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酶基因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

磷酸酶基因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

一、磷酸脂酶基因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樵[1](2021)在《KDSR调控鞘脂代谢与未折叠蛋白反应参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CRISPR/Cas9文库筛选技术有助于发现参与不同疾病的重要基因和治疗靶点。前期文库筛选发现KDSR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的生存至关重要,但有关KDSR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且机制不明。本课题拟验证KDSR在白血病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其参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1、应用CRISPR/Cas9文库筛选技术在MOLM13和MV4-11细胞中鉴定参与白血病细胞生存的重要鞘脂酶;2、通过在8种不同癌症细胞中进行生存竞争实验验证鞘脂酶KDSR在白血病中的重要性;3、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MOLM13和MV4-11中敲除KDSR基因后细胞凋亡及周期,细胞染色及电镜检测细胞的分化及内质网变化;4、应用质谱分析检测KDSR敲除后主要鞘脂改变情况;5、RNA-seq分析KDSR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可能信号通路,并通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进行验证;6、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KDSR敲除后,增加鞘脂或内质网应激药物处理后细胞内质网的形态变化;7、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检测在不同癌症细胞汇总增加相应鞘脂或内质网应激药物处理后对细胞生存率的改变情况;8、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癌症细胞在敲除KDSR基因,增加鞘脂,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药物治疗后细胞的生存比率,分析其在白血病细胞与其他癌症细胞中的差异;9、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癌症细胞中内质网应激药物与KDS双处理后白血病细胞与其他癌症细胞的生存差异。【结果】1、在白血病细胞株MOLM13和MV4-11细胞中,通过对29个鞘脂酶基因进行CRISPR/Cas9文库筛选发现KDSR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生存最重要,生存竞争实验验证了敲除KDSR后白血病细胞MOLM13,MV4-11,Jurkat和Hut78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而其他细胞293T,U251,SW620以及A673在KDSR敲除后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2、在MOLM13和MV4-11细胞中将KDSR敲除后,Annexin V和活性Caspase3检测均表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Ed U检测显示S期细胞明显减少,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提示细胞阻滞在G1/S期;3、细胞形态学及内质网形态检测发现内质网从长条状变成圆形,但分化不受影响;4、MOLM13和MV4-11细胞敲除KDSR后3-脱氢鞘氨酸(3-ketodihydrosphingosin,KDS)明显增加,鞘脂从头合成途径的其他鞘脂比如二氢鞘氨醇(Dihydrospingosin,DHS),二氢神经酰胺(Dihydroceramide,DHCer)以及神经酰胺(Ceramide,Cer)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相反,参与补救合成途径的部分鞘脂例如糖化神经酰胺(Glycoceramide,Gly Cer)和鞘磷脂(Sphingomyelin)则相对下降,没有统计学意义;5、敲除KDSR后进行RNA-seq检测,通过GSEA分析显示KDSR在MOLM13和MV4-11中与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通路密切相关,WB对其验证表明KDSR敲除后,UPR相关蛋白PERK,ATF6,ATF4均有明显下调,而IRE1α无明显变化,过表达KDSR后UPR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回复;6、增加细胞中KDS的含量可模拟KDSR敲除,WB显示随着KDS浓度增加可明显下调UPR相关蛋白表达,但对其他细胞如293T无明显影响;7、增加细胞中KDS的含量MV4-11细胞中内质网从条状变成圆形,而293T细胞中内质网不受影响;8、在不同癌症细胞中进行内质网应激相关药物处理,发现白血病细胞对该类药物更敏感,药物处理后MV4-11细胞内质网形态发生显着变化,而293T细胞不受影响;9、在MV4-11和293T细胞中进行内质网应激药物处理,发现MV4-11细胞中UPR相关蛋白表达下调,而293T细胞中该类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10、同时在敲除KDSR或增加KDS含量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处理时,敲除KDSR或KDS积累可协同内质网应激药物的作用,降低细胞生存率。【结论】1、KDSR对白血病细胞的生存至关重要,但对其他癌症细胞无明显影响;2、敲除KDSR基因可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内质网形态发生变化,但分化不受影响;3、敲除KDSR基因可增加鞘脂从头合成途径的鞘脂产生,同时使补救途径的鞘脂略下降;4、敲除KDSR可积累KDS并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影响白血病发生发展;5、敲除KDSR或积累KDS可影响内质网形态变化从而影响白血病发生发展;6、与其他癌症细胞比较,白血病细胞对内质网应激相关药物更加敏感,敲除KDSR或者增加KDS能进一步增加白血病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苏婷[2](2021)在《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人类真菌病原体,既可引起皮肤和粘膜的浅表感染,也可诱发全身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现有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单一,长期使用引起耐药激增,多途径治疗念珠病的临床需求日益提高。现代研究表明乌拉草具有良好抑菌活性,其抑菌产品应用广泛,但其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匮乏。本研究通过开展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生物导向分离,筛选抑菌活性组分,并开展活性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制、体内外活性、作用靶点研究,挖掘乌拉草抗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物质及作用机理,为乌拉草药用资源开发、抗菌制剂成型相关研究提供支撑。方法:1.考察乌拉草70%乙醇提取物(CM-70)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CM-70提取物,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组分,并初步分析该组分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CM-D90组分,筛选抑制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组分。2.通过测定活性组分90%乙醇洗脱组分(CM-D90)作用于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生长曲线,考察其对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影响。通过测定胞外蛋白、麦角甾醇含量,比较黏附作用、芽管生成、胞外磷脂酶分泌,测定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观察生物膜细胞形态,分别考察CM-D90组分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毒力因子以及生物膜细胞的影响,进而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外活性及作用机制。随后考察硅胶分离活性组分对胞外蛋白含量、芽管生长、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进一步筛选改变白色念珠菌细胞通透性、抑制菌丝生长、破坏生物膜作用机制的主要活性物质。3.分别构建小鼠口腔念珠病、系统性念珠病模型,考察CM-D90组分、G-20组分干预后小鼠生存及感染情况、靶器官损伤及菌丝定植状态、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内活性及作用机制。4.分析并初步鉴定G-20组分成分,并通过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该组分处理前后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差异,根据差异蛋白功能,明确G-20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增殖及菌丝形成的通路和靶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验证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抑制情况。采用qrt-PCR技术考察G-20组分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开展非同源蛋白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比较G-20组分中主要成分与菌丝形成关键蛋白结合能力,分析最佳结合成分与靶蛋白结合模式。结果:1.乌拉草CM-70提取物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125、500、62.5μg/m L。筛选发现大孔树脂分离组分中CM-D90具有显着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并推测指认出该组分中脂肪酸、黄酮等类的94个化合物。通过凝胶柱层析共从CM-D90组分分离获得57个组分,其中45个组分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筛选并确定G-20、G-32、G-46、G-51组分为主要抑菌活性组分。2.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M-D90组分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并对24 h内增殖产生抑制;能够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31.25μg/m L)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通透性引起胞内蛋白泄漏(≥62.5μg/m L);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粘附性、芽管生长(≥62.5μg/m L)等毒力因子,并使白色念珠菌致密网状的生物膜结构变得松散,从而抑制生物膜细胞(SMIC50为125μg/m L)。进一步分析主要活性组分机制发现,G-51组分改变细胞通透性作用最强,G-20组分抑制芽管生成作用最为显着,且抑制生物膜能力最强(SMIC50为15.625μg/m L)。G-20组分为CM-D90组分抑制菌丝形成的主要活性组分。3.体内活性研究表明,浓度为65、130、260 mg/Kg的CM-D90组分干预口腔念珠病小鼠后,其舌背伪膜面积减小、菌丝定植降低,口腔内菌量减少,舌乳头损伤被修复,小鼠脾脏萎缩得到控制;而干预系统性念珠病小鼠后,其体重恢复,肾脏累积菌量降低、菌丝定植减少、结构恢复,炎性细胞侵润降低。32.5、65、130 mg/Kg的G-20组分能够抑制小鼠口腔、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清除靶器官菌落,缓解菌丝侵入,修复靶器官损伤,减少炎症细胞浸润。CM-D90组分、G-20组分治疗后两模型的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IL-17和IL-22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降低体内炎症介质残留,缓解炎症损伤。3.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发现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的354个蛋白表达存在差异,差异蛋白功能显示G-20组分通过影响核糖体合成、叶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等途径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通过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途径影响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经扫描电镜观察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受到极显着抑制,该组分为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主要活性组分。经qrt-PCR技术验证了G-20组分通过下调Asr2、Efg1、Sun41、Sec2的表达,影响菌丝形成及伸长,从而抑制菌丝生长。G-20组分主要成分与成药性较好的菌丝形成相关蛋白Efg1、Sun41、Sec2能够不同程度结合,热点残基具有相似性,呈现协同互补共同调控的特点,其中靛玉红、染料木素、α-亚麻酸、亚麻酸乙酯、亚油酸等具有潜在阻断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乌拉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G-20组分为其主要活性组分。该组分主要包含脂肪酸、黄酮、生物碱等成分,可以通过抑制核糖体合成影响翻译过程,通过叶酸循环途径抑制核苷酸合成影响DNA复制,并引起氨基酸代谢异常,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及增殖;该组分可以通过阻断Efg1对菌丝特异蛋白启动和抑制菌丝特异蛋白Sun41、Sec2的表达,抑制菌丝形成及伸长,降低致病性。本研究挖掘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筛选出乌拉草可用于治疗口腔、系统性念珠病的成药靶点,为乌拉草抗真菌制剂开发提供研究基础,为乌拉草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于淑颖[3](2021)在《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毛孢子菌是侵袭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唑类药物作为治疗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耐药性已经开始发展。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力分布特征及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6年7月CHIF-NET监测网七年间43个监测中心收集的133株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利用基因测序分析实现菌种的准确鉴定和基因分型,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的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并试验性的建立了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折点(ECV)。同时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以及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的检测性能。基于体外试验,对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以及生物膜的形成能力、结构和耐药性展开了调查。联合基因分型,进行聚类分析,寻找致病力分布规律。基于临床分离的多重唑类高度耐药阿萨希毛孢子菌,同时从外排泵活性、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和表达分析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索阿萨希毛孢子菌的唑类耐药机制。结果: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中,共分离到10个菌种,阿萨希毛孢子菌是主要的致病菌(81.2%),血液是最常见的标本类型(36.8%)。利用IGS1序列,将108株阿萨希毛孢子菌分为5个型别,基因型1型(41.7%)、4型(31.5%)和3型(23.1%)是我国主要的基因型。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阿萨希毛孢子菌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的总体分布高于非阿萨希毛孢子菌,GM值分别是1.36μg/ml和0.7 μg/ml。47.2%的阿萨希毛孢子菌(51/108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2 μg/ml,而全部非阿萨希毛孢子菌(25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小于1 μg/ml。25%的阿萨希毛孢子菌(27/108株)、2株T.dohaenes、1株星形毛孢子菌、1株粘质毛孢子菌和1株T.faecale对氟康唑呈现较高的MIC值(≥8 μg/ml)。伏立康唑对毛孢子菌呈现出最有效的体外抗真菌活性,GM值为0.09μg/ml。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值分别采用16μg/ml、0.25μg/ml、1μg/ml和1μg/ml,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ECV值均采用4 μg/ml。总体来看,Bruker Biotyper对非阿萨希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优于Vitek MS,两种系统的鉴定正确率分别为52%和32%(P=0.152)。Sensititre YeastOne药敏板对阿萨希毛孢子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能力与微量肉汤稀释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毛孢子菌中至少70%以上的菌株具有DNA酶、溶血酶和酯酶活性,而产生磷脂酶、酪蛋白酶和明胶酶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54.1%、5.3%和59.4%。阿萨希毛孢子菌中,基因型3型菌株产生溶血酶能力较强,4型菌株分泌酯酶活性较强,而产生明胶酶能力较强的3株菌株均属于基因型1型。血流感染中,阿萨希毛孢子菌具有DNA酶、溶血酶、酪蛋白酶和明胶酶活性的菌株比例均高于非血流感染。本研究中,仅有5株菌株无法形成生物膜,包括4株阿萨希毛孢子菌和1株T.dohaense。阿萨希毛孢子菌中,生物膜形成能力中等以上的菌株百分比高达73.2%,基因型1型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弱的菌株比例(40%)高于3型(12%,P=0.015)和4型(11.8%,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无论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强弱,毛孢子菌的生物膜对4种唑类药物均高度耐药,MBIC50>1024 μg/ml。唑类药物耐药机制方面,临床耐药菌16G1229的外排泵活性明显增高,外源性物质转运ATP酶编码基因A1Q106164和多效性耐药型转运蛋白Pdr11编码基因PDR11,氟康唑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FPKM值分别为367.94±14.41和339.99±16.9,可能是导致外排泵蛋白活性增加、唑类耐药发生的原因。多效性耐药型转运蛋白Pdr11中S1343T氨基酸置换可能是PDR11过表达的原因。无论是否存在氟康唑压力,ERG1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增高,可能在唑类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阐明了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力分布特征,调查了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布情况,并试验性建立了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折点。首次发现外排泵编码基因表达上调和EGR11的过表达,可能在阿萨希毛孢子菌的唑类耐药中发挥作用。背景:光滑念珠菌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常见的致病菌,光滑念珠菌天然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同时对棘白菌素的耐药性惊人地上升。Gcn5是最具代表性的赖氨酸乙酰转移酶,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所必需的物质。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敲除,探讨GCN5对光滑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和致病力的作用以及相应调控基因和通路的动态表达。方法:利用Alt-R CRISPR-Cas9系统,对光滑念珠菌ATCC 2001中的GCN5基因进行敲除和回补。通过(联合)药敏试验和连续稀释生长试验,检测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抗真菌药物和压力物质敏感性的影响。利用时间-杀菌动力试验,观察米卡芬净和氟康唑对gcn5Δ的杀菌和抑菌活性,分析光滑念珠菌的耐药发生频率和功能获得性突变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在转录水平,探索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THP-1巨噬细胞感染试验,观察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在巨噬细胞内生存能力的影响。结果:光滑念珠菌敲除GCN5后,对棘白菌素的敏感性增加了 2-4倍,对唑类和SCY048的敏感性增加了 2倍,对FK506(4 μg/ml)+米卡芬净和APX001A的敏感性增加了 8倍以上。GCN5的缺失使棘白菌素耐药相关性FKS突变体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和FK506的耐药性降低了 2-4倍。而联合FK506(4 μg/ml)的作用下,GCN5的缺失完全或接近完全逆转了 Fks介导的棘白菌素耐药性。GCN5的缺失显着增加了米卡芬净和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的杀菌或抑菌活性。敲除GCN5能够降低光滑念珠菌的耐药发生频率和功能获得性突变。与WT和gcn5Δ::GCN5相比,gcn5Δ菌株H3K9和H3K14的乙酰化水平显着下降,分别约为WT菌株的0.6倍和0.45倍。GCN5调控特定的转录网络,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粘附、细胞膜组分的生物合成、跨膜转运和跨膜转运蛋白活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光滑念珠菌敲除GCN5后,氟康唑压力下无法驱动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细胞壁组分和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米卡芬净压力下,gcn5Δ需要调动更多的基因来维持生存,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表现为表达下调,主要与细胞壁生物合成相关。gcn5△对THP细胞的杀伤作用更为敏感,GCN5的缺失显着降低了光滑念珠菌在THP细胞内的生存能力。结论:光滑念珠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Gcn5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压力应激反应和致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GCN5的缺失能够降低光滑念珠菌的耐药性和致病力,是潜在的抗真菌药物靶点。本研究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真菌感染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元力[4](202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演替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DLBCL在发病机制上尚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DLBCL的临床治疗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基因组是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必然会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肠道菌群是肿瘤的微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血液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DLBCL患者的肠道菌群,从健康状态的菌群结构组成,转为未治疗疾病状态下菌群结构组成,通过化疗,再转为治疗后状态下菌群的结构组成,呈现出DLBCL患者肠道菌群的病理性演替。目前,淋巴瘤与肠道菌群相关的研究较少,而DLBCL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尚无报道。本课题是研究DLBCL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演替,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纳入DLBCL患者25例,正常志愿者26例,无人为干预,均采集粪便1次,进行菌群多样性对照研究;第二部分纳入DLBCL患者17例,正常志愿者18例,对DLBCL患者进行4程化疗,采集正常志愿者粪便1次,DLBCL患者2次,化疗前后各1次,进行菌群多样性对照研究。目的:探索肠道菌群与DLBCL的关系,DLBCL患者肠道菌群与正常志愿者有无显着性差异,DLBCL患者肠道菌群是否发生了演替,是否存在核心菌群或优势菌群,为相关DLBCL肠道菌群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线。探索在化疗干预后,DLBCL患者完全缓解状态下,肠道菌群是否变化,是否发生肠道菌群演替,是否存在核心菌群或优势菌群,为DLBCL新药的研制和创建DLBCL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纳入的DLBCL患者25例和正常志愿者26例分为未治疗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第二部分,纳入的DLBCL患者17例和正常志愿者18例分为治疗前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根据4程化疗干预,以及治疗效果,17例DLBCL患者分为治疗后患者组、完全缓解组和非完全缓解组等。用16s rRNA检测方法对采集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α多样性分析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第一部分结果,β多样性分析,未治疗患者与正常对照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门、纲、目、科、属、种6个水平,显示出连续的生物进化关系,表现 为 P-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C-Gammaproteobacteria,O-enterobacteriales,F-Enterobacteriaceae,G-Escherichia-Shigella,S-Escherichia coli,其丰度在未治疗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ICRUSt预测宏基因组功能,Thiamine metabolism,Phenylalanine,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 代谢功能,未治疗患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第二部分结果,β多样性分析,P-Proteobacteria,C-Gammaproteobacteria,O-enterobacteriales,F-Enterobacteriaceae,G-Escherichia-Shigella,S-Escherichia coli 丰度在治疗后患者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但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在4程化疗后,F-Lactobacillaceae,G-Lactobacillus、S-Lactobacillusfermentum(发酵乳酸菌)的丰度在完全缓解患者明显高于未完全缓解患者。P-Fusobacteria(梭杆菌门),C-Fusobacteriia,O-Fusobacteriales,F-Fusobacteriaceae,G-Fusobacterium 的丰度在治疗后患者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和正常对照。结论:DLBCL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Proteobacteria门是DLBCL患者肠道优势菌群或核心菌群,Proteobacteria门可能在DLBCL发生机制中起作用。在4程化疗干预后,DLBCL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在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Proteobacteria门不再是优势菌群,完全缓解患者肠道菌群Lactobacillusfermentum 呈现优势,Lactobacillus fermentum 是完全缓解DLBCL患者肠道优势菌群,与淋巴肿瘤变化相关,是化疗干预和肿瘤消亡引起的肠道菌群演替。在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Lactobacillus fermentum的变化可以排除药物直接作用,与肿瘤的变化相关;Fusobacteria门丰度的几乎消失,可能是药物的直接作用所致,与肿瘤变化不相关;而Proteobacteria门的变化有很大可能与药物直接作用不相关,可进一步研究证实。Lactobacillusfermentum可能对DLBCL有抑制作用。

张洋[5](2021)在《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在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中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与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相关的代谢产物及其参与的代谢途径。并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结直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的差异性基因表达进行大规模筛查,探讨差异性表达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并探索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基因。研究方法:研究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代谢组学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我科室收治的236例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将留取的患者术前血液样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对样本进行检测并得到患者的血代谢图谱。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患者的原始临床及病理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患者分组,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不同分组结直肠癌患者的代谢图谱差异,找到组间有意义的差异代谢产物,并且验证这些代谢产物对不同分组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判别能力,以及产生组间差异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同时对所得利用HMDB在线数据库遴选脂代谢产物,并利用脂代谢产物数据及患者生存数据进行单因素Cox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基于脂代谢产物的预后模型,并利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独立预后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后价值。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研究,我们发现结直肠代谢产物主要富集于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所以为了进一步从分子层面上探究甘油磷脂代谢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我们从GO、KEGG和SMPDB数据库获取的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并将其与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数据(生存时间和生存状态)和差异基因表达矩阵相整合,获取包含生存数据的结直肠癌患者甘油磷脂基因表达矩阵,并对其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同时对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基于风险评分的预后模型。以风险评分为切入点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即大于或等于风险评分的患者划归为高风险组,小于风险评分的患者被划归为低风险组。通过对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M生存分析和ROC曲线分析及单因素和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进一步评估了该模型的预后意义。临床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预后相关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与各临床特征间的统计学关系,基于独立预后因素的列线图则直观呈现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基于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确定了高低风险组结直肠癌患者的基因特征,此外,针对甘油磷脂代谢和免疫浸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则进一步拓展了代谢与免疫之间的视野。结果:第一部分:(1)通过聚类分析将236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了2组,应用K-M生存分析发现两组之间存在生存差异,并发现其中1组的样本所属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较差且粘液腺癌较多。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我们对应寻找到175种差异性代谢产物,其多为脂肪酸、糖硫酯和糖磷脂等糖脂产物,主要参与甘油磷脂及鞘脂类代谢通路。(2)进一步对这175种差异性代谢产物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14种生存相关的代谢产物,并进一步对14种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基于六种代谢产物(高风险代谢产物:Cer、Ganglioside GT3、LysoPE、PA和PS,低风险代谢产物:Substance P)的预后模型,并且根据预后模型风险评分的中位值(0.875)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M生存分析提示高低风险组之间总体生存率具有显着差异(P<0.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明确风险评分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因素预测患者生存,1年,3年及5年ROC曲线的AUC值分别为0.769,0.711及0.723,体现了该模型预后生存的良好准确性。(3)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预后模型中四种代谢产物Cer、Ganglioside GT3及PA在Stage分期、T分期、N分期及M分期内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独立预后因素可以用来直观地计算结直肠癌患者1年、3年及5年生存率。第二部分:(1)基于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发现结直肠代谢产物主要富集于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所以为了进一步从分子层面上探究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91个甘油磷脂代谢基因在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中被发现,对57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差异表达甘油磷脂代谢基因表达矩阵及生存数据进行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我们确定了12种生存相关的甘油磷脂相关mRNA,并对12种生存相关的甘油磷脂相关mRNA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基于四种甘油磷脂mRNA(CDIPT、GDE1、JMJD7-PLA2G4B及PLA2G2D)的预后模型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根据风险评分中位值(0.988),患者被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且K-M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的生存率显着低于低风险组(P=0.00067),进一步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时间依赖性ROC曲线的AUC提示该模型预测患者1年(AUC=0.641)、3年(AUC=0.684)及5年(AUC=0.676)的生存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2)临床相关性分析提示,12种生存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AGPAT5、CDS1、GDE1、GPD1L、LCAT、AGPAT1、CDIPT、PLA2G2D及PLA2G5在结直肠癌病理分型、Stage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及M分期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独立预后因素(Stage和预后模型的风险评分)绘制的列线图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3)基因集富集分析分层显示高低风险组患者的富集途径,其中高风险组患者基因集主要富集于17个符合筛选条件的通路中(NOM P<0.05,FDR q<0.25),低风险组患者基因集主要富集于62个符合筛选条件的通路中(NOM P<0.05,FDR q<0.25)。此外,针对预后模型中的甘油磷脂代谢mRNA的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提示,CDIPT、GDE1和PLA2G4B与八种免疫细胞(调节T细胞、M0巨噬细胞、记忆活跃CD4+T细胞、活跃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记忆静息CD4+T细胞、静息树突状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具有线性相关性。(4)将576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建立免疫分型数据,然后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不同免疫分型之间存在生存差异(P=0.019)。我们找出所有的差异基因,利用差异基因的表达,将576例结直肠癌患者mRNA数据进行一致性聚类分析,进行了基因分型。我们再将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免疫分型及基因分型利用PCA进行免疫打分,将患者分为ICIscore-High和ICIscore-Low组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免疫得分高组和免疫得分低组之间生存状态具有差异(P=0.041)。然后我们根据免疫得分的高低将肿瘤数据分成高低免疫得分组,两组之间再次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利用得出的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在两组差异的富集通路中,也存在脂类代谢通路,这些通路主要为和脂肪酸、磷脂代谢相关的通路。(5)我们从肿瘤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下载了56例大肠癌的细胞系mRNA全基因表达矩阵,发现和GDE1的相关的共表达基因共有74个(|cor|>0.5,P<0.0001),其中正相关基因47个,负相关基因27个。其中通过这74个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我们发现甘油酯通路、磷脂腺肌醇通路、磷脂代谢通路、甘油磷脂通路等脂类通路在其中富集。此外,我们对这74个基因还进行了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脂类相关的鞘脂代谢信号通路与免疫细胞相关的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D-L1表达与PD-L1检查点通路在其中富集。结论:(1)脂代谢尤其是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其中Cer(d18:0/14:0)、Ganglioside GT3(d18:0/18:1(9Z))、LysoPE(22:6(4Z,7Z,10Z,13Z,16Z,19Z)/0:0)、PA(20:3(5Z,8Z,11Z)/24:1(15Z))、PS(20:4(5Z,8Z,11Z,14Z)/14:1(9Z))、Substance P这六种代谢产物与结直肠肿瘤预后相关,是影响结直肠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2)在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中的基因中,CDIPT、GDE1、PLA2G4B及PLA2G2D基因的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预测因子。而且这四个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3)脂代谢通路与免疫细胞共同作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发生发展,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其中GDE1可能作为比较关键的抑癌基因。

胡淼[6](2021)在《从基因层面探讨儿童ITP发病机制及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基因层面探寻ITP的发病机制,以及对患儿诊断和预后的影响;入组患儿均予扶正解毒方进行干预治疗,进一步研究基因缺陷是否会对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小板计数的提高、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以及出血分级改善有影响,为以后进一步从基因层面阐述扶正解毒方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将2018年03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儿科余惠平教授门诊的符合纳排标准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分型为持续性或慢性中医辨证为气不摄血证的患儿共2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检测,根据患儿基因报告的结果将其分为基因缺陷组和基因正常组。统计基因缺陷的阳性率、基因缺陷相关的相关因素分析以及分析具体可能导致ITP发病的基因缺陷,并根据基因检测明确患儿诊断及判断预后。两组患儿均予扶正解毒方颗粒干预治疗6个月,随访1个月。通过化验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记录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及出血分级量表,分别统计分析入组当天及治疗每个月的各项指标,研究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小板计数提高、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以及出血分级改善情况;探讨基因缺陷是否会影响扶正解毒方的疗效,为以后进一步从基因层面阐述扶正解毒方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2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分型为持续性或慢性中医辨证为气不摄血证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报告提示有无基因缺陷将其分为基因缺陷组和基因正常组,其中基因缺陷组13例,基因正常组8例。在研究过程中,因3例患儿在基因检测后明确诊断为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故剔除;另外,基因缺陷组有2例患儿因自行停药而脱落,故最终完成研究的基因缺陷组11例,基因正常组8例。其中,入组时基因缺陷组女孩8例,男孩5例,年龄分布在7个月~13岁,平均(6.04±3.598)岁;病程4~48个月,平均(18.92±13.690)个月;其中有2例患儿具有与血液系统或者免疫系统疾病的阳性家族史,入组当天血小板计数(53.00±23.944)×109/L。基因正常组女孩5例,男孩3例,年龄2~7岁,平均(4.50±2.000)岁;病程3~17个月,平均(8.88±4.734)个月;其中有2例患儿报告有免疫系统疾病的阳性家族史;治疗前血小板计数(42.09±19.488)×109/L。两组在性别、年龄、阳性家族史及入组当天血小板计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程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因缺陷阳性率及相关因素分析:两组共21例,ITP的基因缺陷组共13例,基因缺陷阳性率为61.90%(13/21)。且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s检验,年龄、性别、病程、阳性家族史及入组当天血小板计数与持续性、慢性ITP患儿基因缺陷不具有相关性(P>0.05)3.具体基因缺陷分析:在基因缺陷组中,各患儿基因缺陷大多不相同,PLA2G4A、RTEL 1与ITP发病高度相关且临床报道罕见,与ITP发病可能相关的基因大多临床表型为各种免疫缺陷,如:STIM1、BCL11B,在临床意义未明的基因中,LRBA出现频次最高。4.临床疗效上,本实验共19例分型为持续性或慢性的ITP患儿完成全程临床研究,其中基因缺陷组11例,治疗第1、3、6个月总有效率(以完全反应及有效为主)分别为9.09%(1/11)、9.09%(1/11)、27.27%(3/11)。基因正常组的总有效率(以完全反应+有效为主)分别为 12.5%(1/8),12.5%(1/8),37.5%(3/8)。两组治疗1、3、6个月的临床疗效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上,治疗6个月后,扶正解毒方对于基因缺陷组和基因正常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疗效显着,其中基因缺陷组治疗6个月中医证候疗效(以临床痊愈、有效、显效为主)为90.91%,基因正常组治疗6个月中医证候疗效(以临床痊愈、有效、显效为主)为87.5%,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扶正解毒方对两组治疗1、3、6个月血小板计数的提高效果一般,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时,治疗前后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知,时间对应的F=3.390,P=0.049<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组别对应的F=0.966,P=0.498>0.05,说明时间与分组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时间点两组间血小板计数升高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全程,基因正常组血小板计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基因缺陷组血小板计数变化随着时间变化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两组在治疗后期均呈上升趋势,且基因正常组上升幅度较基因缺陷组明显。7.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次症的各项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6个月后,两组进行同组内比较,证候总积分及主症(紫斑出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及次症(气短、自汗、少食、便溏)均较本组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次症的各项积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出血分级变化:治疗6个月后基因缺陷组出血分级改善的有效率(以痊愈、显效为主)为90.91%,基因正常组出血分级改善的有效率(以痊愈、显效为主)为87.5%,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不良反应:基因缺陷组和基因正常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格检查、尿常规、生化功能,未见异常,且治疗过程中对肝肾功能进行定期监测,未见异常,治疗全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10.随访:两组患儿在完成治疗后1个月内,都经电话或者面诊的形式进行了随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出血症状的反复或者血小板计数的明显降低,无其余不适。结论基因缺陷可能与ITP的发病相关,其中年龄、性别、病程、阳性家族史以及入组时血小板计数与ITP基因缺陷不具有相关性,其中PLA2G4A、RTEL 1免疫缺陷相关基因、LRBA可能参与了 ITP的发病。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ITP患儿的诊断和预后。基因缺陷之于扶正解毒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扶正解毒方对于基因缺陷的ITP患儿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及降低出血的风险,同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陈晓文[7](2021)在《Skp2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其对伊马替尼敏感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主要特征为骨髓造血生成大量未成熟的白细胞,其发病率高达新发成人白血病的20%。BCR-ABL融合基因目前被认为是CML发病的重要原因和基本特征,该融合基因表达可生成具备组成性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嵌合蛋白。在CML的临床治疗中,特异性BCR-ABL抑制剂,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可将患者生存率显着提高,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伊马替尼是(IM)一种通过阻断BCR-ABL蛋白的非活性构象的TKI,首次应用于CML的治疗,疗效显着,毒性较低。但仍有大量CML患者对伊马替尼不敏感或通过多种细胞机制产生耐药性。因此,在CML进展过程中筛选出有效的治疗靶点是非常迫切的,这将有助于提高CML在TKI药物治疗中的效果。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是由人Skp2基因编码的E3泛素连接酶。Skp2是一种C-Myc直接靶基因,在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多种恶性肿瘤中常发现有其表达上调。在血清缺乏的细胞中,Skp2过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周期素A积累和p27磷酸化依赖性的降解从而促进细胞进入S期。Skp2还参与其他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泛素化,包括细胞周期蛋白E和转录因子E2F1。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Skp2与许多实体肿瘤的化疗耐药性有关。如Skp2通过p27-CDKs-E2F1途径正向调节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MAD2)的表达,通过抑制Skp2可以增强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但Skp2在CML中的发生和抗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尚待明确。研究目的:比较CML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中Skp2的蛋白水平与m RNA水平。探究Skp2的异常表达在K562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在K562细胞中稳定敲减和过表达Skp2基因,检测细胞数量变化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在K562细胞中分别敲减和过表达c 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基因,检测Skp2的m RNA水平。检测抑制PI3K/Akt-CREB-Skp2轴后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变化。研究方法:1.收集24例新诊断的CML患者(研究组)和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对外周血样本进行白细胞分离。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两组样本中Skp2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2.人CML细胞系K562在37℃,5%的CO2条件下用的RPMI 1640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培养。构建基于PLK0.1的sh RNA-Skp2质粒,在K562细胞中稳定敲减Skp2,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稳定表达sh RNA-ctrl、sh RNA-skp2-1或sh RNA-skp2-2的K562细胞中Skp2蛋白水平,验证敲减Skp2基因的效果。通过细胞计数分析,比较K562细胞在Skp2稳定敲减和未敲减情况下的细胞增殖率,对稳定表达sh RNA-ctrl、sh RNA-skp2-1或sh RNA-skp2-2的K562细胞用Ed U染色及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检测Ed U阳性细胞与Hoechst 33342阳性细胞的比值。在K562细胞中转染Flag-Skp2质粒,对过表达Skp2的K562细胞行Western Blot分析,采用细胞计数分析法测定过表达Skp2的K562细胞的细胞数变化,并用Ed U染色及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检测Ed U阳性细胞与Hoechst 33342阳性细胞之比。3.利用Jas PAR软件对编码Skp2基因的上游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在Skp2启动子中发现一个潜在保守的CREB结合区(BR)。染色质免疫沉淀(Ch IP)分析证实CREB基因和Skp2启动子中CREB结合区(BR)的基因片段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构建一系列含野生型CREB-BR(WT)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缺失CREB-BR的突变型(MUT)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K562细胞与含有野生型或突变型Skp2启动子区的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以及Flag或Flag-CREB质粒共转染K562细胞,转染后取细胞溶解物,使用荧光素酶测定其转录活性,用Western Blot法验证CREB的过表达效果,同时通过q RT-PCR测定Skp2的m RNA水平。K562细胞与含有sh RNA-CREB基因或sh RNA-ctrl基因共转染,转染后行Western Blot法证实基因敲减效果,荧光素酶分析转录活性。用q RT-PCR测定CREB基因敲减前后K562细胞中Skp2 m RNA水平变化。4.用伊马替尼(1μmol/L)处理稳定表达sh RNA-ctrl、sh RNA-Akt、sh RNA-CREB或sh RNA-Skp2的K562细胞24 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与sh RNA-ctrl组比较,通过三次实验得出相对细胞活力。用二甲基亚砜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预处理K562细胞4 h,伊马替尼(1μmol/L)处理24 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与对照组比较,通过三次实验得出相对细胞活力。用伊马替尼(1μmol/L)处理稳定表达sh RNA-ctrl、sh RNA-Akt、sh RNA-CREB或sh RNA-Skp2的K562细胞24 h,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3/7活性和PARP的裂解。K562细胞分别加用和不加Ly294002预处理再加用伊马替尼(1μmol/L)处理24 h,试剂盒检测caspase-3/7活性并用Western Blot分析PARP的裂解。研究结果:1.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kp2在CML患者中异常表达。收集24例CML患者和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白细胞,CML样本显示Skp2的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着上调。数据表明CML患者Skp2表达上调,Skp2蛋白水平与m RNA水平呈一致性改变。2.Skp2是K562细胞增殖的关键。在K562细胞中稳定敲减Skp2基因,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敲减了Skp2的K562细胞的细胞数量显着减少。Ed U分析显示敲减Skp2的K562细胞增殖能力显着低于对照组细胞。3.Skp2过表达影响K562细胞的增殖。与敲减基因结果相反,通过过表达Skp2基因,K562细胞数量增加。与此相关,Skp2过表达导致K562细胞中Ed U阳性细胞百分比显着增加。4.Skp2通过CREB转录调控。利用Jas PAR软件对Skp2编码基因上游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在Skp2启动子中发现一个潜在的CREB结合区(BR)。染色质免疫沉淀(Ch IP)分析显示,CREB能和Skp2基因中CREB结合区(BR)的基因片段特异性。构建一系列包含野生型CREB-BR(WT)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缺失CREB-BR的突变型(MUT)PGL3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含有WT或MUT的Skp2启动子区以及Flag或Flag-CREB的质粒共转染K562细胞,野生型CREB-BR(WT)转录活性在过表达CREB后明显升高,但突变型质粒(MUT)和p GL3空载体转录活性未见明显升高。相反,野生型CREB-BR(WT)转录活性在稳定敲减CREB基因的K562细胞中降低,同样突变型构建体(MUT)和PGL3空载体均未显示转录活性的改变。5.CREB的稳定敲减导致K562细胞中Skp2 m RNA水平显着降低。鉴于CREB的转录活性是由其第133位丝氨酸磷酸化后被活化的,我们试图评估野生型的Flag-CREB和第133位丝氨酸被突变的Flag-CREB-Ser-133A对Skp2表达的影响。野生型的Flag-CREB能够上调Skp2的m RNA水平,但第133位丝氨酸被突变的Flag-CREB-Ser-133A对于Skp2的m RNA水平无明显的调控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在K562细胞中Skp2的表达在转录水平受到CREB的调控。6.抑制PI3K/Akt-CREB-Skp2轴增加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用伊马替尼处理(1μmol/L)CREB或Skp2稳定敲减的K562细胞并观察其存活率,CREB或Skp2稳定敲减的K562细胞在伊马替尼处理后表现出细胞活力的急剧下降。7.CREB或Skp2的敲减导致伊马替尼处理的K562细胞中caspase-3/7活性的显着增加。caspase-3/7的活化是对伊马替尼治疗敏感性的响应,CREB或Skp2稳定敲减的K562细胞在伊马替尼处理后与对照组细胞药物处理后相比,caspase-3/7的活化及PARP的裂解更明显。8.PI3K/Akt信号通路在关联CREB的激活及Skp2的表达中起到特定的作用。在K562细胞中稳定敲减Akt或使用LY294002来抑制PI3K/Akt通路,结果导致伊马替尼处理的K562细胞活力显着下降,Skp2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3/7活化及PARP裂解明显增强,说明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更加敏感。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初治C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Skp2高表达,并且Skp2高表达对CML细胞增殖至关重要。从机制上讲,在K562细胞中Skp2受PI3K/Akt-CREB信号通路的转录调控。此外,稳定敲减Skp2的表达或阻断PI3K/Akt-CREB通路可显着提高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

刘志强[8](2021)在《槲皮素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体外验证槲皮素抑制骨髓瘤细胞(U266)的增殖和降低小鼠单个核细胞(RAW264.7)定向分化破骨细胞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266细胞株,通过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U266细胞后,CCK-8检测U266细胞的增殖状况。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通过槲皮素处理RAW264.7细胞,用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P)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破骨细胞的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标志蛋白表达。结果:在相同的时间下,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U266细胞的增殖作用在逐渐降低;在相同的槲皮素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增加,U266细胞的增殖作用逐渐降低。当IL-17以50ng/ml的浓度作用于RAW264.7细胞时,细胞定向分化为破骨细胞,通过TRAP染色观察细胞大多变成由多个核形成的巨细胞和Western blot法、RT-PCR法检测到TRAF6、c-fos、NFATc1的表达;不同浓度槲皮素预先刺激RAW264.7细胞时,TRAP染色细胞随着浓度的增加观察到多个核形成的巨细胞逐渐变少,且相应的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检测到TRAF6、c-fos、NFATc1表达量同样随着槲皮素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1.槲皮素在体外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2.槲皮素能够抑制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赵志蕊[9](2021)在《P2RY2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尽管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生存较前延长,但长期生存仍然较差。AML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与染色体和基因异常密切相关。P2RY2基因的表达产物P2Y2受体(purinergic receptor P2Y,G protein-coupled,2)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通过与肿瘤微环境中炎症及信号因子的相互作用,激活下游相关信号传导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肿瘤迁移,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其在AML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拟对P2RY2基因在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AML患者的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P2RY2基因在16例非恶性血液学疾病患者和89例初诊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AML患者P2RY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初始治疗前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选用TCGA数据库中179例AML患者临床资料,同步分析P2RY2基因与AM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P2RY2基因在非AML-M3型的AML患者中表达低于非恶性血液病患者(P=0.011);2.P2RY2基因在非AML-M3型AML患者中相对低表达与患者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比值增高相关(P=0.003);3.P2RY2基因在DNMT3A、IDH2、TET2基因突变型的AML患者中表达低于野生型的AML患者(P=0.047、0.034、0.013);4.在正常核型的AML患者中P2RY2基因低表达与TET2基因突变有关(P=0.047);5.在AML预后风险分层中预后良好组患者P2RY2基因表达高于预后中等患者(P=0.002);6.AML患者中P2RY2基因相对高表达组比相对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更长(P=0.034)。结论:P2RY2基因在非AML-M3型的AML中低表达。其低表达与AML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值升高以及DNMT3A、IDH2、TET2基因突变有关,正常核型AML患者中P2RY2基因低表达与TET2基因突变相关。P2RY2基因低表达的AML患者预后不良。

苏湛[10](2020)在《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文中认为RARA融合基因阴性早幼粒细胞分化急性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异常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深入,也是疗效最显着的一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该病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阐明也是最透彻的。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发生断裂重排,与其它基因结合产生X-RARA(X代表一系列伙伴基因)融合基因是APL最重要的驱动基因突变。最常见的重现性染色体异常是15和17号染色体易位,即t(15;17)(q22;q12-23),约占所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的95%-98%。这种易位的结果是PML和RARa基因的断裂重组,产生PML-RARa融合基因。作为特异性针对此融合基因的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的出现使得该病的预后出现了逆转性的改变。然而,有少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例,其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甚至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但却未检测到RARA融合基因。这类白血病也被称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ike leukemia,APLL)。其分类也不确定,有作者将其归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FAB分类法)。多年来,APLL的分子生物学异常一直未明确。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包括 RARA、RARB 和 RARG 三种亚型。这三种亚型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其序列和功能高度相似。维甲酸X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s,RXRs)是另一个核受体超家族的子家族,其也高度保守,序列与RARs有类似性。而且RXRs与RARs发挥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者曾猜测RARB及RARG在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APLL中或许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通量检测技术方兴未艾,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研究工具,许多疾病基因异常得以发现。近数年来,部分APLL的驱动基因突变陆续出现报道,重现性RARB和RARG融合基因均在APLL中探寻到,既往研究者的猜想得到验证。然而,亦有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患者并不存在RARs家族成员的融合基因。以上说明了 APLL基因组异常的异质性,也提示各研究者对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中RARs成员异常的关注。由于APLL相对发病率较低以及新研究技术的出现,APLL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探寻mRNA水平的异常,特别是RARs及RXRs。目的:检测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探寻mRNA水平的异常。探寻包括RARs、RXRs家族成员在内的新基因突变,融合基因及转录本,以阐明该类疾病的分子病理学基础。方法:选择4例无RARA基因重排的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提取单个核细胞。提取RNA并建cDNA库;进行二代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和PCR,Sanger测序,以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下载TCGA数据库的AML数据,比对分析实验标本的转录组表达谱特征。结果:各病例中均检测到新的融合基因,但均未发现有RARs或RXRs成员的融合基因。1例病例中检测到RXRA、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1例病例中检测到RARA、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1例病例中检测到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与TCGA-LAML数据库的比对显示,病例组表达谱特征不同于经典M3或非M3组,显示有其独特性。结论:在RARA重排阴性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中,发现新的融合基因;发现RARA、RARB和RXRA基因的新转录本。该类病例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特征。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是-?类具有争议的白血病,其表现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这类白血病宄竟是原发性急性白血病,还是以急粒变起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直至近年来,有研宂发现此类疾病可能存在不同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的分子生物学异常,2016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遂将其列为单独分类。然而目前研宄证据仍不充分,因此WHO仅将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作为暂定类型。不同于实体肿瘤,软组织肿块或骨质破坏在白血病中极为罕见。此二类现象散见于文献报道,通常为单发肿物或骨骼破坏,且单独出现。目前己报道的Ph+AML病例均未有此二种现象。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一例表现为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其同时存在多处软组织肿物及多发骨骼破坏,此种现象尚为首次报道。其化疗反应亦较差,生存期短,显示出不良预后。=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PET/CT已成为肿瘤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最有效手段。在血液肿瘤领域,PET/CT主要应用于淋巴瘤的诊疗,而较少应用于白血病检查。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报道的病例以PET/CT为显影手段,充分发挥其检测优势。目的:本研究展示了一例伴有多发肿物及溶骨损害的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ET/CT特征;并探讨了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这一可能的疾病实体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髓变的鉴别要点。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新诊断的1例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宄对象;抽取骨髓,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核型分析;应用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Sanger测序明确BCR-ABL融合苺因碱基序列。18F-FDG PET/CT显像明确全身肿瘤浸润情况。结果:1.病史追溯,该患者为急性发病过程,预后不良。2.核型分析显示存在Ph染色体。RT-PCR及Sanger测序分析确定BCR-ABL融合基因存在,且无突变。3.18F-FDG PET/CT显示全身骨髓、肝、脾均有高代谢;并有多处骨骼破坏及软组织肿物。结论:1.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的临床独特性,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需要更深入的研宄进一步来明确。2.首次报道了急性白血病存在多发肿物和骨骼破坏的病例。

二、磷酸脂酶基因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酸脂酶基因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KDSR调控鞘脂代谢与未折叠蛋白反应参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细胞来源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构建sgRNA质粒
        2.3 cDNA克隆
        2.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5 质粒转化
        2.6 目的质粒提取
        2.7 包装质粒
        2.8 CRISPR/Cas9文库筛选
        2.9 生存竞争实验
        2.10 细胞功能学实验(凋亡,周期以及分化检测)
        2.11 透射电子显微镜
        2.12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测浓度及变性
        2.13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2.14 RNA-seq分析
        2.15 氨基酸的质谱定量分析
        2.16 蛋白质合成检测
        2.17 鞘脂的质谱定量分析
        2.18 药物处理
        2.19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CRISPR/Cas9文库筛选影响白血病生存的重要鞘脂酶
    2 MV4-11和MOLM13细胞中KDSR基因敲除后细胞功能和形态学变化
    3 KDSR敲除导致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蛋白下调
    4 KDSR敲除后通过富集KDS可抑制UPR信号通路
    5 内质网应激诱导剂可特异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
    6 KDSR抑制或KDS积累可增强白血病细胞对Tunicamycin的敏感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鞘脂在生理和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乌拉草传统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1.1 乌拉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 乌拉草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 常见念珠病研究进展
        2.1 口腔念珠病研究进展
        2.2 系统性念珠病研究进展
    3 白色念珠菌与宿主作用研究进展
        3.1 白色念珠菌毒力因素
        3.2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识别
        3.3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反应
        3.4 白色念珠菌免疫逃避策略
    4 念珠病临床用药及作用机制
        4.1 一线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4.2 中药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分离及筛选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仪器设备
        1.3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乌拉草提取物制备
        2.2 乌拉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2.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乌拉草CM-70 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3.2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筛选
        3.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3.4 CM-D90 组分硅胶柱层析分离
        3.5 硅胶分离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比较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乌拉草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2.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3 实验结果
        3.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3.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乌拉草活性组分体内抑菌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2.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影响
        2.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3 实验结果
        3.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3.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的影响
        3.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乌拉草活性物质及作用靶点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2.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2.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2.4 成药靶点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3.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3.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3.4 成药靶点考察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一
Abstract 1
中文摘要二
Abstract 2
课题一、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与药物敏感性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菌株来源
        (二) 测序和分型分析
        (三) MALDI-TOF MS鉴定分析
        (四)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结果
        一、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分布
        (一) 总述
        (二) 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布
        二、评价不同鉴定方法对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
        (一) 分子鉴定方法
        (二) MALDI-TOF MS的鉴定
        (三) 分子分型
        三、毛孢子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一) 微量肉汤稀释法
        (二) 试验性临床流行病学折点的建立
        (三) 评估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
        四、罕见菌种Trichosporon dohaense导致的侵袭性感染
        (一) 病例调查
        (二) 菌株鉴定
        (三)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四) 文献综述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毛孢子菌致病力的分布特征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试验菌株
        (二) 毛孢子菌的胞外酶
        (三) 毛孢子菌的生物膜
        (四) 数据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
        (一) 总体分布
        (二) 阿萨希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
        二、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生物膜
        (一) 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分布
        (二) 生物膜的药物敏感性分布
        (三) 生物膜的生长曲线
        (四)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阿萨希毛孢子菌唑类药物耐药机制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试验菌株
        (二) 生长曲线
        (三) 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分析
        (四) 唑类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五) 外排泵活性的检测
        (六) 转录组测序分析
        结果
        一、生长曲线
        二、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结果
        三、唑类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四、外排泵的活性分析
        五、转录组测序分析
        (一) 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二) 表达差异分析
        讨论
        小结
课题二、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试验菌株
        (二) GCN5突变体的构建
        (三) 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的检测
        (四) (联合)药敏试验
        (五) 连续稀释生长试验
        (六) 时间-杀菌动力试验
        (七) Western blot分析
        (八) RNA提取、RT-PCR和转录组测序分析
        (九) THP-1吞噬试验
    结果
        一、生长曲线
        二、GCN影响细胞壁的合成
        三、敲除GCN5增加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四、敲除GCN5降低光滑念珠菌的组蛋白乙酰化
        五、GCN5调控特定的转录网络
        六、氟康唑压力下转录组的改变
        七、米卡芬净压力下转录组的改变
        八、缺失GCN5降低光滑念珠菌在THP细胞中的生存能力
    讨论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毛孢子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念珠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演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未治疗DLBCL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图示
第二部分 化疗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图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肠道菌群对血液病影响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表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在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中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代谢组学概述
    1.2 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
        1.2.1 样本采集、预处理
        1.2.2 代谢组学常用分析技术
    1.3 数据统计方法
        1.3.1 单变量分析方法
        1.3.2 多变量分析方法
    1.4 代谢组学在疾病中的应用
        1.4.1 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1.4.2 药物在体内代谢方面的应用
        1.4.3 肿瘤的诊断方面的应用
        1.4.4 其他方面的应用
    1.5 脂质异常与癌症的发生及发展相关
    1.6 脂代谢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1.7 研究脂代谢为肿瘤治疗提供的新思路
    1.8 免疫细胞浸润与肿瘤的关系
        1.8.1 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1.8.2 免疫细胞对肿瘤的促进作用
    1.9 脂代谢与免疫反应之间关系
第2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结直肠癌脂代谢产物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3 样本来源
        2.2.4 样本处理
        2.2.5 分析条件
        2.2.6 数据处理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23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信息的获取
        2.3.2 聚类分析后生存分析
        2.3.3 相关代谢旁路的研究
        2.3.4 差异代谢产物风险模型的建立
        2.3.5 临床相关性分析
        2.3.6 以独立预后因素为基础的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
    2.4 讨论
第3章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与甘油磷脂通路相关的代谢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基因分析
    3.1 前言
    3.2 研究材料
        3.2.1 样本基因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的获取
        3.2.2 mRNA功能富集分析
        3.2.3 研究应用软件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4.1 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数据的获取
        3.4.2 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的预后相关基因筛查
        3.4.3 以预后模型为基础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3.4.4 以独立预后因素为基础的列线图
        3.4.5 GSEA富集分析
        3.4.6 预后模型与免疫浸润细胞的关系
        3.4.7 利用免疫分型与高低风险组得到免疫Score,根据免疫Score高低进行生存分析
        3.4.8 GDE1和肿瘤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之间的共表达基因
    3.5 结果
        3.5.1 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数据的获取
        3.5.2 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的预后相关基因筛查
        3.5.3 临床相关性分析
        3.5.4 以独立预后因素为基础的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
        3.5.5 GSEA富集分析
        3.5.6 免疫浸润分析与脂代谢基因相关性
        3.5.7 免疫分型、基因分型、免疫得分之间的生存分析
        3.5.8 GDE1和肿瘤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之间的共表达基因
    3.6 讨论
    3.7 总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从基因层面探讨儿童ITP发病机制及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中医综述
        1. 中医病名与文献来源
        2. 病因病机
        3. 现代中医对ITP的治疗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二、西医综述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诊断与预后
        3. 现代医学对ITP的治疗现状
        4. 基因组医学与儿童ITP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讨论分析
        1. 从基因层面探讨相关基因与ITP的发病关系
        2. 基因检测对ITP患儿诊断和预后的影响
        3.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4. 儿童ITP的中医病因病机
        5. 扶正解毒方解读与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CRF表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论文成果
    参与课题
    获得奖项

(7)Skp2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其对伊马替尼敏感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Skp-2 在恶性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8)槲皮素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槲皮素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关系
    参考文献

(9)P2RY2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临床标本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引物设计
        2.2.2 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
        2.2.3 总RNA提取
        2.2.4 cDNA逆转录
        2.2.5 Real-time PCR
    2.3 治疗及评价标准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P2RY2 基因在AML中的表达情况
    3.2 P2RY2 基因表达与AML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3.3 P2RY2 基因表达与AM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2RY2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的分子异常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Ⅰ
    符号说明Ⅰ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文章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伴肿物及溶骨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ET/CT特征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Ⅱ
    英文摘要Ⅱ
    符号说明Ⅱ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义献
综述 维甲黢受体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
    参考义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要成绩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磷酸脂酶基因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KDSR调控鞘脂代谢与未折叠蛋白反应参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研究[D]. 刘樵.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苏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D]. 于淑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演替的研究[D]. 元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在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中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D]. 张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6]从基因层面探讨儿童ITP发病机制及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D]. 胡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Skp2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其对伊马替尼敏感调控机制的研究[D]. 陈晓文.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槲皮素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刘志强.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P2RY2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 赵志蕊.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10]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D]. 苏湛. 山东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磷酸酶基因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