    第三节 现实性获利
        一、渔盐经济和深海渔业
        二、海洋贸易的机遇性、偶然性和目的性、掠夺性
第六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上航行
    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的航海实践
        一、中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二、英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第二节 航海动机
        一、航海动机的发展脉络
        二、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航海风险
        一、神魔化和现实化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第七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力量生存伦理
    第一节 海军的发展
        一、中国的海上力量
        二、英国海军
    第二节 中英小说中的海军
        一、《西洋记》和《兰登传》中的海军
        二、对身体和生命的态度
第八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外异国想象
    第一节 相似的人物形象异化
        一、人物形象的放大或缩小
        二、人物形象的扭曲和畸变
    第二节 相异的文化积淀和发展路向
        一、向内聚敛和“以夏变夷”
        二、向外超越和融合更新
第九章 海洋神灵的文化异质性研究
    第一节 中西方的海神
        一、中西方海神信仰的起源
        二、文学作品中的海神
    第二节 海神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一、四海龙王信仰的形成
        二、波赛冬信仰的形成
    第三节 海神的形象
        一、龙头人身
        二、健硕完美
    第四节 海神的职能
        一、四海龙王的职能
        二、波塞冬的职能
    第五节 海神的人格个性
        一、四海龙王的懦弱谦卑
        二、波塞冬的虚荣好战
    第六节 海神的文化异质性
        一、中国传统的集权思想
        二、希腊传统的竞争意识
        三、个人欲望的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中国园林及其美学研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1.2 山水城市研究的概况与成果
        1.1.3 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城市形态研究和实践
        1.1.4 作者对于山水城市理论的梳理
    1.2 研究方法与意义
        1.2.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的重点
        1.3.1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关系
        1.3.2 山水城市的现代特征
        1.3.3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
第二章 中国园林美学的流变
    2.1 中国园林美学的文化溯源
        2.1.1 中国园林美学的发端与形成
        2.1.2 中国园林的分类及风格
    2.2 中国园林美学的意境
        2.2.1 中国园林的“意境说”
        2.2.2 中国园林意境表现的内涵
        2.2.3 中国园林意境生成的规律
    2.3 中国园林美学的生态性
        2.3.1 山水泉石——艺术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2.3.2 园林建筑——感通天地的生态建筑
        2.3.3 树木花草——自然天成的绿色空间
        2.3.4 天时季相——园林美的时空交感
第三章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营造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
        3.1.1 “山水文化”的由来
        3.1.2 山水审美观念的兴落
        3.1.3 中国山水文化与中国园林、山水城市的关系
    3.2 中国园林的审美活动与山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3.2.1 中国园林的群体游园之风
        3.2.2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
    3.3 中国园林美学对于山水城市营造的启迪
        3.3.1 集生态艺术之大成
        3.3.2 人性归复的精神文化生态形式
        3.3.3 园林美学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共通性
    3.4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3.4.1 掇山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3.4.2 理水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3.4.3 中国园林建筑与布局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3.4.4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第四章 济南城市特色与生态环境发展脉络
    4.1 济南城市的环境概况
        4.1.1 济南城市自然环境
        4.1.2 济南城市泉群分布及泉水成因
    4.2 济南城市形成的历史踪迹
        4.2.1 史料记载中的济南城市和园林变迁
        4.2.2 济南园林发展的历史踪迹
        4.2.3 济南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五章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特征研究
    5.1 济南城市山水特色及文化解析
        5.1.1 济南古城的山水特色
        5.1.2 济南城市的山水文化特征
    5.2 济南城市的山水格局空间构成特征
        5.2.1 济南城市“山·城”特征
        5.2.2 济南城市“水·城”特征
    5.3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存在的问题
        5.3.1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形态吻合度低
        5.3.2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规模尺度失衡
        5.3.3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开发建设冲突
第六章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策略
    6.1 济南历史文化承载与保护策略
        6.1.1 济南泉文化延续策略
        6.1.2 文化资源保护策略
        6.1.3 基于创造性意识与文化脉络融入济南山水城市营造体系策略
    6.2 济南山水城市格局营造组织策略
        6.2.1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功能组织策略
        6.2.2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文脉传承策略
第七章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技术路径
    7.1 济南城市的山水架构营造
        7.1.1 山水架构的特色定位
        7.1.2 济南“山城一体”架构的基本格局
        7.1.3 济南“水城相依”架构的基本格局
        7.1.4 济南“泉水聚落”架构的基本格局
    7.2 济南城市发展“南联北跨,显山露水”
        7.2.1 城市总体发展“南联”
        7.2.2 城市总体发展“北跨”
    7.3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星罗架构”
        7.3.1 构成济南“星罗架构”的十二个景观核心
        7.3.2 “星罗架构”的可视性与可达性
        7.3.3 从中国园林美学视角出发将山水元素融入城市营造系统
    7.4 基于济南山水城市生活环境的营造
        7.4.1 济南山水城市与现代“慢生活”的融合
        7.4.2 济南山水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趋势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创新点
        8.1.1 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去思考山水城市的营造
        8.1.2 分析山水城市中山水文化、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的关系
        8.1.3 为济南量身定制山水城市营造的策略和技术路径
    8.2 未来山水城市研究展望
        8.2.1 新世纪的山水城市内涵
        8.2.2 未来山水城市的营造展望
    8.3 融合与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生活世界”理论
    第二节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活”概念界定
        二、“生活审美”
        三、与“生活审美”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
        四、“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倾向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一节 小农经济与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倾向
    第二节 家国同构与古代中国生活的审美化
        一、“家”--“宗族”
        二、“国”--“社会”
    第三节 生命文化与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
        一、现世、重生文化
        二、重身文化
        三、有情世界
第二章 古代中国生活的审美特性
    第一节 秩序规范性
        一、日常器物审美的秩序规范性
        二、衣着服饰的秩序规范性
        三、房屋审美的秩序规范性
    第二节 伦理道德性
        一、“以善为美”“美善合一
        二、人格美
    第三节 形式礼仪性
        一、“礼乐”文化与形式礼仪性
        二、《家礼》及世俗礼仪的审美性
        三、礼仪之美与身体行为艺术
    第四节 切身体验性
        一、情境的体验
        二、整体的圆融
        三、身心的超越
第三章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社会形态
    第一节 礼仪性: 上层贵族的生活审美
        一、中国历史上的贵族和先秦贵族生活审美礼仪性的原因分析
        二、先秦贵族日常行为的礼仪性
        三、燕礼、冠礼:先秦贵族生活审美礼仪性的典范事例
        四、“诗”“乐”与先秦贵族生活审美的礼仪性
    第二节 艺术性: 文士阶层的生活审美
        一、“士”阶层的形成及特点
        二、“士”艺术化生活之原因
        三、“士”之艺术化生活
    第三节 物欲享乐: 市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一、“市民”概念界定及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审美实践
        二、宋代市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三、晚明时期市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第四节 浑朴浓情: 农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一、农民阶层的日常审美
        二、节庆假日与农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第四章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现代转化
    第一节 古代生活审美与现代日常审美的差异
    第二节 现代性危机
        一、浅表消费性
        二、急速虚拟性
        三、机械理性化
    第三节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现代转化的可能性
        一、德性审美的现代意义
        二、情本体的现代意义
        三、节律仪式美的现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本色云南与外来印象 ——以文化宗教、交通贸易、植物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历史背景
    三、当代西方史学对云南的研究
    四、近年国学术界对西方云南研究的关注
    五、史料选择、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云南的文化宗教特色
    第一节 独具云南多元文化特色的鸡足山
        一、本土人兴建、光大鸡足山——李元阳、高甭映、木增
        二、外来中原代表——徐霞客和黄向坚
        三、西方人眼中的鸡足山
    第二节 西方人对云南穆斯林的认知
        一、湄公河探险队与马如龙
        二、湄公河探险队与马德新
        三、早期西方人对云南穆斯林和咸同事变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天主教在云南
        一、“巴黎外方传教团”
        二、法国传教士中的民族学代表维亚尔
第二章 近代云南的特色贸易交通
    第一节 近代云南的交通贸易发展状况
        一、云南主要金属矿藏及其运输
        二、云南与东南亚的贸易交往
    第二节 来访者眼中的云南贸易交通
    第三节 法国、英国打开中国西南大门的企图
        一、德拉格雷和加尼耶的湄公河流域探险
        二、法国的商机和渗透
        三、英国的介入
第三章 云南的植物资源
    第一节 云南地方植物特色
        一、云南的特色花卉和草药
        二、植物收集整理的地方知识
    第二节 外来人眼中的云南资源及云南魅力
        一、“外”来内地人士的云南印象
        二、西方人的描述
        三、西方人眼中的云南鸦片生长
    第三节 独一无二的云南经历——西方人的植物收集
        一、法国植物收集的代表人物德拉维神父
        二、英国植物收集的代表人物福雷斯特
        三、美国的洛克
        四、其他欧美植物收集参与者
结语
    一、“整体性”理论下的云南发展与形成
    二、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和当代中国西南“桥头堡”
    三、“云南神话”的持续
外文缩写表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充满商机的奇花异草(论文参考文献)

  • [1]丽江大研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布局与空间利用导控研究[D]. 黄颖.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研究[D]. 郑奕然.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3]全域旅游视域下杭州高校旅游开发研究[D]. 王继农.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4]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D]. 陈瑜. 吉林大学, 2019(02)
  • [5]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D]. 马平平. 扬州大学, 2019(04)
  • [6]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D]. 张莉莉. 天津大学, 2017(01)
  • [7]纸房子[J]. 舒寒冰. 百花洲, 2017(03)
  • [8]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论[D]. 张翠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4)
  • [9]琴弦上的歌[J]. 李庆锋. 时代文学, 2016(10)
  • [10]本色云南与外来印象 ——以文化宗教、交通贸易、植物资源为例[D]. 杨玉蓉(Yurong Y.Atwill). 云南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充满商机的奇花异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