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体与其内接四面体体积之间的不等式关系

四面体与其内接四面体体积之间的不等式关系

一、四面体与其内接四面体体积间的一个不等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侯廷凯[1](2020)在《自走铁矿分段矿房法开采工艺与采场结构参数研究》文中指出云南新平鲁电矿业有限公司自走铁矿为缓倾斜~倾斜~急倾斜、薄~中厚~厚,中等稳固的矿体,上下盘围岩中等稳固,地质品位38.85%,属于中低品位难采矿体,对矿石贫化要求高,综合地质(薄夹石无法剔除)品位约38%,采出品位要求≥35%,相应的贫化率须控制在9%以下,由于矿体复杂难采,传统采矿方法工艺难以解决矿石损失贫化大等问题,急需研究开发新的采矿方法和工艺参数。论文以自走铁矿1480~1430中段分段矿房法开采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室内力学试验,结合矿山实际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式,对分段矿房法采场合理的结构参数进行稳定性分析和优化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15.0建立了该矿段的物理模型,通过接口将模型转换到FLAC3D5.01中进行后期开挖模拟。先对分段高度进行优化,按照每步10m高度进行开挖,模拟了分段(阶段)高度为10、20、30、40、60m时采场稳定性,选出最佳分段高度;之后在该分段高度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间柱尺寸和不同矿房跨度的回采模拟方案,研究不同尺寸参数下采场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通过分析得出最优矿块尺寸。(1)根据加工部门对矿石品位的要求和开采技术经济条件,提出了分段矿房法等采矿新方法、新工艺,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分段矿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初步的结构参数。(2)通过FLAC3D对分段高度进行优化,按照每步10m的高度进行开挖,发现当分段高度达到40m时,开挖过程中采场顶板发生了拉伸破坏区域,间柱部分有贯通的剪切破坏塑性区出现,30m分段时采场处于稳定状态。不同分段高度下采场开挖形成的最小主应力均未超出岩体的抗拉强度,采场顶底板和上下盘的竖向横向位移量均处在采场安全位移的范围内,综合分析选取分段高度为30m;(3)对矿块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保持顶柱5m不变,按照间柱4m、5m、6m,矿房跨度15m、18m、21m、24m进行模拟,拟定了12种方案进行模拟,综合分析选取最优矿块结构参数为顶柱5~6m、间柱5m、矿房跨度15m。论文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力学实验基础上,采用ANSYS 15.0建立了该矿段的物理模型,并通过接口将模型转换到FLAC3D5.01,对自走铁矿分段矿房法采场稳定性和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优化,得到了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为矿山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袁斌[2](2020)在《颗粒群体形态特征量化及对弃碴堆积体剪切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弃碴堆砌体是山区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人工建造岩土体,以岩块为主。作为由大量不规则坚硬颗粒构成的临时体系,其力学参数取值一直是颗粒力学中的研究难点。以往的研究多以颗粒随机生成为主,随着图像识别和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使得颗粒的精细描述成为现实。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新建地方铁路叙永至大村线核桃湾隧道出口右侧弃碴场灰岩弃碴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颗粒几何外形为核心评价指标,基于弃碴颗粒群体形态特征量化,结合室内大型三轴压缩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试验,分析颗粒群体形态对弃碴堆积体剪切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开展颗粒群体形态对弃碴堆积体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对于弃碴场稳定性评价中弃碴堆积体岩土参数的选取、丰富弃碴场边坡设计理论、促进山区铁路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及避免水土流失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借助CT扫描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获得了弃碴颗粒的三维形态信息。利用球谐函数实现了对颗粒三维形态的精准重构,并通过重构颗粒与实体颗粒体积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颗粒球谐函数重构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颗粒相似转动惯量椭球体的概念及计算公式,重新推导和改进了适合利用球谐函数计算各个颗粒形状量化指标的计算公式。(2)根据改进后的公式计算出每个样品颗粒的形状指标,包括颗粒球度、棱角度、伸长率、扁平率、最大投影球度、形状因子等6个形状指标。其中棱角度、伸长率、扁平率、最大投影球度、形状因子等5个形状指标因两种等效椭球体的计算方法有两个取值。用这11个参数对样本集颗粒开展形状特征评定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形状指标进行降维分析,计算分析了各个形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主成分分析结果中的第一主成分作为单颗粒形状量化指标F1*,其取值与颗粒球度、伸长率、扁平率呈正相关,与棱角度呈负相关。计算出每一个样品颗粒的F1*,并作出形状参数累计分布曲线图,利用曲线图来对粒组群体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和量化。并利用球谐函数实现了对粒组群体形态特征的重构。(3)进行了弃碴堆积体室内大型三轴压缩试验,试验设计了0.1 MPa、0.2MPa、0.3 MPa三个不同围压,得到了三个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以及抗剪强度指标,为离散元数值模拟试验细观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4)利用PFC3d建立了与室内试验条件相同的数值模拟试验,通过对比数值模拟试验和室内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标定了离散元模型的细观参数。在细观参数确定后,针对不同群体形态特征粒组分别进行0.1 MPa、0.2 MPa、0.3 MPa围压下数值模拟三轴压缩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设置围压、轴压、轴向应变、环应变监测。利用监测数据绘制了不同粒组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分析出颗粒群体形态特征对弃碴堆积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5)在进行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叙大铁路核桃湾隧道出口右侧弃碴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弃碴场边坡三维概化离散元模型,通过模拟得到的位移云图和监测点位移数据分析了该弃碴场边坡的失稳过程;将滑带依次替换为具有不同群体形态特征的粒组后,再进行失稳模拟,研究粒组群体形态特征对弃碴场稳定性及失稳过程的影响。

杨果[3](2019)在《ZrCo储氚合金抗歧化机理及掺杂改性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色和可再生是人类对能源的追求目标,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熔盐堆应运而生,以应对未来的能源需求。钍基熔盐堆(TMSR)所使用冷却剂中的Li、Be以及控制系统的B在中子的照射下会产生大量的氚,为减少氚向周围环境排放而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熔盐堆中氚的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ZrCo合金因其室温下具有较低的吸放氢平台压,优良的吸放氢动力学及固氦性能,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铀的储氚材料,同时也被国际热核实验堆作为候选氚储存和传输材料。但是,ZrCo合金在高温释氢过程中发生歧化,造成合金储氢容量衰减是阻碍其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造成这个问题的微观机理尚不清楚。由于氚具有放射性,价格昂贵不易保存,直接研究ZrCo合金储氚性能比较困难。氚与氢、氘具有相同电子数,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类似。因此,实验上常常用氢和氘来替代氚进行研究。同时,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量子力学的第一性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模拟计算。本文针对ZrCo合金释氢过程中发生的歧化现象,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通过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元素替代前后ZrCoH3的电子结构和原子局域结构,揭示了ZrCo合金发生歧化的内在机理,从理论上预测可能的抗氢致歧化的金属元素,为实验研究提供指导性依据,并从实验上研究氢同位素效应对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论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VASP软件,研究了占据在ZrCoH3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的结合能,以及掺杂前后不同位置氢原子与Zr(或其替代元素)、Co(或其替代元素)之间的成键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ZrCoH3晶胞结构中,3Zr和1Co所围成的间隙位置(4c2(0 y 1/4))以及2Zr和2Co所围成的间隙位置(8f1(0 y z))处的氢原子结合能较低,而2Zr和2Co所围成的间隙位置(8e(x 0 0))处的氢原子结合能相对较高,意味着8e位置的氢原子不稳定引起合金发生歧化。在元素掺杂前后的ZrCoH3中,氢原子与Zr(或其替代元素)之间的结合显示出强的离子键和弱共价键特征,与Co(或其替代元素)之间的结合显示出弱的离子键和强共价键特征。系统研究了元素替代前后ZrCoH3中H(8e)所在四面体的体积与相应的Zr-H(8e)键键长以及扩散势垒同氢致歧化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Ti、Hf、Ni、Fe单独掺杂ZrCoH3、Ti和Ni共掺杂ZrCoH3,可以影响Zr-H(8e)键长、8e位的大小和氢原子从8e位扩散到近邻位置的能量势垒,从而抑制或加速歧化。基于此,认为可以从H(8e)所在四面体的体积、相应的Zr-H(8e)键长综合评估元素替代对ZrCo合金抗歧化性能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研究了V、Nb、Ta和Ru等元素分别替代ZrCoH3中Zr和Co后的原子局域结构和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V、Nb和Ta替代Zr后,H(8e)所在四面体的体积变小和相应的Zr-H(8e)键变长,因此推测它们的替代能够改善ZrCo合金抗歧化性能。而Ru等替代Co的元素则加速合金歧化。形成热和内聚能分析表明,当V和Nb以一定的比例掺杂ZrCo后,形成的新合金能够稳定存在。Nb替代ZrCoH3中的Zr后,氢原子从8e位置扩散到最近邻的H(4c2)位置,需要的克服的能垒大约为0.03eV,低于替代前的能量势垒,证明Nb部分替代Zr能够改善合金抗歧化性能。研究了ZrCoH3、ZrCoD3和ZrCoT3的电子结构以及不同占位的氢、氘和氚原子在晶胞中的结合能,同时实验研究了氢及其同位素氘对ZrCo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同位素与其周围的原子所形成的局部结构保持一致。氚化物和氘化物的稳定性强于氢化物;对于在8e位置的原子,氢原子的不稳定程度同样高于氘和氚。氢同位素只影响ZrCo合金的活化性能,对储氢容量几乎没有影响,在完全活化条件下,吸氢总量几乎一致。ZrCo合金吸/放氘的平台压略高于吸/放氢的平台压,呈现出正的同位素效应。氢同位素对ZrCo合金的歧化效应则是氘致歧化程度低于氢致歧化,由此推论氚致合金歧化的程度可能更低。

吴永存[4](2019)在《回旋加速器的频率与磁场的调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体肿瘤的早期诊断,然而只有PET是完不成成像工作的,它需要配套回旋加速器。在国内,生产用于PET诊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回旋加速器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高频系统是回旋加速器正常运行的重要辅助系统,高频谐振腔的性能,直接决定着高频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着加速器的性能。高频谐振腔在回旋加速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重力、热损耗和束流负载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高频腔体产生微小形变,进而导致其谐振频率偏移,以致高频工作频率与谐振腔的谐振频率不匹配。论文首先介绍了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以及谐振腔基本参数,对回旋加速器谐振腔进行了模拟研究,尤其对腔体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等参数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将分别用不同的软件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高频系统参数比较,验证了热损耗引起腔体产生形变、导致腔体频率偏移,证实了 HFSS和CST分析谐振腔的有效性,为谐振腔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针对回旋加速器运行过程中谐振腔频率会逐渐变化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高频功率源的频率实时与高频腔中加速电场的频率匹配的方案,这一方案与调节腔体频率相比,无须为谐振腔设置自动稳频装置,简化了腔体结构,降低了成本。所采用的高频系统不自带低电平控制功能,低电平控制直接地避免了直接接触高压的危险,为加速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的前提,但是需由PLC完成工作频率扫描、幅度稳定、相位稳定及打火保护等控制功能。低电平控制系统对加速腔压及相位精度分别控制在±1%和±1°内,实现了对其前馈功率、反射功率、相位和腔体频率等参数的自动控制。同时,为了实时对回旋加速器工作状态进行远程监控,采用WinCC完成了与上位机用户界面系统的通信,实现了人机交互。此外,为了保障高频系统的稳定运行,建立了完整联锁保护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实施保护。为满足等时性加速的要求,当高频功率源的工作频率发生改变时磁场强度也应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励磁电流的大小需要做相应的调节,使得粒子回旋频率与高频腔体频率相匹配以克服滑相。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静磁场模型模拟不同励磁电流下回旋加速器的平均磁场,然后理论分析磁场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最后得到励磁电流在小区间变化时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根据计算的不同谐振频率对应的最佳励磁电流,完成励磁电流的自动跟频。在保证最大碳膜束流的情况下,实验得到不同谐振频率对应的最佳励磁电流,使理论得以验证。根据其关系实现了励磁电流自动调节,克服了滑相,保证了法拉第束流的稳定输出。该方法使得励磁电流能够快速、准确的寻找并跟踪谐振腔频率,克服了频率偏移导致的滑相,完成束流的稳定输出。

朱海默[5](2019)在《滇东南都龙锡矿铜街-曼家寨采场东邦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云南省马关县都龙矿区是我国重要的锌锡矿产资源地之一,随着矿区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一系列的水文及工程地质问题,对矿山后期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都龙锡矿铜街-曼家寨露天采场东邦为研究对象,对东邦的典型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矿区后期采矿工程的安全性提供可靠地质依据。铜街-曼家寨露天采场位于老君山南麓,构造单元处于华南褶皱西南缘,滇东南坳褶断带,文山-马关隆起南端的老君山复式背斜。采场地质结构异常复杂,变质岩分布范围广,当前采场的剥采线为9301180m。随着采场剥离由南向北的推进,场区内东邦地区的边坡高度逐渐加大,形成了多级组合台阶的高边坡。本文在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之上,开展采场区工程地质调查和勘察,查明了研究区中滑坡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深入分析采场东邦边坡基本特征、稳定性影响因素、采场区稳定性分区及原滑坡的成因,并运用极限平衡法及数值模拟方法,对采场东邦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和数值分析,对矿区东邦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东邦边坡岩性大多为云母片岩和二云石英片岩,受到强风化影响,大多具有散状结构,坡体呈组合台阶状,边坡坡度较陡,受到断层以及次级构造的影响,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容易在暴雨等不良天气的影响下发生滑坡和崩塌。研究区划分为三个区,根据各个分区的岩性特征及滑坡形式,Ⅰ、Ⅲ两个区为稳定性较差区域,Ⅱ区为次不稳定区域,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分为复杂地区i区以及中等复杂地区ii区;东邦边坡岩体现主要为散粒岩体,在自然工况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局部处于欠稳定状态。当采剥至终了线时,此时边坡为岩质边坡,边坡在自然工况与暴雨工况下局部处于欠稳定状态;采剥现状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圆弧破坏,采剥终了边坡破坏形式主要为折线破坏;可能发生浅中层牵引式滑坡。最后本文提出现状边坡的锚杆加固方案,并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稳定性有显着提高。

齐丹丹[6](2018)在《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的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球体积是高中立体几何中的传统内容。刘钝先生曾言:“在古代,对圆的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民族数学水平的标尺。”同理,对球体积的认知程度也是一个民族数学水平的体现。球体积的准确计算需以微积分为基础。故,一方面球体积公式的正确得出在微积分创立之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球体积公式的正确得出是萌芽微积分思想的珍贵机遇。球体积公式探索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阿基米德、刘徽等数学家在探索球体积准确公式的过程中曾大量地使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球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科学求真精神:古代的希腊、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数学家在计算球体积公式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屡战屡败;却也屡败屡战。发展了不同方法体系指导下的球体积计算成果。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球体积公式让学生的思维大放异彩。课后反馈中,有些同学用“数学的思维真奇妙”,“数学思维真的天马行空”来描述其对球体积方法多样性的欣赏。根据笔者的研究调查,86.2%的学生渴望了解球体积公式的由来。然而,上海教科书仅用三行文字陈述了球体积公式这一结果;其他版本的数学教科书,虽在阅读材料部分有些补充内容,但整体而言,其对球体积的陈述也较为简洁。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指明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三行字的球体积公式教学法显然与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有所出入。为了贯彻课程标准理念、为了高中学生可以领略其中蕴含的微积分思想、为学生进一步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故笔者从HPM视角下出发,对球体积公式进行了行动研究。首先,对21世纪前的西方早期球体积相关教科书进行深度研究,以勾勒出球体积公式计算方法的历史脉络。其次,以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相关理论为指导,设计相应的球体积方法教学方案;对教学方案进行两轮教学实践;并根据课堂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最后给出球体积相关的教学建议和教科书编写建议。本研究共开发了四个课例:HPM视角下的球体积公式类比法教学、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祖暅原理法教学、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切片法教学、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拓展课教学。本论文研究如下三个问题:1、学生对于数学史融入球体积公式的教学有何看法?数学史视角下的球体积公式教学是否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2、数学史融入球体积教学能否帮助学生克服原本的认知障碍?3、哪些与球体积有关的历史材料适合融入数学课堂?通过行动研究计划、行动、反馈、反思四环节,笔者针对以上三个研究问题得到如下结论:1、球体积行动研究前测问卷显示,学生希望了解球体积相关的数学史。行动研究表明学生愿意了解球体积公式发生、发展的历史。因此,数学史视角下的球体积公式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有积极影响。2、HPM视角下的球体积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了球体积公式的计算过程;促进了对曲边几何体度量方面的认知;锻炼了类比推理思维;培养了微积分的基本思想。3、由于学生具有思维多样性,因此可融入数学课堂的球体积历史材料是多样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集中于四种球体积讲解方式:开普勒等人的小锥体求球体积相关史料、和算中切片法求球体积相关史料、祖暅原理求球体积相关史料、阿基米德的类比法和杠杆法求球体积等相关史料。此外,学生对历史轶事是有着相当程度的情感倾向,故与数学家相关的史料可酌情融入。综上所述,数学史融入球体积公式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意义的,高中数学教师可从不同角度开发相关的数学史融入球体积教学相关课例。

吴升[7](2017)在《苹果树冠层三维重建及可视化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苹果树是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的果树树种,苹果树种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适宜的树形结构、合理的冠层光分布对提高果树光合利用效率,提升果树的产量和果品质量以及有效防治病虫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选择合理的树形和改善树冠分布一直是果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却面临着相关树形冠层的定量化计算分析方法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匮乏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植物学、数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虚拟植物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基于实测数据构建果树冠层三维结构模型并进行可视化计算,从而作出精准的分析和评价,是有效提升果树科研和生产定量化水平的途径,是当前果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生产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在果园自动化管理、品种培育、农技虚拟培训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解决基于三维冠层模型的苹果树定量化计算分析的问题,本文主要开展苹果树冠层三维重建、语义特征表达、可视化计算方法研究,并集成研发虚拟修剪培训软件系统,具体内容如下:(1)综合利用三维数字化、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和设备,并结合人工测量等方式,系统获取苹果树一个生长周年的冠层三维结构化数据,建立了基于多尺度信息融合的果树形态结构获取方法和流程,实现对苹果树三维冠层结构生长周年的连续观测和数据获取,为三维冠层重建提供精确的数据基础。(2)提出一种基于点云的果树冠层精确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基于致密点云的拓扑结构来解决具有复杂分枝结构的果树冠层点云中的连通拼接错误闭环、细小枝条缺失以及枝条半径精确求解问题,从而实现落叶期果树冠层精确重建;然后,根据叶冠点云的局部和全局特征,提出椭球分层的点云密度收缩算法实现器官点云分离,从而实现冠层叶片的快速自动重建;最后,构建基于物理的模型实现点云的变形与编辑。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识别出的叶片数占冠层总叶片数的90%以上,叶面积指数的正确率大于95%,叶片倾角偏离5°以内的叶片数占总叶片数的90%以上。提出一种基于物理的植物三维扫描点云模型变形算法,对一株果树点云模拟风吹的变形模拟,变形动画比较平滑,为果树风吹落果虚拟仿真研究提供技术支撑。(3)提出一种基于四层域图的果树冠层结构语义模型及重建方法,解析不同树形苹果树冠层分层语义特征,利用图域理论,构建苹果树树冠分层、分形、分域及有向树连通的语义关系模型,基于统计理论,构建枝干分布数学模型及叶片分布模型,从而实现冠层三维结构快速重建。由模型构建的不同树形冠层三维模型和人工测量数据对比,构建的模型总枝量误差率小于8%,长枝比和短枝比误差率均小于5%,总叶片数误差率小于6%,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为树形分析、整形修剪及虚拟仿真实验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4)利用果树三维冠层模型,构建基于Z-buffer算法的冠层太阳直射光和有效辐射(PAR)传输模型,构建基于Turtle的天空散射光和有效辐射传输模型,实现一种基于三维的果树冠层光分布计算方法,和实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在a=0.05水平下P值为0.948。对苹果树不同树形冠层结构光分布三维可视化计算模拟,对比分析我国广泛种植的三种树形的苹果树冠层结构,结果表明,冠层叶片接收的光合有效辐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同比叶面积占有率,所有树形PAR的占有率均由上至下依次递减,开心形苹果树树冠PAR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间部位,而疏散分层形和自由仿锤形根据其主枝分布规律,其冠层PAR在冠层中上部基本平均分布,且上部的叶面积的比率明显增大。(5)基于Agent软件架构思想和技术,整合果树冠层建模方法和光分布计算方法,开发苹果树建模及可视化计算服务原型软件系统(Applevcss),集成苹果树冠层三维重建、语义特征表达、可视化计算分析等功能模块,面向虚拟修剪技术培训等典型应用提供交互式软件工具。从系统运行效果来看,本文研发的苹果树三维建模和三维可视化计算技术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虚拟辅助修剪系统中,为虚拟修剪过程提供修剪操作的实时交互、修剪效果可视化展示、修剪决策的定量化计算分析,从而为果园管理、品种培育、农技虚拟培训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软件工具。

法赛(Faisal)[8](2017)在《双线平行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珍贵,对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中,一种高效的方式就是隧道。在隧道的设计时,经常会采用并行的两孔的布置形式。两孔隧道的施工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影响围岩的应力状态和位移,而且对地表位移及支护荷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并行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回顾了双线平行隧道的研究现状,接下来对大连香工街~沙河口站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方式及沉降测量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介绍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以及盾构掘进的FLAC3D实现。在进行了地质参数敏感性反分析和上软下硬地层地铁盾构施工反分析之后,结合双孔并行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双孔并行隧道先后开挖的三维计算模型。通过不同计算模型的对比,得出了影响地表沉降的四个因素:隧道的间距、围岩条件、掘进方式以及隧道埋深,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地表横向沉降范围随着上覆土层厚度的变大而变大,而地表的最大沉降量的变化趋势与地表横向沉降范围的变化趋势相反(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隧道的间距越大,地表沉降曲线的双峰形态越明显。当间距大于3D时,地表沉降曲线与两条隧道分别施工的叠加曲线几乎相同。(3)盾构隧道穿过的土层的主要成分是粉细砂、粉质粘土。当粉细砂不含水或者含水量很小时,其稳定性非常好。因此,当开挖土体的主要成分是粉细砂时,盾构施工所造成的地表沉降往往很小。相比来说,粉质粘土的稳定性就差得多。粉质粘土条件盾构施工所造成的地表的沉降很大。因此,在对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该尽量避开粉质粘土地层。(4)不同的施工方式造成的地表沉降也不同。其中同向同时开挖造成的地表沉降最大,逆向同时开挖造成的沉降比前者小,同向不同时开挖造成的地表沉降最小。在施工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同向不同时的开挖方法。(5)在复杂条件下对隧道地质参数敏感性进行反分析,中风化钙质板岩的C1、φ1对于测点位移的影响是最大的,其他参数对拱顶和拱底的影响都不大。从位移的极差值曲线图分析可以看出,强度参数对位移的影响比刚度参数的要大,主要通过C、φ值对位移产生影响。将反演参数计算值与已知监测位移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现场监测值略小于数值计算结果,相对误差最大为9.62%,反演的结果令人满意,证明了反分析参数的可靠性。

胡钊华[9](2016)在《流变压铸过共晶铝硅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铝合金具有密度小、重量轻、比强度高、导电导热性好等优点。此外,铝在提炼及加工过程中较易实现清洁化生产,铝制品具有很高的质量回收率,因此铝在航空、航天、汽车、计算机、电子通讯和家电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使用率最高的轻金属。Al-Si系合金是铝合金中最重要的一类合金之一,随着Si含量增加,合金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磨性、耐热性等都会提高。因此,过共晶Al-Si合金,尤其是高硅铝合金,是发展高强耐磨耐高温铝合金的方向。但是,Si含量的提高导致合金析出粗大的初生硅,严重割裂基体并显着降低力学性能,极大地阻碍了该系列合金的应用推广。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有效细化初生硅尺寸、改善合金性能的工艺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高压铸造是一种能够细化晶粒、实现近净成形的先进成型技术。半固态流变压铸技术可以看成是流变加工和高压铸造的结合,它同时具有流变加工和高压铸造诸如铸件组织优良、生产效率高、能耗低、近净成形、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金属成形最具发展前途的技术之一。但是现有的流变压铸研究集中在低Si含量的共晶、亚共晶Al-Si合金上,关于过共晶Al-Si合金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过共晶Al-Si合金,尤其是高硅铝合金的流变压铸成形研究,有望实现初生硅细化的目标,同时克服常规液态铸造下的缺点,获得优良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并为过共晶Al-Si合金半固态流变成形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本文以Al-15Si-4Cu-0.5Mg和Al-20Si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机械旋转滚筒制浆工艺对流变浆料组织的影响;首次研究了RE(La、Ce)变质和流变加工复合处理对流变浆料微观组织的影响。采用优化的最佳流变制浆工艺和复合制浆工艺对Al-15Si-4Cu-0.5Mg和Al-20Si合金进行流变压铸成形,研究其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探讨其强化机理。对Al-15Si-4Cu-0.5Mg合金进行耐磨性能测试,研究流变处理对合金耐磨性能的影响,探讨其磨损失效机理。利用Flow-3D软件对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在机械旋转滚筒中的流场、温度场、浓度场进行模拟,分析流变处理对它们的影响,探讨流变加工对初生硅形核、生长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不同滚筒转速和浇注温度下Al-15Si-4Cu-0.5Mg和Al-20Si合金添加RE(La,Ce)前后流变浆料的组织演变,探明了机械搅拌制浆和复合制浆的影响规律。机械滚筒能制备出初生硅细小均匀、铝树枝晶破碎、合金相细小弥散的流变浆料。变质和流变加工复合处理进一步减小初生硅颗粒尺寸和体积率。添加稀土后Al-15Si-4Cu-0.5Mg和Al-20Si合金分别形成偏聚在枝晶间的长针状Al4(FeMnSiCuRE)和Al2Si2RE相,流变处理可以显着细化针状稀土相并使其在基体弥散分布。Al-15Si-4Cu-0.5Mg合金机械搅拌制浆和复合制浆的最佳工艺皆为660 oC浇注、60r/min转速;Al-20Si合金机械搅拌制浆和复合制浆的最佳工艺皆为750 oC浇注、60r/min转速。对比发现,流变压铸Al-15Si-4Cu-0.5Mg和Al-20Si合金的微观组织优于常规高压铸造。流变压铸使初生硅形貌由复杂的板条状、板块状、不规则形状转变为明显细化的板块状,其平均颗粒尺寸、体积率都小于而圆整度大于高压铸造得到的样品。流变压铸破碎了树枝晶和骨骼状α-AlFeMnSi相,细化了偏聚的Al2Cu共晶组织并使其在基体分布均匀。添加0.5 wt.%RE(La,Ce)有效地变质共晶硅。稀土变质和流变加工复合处理进一步细化初生硅的尺寸,降低其体积率,并提高圆整度;与此同时,还细化了偏聚在合金中的针状Al4(FeMnSiCuRE)和Al2Si2RE相,使它们在基体均匀分布。阐明了半固态流变压铸、稀土变质和流变加工复合压铸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Al-15Si-4Cu-0.5Mg和Al-20Si合金分别在660 oC浇注、60 r/min搅拌和750 oC浇注、60 r/min搅拌下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此外,也阐明了它们在流变压铸下的凝固特点。研究了流变铸造Al-15Si-4Cu-0.5Mg合金的耐磨性能,揭示了合金的磨损机制。低摩擦速度、摩擦载荷下合金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流变铸造合金中初生硅的细化、圆整化,Al2Cu共晶团簇、α-AlFeMnSi相的细化、均匀化有效提高合金的局部抗力并减少对基体表面氧化层的破坏,有效提高合金的耐磨性能。高摩擦速度、摩擦载荷下,合金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液态铸造合金中粗大的初生硅和骨骼状α-AlFeMnSi相容易破碎、脱落加剧基体磨损并促进基体氧化腐蚀。流变铸造合金中初生硅的细化、圆整化、α-AlFeMnSi相的细化、均匀化有效降低其破碎、剥落的倾向,同时更好的避免基体的加剧氧化腐蚀,进而提高合金的耐磨性能。利用Flow-3D软件对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在机械旋转滚筒中的流场、温度场、浓度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机械滚筒的剪切力和自重带动合金熔体进行圆周螺旋运动,运动的同时熔体内部出现强对流。机械滚筒对熔体产生激冷作用,滚筒的高速转动使其温度场、浓度场趋于均匀。机械滚筒内初生相的形核生长特点如下:激冷效应使得熔体显热迅速得到释放,熔体温度迅速降低到理论凝固点以下获得极大的过冷度,初生相获得较大的形核率。后续熔体的流入和相变潜热的释放使得大部分晶胚重新熔入熔体,贴近滚筒内壁的晶胚获得持续过冷而成长为晶核。高速转动的滚筒促使滚筒内壁的晶核进入熔体成为自由晶,同时使得熔体温度场、浓度场趋于均匀,最终使得自由晶以等轴或球状方式生长。阐明了流变加工对初生硅形核、生长的影响。机械旋转滚筒的激冷效应增大了熔体凝固的过冷度、提高了预存Si原子碰撞形成硅十面体和五角多面体的概率、提高了初生硅的相变驱动力,使得四面体和八面体组合成五瓣星形初生硅的形核机制得以启动,导致Al-15Si-4Cu-0.5Mg合金中出现五瓣星形初生硅。流变加工增大熔体过冷度从而提高八面体初生硅的形核率。机械滚筒高速转动引起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溶质的高速扩散,促进了八面体初生硅顶角、棱边的生长,使其形成内部有孔洞的普通八面体初生硅。机械滚筒搅拌引起的剪应力促使八面体初生硅凝固生长的过程中顶角、棱边附近靠近固液前沿的晶内区域更容易出现位错团簇。机械滚筒高速转动使熔体内的初生硅颗粒受到强烈的剪切力,同时初生硅颗粒间碰撞加剧,容易造成八面体初生硅在顶角、棱边附近的{100}晶面形成裂纹并沿着{110}晶面解理,导致初生硅颗粒的破碎,达到细化初生硅的目的。阐明了稀土变质和流变加工复合处理对初生硅生长的影响。机械滚筒引起的激冷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初生硅颗粒的形核率,其高速转动引起熔体的强对流促使更多的稀土元素被吸附到初生硅<112>方向的生长前沿,提高“杂质诱发孪晶”效率;另一方面,在温度均匀的环境下,均匀分布的稀土元素以稀土化合物的形式包围、甚至紧贴着初生硅析出,进一步阻碍其生长,起到细化作用。将优化的Al-15Si-4Cu-0.5Mg合金流变制浆工艺成功用于车用空调压缩缸体的生产,制备的产品质量优良、可热处理,其耐压性能远远高于高压铸造,表明过共晶Al-Si合金流变加工工艺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王建伟[10](2016)在《黄土—基岩滑坡滑带土特性及形成机理研究 ——以延安二庄科滑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处于黄土高原地区,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黄土与其下伏基岩接触关系的控制和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的影响,成为我国滑坡灾害频发的地区,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黄土-基岩滑坡作为滑坡灾害的一种类型,广泛分布于延安地区,影响着区域经济建设。本文以延安二庄科黄土-基岩滑坡为例,对该滑坡进行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研究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滑带土与滑体土的物理性质、滑带土的力学性质及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研究区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对二庄科滑坡进行现场调查、勘探、工程地质测绘等,获得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坡基本特征,并通过分析,得到滑坡形成的条件。(2)通过现场采集土样,并进行室内试验,得到滑带土与滑体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直剪试验,获得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下滑带重塑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值,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抗剪强度指标c、φ随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变化规律。(3)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并结合定量分析,认为二庄科滑坡当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处于不稳定状态。但是,在遇到连续强降雨的条件下,滑坡将有可能复活并重新滑动,因而需要对该滑坡进行必要的治理措施。(4)通过ANSYS建立模型,利用FLAC3D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得到:滑坡在滑动前,原始斜坡后存在有拉张裂缝,随着坡脚的破坏作用,裂缝不断扩展并向前延伸,使大气降水的渗流通道畅通。在此状态下,当遇到强降雨条件时,在黄土层内及土岩接触面形成软弱带,随着降雨的持续,该部位土体抗剪强度不断下降,导致下滑力大于抗滑力而形成滑坡。

二、四面体与其内接四面体体积间的一个不等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面体与其内接四面体体积间的一个不等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自走铁矿分段矿房法开采工艺与采场结构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段矿房法的研究应用现状
        1.2.2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法的研究应用现状
        1.2.3 数值分析在采场结构参数优化中的研究应用现状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区地质与开采概况
    2.1 概述
    2.2 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
        2.2.1 矿区地质
        2.2.2 矿床地质
        2.2.3 矿石质量及类型
    2.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地质
        2.3.1 矿区水文地质
        2.3.2 环境地质
    2.4 矿山开采概况
        2.4.1 开拓系统
        2.4.2 原有采矿方法及主要存在问题
        2.4.3 采矿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走铁矿1480M以下岩体质量评价
    3.1 岩体结构面调查
        3.1.1 岩体结构面调查的意义
        3.1.2 岩体结构面调查
    3.2 室内岩体力学试验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件的采取、制备
        3.2.3 试验内容及方法
        3.2.4 岩石力学试验结果
    3.3 矿岩质量评价
        3.3.1 按岩石质量指标(RQD)分类
        3.3.2 普氏分级法
        3.3.3 RMR岩体质量分级法
        3.3.4 Q系统岩体质量分级
        3.3.5 岩土规范法岩体质量分级
        3.3.6 岩体质量分级综合确定
    3.4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段矿房法开采工艺和采场结构参数
    4.1 方法特点
    4.2 适用条件
    4.3 矿块布置和结构参数
    4.4 采准切割
    4.5 回采工作
    4.6 分段矿房法采场结构参数
        4.6.1 顶板极限跨度的确定
        4.6.2 等价圆面积计算
        4.6.3 采场Mathews稳定性分析
        4.6.4 顶柱厚度计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段矿房法分段高度的确定
    5.1 前言
    5.2 FLAC~(3D)软件概述
        5.2.1 FLAC~(3D)本构模型及计算模式
        5.2.2 FLAC~(3D)的求解方法
        5.2.3 FLAC~(3D)的屈服准则
    5.3 自走铁矿1480中段开挖模拟
        5.3.1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
        5.3.2 边界条件设定
        5.3.3 本构模型的选择与材料参数的赋值
        5.3.4 地应力场及初始应力场的生成
    5.4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与分析
        5.4.1 模拟计算过程
        5.4.2 模拟计算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房跨度、顶柱、间柱参数优化
    6.1 引言
    6.2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与分析
        6.2.1 模拟计算过程
        6.2.2 模拟计算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附图

(2)颗粒群体形态特征量化及对弃碴堆积体剪切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颗粒形状对颗粒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2.2 颗粒形态获取研究现状
        1.2.3 颗粒形态特征量化研究现状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单颗粒三维形状评价指标研究
    2.1 颗粒三维形状的获取与表征
        2.1.1 高精度CT扫描和图形处理
        2.1.2 颗粒三维形状球谐函数表征
    2.2 颗粒球谐函数重构
    2.3 颗粒形状评价指标
        2.3.1 基于三角形映射网格的三重积分计算方法
        2.3.2 颗粒体积、表面积、球度计算
        2.3.3 颗粒三个正交方向和扁平率、伸长率、最大投影球度、形状因子
        2.3.4 棱角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改进
    2.4 相关计算程序编写
        2.4.1 图形处理程序
        2.4.2 球谐函数程序
        2.4.3 形状指标计算程序
    2.5 试样各形状指标计算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颗粒群体形态特征量化与重构
    3.1 颗粒形状评定研究
        3.1.1 参数统计分析
    3.2 主成分分析
        3.2.1 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
        3.2.2 形状参数主成分分析
    3.3 形状指标分布特征量化方法
        3.3.1 形状参数累级分布曲线分析方法
    3.4 颗粒群体形态重构
        3.4.1 球谐函数粒组重构
        3.4.2 重构参数选取对粒组群体形态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弃碴堆积体的三轴压缩试验
    4.1 试验方案设计
        4.1.1 实验设备
        4.1.2 试样制备
        4.1.3 实验操作步骤
    4.2 试验结果
    4.3 试验成果分析
        4.3.1 变形分析
        4.3.2 强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离散元数值模拟试验
    5.1 离散元基本理论
        5.1.1 离散元法基本思想
        5.1.2 PFC3D的基本假设
        5.1.3 PFC3D方法的特点
    5.2 离散元模拟三轴试验的步骤
    5.3 参数标定试验
        5.3.1 试样的生成
        5.3.2 围压施加
        5.3.3 试样剪切
        5.3.4 试验结果
    5.4 不同群体形态粒组数值模拟试验
        5.4.1 试验方案设计
        5.4.2 试验结果
        5.4.3 试验成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弃碴场边坡离散元模拟
    6.1 弃碴场边坡概况
    6.2 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6.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6.2.2 细观参数的标定及选取
    6.3 监测点的设置
    6.4 弃碴场边坡模拟结果
        6.4.1 弃碴场边坡失稳过程分析
        6.4.2 不同粒组弃碴场边坡位移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3)ZrCo储氚合金抗歧化机理及掺杂改性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氚与熔盐堆中氚控技术
        1.1.1 氚简介
        1.1.2 熔盐堆中氚控技术
    1.2 储氢金属及其在氚储存中的应用
        1.2.1 金属储存氢气机理
        1.2.2 储氢金属在氚吸附回收中的应用
    1.3 ZrCo系储氚合金研究现状
        1.3.1 ZrCo储氚合金
        1.3.1.1 ZrCo合金简介
        1.3.1.2 同位素效应对ZrCo合金的影响
        1.3.2 ZrCo合金发生氢致歧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1.3.3 ZrCo合金的理论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分布
        1.4.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分布
第2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理论基础
    2.1 多粒子体系近似
        2.1.1 Born-Oppenheimer近似
        2.1.2 Hartree-Fock近似方程
    2.2 密度泛函理论-从波函数到电荷密度
        2.2.1 Hohenberg-Kohn定理和Kohn-Sham方程
        2.2.2 交换关联泛函
        2.2.3 赝势方法
    2.3 NEB(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
    2.4 计算软件包(VASP)简介
第3章 元素替代对ZrCoH_3电子结构和原子结构的影响
    3.1 单原子替换对ZrCo合金抗歧化性能的理论研究
        3.1.1 计算方法与模型建立
        3.1.2 结果与讨论
        3.1.2.1 不同位置氢原子在ZrCoH_3中的结合能
        3.1.2.2 ZrCoH_3中H(4c_2)和H(8f_1)与其近邻金属原子之间的成键性质
        3.1.2.3 替代后ZrCoH_3中H(4c_2)和H(8f_1)与其紧邻金属原子间的成键性质
        3.1.2.4 ZrCoH_3中8e位氢与其周围原子的成键性质
        3.1.2.5 ZrCoH_3中8e位四面体的原子结构及氢原子扩散势垒研究
    3.2 Ti和Ni共掺杂对ZrCo合金抗歧化能力的理论研究
        3.2.1 计算方法与模型建立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电子结构
        3.2.2.2 原子结构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ZrCo合金抗氢致歧化掺杂的理论预测
    4.1 其他元素替代对ZrCo合金抗歧化能力的筛选与预测
        4.1.1 计算方法
        4.1.2 计算结果与讨论
    4.2 V和Nb掺杂ZrCo合金后的结构稳定性
        4.2.1 计算模型和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3 对预测替代合金元素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ZrCo合金歧化储氢性能的同位素效应
    5.1 ZrCo合金氢化物、氘化物和氚化物的同位素研究
        5.1.1 计算方法
        5.1.2 结果和讨论
        5.1.2.1 形成稳定化合物后的电子性质
        5.1.2.2 不同位置氢同位素的结合能
    5.2 氢同位素对ZrCo合金储氢性能的实验研究
        5.2.1 合金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5.2.2 合金在氢/氘气氛下的活化动力学
        5.2.3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5.2.4 ZrCo合金吸/放氢/氘性能和热力学研究
        5.2.5 ZrCo合金歧化的同位素效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回旋加速器的频率与磁场的调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PET介绍
        1.1.2 同位素药物的制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ET发展现状
        1.2.2 医用回旋加速器发展现状
        1.2.3 调谐技术现状
    1.3 实际问题与相关措施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谐振腔的基本原理
    2.1 回旋加速器
        2.1.1 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
        2.1.2 共振加速
    2.2 谐振腔特性
        2.2.1 谐振波长和谐振频率
        2.2.2 品质因数
        2.2.3 特性阻抗
    2.3 高频谐振腔等效电路分析
        2.3.1 谐振特性和相位特性
        2.3.2 通频带和时间常数
        2.3.3 同轴谐振腔
        2.3.4 谐振腔和束流在实际电路中的等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谐振腔仿真分析
    3.1 软件简介
    3.2 仿真步骤
    3.3 谐振腔仿真
        3.3.1 模型建立
        3.3.2 场分布
        3.3.3 加速电压分布
        3.3.4 耦合场仿真分析
    3.4 谐振频率
        3.4.1 CST计算谐振腔的多谐性
        3.4.2 HFSS的计算
    3.5 品质因数
        3.5.1 CST的计算
        3.5.2 HFSS的计算
    3.6 实际测量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频系统与频率的自动调节
    4.1 高频谐振腔的工作特性
        4.1.1 高频谐振腔腔体频率的时变性
        4.1.2 高频加速腔频率的窄带特性
    4.2 自动稳频控制原理
    4.3 高频系统的设计
        4.3.1 控制系统设计
        4.3.2 高频功率源设计
        4.3.3 低电平控制设计
    4.4 高频控制结果
        4.4.1 高频系统参数
        4.4.2 高频系统控制界面设计
        4.4.3 高频参数的标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场自动调谐
    5.1 磁场计算
    5.2 磁铁系统控制
        5.2.1 磁铁电源参数
        5.2.2 磁铁电源控制
    5.3 磁场调节
        5.3.1 实验准备
        5.3.2 联锁保护
        5.3.3 励磁电流与高频谐振频率关系
    5.4 实验结果
        5.4.1 磁场的自动调谐
        5.4.2 束流稳定性
        5.4.3 能量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6.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5)滇东南都龙锡矿铜街-曼家寨采场东邦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1.2.2 边坡稳定性数值计算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水文地质条件
    2.3 采场东邦边坡工程地质岩组
    2.4 研究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4.1 坡体喷浆加固后产生剪切裂缝
        2.4.2 区内边坡稳定性问题复杂
第三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3.1 地层岩性
    3.2 原滑坡形态与结构
    3.3 边坡失稳特征
    3.4 岩体质量评价及其分类
        3.4.1 按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分类和统计分析
        3.4.2 按岩体风化程度分类
        3.4.3 按岩体结构类型分类
        3.4.4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3.5 矿区工程地质分区
        3.5.1 分区原则
        3.5.2 I区
        3.5.3 II区
        3.5.4 III区
        3.5.5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第四章 矿区东邦边坡稳定性分析初判
    4.1 原滑坡面(带)特征
    4.2 潜在滑坡诱因与破坏模式分析
        4.2.1 潜在滑坡成因分析
        4.2.2 潜在破坏模式分析
    4.3 极限平衡法计算分析
        4.3.1 极限平衡法简介
        4.3.2 本次计算所采用的方法
    4.4 极限平衡计算结果分析
        4.4.1 计算所用的物理力学参数
        4.4.2 计算方案
        4.4.3 计算结果
第五章 矿区东邦边坡有限元模拟
    5.1 计算基本原理
        5.1.1 有限差分法
        5.1.2 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原理
    5.2 求解过程
    5.3 本构模型
    5.4 模拟参数
    5.5 模拟结果
        5.5.1 现状边坡模拟结果
        5.5.2 终了边坡模拟结果
    5.6 模拟结果验证
    5.7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8 不同状态下潜在滑动面的分布
    5.9 边坡治理方案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

(6)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的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课标中的球体积
        1.1.2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球体积
        1.1.3 球体积的重要性
        1.1.4 教科书中的球体积
        1.1.5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HPM理论
        2.1.1 关于“为何”的探讨
        2.1.2 关于“如何”的探讨
        2.1.3 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研究
        2.1.4 历史相似性研究
        2.1.5 HPM视角下的数学教学设计
        2.1.6 HPM与教师专业发展
    2.2 球体积公式相关文献
        2.2.1 民族文化视角下的球体积计算特点相关文献
        2.2.2 球体积公式的教学相关文献
        2.2.3 球体积公式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古代球体积公式的历史
    3.1 阿基米德求球体积思想基础及证明过程
        3.1.1 影响体积求法的早期思想与数学发现
        3.1.2 阿基米德对球体积的猜想
        3.1.3 阿基米德对球体积的演绎证明
        3.1.4 阿基米德球体积证明方法小结
    3.2 中国球体积的历史
        3.2.1 《九章算术》之前的《墨经》
        3.2.2 《九章算术》
        3.2.3 张衡
        3.2.4 刘徽
        3.2.5 祖冲之与祖暅之
        3.2.6 李淳风对球体积的研究
        3.2.7 清代对球体积的研究
    3.3 印度对球体积的探求
    3.4 日本对球体积的计算
第四章 西方教科书中球体积公式的推导
    4.1 直接给出球体积计算法则
    4.2 球缺体积推广法
        4.2.1 引理:三角形旋转体的体积公式V_(旋转体)=S_(AB)×(1/3)×OC
    4.3 三角形相似法
    4.4 内外比例法
    4.5 片微元法
    4.6 切片法(柱体法)
    4.7 双归谬法
    4.8 截面原理法1
    4.9 截面原理法2
    4.10 球体与四面体的等价性
    4.11 球外切小锥体
    4.12 球内接小锥体
    4.13 球面小锥体
    4.14 辛普森公式
    4.15 以积分符号表示的球体积公式证明方法
    4.16 小结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5.1 研究设计
        5.1.1 研究方法
        5.1.2 研究流程
    5.2 研究对象
        5.2.1 学生
        5.2.2 教师
    5.3 研究工具
        5.3.1 调查问卷
        5.3.2 访谈提纲
    5.4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六章 行动研究过程与结果
    6.1 教学设计方案初步制定阶段
        6.1.1 前测调查
        6.1.2 球体积课例整体规划
        6.1.3 初步教学设计
        6.1.4 教学设计初步改进
    6.2 教学实践阶段
        6.2.1 第一轮教学实践实施
        6.2.2 第一轮教学后测问卷分析
        6.2.3 第二轮教学实践实施
    6.3 评价反馈阶段
        6.3.1 对问卷结果进行反馈
        6.3.2 对访谈结果进行反馈
    6.4 改进反思阶段
        6.4.1 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类比法教学
        6.4.2 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的切片法教学
        6.4.3 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祖暅原理法教学
        6.4.4 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的拓展课教学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1.1 数学史融入球体积教学对学生的理解及学习态度的影响
        7.1.2 数学史融入球体积教学对学生球体积认知的影响
        7.1.3 适合融入课堂的球体积史料
    7.2 研究启示
        7.2.1 教学方面的启示
        7.2.2 教材编写方面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苹果树冠层三维重建及可视化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树冠层三维重建研究现状
        1.2.2 树三维冠层光分布计算研究现状
        1.2.3 树冠层结构计算研究现状
        1.2.4 果树建模及修剪培训智能化应用系统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苹果树形态结构三维数据获取
    2.1 试验果园简介
    2.2 基于三维数字化仪的数据获取
        2.2.1 设备及工作原理
        2.2.2 获取规则建立及数据处理
    2.3 基于三维扫描仪的数据获取
        2.3.1 设备及工作原理
        2.3.2 采集点云及预处理
    2.4 基于多尺度的果树形态结构获取方法
        2.4.1 苹果树的周年生长物候期
        2.4.2 基于多尺度信息融合的果树形态结构获取方法
    2.5 小结
3 基于点云的果树冠层重建及变形研究
    3.1 果树点云数据
    3.2 枝干冠层重建
        3.2.1 点云收缩
        3.2.2 粗连接
        3.2.3 闭环处理
        3.2.4 有向图拼接
        3.2.5 基于枝条半径的细小枝条修补
        3.2.6 枝干冠层重建结果与分析
    3.3 叶冠层重建
        3.3.1 点云存储列表
        3.3.2 点云密度求解
        3.3.3 基于近邻聚类的叶片点云分割
        3.3.4 叶片特征参数计算
        3.3.5 叶冠重建及可视化效果
        3.3.6 重建结果分析
    3.4 果树冠层点云物理变形
        3.4.1 点云模型离散化
        3.4.2 质点-弹簧系统模型
        3.4.3 基于物理的点云树变形仿真
        3.4.4 变形效果可视化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域图的果树冠层结构建模方法研究
    4.1 苹果树形态结构特征
        4.1.1 植物的轴结构及抽象树模型
        4.1.2 果树树体的一般结构
    4.2 域图
        4.2.1 有向树连通图
        4.2.2 关键节点域
        4.2.3 图域连接作用关系
    4.3 基于域图的苹果树冠层四层语义模型
        4.3.1 果树的生长单元和节点
        4.3.2 树体结构的刚性和非刚性特征
        4.3.3 基于域图的果树冠层四层语义结构及模型参数
        4.3.4 基于域图的果树冠层四层结构数据存储与矩阵计算
        4.3.5 模型参数数据拟合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模型构建流程及可视化
        4.4.2 模型精度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果树冠层三维光分布计算
    5.1 基本概念
        5.1.1 光斑与阴影
        5.1.2 Z-buffer(深度排序)算法
        5.1.3 Turtle算法
    5.2 果树冠层内外PAR三维空间分布的测定
    5.3 果树3D模型构建
    5.4 太阳直射PAR空间分布模拟
        5.4.1 基于Z-buffer模型的算法构建流程
        5.4.2 太阳直射光分布计算及可视化模拟
    5.5 天空散射PAR空间分布
        5.5.1 基于Turtle模型的算法构建流程
        5.5.2 天空散射光分布计算及可视化模拟
    5.6 模型验证
    5.7 结果与分析
        5.7.1 不同冠层高度
        5.7.2 不同树形冠层PAR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基于Agent的果树建模及可视化计算服务软件系统
    6.1 基于Agent的系统设计
        6.1.1 果树的Agent属性及建模
        6.1.2 基于Agent的系统架构
    6.2 果树建模及可视化计算服务软件系统(Apple_vcss)开发
        6.2.1 系统开发平台
        6.2.2 系统功能模块
        6.2.3 模块工作流程设计
    6.3 系统应用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双线平行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双线平行隧道研究现状
        1.2.1 经验公式分析
        1.2.2 数值模拟分析
        1.2.3 模型试验分析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工程简介
    2.1 项目概况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3 盾构施工工序
    2.4 盾构施工流程
    2.5 监控量测实施方法
    2.6 盾构区间监控量测
    2.7 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信息反馈
第3章 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机理理论研究
    3.1 双线隧道特性分析
        3.1.1 双线隧道近接程度划分概述
        3.1.2 近接隧道施工的分类
    3.2 平行隧道盾构施工引起地层沉降原因分析
        3.2.1 地层损失理论
        3.2.2 扰动后土体的再固结
    3.3 盾构施工所引起的地层沉降规律研究
        3.3.1 横向地表沉降
        3.3.2 纵向地表沉降
        3.3.3 沉降历时规律
第4章 双线性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沉降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FLAC3D模拟的基本原理
        4.1.1 FLAC3D的基本计算原理
        4.1.2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的基本原理
        4.1.3 本构模型
        4.1.4 FLAC与通用有限元软件的比较
    4.2 FLAC3D求解流程
    4.3 FLAC3D常用命令
        4.3.1 几何模型的输入
        4.3.2 创建命名的对象
        4.3.3 赋予本构模型和属性
        4.3.4 施加初始条件
        4.3.5 施加边界条件
        4.3.6 指定结构支撑
        4.3.7 指定接触面
        4.3.8 指定用户定义的变量或函数
        4.3.9 求解过程中监测模型状态和模型输出
        4.3.10 求解问题
    4.4 隧道掘进的数值模拟的一般实现方法
        4.4.1 开挖卸荷的模拟
        4.4.2 应力释放率
    4.5 FLAC3D在地铁盾构工程中应用
        4.5.1 体积损失控制法的原理
        4.5.2 应力释放
        4.5.3 隧道沿线地层损失率插值
        4.5.4 隧道沿线不同地层损失率的数值模拟实现
        4.5.5 应力释放程序
第5章 盾构隧道工程模拟分析
    5.1 简单条件下盾构隧道的掘进过程模拟
    5.2 盾构隧道模型建立
    5.3 本构关系及模型假设
    5.4 三维模型建立
        5.4.1 1/2隧道网格
        5.4.2 1/2隧道周围地层网格
        5.4.3 三维隧道模型
        5.4.4 监测求解
    5.5 施工过程模拟计算
        5.5.1 自重应力场模拟计算
        5.5.2 左隧道施工模拟计算
        5.5.3 右隧道施工模拟计算
    5.6 计算结果
        5.6.1 自重应力场
        5.6.2 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
        5.6.3 结果及分析
        5.6.4 不同间径比对地表位移的影响分析
        5.6.5 不同深径比开挖对地表位移的影响分析
        5.6.6 开挖不同土层对地表位移的影响
    5.7 复杂条件下隧道地质参数敏感性反分析
        5.7.1 反分析模型的建立
        5.7.2 基于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案安排
    5.8 复杂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反分析
        5.8.1 差异进化算法
        5.8.2 基于差异进化算法的地质参数识别方法
        5.8.3 参数拟合
        5.8.4 差异进化算法搜索地质力学参数
        5.8.5 地质力学参数的确定
第6章 结论
致谢

(9)流变压铸过共晶铝硅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铸造铝合金
        1.1.1 铸造铝合金的分类
        1.1.2 过共晶Al-Si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1.1.3 过共晶Al-Si合金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2 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生硅的变质细化研究现状
        1.2.1 化学变质
        1.2.2 初生硅的变质机制
    1.3 半固态成形技术
        1.3.1 半固态成形技术概述
        1.3.2 半固态浆料制备方法
        1.3.3 半固态成形工艺和工业应用
    1.4 半固态非枝晶组织形成理论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流变浆料制备及流变压铸成型
        2.2.1 金属流变加工研究思路
        2.2.2 流变浆料制备
        2.2.3 流变压铸成型
    2.3 组织结构分析
        2.3.1 物相分析
        2.3.2 金相样品制备及显微分析
        2.3.3 扫描电镜分析
        2.3.4 透射电镜分析
        2.3.5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2.3.6 Flow-3D计算机仿真模拟
    2.4 力学性能测试
        2.4.1 室温拉伸性能
        2.4.2 宏观硬度测试
        2.4.3 微观硬度测试
    2.5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2.5.1 微观刮痕测试
        2.5.2 干摩擦性能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流变浆料制备研究
    3.1 引言
    3.2 Al-15Si-4Cu-0.5Mg合金流变浆料制备研究
        3.2.1 滚筒搅拌速度对流变浆料的影响
        3.2.2 浇注温度对流变浆料的影响
        3.2.3 等温保温对流变浆料的影响
        3.2.4 流变处理对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
        3.2.5 稀土变质与滚筒搅拌复合处理对流变浆料的影响
    3.3 Al-20Si合金流变浆料制备研究
        3.3.1 滚筒搅拌速度对流变浆料的影响
        3.3.2 浇注温度对流变浆料的影响
        3.3.3 稀土变质与滚筒搅拌复合处理对流变浆料的影响
    3.4 分析讨论
        3.4.1 机械滚筒对熔体凝固的影响
        3.4.2 合金熔体在MRB系统中的形核生长特点和工程要素
        3.4.3 机械滚筒流变处理对Al-Si浆料组织第二相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流变压铸组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Al-15Si-4Cu-0.5Mg合金流变压铸组织与力学性能
        4.2.1 流变压铸组织
        4.2.2 力学性能
        4.2.3 添加稀土对流变压铸组织性能的影响
        4.2.4 热处理工艺和组织性能
        4.2.5 流变压铸工业应用
    4.3 Al-20Si合金流变压铸组织与力学性能
        4.3.1 流变压铸组织
        4.3.2 力学性能
        4.3.3 添加稀土对流变压铸组织性能的影响
    4.4 分析讨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微观组织分析及微观刮痕测试
        5.2.1 微观组织
        5.2.2 微观刮痕测试
    5.3 干摩擦性能测试
        5.3.1 体积磨损率变化
        5.3.2 磨痕分析
        5.3.3 磨削分析
    5.4 分析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流变加工中初生硅的形核与生长
    6.1 引言
    6.2 结晶界面的微观结构和Si相的生长特性
        6.2.1 结晶界面的微观结构
        6.2.2 Si相生长特性
    6.3 流变处理对初生硅形核生长的影响
        6.3.1 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生硅的形核
        6.3.2 流变处理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生硅形核的影响
        6.3.3 MRB系统对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生硅生长的影响
        6.3.4 稀土变质和MRB流变复合处理对初生硅形核、生长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
    专利

(10)黄土—基岩滑坡滑带土特性及形成机理研究 ——以延安二庄科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黄土-基岩滑坡的分类
        1.2.2 黄土滑坡形成机理
        1.2.3 滑坡滑带土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理位置及气象水文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及地震
        2.4.1 地质构造
        2.4.2 新构造运动
        2.4.3 地震
    2.5 水文地质条件
        2.5.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2.5.2 基岩裂隙水
    2.6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延安二庄科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
    3.1 滑坡的形态特征
    3.2 滑坡的结构特征
        3.2.1 滑体特征
        3.2.2 滑带特征
        3.2.3 滑床特征
    3.3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3.4 滑坡形成条件
        3.4.1 地形地貌
        3.4.2 地层岩性
        3.4.3 大气降水
        3.4.4 水流侵蚀
        3.4.5 人类工程活动
第四章 滑带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4.1 滑带土物理性质研究
        4.1.1 滑带土天然密度与含水率
        4.1.2 土粒比重
        4.1.3 粒度分析
        4.1.4 稠度分析
    4.2 滑带土力学特性研究
        4.2.1 影响抗剪强度的因素
        4.2.2 试验方法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4 含水率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4.2.5 干密度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黄土-基岩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5.1 稳定性分析
        5.1.1 定性分析
        5.1.2 定量分析
    5.2 基于FLAC3D黄土-基岩滑坡形成机理
        5.2.1 数值分析(FLAC3D)的基本原理
        5.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5.2.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5.3 黄土-基岩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四面体与其内接四面体体积间的一个不等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自走铁矿分段矿房法开采工艺与采场结构参数研究[D]. 侯廷凯.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颗粒群体形态特征量化及对弃碴堆积体剪切特性的影响[D]. 袁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ZrCo储氚合金抗歧化机理及掺杂改性的理论研究[D]. 杨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9(07)
  • [4]回旋加速器的频率与磁场的调谐研究[D]. 吴永存.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5]滇东南都龙锡矿铜街-曼家寨采场东邦边坡稳定性分析[D]. 朱海默.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HPM视角下球体积公式的教学[D]. 齐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7]苹果树冠层三维重建及可视化计算方法研究[D]. 吴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双线平行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D]. 法赛(Faisal).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7)
  • [9]流变压铸过共晶铝硅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研究[D]. 胡钊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黄土—基岩滑坡滑带土特性及形成机理研究 ——以延安二庄科滑坡为例[D]. 王建伟. 长安大学, 2016(02)

标签:;  

四面体与其内接四面体体积之间的不等式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