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诏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退位诏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退位诏书” 学习马列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徐云根[1](2021)在《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大事件,它们不但各自对中国历史演进造成重大影响,由于它们发生的时间前后相隔不过10年,所以两者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前者必然会对后者产生某些重要的影响,因为历史不是孤立的,它是有一定的发展逻辑和规律的。正如1943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的:"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冯雅丽[2](2020)在《毛泽东论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文中指出毛泽东不仅在波澜起伏的社会改造中和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度过了一生,也在广袤无垠的书海里徜徉了一生。但是,像毛泽东这样酷爱读书的政治家、革命家实属少见。他一生酷爱读书,尤爱读史书典籍。在青少年时期,毛泽东最用功的科目之一即历史学。及至晚年,毛泽东也未曾放弃读史,缠绵病榻之际仍然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将内容读与他听,足见其对史学之热爱。并且像毛泽东这样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实践者更是少有,其学用之道值得后世研究。毛泽东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做出过许多深刻又独到的见解。本文以其论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为着眼点,抓典型、重点史评分类别进行分析,系统探究毛泽东的学用之道以及其中所表现的历史观。毛泽东论历史人物所涉范围广,古今中外均不偏废。并且,他对历史人物的评点不囿于传统的历史评论,而是通过自身对史料的广泛阅览,以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为指导,结合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全面分析、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例如,他提出重评商纣王、秦始皇、曹操、王莽等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人物,提出独树一帜的观点。但是,他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基于充分的历史事实,客观地作出点评。毛泽东论历史事件时常以优势视角,提出真知灼见。毛泽东论历史事件主要是以史鉴今,在广袤的史海中汲取中华发展之长、避之弊端。他秉持着“读懂中国历史就能真正读懂中国”观念,非常注重史书中所记载的治国之法、经济政策、军事策略等。因此,毛泽东多从古代农民起义、变法革新运动中汲取经验,规避风险。并且,毛泽东还对外国历史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从中探寻近代世界大变革的蛛丝马迹。毛泽东论近代中国革命散见于其文章之中,主要是从革命的性质、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的主力军和革命的前途来进行论述。毛泽东以认清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为核心,将社会矛盾的发展作为主要脉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科学分析,得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论断。从毛泽东论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探寻其学用之道。即由历史联想到现实,真正把历史读“活”,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我认知,把自我认知转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成能力,把能力运用于实践,进而在实践中有所发展和创新。因此,后世学者探究“毛泽东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与用”对当今学术界研究颇为重要,可以了解到其史学思想形成的大致脉络。

桑兆辰[3](2020)在《晚清营口商业文化研究(1861-1912)》文中研究表明商业文化是商业活动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共同体现,商业文化的具体内涵包括商业文化可分为商品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等。1861年营口以东北首个约开商埠的对外开埠,营口商业文化嬗变开始加快。同时,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营口出现很多同时期其它地域所不具备的新型商业文化。从商业文化这一微观视角来看开埠后的营口,一方面营口与东北内陆商业交流活跃,与同时期沿海约开商埠历史背景相近,都具有不平等性、辐射地域广阔等特征。另一方面营口是当时东北唯一一个约开商埠,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等动荡时期,晚清营口商业文化又具有特殊性。由此看出,营口的商贸活动同时受到中西方的双重影响,最终作用于营口的商业文化中。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晚清营口商业文化出现了或突出了法律至上的立商原则、注重品类品质的品牌文化、以广告为主的营销文化、以商人为主体的公益文化和中西交融的商业建筑文化等良性趋势,同时又存在鸦片贸易的商业殖民文化和背离社会效益的商业文化。总之,营口商业文化嬗变是营口近代化的一部分,受历史背景影响,它嬗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嬗变趋势也并不是尽善尽美。近代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商业文化为适应近代化进程而不断自我修正,是历史的一个必然趋势。

张伟军[4](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被动进入现代世界历史时刻。一方面传统秩序遇到总体性危机,君主专制体系开始出现瓦解现象,整个民族呈现危亡之势,另一方面中国迎来千年未有变局,国家和民族迎来新的希望和气象。为解决传统中国面临的总体性危机,中国从两条路径出发开始探索适应世界时刻新的秩序形态,开启了国家政治转型之路。考诸近代以来中国通过改良和革命实现现代国家政治转型的道路可知,它们两者之间在巨大差异的背后,蕴含着基本的组织形式相似性,即通过有组织的政治团体实现自身目标。这种有组织的政治团体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并成为中国政治转型的主体推动力量。政党通过革命重整国家政治秩序,将中国导向以政党政治为基础的现代共和国家形态方向。君主专制体系终结之后,中国真正进入现代共和国家建构时代,先后探索尝试了大致两种不同的政党制度形态。其一是多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的政治专制传统和大一统历史的国家而言,在国家政治权威阙如,基本政治秩序未建立的情况下,多党制的尝试导致党派林立,政局动荡,军阀分裂格局的混乱局面。其二是一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在学习模仿多党制未取得预期成效后,孙中山为代表的志士仁人将目光转向新出现的政党制度形态,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强有力的革命党和革命党领导下的军事力量,试图实行党政军合一的政治体制。孙中山之后,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迅速变质,实行一党制的独裁制度。一党制的政党制度在价值上与现代政治的民主共和追求相违背,在功能上无法容纳整合中国的多元政治力量,本身内部也矛盾重重,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导致一党制政党制度政治能力低下,无法有效建构国家。近代中国的总体性危机催生的现代国家建构需求、多党制和一党制的失败,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中出场的历史背景,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的实际国际地位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又决定了中国不具备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国家建构。因此,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主张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唯一可供选择的方向和路径。中国共产党以统一战线的方式,凝聚和吸纳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了广泛稳固的革命政治联盟,实现了对中国各方面政治力量的有效整合,通过革命终结了国内封建势力、大资产阶级和国外侵略势力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共和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立现代国家的过程,历史地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治格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雏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和出场的逻辑是因应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这一历史目标与任务,继续以探索不同的组织形态和路径方法以完成多党制和一党制所未能完成的国家建构任务,表现出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相互促进的格局与特征。一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国实践,给中国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和借鉴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来源和效仿对象,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基于实践的争夺制度思想理论创新,不断建构和塑造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政党制度形态。二是中国长期的和合文化传统、大一统政治格局、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农工为主的阶级结构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提供了一系列文化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三是完成国家整合,实现现代主权国家建构,是近代中国的主要政治任务和历史目标,需要政党制度作出回应。在完成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和多党派参与良性互动,不断调适,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形态。在完成现代国家建构后,这一政党制度最终确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步成长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所以是新型政党制度,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历史、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政党制度存在本质不同。通过类型辨析和结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呈现多元一体的聚合结构,表现为共产党+民主党派的“1+8”模式,内部职能关系清晰,具有历史延续性、结构稳定性和实践效能性。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党派之间政治地位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民主党派参政都受到宪法一体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部结构特征,体现为各种价值关系之间的辩证平衡,具体为创造一体与包容多元的辩证统一,协商民主与权力集中的辩证统一,选举政治与贤能政治的辩证统一,控制权力与保证效能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后,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载体,发展成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政党政治形态,即政党作为国家治理的领导主体和参与主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以政党为中心建构起来的,政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能力。政党制度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和主要路径,主要是政党嵌入国家,具体是政党的思想、组织、政策和运行原则全面植入国家政权和社会生活中,领导和规范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运行,就是政党治理国家的机制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历史性的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绩效,实现了国家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任务,正在实现强起来的全面复兴目标,具有显着的功能优势。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保持国家政治统一、实现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和实践协商民主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聚合性的政党制度结构,保持了大国的政治统一,通过非竞争的政党监督模式,初步实现了政党之间的权力监督,主要是对执政党的权力监督,通过政党协商制度实现了包容互惠发展导向的协商民主治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内在优势转化成为治理效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仍有很大空间,需要继续挖掘和持续推进。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坚持和完善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规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导引,维护秩序、巩固共和、实现法治与促进发展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需要应对内外挑战、满足实践需求和补齐话语短板。在具体路径选择上,主要是优化中国特色政党政党制度内在结构、提升政治能力、强化制度执行、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等四个方面。

傅强[5](2018)在《苏俄1918年宪法研究 ——以列宁国家理论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为应对1917年俄国革命后过渡时期之政治、经济情势,1918年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摘要中以下简称《宪法》)建构起无产阶级与贫农专政、苏维埃制度、民族联邦制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国家秩序。此种建构,一方面充分考虑到了俄罗斯传统政治与思想遗产的影响与力量,另一方面更是深刻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政治形态更替的基本原则。对《宪法》精神基质的探究,应当详细阐明其建构与缘起时的理想形态,更应当注意到其如何体现革命精神和维系政治秩序。为此,本文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本文概括了俄国传统政治经济结构与19世纪俄罗斯思想的基本特征。一方面,直到1861年农奴解放,俄罗斯以农奴制为基础的传统绝对主义政治经济结构才步入现代化历程。另一方面,俄国马克思主义自其产生伊始,就是俄罗斯19世纪思想提供的诸多政治经济现代化方案中的一种。可以说,这两者构成了俄国革命及其产物《宪法》的原生质料。其次,本文阐述了《宪法》的产生,包括革命进程中立宪会议寻求秩序的尝试与立宪会议之解散,还重点关注了苏维埃宪法委员会的制宪活动与原则。列宁以社会主义革命利益的至上性,解散了拒不服从苏维埃的立宪会议。此后,苏维埃宪法委员会立足两条基本原则制定出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其一,宪法只应当规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之政治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其二,宪法应当是对革命进程中人民群众之政治经验和创造成果的记录与总结。然后,作为核心部分,本文重点分析了《宪法》关于无产阶级专政、苏维埃制度和民族联邦制的规定,特别是这三者的思想意识渊源与基本品质。首先,《宪法》在世界革命的预期中,希望迅速实现无阶级、无国家之自由新社会从而终结无产阶级专政。其次,作为新型政体的苏维埃,它是一种与无产阶级专政相匹配的组织形式,将伴随着无产阶级专政的迅速终结而完成自我消解,从而最终进入到理想社会。最后,民族联邦制只是布尔什维克迫于革命后实际政局,求民主集中制而不得,采纳的一种过渡性政治架构,它也将在实现社会主义和民族融合的进程中自我消解。因而,在《宪法》中,无产阶级专政、苏维埃制度和民族联邦制,本质上都是一种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的权宜之计。按照宪法原意,它们都将在迅速完成最终目标之后消解。最后,在与美国事例的比较中阐明,美国革命精神与革命后秩序的维系要求不断回到立国之起点,而俄国革命精神与革命后秩序的维系则要求不断重申共产主义最终目标。当最终目标在政治实践中始终无法实现,正如苏联1936年和1977年宪法关于国体之规定所展示出来的,苏联政治秩序的维系只有依赖于不断地重申最终目标与重新界定走向最终目标进程中之当前时刻的性质。

郭瑞[6](2018)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文中指出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是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开放文明的现代社会,从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专制主义社会转变为现代民主法治的社会,从一个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伦理型社会转变为一个公平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受到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官僚买办势力的阻碍,步履艰难。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争取民族独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首要的历史任务。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在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位置,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一是儒学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儒学所依附的封建政治制度逐步解体,意识形态上的儒学走向终结;二是社会结构、社会价值的变化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精神面貌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儒学的地位及影响日渐萎缩,处在不断破解和碎片化之中,逐渐失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独尊位置。儒学面临着现代转化的压力,儒学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儒学自身的生存问题,还涉及到近代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儒学经历了一个失去权力庇护被逐渐边缘化的过程,直至从社会独尊位置跌落;儒学也经历了一个被质疑、被否定、被批判但又迎来发展机遇并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对儒学发展以及儒学现代化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康有为托古改制、现代新儒家的理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吸收与借鉴都是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儒学分别与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实现融合,在现代转化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儒学现代化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沿着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察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根本任务、基本途径,准确把握儒学现代化的内在规律,也就能更好地推进儒学现代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儒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现实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缘起和主要探讨的问题、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主要的创新点以及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第一章以社会转型的概念入手,对社会转型的涵义以及原因进行概括性的介绍,然后由社会转型引入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历史任务以及中国革命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分析,目的是为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的关系展开论证。社会转型必将带来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的变化,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之中必然要适应转型进行现代转化。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儒学现代化的方向,而儒学现代化曲折历程反映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型。第二章是封建社会瓦解与儒学意识形态的终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建社会不断走向瓦解,传统儒学遭遇近代危机。洋务运动在儒学经世致用的逻辑中展开。甲午战败宣告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国家只有制度变革才有希望。康有为托古改制推行变法,以政治改良为目的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客观上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成为近代推动儒学现代化的第一人。但是,无论是改良还是改革,都挽救不了中国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宣告封建社会终结,依附于封建政体的儒学解体。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封建专制的历史任务,封建文化残余仍然有社会基础,这是民国初年出现尊孔复辟逆流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专制文化开展了彻底的批判,终结了儒学在意识形态上的独尊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使儒学脱离封建专制的束缚,结束意识形态独尊的地位,儒学以它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的特点,成为建构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20年代开始出现的现代新儒学是儒学现代化思想重镇,诞生了一批汇通中西的现代新儒家,他们构造的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为推动传统儒学现代转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与吸收。“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工人阶级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且与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与儒家相结合而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将儒家文化中积极因素融入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从而使得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时代获得新的活力,促进了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马克思主义从儒家传统文化之中吸收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更加契合中国的现实,顺利实现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对儒学借鉴与吸收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的典范,是儒学现代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五章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新开展。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开辟广阔的道路,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正常进行的儒学研究在60年代受到“左”的思想干扰,打乱了儒学研究的正常进程,直至完全中断了大陆作为学术流派的儒学现代化。流亡海外的一批现代新儒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继续推动儒学现代化,取得积极的学术成果,为扩大儒学的海外影响做出了贡献。80年代,海外现代新儒学的成果介绍到大陆,助推了大陆儒学热。在内地,大陆现代化建设取得显着的成效,“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以及新世纪的“儒学复兴”,儒学现代化重启。儒学现代化不仅成为学术研究热点,而且出现不同立场、观点与路向的现代化。结语部分通过对一百多年儒学现代化的考察,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当代实践,展望未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儒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一种新形式与新形态,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主导形态,但它并不排除其他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在价值上是多元的,在信仰上坚持自由原则,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谨防儒学消极因素的渗入。

阮国忠(NGUYEN QUOC TRUNG)[7](2018)在《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研究》文中指出历史科学对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运动规律的认识使人类促进历史的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史学已经达到一门科学的水平。在总结历史、史学理论与现代科学的成就相结合的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为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历史唯物主义使人能够认识到历史客观真理,促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牢固的理论基础。自从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已为人类发展,尤其是革命事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研究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整个形成与发展过程后可以认识到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民族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作用。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马克思前各史学派的历史研究观点,分析、评价并指出其局限。另外,提出并肯定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史学已有彻底解决历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的牢固基础。第二章,研究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过程,包括三个重要问题:第一,自从诞生,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已经积极参与革命斗争过程。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已对越南社会实践作出详细分析,从此提出导致封建式和资产民主式爱国斗争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还强力反对落后、过时、反动的历史观点以维护历史客观真理、建立人民群众世界观的正确认识。第二,在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过程的基础上,提出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特点。第三,厘清胡志明主席的重要地位,他已精心研究、运用并将马克思主义史学传入到越南,对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过程作出重大贡献。第三章,论文概括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1945年到1954年、1954年到1975年以及1975年至今的三个阶段。在该章,论文也研究越南南部史学(西贡政权史学),并将其视为基础来评价、肯定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正确性和正统性。第四章,论文主要厘清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越南民族解放革命事业的胜利之重要作用,这也是本论文最重要的一章。在越南民族解放革命事业中有三个最重要的胜利,即为1945年八月革命、抗法殖民战争以及抗美救国战争。厘清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宣传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作用,宣传并肯定战争的正义性,以此建立信念呼吁人民参加斗争取独立;另外,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已总结并吸取每一场战争的经验,将其视为下一场革命的基础,这些经验对整个民族解放革命和目前新社会的建设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该章,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还对越南改革之路的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第五章,论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第一,在革命斗争过程中,虽然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地位,但历史学本身也有局限和错误。历史学家已认识、克服并坚定要对史学进行改革以满足国家新时期的要求。第二,研究目前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状况。论文涉及到目前历史科学的成就、局限和问题。第三,作为一门先锋科学,为了在新阶段继续发挥作为引导人民群众认识的作用,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首先要深化并创新地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反对歪曲历史、反动破坏革命观点的斗争打下牢固基础。总之,论文已提出并解决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厘清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越南整个革命事业和每一场战争的胜利之重要作用。第二,民族革命过程的经验总结是越南目前和未来革命的无价之宝。

庄沁雨[8](2017)在《二战后德日政治文化转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往往不只体现为一个国家的制度模式,而且还时常呈现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政治文化生发于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同时又对整个政治体系和人们的政治活动产生影响力。占主导地位且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文化,有助于该统治阶级维护政治秩序,巩固国家政权,为国家未来发展战略指引方向,因此,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政治现象,需要现代政治学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的今天,和平与发展仍旧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昔日的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同样走过了七十余年重建历程,再次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然而却走向了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近些年来日本在国际社会中频繁活动,屡屡挑起事端制造不安定因素,背离了战后“和平宪法”的初衷,反观德国的政治体系则始终坚定和平与合作观念,面对今天正发生在欧洲的史无前例的一系列恐怖主义、难民问题以及持续的金融危机的挑战,德国已逐渐成为维持欧洲秩序稳定的中流砥柱。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需通过内因发挥其作用。想要客观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委,并理解两国发展战略,预测其未来走向,研究和比较两国在战后七十余年里的政治文化转型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理论,运用文献研究、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德国和日本两国战后对待战争历史的思辨历程和重构自身政治文化的路径,探究两国在历史地理背景、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上的差异性,比较战败后占领国当局对两个国家进行的针对性清算与改造、两国重建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条件等因素,最终总结出两国战后政治文化转型的基本方向。德国基本上完成了从“民族主义”到“认同欧洲”的观念转换,摒弃了对“权威主义”的盲目推崇,“民主政治”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新德国抵制极端势力,维持秩序、法治的有力手段。而日本方面,保守主义政治价值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活跃政党出现价值观趋同现象,与此同时,国民整体政治意识开始趋向保守,新大国主义思潮与新民族主义思潮迭起,战后初期形成的和平民主主义岌岌可危。无可否认,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总的来说其战后政治文化的重塑都较为成功,不仅符合两个国家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同时也对两国的经济、科技等发展领域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相对于已经重新赢得世界人民尊重与肯定、承担更多国际事务的德国,需更加警惕当今日本唯“军备化”是图,唯“大国化”是图的情况,警惕日本政治文化再次向极端化发展。

高晓峰[9](2017)在《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文中提出学校体育政策规定了学校体育的性质、任务、管理实施模式和运行机制。而学术上,对于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对一个多世纪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梳理,呈现了不同历史条件下,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和特征,为研究学校体育变迁的规律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管理提供借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政策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通过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历程、内容、特征及动因进行研究,结论如下:一、百余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设置逐步健全、管理逐渐规范。从近代清末的学部开始,发展到现代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国家行政部门为主导,以相关学校体育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咨询与指导组织和学校体育社团等为辅的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构成了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出台的坚实基础。二、清末随着各级学校和教育管理体系迅速建立的同时,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也仿照日本逐渐建立起来,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具雏形并强调建章立制,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但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战争溃败、“西学东渐”、近代国外政策成效的示范效应、陈腐教育等是促使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三、民国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政策颁布机构开始协同工作,政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对有关机构、制度、人员和设施、标准等都有了相关的法规文件,呈现出了体系比较完备、内容层次比较清晰严谨、制定技术相对规范的特征,但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实际可行性存疑。对国民身体教育改革诉求、民主革命以及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积极尝试成为政策变迁重要动因。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学校体育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构建了较完备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但法制化较弱,计划色彩浓厚,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出现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等问题。苏联学校体育政策模式的引进、政策至上理念、对民国学校体育政策改造、计划体制与经验缺乏等成为此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六、“文革”中后期中断五年的学校体育政策开始恢复,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确认,学校体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体育的法制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我国的学校体育法制体系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专门法中有关学校体育的法律规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文件中有关学校体育具有法规性质的要求;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有关学校体育的专门法规。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涉及范围广泛拓展,政策质量日益提高,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等鲜明特征。但政策强制性较弱,政策重叠过多,政策内容尚需优化。而学校体育自身发展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深入、思想解放、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七、借用多源流理论解释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发现其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各个时期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问题源流互动明显,政治流占主导地位;问题源流受客观因素影响显着;精英化决策模式主导政策源流;政治源流表现在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国家意志的执政理念,使政治源流贯穿于三条源流的始终,并影响着问题源流和政策源流的走向,体现了政治流为主导的,三源流高互动性。八、针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特征和动因分析,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的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杜丹阳[10](2017)在《刘少奇忧患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忧患意识在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忧患是一种经历过困苦患难的境遇,尔后知居安思危的智慧,我们的祖先将它形象地解释为"犹患难"。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忧患由责任发端,促使人们全面、发展地看问题,以图达到消忧弭患之目的,是一种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前瞻意识和图强意识。与其他思想意识一样,忧患意识源于实践,同时被实践所检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其功能在于预判未来之趋势、揭示现实之危机、凝聚社会之力量。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与具备科学的忧患意识密不可分。建党九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探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客观规律,高瞻远瞩谋划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忧国、忧民、忧党为主要内容,以更好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全面推动党的事业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忧患意识。刘少奇的忧患意识是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大多数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经历相似,刘少奇的青少年时代恰逢国家出现"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在历史的惯性里接受了系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也在寻路的历程中接触过各种新奇思想,历经波折才找寻到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后,他领导过工人运动,也从事过秘密战线工作,不仅具有丰富的地方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还曾主持中央一线工作多年,是中共党内一位比较全面的领导人,也是深怀忧患的一位领导人。可以说,刘少奇的忧患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丰富的实践依据。时代唤醒了刘少奇早已内化于心的"经世济民"之志向和振兴中华之担当;马克思主义推动其忧患意识更加科学、更加全面;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又使其忧国、忧民、忧党意识不断拓展、持续深化。刘少奇的忧患意识,有一个随中国革命和建设主线发展而发展,并与其人生不同阶段的特征相关联的发展演进历程。它孕育于刘少奇的少年时代,生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致随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历程中发展壮大而逐步发展成熟,又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变化而发生转化和新的发展。根据刘少奇各个时期忧患意识的主题和特点,可将其演进过程划分为孕育(1920年以前)、生成(1920—1937年)、发展(1937—1945年)、转化与新的发展(1945—1969年)四个阶段。这一过程,既与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所受教育、迈上革命道路后的历练与实践、担任中央领导职务后的经历与思考等密切相关,又与他参加革命后不断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紧密相连,既是其本人进行长期实践和总结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政治智慧不断积累与升华的过程。刘少奇忧患意识的主要内容与其所从事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高度契合,主要包括忧国、忧民、忧党三个方面,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有显着的变化。从忧国意识看,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他投身革命,忧国之将亡,救国于即倾;在全国解放之后,他领导建设,忧国之落后,谋国之发展。从忧民意识看,他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忧农民、工人等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之贫苦和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国后主要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明显以及党和政府不熟悉、不重视民生工作。从忧党意识看,刘少奇主要忧党在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他对中共自身建设的关注点,有些从建党初期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则是阶段性的,随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变换而有所侧重。其中,他对党员在思想上入党、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选好用准干部、开展正常的党内斗争、坚持群众路线、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预防和打击腐败等方面,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刘少奇忧患意识的历史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新境界,对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了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并将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层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理念中的精华,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居安思危,持续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特别是在忧患意识指导下,提出一系列有关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居功至伟。刘少奇的忧患意识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的检验,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更好地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也昭示了执政党只有具备了科学的忧患意识方能有效应对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二、“退位诏书” 学习马列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位诏书” 学习马列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辛亥革命为中共成立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辛亥革命为中共成立的阶级基础创造了发展条件
辛亥革命为中共成立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
辛亥革命为中共成立准备了一定的干部条件

(2)毛泽东论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对毛泽东史学评论的汇集整理及研究着作
        (二)对毛泽东史学研究的相关论文及研究成果
    三、理论和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考据法
    四、研究意义
    五、创新和不足
        (一)本文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2章 毛泽东论历史人物
    一、论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一)历代帝王
        (二)农民起义领袖
        (三)封建官僚
        (四)知识分子
    二、论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
        (四)无产阶级革命派
    三、论外国近代历史人物
        (一)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二)马克思主义者
第3章 毛泽东论历史事件
    一、论中国古代的变法和革新运动
        (一)商鞅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
        (三)戊戌变法
    二、论中国古代农民起义
        (一)大泽乡起义
        (二)黄巾起义
        (三)黄巢起义
    三、论外国政治事件
        (一)近代外国民族独立事件
        (二)外国政治改革与革命事件
        (三)其他政治事件
第4章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革命
    一、毛泽东论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
        (三)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二、毛泽东论革命的领导阶级
        (一)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组成
        (二)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三)中国无产阶级的局限性
    三、毛泽东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一)农民阶级的组成
        (二)农民阶级的特性
        (三)农民阶级教育问题
    四、毛泽东论中国革命的前途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革命的终极前途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3)晚清营口商业文化研究(1861-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史料和方法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商业文化与营口商业概况
    (一)商业文化概念
    (二)营口商业概况
        1.历史上的营口商业
        2.开埠后的营口商业
    (三)营口商业文化的嬗变与畸形发展
二、晚清营口商业文化嬗变的表现
    (一)法律至上的立商原则
    (二)注重商品的品类、品质,打造品牌文化
        1.注重商品的品类、品质
        2.打造商业企业品牌文化
    (三)以广告为主的营销文化
    (四)以商人为主体的公益文化
    (五)营口商业的建筑文化
三、晚清营口商业文化嬗变的原因
    (一)西方势力冲击营口商贸
    (二)清政府对东北政策的调整
        1.东北从封禁到开垦
        2.晚清政府发展东北举措
    (三)营口地缘优势和城市快速发展
        1.营口地缘优势推动城市发展
        2.营口城市化进程加快
    (四)商业交流活跃与商业组织、商业企业出现
        1.商业交流日益活跃
        2.出现商业组织和商业企业
四、晚清营口商业文化嬗变的评析
    (一)客观上促进营口商业文化发展
    (二)营口商业文化发展畸形
        1.晚清营口商业文化发展畸形表现
        2.晚清营口商业文化发展畸形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对象与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价值
    二、学术文献梳理与评价
        (一)关于近代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思路、框架和目标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总体性危机及其后果
        一、传统中国的总体性结构
        二、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结构危机及后果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可行路径
        一、近代中国政治走向的问题与挑战
        二、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国家类型选择
        三、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实践路径选择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党观念的生成
        一、政党观念及其起源
        二、政党观念在中国的生成与发展
        三、政党制度的内涵及其选择
    第四节 近代中国政党制度探索的历程
        一、近代中国政党制度生成与探索的基础
        二、多党制政党制度形态的尝试
        三、一党制政党制度形态的实践
        四、近代中国政党制度探索失败的反思及其启示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基础条件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想的要义及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想实践的苏联模式及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就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社会文化根基
        一、经济结构基础
        二、阶级结构基础
        三、政治文化基础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政治现实需求
        一、对外主权独立需求
        二、内部秩序整合需求
        三、现代民主政治需求
        四、推进国家发展需求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现代国家建构与政党制度生成的互生型逻辑
        一、历史生成的因果性
        二、制度形态的匹配性
        三、实践机制的关联性
        四、价值追求的同一性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的初步探索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确立
        一、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的发布与民主党派的反应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初步确立
        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政党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构造及特质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新型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概念分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属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类型意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组织构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组织构造的价值逻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组织构造的政治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构成主体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关系结构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质
        一、创造一体与包容多元的辩证统一
        二、协商民主与权力集中的辩证统一
        三、选举政治与贤能政治的辩证统一
        四、控制权力与保证效能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机制形态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国家治理形态基础
        一、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形态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形态的规范内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制度依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规范依据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部运行机制
        一、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机制
        二、政党协商机制
        三、党际监督机制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外部运行机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政权体系中运行的机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人民政协中运行的机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社会治理体系中运行的机制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践优势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整合优势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和合统一的政治保障
        二、多党合作是国家和合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
        三、政治协商是政治共同体沟通交往的重要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监督优势
        一、一党执政及其权力监督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二、中国特色政党监督模式的特征与优势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治理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包容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民主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发展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价值向度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秩序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民主价值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法治价值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问题挑战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内外挑战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实践需求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话语短板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实践进路
        一、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内外结构
        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主体能力
        三、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机制执行
        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苏俄1918年宪法研究 ——以列宁国家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西方苏联学研究领域的苏联法篇章
        (二)对苏俄1918年宪法制定的研究
        (三)对苏俄1918年宪法内涵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框架
第一章 革命之根:两种原生质料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结构
        一、绝对主义政治结构的初步建构
        二、绝对主义政治结构的巩固与嬗变
        三、俄国政治、经济的现代化
        四、小结
    第二节 19世纪俄罗斯思想
        一、俄罗斯思想之基本结构
        二、19世纪俄罗斯思想的发展
        三、俄国马克思主义的缘起
        四、小结
第二章 从立宪会议到宪法委员会:苏俄1918 年宪法的诞生
    第一节 立宪会议:苏俄1918 年宪法之前奏
        一、立宪会议寻求秩序的尝试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支持立宪会议的逻辑
        三、十月革命后列宁解散立宪会议的逻辑
        四、社会革命党与解散后的立宪会议
        五、小结
    第二节 宪法委员会:苏俄1918 年宪法之制定
        一、宪法委员会的缘起
        二、宪法委员会的工作日程
        三、宪法委员会的制宪基础之一:从过渡时期出发
        四、宪法委员会的制宪基础之二:归纳革命实践经验
        五、小结
第三章 无产阶级和贫农专政:苏俄1918 年宪法之国体
    第一节 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之思想史考察
        一、罗马专政及其思想史阐释
        二、现代专政
        三、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概念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列宁宪法关于国体规定之内涵考察
        一、列宁关于专政之观点的发展
        二、列宁宪法关于国体性质的界定
        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消亡之前提:世界革命
        四、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
        五、小结:兼论列宁宪法时期的法学理论
第四章 苏维埃:苏俄1918 年宪法之政体
    第一节 预演:1905 年革命中的工人代表苏维埃
        一、1905 年革命时期的苏维埃及其基本活动
        二、列宁在1905 年革命时关于苏维埃的基本观点及生成逻辑
    第二节 理想与现实:1917 年革命中苏维埃的缘起与证成
        一、列宁对苏维埃内涵界定的前提之一:基本特征
        二、列宁对苏维埃内涵界定的前提之二:革命性质
        三、革命进程中列宁对苏维埃内涵的三次界定
        四、苏维埃政体的新型特质
        五、小结:苏维埃的现实与理想
第五章 民族联邦制:苏俄1918 年宪法之国家结构
    第一节 列宁民族自决权理论的辩证发展
        一、西方政治思想中的民族议题
        二、民族自决权观点的提出
        三、扞卫民族自决权:兼论民族文化自治观点
        四、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自决权理论:兼论卢森堡的态度
        五、民族自决权的辩证发展与不变内涵
    第二节 民族联邦制的理论逻辑及内在张力
        一、理论建构中的原则与例外
        二、实践中的例外:民族联邦制
        三、民族联邦制的内在张力与维系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中的苏俄1918 年宪法
    第一节 苏联宪法之国体演变逻辑
        一、斯大林宪法: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二、勃涅日涅夫宪法:坚持发达社会主义之下的全民国家
        三、小结
    第二节 苏俄1918 年宪法与美国宪法秩序之比较
        一、革命的神学—政治论前提及其困境
        二、美国革命精神的维系:回到开端
        三、苏俄1918 年宪法的精神品质:面向未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的研究现状
        (二)儒学现代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及儒学现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界定
        一、社会转型的涵义
        二、社会转型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力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
        三、中国革命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第三节 儒学、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一、儒学及发展阶段
        二、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封建社会
        一、清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危机与衰败
        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三、儒学古今之争与经世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洋务运动
        一、西学经世与洋务运动的逻辑展开
        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体用观
        三、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与体制变革的呼声
    第二节 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与传统儒学危机
        一、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对传统儒学的冲击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派对传统儒学的抨击
    第四节 康有为托古改制启动儒学的现代转化
        一、康有为“托古改制”变革儒学思想的形成
        二、康有为给资产阶级学说穿上传统儒学外衣
        四、康有为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与儒家大同思想进行糅合
        五、康有为援西入儒推动儒学现代化评析
    第五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一、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对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的攻击
        二、新式教育与废除科举对儒学的冲击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与制度儒学的终结
        四、反封建的文化革命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呼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新变化
        二、民国初年尊孔复辟的逆流
        三、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
        一、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的实质
        二、新文化运动“批孔”的认识与评价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二、现代新儒家重启儒学现代化
    第四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对儒学现代化的贡献
        一、冯友兰的新理学是程朱理学的“接着讲”
        二、冯友兰新理学形而上学
        三、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观
        四、冯友兰新理学的文化观
        五、冯友兰新理学的境界说
        六、冯友兰构建新理学思想体系的特点
    第五节 现代新儒家在儒学现代化上的特点
        一、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二、现代新儒家引西援儒促进儒学现代转化
        三、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拒绝与排斥
        四、现代新儒学的唯心主义立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吸收
    第一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爱国主义运动酝酿与爆发
        二、“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与民族出路的思考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背景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内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一、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现实斗争的需要
        二、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吸收
        一、对儒家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风的继承和弘扬
        二、对儒家知行学说的改进与发展
        三、对儒家辩证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四、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五、对儒家自强不息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六、对儒家修身观与道德观的借鉴与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新开展
    第一节 建国后的文化建设与儒学研究的开展
        一、建国之初的文化建设方针
        二、儒学在学术上的研究与探讨
        三、儒学现代化进程的暂时中断
    第二节 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和儒学现代化的再认识
        一、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
        二、海外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重启
        一、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儒学研究的恢复
        二、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儒学与现代化的认识与争论
        三、改革开放进程中大陆传统文化复苏及儒学热
        四、现代化背景下的“儒学复兴”与儒学现代化路径
    第四节 儒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儒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资源
        二、儒学蕴含可继承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价值
        三、儒学可以为现代化的社会提供精神滋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一、儒学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儒学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坚持批判继承的文化方针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基本途径
        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改造儒学促进儒学的现代转化
        二、系统研习传统儒学经典重新阐释儒学
        三、儒学吸收包括世界人类文明成果实现创新性的发展
        四、儒学通过自我革命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警惕消极因素渗入
        一、 传统儒家伦理对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的排斥
        二、 传统儒家伦理对独立个性及自由压抑与漠视
        三、 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背离
        四、 传统儒家伦理造就盲从与奴化意识等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与学术活动

(7)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创新与特色
第一章 关于史学理论的问题
    第一节 史学理论对历史科学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前的史学理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方法论基础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二章 越南史学与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
    第一节 越南独立封建时期的史学特点
    第二节 法国殖民侵略和统治越南时期的史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传入越南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越南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历史研究工作的影响
        三、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点
    第四节 胡志明史学方法论及其史识
        一、通过社会认识确定历史研究对象
        二、从历史科学的角度提出认识原则
        三、从过去吸取经验并预测未来的发展
        四、关于研究中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之间的关系的处理
第三章 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1945年至1954年的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
    第二节 1954年-1975年的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越南北方的史学
        二、越南南方的史学(1954年-1975年)
    第三节 1975年至今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越南革命的作用
    第一节 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与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
        一、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宣传和肯定越南无产革命之路的准确性
        二、与落伍史学观点和反动观点斗争,保护真实历史,宣传爱国精神
        三、总结1945年八月革命的胜利经验,并作为革命道路计划的前提
    第二节 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粉碎法国殖民者重回侵略的作用
        一、为新政权的教育而组织改正、编辑历史教材
        二、宣传正义和肯定抵抗法国殖民侵略的正确道路
        三、开展对越南民族历史研究,建立对民族历史的共同认识
        四、总结抗战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节 抗美救国、解放南部、统一国家中的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坚定党、人民和军人解放南部并统一国家的决心
        二、宣传并肯定抗美救国战争的正义性
        三、为规划革命道路做出贡献
        四、系统、深入地研究越南民族发展历史,斗争、批判南部错误、反动观点
        五、总结并吸取经验
    第四节 探寻国家改革之路
        一、强力推动历史研究工作,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有助于寻求国家改革的方向和道路
第五章 开放与汇入: 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新发展
    第一节 总结并提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改革的原则
    第二节 目前越南史学的状况
        一、越南史学在开放与汇入过程中的成就
        二、目前越南史学的一些局限
        三、当代越南史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保护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斗争运动
        一、研究和发展唯物史观,促进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
        二、核实非马克思主义观点以及斗争方法
        三、史学在国际融入时期的事业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二战后德日政治文化转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1.2.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相关基本概念
    2.1 政治文化
        2.1.1 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
        2.1.2 政治文化的结构
        2.1.3 政治文化的功能
        2.1.4 政治文化的分类
    2.2 政治文化转型
        2.2.1 政治文化转型
        2.2.2 二战后德日政治文化转型
第3章 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及逻辑秩序
    3.1 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3.1.1 政治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文化因素
    3.2 政治文化转型路径的逻辑秩序
        3.2.1 政治文化转型步骤的逻辑秩序
        3.2.2 政治文化转型结构的逻辑秩序
第4章 二战后德日政治文化转型影响因素比较
    4.1 政治因素对两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比较
        4.1.1 移植西方制度对德国政治文化向民主价值观念转向的推动
        4.1.2 妥协性质的新制度促进日本政治文化中自由、民主价值的有限发展
    4.2 经济因素对两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比较
        4.2.1 经济发展新道路为德国政治文化转向自由、民主、多元扫清障碍
        4.2.2 经济利益牵动日本政治文化向保守性转化
    4.3 传统文化因素对两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比较
        4.3.1 德国对传统价值取向的摒弃构成其政治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
        4.3.2 日本对集团主义等传统价值观的保留抑制其政治文化转型
    4.4 宗教文化因素对两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比较
        4.4.1 基督教背景下的罪感文化促进德国政治文化转型期反思批判过程的深入
        4.4.2 国家神道背景下的耻感文化阻碍日本政治文化转型期的深入反思
    4.5 教育因素对两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比较
        4.5.1 德国政治教育的转向推动现代民主政治文化传播与深化
        4.5.2 国家全面干预政治教育,推动日本政治文化向战前意识形态复归
第5章 二战后德日两国政治文化转型路径比较
    5.1 批判与反思阶段:德国的彻底性与日本的片面性
        5.1.1 德国社会多重政治主体主导,对转型期多种价值倾向的批判与反思
        5.1.2 日本批判反思的片面性与主导势力的式微
    5.2 吸收与继承阶段:德国的民主吸收性与日本的传统继承性
        5.2.1 德国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持续摒弃和民主政治价值的合理吸收
        5.2.2 日本对皇国“复古”潮流、保守主义等政治理念的大量继承
    5.3 转型与重构阶段:德国的多元开放性与日本的狭隘保守性
        5.3.1 德国对建设欧洲共同体、民族统一的价值新取向
        5.3.2 日本对大国主义、新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追求
第6章 德日两国政治文化转型的趋势与评析
    6.1 德日两国政治文化转型趋势
        6.1.1 德国政治文化转型趋势
        6.1.2 日本政治文化转型趋势
    6.2 德日两国政治文化转型的评析
        6.2.1 德国政治文化转型评析
        6.2.2 日本政治文化转型评析
总结
参考文献着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9)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史学缺失
        1.1.2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教育政策研究
        1.4.2 相关体育政策研究
        1.4.3 国外对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研究
        1.4.4 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政策相关研究
        1.4.5 对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1.4.6 有关教育政策分类研究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分类的借鉴
        1.4.7 小结及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论域及时空跨度
        1.5.2 概念界定和术语选择
        1.5.3 方法及思路
        1.5.4 关于本研究的历史分期
        1.5.5 本研究所依据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2 末世初兴: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初露头角(1904-1911)
    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2.1.1 政策环境概述
        2.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2.2 政策文件
    2.3 政策内容:新式教育中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提及
        2.3.1 《钦定学堂章程》的出台与旋即废止
        2.3.2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
    2.4 主要特征及问题
        2.4.1 学校体育政策体系略有雏形
        2.4.2 学校体育政策主题强调建章立制
        2.4.3 清政府学校体育政策颁布机构的单一
        2.4.4 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
        2.4.5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变化无序
        2.4.6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并未有效实施
3 共和风云: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对进展(1912-1949)
    3.1 国民政府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3.1.1 政策环境概述
        3.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3.2 政策文件
    3.3 政策内容
        3.3.1 民国前期: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阶段(1912-1927)
        3.3.2 民国后期:南京国民政府阶段(1928-1949)
    3.4 主要特征及问题
        3.4.1 立法视角下政策制定初现民主化倾向
        3.4.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的初现
        3.4.3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技术较为规范
        3.4.4 民国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步完备
        3.4.5 学校体育政策内容层次较为清晰
        3.4.6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
        3.4.7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实际可行性存疑
4 计划深痕: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进退反复(1949-1978)
    4.1 政策基础:建国前共产党治理下的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学校体育政策
        4.1.1 政策环境概述
        4.1.2 政策内容及特点
    4.2 建国初期政策环境
        4.2.1 政策环境概述
        4.2.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4.3 政策文件
    4.4 政策内容
        4.4.1 建国初期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构建和探索(1949-1965)
        4.4.2 “文革”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中断与复苏(1966-1978)
    4.5 主要特征及问题
        4.5.1 形成了苏联模式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
        4.5.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
        4.5.3 法制化较弱,仅部分政策具备法规属性
        4.5.4 计划色彩浓厚
        4.5.5 问题一: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
        4.5.6 问题二:“大跃进”的政策使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
5 法治宏篇: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逐步振兴到历史辉煌(1979-2014)
    5.1 政策环境
        5.1.1 政策环境概述
        5.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5.2 政策文件
    5.3 政策内容
        5.3.1 改革开放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期政策的恢复与转变(1979-1992)
        5.3.2 市场经济确立背景下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辉煌(1993-2014)
    5.4 主要特征及问题
        5.4.1 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法制化程度大幅提升
        5.4.2 学校体育政策涉及范围广泛拓展
        5.4.3 政策质量日益提高
        5.4.4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
        5.4.5 问题一:政策强制性较弱,部分政策尚需完善
        5.4.6 问题二:部分政策重叠与过多,执行出现偏差
6 动因演变:基于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
    6.1 多源流理论对政策变迁的解释逻辑
    6.2 各阶段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演变
        6.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02-1911)
        6.2.2 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12-1949)
        6.2.3 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49-1978)
        6.2.4 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79-2014)
    6.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认识
        6.3.1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问题源流:客观因素影响显着
        6.3.2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策源流:精英化决策模式占主导地位
        6.3.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治源流: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
        6.3.4 三条源流的关系:互动明显,政治流主导
7 余论:历史变迁对当今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7.1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
    7.2 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
    7.3 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
8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8.1 结论
    8.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民国期间全国性教育、体育会议决议案(1912-1949)
附录 B: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文件(1949-2014)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刘少奇忧患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刘少奇党建思想的研究述评
        (二) 关于刘少奇忧患意识的研究述评
        (三) 目前相关研究的主要不足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忧患意识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忧患意识的概念界说
        (一) 忧患意识的释义
        (二) 忧患意识的内涵
    二、忧患意识的理论分析
        (一) 忧患意识的来源
        (二) 忧患意识的特性
        (三) 忧患意识的功能
第二章 刘少奇忧患意识的文化底蕴及实践依据
    一、刘少奇忧患意识的文化底蕴
        (一) 忧患意识的源起
        (二) 忧患意识的确立
        (三) 忧患意识的传承
    二、刘少奇忧患意识的实践依据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世情国情党情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世情国情党情
第三章 刘少奇忧患意识的历史演进
    一、刘少奇忧患意识的孕育(1920年以前)
        (一) 了解民情:体察民生之多艰
        (二) 认识国情:慨叹国势之衰败
        (三) 投身革命:探寻救国之路径
    二、刘少奇忧患意识的生成(1920—1937年)
        (一) 生成背景:初上荆棘丛生的革命之路
        (二) 生成过程:总结工人运动和白区实践
    三、刘少奇忧患意识的发展(1937—1945年)
        (一) 发展背景:领导艰苦卓绝的抗日救国斗争
        (二) 发展过程:总结抗日救国斗争和党的建设
    四、刘少奇忧患意识的转变与新的发展(1945—1969年)
        (一) 转变背景:胜利后"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二) 转变过程:反思社会主义革命的不足
        (三) 新的发展: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四章 刘少奇忧患意识的主要内容
    一、刘少奇的忧国意识
        (一) 关于国家存亡之忧
        (二) 关于国家建设之忧
    二、刘少奇的忧民意识
        (一) 关于人民贫苦之忧
        (二) 关于民生改善之忧
    三、刘少奇的忧党意识
        (一) 关于党的思想建设之忧
        (二) 关于党的组织建设之忧
        (三) 关于党的作风建设之忧
第五章 刘少奇忧患意识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一、刘少奇忧患意识的历史贡献
        (一) 理论贡献: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二) 实践贡献: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发展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
    二、刘少奇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退位诏书” 学习马列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J]. 徐云根. 大江南北, 2021(10)
  • [2]毛泽东论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D]. 冯雅丽. 湘潭大学, 2020(02)
  • [3]晚清营口商业文化研究(1861-1912)[D]. 桑兆辰. 渤海大学, 2020(12)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D]. 张伟军. 兰州大学, 2020(01)
  • [5]苏俄1918年宪法研究 ——以列宁国家理论为视角[D]. 傅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6]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D]. 郭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越南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研究[D]. 阮国忠(NGUYEN QUOC TRUNG).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8]二战后德日政治文化转型比较研究[D]. 庄沁雨.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1)
  • [9]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D]. 高晓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10]刘少奇忧患意识研究[D]. 杜丹阳.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退位诏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