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版初中教材《中国史》若干年的解释

人民教育版初中教材《中国史》若干年的解释

一、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几个年代的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汪明明[1](2021)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书法内容编写变化研究(1978-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文兵[2](2021)在《新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对港澳地区历史书写的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思源[3](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认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周桂芝[4](2020)在《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研究(1978—2019)》文中研究说明中外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问题,是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条约内容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变与不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科书编纂、课程改革、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变化。本文以1979—2019年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版本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进行纵向的对比研究,探讨中外条约内容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编写内容与呈现形式的变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变化、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发展、课程改革以及学术界中外条约研究的影响等方面,探究影响人教版教科书中中外条约内容的编写因素。第二部分讨论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结构形式,分别对初、高中人教版教科书编写结构中的章节设置和辅助内容的变化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从整体研究与具体分析出发,结合纵向的比较,分析教科书对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的阐述。第四部分探究人教版教科书中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变化与特点,分析教科书编写的不足,提出编写与教学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中外条约内容的编写变化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不仅体现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而且体现了学术研究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影响。这一内容的变与不变,为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及其教学问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赵亚玲[5](2020)在《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研究(1978-2019)》文中提出医学史是科技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版本的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医学史内容的选取及编撰存在着不同之处。本文以1978—2019年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医学史内容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不同版本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医学史内容的选取及编撰,探讨医学史内容的书写变化。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科书编撰的发展、医学史内容的特殊性等方面,阐述影响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编写的因素。第二部分主要从章节设置和辅助内容两方面,分析1978年后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结构与形式。第三部分从内容的选取与阐述入手,探讨1978年后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医学史内容的书写变化。最后一部分对医学史内容的编写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关编写建议和教学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医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内容处理等都有所变化,然而医学史中的若干基本内容相对稳定。这种变与不变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科书编纂变化等因素影响的结果,同时体现了医学史内容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特殊性。

泮春晓[6](2020)在《新旧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世界历史》的比较研究 ——以世界古代史为例》文中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当代中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历史教育最基础、最核心的教学资源,是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随着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历史教科书在2012年划入教育部统一编写修订的阶段,2017年秋季全国开始使用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教育部统编的人教版《世界历史》教科书在2018年秋季开始投入使用,在其之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2007年人教版《世界历史》。对2007年和2018年人教版《世界历史》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及时弥补新版教科书的研究空白,从而探究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帮助新版教科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使用。因此,本文以世界古代史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探究人教社2007年版与2018年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之间的异同点,总结出两版教科书各自存在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一些关于新版初中教科书《世界历史》的编写建议和教师使用建议。首先,本文从编写标准和编写体例两个方面对2007年和2018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其次,本文比较分析两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内容编排、叙述和评价方面的异同;接着,本文从课前导学系统、课中阐释系统以及课后巩固扩展系统三个方面,对2007年和2018年人教版世界古代史部分的课文辅助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本文总结归纳出2007年和2018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新版初中教科书《世界历史》的编写建议和教师使用建议。

陶丹丹[7](2020)在《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研究 ——以七年级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教科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完善,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了最新版本的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合理地运用教科书是一线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必要前提。而“课后活动”作为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组成部分,既是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手段,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理应引起教师的重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以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为例,探究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特点和内容变化,并设计案例,提供“课后活动”的运用策略,目的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运用“课后活动”这一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文的研究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含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理论依据及作用,从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结构同化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探究“课后活动”编写的理论依据,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来探讨“课后活动”的作用。第三部分为“课后活动”的特点分析,通过归纳“课后活动”中的习题,概括出“课后活动”的突出特点;第四部分为新、旧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对比分析,采用对比研究法,从题量、题型、反映教科书重难点、反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几方面,探究2019年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与2015年旧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异同;第五部分为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运用策略分析,包括“课后活动”的案例分析和实施策略,以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为例,从课堂、课外、校本课程等几方面将“课后活动”中的习题作为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案例,并提出历史教师在使用“课后活动”时的策略,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郭碧兰[8](2020)在《新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编写研究 ——以七年级下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诸多着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发生离不开历史人物的活动,一系列神态万千,各具特色的历史人物也成为历史教科书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历史教科书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相关叙述,能够使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不同方面,认识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做出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除此之外,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也是教师进行历史人物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相关编写尤为重要。以往对历史人物编写的相关研究只注重于一个版本的分析,而较少进行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因此,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将2001年出版的旧人教版和2016年出版的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编写进行比较,系统分析两个版本历史教科书在历史人物编写上存在的差异。历史人物分布于历史教科书中的各个板块,不同板块的历史人物有其不同的作用,通过不同板块历史人物的不同呈现,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历史人物。因此本文将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分布范围分为正文、课前提要、课中辅助、课中练习、课后练习、课后拓展六大板块,分别分析新旧人教版在相同板块中历史人物编写的差异及特点。其次,本文将历史人物按照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三种类型进行划分。对于这三类历史人物,本文主要以代表性人物为例,从同一历史人物编写差异及新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新增历史人物的编写特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此探讨新旧人教版在历史人物编写上的变化,总结新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编写的新趋势。最后,本文对新旧人教版在历史人物编写上各自存在的特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全文以新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涉及的历史人物为对象,从历史人物分布、历史人物编写变化、不同版本编写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编写提供借鉴。

丁娟[9](2020)在《部编版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课文辅助材料是历史教科书主要构成之一,与课文部分共同构成了历史教科书整体内容,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是教科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行,课文辅助材料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于2016年正式出版,并陆续在全国各地投入使用。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中课文辅助材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重增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何更好地应用历史教科书课文以及课文辅助材料,是每一位一线历史教师必须面对且解决的问题。总体上看,部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八年级)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可划分为文本类辅助材料与图表类辅助材料。依据课文辅助材料在教科书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内容不同,文本类辅助材料又可划分为提示性材料、阐释性材料与巩固拓展性材料。图表类辅助材料,顾名思义按其外在形式划分为图片类辅助材料和表格类辅助材料。部编版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具有选材丰富、栏目多样、问题典型、与时俱进等特点,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帮助学生温习巩固知识、深化补充课文等功用,但也存在趣味性不足、部分材料过于晦涩的缺憾。在具体应用时,建议历史教师针对文本类辅助材料与图表类辅助材料采取不同的应用策略,并且要注意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立足于课标进行设计、准确定位辅助材料的地位、灵活处理、注重教学评价等问题。

李辉[10](2020)在《中学历史课近代中国人物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历史人物作为历史教育的一环,始终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与此同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历史人物教学也有相应的规定与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是全方位地重视历史人物。尽管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方面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多年,但是不可否认地是,在教学实践中人物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试图以中国近代时期的历史人物教学为例来进行调查和研究,同时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其问题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总结的问题,深入研究,尝试构建合理的教学对策。与大多数研究不同的是,笔者的研究并不是以往的偏向于整体的研究,而是落足于以历史的一个时期、一个片段进行研究和调查,发现在某一具体的时间段内历史人物教学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同时对于教学对策的构建也尽力凸显人物色彩,选择有人物特色的区别于普通历史教学策略的对策,以此来为历史课上的人物教学提供一种可行的方向。本文的绪论对选题缘由、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正文总共有三章,第一章详细阐述了中学历史课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学习内容与教学价值,具体包括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要求、教科书呈现的人物内容与特点以及近代中国人物教学的价值;第二章对历史课上中国近代人物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了问题的成因;第三章则根据总结的教学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合理的有人物教学特色的教学策略,并通过相关的教学案例加以佐证。

二、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几个年代的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几个年代的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3)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研究(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背景
    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变化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发展
    三、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影响
    四、学术界中外条约研究的影响
第二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编写的结构形式
    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的结构形式
        (一)章节设置
        (二)辅助内容
    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的结构形式
        (一)章节设置
        (二)辅助内容
第三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的内容阐述
    一、中外条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一)“城下之盟”的双边条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二)“不败而败”与《中法新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三)多国逼签的《辛丑条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四)非战争状态下被迫签订条约的背景阐述
    二、重要中外条约内容的阐述
        (一)《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三)《中法新约》
        (四)《马关条约》
        (五)《辛丑条约》
        (六)其他条约
    三、中外条约影响的阐述
        (一)整体影响的阐述
        (二)具体条约影响的阐述
    四、修约、废约的阐述
第四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评价与教学建议
    一、编写的特点
        (一)受编纂体例和课改影响较大
        (二)主要相关内容基本保持稳定
        (三)内容设计趋于注重能力培养
        (四)突显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二、编写的不足与建议
        (一)不足之处
        (二)编写建议
    三、教学建议
        (一)加强系统讲授,注重知识拓展
        (二)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三)关注学术研究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四)发挥中外条约内容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研究(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影响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编写的因素
    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的发展
    三、医学史内容的特殊性
第二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编写结构
    一、初中历史教科书医学史编写结构
        (一)章节设置
        (二)课文辅助内容
    二、高中历史教科书医学史编写结构
        (一)章节设置
        (二)课文辅助内容
第三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分析
    一、初中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的选择与阐述
        (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对医学史内容的选择
        (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具体内容的阐述
    二、高中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选择与阐述
        (一)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医学史内容的选择
        (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具体内容的阐述
第四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的编写评价及教学建议
    一、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编写的评价与建议
        (一)编写的特点
        (二)编写的不足
        (三)编写的建议
    二、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的教学建议
        (一)正确看待医学史内容
        (二)注意具体知识点的讲解与整体系统知识的传授
        (三)针对不同环节有区别地进行教学
        (四)注重医学史内容功能的发挥
        (五)注重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旧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世界历史》的比较研究 ——以世界古代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旧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编写标准和体例的比较
    第一节 编写标准的比较
        一、“前言”的比较
        二、“课程目标”的比较
        三、“课程内容”的比较
        四、“实施建议”的比较
    第二节 编写体例的比较
第二章 新旧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古代史课文内容的比较
    第一节 内容选择的比较
        一、增加的内容
        二、删减的内容
    第二节 内容编排的比较
        一、原始社会的内容
        二、古代亚非文明的内容
        三、古代欧洲文明的内容
        四、封建时代欧洲的内容
        五、封建时代亚洲的内容
    第三节 叙述和评价的比较
        一、历史事件叙述和评价的比较
        二、历史人物叙述和评价的比较
第三章 新旧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古代史课文辅助系统的比较
    第一节 课前导学系统的比较
        一、单元导言
        二、课文导言
    第二节 课中阐释系统的比较
        一、图片式
        二、表格式
        三、文字式
    第三节 课后巩固扩展系统的比较
        一、巩固练习
        二、扩展内容
第四章 新旧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古代史的优缺点和新版教科书的相关建议
    第一节 两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古代史部分的优缺点
        一、2007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古代史部分的优缺点
        二、2018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古代史部分的优缺点
    第二节 新版初中教科书《世界历史》的相关建议
        一、编写建议
        二、教师的使用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研究 ——以七年级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理论依据及作用
    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理论依据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二)认知主义结构同化理论
        (三)有效教学理论
    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作用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第二章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特点
    一、内容新颖、趣味性强
    二、选材经典、史料丰富
    三、与相关学科相互结合
    四、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
第三章 新、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对比分析
    一、基于题量的对比分析
    二、基于题型的对比分析
    三、基于反映教科书重难点的对比分析
    四、基于反映学科核心素养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运用策略
    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案例分析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后活动”的案例
        (二)历史课外教学中运用“课后活动”的案例
        (三)校本课程中运用“课后活动”的案例
    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立足课标,贴合教材内容
        (二)与时俱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结合学情,开发课后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编写研究 ——以七年级下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四、本选题创新之处与不足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分布
    第一节 课文部分历史人物编写
    第二节 课文辅助部分历史人物编写
        一、课前提要
        二、课中辅助
        三、课中练习
        四、课后练习
        五、课后拓展
第二章 历史人物在新旧人教版中编写的差异
    第一节 政治类历史人物编写差异
        一、同一历史人物编写差异
        二、新人教版增加的历史人物
    第二节 科技文化类历史人物编写差异
        一、同一历史人物编写的差异
        二、新人教版增加的历史人物
    第三节 经济类历史人物编写差异
第三章 新旧人教版历史人物编写特点及思考
    第一节 旧人教版历史人物编写特点
        一、历史人物相关问题形式多样
        二、注重历史人物叙述的通俗性
        三、注重通过历史故事展现人物性格
        四、注重科技文化类历史人物生平介绍
    第二节 旧人教版历史人物编写思考
        一、适当加强少数民族相关叙述
        二、增强历史人物编写的真实性及严谨性
        三、增强人物插图的规范性
        四、增强反面历史人物的相关叙述
        五、加强历史人物史料补充
    第三节 新人教版历史人物编写特点
        一、注重历史人物叙述的全面性
        二、注重“制度”融于“人事”
        三、历史人物相关叙述总结性较强
        四、增强历史人物改革措施的相关叙述
        五、增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
        六、增强全球意识培养
    第四节 新人教版历史人物编写思考
        一、设置历史人物活动课
        二、扩充历史人物类型
        三、适当增加历史人物故事细节
        四、适当增加历史人物叙述的趣味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部编版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部编版《中国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的分类
    第一节 文本类课文辅助材料
        一、提示性材料
        二、阐释性材料
        三、巩固拓展性材料
    第二节 图表类辅助材料
        一、图片类辅助材料
        二、表格类辅助材料
第二章 部编版《中国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的解读
    第一节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的特点
        一、栏目多样,多角度呈现历史
        二、立足主线,选材丰富
        三、问题典型,紧扣主题
        四、相辅相成,既有整体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五、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第二节 部编版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的功能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三、及时小结,温故知新
        四、深化补充课文,达成历史课程目标
第三章 部编版《中国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的应用
    第一节 课文辅助材料的应用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四、系统性原则
    第二节 课文辅助材料的应用策略
        一、文本类辅助材料的应用策略
        二、图表类辅助材料的应用策略
第四章 对部编版《中国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的反思
    第一节 部编版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存在的不足
        一、趣味性有待提高
        二、部分材料过于晦涩
    第二节 部编版《中国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改进建议
        一、文本编写改进建议
        二、教学应用改进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学历史课近代中国人物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近代中国历史人物学习内容与教学价值
    第一节 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与学习要求
        一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
        二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
        三 课程标准所选择的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特点
    第二节 教科书所呈现的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主要学习内容与特点
        一 与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所起作用的内容
        二 与历史人物的品格有关的内容
        三 与历史人物的性格和经历有关的内容
        四 与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关的内容
    第三节 中学历史课关注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教学价值
        一 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四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教学问题与成因分析
    第一节 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教学现状调查
        一 调查的目的
        二 调查的方法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二节 近代中国人物教学的问题
        一 历史人物教学的立意局限于知识领域
        二 历史人物教学的材料陈旧范围狭窄
        三 历史人物内容的呈现方式单调乏味
        四 历史人物的评价结论较为脸谱化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物教学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历史人物教学的价值把握不到位
        二 历史教科书相关内容的表述相对简单
        三 学生对相关内容较为熟悉
        四 历史影视剧等大众传媒有一定的干扰
第三章 中学历史课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多角度选择历史人物的细节材料
        一 与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所起作用有关的细节材料
        二 与历史人物品格有关的细节材料
        三 与历史人物性格和经历有关的材料
    第二节 多种形式组织激发学生情感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 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活动
        二 总结历史人物生平的活动
        三 评价历史人物的讨论活动
    第三节 多方面展开历史人物的探究活动
        一 撰写历史人物传记
        二 参观历史人物故居
        三 阅读历史人物史料
结语
附录 关于历史人物教学问题的问卷调查(学生)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几个年代的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书法内容编写变化研究(1978-2016)[D]. 汪明明. 阜阳师范大学, 2021
  • [2]新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对港澳地区历史书写的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D]. 文兵.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研究(1978—2019)[D]. 周桂芝.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医学史内容研究(1978-2019)[D]. 赵亚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旧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世界历史》的比较研究 ——以世界古代史为例[D]. 泮春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研究 ——以七年级教科书为例[D]. 陶丹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新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编写研究 ——以七年级下册为例[D]. 郭碧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部编版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材料应用研究[D]. 丁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学历史课近代中国人物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 李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人民教育版初中教材《中国史》若干年的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