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电信息技术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实力对比

武汉光电信息技术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实力对比

一、武汉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实力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周少妍[1](2020)在《认知负荷模式下汉英模拟交传记忆困难及应对策略实践报告 ——以公共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武汉,作为我国中部中心城市,从国家老工业基地向国家先进制造业迈进。公开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贯彻教育部“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城市独特魅力与“工业大国”的转型决心。因此,本报告选取公开课中的三章课程内容为语料,旨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城市工业发展,展现中国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本次口译实践发现的主要问题为记忆方面的困难,分为原语专业知识记忆障碍,笔记记忆混乱,听辨记忆信息缺失,心理焦虑和字幕影响等。通过对认知负荷模式中理解、记忆和产出等认知活动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合理分配负荷,包括充分准备专业知识,完善笔记系统,调节心理压力等。通过本篇实践报告,译者发现记忆困难问题归根结底是认知负荷问题。因此,提升口译综合能力保证各项负荷不超载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记忆方面的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也是提高口译质量的关键。希望本文对交传中记忆策略的相关研究及实践运用提供一些启示。

叶佳欣[2](2020)在《知识网络视角下集群弹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是当今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各界普遍高度关注的重要产业技术问题之一。在当前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集群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和动态化,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动态竞争环境中,产业技术集群如何完全摆脱生命周期的规律从而实现转型和升级,成为产业技术专家学者和新经济政策制定者密切关注的问题和焦点。随着新一代经济与地理学的深入发展,弹性概念的出现为产业技术集群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但是与集群弹性相关的研究还是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实证较少。本文希望从知识网络的视角,系统分析集群弹性在集群演化的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寻找出有利于集群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有效维持甚至增加集群弹性来促进集群的转型和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集群弹性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从本地知识网络结构视角构建了一个集群弹性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集群位置决定的外部性、集群知识网络结构和集群及技术生命周期这三个因素的分析,发现这三者是通过影响网络中不同主体对双元性创新的选择,从而影响集群弹性的变化;再通过对“武汉·中国光谷”的实证案例分析,从三个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集群网络的演化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过程以及弹性变化情况。最后,根据案例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企业战略的目标,不同位置的企业会选择不一样的创新方式;在集群形成的初期,位置决定的外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集群网络的逐渐增大,网络内知识流动增多,网络结构趋于稳定,知识类型趋同,集群趋向成熟,集群创新能力逐渐下降,集群弹性开始减弱。想要保持集群弹性,需要保持集群内技术创新,脱离原有的技术生命周期,进入新的生命周期,异质性核心/外围网络结构是集群保持技术创新、跨越技术生命周期的最好选择。

乔冰彬[3](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张韵[4](2020)在《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大势所趋。各国竞相出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完善创新政策制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整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区域的创新发展来说,高质量、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有利于规避创新政策失败风险,加快区域创新创业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优势,是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政策研究文献的梳理、概括和抽象,同时结合区域创新实践,构建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理论;围绕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中的关键环节,形成以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以及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5项内容为重点的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基本分析框架。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有利于提升创新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形成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十分关键。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包括创新政策网络行动者选择、引入与激发,创新政策网络共同价值观的凝炼和培育,创新政策网络组织规则的明确与调适,以及创新政策网络利益冲突的妥善处理。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包括创新政策社群覆盖,创新政策专业网络覆盖,创新政策府际网络覆盖,创新政策生产者网络覆盖和创新政策议题网络覆盖。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强调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密度,创新政策网络中心的均衡,创新政策网络中凝聚子群力量约束和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协同性。高水平的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是制定有效区域创新政策的逻辑前提。区域创新政策情势感知与分析,包括对创新政策情势的准确感知,创新政策问题搜寻的高效率和对创新政策情势的科学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认知与界定,应树立创新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创新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创新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区域创新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创新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创新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区域创新政策问题分类与结构,包括区域创新政策重要问题,区域创新政策次要问题和区域创新政策低级问题。精心定制的区域创新政策,应聚焦区域创新优势,适应区域创新能力,化解区域创新问题,并兼顾边界条件约束,以进一步释放区域创新潜力,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聚焦区域创新优势,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优势领域创新,强化区域创新集聚优势。应基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估,调整区域创新政策内容重点;应着力解决组织薄弱、创新锁定、网络分割等特定的区域创新问题,兼顾边界条件约束,适应动态变化的区域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高质量区域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是改善区域创新政策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强调区域创新资金的精准配给,创新金融资本结构合理化和区域创新资金的稳定投入。区域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包括高质量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以及创新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要求建立区域创新技术支持体系和强化创新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良好的创新制度与机制设计,是区域创新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区域创新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要求制定环境与健康标准,规制垄断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创新信用制度建设。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机制构建,强调创建良性合作机制和完善互动学习机制。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包括创新成果产权激励,知识溢出补偿,创新金融激励,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股权、期权激励。此外,还应根据技术发展保持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董爱军[5](2011)在《信息产业链创新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发挥着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新兴产业的“孵化器”的重要作用。为应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实施电子信息产业等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并通过推进信息产业链的发展以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目的。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而信息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创新就一直是这个产业发展的主题,在这个背景下开展的本项研究,是以信息产业链创新为研究对象,试图深入探究信息产业链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正确认识信息产业链创新的内涵与本质特征,从多学科、多角度透析挖掘信息产业链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模式,建立信息产业链创新能力评估的数学模型,探索并构建一套较完整的、科学的信息产业链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以建立一套通用性较广、实用性较强的信息产业链创新的理论与方法。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信息产业链创新是指在构成信息产业链的信息产业部门不断分化、产业链条不断扩展的过程中实现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创新。其特征主要是:创新过程的多变性、创新主体的多元性、创新方式的复杂性等。根据信息产业链是否发生组织变革和演进以及知识扩散和创新方式的差异,可以对信息产业链创新模式进行划分,第一种创新模式表现为信息产业链上的知识转移、共享与整合,主要是通过信息产业链的上下互动和水平协同实现的知识创新。第二种创新模式表现为信息产业链变革引致的知识创新,表现为产业链网络化和集群化所引发的创新方式变革,包括信息产业链网状创新模式和集群创新模式。第二,信息产业链创新能力是通过信息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横向协同与纵向互动,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具体由产业链结构优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网络支撑创新能力和环境支撑创新能力构成。评价信息产业链创新能力要坚持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同时,要兼顾不同信息产业链的特点以及由此造成的关键节点的差异性。第三,制定信息产业链创新政策需要坚持前瞻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原则,政策目标是提升创新能力、整合创新资源、改善创新环境和优化创新过程。一个完善的信息产业链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基地和平台政策以及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同时要注意相关政策的协同和不断优化。

艾险峰[6](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研究表明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王灏[7](2009)在《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崛起的目标,必须改变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的状况。光电子产业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具有技术水平高、对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贡献大的特点。由于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门槛”条件相对较高,因而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呈现出非均衡格局。因此,分析德国等发达国家光电子企业创新网络特征和演变规律,对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丰富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德国国家研究基金(DFG)项目“新兴经济体的知识吸收和国际竞争力研究——以中国光电子产业为例”(62201094)、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文化环境差异对上海地区中德企业网络构建的影响”(40371033)、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中德激光产业集群与创新网络研究”(2007u321 11)的支持下,通过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并在中德两地开展实地调研,对德国以及我国上海市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发展演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表明,很多学者多从对区域和企业的视角来研究创新网络问题。对于网络联系内容、网络结构和网络演化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于抽象的概括和简单的推理。然而,令人高兴的是,部分学者已经借助实证分析的方法,将研究的重点逐渐从抽象概念的简单描述向创新网络的具体功能和机理分析转移,社会网络定量分析方法和情景模拟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论文在系统评述国内外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分析的理论框架。笔者沿着网络节点、链接、资源,网络构建条件、结构特征和演化的思路,系统地论述了光电子产业的特点和类别,回顾了德国四个重点地区光电子产业网络的形成、发展与演化过程,并将其与中国以及上海的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网络节点特征、产品技术含量、制度环境条件决定着创新网络的类别和特征。光电子产业是比较特殊的高技术产业部门,除了具有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外,还具有技术融合度高、技术合作要求高、产品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则具有产品技术复杂、节点异质程度高的特征。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笔者分析了光电子产业网络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网络链接方式、网络节点空间格局等问题。第二,政府支持下各利益主体的合作研发对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技术的成熟和完善程度、缄默知识的传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直接影响着网络联系的方式和强度。尽管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企业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高水平完善的创新网络也无法一蹴而就。第三,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历史偶然性和路径依赖的双重特征。中介组织为技术创新合作供需双方搭桥牵线,对马歇尔式创新网络的影响十分明显,而对轮轴式创新网络的影响十分有限。第四,政府支持对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发展的影响十分显着。联邦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除了发挥基层积极性、因地制宜之外,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援助、组织创新合作十分有效。正因为如此,德国四个重要的光电子产业密集区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形态各异的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有力地推动了德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五,我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发展程度较低,自主创新十分有限,多具被动嵌入的特征。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基地,但光电子科研机构技术开发能力弱、官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低、企业之间合作意愿不强、对外技术依赖程度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海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健康发展,德国经验对上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熊爱华[8](2007)在《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但是近几年集群发展遇到瓶颈,技术含量低、创新动力不足、品牌支撑缺乏等原因使得许多集群竞争力衰退甚至萎缩。因此,创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实现由成本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变是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创建区域品牌需要依托产业集群,将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理论与品牌理论结合起来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本论文选题来源是我国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实工作需要。论文研究既注重汲取最新前沿理论,又立足于区域品牌建设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为产业集群理论和品牌管理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论文第二章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明确了二者之间相互促动关系。第三章以论述浙江和广东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为基础,提出区域品牌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界定了培植区域品牌的主体职能。第四章运用博弈论对区域品牌形成和管理过程中企业、政府和协会各主体之间的竞合协同行为进行模型分析。第五章在对我国五个典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实例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地方人文资源型、市场集散扩张型、外资资本带动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和技术创新推动型五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揭示了区域品牌形成的内在条件和规律,说明了区域品牌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第六章分析了“浏阳花炮”和“嵊州领带”两个典型区域品牌培植模式,从实践角度对区域品牌培育理论进行了丰富和验证。本文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是:用物理学的磁场效应说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二者成为区域产业磁场中的两个磁极,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系统深入地分析总结了几个典型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提出了区域品牌培植机理中存在的“磁场”效应,说明通过区域产业核心要素作用可以形成以集群和区域品牌为两极的产业磁场,在政府、企业等创建区域品牌的磁力线作用下,产业磁场引力不断增强,强大的磁场效应又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进一步聚集;用博弈论揭示了培植区域品牌过程中政府、企业、中介协会与客户之间的竞合协同关系,明确了培植区域品牌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夏亚民[9](2007)在《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高新区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结合的主要形式,促进了发明或发现通畅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考察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科学园区在完善国家、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极化作用。同时,园区也是企业创新的温床,培育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说明,高新区在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各国家级高新区在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高新区已经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改革和创新的核心区域和示范基地,其中很多创新是自主的知识创新;(2)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3)高新区已经形成产业或地区簇群,产业簇群的复杂度和深度对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有直接影响;(4)高新区的创新示范效应和扩散能力实现了对周边地区和传统产业的辐射作用,有可能带动我国企业的升级换代和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我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高新区担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高新区的根本宗旨,加强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建对于我国高新区实现二次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立足于服务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本区域企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考虑,本文系统研究了国家高新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问题,构建了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其中的创新平台构成,并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机理,提出了构建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1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拟定全文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章,从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高新区及其发展理论三个方面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本文的核心章节,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特征与功能;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机构模型;分析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第4章,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重要部分——创新平台的内涵、结构与功能,并提出了其构建途径。第5章,高新区自主创新的运行分析,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并提出了运行模式。第6章,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培育的支撑体系,并从人才、财税、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第7章,对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进行案例研究。概括了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并提出了其自主创新系统构建的途径。第8章,全文总结与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构建了其结构模型,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的互动关系;(2)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模型,该模型以企业为主体,整合了内、外部驱动因素,综合分析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3)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运行的四种模式:“核心企业主导+配套企业参与”模式、产业内的自主合作创新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扶持模式。

董丹红[10](2007)在《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及时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设立了大量的工业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我国的工业园区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很多园区内企业仅限于简单的“扎堆”,缺乏良好地规划协调,没有形成聚集经济效应。而近年来,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领域,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因其能产生积聚经济效应,明显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被大家所关注。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因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因其培育了大量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而在全球经济中具有不同寻常的竞争能力。建立科技园区是世界许多国家用于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普遍做法,科技园区成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在地理空间存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产业集群是硅谷等科技园区成功的首要原因,科技园区是人们主动促进产业集群的重要实践,深入研究它们完美结合的规律将会对我国科技园区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本文认为,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高新区将进入二次创业的全面提升期。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否实现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而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于开发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论文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工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政府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以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石,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归纳演绎、分类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构建了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政策框架。全文研究从以下八个部分展开:首先,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关于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国内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现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关于开发区的理论,包括其内涵、表现形式和发展历程,并对国外开发区的理论和实践予以论述,由此对比出国内外开发区发展的差距,从中找出国内高新科技园区的不足和先进发展模式的经验——即发展产业集群;第三章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在对现有理论成果作了梳理工作之后,着重分析其竞争优势和内在机理,为开发区发展模式中引入此概念的必要性埋下伏笔;在探讨了开发区内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以后,第四部分着重研究其可行性及其互动机制,包括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博弈论的角度、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等,为开发区内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展开;在完成了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的基础上,在本文的第五和第六部分分别研究了我国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在当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并提出适当的制度建议;第七章给出了开发区产业集群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第八章结合武汉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现状作出实证分析,对区内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并对其具体发展模式、政府行为及政策建议作出建议。

二、武汉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实力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实力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负荷模式下汉英模拟交传记忆困难及应对策略实践报告 ——以公共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任务描述及口译过程
    2.1 任务描述
        2.1.1 任务背景及来源
        2.1.2 任务内容
        2.1.3 目标受众
        2.1.4 任务目的与意义
        2.1.5 任务计划
    2.2 口译过程
        2.2.1 译前准备
        2.2.2 译中过程
        2.2.3 译后总结
三、交传记忆困难问题剖析
    3.1 专业知识繁杂造成记忆障碍
        3.1.1 百科知识繁杂
        3.1.2 生僻名词密集
    3.2 笔记不规范造成记忆混乱
        3.2.1 笔记内容冗余
        3.2.2 笔记结构不清
        3.2.3 笔记反应速度慢
        3.2.4 数字笔记信息遗漏
    3.3 口译不良习惯造成记忆缺失
        3.3.1 听辨听词不听意
        3.3.2 短时记次不记主
    3.4 外部因素造成记忆困难
        3.4.1 译员焦虑
        3.4.2 字幕干扰
        3.4.3 讲者习惯
四、合理分配认知负荷应对记忆困难问题
    4.1 专业知识的认知负荷分配
        4.1.1 译前百科知识预测
        4.1.2 译前生僻名词积累
    4.2 笔记系统的认知负荷分配
        4.2.1 译中笔记信息省略
        4.2.2 译前笔记规范训练
        4.2.3 译中脑记笔记结合
        4.2.4 译前数位转换学习
    4.3 口译习惯的认知负荷分配
        4.3.1 译前意群听辨练习
        4.3.2 译前短时记忆训练
    4.4 外部因素的认知负荷分配
        4.4.1 译前自我心理暗示
        4.4.2 译中视听信息修正
        4.4.3 译前讲者资料准备
五、口译实践总结
    5.1 交传记忆问题总结
    5.2 交传记忆建议
    5.3 交传实践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术语表
附录三 记忆自评表
致谢

(2)知识网络视角下集群弹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集群与集群弹性
        1.2.2 双元性创新和集群弹性
        1.2.3 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属性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
        2.1.1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2.1.2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与产业集聚理论
        2.1.3 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理论
        2.1.4 新社会经济学
    2.2 集群弹性的内涵
        2.2.1 基本概念界定
        2.2.2 集群弹性的本质
    2.3 作为知识网络的产业集群
        2.3.1 知识网络
        2.3.2 知识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
第三章 集群弹性的影响因素
    3.1 位置外部性
    3.2 知识网络结构
    3.3 复合技术生命周期
    3.4 知识网络结构与集群弹性的统计分析
        3.4.1 三类影响因素与集群网络结构
        3.4.2 集群网络结构统计分析
第四章 “武汉·中国光谷”实证研究
    4.1 “武汉·中国光谷”的由来
    4.2 光电子产业简介
    4.3 “武汉·中国光谷”集群网络
        4.3.1 “武汉·中国光谷”相关数据
        4.3.2 “武汉·中国光谷”实证结果
    4.4 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过程
        4.4.1 位置外部性与集群发展
        4.4.2 知识网络结构与集群发展
        4.4.3 复合生命周期与集群发展
        4.4.4 双元性创新与集群发展
    4.5 “武汉·中国光谷”存在的问题
    4.6 对策和建议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3)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5 文献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2 企业层面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基础理论与逻辑分析框架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3 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环节的有效性
    3.1 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
    3.2 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
    3.3 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环节的有效性
    4.1 创新政策情势的感知与分析
    4.2 创新政策问题的认知与界定
    4.3 创新政策问题的阐述与精炼
    4.4 创新政策问题的分类与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环节的有效性
    5.1 内容定制关键之一,聚焦区域创新优势
    5.2 内容定制关键之二,适应区域创新能力
    5.3 内容定制关键之三,化解区域创新问题
    5.4 内容定制关键之四,兼顾边界条件约束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环节的有效性
    6.1 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的政策供给推动
    6.2 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的政策供给推动
    6.3 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的政策供给推动
    6.4 本章小结
7 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环节的有效性
    7.1 创新政策执行的制度保障: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
    7.2 创新政策执行的机制保障: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
    7.3 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保障: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
    7.4 创新政策执行的弹性保障: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信息产业链创新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信息产业理论研究综述
        1.2.2 产业链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1.2.3 信息产业链创新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链整合理论
        2.1.1 产业链的横向整合
        2.1.2 产业链的纵向整合
        2.1.3 产业链的混合整合
    2.2 技术创新理论
        2.2.1 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2.2.2 技术创新的类型和模式
        2.2.3 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2.3 战略联盟理论
        2.3.1 战略联盟的内涵
        2.3.2 战略联盟的动因
        2.3.3 战略联盟的种类
    2.4 产业集群理论
        2.4.1 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2.4.2 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模式划分
    3.1 信息产业与信息产业链
        3.1.1 信息产业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3.1.2 产业链的基本结构与形态
        3.1.3 信息产业链的内涵及结构
    3.2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界定及特征
        3.2.1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界定
        3.2.2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特征分析
    3.3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影响因素及信度效度检验
        3.3.1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影响因素
        3.3.2 信度效度检验
    3.4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模式划分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产业链的线性创新模式
    4.1 信息产业链纵向互动创新
        4.1.1 信息产业链企业间纵向互动的博弈分析
        4.1.2 信息产业链纵向互动创新的过程
        4.1.3 信息产业链纵向互动创新的影响因素
    4.2 信息产业链横向协同创新
        4.2.1 信息产业链企业间横向协同的博弈分析
        4.2.2 信息产业链横向协同创新的过程
        4.2.3 信息产业链横向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4.3 信息产业链线性创新的组织分析
        4.3.1 合作创新与战略联盟
        4.3.2 兼并与重组:产业链整合
        4.3.3 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产业链的网络创新模式
    5.1 模块化与网络化
        5.1.1 模块化的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5.1.2 模块化体系中产业链网络结构
    5.2 网络状信息产业链的知识创新模式
        5.2.1 网络状信息产业链的知识分工模式
        5.2.2 网络状信息产业链的知识创造模式
        5.2.3 网络状信息产业链的知识竞争模式
    5.3 案例分析
        5.3.1 台湾IC产业发展现状
        5.3.2 台湾IC产业链的结构
        5.3.3 台湾IC产业链的形态
        5.3.4 台湾IC产业链的网络创新模式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产业链的集群创新模式
    6.1 信息产业链空间集聚的经济学分析
        6.1.1 基于产业链分解的产业集群演化过程
        6.1.2 信息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和形成条件
    6.2 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6.2.1 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基础
        6.2.2 信息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
        6.2.3 信息产业集群的交流机制
    6.3 案例分析
        6.3.1 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6.3.2 光电子信息产业链构成及技术路线分析
        6.3.3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6.3.4 主要启示
    本章小结
第7章 信息产业链创新能力评价
    7.1 信息产业链创新能力的内涵
    7.2 评价指标体系
        7.2.1 构建流程
        7.2.2 评价原则
        7.2.3 指标体系
    7.3 评价方法
        7.3.1 评价方法的思路
        7.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7.4 案例分析
        7.4.1 调研对象
        7.4.2 评价实施
        7.4.3 基本结论
        7.4.4 发展建议
    本章小结
第8章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
    8.1 政府介入信息产业链创新的理论依据
    8.2 信息产业链创新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8.3 信息产业链创新政策的基本目标
    8.4 信息产业链创新政策的体系构建
        8.4.1 财税政策
        8.4.2 金融政策
        8.4.3 人才政策
        8.4.4 基地和平台政策
        8.4.5 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8.5 信息产业链创新政策的协同与优化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及发表的论文
附录 信息产业链创新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6)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一) "机博会"
        (二) "光博会"
        (三) "食博会"
        (四) "农博会"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结语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现状与问题
    1.2 创新与网络的概念
    1.3 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结构
    1.4 研究的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2.1 创新活动的网络化
    2.2 技术创新的地区化
    2.3 产业集聚与企业结网研究
    2.4 创新网络理论
    2.5 创新网络演化的相关理论
    2.6 小结
第3章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结构研究方法
    3.1 社会网络理论
    3.2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要素构成
    3.3 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指标
    3.4 影响网络结构特征的因素
    3.5 创新网络的刻画和描述
第4章 光电子产业的特征与格局
    4.1 光电子科学技术与产业特征
    4.2 光电子产业及其全球空间分布
第5章 全球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
    5.1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简况
    5.2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形态
    5.3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及其结构分析
    5.4 光电子产业区域创新网络研究案例
第6章 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
    6.1 德国光电子科学技术与产业概览
    6.2 德国的光电子产业的地区发展概况
    6.3 影响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因素
    6.4 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与特征
    6.5 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
    6.6 小结
第7章 上海市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
    7.1 中国光电子技术与产业背景
    7.2 上海市光电子技术机构与企业
    7.3 上海光电子技术与产业创新网络链接
    7.4 网络中介组织建设
    7.5 浦东新区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现状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中国激光与光电子相关技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8)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5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相关理论研究
    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2.2 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分析
    2.3 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2.4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分析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战略的实施
    3.1 我国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品牌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3.2 浙江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发展
    3.3 广东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发展
    3.4 我国产业集群实施区域品牌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5 创建基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必然趋势
    3.6 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分析
    3.7 构建区域品牌的主体及其职能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4.1 区域品牌创建中的“囚徒困境”难题
    4.2 区域品牌创建中集群企业的协同竞争模型
    4.3 区域品牌形成中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分析
    4.4 区域品牌形成中企业与客户的博弈模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
    5.1 地方人文资源型——温州鞋业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2 市场集散扩张型——“绍兴-中国轻纺城”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3 外资资本带动型——嘉善木业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4 名牌企业配套型---青岛家电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5 技术创新推动型——“武汉·中国光谷”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5.6 五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比较总结
    5.7 基于产业集群培植区域品牌的对策措施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产业集群培植区域品牌的实证分析
    6.1 浏阳花炮区域品牌的实证分析
    6.2 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形成实证研究
    6.3 浏阳花炮和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 2.1
    创新理论 2.2
    创新系统的研究 2.3
    高科技园区及其发展理论 第3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模型构建 3.1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3.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结构 3.3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要素及其互动分析 第4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研究 4.1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类型与特征 4.2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结构 4.3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功能 4.4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构建路径 第5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研究 5.1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5.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5.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 5.4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激励模式 第6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支撑体系培育研究 6.1
    高新区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6.2
    高新区自主创新人才支撑体系与培育 6.3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财税支撑体系与培育 6.4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服务支撑体系与培育 6.5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市场支撑体系与培育 6.6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与培育 第7章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系统案例研究 7.1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的基础与条件 7.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培育与发展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2.1 开发区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2.2 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
    2.3 开发区“二次创业”的背景、内涵及关键问题
    2.4 国外科学园区的理论和实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3.1 产业集群的概念提出
    3.2 现有产业集群理论评述
    3.3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4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和机理分析
    3.5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集群与开发区的互动研究
    4.1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产业生态学阐释
    4.2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博弈分析
    4.3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理论
    4.4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产业组织理论——用 SCP范式予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5.1 典型开发区产业集群案例分析
    5.2 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
    5.3 我国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分析
    5.4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和制度安排
    6.1 产业集群理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6.2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政府政策分析
    6.3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制度安排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评价体系探讨
    7.1 产业集群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7.2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评价体系设计
    7.3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评价方法与模型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武汉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实证分析
    8.1 武汉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8.2 武汉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效益分析
    8.3 武汉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分析
    8.4 武汉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分析
    8.5 进一步推进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发表论文与科研项目

四、武汉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实力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负荷模式下汉英模拟交传记忆困难及应对策略实践报告 ——以公共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为例[D]. 周少妍.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2]知识网络视角下集群弹性影响因素研究[D]. 叶佳欣.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4]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韵.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信息产业链创新的模式研究[D]. 董爱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6]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7]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进研究[D]. 王灏.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8]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D]. 熊爱华. 天津大学, 2007(04)
  • [9]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 夏亚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10]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董丹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武汉光电信息技术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实力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