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电信学习 (3)

在德国电信学习 (3)

一、留学德国电讯(三)(论文文献综述)

范结兵[1](2019)在《协同创新视角下物联网产业高素质人才协同培养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人才是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的首要因素。高质量培养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所亟需的高素质人才,需依托物联网协同创新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在学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校企指导力量、科教资源共享和质量评价体系方面"五位一体"的全面协同,构建寓教于研、学科交融、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校人才协同培养开放体系。

董志学[2](2016)在《中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而汽车产业又在制造业中占有核心地位。2013年,我国汽车工业增加值达到了8606.2亿元,占全国GDP的1.66%。从产销量数据来看,2013年产量为2211.68万辆,同比2012年增幅为14.8%;2013年销量为2198.41万辆,同比2012年增幅为13.9%,再创全球产销最高记录。然而,我国离汽车产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未来汽车产业的重点将是处理增长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平衡。Gartner在评估了112个领域超过2000项新兴技术的市场类型、成熟度、商业应用及未来发展之后,其发布的《2015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认为,移动、云、社交、大数据的互相连结和组合将会形成巨大力量,创造出新的巨大商机,必然要走向数字化之路。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必然要依托于信息技术产业,二者的耦合发展,为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本论文围绕汽车产业的智能制造展开了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论述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运营绩效等;(2)评价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关系、耦合程度、影响因素等;(3)理清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的主要因素;(4)企业利用“系统生命周期管理(SysLM)”实现智能制造的路径;(5)国外主要汽车大国和企业在通过产业耦合实现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经验;通过研究,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从理论层面来看,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其中,耦合关联度达到了0.49,说明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目前是中度耦合阶段,正在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二者的耦合持续发展度达到了0.74,说明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目前是中度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实践客观数据来看,也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2、从实践层面来看,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别是:(1)汽车产品会成为互联网的终端,在软件系统、硬件的助力下将会更加智能,并成为车联网的核心;(2)汽车生产企业的制造模式会迎来变革,将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帮助下,实现个性化制造;(3)汽车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彼此渗透的趋势更加明显,渗透的程度和范围更宽,二者将会在耦合发展之下,形成以车联网为代表的新生态体系。3、汽车企业利用系统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实现数字化企业。企业的数字化包括三方面,分别是智能供应链、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数据资产将会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一并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企业数据平台将成为连接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的媒介。4、我国主要省市行政区域的智能制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整体智能制造水平总体较低,智能制造综合因子得分大于零的只有11个。从个体来看,公共因子得分为正值的省份只有广东、上海,我国多数省份智能制造的总体效能不高,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从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1、政府层面。加强产业耦合方面的政策制定,为实现快速、高质量耦合创造环境和条件;积极扶植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周边产业;为车联网等新生态建立标准化术语与规则、构建数据模拟系统;强化基础设施,加强国际合作。2、企业层面。企业层面分为汽车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其中汽车企业应该以“系统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持续加强集成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加强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企业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根据本身能力和优势,向汽车产品的信息技术领域拓展。信息技术企业以本身已经建立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发挥信息技术企业的优势,利用技术逐步成为车联网的系统的一部分。

傅海辉[3](2015)在《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航空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有两个: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在抗日战争时期,航空研究院在中国航空史、科技史和抗日战争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本文梳理了航空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科研工作,指出,抗日战争初期,航空企事业单位大举西迁,损失惨重。当时中国空军所需装备、物资基本依赖外国供应。由于沿海各大城市、港口相继沦陷,空军处境愈益困难。在这一背景下,1939年7月,航空研究所于成都建立,隶属于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所成立以后,把尽快使航空器材与设备国产化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1941年,航空研究所扩充为航空研究院。研究院研究了西南多种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研制成功了飞机用层板和多种航空材料,尤其是创造性地研究了西南的多种竹材并研制成功了飞机用“层竹”。研究院还设计或改进了多种航空仪器仪表和航空武器设备。航空研究院设计了三种教练机和一种巨型滑翔机,它们均使用其自制的层板和层竹。航空研究院还在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领域有研究工作。本文讨论了航空研究院的历史功绩,指出,航空研究院虽然没有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但它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研究和航空工业国产化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航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有效支持了空军持久抗战,培养锻炼了航空科研人才,为四川地区的航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为中国航空科技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成绩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取得的。本文在梳理航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时,考察了中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与航空研究院的关系,发现了钱学森的一篇佚文,并对钱学森早年学术研究风格和力学思想发展脉络作了初步探讨。航空研究院兴盛于抗日战争之中,却衰落于抗战胜利之后。事实上,抗战时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航空科技唯一的黄金时代。本文辨析了航空研究院兴衰的原因,指出,航空研究院的衰落除时势因素外,还在于航空研究院自身未能跟上世界航空科技发展的步伐;国民政府和军方对本国航空科研和航空工业信心不足,支持不力。航空研究院是中国航空科技史上的重要案例。本文将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作了对照研究。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中国航空科技史,并为中国航空科技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赵一舟[4](2015)在《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大型会展建筑是当代会展业迅猛发展的直接产物,标志着会展建筑发展的新阶段,它呈现出独特且复杂的功能系统与空间结构,在很多方面体现出对以往会展建筑的超越。公共服务空间作为一个多元的子系统,是特大型会展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服务于不同人群的场所与平台,也是特大型会展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德国是位居世界之首的会展强国,在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德国把构建世界一流的会展场馆当作稳固和发展其国际会展领先地位的关键,在近20年中,德国境内相继扩建和新建了一批超大规模、超高标准的会展场馆,并十分重视综合发展公共服务空间和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在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配置、空间组织及空间品质营造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科学的方法,并配有完善的人性化服务内容和多元化服务形式,成为行业典范,为当代特大型会展建筑设计及运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对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的实地调研,选取德国当代五个最大的典型性建筑实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以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的公共服务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观展者角度,基于人文关怀和特大型会展建筑自身特点,剖析其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单元模式、空间组合模式、并以各案例为依托分析公共服务空间总体布局关系、系统组织以及品质营造,从而归纳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的特征及其先进的理念、成熟的经验和有益的方法,以期为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提供可参考及选择的合理设计模式与设计数据,补充特大型会展建筑的相关建筑学研究资料,以此促进特大型会展建筑和当代会展业及相关领域的长足发展。

吕晶[5](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欧七斤[6](2013)在《钟伟成:中国现代管理科学与教育的先驱》文中指出交通大学管理学院(1931—1951年)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乃至亚洲唯一的管理学院,是我国科学管理人才唯一养成之地,为我国早期管理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成就。然而,对于创建并始终担任管理学院院长的钟伟成,学界鲜有论述。文章拟在梳理钟伟成办理交大管理学院的实践基础上,对其融汇西方管理教育思想与我国社会教育实际所形成的管理教育理念作一评析,以期有益于我国现代管理教育史研究。

李子恒[7](2012)在《“打工皇帝”霍建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他是李嘉诚最器重的爱将。在李心目中,他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2011年,他的年薪高达1.7亿港元,有很大机会再次荣登香港"打工皇帝"宝座。但许多以他为奋斗目标的打工仔,对他却知之甚少。霍建宁,香港人。1952年生。毕业于香港大学,后赴美留学,取得专业会计师资格。1979年在美国留学归来后,被李嘉诚收归长江实业集团,出任会计主任。

陈瑜[8](2011)在《明月千里读和顺》文中研究指明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不知道与和顺的邂逅是否是一场前世今生的重逢。当和顺以遗世独立的姿态矗立在我眼前,仿佛真的遭遇了一个朗润如玉的翩翩美男,那份的悸动和震撼若谁拨动了心底深处的琴弦,瞬间醉成杏花春雨一片。对于这场美丽的邂逅我充满了感恩,感

陈秋华[9](2011)在《福建省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文中指出在现代经济中,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新技产业快速发展,这就必然呼唤着金融的参与,金融已成为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触发器和加速器。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需要大量的物质与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又会积极促进金融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发展必然会通过社会经济促进金融发展;金融业的现代化、电子化进程及金融创新也都离不了科技发展的支持。因此,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科技产业,都必须依托于强大的金融支持,实现科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紧密结合。福建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促进海峡西岸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发挥金融服务功能的同时,福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金融的配合,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也明确指出金融支持模式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企业所处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其成功不仅依托于本身的市场价值,而且依赖于客观上一个内源到外源不断演变的金融支持系统,外源的金融支持模式是其大力发展腾飞的主要决定手段。科技型企业本身的行业环境注定其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金融支持模式的出发点是支持科技型企业的高速发展,实现最优选择。因此,一个良好的模式的建立对于完善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参考文献和研究成果,在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模式的现状和特点以及主要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统计性描述,在第二部分再总结了福建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第四部分在行业类别、行业风险政,企业自身特点和政府政策等几方面对金融支持福建省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支持模式,对多种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模式进行比较。第五部分指出福建金融支持模式的改革方向和应遵循的有限追索等四大原则,并针对具体行业得出福建省已采取的三种主要模式—传统贷款模式、资本集中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金融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模式也未能形成系统专门的研究;并且探索分析福建省金融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模式思路及创新目前也仍不多见。而本文是针对福建省这一特定区域的研究是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之处,试图按行业、企业规模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来比较和选择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模式存在可能的创新。本文立足福建省,深入分析金融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探讨了金融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寻找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比较和选择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的方式和特点,找出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以促进福建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肖慈方[10](2003)在《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欠发达地区的一般社会经济特征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比较了世界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基本理论思路、开发模式、人力资源的开发、技术创新的组织与推广、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等等。在总结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普遍意义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论文最后着重论述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和对外开放,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提出了作者的独立见解。 1.在科学地界定欠发达地区、开发模式、开发战略等概念、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各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论文独立地归纳和比较了关于欠发达地区开发的方法论和理论主张。论文指出,从方法论看,研究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各种理论可以划分为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制度主义、新增长理论等基本思路。正由于各国在实践中所遵循的经济开发的基本思路不同,因而取得了不同的开发绩效。 2.在分析、比较和总结了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论文从六个方面指出了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共同经验。首先,经济开发的成功依赖于对人的成功开发。一切开发活动和开发要素,都必须靠人去组织;决定欠发达地区开发成效的直接因素,是其拥有和能够利用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欠发达地区的开发过程也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其次,经济开发要以科技开发与创新为支撑和手段。没有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相伴随的经济开发,必然是低层次、粗放式、非持续性的开发。因此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同时就是科技开发和创新的过程。再次,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产业载体。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依赖于许多载体,其中产业结构是关键。区域特色的凸现,区域优势的发挥,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产业结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各国无不重视区域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精心培育、及时调整和不断更新。第四,开发和开放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是欠发达地区开发得以成功的一条捷径。在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以后,任何国家对其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都不应该也没有必要采取封闭的、孤立的模式进行。尤其在当代经济国际化迅猛发展的条件下,一国开发其欠发达地区的过程,应该也必须是国际社会共同开发的过程。这既可以大大减少各国欠发达地区自身条件的约束,又可以提高经济开发的效率,强化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制。第五,要实现欠发达地区的成功开发,各国必须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制度安排,选择最恰当的经济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在不同国家或者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应该遵循不同的开发模式。没有亘古不变、适用于任何国家和任何时代的固有模式。最后,欠发达地区开发必须以制度建设先行,以制度创新贯穿始终。制度才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和保证。同其他任何经济活动一样,欠发达地区开发必须在适当的行为规则和活动框架内展开。没有这些规则和框架,就难以约束和惩罚非理性的经济开发行为,也难以激励人们参与欠发达地区理性开发的积极性,难以鞭策人们努力以最小的开发投人,获取最大的开发产出。 3.论文重新界定了经济开发模式这一重要概念,并独立地提出和比较了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几种基本经济模式。文章指出,经济开发的基本模式指的是开发行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开发活动的管理体制和手段、开发主体的构成、市场和计划开发手段等方面所采取的一般形式。这是从市场机制的运行空间等角度对开发模式所做的界定。因此论文认为,各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首先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开发模式。其次是资本主义不完全竞争开发模式。再次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开发模式。该模式尤以前苏联、92年前的中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为代表。最后是社会主义非均衡统筹开发模式。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努力推进其经济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同时政府始终坚持对欠发达地区开发的适度干预和调节。因此,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应当属于非均衡统筹开发模式。 4.在比较和总结国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论文认为我国政府在西部开发中应特别重视和强化“软投人”,即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尽可能给予财政投人的同时,应把投人重点放在政 一2一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策投入和制度投人上,为欠发达地区开发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制度框架。同发达国家的区域开发相比,我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较突出的差异是政府财力的不同。发达国家各级政府财力雄厚,可以直接投人巨额资金来实施其区域开发的战略举措;受发展水平限制,我国各级政府财力弱小,不

二、留学德国电讯(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学德国电讯(三)(论文提纲范文)

(1)协同创新视角下物联网产业高素质人才协同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协同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 协同培养是国家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选择
    (二) 协同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的创新模式
    (三) 协同培养是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提高的根本举措
二、强化“五位一体”全面协同, 构建高校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体系
    (一) 强化学术科研创新的协同
    (二) 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同
    (三) 强化校企指导力量的协同
    (四) 强化科教资源共享的协同
    (五) 强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协同
三、完善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协同培养的保障机制

(2)中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案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本文的不足
2 文献梳理与理论综述
    2.1 产业互动相关理论
        2.1.1 产业与产业结构
        2.1.2 产业融合理论
        2.1.3 产业耦合理论
    2.2 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
        2.2.1 技术进步的定义
        2.2.2 技术扩散理论
        2.2.3 技术选择理论
    2.3 生命周期管理相关理论
        2.3.1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2.3.2 系统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2.4 信息系统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历程研究
    3.1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
        3.1.1 汽车产业概念的界定
        3.1.2 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3.2 我国汽车工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综述
        3.2.1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3.2.2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综述
    3.3 汽车产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研究
        3.3.1 工业 1.0:手工技术主导量化生产模式
        3.3.2 工业 2.0:流水线实现大量精益生产模式
        3.3.3 工业 3.0:自动化技术主导大规模定制模式
        3.3.4 工业 4.0:智能技术引领个性化制造模式
    3.4 本章总结
4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机制与机理研究
    4.1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机制
        4.1.1 动态关联机制
        4.1.2 创新发展机制
    4.2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
        4.2.1 智能制造:通过系统生命周期管理控制复杂性
        4.2.2 产品开发:基于模型的数字可视化虚拟产品开发
        4.2.3 物尽其用:通过软件系统把产品引入物联网
        4.2.4 数字企业:实现企业数据化循环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实证研究
    5.1 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关系研究
        5.1.1 信息技术对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
        5.1.2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应用分析
    5.2 基于灰色关联空间的汽车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5.2.1 构建产业创新动态评价模型的理论依据
        5.2.2 产业创新过程动态评价模型的构成
        5.2.3 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研究
    5.3 基于耦合发展模型的产业耦合程度研究
        5.3.1 产业互动耦合机制研究
        5.3.2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5.3.3 基于AHP法和Dephi法的产业耦合发展能力研究
    5.4 我国区域相关产业供给汽车产业智能制造能力综合评价
        5.4.1 我国主要省市汽车产业分布特征
        5.4.2 我国主要省市区域智能制造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5.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智能制造供给能力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路径分析与研究
    6.1 智慧供应链体系的构建路径
        6.1.1 智能供应链的特征与标准
        6.1.2 汽车产业智能供应链战略的设计
        6.1.3 汽车产业智慧供应链的运营与管理
    6.2 智能制造模式创新与动态选择
        6.2.1 动态智能制造系统的选择与评价
        6.2.2 制造系统的演进与对比研究
        6.2.3 智能制造模式下制造系统的选择
    6.3 数字平台系统促进管理创新的路径
        6.3.1 工业 4.0 视角下汽车产业的互联网创新模式
        6.3.2 汽车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投入产出机理分析
        6.3.3 利用系统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耦合发展路径研究
        6.3.4 汽车企业利用系统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智能制造路径
    6.4 本章小结
7 汽车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7.1 国外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7.1.1 汽车产业智能化
        7.1.2 信息技术产业平台化
    7.2 国外政府与企业层面经验借鉴与启示
        7.2.1 国外政府层面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7.2.2 国外企业层面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7.3 本章总结
8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政府层面
        8.2.2 企业层面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学术意义与研究现状
    2.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3.原始史料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航空研究院之历史背景与沿革
    1.1 中国近代航空科学技术史概述
    1.2 中国航空科技史起点考辨
    1.3 航空研究院建立之历史背景
    1.4 航空研究院之沿革
    1.5 航空研究院之科研与生产
第二章 航空木材性质研究及技术研发
    2.1 中国航空器材国产化之前驱
    2.2 航空研究院木材研究之条件与方法
    2.3 川产云杉性质研究
    2.4 其他木材性质研究
    2.5 中国木材平衡含水量研究
    2.6 层板之研制
    2.7 木材性质研究及技术研发简评
第三章 航空竹材研究与航空仪器研制
    3.1 与以往竹材性质研究之区别
    3.2 川产楠竹与慈竹性质研究
    3.3 层竹之研制
    3.4 竹质外挂副油箱之研制
    3.5 其他航空材料之研制
    3.6 航空设备之研制
    3.7 竹材研发与航空仪器研制简评
第四章 飞机设计与基础理论研究
    4.1 中国近代飞机设计简史
    4.2 航空研究院之飞机设计
    4.3 航空研究院理论研究举隅
    4.4 飞机设计与理论研究简评
第五章 航空研究院之初步评析
    5.1 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之比较
    5.2 航空研究院之科研环境与人才
    5.3 历史功绩与意义
    5.4 航空研究院兴衰原因探讨
结语
【附录一】航空研究院大事记
【附录二】中国近代飞机设计汇总五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学术工作

(4)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当代会展业及会展建筑的发展需求
        1.1.2 特大型会展建筑的系统研究需求
        1.1.3 特大型会展建筑的社会经济需求
        1.1.4 以德国为例的原因
    1.2 基本概念阐述与界定
        1.2.1 基本概念释义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2.3 研究案例选取
    1.3 既有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2 既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1.4.4 基本框架
第2章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发展及调研综述
    2.1 世界当代会展业及会展建筑发展概述
        2.1.1 当代会展业的内涵及特征
        2.1.2 当代会展业的世界格局
        2.1.3 世界会展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
    2.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发展综述
        2.2.1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发展背景
        2.2.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2.3 德国五个特大型会展建筑案例调研及发展现状
        2.3.1 汉诺威会展中心 (Hannover Messe)
        2.3.2 法兰克福会展中心(Messe Frankfurt)
        2.3.3 科隆会展中心 (Koelnmesse)
        2.3.4 杜塞尔多夫会展中心(Messe Düsseldorf)
        2.3.5 慕尼黑会展中心(Messe München International)
第3章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功能单元模式
    3.1 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系统
        3.1.1 特大型会展建筑功能空间系统类型
        3.1.2 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系统界定
    3.2 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
        3.2.1 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类型
        3.2.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组成
    3.3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功能单元模式
        3.3.1 入展登录功能空间模式
        3.3.2 餐饮服务功能空间模式
        3.3.3 商业服务功能空间模式
        3.3.4 综合服务功能空间模式
        3.3.5 休闲服务功能空间模式
第4章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组合模式
    4.1 公共服务空间主要分区
        4.1.1 特大型会展建筑观展流线
        4.1.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主要分区
    4.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组合模式
        4.2.1 主入口大厅公共服务空间
        4.2.2 中央主通道公共服务空间
        4.2.3 展厅公共服务空间
    4.3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细部设计
        4.3.1 材质设计
        4.3.2 标识和引导系统
        4.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4.3.4 景观环境设计
第5章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案例研究
    5.1 案例一 汉诺威会展中心
        5.1.1 总体规划概况
        5.1.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1.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1.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2 案例二 法兰克福会展中心
        5.2.1 总体规划概况
        5.2.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2.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2.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3 案例三 科隆会展中心
        5.3.1 总体规划概况
        5.3.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3.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3.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4 案例四 杜塞尔多夫会展中心
        5.4.1 总体规划概况
        5.4.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4.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4.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5 案例五 慕尼黑会展中心
        5.5.1 总体规划概况
        5.5.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5.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5.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6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归纳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6.1.1 设计理念
        6.1.2 设计方法
    6.2 从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看特大型会展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6.2.1 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的发展趋势
        6.2.2 以公共服务空间为主导的特大型会展建筑设计
    6.3 对中国当代特大型会展建筑设计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案例实地调研资料
附录B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及其公共服务空间统计
附录C 世界特大型会展建筑一览表
附录D 中国特大型会展建筑规模统计表(前十五名)
附录E 国家会展中心(原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钟伟成:中国现代管理科学与教育的先驱(论文提纲范文)

1 创建民国大学中唯一的管理学院
2 倾心管理教育20年
3 力倡管理学与管理教育
4 会通中西的管理教育理念

(7)“打工皇帝”霍建宁(论文提纲范文)

“专才”加“忠仆”
“港版凡尔赛宫”主人

(9)福建省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思路和技术路线方法
    1.4 可能的特色和创新
2 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模式的现状描述
    2.1 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现状描述
    2.2 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发展金融支持模式的主要形式
    2.3 福建省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模式现状
    2.4 福建省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模式特点
3 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模式的比较
    3.1 美国日本德国金融支持模式的分析
    3.2 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支持模式的比较
        3.2.1 初创阶段的金融支持模式
        3.2.2 成长阶段的金融支持模式
        3.2.3 成熟阶段的金融支持模式
        3.2.4 衰退阶段的金融支持模式
    3.3 福建省已采取的金融支持模式比较
        3.3.1 传统贷款发放模式
        3.3.2 资本集中模式
        3.3.3 政府主导模式
    3.4 福建金融支持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4 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行业风险和行业类别因素分析
    4.2 企业规模与自身性质特点因素分析
    4.3 政策因素分析
5. 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选择
    5.1 金融支持模式的基本原则
    5.2 福建企业金融支持模式的改革方向
    5.3 福建省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5.3.1 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模式
        5.3.2 建立金融与技术结合相结合模式
        5.3.3 建立市场与政府结合模式
        5.3.4 建立创新的金融服务支持模式
6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
致谢

(10)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理论思路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概述
        一、 几个基本范畴的界定
        二、 欠发达地区的一般社会经济特征
        三、 欠发达地区的差异性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理论思路的比较
        一、 结构主义
        二、 新古典主义
        三、 新制度主义
        四、 新增长理论
        五、 对各种思路的评析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的若干理论观点
        一、 经济开发的资本形成
        二、 经济开发的空间顺序
        三、 经济开发的产业顺序
        四、 其它理论
第二章 欠发达国家的区域开发
    第一节 巴西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一、 巴西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战略举措
        二、 巴西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
    第二节 墨西哥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一、 墨西哥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战略举措
        二、 墨西哥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印度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一、 印度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战略举措
        二、 印度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
    第四节 前苏联-俄罗斯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一、 苏联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战略举措
        二、 苏联开发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经验
        三、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经济开发战略
第三章 发达国家的区域开发
    第一节 美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一、 “西进”运动中的经济开发
        二、 20世纪南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
        三、 美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德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一、 联邦政府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战略举措
        二、 德国开发的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意大利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一、 意大利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战略举措
        二、 意大利欠发达地区开发的主要经验
    第四节 法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一、 法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战略措施
        二、 法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经验
    第五节 日本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一、 日本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战略举措
        二、 日本开发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经验
第四章 各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共同经验(上)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 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二、 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一、 前苏联的开发与技术创新
        二、 美国的开发与技术创新
        三、 德国的开发与技术创新
        四、 巴西的开发与技术创新
        五、 韩国的开发与技术创新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一、 主导产业概述
        二、 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性
        三、 选择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与具体标准
        四、 选择与培育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国际比较
第五章 各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共同经验(下)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的对外开放
        一、 对外开放在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主要作用
        二、 各国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的不同选择
        三、 对外开放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模式
        一、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开发模式
        二、 资本主义不完全竞争开发模式
        三、 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开发模式
        四、 社会主义非均衡统筹开发模式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一、 制度安排与创新的重要性
        二、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制度安排与创新
第六章 国际经验与中国西部开发
    第一节 西部开发中的制度创新
        一、 西部地区制度创新的初始约束条件与切入点
        二、 西部开发中的制度创新体系
        三、 西部开发中推进制度创新的思路
    第二节 西部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
        二、 西部开发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三、 西部省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思路
    第三节 西部开发中的对外开放
        一、 开放不足:西部地区落后的恶性循环
        二、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思路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声明
后记

四、留学德国电讯(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协同创新视角下物联网产业高素质人才协同培养研究[J]. 范结兵. 生产力研究, 2019(04)
  • [2]中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D]. 董志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8)
  • [3]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D]. 傅海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4]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研究[D]. 赵一舟. 清华大学, 2015(08)
  • [5]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6]钟伟成:中国现代管理科学与教育的先驱[J]. 欧七斤. 上海管理科学, 2013(05)
  • [7]“打工皇帝”霍建宁[J]. 李子恒.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2(08)
  • [8]明月千里读和顺[J]. 陈瑜. 野草, 2011(06)
  • [9]福建省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D]. 陈秋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10]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 肖慈方. 四川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在德国电信学习 (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