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础练习(三)

数学基础练习(三)

一、数学基础练习(三)(论文文献综述)

董文彬[1](2021)在《小学生多角度数学思维发展路径探索——以课后习题资源的运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的教学思维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课后习题作为促进数学理解、发展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资源,成为小学数学教材中一道亮丽丰富的图景。本文以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从体会数学观察的多元性、增强数学理解的多维性、经历数学探究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深度挖掘教材习题资源,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数学思考,让学生的数学多元思维路径在深度学习中真实发生,进而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苏芹[2](2021)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文中提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圆柱的特征、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和一个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对图形测量原理及其方法的已有认识,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感受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谢毅[3](2021)在《基于数学本质的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为例》文中指出四则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掌握了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的关系,理解并概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梳理和归纳。本单元分为四个小节,共5个例题、3项练习,需要6个课时来完成。

孙柏尧[4](2020)在《重组练习,让练习教学更有效——四(下)“四则运算”习题教学个案》文中指出[原题呈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页练习二,第10题(如下图)。本题作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学中的一道拓展性练习,在自己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错误率很高,一直反思自己的教学,埋怨此题出现的过早。因为学生在刚刚学了"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在练习二中就出现了此题,而且解决此题的第一小题要用到括号,感觉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翻看《教师教学用书》,里面也未曾单独为它置有一词。

邵官华,陶肖锋[5](2020)在《由辨析到明理 从计算到推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括号”的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括号"的教学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呈现具有辨析性的学习材料,在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概括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通过专项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按要求编制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常红梅[6](2020)在《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算术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数学的初级形态,专门研究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算术在科学、数学、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在清末民国时期,算术作为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和初中均设置,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62年才取消初中算术。初中算术作为小学算术的承接,是算术学科更高阶段的学习,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强调运算原理的学习与研究。初中算术同样与初中代数、几何相结合,在教科书中设置简单的代数、几何知识等。本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1902—1949)初中算术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四个时期,即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中期(1923—1936)、民国后期(1937—1949),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探究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形式、内容体系、编写特点等;总结影响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整体特点;挖掘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者所持的数学教育观;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典型经验。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6个部分。1.清末时期,学习日本学校制度建设经验,建立中国近代新学制与新型数学课程制度。教科书编写群体主要以留日人员为主,以翻译、编译日本教科书为主。在近代教科书审定制度初定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出版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教科书的本土化探索奠定了基础。代表性教科书在编写理念、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新颖性、生活化的特点。2.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民国政府建立新型的民主共和体制,制订、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在模仿日本等国外教科书的基础上,教科书编写逐渐本土化。教科书内容体系注重小学算术与初中算术的衔接性,凸显了初中算术实用性与生活化的特点。代表性教科书编辑者展现了先进的数学教育观,为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民国中期,中国学制系统取法欧美,1922年建立“六三三”学制。初中实行混合数学,算术与代数、几何、三角相融合编排设置。1929年转为混合与分科制并行。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坚持混合与单科并行策略,教科书呈现多元化趋势,编写出版达到了民国时期的高峰。混合数学教科书呈现各科知识巧妙融合及融入数学史内容丰富的特点,单科初中算术教科书注重算术内部各科知识的衔接性。4.民国后期,基本沿用“六三三”学制,数学课程标准在1936年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商务印书馆和正中书局、开明书店为代表的出版机构在资源短缺、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坚守教科书的出版,推动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辑、出版保持平稳前进。《实验初中算术》、《国防算术》、《中级算术》的编写出版极具代表性。5.阐释1902至1949年间分数概念表述与分类表述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数概念表述经历了份数定义、商定义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的复杂演变过程。分数分类表述经历了不同时期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繁分数的表述演变。演变过程同样体现出分数如何使用及继承中国传统分数表述方法和接纳域外分数界的数学文化的演变。6.通过上述五部分的具体分析,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有: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及日本、欧美的影响。探析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特点,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有益经验。

王圆圆[7](2020)在《动手实践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动手实践学习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动手实践学习使得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并重新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动手实践学习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也不禁产生以下疑惑:(1)一线教师对动手实践学习的应用现状如何(2)不同教学内容动手实践学习的现状如何(3)在进行动手实践学习时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带着重重疑问笔者在实习期间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以新课标为依据选定动手实践学习作为研究方向,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课堂观察及行动研究法。在查阅动手实践学习的相关文献获得一定理论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以及课堂观察调查目前一线数学课堂中进行动手实践学习的现状,以现状为依据进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并以S市W小学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后,针对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学习所存在的问题作出教学计划的整改,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轮行动研究。行动后会及时进行研讨、访谈,最后做出反思总结。最终研究表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动手实践学习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结合使学习更有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六条可行性的操作建议:(1)精心计划动手实践教学(2)把握动手实践学习时机(3)组织动手实践学习管理(4)重视动手实践学习的语言表述(5)培养动手实践学习的操作习惯(6)总结反思评价相结合。

肖清清[8](2020)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与教学实施的重要资源,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小学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既是深化拓展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提升学生思考探究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小学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研究成为了教科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选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进行现状分析对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进行探究。分析得出,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具有习题数量分布不均、习题类型衔接不强、习题情境设置不够、习题编排方式欠佳、习题呈现方式单调的局限。本研究认为,针对以上的不足主要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计策略以及具体案例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的基本构想。要突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的现有不足,提出了以下五个策略:加大“统计与概率”比例,加强学生数据分析能力;适当增加实践题型,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合理增设科学素材,培养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科学安排编排方式,促进学生整体把握知识;适当丰富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不仅需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需发展学生的能力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进一步优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课后习题选材需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课后习题编排需要遵循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课后习题呈现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数学素养提供平台。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小学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真正发挥小学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

张新昕[9](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陈斐[10](2020)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国家极其重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深度融合.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正不断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与此同时,在课堂上使用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应运而生.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功能强大、资源丰富、操作简单等多种优势,因此它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鉴于此,交互式电子白板得到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研究,致力于探索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原则及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首先,对国内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与方法,并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第三,通过问卷调查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对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所持态度、使用程度和认知程度,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影响.第四,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探索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和策略.第五,分别从概念课、习题课和综合实践课三种类型的课中选取一节课进行实践研究,并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这三节课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最后,简要概述了通过本研究所得出的关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结论,并反思了研究的不足,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通过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第二,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三,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第四,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时,要遵循目标明确、多元互动、适度使用、以生为本、启发引导等五项原则.第五,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时,可以采用“激趣导入,引人入胜;灵活运用,促进教学;多种手段,引发冲突;加强互动,激活思维;巧妙转化,加深理解;深化训练,彰显魅力;梳理回顾,深化提高”等七条教学策略.

二、数学基础练习(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基础练习(三)(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生多角度数学思维发展路径探索——以课后习题资源的运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会数学观察的多元性,发展多角度思维
二、增强数学理解的多维性,发展多角度思维
三、经历数学探究的多样性,发展多角度思维

(2)“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材内容简析
    1. 提供类比猜想的机会,感受合情推理的价值。
    2. 重视直观操作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强调思考过程的有序表达,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4. 注重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几点教学建议
    1. 在探索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2. 在应用过程中锻炼思维,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数学本质的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建议
        1. 加强知识的前勾后联,形成知识结构
        2. 重视知识迁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四则混合运算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建议
        1. 重视观察和审题,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有理有据的表达
        2. 加强对比和分析,感受“规定”的合理性
        3. 丰富“你知道吗?”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解决问题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建议
        1. 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图意、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2. 丰富学生解题经验,梳理解题的策略和方法。

(5)由辨析到明理 从计算到推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括号”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辨析明理中培养概括能力
    (一)在辨析中明晰四则运算的结果变化
    (二)在尝试中发现括号的含义与用法
    (三)在比较中归纳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用多种形式提升运算能力
    (一)巩固练习,培养检查习惯
    (二)专项练习,巩固运算顺序
三、在计算练习中培养推理能力
    (一)添括号,使运算结果尽可能大或小
    (二)添加括号,使算式的结果相等
    (三)添加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6)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1902—1911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2.1 清末时期历史背景
    2.2 数学教育制度
        2.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2.2.2 初中(高等小学)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2.4 高等小学用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以《高等小学用最新笔算教科书》为例
        2.4.1 编译者简介
        2.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2.4.3 内容简介
        2.4.4 名词术语
        2.4.5 具体例析
        2.4.6 特点分析
    2.5 初中算术教科书译作个案分析——《中学算术新教科书》
        2.5.1 编译者简介
        2.5.2 编写理念与主要内容
        2.5.3 具体例析
    2.6 小结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3.1 民国初期历史背景
    3.2 数学教育制度
        3.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3.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3.4 个案分析——以《中学校用共和国教科书算术》为例
        3.4.1 编者简介
        3.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3.4.3 内容简介
        3.4.4 名词术语介绍
        3.4.5 具体例析
        3.4.6 特点分析
    3.5 数学家寿孝天的数学教育观
        3.5.1 寿孝天与杜亚泉、蔡元培
        3.5.2 寿孝天对我国近代数学教育的贡献
        3.5.3 数学教科书及教授法编写中体现的数学教育观
    3.6 小结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4.1 民国中期历史背景
    4.2 混合时期(1923—1928)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4.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4.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4.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4.2.4 个案分析(一)——混合数学中的算术
        4.2.5 个案分析(二)——以《现代初中教科书算术》为例
    4.3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4.3.1 课程标准的演进
        4.3.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4.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4.3.4 个案分析——以《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算术》为例
    4.4 小结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5.1 民国后期历史背景
    5.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5.2.1 数学教育制度
        5.2.2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5.3 个案分析(一)——以《实验初中算术》为例
        5.3.1 编写理念
        5.3.2 主要内容、具体例析
    5.4 个案分析(二)——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算术》为例
        5.4.1 编者及教科书简介
        5.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5.4.3 内容简介
        5.4.4 具体例析
        5.4.5 特点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1902—1949年初中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分数概念表述及分类表述之演变
    6.1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6.1.1 分数由来及其认识
        6.1.2 清末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概念表述之演变
        6.1.3 民国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6.2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分类表述之演变
        6.2.1 编译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6.2.2 自编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7.1.1 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本身的影响
        7.1.2 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7.1.3 日本的影响
        7.1.4 欧美的影响
    7.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7.2.1 宏观特点
        7.2.2 微观特点
    7.3 启示与借鉴
        7.3.1 教科书的编辑与出版传递一种文化担当
        7.3.2 探寻教科书编写的实用性
        7.3.3 学习教科书编着者的智慧与甘于奉献的精神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动手实践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标对动手实践的要求
        (二)学生自身发展所需
        (三)动手实践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动手实践学习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动手实践学习的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实践的概念
        (二)动手实践学习
第二章 行动研究前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的整理
    二、研究方法的确定
        (一)理论部分的研究方法
        (二)实践部分的研究方法
    三、动手实践学习的现状调查
        (一)教师访谈
        (二)课堂观察
    四、动手实践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流于形式
        (二)动手实践学习中师生定位不准确
        (三)动手实践学习的学具、形式单一
        (四)缺乏应有的动手实践学习评价
第三章 行动研究过程
    一、行动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行动研究前的教材分析
        (二)行动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三)行动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确定行动研究的教学内容
        (五)确定行动研究的教学目标
        (六)确定行动研究的教学模式
    二、行动方案的实施
        (一)第一轮行动方案的实施
        (二)第二轮行动方案的实施
第四章 行动研究后
    一、研究结论
        (一)动手实践学习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实践学习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操作演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动手实践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结合使学习更有效
    二、研究反思
    三、教学建议
        (一)精心计划动手实践教学
        (二)把握动手实践学习时机
        (三)组织动手实践学习管理
        (四)重视动手实践学习的语言表述
        (五)培养动手实践学习的操作习惯
        (六)总结反思评价相结合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8)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1.1.2 数学学科素养及其相关研究的兴起
        1.1.3 新时代国家对教材建设的重视
        1.1.4 我国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现状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的学理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教科书
        2.1.2 教科书习题设计
        2.1.3 小学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
    2.2 理论依据
        2.2.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2.2 数学学科素养
        2.2.3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2.2.4 多元智能理论
    2.3 小学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对学生的价值意蕴
        2.3.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3.2 巩固拓展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第3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的现状分析
    3.1 设计现状
        3.1.1 课后习题设计的表层分析
        3.1.2 课后习题设计的深层分析
    3.2 设计特点
        3.2.1 重视“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强调基础性
        3.2.2 注重实践训练,体现应用性
        3.2.3 紧密联系实际,凸显生活性
        3.2.4 循序渐进编排,注重发展性
        3.2.5 体现图文结合,发挥可读性
    3.3 设计局限
        3.3.1 习题数量分布不均,不利于学生素养发展
        3.3.2 习题类型衔接不强,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
        3.3.3 习题情境设置不够,不利于科学精神培养
        3.3.4 习题编排方式欠佳,不利于学生思维开拓
        3.3.5 习题呈现方式单调,不利于学习兴趣激发
    3.4 问题归因
        3.4.1 编写理念落后,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3.4.2 应试观念固化,忽视习题设计长远价值
        3.4.3 偏离课程标准,影响习题设置有效落实
第4章 优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的基本构想
    4.1 基本理念
        4.1.1 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4.1.2 坚持数学素养理念
        4.1.3 体现生活发展需求
    4.2 基本原则
        4.2.1 基础性与拓展性原则
        4.2.2 综合性与开放性原则
        4.2.3 情境性与实践性原则
        4.2.4 灵活性与多样性原则
        4.2.5 科学性与趣味性原则
    4.3 基本目标
        4.3.1 聚焦三维目标,引导学生素养发展
        4.3.2 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兴趣氛围
        4.3.3 强化探究实践,引领学生自主建构
    4.4 基本策略
        4.4.1 适度加大统计比例,加强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4.4.2 适宜增加实践题型,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4.4.3 合理增设科学素材,培养学生科学理性思维
        4.4.4 科学安排编排方式,促进学生整体把握知识
        4.4.5 适当丰富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B
致谢

(9)“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二、研究问题域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母亲文化
        (二)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行动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一)行为决策理论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伦理
        (五)研究者的反思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五)家庭经济因素
反思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10)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5.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5.3 “经验之塔”理论
2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概述
    2.1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概念与功能
        2.1.1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概念界定
        2.1.2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功能
    2.2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2.2.1 功能强大,提高效率
        2.2.2 资源丰富,方便教学
        2.2.3 生动形象,化静为动
        2.2.4 激发兴趣,主动探究
        2.2.5 多元互动,展示思维
        2.2.6 化繁为简,降低难度
3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3.1 问卷调查研究的设计
        3.1.1 调查研究目的
        3.1.2 调查研究对象
        3.1.3 调查问卷设计
    3.2 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
        3.2.1 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3.2.2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4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策略
    4.1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4.1.1 目标明确原则
        4.1.2 多元互动原则
        4.1.3 适度使用原则
        4.1.4 以生为本原则
        4.1.5 启发引导原则
    4.2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2.1 激趣导入,引人入胜
        4.2.2 灵活运用,促进教学
        4.2.3 多种手段,引发冲突
        4.2.4 加强互动,激活思维
        4.2.5 巧妙转化,加深理解
        4.2.6 深化训练,彰显魅力
        4.2.7 梳理回顾,深化提高
5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5.1 案例一:概念课教学——以“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为例
        5.1.1 教学背景分析
        5.1.2 教学过程及其分析
        5.1.3 教学反思与总结
    5.2 案例二:习题课教学——以“二年级上册《练习三》”为例
        5.2.1 教学背景分析
        5.2.2 教学过程及其分析
        5.2.3 教学反思与总结
    5.3 案例三:综合实践课教学——以“四年级下册《优化》”为例
        5.3.1 教学背景分析
        5.3.2 教学过程及其分析
        5.3.3 教学反思与总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1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2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数学基础练习(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多角度数学思维发展路径探索——以课后习题资源的运用为例[J]. 董文彬. 教育科学论坛, 2021(02)
  • [2]“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J]. 苏芹. 小学数学教育, 2021(Z2)
  • [3]基于数学本质的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为例[J]. 谢毅. 山东教育, 2021(Z1)
  • [4]重组练习,让练习教学更有效——四(下)“四则运算”习题教学个案[J]. 孙柏尧.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0(12)
  • [5]由辨析到明理 从计算到推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括号”的教学实践[J]. 邵官华,陶肖锋.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0(06)
  • [6]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常红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动手实践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行动研究[D]. 王圆圆.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8]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课后习题设计研究[D]. 肖清清.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斐.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数学基础练习(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