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脂氧合酶的研究进展

植物脂氧合酶的研究进展

一、植物脂肪氧合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田其英[1](2021)在《基于多元模拟体系的豆浆挥发性成分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豆浆以其优良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豆浆含有的令人不悦的风味降低了其整体可接受性。脂肪氧合酶(简称Lox)催化脂质氧化反应是豆浆挥发性风味形成的主要路径。豆浆乳化体系成分复杂,其挥发性风味的生成与其所含成分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为降低豆浆产品中的不良风味,现有研究多关注于豆浆的加热灭酶或隔氧加工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而对豆浆风味物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即大豆磨浆过程中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尚不完善。为了更好的去除豆腥味而制备高品质的豆浆,需要进一步明确豆浆体系中Lox氧化途径的反应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构建多种模拟体系,重点研究了在磨浆过程中生豆浆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形成机理及其内源性影响因素。基于豆浆挥发性风味成分形成的脂肪氧合酶氧化途径,首先从大豆中分离提取与豆浆挥发性风味成分形成密切相关且风味极淡的各组分,包括脂肪氧合酶、大豆蛋白、油体(简称OBs)、多酚;用大豆精炼油纯化制得甘油三酯(简称TAG);购置大豆磷脂(简称PL)、亚油酸(简称LA)、蛋白酶(简称Ps)、脂肪酶(简称Lip)、磷脂酶等。模拟体系各组分的添加量和酶活性均与生豆浆中的相当。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法检测挥发性风味成分。在脂质、脂肪氧合酶二元模拟体系中,分别以TAG、PL、LA为底物,考察Lox氧化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风味特征及含量。TAG-Lox、PL-Lox和LA-Lox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豆浆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48%、6.07%和61.20%。结果表明以LA为底物的模拟体系中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风味特征及含量与豆浆的最为相似。通过脂质-Lox二元模拟体系,发现三种不同形式的脂质对豆浆挥发性成分的的贡献率大小依次是LA、PL、TAG。这说明在豆浆挥发性成分的形成的Lox氧化途径中,亚油酸是最佳的氧化底物。此外,在模拟体系中增加Lox的活性也会使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增加。Lox同工酶对不同形式的脂质底物催化特性不同,Lox-1主要催化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氧化,Lox-2,3不仅可以催化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也可以催化甘油三酯、磷脂中酯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在TAG/PL、脂肪酶和脂肪氧合酶多元模拟体系中,主要研究了脂肪酶的水解对Lox氧化路径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影响。TAG-Lip-Lox、PL-Lip-Lox三元模拟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是对应的二元模拟体系的10.18倍、3.94倍。脂肪酶对酯化脂肪酸的水解可显着增加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TAG-Lip-Lox、PL-Lip-Lox和TAG-PL-Lip-Lox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豆浆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5.57%、23.94%和57.98%。与二元模拟体系相比,多元模拟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与豆浆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具有更好的相似性,其中TAG-PL-Lip-Lox模拟体系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感官风味特征都与豆浆的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在大豆油体、复合酶模拟体系中,通过监测油体特征变化和分析体系生成的氧化产物,发现大豆油体的油体蛋白能被蛋白酶水解成小肽,蛋白酶和磷脂酶共同作用才对油体形态产生影响;完整大豆油体不能被脂肪酶水解,不能被脂肪氧合酶氧化,但能被磷脂酶水解。当油体蛋白被蛋白酶水解后,可以促进上述水解或氧化生成大量的挥发性成分。OBs-Ps-Lip-Lox、OBs-PLA2-Lox、OBs-Ps-PLA2-Lox和OBs-PLA2-Lip-Lox模拟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豆浆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1.67%、29.71%、40.04%和65.12%。其中OBs-Ps-Lip-Lox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与豆浆的相似性较好。在脂肪氧合酶、甘油三酯水解产物二元模拟体系中,在脂肪氧合酶活性一定的情况下,甘油三酯水解产物的增加会引起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量增加。助氧化剂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其中核黄素、过氧化氢酶增效显着,增加量分别为0.38倍、0.35倍;而Fe3+、过氧化物酶次之,增加量分别为0.19倍、0.14倍。抗氧化剂则因抑制体系中的氧化反应使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量减少。

贾婉婷[2](2021)在《全麦挂面脂质酸败的抑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麦挂面符合消费者对营养健康和膳食均衡的需求,所以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制作全麦挂面的原料—全麦粉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UFAs)和高活性的脂质降解酶,再加上挂面制作过程的多道加工工序的影响,全麦挂面极易发生酸败,从而影响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基于此,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通过过热蒸汽处理(SST)、挤压处理(ET)、过热蒸汽联合挂面加工制作关键点控制等技术和手段来抑制全麦挂面的脂质酸败,为全麦挂面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SST对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SST后,全麦粉的脂肪酶、过氧化物酶(POD)被完全钝化,脂肪氧合酶(LOX)活性降低了95%;SST-190℃-5s组总生育酚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储藏期间未处理全麦粉脂肪酸值增幅是处理组的151倍;SST-190℃-5s处理组的UFAs降解量和总生育酚降低量小于未处理组。SST显着降低了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质降解酶的活性(p<0.05),抑制了脂肪酸值的增长,UFAs的降解以及生育酚的消耗;未处理组的挥发性物质以2-戊基呋喃为主,处理组以正己醛为主。其中,SST-190℃-5s处理组的全麦挂面在加速储藏12周后UFAs和总生育酚分别只降低了2.7%、10.9%,远低于未处理组(12.3%、41.4%)。综上,SST显着抑制了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储藏期间的脂质降解,其中SST-190℃-5s处理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研究了ET对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ET后,全麦粉的脂肪酶、LOX、POD、脂肪酸值、UFAs、多酚含量分别降低了89.1%、85.4%、95.7%、28.6%、15.6%、7%。ET后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肪酶、LOX和POD活性显着降低(p<0.05)。加速储藏12周后未处理全麦粉的脂肪酸值增幅、UFAs降解量、多酚降解量分别是ET-150℃处理组的5.2、19.6、8.5倍,挥发性物质中2-戊基呋喃、正己醛相对含量分别是ET-150℃处理组的2.7、0.4倍;未处理全麦挂面的脂肪酸值增幅、UFAs降解量、多酚降解量、总挥发性物质含量分别是ET-150℃处理组的8.8、116、13、1.8倍,2-戊基呋喃、正己醛相对含量是ET-150℃处理组的2.9、2.3倍。总之,ET显着抑制了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储藏期间的脂质降解,其中ET-160℃处理组抑制效果更好。最后,研究了SST联合挂面加工制作关键点的控制对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挂面加工制作过程中脂质降解严重,全麦粉制作成全麦挂面后,脂肪酶、LOX、POD、脂肪酸值、UFAs、总生育酚含量分别下降了约35.7%、85.4%、44%、40.3%、40.6%、82.7%。其中和面工序影响最为显着,和面工序后全麦粉的脂肪酶、LOX、POD、脂肪酸值、UFAs、总生育酚含量分别下降了约28.8%、76.7%、32.4%、32%、13.2%、57.7%,总挥发性物质含量增长了23.9%。过热蒸汽联合真空和面工艺显着缓解了全麦挂面储藏期间UFAs、生育酚总量的降低以及挥发性物质的生成。加速储藏12周后UFAs和生育酚总量仅降低了2.7%、10.9%,远低于其它组(17.6%、46%)。总之,挂面制作过程中脂质降解严重,但SST联合真空和面工艺显着缓解了全麦挂面储藏期间的脂质降解。

侯万超[3](2021)在《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研究》文中提出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主要的黄酮类活性成分,作为抗炎抑菌、抗肿瘤和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等,一直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因此,本论文针对三种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筛选和分离纯化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为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开发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本文以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同时评价黄酮类化学成分环氧合酶-2、脂肪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等抑制剂活性的质谱检测方法,并将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测定与超滤质谱技术相结合,对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及分离纯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红三叶草为研究对象,利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快速鉴定出了红三叶草中9种化学成分。进一步应用超滤技术从红三叶草中筛选得到7种潜在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以筛选结果为导向,采用逆流色谱(CCC)结合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HPLC)技术从红三叶草中分离到7种活性成分,经鉴定为大豆苷、大豆素、Sissotrin、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德鸢尾素和鸡豆黄素A,其纯度依次为97.59%、80.15%、97.45%、98.35%、94.31%、99.55%和92.24%。其次,我们以瑞香狼毒为研究对象,利用LC-MS技术快速鉴定了瑞香狼毒中6种化学成分,分别为西瑞香素、异茴芹内酯、狼毒色原酮、Neochamaejasmine A、狼毒素和异狼毒素。应用超滤技术从瑞香狼毒中筛选出5种潜在的脂肪氧化酶(LOX)抑制剂,分别为西瑞香素、异茴芹内酯、狼毒色原酮、Neochamaejasmine A和狼毒素。以活性为导向,利用逆流色谱(CCC)结合半制备型液相色谱技术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到5种黄酮类成分,确定为西瑞香素、异茴芹内酯、狼毒色原酮、Neochamaejasmine A和狼毒素,纯度分别为:96.8%、90.75%、91.41%、93.98%和98.91%,同时,基于大鼠肝微粒体(CYP450)体外代谢体系,采用UPLC-Q-Exactive技术,对瑞香狼毒中狼毒色原酮的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鼠CYP450中,狼毒色原酮的稳定代谢过程为环中裂、去甲基化和氢化等。最后,针对苜蓿的研究,运用响应面结合遗传算法优化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利用LC-MS技术对苜蓿中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快速的结构鉴定。选取乳酸脱氢酶(LDH)为生物靶分子,从苜蓿中筛选得到3种潜在的LDH抑制剂,分别为槲皮素、染料木素和芒柄花素,其与1.0 U/m L的酶抑制强度明显,分别为38.19%、43.50%和33.44%。以活性为导向,采用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得到了3种黄酮类活性成分,其纯度分别为94.35%、90.18%和90.52%。综上,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建立了以质谱和色谱为核心的相关联用技术,从化学、生物学及数学角度对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多维的研究,实现了三种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成分分离、鉴定和评价的研究目的。

张飞[4](2020)在《玉米胚芽预处理中生育酚酶促氧化及其与回色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油脂回色指色泽明亮浅黄的精炼植物油,在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油脂颜色随时间推移出现显着加深的现象,该现象受到如原料品质、精炼工艺、储存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其中γ-生育酚的氧化是导致油脂回色的直接因素。但是目前对于γ-生育酚在油料预处理过程中发生氧化降解的原因及其与油脂回色的关系尚不明确。为此,本文研究了γ-生育酚在玉米胚芽预处理过程中发生的酶促氧化及其作用特点,并结合反应产物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生育酚酶促氧化与油脂回色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在破碎轧胚前后改变玉米胚芽水分含量和高温预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原料状态和预处理方式对玉米毛油品质和生育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破碎程度、水分含量和储藏温度均会影响毛油中的生育酚含量,当破碎程度提高3倍时,毛油中生育酚含量降低25 mg/kg;储藏温度20℃时,生育酚含量最低。破碎轧胚前后,调整胚芽水分含量和高温预处理对毛油品质和生育酚含量变化影响不同:破碎轧胚前的水分含量变化和高温处理会显着影响毛油酸价、过氧化值、色泽和生育酚含量,当水分含量从5%提高至25%时,酸价随之增加0.4 mg KOH/g,过氧化值增加0.58 mmol/kg,色泽红值从2.5R提高至3.3 R,γ-生育酚含量随之降低131.35mg/kg,当100℃处理处理后,酸价降低0.51 mg KOH/g,色泽降低1.2 R,γ-生育酚含量增加146.92 mg/kg。破碎后进行水分含量调整和高温预处理时,酸价、色泽和生育酚含量均不再发生显着变化,表明包括生育酚的酶促降解在内的多种反应均发生在玉米胚芽破碎轧胚的过程中。其次,采用向γ-生育酚中加入玉米胚芽匀浆的方式构建酶反应体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跟踪γ-生育酚在反应过程中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外加磷脂情况下,γ-生育酚被降解,反应24 h,其含量降低60.6%,且新鲜胚芽催化活力显着高于半干法脱胚得到的胚芽(p<0.05)。同时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催化生育酚氧化的酶进行初步纯化,并研究了催化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4.5,与正常湿法脱胚后的胚芽pH接近,最适温度为20°C,接近于常温储藏温度,浓度1.0 mM的抗坏血酸会对酶促反应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96.8%)。最后,采用化学法合成γ-生育酚氧化产物生育醌类和γ-二聚体类物质,通过液相色谱图和质谱图的对比,确定γ-生育酚酶促氧化反应的产物组成,并根据精炼过程中相关产物的含量变化合理推测补充现有的油脂回色路径。结果表明,经过酶催化反应后,液相谱图中3-4min的峰面积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经质谱(MS)检测,验证此处出峰主要是m/z 831的γ-生育酚二聚体类产物,当延长反应时间至72 h会出现生育醌和生育红等物质,但含量很低且不稳定,不便于作为酶反应的定量分析。在不同精炼工段的油脂中,检测二聚体和生育红含量的变化,其中二聚体在毛油中含量最低,脱酸油中最多,较毛油增加36%,脱色和脱臭略有下降。生育红含量在毛油中含量最高,脱胶和脱酸过程中呈现持续的降低态势,在脱色油中含量达到最低,较毛油降低了86%,脱臭之后略有反弹。由此推出,油脂回色过程始发于γ-生育酚在破碎过程中的氧化,在磷脂参与下先被酶氧化生成γ-二聚体和γ-生育醌等氧化产物,在精炼过程中发生相互转化。在油脂储存过程中,油脂自身的氧化产物与生育酚氧化产物进一步结合,生成呈色物质,导致油脂颜色出现明显变化,即发生油脂回色现象。综上,本论文验证了玉米胚芽中存在可催化生育酚降解的酶,且对生育酚的催化作用发生在预处理的轧胚过程前后,同时测定了酶促反应的作用特点,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采取手段来抑制生育酚的酶促氧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对生育酚酶促氧化的产物进行鉴定,并研究了相关氧化产物在精炼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为油脂回色机理做出了进一步完善。

袁惠琦[5](2020)在《脂氧合酶在鲜食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在采后贮藏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糯玉米(zea mays L.ceratina Kulesh)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中含糖量达到7%的糯玉米一般用作鲜食。鲜食糯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细腻丰富的口感和不同于其他玉米品种的脂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风味物质作为鲜食糯玉米食用品质的关键指标,直接决定了鲜食糯玉米的商品价值。鲜食糯玉米的风味组成较为复杂,其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为小分子的醛醇类物质,而这些小分子的醛醇类物质在植物中主要是由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途径产生的,LOX是该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且在鲜食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以7个发育期的“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为试材,建立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的风味图谱;对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中LOX途径关键酶及LOX同工酶基因与风味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研究糯玉米采后外源施用LOX底物和抑制剂、创造使LOX失活的碱性条件等对鲜食糯玉米风味物质的影响以及对籽粒中LOX同工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并以LOX为指示酶确定烫漂时间,对糯玉米采后贮藏中LOX活性与风味成分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为脂氧合酶在发育阶段及贮藏阶段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奠定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在发育过程中,其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主要表现为籽粒中水分含量的降低,淀粉含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先增加后降低。利用风味活度值法在“沪紫黑糯1号”7个发育期的糯玉米籽粒中分别鉴定出13种、8种、12种、10种、10种、10种、1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OAV大于1,是影响“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风味的关键物质,其中(E)-2-壬烯醛、1-辛烯-3-醇、2-正戊基呋喃、辛醛、己醛、2-庚烯醛和壬醛是整个发育期糯玉米籽粒共有的主体风味物质。关键风味物质对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的风味贡献有较大差异。通过测定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风味活度值法鉴定关键风味物质,建立“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的风味图谱,并初步构建风味评价模型,为关键风味物质在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中的变化规律提供数据支持。(2)“沪紫黑糯1号”7个发育期糯玉米籽粒中LOX活性、HPL活性和ADH活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LOX活性与4个糯玉米品种的挥发性醛类物质的积累呈显着负相关,与挥发性醇类物质总量呈显着正相关。在“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发育阶段,LOX活性与挥发性酮类物质总量以及Zm LOX1、Zm LOX2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显着正相关,与Zm LOX3相对表达量呈显着负相关。Zm LOX1和Zm LOX2可能在糯玉米风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在糯玉米籽粒切片中添加LOX底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以显着提高籽粒中挥发性醛类物质的含量,抑制挥发性醇类物质的生成;添加LOX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和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可以显着抑制籽粒中挥发性醛类物质和酮类物质的含量,提高挥发性醇类物质的含量。p H 9.0条件下抑制LOX活性,糯玉米关键风味物质显着降低,LOX是影响糯玉米风味物质的关键酶。Zm LOX1和Zm LOX2受LOX底物促进表达量显着上调且不同程度的受LOX抑制剂和抗氧化剂的抑制使得表达量下调,可能是糯玉米风味物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基因。(4)“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低温冻藏期间其LOX活性与脂肪酸值、亚油酸、亚麻酸和己醛之间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LOX启动的LOX途径是糯玉米贮藏过程中产生氧化味的主要原因;烫漂抑制LOX活性可以较好地保持糯玉米的风味,延长贮藏时间。“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贮藏前的烫漂时间应选择15 min,此时LOX活性基本钝化从而减少了贮藏过程中不良风味的产生。

严薇[6](2020)在《红外辐射对储藏稻谷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储藏期间易发生陈化,造成品质劣变。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IR)可以从源头控制稻谷安全储藏的不利因素,提高粮食储藏稳定性。脂类物质与稻谷品质劣变的关系最为密切,但红外辐射对稻谷脂质代谢的影响尚不清楚,导致红外辐射技术用于阻控储藏稻谷品质劣变存在理论瓶颈。本文以“京优一号”稻谷为原料,采用红外辐射干燥技术处理稻谷,并以传统干燥技术自然通风干燥(Ambient air drying,AAD)作为对照方法,分别通过高温(35℃)加速陈化储藏试验和模拟低温(4℃)储藏实验,研究红外辐射对稻谷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和脂质代谢的影响。(1)通过测定储藏稻谷加工品质、表面颜色特性以及油脂氧化特性等指标,比较分析不同储藏温度以及不同干燥技术稻谷品质的变化规律,发现红外辐射对稻谷加工品质几乎无影响,储藏240 d后,自然通风干燥稻谷表面颜色较红外偏灰。油脂氧化特性指标中,35℃储藏条件下,储藏240 d后,自然通风和红外干燥方式下丙二醛含量达最大值时与0 d相比分别增加了46.25 nmol/g、21.25nmol/g;自然通风稻谷脂肪酸值为42.41±1.14 mg KOH/100 g,红外干燥稻谷脂肪酸值为25.86±0.52 mg KOH/100 g,未超过国家安全储粮标准;而自然通风稻谷过氧化值在前180 d达到最大水平18.66±1.15 g/100 g,储藏到240 d时下降到18.2±1.96 g/100 g,红外辐射样品储藏240 d后,过氧化值为15.53±0.41 g/100 g,处理效果显着(P<0.05);红外辐射样品中总饱和脂肪酸(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分别比对照样品增加了1.16、0.38和0.1 mg/g,红外干燥稻谷油脂氧化指标显着低于自然通风稻谷,稳定性较好。(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检测稻谷储藏过程中挥发性代谢产物的变化。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的挥发性代谢产物主要有烃类、酯类、醇类、酮类、醛类等化合物,其中烃类占总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含量最高、其次是酯类和醛类。在35℃储藏条件下,自然通风稻谷的特征性挥发物质己醛在前120 d并未检测出,在240 d时含量为49.55±5.59 ng/g,变化显着。红外辐射处理稻谷的己醛含量在240 d时为30.75±4.15 ng/g,与同期对照稻谷含量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红外辐射醛酮类物质总含量显着低于自然通风样品,红外辐射样品分别为118.10±13.35和4.62±0.69 ng/g,自然通风样品分别为137.15±18.70和4.99±0.57 ng/g,红外辐射稻谷脂质发生氧化降解的程度低于自然通风稻谷,红外技术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脂质的降解,减缓了稻谷的陈化速度。(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对不同干燥方式以及不同储藏温度下稻谷进行脂质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和分析稻谷储藏的差异代谢物,并结合代谢通路分析揭示红外辐射调控稻谷陈化速度的途径。通过PCA、OPLS-DA等样品的代谢谱进行分析,分别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代谢物分别有1389、1241种,其中包括磷脂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等。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稻谷中脂肪酸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油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参与储藏稻谷的生命活动。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红外辐射干燥样品的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下降速度低于自然通风样品,在油酸和亚油酸代谢途径中发现,亚油酸和油酸代谢的下游产物为醛类、醇类,自然通风处理稻谷醛、醇类含量变化速度高于红外处理稻谷,代谢关键酶(如脂肪酶、脂肪氧合酶、乙醇脱氢酶等)参与脂质代谢过程。(4)利用代谢组分筛查技术,筛选出关键代谢酶有脂肪酶、脂氧合酶、乙醇脱氢酶等,通过测定关键酶活性,并结合储藏稻谷品质等指标,发现储藏过程中,红外辐射处理样品的脂肪酶、脂氧合酶活性偏低,红外和自然通风处理稻谷脂肪酶活性分别为2.9±0.68和4.13±0.83 U/m L,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自然通风处理对脂氧合酶酶活性的抑制能力显着低于红外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亚油酸、油酸含量与醛类物质的生成关系密切,油酸含量和脂肪酶、脂肪氧合酶以及乙醇脱氢酶关系密切,自然通风处理稻谷的油酸含量与脂肪酶、脂肪氧合酶以及乙醇脱氢酶的相关系数分别-0.913**、-0.799*、-0.874**,亚油酸含量与脂肪氧合酶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对比发现,在红外辐射技术的作用下,参与醛类物质生成的酶在代谢通路途径受到干预,由此红外辐射技术延缓了稻谷的氧化。

邵志芳,孙金兰,王红霞,王德良,郝建秦[7](2019)在《脂肪氧合酶与啤酒风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脂肪氧合酶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底物发生催化反应的一类酶,存在于大麦和麦芽中,与啤酒风味老化物质反-2-壬烯醛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是影响啤酒风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脂肪氧合酶的性质结构,脂肪氧合酶测定方法、催化机理、产物生化途径、代谢产物、对啤酒风味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吴桂玲,冯定坤[8](2019)在《植物脂氧合酶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植物代谢的关键酶是脂氧合酶(LOX),该酶直接或间接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的调控过程。对脂氧合酶的酶学特性、脂氧合酶与防虫及抗病害的关系、植物脂氧合酶活性的抑制、脂氧合酶对果实、粮食的储藏及食品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脂氧合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作用,对储存、产品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展望。

马金伶[9](2019)在《氯化钠溶液处理保持鲜切苹果品质的研究》文中指出鲜切果蔬作为一种新兴食品,具有可食率高达100%、新鲜、卫生、便利、健康、环保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其在果蔬加工业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鲜切苹果是鲜切水果的重要品种,切后易发生褐变与风味劣变,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安全、实用、高效的处理技术来保持鲜切苹果的品质。本文研究了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褐变和风味劣变抑制的效果及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对氯化钠溶液处理的浓度及包装材料筛选,发现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处理结合LDPE材料包装,褐变抑制效果最佳,氯化钠溶液处理的鲜切苹果在切后8天,仍能保持较高的商品价值。2.对褐变相关酶活性和底物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与对照相比,氯化钠溶液处理可以通过抑制PPO和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总酚、酪氨酸、绿原酸和表儿茶素的含量而抑制鲜切苹果的褐变作用。3.氯化钠溶液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H202的含量,抑制了鲜切苹果MDA含量的升高,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氯化钠溶液处理提高了鲜切苹果ABA与脯氨酸含量,维持了细胞的稳定。由于氯化钠溶液中Na+和Cl-的存在,氯化钠溶液处理组提高了鲜切苹果的电导率。4.氯化钠溶液处理抑制了鲜切苹果的风味劣变,提高了果实AAT、LOX和ADH活性,降低了 PDC活性。因此,氯化钠溶液处理抑制了果实2-甲基-1-丁醇乙酸酯、乙酸丁酯、丁酸甲酯和丁酸乙酯的减少,推迟了乙醇的出现时间,延缓了无氧呼吸的发生,保持了鲜切苹果的风味。

孔留利[10](2019)在《促生菌株S61参与黄芪药材品质形成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题依据:根际促生菌作为植物共生体系的重要成员,通过增加磷酸盐溶解和固氮,产生HCN、铁载体、抗生素或营养素、阻断乙烯产生、诱发全身抗性、合成植物激素等途径参与植物生长和防御应答等过程。近年来,根际微生物在药用植物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开展相关研究将有助于阐释传统中药材品质形成,将有助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目的:以山西浑源黄芪中分离的潜在根际促生菌株S61为例,以盆栽黄芪苗为实验材料,研究正常水供给和干旱胁迫条件下该菌株在黄芪药材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山西道地药材—浑源黄芪的生态种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1)胞外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以菌株S61液体培养物为材料,采用乙醇沉淀法提取胞外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含量;(2)菌株S61生长与吲哚乙酸产生特征:通过测定用不同浓度NaCl、PEG6000和不同pH条件下的过夜LB液体培养物中OD600和IAA含量,找出可生长的极限胁迫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菌株生长与IAA产生动态;(3)干旱胁迫与正己醛协同处理实验与材料收集:以菌株S61孵育种子的方式进行菌的处理,分别在黄芪苗龄为6周、5周时分别进行干旱胁迫和正己醛处理(正常水供给),分别在处理后4周、2周收集根、茎叶及成熟叶片;正己醛处理前,利用菲尼酮预处理的方式进行脂肪氧合酶信号转导作用机制研究;(4)化学分析: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HPLC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苷含量,UPLC-MS法测定黄芪皂苷IV含量。主要结果:(1)内生菌株S61能够产生胞外多糖;与盐和酸胁迫相比,干旱胁迫条件下菌株S61吲哚乙酸产生更为稳健;(2)干旱胁迫条件下,菌株S61具有促进黄芪根生长、增加根冠比的作用;具有促进黄芪根异黄酮类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苷积累的作用;正常水供给条件下,菌株S61无促生效应;胁迫条件下菌株S61的促进效应可能与黄芪苗茎叶较高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3)正常水供给条件下,内生菌株S61具有协同正己醛促进黄芪苗茎叶、根同时生长,促进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苷在根中积累的作用。此外,二者协同具有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转化,减轻正己醛和S61单独处理引起的黄芪苗茎叶过氧化损伤程度的作用。以菲尼酮预处理抑制脂肪氧合酶的方式开展的研究表明,脂肪氧合酶信号途径对正己醛单独处理引起的黄芪皂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合成积累具抑制作用,S61与正己醛协同促进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苷合成积累与该信号途径无关。结论:黄芪内生菌株S61在干旱胁迫、正常水供给条件下均具有促进黄芪根生长、根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苷积累的作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促进作用可能与黄芪苗茎叶增加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有关;正常水供给条件下菌株协同正己醛促进作用与脂肪氧合酶信号途径无关。

二、植物脂肪氧合酶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脂肪氧合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模拟体系的豆浆挥发性成分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豆浆及其风味
        1.1.1 豆浆组成及其特点
        1.1.2 豆浆的风味特点
        1.1.3 豆浆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检测研究
    1.2 豆浆挥发性风味的形成机理研究
    1.3 豆浆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因素研究
        1.3.1 大豆内在成分的影响研究
        1.3.2 豆浆加工环境条件的影响研究
    1.4 模拟体系的构建
        1.4.1 模拟体系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1.4.2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的构建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脂质和脂肪氧合酶二元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豆浆的制备
        2.3.2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2.3.3 大豆蛋白的制备及其乳化性测定
        2.3.4 大豆甘油三酯的纯化和薄层色谱分析法
        2.3.5 蛋白凝胶电泳
        2.3.6 豆浆中油脂提取及测定
        2.3.7 反应模拟体系的构建
        2.3.8 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
        2.3.9 挥发性风味感官评价
        2.3.10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豆浆主要成分含量
        2.4.2 大豆蛋白的乳化性特点
        2.4.3 大豆甘油三酯的纯化
        2.4.4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组成和活性
        2.4.5 大豆脂肪氧合酶在不同p H值下的活性
        2.4.6 模拟体系中构成成分的挥发性成分
        2.4.7 以大豆甘油三酯为底物的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的挥发性成分
        2.4.8 以大豆磷脂为底物的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
        2.4.9 以亚油酸为底物的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
        2.4.10 不同反应体系中挥发性风味的感官评价
        2.4.11 脂肪氧合酶活性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混合脂、脂肪酶和脂肪氧合酶多元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豆浆的制备
        3.3.2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3.3.3 大豆蛋白的制备及其乳化性测定
        3.3.4 大豆甘油三酯的纯化及分析
        3.3.5 豆浆中油脂提取和脂肪酸组成测定
        3.3.6 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3.3.7 反应模拟体系的构建
        3.3.8 大豆油脂及水解产物测定
        3.3.9 脂质氢过氧化物测定
        3.3.10 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
        3.3.11 挥发性风味感官评价
        3.3.12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豆浆中油脂组成
        3.4.2 大豆油脂及水解产物组成
        3.4.3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脂质氢过氧化物
        3.4.4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的挥发性成分
        3.4.5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脂质氢过氧化物和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
        3.4.6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和豆浆中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3.4.7 添加磷脂的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
        3.4.8 不同反应体系中挥发性风味的感官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大豆油体和复合酶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豆浆的制备
        4.3.2 大豆油体的提取
        4.3.3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4.3.4 油体的酶解和薄层色谱分析法
        4.3.5 反应模拟体系的制备
        4.3.6 油体粒径测定
        4.3.7 油体形态观察
        4.3.8 大豆蛋白凝胶电泳
        4.3.9 肽凝胶电泳
        4.3.10 脂质氢过氧化物测定
        4.3.11 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
        4.3.12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油体的SDS-PAGE
        4.4.2 酶解油体的SDS-PAGE
        4.4.3 酶解油体的薄层色谱分析
        4.4.4 油体的粒径和形态比较
        4.4.5 酶解油体脂质氢过氧化物
        4.4.6 酶解油体挥发性成分
    4.5 小结
第五章 助氧化剂、抗氧化剂对甘油三酯水解物和脂肪氧合酶二元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豆浆的制备
        5.3.2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5.3.3 大豆蛋白的制备及其乳化性测定
        5.3.4 大豆多酚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5.3.5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5.3.6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5.3.7 大豆甘油三酯的水解及其组成检测
        5.3.8 反应模拟体系的制备
        5.3.9 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
        5.3.10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甘油三酯水解产物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5.4.2 核黄素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5.4.3 过氧化氢酶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5.4.4 Fe~(3+)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5.4.5 过氧化物酶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5.4.6 大豆多酚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5.4.7 大豆蛋白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5.5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全麦挂面脂质酸败的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1 绪论
    1.1 全麦粉概述
    1.2 全麦挂面的发展现状
    1.3 全麦粉及全麦挂面储藏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3.1 全麦粉和全麦挂面的酸败机制
        1.3.2 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在储藏期间主要物质的变化
        1.3.3 国内外提高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方法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原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原料基本成分测定
        2.3.2 全麦粉的制备
        2.3.3 全麦粉/麸皮粉的稳定化处理
        2.3.4 全麦挂面的制备
        2.3.5 全麦粉和全麦挂面储藏实验
        2.3.6 脂肪酶、脂肪氧合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2.3.7 脂质的提取
        2.3.8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3.9 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测定
        2.3.10 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2.3.11 脂肪酸值的测定
        2.3.12 多酚含量的测定
        2.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过热蒸汽处理对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3.1.1 过热蒸汽处理对全麦粉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3.1.2 过热蒸汽处理的全麦粉在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变化
        3.1.3 过热蒸汽处理对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3.2 挤压处理对全麦粉和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3.2.1 挤压处理对全麦粉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3.2.2 挤压处理的全麦粉在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变化
        3.2.3 挤压处理对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3.3 过热蒸汽联合挂面加工制作关键点控制对全麦挂面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3.3.1 挂面加工制作过程中脂质稳定性的变化
        3.3.2 过热蒸汽联合真空和面工艺对全麦挂面储藏期间脂质稳定性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红三叶草研究现状
        1.1.1 红三叶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1.1.2 红三叶草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1.2 瑞香狼毒的研究现状
        1.2.1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1.2.2 瑞香狼毒中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1.3 苜蓿的研究现状
        1.3.1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1.3.2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1.4 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
        1.4.1 黄酮类成分结构与性质
        1.4.2 黄酮类成分药理作用
        1.4.3 黄酮类成分提取方法与现状
        1.4.4 黄酮类成分分离纯化方法与现状
    1.5 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研究
        1.5.1 蛋白质组学法
        1.5.2 PC12 细胞活性筛选技术
        1.5.3 亲和超滤质谱技术
        1.5.4 细胞色素 P450 酶代谢法
    1.6 论文立题背景及研究思路
        1.6.1 立题背景
        1.6.2 研究思路
第2章 红三叶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及条件
        2.3.1 分离纯化方法及条件
        2.3.2 结构鉴定方法及条件
        2.3.3 药理活性评价方法及条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红三叶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2.4.2 红三叶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结构鉴定研究
        2.4.3 红三叶草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及条件
        3.3.1 分离纯化方法及条件
        3.3.2 结构鉴定方法及条件
        3.3.3 药理活性方法及条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3.4.2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的结构鉴定研究
        3.4.3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3.5 小结
第4章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及条件
        4.3.1 分离纯化方法及条件
        4.3.2 结构鉴定方法及条件
        4.3.3 药理活性方法及条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4.4.2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结构鉴定研究
        4.4.3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4)玉米胚芽预处理中生育酚酶促氧化及其与回色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植物油颜色及回色概述
        1.1.1 植物油的颜色来源
        1.1.2 油脂回色研究概述
    1.2 影响回色的主要因素
        1.2.1 制取工艺及精炼条件的影响
        1.2.2 储存环境的影响
        1.2.3 油料状态及前处理过程的影响
    1.3 内源性酶对回色作用研究概况
        1.3.1 多酚氧化酶
        1.3.2 脂肪氧合酶
        1.3.3 生育酚氧化酶
    1.4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立题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玉米胚芽的破碎预处理方法
        2.2.2 玉米胚芽水分含量调节方法
        2.2.3 玉米胚芽热处理方法
        2.2.4 玉米毛油各项指标检测方法
        2.2.5 粗酶液制取方法
        2.2.6 生育酚酶促降解反应构建
        2.2.7 反应体系中提取γ-生育酚方法
        2.2.8 硫酸铵沉淀方法
        2.2.9 双水相萃取分离方法
        2.2.10 γ-生育醌、γ-二聚体制备方法
        2.2.11 产物鉴定方法
        2.2.1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破碎轧胚对玉米毛油品质及生育酚含量影响
        3.1.1 破碎程度、水分含量和储藏温度对毛油生育酚含量影响
        3.1.2 破碎轧胚前后处理对毛油酸价、过氧化值及色泽的影响
        3.1.3 破碎轧胚前后处理对毛油脂肪酸组成影响分析
        3.1.4 破碎轧胚前后处理对甾醇组成影响分析
        3.1.5 破碎轧胚前后处理对毛油生育酚含量影响分析
    3.2 生育酚酶促氧化作用的验证及相关性质研究
        3.2.1 生育酚酶作用验证
        3.2.2 生育酚氧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3.2.3 生育酚酶底物催化特异性研究
        3.2.4 生育酚酶的最适pH、温度及抑制剂作用
    3.3 产物制备鉴定及回色路径补充
        3.3.1 γ-生育酚氧化产物的合成
        3.3.2 产物鉴定
        3.3.3 精炼不同阶段油品产物含量分析
        3.3.4 回色路径补充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
附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脂氧合酶在鲜食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在采后贮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注释
第一章 绪论
    1.1 鲜食糯玉米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现状
        1.1.1 鲜食糯玉米
        1.1.2 鲜食糯玉米发育期
        1.1.3 鲜食糯玉米风味成分研究现状
        1.1.4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1.2 脂氧合酶
        1.2.1 LOX的分布
        1.2.2 LOX的分类
        1.2.3 LOX途径
        1.2.4 LOX与风味物质合成的关系
        1.2.5 LOX基因家族
    1.3 玉米中LOX基因家族成员研究进展
    1.4 糯玉米采后贮藏
        1.4.1 烫漂灭酶
        1.4.2 低温保藏
        1.4.3 真空包装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鲜食糯玉米发育阶段营养成分及关键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2.3.2 感官评价标准
        2.3.3 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风味物质鉴定与分析
        2.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糯玉米籽粒发育阶段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及感官评分
        2.4.2 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挥发性成分分析
        2.4.3 风味活度值法鉴定不同发育期糯玉米关键风味物质
        2.4.4 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籽粒关键风味成分主成分分析
        2.4.5 关键风味综合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OX活性及部分基因家族成员与糯玉米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关性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挥发性成分测定
        3.3.2 脂氧合酶活性测定
        3.3.3 氢过氧化物裂解酶活性测定
        3.3.4 乙醇脱氢酶活性测定
        3.3.5 脂氧合酶部分基因家族成员定量分析
        3.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挥发性成分和LOX活性分析
        3.4.2 不同发育期糯玉米LOX途径关键酶活性变化
        3.4.3 脂氧合酶途径关键酶与关键风味成分相关性分析
        3.4.4 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关键风味物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3.4.5 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LOX同工酶基因的差异表达
        3.4.6 脂氧合酶途径关键酶活性与LOX同工酶基因相关性分析
        3.4.7 脂氧合酶基因家族成员与关键风味成分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OX底物及抑制剂的添加对糯玉米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籽粒切片孵育试验
        4.3.2 不同pH值糯玉米匀浆制备
        4.3.3 挥发性成分测定
        4.3.4 脂氧合酶活性测定
        4.3.5 总RNA提取及c DNA合成
        4.3.6 实时荧光定量PCR
        4.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LOX前体和抑制剂对糯玉米特征风味的影响
        4.4.2 脂氧合酶前体和抑制剂对LOX活性的影响
        4.4.3 LOX前体和抑制剂对LOX部分基因家族成员表达的影响
        4.4.4 pH对糯玉米匀浆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4.4.5 LOX与糯玉米风味物质合成的关系
        4.4.6 LOX同工酶与糯玉米风味物质合成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脂氧合酶在鲜食糯玉米采后贮藏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5.2.2 设备与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糯玉米预处理
        5.3.2 脂肪酸成分测定
        5.3.3 脂氧合酶活性测定
        5.3.4 挥发性成分测定
        5.3.5 脂肪酸值和过氧化值测定
        5.3.6 感官评分
        5.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糯玉米贮藏期间LOX活性变化
        5.4.2 糯玉米贮藏期间脂肪酸值变化
        5.4.3 糯玉米贮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
        5.4.4 糯玉米贮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分析
        5.4.5 糯玉米贮藏期间挥发性成分分析
        5.4.6 贮藏期间糯玉米感官评分
        5.4.7 糯玉米贮藏期间脂氧合酶活性与脂质氧化的相关性分析
        5.4.8 糯玉米贮藏期间脂氧合酶活性与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红外辐射对储藏稻谷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稻谷储藏与陈化
    1.2 稻谷中的脂质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2.1 稻谷中脂质的种类
        1.2.2 储藏稻谷脂质变化规律
    1.3 红外辐射技术简介
        1.3.1 红外干燥技术特点
        1.3.2 红外干燥研究现状及动态
    1.4 自然通风干燥技术简介
    1.5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及其在植物脂质分析中的应用
        1.5.1 脂质组学
        1.5.2 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3 脂质组学在植物脂质分析中的应用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品质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稻谷干燥与储藏
        2.2.2 出糙率和整精米率的测定
        2.2.3 颜色特性的测定
        2.2.4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2.2.5 稻米油的提取
        2.2.6 脂肪酸值(FAV)的测定
        2.2.7 过氧化值(POV)的测定
        2.2.8 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2.2.9 数据处理及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加工品质的影响
        2.3.2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表面颜色特性的影响
        2.3.3 红外辐射对储藏稻谷颜色特性机理分析
        2.3.4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2.3.5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脂肪酸值(FAV)的影响
        2.3.6 稻谷加速陈化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变化
        2.3.7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稻谷干燥和储藏
        3.2.2 GC-MS检测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4℃条件下稻谷挥发性组分分析
        3.3.2 4℃条件下红外辐射对储藏稻谷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3.3.3 35℃条件下稻谷挥发性组分分析
        3.3.4 35℃条件下红外辐射对储藏稻谷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脂质代谢的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稻谷干燥和储藏
        4.2.2 代谢物的提取
        4.2.3 液相色谱质谱参数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4℃储藏条件下稻谷脂质代谢物分析
        4.3.2 4℃储藏条件下稻谷差异代谢物筛选及鉴定
        4.3.3 35℃储藏条件下稻谷脂质代谢物分析
        4.3.4 35℃储藏条件下稻谷差异代谢物筛选及鉴定
        4.3.5 储藏稻谷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及代谢途径分析
        4.3.6 储藏稻谷脂质代谢网络调控规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仪器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试验设备及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稻谷干燥和储藏
        5.2.2 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5.2.3 脂肪氧合酶活性的测定
        5.2.4 过氧化物酶活的测定
        5.2.5 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的测定
        5.2.6 乙醇脱氢酶的测定
        5.2.7 醇酰基转移酶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脂肪酶和脂肪氧合酶活性的影响
        5.3.2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5.3.3 红外辐射干燥对储藏稻谷气味形成相关的代谢关键酶活性影响
        5.3.4 标志性指标与代谢关键酶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全文总结
    展望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情况
附录

(7)脂肪氧合酶与啤酒风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LOX结构和性质研究进展
    1.1 LOX结构
    1.2 LOX性质
        1.2.1 底物特异性
        1.2.2 最适pH值
        1.2.3 最适反应温度
        1.2.4 热稳定性
2 LOX活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 LOX酶在啤酒中的生化途径研究进展
4 啤酒酿造过程中LOX酶调控技术
    4.1 大麦品种选育
    4.2 酿造过程
        4.2.1 制麦过程
        4.2.2 糖化过程
    4.3 抑制剂
        4.3.1 人工合成化学试剂
        4.3.2 天然动植物提取物
        4.3.3 其他抑制方法
5 展望

(8)植物脂氧合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脂氧合酶的特性
    1.1 脂氧合酶的活性部位
    1.2 脂氧合酶的催化机理
    1.3 脂肪氧合酶的底物特异性
    1.4 脂氧合酶活性的测定
2 脂氧合酶与防虫及抗病害的关系
3 植物脂氧和酶活性的抑制
    3.1 天然提取抗氧化物对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
    3.2 其他物质对植物脂氧合酶的抑制
4 植物脂氧合酶对果实、粮食的储藏及食品质量的影响
5 植物脂氧合酶研究的展望

(9)氯化钠溶液处理保持鲜切苹果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苹果
    1.2 鲜切苹果
        1.2.1 鲜切果蔬的发展现状
        1.2.2 鲜切苹果加工贮藏中存在的问题
    1.3 鲜切果蔬褐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1.3.1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机理
        1.3.2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条件
        1.3.3 酶促褐变的控制方法
    1.4 食盐处理对鲜切果蔬的影响
        1.4.1 盐对鲜切果蔬风味的影响
        1.4.2 盐对植物细胞影响的机理
    1.5 包装材料
        1.5.1 低密度聚乙烯
        1.5.2 聚丙烯
        1.5.3 聚乙烯和聚酯复合包装材料
    1.6 香气成分
        1.6.1 香气
        1.6.2 果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1.6.3 生产及调控新鲜果品中香味挥发物的主要酶类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试验方法
        2.4.1 鲜切工艺流程
        2.4.2 氯化钠溶液处理条件的筛选
    2.5 苹果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5.1 感官质量评价方法
        2.5.2 色差的测定
        2.5.3 主要酚类物质测定
        2.5.4 总酚含量的测定
        2.5.5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2.5.6 单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2.5.7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2.5.8 电导率的测定
        2.5.9 MDA含量测定
        2.5.10 脱落酸含量测定
        2.5.11 游离氨基酸测定
        2.5.12 脂氧合酶活性的测定
        2.5.13 酰基转移酶活性测定
        2.5.14 醇脱氢酶、丙酮酸脱羧酶的活性测定
        2.5.15 鲜切苹果中香气成分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氯化钠溶液处理条件的筛选
        3.1.1 氯化钠溶液处理浓度的筛选
        3.1.2 氯化钠溶液处理包装的筛选
    3.2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褐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2.1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绿原酸和表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3.2.2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影响
        3.2.3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单酚氧化酶活性和酪氨酸含量的影响
        3.2.4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H_2O_2含量的影响
        3.2.5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电导率、MDA含量的影响
        3.2.6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脱落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风味及香气的影响
        3.3.1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风味的影响
        3.3.2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脂肪酸代谢酶活的影响
        3.3.3 氯化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氯化钠溶液处理条件与鲜切苹果褐变的关系
    4.2 氯化钠溶液处理处理与鲜切苹果褐变相关底物及酶活的关系
    4.3 氯化钠溶液处理与鲜切苹果活性氧及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4.4 氯化钠溶液处理与鲜切苹果盐胁迫的关系
    4.5 氯化钠溶液处理与鲜切苹果风味及香气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10)促生菌株S61参与黄芪药材品质形成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道地药材概述
    1.2 山西黄芪道地药材及其品质形成研究概况
        1.2.1 黄芪概述
        1.2.2 黄芪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1.2.3 黄芪生产现状
    1.3 植物促生菌研究进展
        1.3.1 植物促生菌概述
        1.3.2 促生作用机制及相关应用
        1.3.2.1 直接作用
        1.3.2.2 间接作用
        1.3.3 植物促生菌缓解宿主植物环境胁迫的作用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促生内生菌株S61 生理生化及IAA产生特征研究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生长曲线的绘制
        2.2.2 胞外多糖制备、提取与含量测定
        2.2.3 酸度对S61 生长的影响
        2.2.4 盐度对S61 生长的影响
        2.2.5 干旱胁迫对S61 生长的影响
        2.2.6 极端胁迫条件下S61 生长与IAA产生特征分析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菌株S61 生长趋势图
        2.3.2 胞外多糖含量
        2.3.3 胁迫条件下菌株S61 生长与IAA产生特征
    2.4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干旱胁迫下菌株S61参与黄芪品质形成研究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1.4 培养基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土壤与基质无菌处理
        3.2.2 拌种剂的制备
        3.2.3 黄芪种子孵育条件优化
        3.2.4 S61 定殖特征
        3.2.5 黄芪种子处理、萌发及幼苗移栽
        3.2.6 干旱胁迫处理
        3.2.7 叶绿素含量测定
        3.2.8 黄芪皂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芒柄花苷含量测定
        3.2.9 丙二醛含量测定
        3.2.10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辐射灭菌辐射剂量的优化
        3.3.2 种子孵育条件优化
        3.3.3 S61 定殖特征分析
        3.3.4 干旱胁迫及S61 孵育对黄芪幼苗生长的影响
        3.3.5 干旱胁迫及S61 孵育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6 干旱胁迫下S61 对黄芪根中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3.3.7 菌株S61 孵育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黄芪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S61协同正己醛参与黄芪药材品质形成作用研究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4.1.4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拌种剂制备、种子处理及幼苗移栽
        4.2.2 抑制剂浓度与处理体积的优化
        4.2.3 正己醛处理
        4.2.4 材料收集与处理
        4.2.5 叶绿素含量测定
        4.2.6 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测定
        4.2.7 黄芪皂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芒柄花苷定量分析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菲尼酮浓度和体积的优化
        4.3.2 S61 和正己醛处理对黄芪苗生长的影响
        4.3.3 S61 和正己醛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4 S61 和正己醛处理对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4.3.5 S61 和正己醛处理对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植物脂肪氧合酶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模拟体系的豆浆挥发性成分形成机理研究[D]. 田其英. 江南大学, 2021(01)
  • [2]全麦挂面脂质酸败的抑制研究[D]. 贾婉婷. 江南大学, 2021(01)
  • [3]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研究[D]. 侯万超. 长春师范大学, 2021(12)
  • [4]玉米胚芽预处理中生育酚酶促氧化及其与回色关系研究[D]. 张飞. 江南大学, 2020(11)
  • [5]脂氧合酶在鲜食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在采后贮藏中的应用[D]. 袁惠琦. 江苏大学, 2020(02)
  • [6]红外辐射对储藏稻谷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D]. 严薇.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4)
  • [7]脂肪氧合酶与啤酒风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邵志芳,孙金兰,王红霞,王德良,郝建秦.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9(17)
  • [8]植物脂氧合酶的研究进展[J]. 吴桂玲,冯定坤. 广州化工, 2019(17)
  • [9]氯化钠溶液处理保持鲜切苹果品质的研究[D]. 马金伶.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6)
  • [10]促生菌株S61参与黄芪药材品质形成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孔留利. 山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植物脂氧合酶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