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次出土汉代画像砖

我市首次出土汉代画像砖

一、我市首次出土汉代画像砖(论文文献综述)

孙瑞[1](2020)在《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所见临湘县经济生活研究》文中认为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中所蕴含的经济信息较为丰富,其中涉及到物价、市场、航运以及民众日常经济活动等重要信息。从当地的物价信息来看,出现了较为丰富的商品种类,大致分为布帛、衣装、牲畜、饮食、生活用品、土地、房屋等,各类商品价格分明,从整体来看当地的物价水平不算太高,人民生活负担较小,但贫富差距现象开始出现。从价格来看,以“缯”、“缯纸”、“缯肆”为代表的商品与商肆,其价格都相对较高,说明临湘县当地存在着较为发达的丝织业。同时各类商品市场分布众多,大致存在着以商品性质为划分的多种类型市场,市场管理人员中出现了“市亭长”一职,其职能带有传统亭长职能的特性,但更多是负责辖内“市”的日常治安和解决经济纠纷等问题,其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较为突出。而船作为当地官方与民间日常交通工具地位很重要,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船只,同时也诞生了一批以驾船为业的“船师”,他们在当地的经济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借贷这一经济活动,是临湘县官方与民间的一种普遍的经济活动,官方用其救济,百姓借其救急。“信用借贷”这一观念在当地民众之间有着较为深厚的根基。以“田作”、“绩纺”为代表的的“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模式仍然是主流,但也有不少人从事着商贾、贩卖之事,商品经济在当地也较为活跃。

徐静[2](2020)在《漳盐及其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漳盐,是中国历史上发现最早的井矿盐之一。2017年漳县井盐手工熬制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漳县的历史发展与本地盐业的发展相生相伴,由盐业发展而产生的漳盐文化是漳县的立县文化。探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漳盐文化,对振兴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名片具有重要意义。漳县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早期人类文明,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漳盐得到了最原始的开发利用。在唐代以前,正史中没有明确记载漳盐是否纳入官方管理,关于漳盐的开发与管理散见于地方县志和民间传说中。从唐代开始,政府正式在漳县设立盐务管理机构。至此以后,漳县县治虽废立频繁,但历代以来对漳盐的管理一直被纳入到官方的视野中,其中关于漳盐产、运、销方面的具体管理权限则因时代变化而发生改变。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及成立初期,漳盐的生产方式依然是沿用了千年的手工熬制井盐技术,也称为古法制盐,这种技术同漳县的发展历史一样悠久。在古法制盐的历史中,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明显变化的是熬制食盐的工具。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现代化的盐厂成立之前,还存在着这种依靠人力汲取卤水,采用自然燃料,人工熬盐的生产方式。漳盐生产、发展的悠久历史既为漳盐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漳盐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诸如神话传说、民间信仰、民俗文化等精神内核。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漳县民间产生并逐渐形成了对盐业神的崇拜与信仰。人们崇拜的神灵被称为“盐神爷”,祭拜神灵的寓所为盐昌寺。漳县的盐神崇拜主要属于中国民间传统信仰中的行业神崇拜,同时也具有中国民间传统信仰中常见的一些特点,如“祖先崇拜”和“圣人崇拜”。不论是盐神信仰,还是围绕着盐业生产而产生的祭祀、庙会、民歌创作等,都体现了自古以来漳县人对漳盐的重视和依赖,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这种情感成为当代传承和发展漳盐文化的驱动力。在新时期继续传承和发展漳盐文化,既是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升级转型的具体行动,也是振兴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充实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具体表现。传承和发展漳盐文化还能产生实际的社会效益,即有助于打造地方文化名片、促进地方产业创新发展。多年来,漳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在定西市委、市政府与漳县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规划下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注意与时俱进地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理念,积极探索漳盐文化的新型传承方式,例如重视教育行业对文化宣传的影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

秦臻[3](2019)在《汉晋陵墓石兽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文中提出陵墓神道石兽作为被视为"象征生命"之"石象生",是陵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石制兽类,通常被设置于供墓主人灵魂出入的神道两侧和通往墓地大门的起始点,标示着墓主生前所享有的护卫、仪仗礼仪,并起着提供役使、驱逐凶邪的作用。是在汉晋时期,完成了它形成与发展成型的重要过程,并奠定了中国古代陵墓石刻制度的初步规范和制度。

陈思琪[4](2020)在《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器与社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蜀地铁器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战国晚期秦并巴蜀以后在蜀地发展冶铁产业,秦汉时期蜀地冶铁业迅速发展成熟,这一时期铁器的使用及普及,对蜀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近年来在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出土了大量铁器及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冶铁遗址,一方面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矿资源与古冶铁遗址分布的研究,揭示出这一时期蜀地冶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分析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官、工官的设置对冶铁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析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器在各时期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蜀地出土的铁器考古材料的分析,探讨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器的特点以及发展演变规律。根据蜀地铁器的特点,将其分为农耕工具、加工工具、兵器武备、生活用具四大类,对其进行类型学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器在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分析铁农具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铁工具在区域开发中的作用、生活用具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铁兵器的分布与军事战略的之间的联系等,最终揭示出铁器对蜀地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蜀地与西南夷地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铁器贸易与交流,通过分析了蜀地与川西北地区、云贵地区之间铁器的贸易流通,指出各时期不同阶段蜀地铁器在西南夷地区的传播特点。蜀地铁器在西南夷地区的传播,促进了西南地区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马盟雨[5](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孙大江[6](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指出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胡艺潇[7](2019)在《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神兽,是古人对自然界飞禽走兽进行美化、神化后的艺术形象。它们大多从古人与自然现象的搏斗中、追求美好境界的愿望中虚化出来,进而成为人们征服自然、驱除妖魔的精神寄托。中国古人在各领域对神兽形象的运用,是一种运用范围广、流行时间长的艺术现象。从夏商时期的彩陶、青铜器,到两汉时期的铜镜、漆器、织物、石雕、瓦当、汉画像砖、汉画像石等,神兽形象都是其主要的造型形态和装饰内容。其中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运用,因其材质、工艺的特殊,凸显着浑然如拙的大气;又因楚巫文化的影响,演化出丰富多姿的类型。研究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对于探索我国神兽形象的深刻寓意和文化内涵、理解汉代艺术中深层的文化观念与民俗信仰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神兽形象的产生与发展、汉画像石中神兽形象的形成背景与形式表现两个方面,结合徐州地区的本土环境,对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神兽形象源流进行梳理。从而得知其种类多、形态广,既有属性上的吉凶之分,又有形象上的原型与复合之别。因此依据实例,对散落各地的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进行集中的分析整理,并以吉兽与畏兽为主,分其为三类,总结出其中的寓意和文化内涵。同时分析出,神兽形象在徐州汉画像石情节内容中的主要职能与象征,即:指代“宇宙方位”、“阴阳五行”,展现了汉代人独特的宇宙观;庇佑人神、赐福示瑞,是祥瑞降世的象征;标识天界、仙界,指引升仙之径;来往天地两间,承载升仙、成仙之事;吞食鬼魅,威慑敌害,伴于墓人身侧,守卫天地门户。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神兽形象、汉画像石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有关神兽形象、汉画像石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第一章是神兽形象的溯源:从神兽形象的产生与发展和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的形成背景两个方面,梳理了汉画像石中神兽形象的形成、发展。第二章是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的题材类型和形式分类:搜集整理了徐州汉画像石中神兽图像180余幅,并结合汉画像石的实例,分析研究了各种神兽的起源、造型与寓意。第三章是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的文化内涵:结合徐州汉画像石实例,系统地总结了神兽形象所体现的三种身份,即:宇宙观的象征、仙界的接引者、祈福思想的表现形式。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已经出版的图册、着作及考古报告等文献资料,搜集汉画像石已有神兽图像及其相关图像,深入徐州的汉墓遗址及汉画像石馆博物馆,补充尚未公开发表的实物照片和图文资料,并将文献与汉画像实物相对应,找出其中神兽形象所蕴含的原型意义,取得了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的图表整合和分类总表的研究成果。得出了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主要蕴含的内容是:宇宙象征、接引仙界、祈福体现的结论。研究、整理徐州汉画像石的神兽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既是研究汉画像艺术的重要方面,又是了解汉代及汉以前的民族、文化、图腾、神话等的重要途径,更是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的有益补充。

熊敏[8](2019)在《雅安皮拖鞋技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的雅安全手工工艺软包皮拖鞋制作技艺(以下简称“雅安皮拖鞋技艺”)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雅安当地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发展变迁的综合体现。该技艺是在川西独特的地域条件和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传统技艺,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是独具雅安特色的文化符号,承载着雅安人百年历史记忆,也是川西地区制革历史与鞋履文化的综合体现,更是文脉相传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本论文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下,立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原则为理论支撑,以现有雅安皮拖鞋技艺相关文献资料为主要参考依据,结合田野调查,并借鉴社会学、民俗学、工艺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围绕雅安皮拖鞋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展开具体研究。由分析该技艺历史起源入手,梳理了其基本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技艺的基本特点,着重探讨了该技艺的文化结构与多重价值,并结合该技艺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在契合新时代诉求的背景下,探索一条适合传统技艺类非遗有序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试图为我国非遗保护理论基础的丰富、路径的改革和手段的改善等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和方法参考。

赵兴勤[9](2018)在《略论西汉后期的伎艺——《两汉伎艺传承史论》之七》文中研究指明西汉后期,朝廷的雅乐逐步完善,民间的俗乐也更加繁盛。民间伎艺逐渐渗透进上层社会,影响了宫廷伎乐的发展。那时人们喜欢用歌来表达自己对社会政治、现实人生的态度。汉代学人将现实物象与阴阳五行强相比附,自属无稽。但歌谣所反映的,却是现实存在的实际内容。西汉后期的民间歌唱,与上流社会歌唱伎艺相比较,大致有这么几方面的特征:一是语言比较浅俗、活泼,善于运用比喻、双关语反映社会现实,且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批判意识,很好地体现了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二是大多篇幅较短,语句简洁,节奏鲜明而短促,朗朗上口,适于歌唱。三是善于抓住事物(事件)的基本特征予以描述,形象生动逼真,语言有较强的动作性,便于歌唱者表演时动作、神态的运用,为后世歌舞艺术的发展拓展了道路。西汉后期各类伎艺迅速发展,是由汉王朝与西域各国以及其他民族的频繁文化交流促成的,与中外交流的两条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密不可分。忽视了这一文化背景,就很难对当时百戏竞胜的局面作出合理的解释。西汉后期的舞蹈,既从民间歌舞中汲取了不少营养,也吸收了外来歌舞的艺术因子,还注意借助动物的动作情态来编制舞蹈,将歌舞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饶有气势的繁盛局面。

罗畅[10](2018)在《徐州汉画像艺术创新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文中指出本文以徐州汉画像艺术为题材进行设计创作,并完成了相关的应用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实地参观、调查问卷统计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和图像学研究法,在阐释徐州汉画像艺术文化意义的同时,运用了文化探寻、脉络设计、主题网络及价值机会分析等设计方法,提取其代表性的图像作为设计基本元素,再按人物、植物、动物、建筑四类题材,最终完成办公文具、生活用品、服装饰品和收藏纪念品四个系列的徐州汉画像艺术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设计旨在通过创新设计思路与方法的分析,探索出适合中国传统文化活在当代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徐州汉画像艺术图像的设计,在保留原有历史意义的基础上,增加其融入当代生活的价值。让带有汉文化的文创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以便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功能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及传播价值。

二、我市首次出土汉代画像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市首次出土汉代画像砖(论文提纲范文)

(1)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所见临湘县经济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五一广场东汉简牍所见临湘县物价问题
    第一节 五一简所见布帛、衣装的价格
        一 布帛、衣装类商品价格
        二 布帛类商品价格分析
        三 衣装类商品价格分析
    第二节 五一简所见牲畜的价格
        一 牲畜类商品价格
        二 牲畜类商品价格分析
    第三节 五一简所见饮食的价格
        一 饮食类商品价格
        二 饮食类商品价格分析
    第四节 五一简所见生活用品的价格
        一 生活用品类商品价格
        二 生活用品类商品价格分析
    第五节 五一简所见土地、房屋的价格
        一 土地、房屋类商品价格
        二 土地、房屋类商品价格分析
第二章 五一广场东汉简牍所见临湘县市场设置与管理问题
    第一节 五一简中的东汉临湘县“市亭长”问题
    第二节 五一简所见临湘县的市场种类
第三章 五一广场东汉简牍所见临湘县航运问题
    第一节 五一简所见临湘县船的种类
    第二节 五一简所见船的事务
        一 官方事务
        二 民间事务
    第三节 五一简所见临湘县的船师
第四章 五一广场东汉简牍所见临湘县民众的经济活动
    第一节 五一简所见临湘县的借贷
        一 官府给予民众的借贷
        二 民间私人之间的借贷
    第二节 五一简所见百姓的经济活动
        一 “田作”、“绩纺”
        二 “贩卖”、“商贾”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漳盐及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三、学术史回顾
    四、创新点及重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漳盐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漳盐的形成
    第二节 漳盐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章 漳盐的生产经营
    第一节 漳盐的生产及产品
    第二节 漳盐的经营管理
第三章 漳盐文化解读
    第一节 盐昌寺与盐神爷的传说
    第二节 由食盐的生产交易而产生的市井文化
    第三节 漳盐与庙会、民歌
第四章 漳盐文化的传承发展
    第一节 漳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第二节 当代传承漳盐文化的意义
    第三节 关于新时期发展漳盐文化的几点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汉晋陵墓石兽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古代陵墓石兽的起源
    (一)先秦时期陵墓石刻及陵墓石兽的起源
    (二)秦帝国时期石刻及陵墓石兽
二、中国古代陵墓石兽规制的形成
    (一)霍去病墓前石刻群与石兽规制的形成
    (二)西汉时期其他陵墓石兽遗存及规制
三、中国古代陵墓石兽规制的完备成型
    (一)东汉时期陵墓石兽
    (二)陵墓石兽制度的成型与完备
    (三)陵墓石兽制度的衰落与变革

(4)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器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价值及意义
    1.2 时空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2 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器状况概述
    2.1 蜀地铁矿资源与冶铁遗址分布
    2.2 蜀地冶铁业的发展
        2.2.1 蜀地铁官的设置与冶铁业的发展
        2.2.2 蜀地工官的设置与冶铁业的发展
    2.3 蜀地铁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3.1 战国晚期至秦时期
        2.3.2 西汉早期至西汉中期
        2.3.3 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
3 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器的考古发现与社会运用
    3.1 蜀地铁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3.1.1 农耕工具
        3.1.2 加工工具
        3.1.3 兵器武备
        3.1.4 生活用具
    3.2 蜀地铁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2.1 铁农具与农业生产
        3.2.2 铁工具与区域开发
        3.2.3 铁兵器与军事战略
        3.2.4 生活用具与日常生活
4 战国秦汉时期蜀地与西南夷地区铁器传播与交流
    4.1 蜀地与川西北地区铁器传播与交流
    4.2 蜀地与云贵地区铁器传播与交流
        4.2.1 战国晚期至秦时期
        4.2.2 西汉中期以前
        4.2.3 西汉中晚期
        4.2.4 东汉时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1.2.2 环境感知
        1.2.3 川西林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典型调查法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1.7 相关理论基础
        1.7.1 环境心理学
        1.7.2 景观符号学
        1.7.3 人文地理学
        1.7.4 心理物理学
        1.7.5 景观形态学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2.1.1 川西林盘概念
        2.1.2 川西林盘渊源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2.3.1 川西林盘意境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2.3.3 意境的体现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2.4.1 文化渊源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2.4.3 小结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3.2.4 根据功能划分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3.4.3 总结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4.1.1 体系内容概述
        4.1.2 体系建构依据
        4.1.3 小结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4.2.1 SD语义差异法
        4.2.2 认知地图
        4.2.3 写真投影法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4.2.5 景观图示语言
        4.2.6 景观基因图谱
        4.2.7 典型植物调查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4.3.1 体系目标
        4.3.2 体系意义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5.1 研究概述
        5.1.1 研究内容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2.1 准备阶段
        5.2.2 评定实验阶段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5.2.4 小结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3.3 小结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4.3 小结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5.5.2 色彩节奏分析
        5.5.3 图形-背景分析
        5.5.4 色彩坐标分析
        5.5.5 小结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5.6.5 小结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5.7.5 小结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5.8.2 典型植物概况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5.8.6 小结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5.9.1 入口意象
        5.9.2 建筑意象
        5.9.3 植物意象
        5.9.4 空间意象
        5.9.5 色彩意象
        5.9.6 边界意象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5.10.1 独特性
        5.10.2 整体性
        5.10.3 复合性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7)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汉画像石的研究
        二、神兽形象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
第一章 神兽形象的溯源
    第一节 神兽形象的产生与发展
        一、崇拜是原始先民的思想观念
        二、动物崇拜是神兽形象的产生根源
        三、图腾崇拜是神兽形象的发展动力
    第二节 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的形成背景与形式表现
        一、汉画像石产生的背景
        二、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的表现形式
        三、徐州汉画像石的历史背景和其神兽形象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的题材类型和形式分类
    第一节 典型吉兽
        一、四灵之麟
        二、四灵之凤
        三、四灵之龙
        四、龟与玄武
        五、四神青龙
        六、四神白虎
        七、四神朱雀
    第二节 典型畏兽
        一、畏兽饕餮
        二、畏兽铺首
    第三节 非典型神兽
        一、复合动物形象的神兽
        二、现实动物形象的神兽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神兽形象中的汉代宇宙观
    第二节 神兽形象中的升仙观念
    第三节 神兽形象中的祈福观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图清单
参考文献
致谢

(8)雅安皮拖鞋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目的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
    三、相关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
        (一)相关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雅安皮拖鞋技艺的历史起源及发展历程
    第一节 雅安皮拖鞋技艺的历史起源
        一、雅安皮拖鞋技艺的生发环境
        二、雅安皮拖鞋技艺探源
    第二节 雅安皮拖鞋技艺的发展与传承历程
        一、雅安皮拖鞋技艺的历史发展概况
        二、雅安皮拖鞋技艺的传承谱系介绍
第二章 雅安皮拖鞋技艺的制作工艺及其获奖情况
    第一节 雅安皮拖鞋技艺的制作工艺
        一、雅安皮拖鞋制作工具和相关器具
        二、雅安皮拖鞋技艺主要制作流程
        三、雅安皮拖鞋相关精品展示
    第二节 雅安皮拖鞋技艺参加对外交流活动及获奖情况
第三章 雅安皮拖鞋技艺主要特点分析
    第一节 恒定性和活态流变性
    第二节 独特性
    第三节 综合性
    第四节 地域性和民族性
第四章 雅安皮拖鞋技艺的文化结构和蕴含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雅安皮拖鞋技艺的文化结构分析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四、行为文化
        五、文化子系统间的关系
    第二节 雅安皮拖鞋技艺蕴含的价值分析
        一、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收藏价值
        三、经济和社会价值
        四、精神价值
第五章 雅安皮拖鞋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路径思考
    第一节 雅安皮拖鞋技艺传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雅安皮拖鞋技艺传习队伍力量薄弱
        二、雅安皮拖鞋技艺传承人群面临生存困境
        三、雅安皮拖鞋技艺相关文献资料搜集与保管工作有待深入
        四、雅安皮拖鞋技艺宣传力度亟待加强
        五、雅安皮拖鞋技艺产业发展尚不成熟
    第二节 雅安皮拖鞋技艺传承和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雅安皮拖鞋技艺教育与培养体系
        二、完善雅安皮拖鞋技艺的文献资料搜集和档案管理机制
        三、加强雅安皮拖鞋技艺宣传体系建设
        四、实践“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整合文旅资源,走文旅融合特色发展道路
        六、围绕“非遗+”理念,促进非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七、深化校企合作,促进非遗在高校的保护传承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略论西汉后期的伎艺——《两汉伎艺传承史论》之七(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汉后期的宫廷伎乐
二、西汉后期的民间歌唱伎艺
三、西汉后期伎艺的传播背景与杂戏表演
    (一) 猴戏
    (二) 斗鸡之戏
    (三) 高跷
    (四) 说唱
四、西汉后期的歌舞与鼓吹伎艺
    (一) 沐猴舞
    (二) 七盘舞
    (三) 鼓吹曲

(10)徐州汉画像艺术创新设计的思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毕业创作
    1 毕业创作主题、主要内容、创作方法及创新点
        1.1 创作主题、主要内容
        1.2 创作方法及创新点
    2 创作前期资料收集及创作草图
        2.1 创作前期资料收集
        2.2 创作草图
    3 阶段性过程及最终作品
        3.1 阶段性过程
        3.2 最终作品
第二部分 毕业论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2 徐州汉画像艺术创新设计的思路
        2.1 脉络设计及主题网络分析
        2.2 运用文化探寻设计元素
        2.3 表达文化内涵的抽象设计
    3 徐州汉画像艺术创新设计的方法
        3.1 价值机会分析
        3.2 相关设计方法
    4 徐州汉画像艺术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4.1 产品材料及工艺选择
        4.2 产品造型设计及色彩选取
        4.3 产品设计说明及创作体会
    5 总结
        5.1 初步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我市首次出土汉代画像砖(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所见临湘县经济生活研究[D]. 孙瑞. 郑州大学, 2020(02)
  • [2]漳盐及其文化研究[D]. 徐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汉晋陵墓石兽制度的起源与发展[J]. 秦臻. 大足学刊, 2019(00)
  • [4]战国秦汉时期蜀地铁器与社会发展研究[D]. 陈思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7]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研究[D]. 胡艺潇. 南京大学, 2019(07)
  • [8]雅安皮拖鞋技艺研究[D]. 熊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9(11)
  • [9]略论西汉后期的伎艺——《两汉伎艺传承史论》之七[J]. 赵兴勤.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06)
  • [10]徐州汉画像艺术创新设计的思路与方法[D]. 罗畅.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我市首次出土汉代画像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