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鱼类越冬管理技术

加强鱼类越冬管理技术

一、加强鱼类过冬的管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建[1](2020)在《安徽沿江湖泊越冬水鸟群落取食集团结构及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组织过程是物种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也是物种集团(同资源种团)通过资源分割所形成的资源利用格局的体现。群落集团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群落的结构特征,而且也能帮助于更好地理解群落的组织过程。水鸟通过对相同资源的利用而聚集在一起形成取食集团,集团结构能够直接的反应水鸟群落对栖息地改变的响应状况。越冬水鸟高度依赖湿地生境,对生境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决定其群落及其集团结构动态变化响应机制的复杂性,因此越冬水鸟群落集团结构已经成为水鸟生态学的重点研究领域。本文选择安徽长江沿江两个不同利用模式湖泊升金湖和菜子湖的越冬水鸟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瞬时扫描取样法对越冬水鸟取食生境和取食行为进行观察,获得水鸟取食生境和取食行为数据,建立数据矩阵。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越冬水鸟群落的结构及时空动态、集团结构特征和集团生态位,揭示越冬水鸟群落取食集团结构对生境变化的响应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食物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决定了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组成及时空动态,越冬水鸟群落通过物种组成的调整来适应不同养殖模式湖泊中食物资源的时空变化。菜子湖越冬水鸟群落的均匀度和稳定性都较低,越冬水鸟数量在整个冬季呈现出逐月下降的特点,12月份种群个体数量最高,1月份骤降53.74%,2月份再度骤降39.61%。升金湖越冬水鸟群落在整个冬季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特点,其中1月份种群数量略高于其它两个月份。这种趋势与两个湖泊的食物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相吻合。升金湖采用的全湖养殖模式,人为干扰较低,整个冬季的水位逐步降低,湖泊自然生境较多,较菜子湖拥有更多的适宜小生境,生境异质性较高,其食物资源呈逐步均匀的时空分布特征。菜子湖由于采取了围网养殖,人为干扰较大,人为控制水位的养殖塘较多,其食物资源呈现出不均匀的时空分布特征。因此,两个湖泊越冬水鸟组成及动态特征取决于各自的食物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2.越冬水鸟取食集团具有动态变化特征,通过取食集团结构的调整来适应不同养殖模式湖泊的湿地生境变化。升金湖和菜子湖的不同渔业模式决定水鸟群落具有不同的取食集团结构。水鸟群落取食集团结构对湖泊湿地生境变化的动态响应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取食生境变化引起部分水鸟迁移,导致了群落各集团物种组成的变化,甚至集团结构的改变。不同湖泊之间在一定范围内的迁移有助于越冬水鸟逃避不利环境条件,选择更好的取食生境。因此,当湖泊湿地生境中食物资源发生变化,会导致部分水鸟迁移。这种现象可能主要与水鸟食物资源丰富度或者可获得性的波动有关。升金湖和菜子湖越冬水鸟群落都可划分出类似的4个取食集团,但是这两个湖泊的水鸟各集团的物种组成不同,其中菜子湖的越冬水鸟群落中各集团内的水鸟种类明显较升金湖少。由于菜子湖的养殖模式是围网养殖,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水鸟的取食生境质量下降,无论是食物丰富度还是取食微生境多样性都较升金湖低,表现出一些对取食生境要求较高的物种在菜子湖缺失,却在升金湖出现。2)集团内物种组成的变化引起的物种觅食生态位的变化,进而导致其集团归属的改变。在本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整个集团的觅食特征的变化,但物种的资源利用模式上在不同湖泊中发生变化。例如,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在升金湖为第一集团,浅水啄食集团,而菜子湖为第二集团,草滩啄食集团,鸿雁(Anser cygnoides)和矶鹬(Tringa hypoleucos)在升金湖为第二集团,草滩啄食集团,而在菜子湖为第一集团,浅水啄食集团。白额雁、鸿雁和矶鹬在不同湖泊中选择取食生境的变化导致了集团归属的变化。取食模式的变化是由几个因素造成的,食物资源及其可获得性通过影响水鸟物种取食模式,从而影响水鸟群落取食集团结构。所以,食物资源及其可获得性是维持越冬水鸟群落取食集团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3.越冬水鸟群落通过调整集团内物种觅食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来适应不同养殖模式湖泊的生境变化。在升金湖和菜子湖这两个不同养殖模式的浅水通江湖泊,水鸟群落集团结构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特征。水鸟在食物丰富的湿地中表现出较窄的生态位宽度,竞争作用减弱,生态位重叠增加,鸟类种群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聚集的状态;在食物缺乏的湿地中表现出较宽的生态位宽度,竞争作用增强,则生态位重叠减少,鸟类种群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离散的状态。升金湖的水鸟群落集团的生态位宽度低于菜子湖,其生态位重叠度却高于菜子湖,这与两个湖泊的食物丰富度和可利用性有关。总体而言,升金湖较菜子湖食物资源较丰富、水文条件较稳定、水面开阔。所以,食物资源及其可利用性是影响越冬水鸟群落取食集团结构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度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不同湖泊湿地生境中的越冬水鸟群落通过调节物种组成、觅食生态位、取食集团结构适应不同养殖模式导致的生境变化。越冬水鸟群落在不同的取食生境中呈现的组成、取食集团结构和觅食生态位改变,食物资源的时空配置可能是导致这些适应变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越冬水鸟群落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郭嘉亮,林绅辉,李瑞利,沈小雪[2](2017)在《深港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本文介绍了深圳福田和香港米埔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并在管理措施、湿地保护、环境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归纳出3点值得福田保护区管理者借鉴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包括:拓宽经费渠道,改进管理模式和申请加入国际湿地组织。

王哲[3](2017)在《东北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及酱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朝历代都将农业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与支柱。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积淀了先进的耕种制度、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众多的生产、加工技术。传统发酵技术是源自中国的一种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食品、饮品的加工技术,在蒸熟的谷物中以“曲”为媒介发育形成。传统发酵技术被认为是中国膳食体系的支柱,广泛应用于大豆、小麦、稻米加工中,并形成了庞大的发酵食品家族。其中,豆酱及各类酱制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制酱、食酱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酱文化。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及社会背景差异,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风格与内容的酱文化。本研究以此为契机,选定东北地区为地域范围,以豆酱为研究目标,广泛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文献、文物、技术流程,全面梳理其相互关系及技术发展和传播路线,系统地论述其起源、传统制作工艺及在制酱和食酱过程中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与各环节的相互作用,以及其最终形成的特色酱文化。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一方面发掘传统制作工艺承载的深层内涵;另一方面揭示其对人们日常生活文化的影响。并通过归纳总结,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建言献策,以期提供全面、客观的可借鉴意见和启发性思路。主体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概况。自古以来,东北就形成了完整的地理单元,并且相对封闭独立。从地理区位的环境条件、历史变迁入手,展现东北地区的社会历史风貌。通过农业生产概况分析其作物种植结构分布,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的最主要产区,为东北豆酱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通过对东北地区的饮食生活介绍,彰显豆酱作为调味品在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中的地位。第二部分包括两章,对东北豆酱的起源及其传统制作工艺展开论述。首先,从我国豆酱起源入手,对秦汉前的“醯”和“醢”与西汉后的“酱”进行比较研究,得出“酱”是西汉后酱制品的统称。文献记载中,东北地区最早的大豆发酵调味品出现不晚于唐代,而官方史料记载以大豆制成的酱出现不晚于宋金时期,说明东北豆酱是我国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制作技术角度来看,东北豆酱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制作原料大豆的种植,二是发酵工技术中关键环节“曲”的发明。同时,还需要一个契机使豆酱得以发明。其次,对东北地区传统制酱工艺进行研究。制酱工艺从其产生到成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其详细记载首次出现在《齐民要术》中,亦成为日后工艺流传的范本,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随后制酱工艺在唐代得到改进,主要体现在“曲”的制作上,改进后整个制酱流程更为简洁,制酱周期也大为缩短。制酱工艺在元代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酱曲的制作采用了全新的“原料全部制曲法”。至明清时期基本稳定成型。东北地区至今仍沿用传统制作工艺,在制酱时间的选择上沿用了《齐民要术》中的规定;在制酱思想上延续唐代“农闲制曲,农忙制酱”的理念;在酱曲制作上采用原料全部制曲技术,形态上沿用元代的“团曲”法。通过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相结合,对制酱工艺进行展示,力求全面、具体、真实、生动地呈现制酱全部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制酱时间选择、制曲工艺及制酱原料的选择三个方面对东北地区传统制酱工艺的独特性进行论述分析。第三部分是东北豆酱对人们饮食生活和民俗生活产生的影响。在饮食生活中的酱文化,是从豆酱的主要食用方法、对发酵蔬菜制品的影响以及对生活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生活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从地域环境、物产资源两个方面对东北地区丰富的酱文化成因进行了探讨。对东北地区民风民俗中所形成的酱文化,从岁时民俗、语言民俗、服饰民俗、宗教民俗四个方面分析。提示豆酱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从生产制作到食用以及其中相关的各要素,对东北地区文化生活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并体现在生活日常的一处处小细节。第四部分是酱文化传播交流。东北地区制酱、食酱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酱文化,其影响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东北地区,还传播至朝鲜半岛及日本等东北亚地区国家。东北地区同朝鲜半岛接壤,朝鲜半岛同日本隔海相望,历史上在农业、文化及贸易等方面有着频繁的往来,基于此,本论文对可能推动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之间酱文化交流传播的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可能早在唐代东北的酱类发酵调味品就已经作为“文化使者”,传播至东北亚各国,并对其可能的传播路线进行分析。同时,对以上地区、国家中豆酱传统制作工艺、食用方法和在制作中的一些禁忌活动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东北地区同东北亚国家间的酱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不断的交流融合,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的中转站,为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第五部分是对传统制酱工艺在现代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探讨。东北豆酱是采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作而成,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属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珍贵价值。本论文以时间为轴线,在纵向上选取“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来全面分析其所具有的价值。但在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影响下,东北地区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却面临逐步“消失”的危险。因此,本论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平衡点、注重经济利益、重视文化功能、提升大众认同感及多途径记录工艺,为包括东北豆酱传统制作工艺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保障。传统工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多形成于农耕社会,是对过去历史生活岁月的再现,更是人类勤劳与智慧的体现。传统食品加工中发酵技术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豆酱、酱油等咸味发酵类调味品,是亚洲特色食品的典型代表,更在人类饮食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刘恒霞[4](2016)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以《农谚800句》(种养篇)英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谚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在农民中耳口相传,世代相承,成为千百年来农民组织生产、指导生产的一种手段,影响深远。其用语精炼生动,简洁明快,富于哲理,以生活化的语言向人们揭示规律、传授经验、播种智慧等。中国农谚代表着中华灿烂的农耕文明,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农谚应当被视为我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继承和对外传播。作者选取了《农谚800句》(种养篇)的内容进行翻译实践,翻译字数共12000余字。通过细读文本,作者发现文本中存在大量文化负载词,将其翻译成英文是本翻译项目的一个难点。因此,本文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农谚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以期对其他领域的谚语翻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描述,主要介绍项目来源和作者的任务内容;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主要分析农谚的词汇特点和翻译难点、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及其英译研究的回顾、英语平行文本的寻找、翻译工具的介绍以及翻译策略的确定等五方面;第三部分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关照下,总结出农谚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六种方法,其中包括意译法、替换法、直译法、直译加注法、音译法、音译加注法等;最后一部分是实践总结,详细分析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并总结了文化负载词在其他领域的翻译指导意义。通过对农谚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作者认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并有互补的统一关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必须立足文化信息的交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感受,客观估计读者的文化接受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翻译时需要采取宽容和开放态度,不能过度地“归化”或者“异化”,“归化”有利于让异域读者理解和接受,而“异化”可以传播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归化”时应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异化”时应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这样的译文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

王世林[5](2015)在《云南省元谋县冬季罗非鱼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措施》文中认为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殖新鲜、营养丰富且经济实惠的水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罗非鱼是现今水产市场需求量较高的品种之一。然而罗非鱼水产养殖需要基础条件的匹配,以及过冬技术的支撑;同时,只有做好渔业生产设施的防冻工作来提高鱼种成活率,才能提高渔业产值。基于此,介绍云南省元谋县冬季罗非鱼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陈庆凯[6](2016)在《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黄姑鱼Nibea albiflora(Richardson)为对象,对其人工规模化育苗和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为了解在宁德市进行黄姑鱼人工育苗的适宜条件,提高规模化人工育苗的效果,研究了温度、海水盐度、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以及育苗水体大小对于育苗效果的影响;并用室内水泥池进行了规模化人工育苗生产,获得单批大规格鱼苗(平均全长50.0mm)出苗量达到234.7万尾的良好结果。具体结果如下。1)温度、盐度和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将黄姑鱼受精卵分别放在不同的温度(1631℃,每组间隔3℃,单因子试验,下同)、盐度(17.16、21.08、24.99、28.91和32.82)和pH值(6.0、7.0、8.0和9.0)海水中进行孵化,结果显示:黄姑鱼受精卵在试验温度、盐度和pH范围内都能孵化,但孵化温度以1925℃为宜,22℃的孵化率最高;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1.0828.91;适宜pH值为78。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盐度和pH值会明显降低黄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并增加初孵仔鱼的畸形率。2)育苗水体大小对黄姑鱼人工育苗效果的影响分别在水体容纳量为10 m3、30 m3和60 m3的三种不同规格水泥池中按照同样密度布放黄姑鱼受精卵(60 g/m3水体),采用同样方法进行育苗管理,结果显示:水体越大,受精卵孵化率越高(平均分别为83.4%、84.7%和85.5%),但3组之间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上显着水平(P>0.05);鱼苗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也随着育苗水体加大而提高(鱼苗平均全长分别4.5±0.4cm、4.9±0.3cm和5.2±0.2cm,平均体重分别为0.72±0.06g、0.94±0.05g和1.11±0.09g;成活率分别为11.8±0.30%、13.8±0.35%和15.2±0.70%),相邻两组之间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着水平(P<0.05)。表明用较大的育苗水体进行黄姑鱼的规模化育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3)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于2015年4月从宁德市三都镇青山渔排挑选2龄黄姑鱼成鱼300尾作为亲鱼,2015年5月初经人工催产获得15.99kg受精卵,在水温24.526.8℃,盐度24.526.3,pH 8.0左右,溶解氧5.57.5 mg/L的条件下,历时50天共培育出平均全长为5.0 cm的幼鱼234.7万尾,育苗成活率为14.4%。这是国内外首次黄姑鱼单批育苗量超过100万尾的报道,该批鱼苗解决了宁德市蕉城区诸多黄姑鱼养殖业者对于鱼苗的需求,促进了宁德市黄姑鱼养殖业的发展。4)黄姑鱼鱼苗的抗逆性实验为了解人工培育的黄姑鱼苗抗主要环境因子变化胁迫的能力,以便为鱼苗运输、下海放养以及鱼苗质量评价等提供参考,进行了抗温度、盐度、pH胁迫和耐干燥能力试验。在水温24.526.8℃,盐度24.526.3,pH8.0左右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出的全长3.54.2cm的黄姑鱼鱼,直接放入到水温632℃、盐度535、pH5.09.4的海水中,都能够正常存活,5小时内没有发生死亡。超出上述范围则黄姑鱼苗在短时间内就发生死亡。将上述规格的黄姑鱼苗用抄网从池中捞出置于空气中(空气湿度68%,气温24.7℃),鱼苗在离水3.5 min后开始出现死亡,而在3.5min内重新放回海水中则鱼苗能够正常存活。2.黄姑鱼养殖技术研究研究了网箱大小对黄姑鱼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海水规模化网箱养殖和室内工厂化(流水式)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在同样养殖密度条件下,在长×宽×深=8m×8m×5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生长速度快于在4m×8m×4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养殖时间越长两者间的生长差异越明显,而且成活率也较高;平均体重6.85g的幼鱼经过5个月的养殖,在4m×8m×4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均重达到168.57g、增长了23.61倍,日均增重为1.057g,成活率为85.0%,而在8m×8m×5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均重达到193.76g,增长了27.25倍,日均增重为1.222g,成活率为86.4%。(2)平均全长5.0 cm、体重1.02g的黄姑鱼苗在10口4m×8m×4m的网箱中,经过16个月按照改进的养殖管理方法进行养殖,平均体重达到437.28g,成活率达到59.29%,;周边养殖户按照常规养殖方法养殖,成活率只有45%左右,个体均重仅为300350g。(3)平均全长5.3cm、平均体重1.25g的黄姑鱼苗经过6个月的室内工厂化(流水式)养殖,平均体重为163.45 g,平均体长20.0 cm,养殖成活率高达88.7%。

刘泓泉[7](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认为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朱再和[8](2015)在《吉林省冬季鱼类越冬技术经验探讨》文中认为吉林省冬季寒冷漫长,平均气温在-11℃以下,降雪多。频繁降温过程和严寒天气,给我省渔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入冬以来,受罕见恶劣气候寒潮和降雪的影响,吉林省鱼类越冬水面百分之九十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乌冰现象,再加上雪量大,覆盖了冰面导致冰下光照不足产氧受阻,缺氧死鱼事故时有发生,对渔业安全越冬造成巨大威胁。为确保养殖鱼类安全越冬,降低广大养殖户的越冬损失,找出越冬鱼类死亡原因和加强

邰永芬,孔令杰[9](2014)在《北方高寒地区鱼类安全越冬要点》文中指出对于北方高寒地区而言,鱼类要经历数月漫长的越冬过程,每年越冬鱼类死亡事件都有发生,特别是频繁降雪年份和雪封泡年份,给渔民造成了很大损失。可以说,鱼类越冬是北方高寒地区渔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鱼类越冬期长,管理难度大,需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确保鱼类安全越冬,建议渔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包洪福[10](2013)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江口库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最为敏感的地区,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华北地区的用水安全,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和评价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对丹江口库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丹江口库区维管束植物共有189科1005属2574种(包括部分栽培种和外来种);陆生脊椎动物共有4纲28目96科306种;浮游植物共有8门53属88种;浮游动物共计43种;底栖动物4门59种;鱼类共有8目59属81种;水生维管束生植物31科66属111种。本论文通过对近60多年来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并应用遥感技术,首次总结出丹江口库区植物、动物、水生生物的变化规律,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研究选取丹江口库区蓄水后1976年、1983年、1993年、2003年和2013年的遥感卫星影像,并对其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类型解译。结果表明,近四十年来,库区耕地面积减少了约一半,目前仅占到库区总面积的31.59%:而林地面积增长了近四倍,现已占到库区总面积的32.99%,成为库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阔叶林和灌丛的面积增长速度较快,而针叶林的变化较为平稳。当蓄水位从157m升高到170m以后,预测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和农作物将分别淹没927.21hm2、1905.36hm2、11735.4hm2、289.33hm2和21136.08hm2,其中淹没最多的为农业植被,其次为阔叶林和灌草丛。随着库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陆生动物的生境也发生变化,从而对陆生动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各类群和生态类型的动物数量变化各异,但总体上动物的多样性和数量明显增加。通过对丹江口库区蓄水前后水生生物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随着时间变迁而不断改变,种类组成呈现湖泊型,库区蓄水后的现存量明显高于蓄水前。浮游动物经历了从以肉足虫为主、轮虫和甲壳动物稀少的组成结构到以纤毛虫为主、敞水性的轮虫种类和营浮游性生活的甲壳类大量出现的发展过程;浮游动物数量不断增加,以原生动物数量增加较快;浮游动物生物量从90年代开始有大幅度的升高,特别是枝角类和桡足类上升幅度较大。丹江口库区常见底栖动物有苏氏尾鳃蚓、颤蚓、霍普水丝蚓等,主要优势种为霍普水丝蚓、正颤蚓等;丹江口水库蓄水至今,底栖动物经过长达40年的演替,其群落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年际变化较小。从丹江口水库建成到20世纪90年代,库区内急流性鱼类有所减少,静水生态型鱼类有所增加但仍未形成渔业优势。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规模放养等人类活动的干扰,水库鱼类资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鲢、鳙等经济鱼类和银鱼等外来种明显增加对库区内的天然鱼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是近年来,由于春季禁渔库区内的天然鱼类资源有所恢复。根据不同生物类群的分布和习性,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实施的方式和规模,重点预测和评价了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丹江口库区高程157-170m的植被因淹没导致植被面积减少,部分常见种类被淹没,但受影响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在库区内分布广泛,因此水库淹没不会造成植物区系组成的明显变化和物种资源的损失,但会改变库区的植物分布格局。(2)工程的实施占用和改变了动物的生境以及人为活动的扰动对库区的陆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但随着工程的结束,动物迁徙到附近相似生境中,这种影响将逐渐减小;另一方面,水库面积的扩大,为静水型两栖爬行类、游禽的栖息和觅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工程的实施会一定程度上改变陆生动物的分布格局。(3)工程实施后,水库水流变缓,新淹没区营养物质的渗出会造成短时间的富营养化,对库区水质有一定威胁。库区蓄水将进一步淹没鱼类的产卵场,导致鱼类资源量的变化;水库面积的增大和水库营养物质的增加有利于浮游动植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并为鱼类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工程影响提出了合理的保护措施,为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尽管工程对库区生物多样性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通过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以及施工结束后的恢复措施可以将工程对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至最小,从而更好地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

二、加强鱼类过冬的管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鱼类过冬的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沿江湖泊越冬水鸟群落取食集团结构及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鸟类群落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1.1 鸟类群落及其研究意义
        1.2 鸟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1.3 鸟类群落的时间动态格局
    2 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2.1 栖息地特征对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
        2.2 食物资源对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
        2.3 人为干扰对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
    3 越冬水鸟群落功能集团结构及其时空动态
        3.1 越冬水鸟群落功能集团的划分方法
        3.2 越冬水鸟群落功能集团的时空动态
    4 长江中下游水鸟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意义
        4.1 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越冬水鸟群落特征
        4.2 长江中下游越冬水鸟群落受胁状况
    5 本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2 研究内容
        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1 升金湖
        1.1 自然概况
        1.2 生物多样性现状
        1.3 人为活动开发利用现状
    2 菜子湖
        2.1 自然概况
        2.2 生物多样性现状
        2.3 人为活动开发利用现状
第三章 两个浅水湖泊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动态
    1 研究区域与调查点的设置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调查点设置
    2 研究方法
        2.1 水鸟调查
        2.2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越冬水鸟群落组成
        3.2 越冬水鸟群落组成动态
        3.3 菜子湖和升金湖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特征
    4 讨论
        4.1 越冬水鸟群落组成及动态
        4.2 不同湖泊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特征
        4.3 管理建议
    5 小结
    附表 1 菜子湖与升金湖越冬水鸟组成
第四章 两个湖泊越冬水鸟觅食集团的结构特征
    1 研究区域与调查点的设置
        1.1 研究区域
        1.2 调查点的设置
    2 研究方法
        2.1 水鸟调查数据
        2.2 觅食行为的划分
        2.3 觅食生境划分
        2.4 数据分析
        2.5 集团的划分
    3 结果
        3.1 升金湖水鸟群落觅食集团结构及其组成
        3.2 菜子湖水鸟群落觅食集团结构及其组成
        3.3 不同湖泊水鸟觅食集团结构的变化
    4 讨论
        4.1 水鸟动态变化对集团结构的影响
        4.2 集团结构和觅食生态位之间的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两个湖泊越冬水鸟觅食集团结构的生态位分化
    1 研究区域与调查点的设置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调查点的设置
    2 研究方法
        2.1 水鸟调查数据
        2.2 觅食行为的划分
        2.3 觅食生境划分
        2.4 数据分析
        2.5 生态位的宽度和生态位重叠
    3 结果
        3.1 升金湖水鸟群落觅食集团的生态位特征
        3.2 菜子湖水鸟群落觅食集团的生态位特征
        3.3 不同湖泊水鸟觅食集团结构的生态位变化
    4 讨论
        4.1 食物资源对水鸟群落集团结构的影响
        4.2 食物资源对水鸟群落的生态位特征的影响
        4.3 两个湖泊水鸟群落觅食集团结构的生态位变化分析
    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深港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深圳福田与香港米埔红树林现状比较
3 深圳福田和香港米埔红树林的管理经验比较
    3.1 严格的管理措施
    3.2 保护和恢复红树林
    3.3 环境科普教育
    3.4 生态旅游开发
4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保护建议

(3)东北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及酱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主要内容体系
    四、资料来源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东北地区历史地理与农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环境条件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概况
        一、原始农业的产生及发展
        二、传统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三、农业生产的近代化
    第三节 东北地区饮食概况
        一、食物原料由“简”及“繁”
        二、饮食结构逐渐丰富,日趋合理
第二章 东北地区豆酱起源
    第一节 豆酱的历史渊源
        一、秦汉以前的酱
        二、西汉以后的豆酱
    第二节 东北地区豆酱的起源
        一、豆酱发明所必备的条件
        二、唐代的“栅城之豉”
        三、宋金时期“以豆为酱”
第三章 东北地区豆酱的传统制作工艺
    第一节 豆酱制作工艺的演变
        一、北魏首次出现制酱工艺记载
        二、唐代制酱技术获得突破
        三、元代制酱技术发生革新
        四、明清时期制酱技术趋于成熟
    第二节 东北地区传统豆酱的制作
        一、制大酱法
        二、制盘酱法
        三、其他种类豆酱的制作
        四、传统酱油的制作
    第三节 东北地区传统制酱工艺特征
        一、传统工艺中历代制酱技术的体现
        二、传统工艺独特性的表现
第四章 东北地区饮食生活中的酱文化
    第一节 豆酱的食用方法
        一、蘸食蔬菜
        二、烹饪中调和五味
    第二节 酱对蔬菜发酵制品的影响
        一、各类酱渍菜的制作
        二、东北地区酱菜的特点及其成因
    第三节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中的酱文化
        一、满族的酱文化
        二、锡伯族的酱文化
        三、朝鲜族的酱文化
    第四节 东北地区酱文化成因分析
        一、受地域因素影响
        二、丰富的大豆资源
第五章 民风民俗中的酱文化
    第一节 岁时民俗中的酱文化
    第二节 语言民俗中的酱文化
        一、民间故事中的酱文化
        二、谚语中的酱文化
        三、制酱中的禁忌活动
        四、地名民俗中的酱文化
    第三节 服饰民俗中的酱文化
        一、酱文化对服饰中配饰的影响
        二、颜色中的酱文化
    第四节 民俗宗教中的酱文化
        一、满族萨满教的神话
        二、民间祭祀活动
第六章 东北地区酱文化同东北亚地区的传播交流
    第一节 酱文化交流的背景
        一、悠久的大豆栽培历史
        二、相似的饮食消费习惯
        三、同处于发酵饮食文化圈
    第二节 东北亚酱文化的传播路线
        一、唐代以“栅城”为中心传至朝鲜半岛地区
        二、从我国东北地区传至日本的“黄酱”之路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酱文化异同比较
        一、食用酱的种类
        二、传统制酱工艺的异同
        三、主要食用方法的异同
    第四节 日韩酱文化现代发展对我国酱文化发展的启示
        一、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酱文化
        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三、在现代拓宽其应用的广度
第七章 传统制酱工艺的发展和传承
    第一节 东北传统制酱工艺的价值探讨
        一、“过去时”价值
        二、“现在时”价值
        三、“将来时”价值
    第二节 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到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
        二、在现代面临“消失”的危险
    第三节 东北传统制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与经济利益相结合
        三、深入研究,注重对其文化功能的保存
        四、改变“匠人”思想,提升大众的认同与参与
        五、通过多种途径,客观、完整地记录工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以《农谚800句》(种养篇)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任务描述
    1.1 项目来源
    1.2 任务内容
二、译前准备
    2.1 文本分析
    2.2 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及研究
    2.3 寻找英语平行文本
    2.4 翻译工具
    2.5 确定翻译策略
三、案例分析
    3.1 归化策略的运用
        3.1.1 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
        3.1.2 替换法(Substitution Translation)
    3.2 异化策略的运用
        3.2.1 直译法(Liberal Translation)
        3.2.2 直译加注法(Lib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3.2.3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3.2.4 音译法加注法(Transliteration with Annotation)
四、实践总结
    4.1 实践经验得失
    4.2 对其它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黄姑鱼的生物学特性
        1.1.1 黄姑鱼的分类地位
        1.1.2 黄姑鱼的形态特征
        1.1.3 黄姑鱼的生态习性
    1.2 黄姑鱼的人工育苗与养殖(研究)概况
        1.2.1 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与育苗生产现状
        1.2.2 养殖技术概况与生产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2.1 盐度、温度和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不同养殖水体对黄姑鱼鱼苗生长的影响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试验结果
        2.2.3 讨论
    2.3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生产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4 黄姑鱼幼鱼的抗逆性实验
        2.4.1 实验材料
        2.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4.3 实验方法
        2.4.5 结果
        2.4.6 讨论
第3章 黄姑鱼养殖技术研究
    3.1 不同规格的网箱对黄姑鱼生长的影响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黄姑鱼海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黄姑鱼室内工厂化养殖(流水式)技术研究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第4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7)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渔村的关注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一、特点
        二、经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后记

(8)吉林省冬季鱼类越冬技术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
    1. 越冬鱼塘环境差, 严重缺氧造成死亡
    2. 鱼种过密过小引起死亡
    3. 鱼体受伤染病死亡
    4. 管理不善引起死亡
二、预防补救方法
    1. 树立“以防为主, 标本兼治”的思想
    2. 改造越冬养殖环境
    3. 提高鱼类机体的越冬抗寒免疫力
    4. 加强越冬管理

(9)北方高寒地区鱼类安全越冬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做好全程生物增氧
    1、控制大型浮游动物
    2、施化肥
    3、清乌冰, 勤扫雪, 保持冰层透明
三、做好日常越冬管理
    1、定期测氧
    2、及时补水
    3、每天巡池
    4、及时增氧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跨流域调水工程概况
    1.3 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3.1 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丹江口库区概况
    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2.1.1 水源工程总体布局
        2.1.2 水源工程占地、淹没与移民安置
    2.2 丹江口库区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特点
        2.2.3 水文气候
    2.3 丹江口库区研究进展
        2.3.1 丹江口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2.3.2 丹江口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陆生生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3.1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3.1.1 调查范围和时段
        3.1.2 调查技术和方法
        3.1.3 陆生植物现状
        3.1.4 陆生植物变化趋势
        3.1.5 蓄水工程对丹江口库区陆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预测分析
        3.1.6 移民安置对丹江口库区陆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2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2.1 调查范围
        3.2.2 调查时段
        3.2.3 调查技术和方法
        3.2.4 陆生动物现状
        3.2.5 陆生动物的变化趋势
        3.2.6 调水工程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2.7 移民安置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1 调查范围
    4.2 调查技术和方法
        4.2.1 浮游生物
        4.2.2 底栖动物
        4.2.3 鱼类资源
    4.3 对水环境的影响
    4.4 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4.4.1 浮游植物现状
        4.4.2 浮游植物的变化趋势
        4.4.3 南水北调工程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5 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4.5.1 浮游动物现状
        4.5.2 浮游动物的变化趋势
        4.5.3 南水北调工程对浮游动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6 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4.6.1 底栖动物现状
        4.6.2 底栖动物变化趋势
        4.6.3 南水北调工程对底栖动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7 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4.7.1 鱼类资源现状
        4.7.2 鱼类资源的变化趋势
        4.7.3 南水北调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分析
    4.8 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4.8.1 水生植物现状
        4.8.2 南水北调工程对水生植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和措施
    5.1 保护原则
        5.1.1 保护库区生态系统的原则
        5.1.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5.2 保护对策和措施
        5.2.1 陆生植物保护
        5.2.2 陆生动物保护
        5.2.3 水生生物保护
6 结论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
    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加强鱼类过冬的管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沿江湖泊越冬水鸟群落取食集团结构及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D]. 王新建. 安徽大学, 2020(02)
  • [2]深港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比较研究[A]. 郭嘉亮,林绅辉,李瑞利,沈小雪. 面向全球变化的水系统创新研究——第十五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 2017
  • [3]东北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及酱文化发展研究[D]. 王哲.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以《农谚800句》(种养篇)英译为例[D]. 刘恒霞.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5]云南省元谋县冬季罗非鱼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措施[J]. 王世林. 北京农业, 2015(34)
  • [6]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D]. 陈庆凯. 集美大学, 2016(04)
  • [7]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8]吉林省冬季鱼类越冬技术经验探讨[J]. 朱再和. 渔业致富指南, 2015(02)
  • [9]北方高寒地区鱼类安全越冬要点[J]. 邰永芬,孔令杰. 黑龙江水产, 2014(05)
  •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D]. 包洪福.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加强鱼类越冬管理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