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建立二板市场

尽快建立二板市场

一、尽快建立第二板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姜永玲[1](2016)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既有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一方面结构性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增速不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和供给侧产品服务升级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中国未来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纵观世界经济强国的发展历程,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对于新兴产业崛起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那么,如何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金优化配置功能,加快资本和技术创新的相互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具体阐述了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探讨不同类型的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用效果的异同。首先,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资本市场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对代表性企业的生产和融资决策进行建模,从理论上证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产业产出规模。然后进一步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特征和融资需求,论述了不同类型资本市场作用机理的异同。具体而言,股票市场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声誉;银行信贷产品能够最为及时地满足战略性新兴企业融资要求;而债券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监督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风险投资则可以强化战略性新兴企业专业化管理和发展方向把控。然后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导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结构式回归方程,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股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测度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产出增长和技术进步两方面的支撑作用,揭示了资本市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以下结果:第一,股票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股票市场不同板块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存在差别。相对于债务类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有所长,主板更倾向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出增长,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作用更显着,新三板市场对于初创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第二,债务类资本市场能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同期限债务发挥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从产业规模的角度来看,短期债务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出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是长期债务只对传统产业有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出规模没有明显作用。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短期债务融资的作用效果强于长期债务融资,且债务融资整体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作用大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风险投资市场不仅为战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同时在其他资本市场上产生了融资溢出作用。一方面,由于风险投资的介入改变了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方式,短期内对战略性新兴企业造成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向促进技术创新,反向抑制产出过快增长。另一方面,风险投资产生了资本溢出效应,风投介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应当从四个方面来加强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体系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高效融资服务平台;二是加强金融创新,完善融资服务体系;三是加强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提高投资者信心;四是明确政府职能,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部融资环境。总体来说,不同类型的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应当积极建设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而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陈胜昌,陆志远,周久才,邓小刚,李佳林,韩克,叶自成,韩建军,邓玉珠,马重,郭嘉玮,吴锦,陈启菲,陈昌煦,肖建荣,欧阳辉艳,曹云霞,李春香[2](2013)在《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前言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标志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把海南纳入总体发展战略,不仅明确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定位,也进一步规划了海南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特殊地位,为海南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更快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制度环境、政策条件和发展空间。随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目标的确立,海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战略环节。海南经济发展必须站在全球经济发展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高度上,以带动中国旅游业发展和引领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升级为目标,在

邓九刚[3](2008)在《大盛魁商号》文中指出死亡峡谷罡风浩荡。罡风之下是一片莽莽苍苍的亘古荒原。晚春时节密密匝匝的绿草被西北风一吹,都向着东南方向倒伏下去,一浪一浪地滚动着。天空中被劲风扯成的丝状的云在迅疾地移动,整个荒原都被一种神秘莫测的寂静笼罩着。这寂静好像已经统治这里有一万年了,或许更久。极目之处不见人

金丹丹[4](2006)在《二板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科技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中最具活力的源泉,正成为新经济发展中的亮点。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障碍——融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风险投资——二板市场的融资思路,基本构思过程如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初期(风险融资,自筹融资)——中期(风险融资、其他融资相结合)——后期(二板市场融资,风险融资退出),等到发展到一定规模,再上主板市场。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在我国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主要以大量数据作为支撑,运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自己观点进行阐述。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专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动态及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概述。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特殊群体的界定以及其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所作贡献方面的介绍,从而说明对这一特殊群体给予特别关注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分析。前面已经介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它却存在融资瓶颈,严重阻碍其顺利成长。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其存在的融资障碍进行透彻的解析。第四部分,主要对风险投资进行相关探讨。作者认为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路径。而目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其主要原因是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受到了限制。对此本文提出构建“二板市场”的重要意义。第五部分,介绍了二板市场,并具体分析了“二板市场”、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第六部分,具体介绍我国的准“二板市场”——中小企业板的建设情况。第七部分,分析了我国的中小企业板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提出相关建议。第八部分,引申。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展开分析,强调如果二板市场、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合作要达到效果最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相当重要。

张景安[5](2007)在《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创新依赖趋势,而中小型企业正在成为不可忽视的创新主体,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小企业创新和成长过程中,风险投资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虽然在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这两大领域中,相关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有关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联的系统研究却很少见。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在此方面作些探索性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分别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讨论中,重点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机遇。在风险投资的相关讨论中,重点论述了风险投资“三位一体”的治理机制;对风险投资的运行过程和运做环境进行;最后结合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2.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联,揭示了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多层次动态复杂网络关系。通过对风险投资与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一般关系的深入分析,清楚地表明了由技术创新网络和风险投资网络构成的创新体系对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重要意义和作用。3.采用推理论证和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资本)缺口,为风险投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了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通过分析风险投资作用机理的分析,不仅说明了风险投资相对于银行贷款等风险资本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而且揭示了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提供增值服务等为纽带的风险投资网络和创新网络的内在关联关系。4.研究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策略。指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论述了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措施;最后给出了加强技术创新网络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的对策。5.研究了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网络构建策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在我国建立风险投资网络的意义。从国内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构建国内风险投资网络的基本原则及框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风险投资网络构建策略及相应的保证措施。

杨刚[6](2006)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对策研究”的成果之一及其延伸。在现代经济中,科技和金融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金融对科技发展具有促进、保障和拉动的作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客观必然。任何一项科技成果,在其研发阶段、应用转化阶段、直至产业化阶段等各个时期,不仅存在着不断放大的资金需求,需要在金融市场解决资金支持的问题;而且,金融市场所提供的风险规避与转移、公司治理,激励约束、价格发现、流动性供给等功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功能性保障;从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科技的重大进展及其应用,都以金融创新与深化为先导,显示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强大拉动力。目前,我国已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但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局面,加速科技产业化,解决科技发展中资金这一瓶颈问题,以促进科技和金融事业共同发展。本文在大量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以科技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为主线,研究科技项目研发阶段——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阶段——科技成果依托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以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的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问题,并研究了在这一结合过程中所需要的支撑服务体系以及我国需要进行的金融创新。最后,提出了我国在科技金融相结合方面相应的对策。

邓亮[7](2006)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风险资本是投入到具有高成长性风险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投资收益。任何形式的风险资本,在持有风险企业股权一定时期后,都会考虑退出风险企业,收回投资并获得收益,然后再进行新一轮的投资计划。因此,风险投资作为高风险、高回报的活动,需要可靠的退出机制提供安全保障,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就成为风险投资收益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随着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笔者认为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业。 风险投资机制涉及退出渠道和退出场所两方面的问题。本篇论文主要从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入手,借鉴美、德两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经验,分析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的原因,最后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拓宽、退出场所的创建以及退出环境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章,对风险投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通过对风险投资及其退出机制相关理论的介绍,深入分析了风险投资四种退出渠道的利弊,并对其效用进行对比。 第二章,通过对我国风险投资业以及退出机制现状的概述,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即现行法律制度的制约、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税收优惠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的缺乏、中介服务的落后。 第三章,对美国与德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进行简要概述,通过对该两国退出机制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风险投资退出与资本市场发展程度、政府的引导有着必然联系,从中得出一些我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第四章,联系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实际状况,笔者对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提出一些建议:大力培育国内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柜台交易市场,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二板市场。此外,在风险投资退出的配套制度建设方面,政府应起积极引导作用,创造有利的法律、政策环境扶持风险投资业发展,并逐步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专家。

叶静[8](2005)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信息产业技术革命的兴起,风险投资在全球处于高速发展状态。 风险投资作为金融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行为,这种投资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股权及时变现。因此,风险投资的退出是风险投资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顺畅的退出渠道是实现风险投资高额收益的安全保障,是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投资的退出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国外首次公开上市、出售、回购以及清算等四种退出方式的比较与评价,合理借鉴,并立足本国国情,着重探讨当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现实选择,分析了国内风险投资退出面临的障碍,并对未来完善的法规政策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对二板市场的逐步建立提出建议。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详细介绍了风险投资的理论知识,其中包括风险投资的概念和历史等,并分析了我国引入风险投资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介绍了风险投资的构成要素,着重分析了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五个基本阶段:筹措风险资本、项目选择与评估、谈判与签订合同、管理投资和风险资本退出。第三章首先从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来说明退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意义,接着比较分析了国际上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以及美国与欧洲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现状。美国作为风险投资的发源地,其资本灵活性最强,又加上拥有全球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NASDAQ,因而其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以IPO与并购为主;而欧洲情况就大不相同了,EASDAQ的局限性使其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欧洲风险资本的退出是以并购和回购为主,而IPO所占比例很小。第四章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现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健全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应从完善法规政策及构建多层次、流动性强的资本市场体系来实现。其中,创业板市场的构建,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步骤,对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创业板,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的操作细则促使创业板的功能

郑卫峰[9](2005)在《当代中国风险投资思想演变》文中指出未来经济发展取决于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带动能力,而新经济的成长则依赖于一个成熟发达、充满活力的风险投资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我国开始探索风险投资发展到2004年5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设中小企业板块,伴随着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起起伏伏,我国风险投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从1984年国家科委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组织“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的对策”的研究到1996年底,风险投资概念在我国逐步得到引入。风险投资思想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风险投资目的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第二,信贷作为风险投资的重要实现方式,无法有效支持风险企业的发展;第三,政府直接参与风险投资运作成为主导思想。 从1997年底国家风险投资机制研究课题组探索建立风险投资体制到2000年,我国风险投资研究逐步兴起,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总结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以银行为中心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以及国家风险资本市场模式,大力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成为业内共识;第二,构建风险投资宏观体制框架、完善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成为风险投资业的主导思想。 从2000年到2004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和国内创业板建设的迟滞不前,国内风险投资思想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对风险投资的职能、风险投资体制框架建设、风险企业契约性质、风险投资机构契约性质、风险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的互动关系等方面的认识逐步深入;第二,风险投资退出与风险投资机构控制权安排、风险投资退出与风险企业控制权安排、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的声誉机理、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的利益冲突都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第三,实物期权思想和组合投资思想在风险投资决策领域得到运用;第四,风险投资风险管理思路已渐明晰。 创业板作为风险投资最重要的退出机制,是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核心。从1998年到2004年中小企业板的推出,是否开设创业板、创业板如何定位、创业板在什么时机推出、创业板微观制度如何设计都构成了我国风险投资思想的重要内容。

田东霞[10](2005)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文中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既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一个长久性的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经济繁荣时期,还是经济萧条时期,中小企业都活跃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后,中小企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他们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起,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增加就业机会,活跃地区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增加出口创汇,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确定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借此历史机遇,改变观念,勇于创新,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大部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大企业相比,它们在获得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都存在着制约和障碍,加之其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不规范,技术开发水平低,产品竞争能力弱等因素,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作为弱势地区的弱势群体,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扶持。 中小企业由于其灵活的机制,适宜的规模,较低的管理成本,较强的应变能力等特点,因而更能适应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对培育西部地区市场主体,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国家以及西部地区应采取有效的保护和扶持措施,以引导、鼓励、规范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己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虽然不一定都是由法律问题引起的,也可能不是仅有法律就能解决的,但是其中确有不少法律问题,或者这些问题最终只有借助于法律才能得以解决。因此,从法律保障角度提出并研究解决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本文选题最主要的目的和动机。 我们过去对市场经济法制的研究,多着眼于如何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和对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和改组,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的研究,一直未能借助经济立法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法律环境。本论文的选题,即是适应这种需要,定位于促进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法或小企业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我们应借鉴国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建立健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有许多视角,但大都是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中小企业的产业政策、融资政策、技术进步、规范管理、提升竞争力、改革和发展等方面问题,见诸报刊的文章大都强调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呼吁在某些方面对中小企业从政策措施上给予扶持;而从法律学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进行系统研究者很少,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系统研究,更为少见。本论文最大的特点,是从法律学角度出发,系统有机地结合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学方面研究成果,来构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以期在中小企业法律保障机制这一新的经济法研究领域做一些有益的探讨,并使其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法律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论文分别从中小企业理论概述、国外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政策借鉴、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概述、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设立法律制度研究、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研究、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利用风险投资的法律问题研究、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利用二板市场的法律问题研究、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问题研究、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吸引外资法律问题研究,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法律保障等十一个方面研究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保障问题,较全面地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中涉及到的法律方面问题及其内在关系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论文在对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的现行法律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西部中小企业发展法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制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相配套的法规政策文件提供借鉴和思路。尤其是对当前经济和法律学界备受关注的中小企业利用风险投资,利用二板市场,融资的信用担保,现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等热点问题作了重点分析和探讨。关键词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法律保障

二、尽快建立第二板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尽快建立第二板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
        2.1.2 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研究概述
    2.2 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2.2.1 资本市场的界定与基础理论概述
        2.2.2 不同类型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2.3 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
        2.3.1 国外有关资本市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概述
        2.3.2 国内学界有关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本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资本积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2 资本市场促进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3.2.1 资本市场促进产业发展的理论模型
        3.2.2 资本市场对产出增长的支撑作用
        3.2.3 资本市场对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
    3.3 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3.3.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模式及其特征
        3.3.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需求分析
        3.3.3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4.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4.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4.1.2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1.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2 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4.2.1 银行信贷市场
        4.2.2 多层次股票市场
        4.2.3 债券市场
        4.2.4 风险投资
    4.3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4.3.1 银行信贷市场
        4.3.2 多层次股票市场
        4.3.3 债券市场
        4.3.4 风险投资
第五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出增长的实证研究
    5.1 理论模型分析
    5.2 实证分析
        5.2.1 实证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主要回归结果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6.1 理论模型分析
    6.2 实证分析
        6.2.1 实证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6.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2.3 主要回归结果分析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的惯性依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小板和创业板、新三板以及风险投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7.1 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7.1.1 我国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场基本情况
        7.1.2 实证模型选择、变量描述与数据统计性分析
        7.1.3 中小板和创业板股权融资对产出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7.1.4 中小板和创业板股权融资对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7.2 新三板市场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研究
        7.2.1 新三板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
        7.2.2 新三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分析
        7.2.3 战略性新兴产业转板成功的案例分析
    7.3 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溢出作用研究
        7.3.1 模型说明与样本统计
        7.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7.3.3 本节结论与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8.1 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8.1.1 直接融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
        8.1.2 间接融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8.2 国际经验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录用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与获奖情况

(4)二板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专题的研究动态
    1.3 本文创新点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概述
    2.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2.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及其特点
    2.3.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第三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
    3.1.融资的概念
    3.2.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融资需求特性
    3.3.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特点
    3.4.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分析
第四章 风险资本: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有效方式
    4.1.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4.2.风险投资在我国施行的可行性分析
    4.3.我国风险投资现状
第五章 二板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撑——风险资本的退出与高科技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5.1.二板市场的定义
    5.2.二板市场的产生及现状
    5.3.风险资本、二板市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六章 当前我国二板市场的运作分析
    6.1.中小企业板与"二板市场"的区别
    6.2.中小企业板发展进程
    6.3 中小企业板运行现状
第七章 最大限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针对中小企业板
    7.1.中小企业板当前存在的问题
    7.2.最大限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针对中小企业板建设的建议
第八章 最大限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8.1.以"诚信"为根本
    8.2.ERP系统的引进
    8.3.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8.4.找准主营业务,坚持成长性,提高科技含量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经济的挑战
        1.1.2 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
        1.1.3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亟待风险投资的支持
    1.2 问题及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风险投资领域的相关研究
        1.3.2 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
        1.3.3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研究
    1.4 研究现状分析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文的结构
2 中小企业及其技术创新
    2.1 中小企业的概念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2.1.2 中小企业的特征
        2.1.3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2.2 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2.2.1 技术创新及其特征
        2.2.2 技术创新能力及动力
    2.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2.3.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征
        2.3.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和劣势
    2.4 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况
        2.4.1 中小企业发展概述
        2.4.2 中小企业发展及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4.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和机遇
    2.5 小结
3 风险投资相关概念及理论
    3.1 风险投资的含义
    3.2 风险投资的特征及风险种类
        3.2.1 风险投资的特征
        3.2.2 风险投资的风险种类
    3.3 风险投资三要素分析
        3.3.1 风险资本
        3.3.2 风险企业
        3.3.3 风险投资主体
        3.3.4 “三位一体”的风险投资治理机制
    3.4 风险投资运作过程
        3.4.1 项目筛选与投资决策
        3.4.2 经营管理投资项目
        3.4.3 风险资本退出
    3.5 风险投资的运作环境
        3.5.1 政策、法规环境
        3.5.2 人才环境
        3.5.3 资本市场环境
        3.5.4 科学技术环境
        3.5.5 社会文化环境
    3.6 国内风险投资概述
        3.6.1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历程
        3.6.2 我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问题
    3.7 小结
4 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联分析
    4.1 静态分析
        4.1.1 宏观分析—经济增长视角
        4.1.2 中观分析—网络结构和创新体系
        4.1.3 微观分析—风险收益的分摊
    4.2 动态分析
        4.2.1 技术创新的周期性与动态特征
        4.2.2 风险投资的阶段性
    4.3 技术创新网络与风险投资网络的协同及动态演化
        4.3.1 技术创新网络与风险投资网络的协同
        4.3.2 技术创新网络与风险投资网络的动态演化
    4.4 我国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创新关系的现状
        4.4.1 风险投资发展潜力较大,现实供给不足
        4.4.2 风险投资需求旺盛、潜在需求巨大
        4.4.3 我国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关联有待加强
    4.5 小结
5 风险资本需求及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5.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资本需求分析
        5.1.1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
        5.1.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资本需求特征
        5.1.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
    5.2 商业银行贷款与中小企业信贷缺口
        5.2.1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5.2.2 商业银行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
        5.2.3 中小企业的信贷缺口
    5.3 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5.3.1 应对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
        5.3.2 对中小创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功能
        5.3.3 对高新技术领域投资的倾向
    5.4 小结
6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策略研究
    6.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目标和任务
        6.1.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主要目标
        6.1.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重点任务
    6.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
        6.2.1 技术要素
        6.2.2 人力资源要素
        6.2.3 产业基础要素
        6.2.4 资本市场要素
        6.2.5 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素
        6.2.6 政策与制度要素
        6.2.7 文化环境要素
    6.3 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主要措施
        6.3.1 加强制度创新
        6.3.2 建立官产研(学)合作机制
        6.3.3 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6.3.4 发展中介机构
        6.3.5 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6.3.6 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文化环境
    6.4 加强技术创新网络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
        6.4.1 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6.4.2 重视知识基础建设
        6.4.3 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6.4.4 加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6.4.5 理顺创新组织之间的联系
    6.5 小结
7 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网络的构建策略研究
    7.1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现实意义
        7.1.1 从宏观角度看构建国内风险投资网络的现实意义
        7.1.2 从微观角度看构建国内风险投资网络的现实意义
    7.2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总体要求
        7.2.1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基本原则
        7.2.2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基本框架
    7.3 风险投资网络构建对策
        7.3.1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法规体系
        7.3.2 采用“民办官助”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
        7.3.3 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渠道
        7.3.4 组建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主体
        7.3.5 国内中小企业实践探讨
        7.3.6 风险投资退出所需的市场环境建设
        7.3.7 积极培育中介机构
        7.3.8 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7.4 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的保证措施
        7.4.1 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7.4.2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
        7.4.3 建立发达的信息网络
        7.4.4 建立风险投资保险机制
        7.4.5 培育有利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文化环境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6)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含义
        1.1.1 科技与科技活动的含义
        1.1.2 金融及金融活动的参与者
        1.1.3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及其机制的含义
    1.2 国内外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研究的理论综述
        1.2.1 国外对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理论研究
        1.2.2 国内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理论研究
        1.2.3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相关理论的简要评述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1.4.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4.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科技研发投入与激励机制
    2.1 科技项目来源及其投入机制
        2.1.1 我国的科技体制与科技项目来源
        2.1.2 科技研发投入机制
    2.2 科技项目融资渠道分析
        2.2.1 国家财政资金
        2.2.2 信贷融资
        2.2.3 自有资本和创业资本
    2.3 研发激励机制
        2.3.1 研发激励机制原理
        2.3.2 来自政府的激励机制
        2.3.3 企业研发激励机制
    2.4 科技投入模式及决策
        2.4.1 科技投资模式
        2.4.2 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融资机制
    3.1 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3.1.1 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3.1.2 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3.2 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3.2.1 技术贸易与技术市场
        3.2.2 科技成果资本化
    3.3 科技成果转化的约束条件——从微观企业的考察
        3.3.1 供给——需求约束分析
        3.3.2 微观企业的技术应用模式
        3.3.3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财务决策与控制
    3.4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融资模式分析
        3.4.1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划分和资金需求特点
        3.4.2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融资模式
        3.4.3 面向市场的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技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实现机制
    4.1 科技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含义与实现机制
        4.1.1 科技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含义与实现机制
        4.1.2 资本市场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意义
    4.2 资本市场类型对科技融资的影响
    4.3 创业资本市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
        4.3.1 创业资本市场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作用
        4.3.2 非证券化创业资本市场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
        4.3.3 科技成果产业化与首次股票公开发行
        4.3.4 IPO 过程中的定价
    4.4 科技成果转化与场外市场运作机制
        4.4.1 科技融资的平台-----产权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式
        4.4.2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三板市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支撑服务体系
    5.1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支撑服务体系的内容及运行机制
        5.1.1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支撑服务体系的构成
        5.1.2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
    5.2 科技服务中介机构
        5.2.1 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现状
        5.2.2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机制及模式选择
    5.3 科技信用体系与信用担保
        5.3.1 科技信用体系
        5.3.2 信用担保
    5.4 直接融资的服务机构——投资银行
        5.4.1 投资银行及其业务
        5.4.2 我国的投资银行及其业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中的金融创新
    6.1 金融创新的含义和对科技创新的意义
        6.1.1 金融创新的含义和对科技创新的意义
        6.1.2 我国的金融创新
    6.2 面向科技的金融创新要求
    6.3 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资产证券化
        6.3.1 资产证券化及其对科技创新的意义
        6.3.2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运作模式
        6.3.3 科技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对策研究
    7.1 我国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相关政策综述
        7.1.1 我国主要的科技计划
        7.1.2 政府对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支持
    7.2 我国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科技研发投入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7.2.2 科技成果转化中融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7.2.3 支撑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7.3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对策建议
        7.3.1 深化科技投入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
        7.3.2 完善科技税收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
        7.3.3 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二、三板市场
        7.3.4 鼓励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
        7.3.5 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放开债券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
        7.3.6 完善间接融资体系,拓展科技融资渠道
        7.3.7 完善支撑服务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取得的创新成果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摘要
Abstract

(7)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 风险投资及其退出机制的理论背景
    1.1 风险投资概论
        1.1.1 风险投资的含义
        1.1.2 风险投资的特点
    1.2 风险投资退出概论
        1.2.1 风险投资退出的含义
        1.2.2 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性
        1.2.3 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渠道
2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2.1.1 萌芽阶段(80年代初期)
        2.1.2 政府导入阶段(80年代中期)
        2.1.3 起步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
        2.1.4 进一步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2001年)
        2.1.5 调整期(2002至今)
    2.2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现状
        2.2.1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现状
        2.2.2 我国现行风险投资退出可供选择的渠道
    2.3 我国风险资本退出所存在的问题
        2.3.1 主板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效率不高
        2.3.2 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化
        2.3.3 税收优惠力度不够
        2.3.4 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
        2.3.5 缺乏合格的风险投资人才队伍
        2.3.6 中介组织机构经营服务、规范运作严重滞后
3 美国和德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比较
    3.1 美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3.1.1 启蒙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3.1.2 停滞衰退阶段(20世纪70年代)
        3.1.3 调整与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3.1.4 高度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3.1.5 调整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3.2 德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3.3 美国、德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差异分析
        3.3.1 资本市场发展程度比较分析
        3.3.2 风险资本来源分析
        3.3.3 风险资本投入期对比分析
    3.4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3.4.1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3.4.2 建立规范完善的上市监管制度
        3.4.3 建立合理的交易机制
        3.4.4 建立明确的淘汰机制—摘牌制度
        3.4.5 资金来源多元化
4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建议
    4.1 健全场外交易市场
        4.1.1 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的现状
        4.1.2 场外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4.1.3 健全场外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4.1.4 健全场外交易的具体构想
    4.2 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二板市场
        4.2.1 二板市场对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意义
        4.2.2 我国二板市场历程
        4.2.3 目前我国设立二板市场不成熟的原因
        4.2.4 未来我国二板市场的制度安排
    4.3 配套制度建设
        4.3.1 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法律法规
        4.3.2 改善清算条件
        4.3.3 放宽海外上市条件
        4.3.4 发展防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
        4.3.5 培养高素质金融专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我国风险投资退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1章 风险投资简介
1.1 风险投资的兴起
1.2 风险投资的含义
1.3 引入风险投资的意义
1.4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第2章 风险投资的运作
2.1 风险投资的组成要素
2.2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第3章 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3.1 从风险投资的运作看退出的意义
3.2 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
    3.2.1 首次公开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
    3.2.2 出售
    3.2.3 回购
    3.2.4 清算
3.3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比较:国际经验
    3.3.1 几种退出渠道自身优缺点比较
    3.3.2 几种退出方式的国别分析 第4章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构建
4.1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障碍分析
4.2 构建我国通畅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4.2.1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现实选择
    4.2.2 健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当代中国风险投资思想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风险投资研究
        二、国内风险投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创新之处
        三、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风险投资一般理论与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
    第一节 风险投资一般理论
        一、风险投资的内涵
        二、风险投资运行过程
        三、风险投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
        一、风险投资机构分析
        二、风险资本分析
        三、风险资本投资分析
        四、风险资本的退出
        五、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险投资概念的引入和风险投资研究的兴起(1984-2000)
    第一节 风险投资概念的引入(1984-1996)
        一、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目的
        二、信贷成为风险投资主要的实现方式
        三、政府直接成为运作主体
    第二节 风险投资研究的兴起(1997-2000)
        一、国外风险投资模式借鉴
        二、发展风险投资讨论的兴起
        三、风险投资体制及发展战略思想
        四、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险投资思想的深入发展(2000-2004)
    第一节 风险投资体制建设反思
        一、风险投资运作机理思想
        二、风险投资体制建设思想
        三、风险投资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第二节 风险投资契约思想
        一、契约理论
        二、风险投资机构契约思想
        三、风险企业契约思想
        四、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契约安排互动思想
        五、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契约思想
    第三节 风险投资退出思想
        一、风险投资退出时机思想
        二、促进风险投资顺利退出的思潮
        三、风险投资退出方式选择思想
        四、风险资本退出的经济解释
    第四节 风险投资决策思想
        一、期权决策思想
        二、模糊决策思想
        三、风险投资项目组合决策思想
    第五节 风险投资风险控制思想
        一、定性分析、定量管理思想
        二、主动控制风险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险资本市场思想专题
    第一节 风险资本市场一般理论
        一、风险资本市场分类思想
        二、风险资本市场特征
    第二节 风险资本市场的经济解释
        一、连接风险资本供求论
        二、完善风险投资体制论
        三、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论
        四、风险投资网络论
    第三节 创业板发展战略思想
        一、创业板建设的酝酿和筹备
        二、开设创业板思想
        三、创业板市场发展战略思想
    第四节 创业板制度建设思想
        一、发行上市制度建设思想
        二、交易制度建设思想
        三、监管制度建设思想
        四、退市制度建设思想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0)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中小企业理论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二、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三、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四、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国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借鉴
    一、国外中小企业的立法模式和特点
    二、国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法律措施
    三、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中国的中小企业法律保障体系
第三章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一、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二、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促进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四、构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
第四章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设立的法律制度研究
    一、企业设立法制概述
    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设立的一般条件和基本程序
    三、西部各种类型中小企业设立的主要法律依据
    四、完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设立的法律制度
第五章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一、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概述
    二、我国法人治理结构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三、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及对策
第六章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制度研究
    一、信用担保的法制概述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
    三、我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探索
    四、健全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保障体系
第七章 西部中小企业利用风险投资的法律问题研究
    一、风险投资概述
    二、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三、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探析
    四、构筑西部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第八章 西部中小企业利用二板市场的法律问题研究
    一、“二板市场”的产生及其交易机制
    二、“二板市场”的共性特征
    三、“二板市场”是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四、我国“创业板”市场创立探析
    五、构建我国及西部中小企业利用“二板市场”的法律制度
第九章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保障
    一、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政策
    三、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问题
    四、健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律体系
第十章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利用外资的法律保障
    一、加入WTO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及问题。
    三、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利用外资的现行政策法规体系
    四、完善西部中小企业吸引外资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第十一章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法律保障
    一、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二、扶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借鉴
    三、西部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构建西部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四、尽快建立第二板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D]. 姜永玲.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2]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研究报告[A]. 陈胜昌,陆志远,周久才,邓小刚,李佳林,韩克,叶自成,韩建军,邓玉珠,马重,郭嘉玮,吴锦,陈启菲,陈昌煦,肖建荣,欧阳辉艳,曹云霞,李春香. 2011-2012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13
  • [3]大盛魁商号[J]. 邓九刚. 长篇小说选刊, 2008(03)
  • [4]二板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撑研究[D]. 金丹丹.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 [5]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 张景安.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
  • [6]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 杨刚. 吉林大学, 2006(11)
  • [7]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D]. 邓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 [8]我国风险投资退出问题研究[D]. 叶静. 安徽大学, 2005(03)
  • [9]当代中国风险投资思想演变[D]. 郑卫峰. 复旦大学, 2005(07)
  • [10]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D]. 田东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尽快建立二板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