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葡萄越冬管理

盆栽葡萄越冬管理

一、盆栽葡萄的越冬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腾[1](2021)在《小麦抗赤霉病挥发物成分鉴定及应用潜力验证》文中研究表明土传病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被称为作物“癌症”。土传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作物,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影响。同时,长期使用农药防治土传病害,不但破坏了土壤生态,还使得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从而防治效果变差。植物源杀菌剂作为生态友好型农药,是目前病害防治应用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小麦抗感赤霉病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并筛选获得了具有抑菌活性的挥发物芳樟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研究针对芳樟醇对两种代表性土传病害(小麦赤霉病和大豆疫病)的病害防治应用进行初步探究,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抗感赤霉病材料挥发物的测定与筛选利用小麦近等基因系进行接菌处理及挥发物收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并分析,根据挥发物强度筛出候选挥发物—芳樟醇。2.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检验以及应用潜力验证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芳樟醇浓度升高,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逐渐增强。当芳樟醇浓度达到0.8 mg/m L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0%;对于禾谷镰刀菌的分生孢子而言,在0.2 mg/m L的浓度下通过显微计数观察发现抑制率达到100%。实际应用中,首先在室内进行的叶片离体试验验证了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效果,随后进行大田试验验证,两者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利用小麦萌发试验验证其安全性,结果显示,芳樟醇浓度高于0.5 mg/m L时抑制小麦发芽,芳樟醇低于0.5 mg/m L对萌发没有影响。在叶片侵染中,喷施0.2 mg/m L浓度芳樟醇抑制侵染效果最好;熏蒸处理的小麦在0.4 mg/m L的浓度下抑制侵染效果最好。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芳樟醇能够降低小麦的病小穗率从而减轻发病情况,在0.72 mg/m L浓度下,喷药处理的病小穗率最低,发病率为57.72%;熏蒸处理病小穗率仅为46.13%3.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抑菌活性检验以及应用潜力验证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抑菌活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芳樟醇浓度升高,对大豆疫霉菌的抑菌活性逐渐增强。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最低杀菌浓度为0.5 mg/m L。芳樟醇浓度达到0.4 mg/m L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81.25%;在0.3 mg/m L时菌丝发生明显塌陷,试验利用胞内物质外泄量的变化验证了气生菌丝发生塌陷导致细胞的完整性破坏;对于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而言,在0.4 mg/m L的浓度下通过显微计数观察发现抑制率达到100%。实际应用中,首先在室内进行了离体试验验证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抑菌效果,随后进行盆栽试验验证,两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芳樟醇对大豆植株安全性试验表明:利用100μL-500μL芳樟醇进行拌土,芳樟醇对大豆植株生长无明显影响;采用土壤处理法以及种子处理法验证其防治效果:利用400μL芳樟醇进行拌土,在盆栽实验中防治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了77.7%;利用浸种法处理大豆后,浓度为0.3 mg/m L时,防治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了88.9%。

许一博[2](2021)在《中国野生葡萄抗寒抗旱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寒冷干旱是限制葡萄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我国的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近几年,我国的西北地区宁夏已经发展成我国主要的酿酒葡萄产区,如何选择抗寒葡萄栽培,降低抗寒埋土防寒的成本,采用露地栽培或者轻微埋土防寒,是宁夏葡萄产区与我国其他相似产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复叶葡萄的5个株系与河岸葡萄、北冰红、赤霞珠、左优红、北醇、红地球等6个葡萄种或品种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以4℃为对照,测定在-8℃、-12℃、-16℃、-20℃、-24℃时,测定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通过隶属函数法研究并鉴定11种葡萄品种或株系的抗寒能力。同时测定在断水5d、7d、9d后固原-1以及贝达、北冰红、北醇盆栽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变化情况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抗寒相关性指标鉴定葡萄的抗寒性:获得寒冷胁迫下葡萄枝条的生理变化趋势:随着寒冷胁迫的加剧,枝条相对电导率逐渐上升,且抗寒性越好的材料上升越慢,电导率越低;枝条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呈现先升高后减低的趋势,且抗寒性越好,氧化酶活性峰值所在温度越低,峰值越大;枝条丙二醛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持续上升,丙二醛含量越低,抗寒性越好;脯氨酸含量随着寒冷胁迫的加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数值越大抗寒性越好。2.根据隶属函数评价葡萄植株枝条的抗寒性:对供试材料的11个材料枝条梯度降温进行抗寒性鉴定,山葡萄后代中北醇、北冰红、左优红均属于高抗寒品种。原产美国的河岸葡萄属于高抗寒品种,欧洲葡萄品种‘赤霞珠’属于低抗寒品种、红地球属于不抗寒品种。中国野生葡萄的复叶葡萄株系固原-1属于高抗寒株系,甘肃-91属于中抗寒株系,白水-40属于低抗寒株系,华县-2与留坝-9属于不抗寒株系。3.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PCR测定河岸葡萄、北冰红、固原-1、赤霞珠的抗寒相关基因Vv CBF1在不同低温下的表达情况。随着温度降低,北冰红品种的基因表达最高,其次是河岸葡萄、复叶葡萄固原-1、赤霞珠。赤霞珠Vv CBF1表达随着温度降低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他温度下较对照均有显着增加;固原-1表达量在-8℃和-16℃时相较对照,并无显着差异,-20℃与24℃时表达量也无显着差异;北冰红Vv CBF1表达量相较于对照,-16℃也无明显差异,在其他温度均显着升高,且整体趋势呈现先降低后上升趋势,与抗氧化酶、脯氨酸趋势相类似;河岸葡萄Vv CBF1基因表达整体较为稳定,4℃与-16℃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其他温度也均无明显差异。四种材料Vv CBF1基因表达量高低排序与综合评价一致。因此,Vv CBF1基因表达情况可以作为抗寒生理指标的辅助证明。4.获得在断水9d内,4种葡萄材料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均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据隶属函数对4个生理指标进行综合抗旱评价,获得贝达属于高抗旱品种,固原-1、北冰红、北醇均属于中抗旱品种或株系。综上所述,在对供试材料抗寒性鉴定基础上,结合抗寒性与抗旱性相关指标鉴定分析与抗寒性转录因子基因Vv CBF1的表达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中国野生复叶葡萄固原-1属于高抗寒、中抗旱株系,可以作为抗寒抗旱砧木进行抗寒育种应用,甘肃-91属于中抗寒株系,白水-40属于低抗寒株系,华县-2与留坝-9属于不抗寒株系;欧山品种的北冰红、左优红、北醇可以在宁夏地区栽培,但是,要在周期性大寒年份,进行抗寒性保护性栽培,减少寒冷造成重大损失。

司玉乾[3](2021)在《家庭阳台盆栽葡萄树形培养和管理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绿化城乡、美化庭院的风气日渐浓厚,盆栽葡萄受到城乡居民的普遍喜爱。特别是离退休职工和老人的增加,已出现了一股盆栽葡萄热,必将推动我国盆栽葡萄向纵深方向发展。葡萄盆栽较大田栽培管理精细,要求更高,在葡萄盆栽实践中普遍存在采光不足、花芽分化困难和休眠管理不当等问题,

刘艳茹[4](2021)在《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文中指出草莓“红叶”根腐病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病害,草莓种植者又称为草莓红叶病,发病初期造成红叶症状,后期死棵。为明确该病害,2019年对采集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出现上述症状的植株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和致病性回接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传统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发育方法对致病菌进行了分类地位的鉴定;同时测定了不同药剂的室内抑菌效果与盆栽药效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测定:本研究对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采集的草莓病样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共获30株病原菌。由于引起草莓“红叶”根腐病的病菌也会在叶部引起病害,因此,致病性测定采用离体叶片接种和盆栽草莓根部接种两种方法。离体叶片接种结果显示,通过离体叶片接种筛选出29株致病菌株,其中18株为3级强致病性菌株,5株为2级中等致病性菌株,6株为1级弱致病性菌株。盆栽草莓根部回接结果显示,18株叶部强致病性菌株中有14株强致病性菌株接种的所有草莓植株根部均发病,且发病症状与原始发病症状一致,其中S20190506Na、S20190506Ne、S20190506Zd-1、S20190506Zd-2、S20190506Zh-2和S20190506Zf-3六株致病菌侵染草莓根部,草莓植株发病时间最快,菌株致病性最强。2.草莓拟盘根腐病致病菌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7 d后菌落直径均可达到90 mm;菌丝颜色均为白色菌丝,菌落背面颜色呈白色、乳白色及淡黄色。不同菌株的产孢时间不同,大部分菌株15 d可产生分生孢子,子实体分散密集或稀疏,颜色及形状为黑色墨滴状或颗粒状。不同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态特征相似,分生孢子5细胞,4个隔膜,两端细胞无色,中间三细胞同色或异色,具有3根顶端附属丝,一根基部附属丝。不同菌株的分生孢子长度、中间三色胞长度及附属丝长度略有不同。通过形态鉴定发现14株供试菌株形态特征与Neopestalotiopsis roase的描述相近。通过ITS、TUB以及tef1三段基因联合建树的方法,将所获得的供试致病菌序列分别与类拟盘多毛孢菌已发表种进行对比。由于类拟盘多毛孢包含3个属,且种群较多,树型庞大,建树所耗费时间长,为提高建树效率,本研究分别在属水平、属内种水平、近缘种分支水平进行了系统发育树的逐级构建。建树结果表明:14株供试致病菌亲缘关系较近,在属水平分析中归于Neopestalotiopsis属;在属内种水平分析中与N.roase属于同一进化枝;在与N.roase近缘种建树分析中,进一步明确14株供试致病菌与N.roase处于同一分支。分子生物学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14株供试菌株为Neopestalotiopsis roase。传统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系统发育鉴定结果均表明引起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草莓“红叶”根腐病的致病菌为Neopestalotiopsis roase。根据病害特征及病原菌类型将草莓“红叶”根腐病修改为“草莓拟盘根腐病”。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由N.roase引起的草苺根腐病。3.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室内抑菌测定:以分离自根部的S20190506Na等6株致病菌作为靶标,分别测定了4种供试药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室内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3种化学药剂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微生物菌剂。3种化学药剂中咯菌腈抑菌效果相对最好,供试6株菌株对咯菌腈均敏感,其最大EC50值为0.0186μg/m L(针对S20190506Zh-2),对S20190506Zh-2的抑菌率高达94.4%;其次是苯醚甲环唑,其最大EC50值为0.1778μg/m L(针对S20190506Zf-3),大约是咯菌腈用量的10倍,苯醚甲环唑对S20190506Ne的抑菌率最高,为93.6%;吡唑醚菌酯在这3种化学药剂中效果相对较差,最大EC50值为1.122μg/m L(针对S20190506Zf-3),大约是咯菌腈用量的60倍。吡唑醚菌酯的抑菌率最高,为90.2%(针对S20190506Na);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杀菌剂与化学药剂相比较抑菌率稍低,但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最高达85.4%(针对S20190506Na),抑菌率最低为69.7%(针对S20190506Zd-2)。4.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的盆栽防效测定:盆栽药剂防治试验按照田间灌根使用浓度,分别将4种供试药剂配制成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和200亿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800倍液进行定量药液灌根施药。接种15 d时,对照组的草莓发病率达98.88%;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发病率为11.11%,防效为83.67%;吡唑醚菌酯处理的草莓盆栽发病率为5.56%,防效为93.33%;苯醚甲环唑处理的草莓盆栽发病率为2.77%,防效为96.67%;咯菌腈处理的草莓盆栽无发病情况,防效为100%。供试4种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

闵小莹[5](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分布面积广,是世界上喀斯特发育最典型、分布最集中连片的区域,同时也是全球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该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特殊的地上地下二元水文结构以及碳酸岩丰富的节理裂隙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加深,土壤水分渗漏加剧,地表干旱缺水,临时性干旱和季节性干旱交替频发,使该区植物普遍遭受干旱胁迫,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根据地理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农学、营养学等基本原理,结合水分胁迫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农业植物种植理论和植物营养理论,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文献分析法、室内模拟实验法、野外田间试验法、方差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冗余分析法、隶属函数法等研究方法,在2017-2020年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在以喀斯特高原山地为主的毕节撒拉溪研究区选取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和桑树(Morus alba)为代表的植物、喀斯特高原峡谷为主的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选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及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进行盆栽模拟干旱胁迫实验研究,干旱胁迫实验采用室内盆栽模拟干旱胁迫,设置正常供水control check(CK)、轻度干旱light drought stress(LS)、中度干旱moderate drought stress(MS)、重度干旱severe drought stress(SS)四个梯度,测定草灌植物的形态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筛选出抗旱性强的植物,同时进行野外田间试验,探讨植物营养价值与干旱胁迫的影响关系,在野外实验的基础上验证室内结果,2017-2020年分13次在三个研究区6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456个样品的55个指标进行实验分析。紧紧围绕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提升的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及与品质相互作用、石漠化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植物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1)6种草灌植物的形态生长特征和光合生理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6种植物的株高、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面积leaf area(LA)、叶绿素、叶片氮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leaf relative water content(LRWC)、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最大净光合速率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 max)、暗呼吸速率dark respiration rate(Rd)、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CP)、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AQY)和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随干旱程度加剧而减少,呈负相关关系,而叶片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叶厚leaf thickness(LT)、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随干旱程度加剧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在重度胁迫下,LRWC最高的是构树,其次是桑树和芒,相对电导率值黑麦草>构树>桑树>白车轴草>芒>紫花苜蓿,说明芒和紫花苜蓿的叶片细胞膜系统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抗旱能力较强,而黑麦草和构树的叶片在遭受到干旱胁迫后细胞膜透性系统的伤害最大,膜透性增强,抗旱能力弱;叶片MDA含量芒>紫花苜蓿>桑树>构树>白车轴草>黑麦草。(2)通过隶属函数法对6种草灌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以6个形态生长和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对三个研究区6种草灌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能力从大到小排序:构树>白车轴草>桑树>黑麦草>芒>紫花苜蓿,其中,构树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为0.828,为具有强抗旱特性的植物;其次是白车轴草,其隶属函数值为0.620,属于抗旱的植物;桑树、黑麦草和芒三者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分别为0.550、0.492、0.370,综合评价值均在0.3-0.6之间,属于中抗;紫花苜蓿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仅为0.167,耐旱性较弱,为弱抗。说明构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具有比较强的综合抗旱能力,所以在干旱较严重的地方种植构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可以更好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可以促进植被恢复,减少因干旱而减产的损失,因此,具有较高抗旱性能的构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可以在干旱缺水的地区进行大规模推广和种植。(3)草灌抗旱性的田间验证结果:通过比较旱棚与对照组之间植物的存活率和株高,得出旱棚下植物的存活率:构树>桑树>白车轴草>黑麦草>芒>紫花苜蓿,旱棚株高与对照下降的幅度来看,紫花苜蓿>芒>黑麦草>桑树>构树>白车轴草,总体上田间干旱试验结果与各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抗旱性顺序:构树>白车轴草>桑树>黑麦草>芒>紫花苜蓿,田间试验的结果为室内模拟实验进行验证。(4)干旱与对照下的6种植物营养价值变化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6个物种总体营养成分指标对照组>干旱组,营养价值排名前六位:对照组构树>对照组白车轴草>对照组桑树>干旱组构树>干旱组白车轴草>干旱组桑树,总体来说,对照组植物的营养价值较干旱组高,表明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会导致营养品质的降低,根据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营养价值:构树>白车轴草>桑树>紫花苜蓿>黑麦草>芒,在喀斯特高原山地撒拉溪研究区可以广泛种植白车轴草和桑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其营养价值高,在花江研究区种植营养价值较高的构树和紫花苜蓿可以提高收入,促进畜牧业发展,在施秉研究区,黑麦草和芒相对来说营养价值较低,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牧草的品质提高营养价值。(5)石漠化地区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相互作用:喀斯特地区植物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结构的改变来适应干旱胁迫。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发现大气CO2浓度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Ca)、是影响Tr和Pn的主要环境因子,Tr与Pn和Gs呈显着正相关,Gs与Pn呈显着正相关;叶气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 in leaf gas saturation(Vpd)和Ca是影响Gs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对植物的营养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RDA表明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SBD)和土壤总孔隙度total soil porosity(TSP)对植物品质影响作用显着,SBD对牧草的干物质dry matter(DM)、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有显着的促进作用,TSP对牧草的钙calcium(Ca)、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RFV)、相对牧草质量relative forage quality(RFQ)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on-fibrous carbohydrates(NFC)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和全钾total potassium(TK)对牧草品质影响作用显着,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对DM、ADF和NDF有显着的影响,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对NFC有显着的影响,TK对木质素Lignin、镁magnesium(Mg)和钾potassium(K)有显着的影响,AP和SOM对粗脂肪ether extract(EE)有显着的影响,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在干旱环境下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土壤理化性质对于植物营养价值的单维和交互影响,土壤化学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大于土壤物理性质。(6)石漠化地区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特殊性,在石漠化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该地的草灌植物种植技术、品质提升技术,在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种植白车轴草和桑树,在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种植紫花苜蓿和构树,在施秉喀斯特示范区种植黑麦草和芒,根据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示范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在三个示范区应用草灌种植技术与品质提升技术来提高草灌植物的科学化种植技术和营养价值,提高人民收入,改善当地生活水平,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林舒琪[6](2020)在《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和现状植物调查两方面着手,对圆明园九州景区的植物景观原真性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为九州景区遗址保护与植物展示工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6类圆明园相关文档和图档资料,总结其历史盛期时主要的植物种类、植物景观意境、植物配置模式等内容,整理出约有160种或品种的植物圆明园盛期植物种类表,总结出全园历史盛期的基调树种。对《花果树木价值清单》定种中有争议和模糊定种的15种或品种植物如刺松、马英花、千松、柏树、柏松、槟子、沙果树、探春花、黄海棠、欧栗子以及笔者提出疑议的罗汉松、佛梅花、红白丁香、白樱桃、万寿带进行了详细考据和论证定种。在御制诗文方面,与前人研究对比,本文新发现约21种植物种类且对各植物出现频次、种植位置、配景植物等进行了统计。在图档史料研究方面,本文纠正了前人辨析《圆明园四十景图》翻拍绢本中的色差等问题,根据电子版原件开展植物图像辨析研究,辨析出植物55种。对很有可能是表现清帝在圆明园的生活场景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和《清院画十二月令图》首次展开植物种类辨析,识别出43种植物。对圆明园全园现状植被资源展开系统调查,对九州景区的植被展开物种调查,样方调查和特殊调查。全园植被现状调查共统计到743种及品种,比历年普查平均多500种以上,其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沉水植物的调查是几乎是同类普查所没有的,对野生植物的调查也更为详细。九州景区共统计到九州景区共统计到150种和品种的植被。根据该区样方调查统计植被相对重要值等指标,分析景区优势种。从遗址安全、遗址保护方面考虑,统计九州景区死亡乔木和对遗址有威胁乔木并展开相应分析。将全园特别是九州景区现状植被情况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展开对比,得出九州景区木本植物种类原真性为13%-27%。在乔木优势种方面,大部分次级景区具有一定的原真性,但部分树种如刺槐、毛白杨、白蜡、‘紫叶’李等不宜作为优势种出现。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的原真性展示角度出发,对圆明园全园植物景观提出控制性建议,对九州景区植物景观提出包括历史植物景观展示以及对死亡乔木、威胁遗址乔木处理方案在内的具体建议。

黄郎[7](2020)在《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贵州省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目前对于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掌握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蕴藏量,摸清其物种格局并分析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贵州城市绿化树种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种类,并基于Arc GIS软件对其进行园林绿化区域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维管木本植物797种,占贵州省维管束植物科的9.95%,隶属于106科288属,科属数量分别占贵州维管束植物总科属数量的42.06%与16.17%;优势科有23科,优势属有10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30种,双子叶植物94科257属736种,单子叶植物4科14属31种,并涵盖了乔灌藤三类生活型的植物,以乔木型居多,灌木次之,木质藤本最少。观赏用途上48.06%的物种可以用于观花,且观花特性多样,以白色系为主,红色系及黄色系次之,最少的为蓝紫色系花卉;观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花径在1-3cm的观花植物居多,其次是3-5cm、>5cm两类,花相类型以星散花相、团簇花相与线条花相较为主。观叶植物相对观花类较少,观形植物与攀援植物为包含物种数最少的类型,竹类共有18种。从园林用途上看,最丰富的的一类为花灌木类,其次为独赏树、庭荫树类,盆栽及造型类、行道树、防护树、木质藤本类、植篱类相对较少,最少的为地被类与室内装饰类。(2)在水平分布上,贵阳市、黔南州以及铜仁印江、江口等地所含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最多,其次为黔东南州南部、黔西南州南部、遵义西北部等地区;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地方如六枝特区、普安、晴隆、镇远、三穗等地,仅有不到60种;主要表现为在原生性较好的区域以及保护区所在区域物种丰富度较高。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物种丰富度增长趋势呈现为单峰状态,在海拔500~1500m区间段内物种丰富度最高。总的来看,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呈现出垂直差异高于水平差异的特点,以及喜热物种偏南和耐寒物种偏北的变化趋势。(3)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1月平均气温及行政区划为Ⅰ级指标,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最低温、7月平均气温作为辅助指标;降雨量、1月极端低温、7月平均最高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以及贵州省植被区划作为Ⅱ级指标,以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为操作方法,Arc GIS软件为制图基础,将贵州省园林绿化区域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黔西南、黔南温热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Ⅰ区)、赤水温热湿润园林绿化区(Ⅱ区)、黔南、黔东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Ⅲ区)、黔西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Ⅳ区)、黔东、黔东南温和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Ⅴ区)、黔中、黔北温和湿润园林绿化区(Ⅵ区)、黔西温凉湿润园林绿化区(Ⅶ区)、威宁、赫章寒冷湿润园林绿化区(Ⅷ区)。(4)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797种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出观赏价值较高、抗性较好的一级观赏植物(>4)有28种;二级观赏植物(3.6~4)122种,综合价值稍低于一级但可作为资源开发的坚实后备资源;三级(3.2~3.6)、四级(<3.2)各有398种、249种,部分物种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但因资源少或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而列入此类,不建议大规模开发。根据所有植物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开发应用潜力评价等级为一级与二级(评分>3.6)的植物列为开发潜力较大的对象,并将其进行城市应用区域规划得出:园林绿化区Ⅲ区与Ⅵ区观赏植物数量为最丰富的地区,高达129种与127种,其次为Ⅰ区、Ⅴ区、Ⅶ区,各有109种、96种、82种,最少的区域为Ⅳ区、Ⅱ区、Ⅷ区,分别有44种、40种、28种;总的表现为Ⅲ区>Ⅵ区>Ⅰ区>Ⅴ区>Ⅶ区>Ⅳ区>Ⅱ区>Ⅷ区。

张帅帅[8](2020)在《耐酸耐盐多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几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文中提出真菌性土传病害是农业生产中分布较广、侵染普遍、危害较大的一类植物病害。不合理施肥和植物长期连作种植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失衡,产生土壤酸化、盐渍化、病原菌积累和有益微生物减少等系列问题,是诱导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本论文针对土壤的酸化、盐渍化现状,以真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为主要目标,筛选具有耐酸、耐盐、拮抗多种病原真菌的功能菌株,探索了功能菌株对几种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菌株其它功能的探索及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为生产中真菌性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首先,进行耐酸、耐盐、高拮抗活性的功能菌株筛选。从酸性土壤、盐性土壤和喜酸耐盐植物中,采用酸性高盐培养基筛选耐酸耐盐菌株,获得90株耐酸耐盐菌。然后,针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Athelia rolfsii、Fusarium、I.mors-panacis G3B、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Brooks、Glomerella cingulata、Botrytis cinerea Pers),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17株拮抗菌,其中10株为Bacillus属,2株为Pseudomonas属,2株Lysinibacillus属,Rhizobium属、Agrobacterium属和Burkholderia属各1株。耐酸耐盐检测结果表明,17株菌均可耐5%Na Cl和p H值为2的酸,其中菌株Pseudomonas LG-1和SH8-4可耐7%Na Cl,菌株Bacillus HZMJW1-10、HZMJW1-11、ZJTZ2、SH8-2、SH8-5、SH8-6和Burkholderia SH8-3可耐11%Na Cl;Lysinibacillus HZLJC2-2和HZLJC2-9可以在p H为2的耐酸培养基中生长。挑选对6种病原真菌抑制率为50%以上的5株菌(Bacillus HZMJW1-10、Bacillus HZMJW1-11、Pseudomonas LG-1、Bacillus ZJTZ2和Burkholderia SH8-3)进行抑菌谱测试,发现这5株菌对其它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由此获得5株耐酸耐盐多抗细菌。其次,从5株多抗细菌中选择4株不同种拮抗菌进行抗病和其它功能测试。离体实验采用葡萄果实、番茄幼苗、番茄根部、三七块根和西瓜幼苗为材料,结果表明,4株拮抗菌对葡萄炭疽病、葡萄灰霉病、番茄白绢病、根腐病和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5%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土壤(p H为6.8,盐为0.22g/kg)和设施土壤(p H为5,盐为0.45g/kg)中,HZMJW1-10、LG-1和SH8-3对西瓜枯萎病和番茄白绢病的生防效果均达到了100%,ZJTZ2的拮抗活性为66.67%。接下来通过特异PCR对4菌株抗生素合成酶基因进行扩增,结果发现4株菌均具有合成依枯草菌素(Iturin A)的潜能。对菌株产铁载体、IAA及ACC脱氨酶等功能进行检测,发现4株菌株均可产生IAA;菌株LG-1和SH8-3可以产生铁载体,其中菌株SH8-3产量最高,为21.97μg/m L,菌株LG-1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由此可见这4株菌不仅具有耐酸、耐盐和高拮抗活性的功能,还具有促生的作用。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4株功能菌的培养基成分、配比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ZMJW1-10、LG-1、ZJTZ2和SH8-3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2%),最佳无机盐是氯化钾(0.4%),菌株HZMJW1-10和ZJTZ2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1%),菌株LG-1和SH8-3的最佳氮源是硝酸钾(1%);4株菌的最适培养条件是28℃、220 r/min、初始p H为7和3%的接种量。通过响应曲面试验探索功能菌最优发酵条件的结果表明,优化后菌株LG-1对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率为优化前的1.38倍,其它菌株发酵条件在优化后,抑制率都有明显提升。因此,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可以通过优化功能菌发酵条件来有效提高抑制率,达到最优水平。综上,本研究获得5株耐酸耐盐可拮抗1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同时具有促生功能的多功能细菌,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有效提高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由土壤酸化和盐渍化诱导的真菌性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提供借鉴。

马婷燕[9](2020)在《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种带病原菌物是病害随种子在时间上延续和空间上传播的重要途径。为确定目前我国主要种植的苜蓿品种其种子上是否寄藏如苜蓿黄萎病菌、炭疽病等毁灭性病害的病原菌和其他重要病原菌,为苜蓿引种调运的生物安全性和病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从我国苜蓿育种者和经营进口苜蓿种子的公司收集到32个苜蓿品种种子作为第一批材料,以及在内蒙地区的草籽场采集的草原1号、草原2号和草原3号的种子作为第二批材料,采用平皿法分离种带真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种类,并且以中苜3号为接种材料,分别采用培养皿法和盆栽法测试种带真菌致病性,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共分离出种带真菌25属29种,其中第一批材料得到19属20种,第二批材料得到7属12种,此两种来源的种子上真菌种类差异较大,相同的真菌有链格孢(Alternaria spp.)、青霉(Penicillium)和曲霉(Aspergillus spp.)。草原系列的种带真菌区系以镰刀菌为主: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红色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ce)、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锐顶镰孢(Fusarium acuminatum)、匍柄霉(Stemphylium botryosum)和茎点霉(Phoma sp.)。明确了两批供试种子材料不携带苜蓿黄萎病菌的病原菌,即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真菌。2、品种之间真菌携带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不消毒的情况下,32个品种其携带真菌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比例范围为26.18%67.54%,最高为阿尔冈金,最低为中苜1号,平均为18.7%;表面消毒后为5.93%28.16%,最高为新牧1号,最低为甘农3号,平均为8.2%,平均降低了10.5%;草原系列1号、2号、3号品种不消毒时的带菌率分别为87.21%、92.13%和98.37%,平均为92.57%,表面消毒后分别为45.16%、57.23%、39.17%,平均为47.18%,真菌携带率有效降低了45.3%。草籽场种子带菌率远高于市场销售的种子,说明市场销售种子的生物安全性较高。3、培养皿条件下,将第一批材料分离所得的20种种带真菌采用孢子悬浮液浸种法对中苜3号接种,发芽期(7 d)内种子萌发过程受到影响。其中,篮状菌(Talaromyces amestolkiae)感染下幼苗生长矮小;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感染下种苗生长畸形,子叶发育缓慢;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感染下幼苗变细、子叶均未展开;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可严重致使幼苗变褐萎蔫,停止发育。结果显示,可显着(P<0.05)降低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真菌分别有尖枝孢霉(Cladosporium oxysporum)、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枝顶孢(Acremonium persicinum)、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葡萄穗霉、壳二孢菌(Ascochyta phacae);同时,篮状菌、尾孢菌(Cercospora dianellicola)、球毛壳菌、尖枝孢霉、色串孢菌(Torula hollandica)和黑附球菌等真菌均可显着(P<0.05)降低苗长、根长、鲜重与干重。4、盆栽条件下,将第二批材料中分离率较高的5种镰刀菌孢子悬浮液接种于中苜3号幼苗上,一个月后植株生长表现异常。茄镰刀菌处理下枝叶枯落;尖孢镰刀菌处理下植株矮缩,分枝稀少,叶片枯落;燕麦镰刀菌处理下枝干黄化,茎尖干枯,叶片凋落;红色镰刀菌处理下茎基部叶片稀少,叶片褪绿;三线镰刀菌处理下分枝稀少,仅个别叶片褪绿。统计了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并测定了植株的株高、根长、分枝数、叶片数、生物量以及抗逆性生理指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相对膜透性和抗氧化活性酶)等,茄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表现出强致病性,燕麦镰刀菌、红色镰刀菌和三线镰刀菌表现出弱致病性,致病程度互有差异。本论文研究表明,我国种植的苜蓿种子上尚未发现能够引起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p.)的病原真菌。商品种子上虽然带菌种类多,但重要病原菌较少,而草籽场采集的种子携带真菌大部分为苜蓿的致病菌。可见,适期收获,强化清选,减少种子带菌十分必要。

刘晓雪[10](2019)在《大蒜种质超低温保存体系建立及其脱毒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蒜作为营养繁殖蔬菜,其传统的种质保存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超低温保存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植物种质离体保存技术,已在一些国家主要大蒜基因型和品种保存中应用。然而由于该项技术具有极显着的基因型特异性,相关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现有资料少且不成体系,从而极大地制约了该技术在我国大蒜种质保存中的应用。此外,目前国内外研究所采用的大蒜茎尖均取材于田间环境,使外植体易受到病原污染而导致超低温保存失败,同时由于田间大蒜的品种特性、种植季节和栽培方式影响,极大地限制了茎尖外植体的足量稳定供应,因此茎尖取材成为大蒜超低温保存研究与应用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超低温技术除能长时间且稳定地保存植物种质外,还兼具脱除植物组织内病原体的作用,即超低温疗法。目前该疗法已在很多园艺植物上应用,然而将超低温疗法应用于大蒜病毒脱除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此外,超低温保存作为一项植物种质离体保存技术,对经其处理冷冻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及田间生长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而此类研究在大蒜作物上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离体诱导大蒜不定芽为其超低温保存提供茎尖取材的新途径,同时建立了适合中国大蒜品种的超低温保存体系;对比了超低温疗法与传统方法的脱毒效果;采用分子标记、流式细胞技术及植株田间生长评价,多角度地对超低温保存再生大蒜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以大蒜茎盘为外植体,通过优化植物生长激素浓度,建立了适用于10个中国大蒜品种的不定芽再生体系。获得不定芽平均增殖系数达18.6,可为大蒜超低温保存研究提供数量充足,生理状态及发育程度一致的无菌材料。采用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检测再生植株,未发现变异条带。2.利用离体诱导产生的不定芽茎尖作为材料,通过筛选关键参数建立了如下大蒜超低温保存体系:从大蒜离体不定芽(培养5-7周,假茎粗2-3 mm)中剥取茎尖(长度约2 mm,包含2-4个叶原基和基部短缩茎组织)于室温24℃,在MS+6.5 g/L琼脂+0.3 mol/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预培养2 d后,在MS+2 mol/L甘油+0.6 mol/L蔗糖加载液中室温培养20 min,采用玻璃化液PVS3在0℃条件下,对茎尖保护性脱水1.5 h,随后将内含茎尖的PVS3液滴滴在铝箔条上,将铝箔条装入冷冻管并迅速浸入液氮冷冻1 h,直接将载有冷冻茎尖的铝箔条于室温下浸入卸载液MS液体培养基+1.2 mol/L蔗糖进行快速解冻,10 min后换新鲜卸载液继续卸载,将解冻后的茎尖接种于恢复培养基MS+6.5 g/L琼脂+30 g/L蔗糖进行再生。以10个中国大蒜品种验证了该体系的广谱性,获得平均存活率和再生率分别为56.1%和48.3%,同时发现该体系并不适用于供试早熟大蒜品种的超低温保存。研究以未熟花序离体诱导的不定芽为试材,证明了两种茎尖来源对大蒜超低温保存效果无影响,为大蒜超低温保存提供了新的离体茎尖来源。组织学切片观察表明经超低温冷冻后的大蒜茎尖,其茎端分生组织及包裹在外的第1-4个幼嫩叶原基中的大部分细胞可以存活,而靠近茎端基部及外围叶片的细胞则在冷冻过程中死亡。SSR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超低温再生大蒜植株既未出现变异条带,也没有发生染色体倍性变异。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AS-EL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发现田间生长的大蒜(G064)普遍受到洋葱黄矮病毒(OYDV)、韭葱黄条斑病毒(LYSV)、大蒜潜隐病毒(GLV)和大蒜系列病毒(GarVs)的复合侵染。对比超低温疗法和大蒜传统脱毒方法对上述病毒的脱除效率,超低温疗法对OYDV的脱除率最高达76.4%,且试管苗再生率(65.0%)显着高于传统脱毒方法。4.通过设置防虫设施的盆栽试验,从大蒜植株形态指标、光合特性、生育期、花芽鳞芽分化及鳞茎特性方面对比了超低温再生大蒜、离体再生大蒜及田间大蒜的生长情况。发现超低温再生大蒜在植株生长、叶片光合能力及鳞茎特性上均具有显着优势,同时结合盆栽大蒜的病毒检测结果认为这些优势与超低温疗法的脱毒效应密切相关。对比田间和离体来源大蒜的各项指标,证明了大蒜离体再生植株在形态、光合生理层面的相对稳定性。总体而言,经超低温保存后的大蒜再生植株能够良好地适应其原生环境。本研究为我国大蒜超低温种质库的建立提供了相关资料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该项技术在大蒜作物上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二、盆栽葡萄的越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盆栽葡萄的越冬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抗赤霉病挥发物成分鉴定及应用潜力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土传病害概况
    1.2 小麦赤霉病概况
        1.2.1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危害
        1.2.2 小麦赤霉病的症状
        1.2.3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传播
        1.2.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现状
    1.3 大豆疫病概况
        1.3.1 大豆疫病的发生及危害
        1.3.2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症状
        1.3.3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传播
        1.3.4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现状
    1.4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进展
        1.4.1 植物源杀菌剂概念
        1.4.2 植物源杀菌剂抑菌机理
        1.4.3 植物源杀菌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芳樟醇研究概况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菌株及植物
        2.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3 常用培养基和相关溶液的配制
    2.2 方法
        2.2.1 禾谷镰刀菌的保存和活化以及分生孢子的收集
        2.2.1.1 菌种保存
        2.2.1.2 活化菌种
        2.2.1.3 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的收集
        2.2.2 大豆疫霉菌的保存和活化以及游动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2.1 菌种保存
        2.2.2.2.活化菌种
        2.2.2.3 游动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3 单花滴注法
        2.2.4 挥发物的测定与筛选
        2.2.5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2.2.5.1 溶剂的选择
        2.2.5.2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菌丝径向生长的影响
        2.2.5.3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分生孢子数量的影响
        2.2.6 芳樟醇对其他土传病菌的抑制作用
        2.2.6.1 芳樟醇对其他土传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检验
        2.2.6.2 溶剂的选择
        2.2.6.3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最小杀菌浓度测定
        2.2.6.4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菌丝径向生长的影响
        2.2.6.5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游动孢子萌发数量以及游动孢子数量的影响
        2.2.6.6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胞内物质外泄量的测定
        2.2.7 芳樟醇对土传病害的防治试验
        2.2.7.1 芳樟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试验
        2.2.7.1.1 芳樟醇对小麦萌发的影响
        2.2.7.1.2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侵染叶片的影响
        2.2.7.1.3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小麦植株的安全性实验
        2.2.7.1.4 大田实验中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防治效果
        2.2.7.2 芳樟醇对大豆疫病的防治试验
        2.2.7.2.1 盆栽实验中不同菌量对大豆植株的致病性
        2.2.7.2.2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大豆植株的安全性试验
        2.2.7.2.3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态挥发物的测定与筛选
    3.2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3.2.1 溶剂的选择
        3.2.2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菌丝径向生长的影响
        3.2.3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数量的影响
        3.2.4 芳樟醇对小麦萌发的影响
        3.2.5 不同浓度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侵染叶片的影响
        3.2.6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小麦植株的安全性试验
        3.2.7 大田实验中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防治效果
    3.3 芳樟醇对其他土传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3.3.1 芳樟醇对其他土传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检验
        3.3.1.1 芳樟醇对镰刀菌其他专化型的抗菌活性检验
        3.3.1.2 芳樟醇对三种卵菌的抗菌活性检验
        3.3.2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3.3.2.1 溶剂的选择
        3.3.2.2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最低杀菌浓度
        3.3.2.3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菌丝径向生长的影响
        3.3.2.4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胞内物质外泄量的影响
        3.3.2.5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游动孢子囊以及游动孢子数量的影响
        3.3.2.6 盆栽实验中不同菌量对大豆植株的致病性
        3.3.2.7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大豆植株的安全性试验
        3.3.2.8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防治效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2)中国野生葡萄抗寒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种质资源抗寒性研究与抗寒品种选育
        1.1.1 葡萄抗寒生理与评价体系研究
        1.1.2 葡萄抗寒分子研究
    1.2 植物抗寒生理相关指标研究
    1.3 植物抗寒分子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中国野生复叶葡萄抗寒性鉴定与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材料处理
        2.1.3 抗寒生理指标测定
        2.1.4 抗寒性评价
        2.1.5 Vv CBF1 基因的表达定量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国野生复叶葡萄抗寒差异分析
        2.2.2 .复叶葡萄“固原-1”与山葡萄后代抗寒差异分析
        2.2.3 复叶葡萄“固原-1”与欧美葡萄抗寒差异分析
        2.2.4 抗寒性综合评价
        2.2.5 4 种抗寒葡萄材料Vv CBF1 表达
        2.2.6 4 种葡萄材料的Logistic函数与半致死温度
    2.3 讨论
第三章 复叶葡萄株系固原-1 的抗旱性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枝条取材与沙藏
        3.1.3 盆栽的准备
        3.1.4 盆栽控水处理
        3.1.5 抗旱生理指标测定与评价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控水天数下POD活性变化
        3.2.2 不同控水天数下SOD活性变化
        3.2.3 不同断水天数下 CAT 活性变化
        3.2.4 不同断水天数下脯氨酸含量变化
        3.2.5 抗旱综合评价与抗旱能力分级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家庭阳台盆栽葡萄树形培养和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2 容器选择
4 定植技术
5 架式和整形
6 枝蔓管理
7 肥水管理
8 病虫害防治
9 越冬管理
1 0 换盆

(4)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草莓概况及草莓病害研究进展
    1.1 草莓概况
        1.1.1 草莓营养及保健价值
        1.1.2 草莓品种及分布
        1.1.3 草莓国内外生产现状
    1.2 草莓主要病害研究现状
        1.2.1 草莓灰霉病
        1.2.2 草莓白粉病
        1.2.3 草莓炭疽病
        1.2.4 草莓枯萎病
        1.2.5 草莓褐斑病
        1.2.6 草莓蛇眼病
        1.2.7 草莓黄萎病
        1.2.8 草莓根腐病
第二章 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草莓根腐病病害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纯化与保存
        2.1.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1.3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1.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草莓根腐病病害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纯化结果
        2.2.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2.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
        2.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室内抑菌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药剂
        3.1.3 供试药剂浓度筛选
        3.1.4 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药剂对6株供试菌株的药剂浓度
        3.2.2 不同浓度供试药剂对6株供试菌株菌落直径生长的影响
        3.2.3 不同药剂对6株供试菌株的毒力测定结果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草莓拟盘根腐病盆栽药剂防治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药剂
        4.1.2 供试靶标菌株
        4.1.3 盆栽处理方法
        4.1.4 病情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4.2.2 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喀斯特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
    (二)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机理
    (一)草灌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
        3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
        4 草灌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
    (二)野外验证试验
        1 田间干旱胁迫试验下对草灌植物的生长影响
        2 田间干旱胁迫试验对比下草灌植物营养品质变化机理
四 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相互作用
    (一)石漠化地区草灌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1 干旱胁迫对石漠化地区植物的影响
        2 植物形态和生长特征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3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与措施
    (二)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三)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单维和交互影响
        1 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2 土壤化学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3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交互影响
五 石漠化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石漠化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1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2 灌木栽培技术
        3 施肥技术
        4 灌溉技术
    (二)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草灌种植技术
        2 草灌品质提升技术
        3 野外田间旱棚装置技术
        4 植物生长模拟试验装置技术
    (三)石漠化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的重要性
        1.1.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重要性
        1.1.3 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不容乐观
        1.1.4 圆明园植物景观亟待调查研究
        1.1.5 重点研究九州景区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1.2.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考据
    2.1 相关研究史料
        2.1.1 文档资料
        2.1.2 图档资料
    2.2 文档资料考据
        2.2.1 内工则例考据
        2.2.2 御制诗文考据
    2.3 图档资料考据
        2.3.1 圆明园四十景图考据
        2.3.2 圆明园样式房图考据
        2.3.3 清宫圆明园图档考据
    2.4 图文考据小结
3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3.1 全园普查
    3.2 九州详查
        3.2.1 九州全景区物种调查
        3.2.2 各次级景区物种调查
        3.2.3 遗址内乔木调查
        3.2.4 乔木生长势调查
4 圆明园植物原真性评价
    4.1 全园植物原真性
    4.2 九州植物原真性
        4.2.1 植物种类原真性
        4.2.2 植物景观原真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圆明园盛期植物总结
    5.2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5.3 圆明园植物景观原真性评估
    5.4 圆明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议
        5.4.1 遗址保护层面
        5.4.2 遗址安全层面
        5.4.3 植物景观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圆明园工程则例·花果树木价值》清单抄本
    附录B 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植物统计表
    附录C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考据表
    附录D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及《清院画十二月令图》植物考据表
    附录E 圆明园盛期植物材料表
    附录F 2019年圆明园植被调查名录
    附录G 九州景区植物种类调查表
    附录H 九州景区威胁遗址乔木统计
    附录I 九州景区死亡或濒死乔木统计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2.2 园林植物区域规划研究进展
    1.3 目的意义
    1.4 研究区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气候条件
第2章 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的确定
        2.1.2 多样性格局的构建
    2.2 物种组成多样性
        2.2.1 物种组成概况
        2.2.2 生活型分析
        2.2.3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2.3 分布格局多样性
        2.3.1 水平分布格局
        2.3.2 垂直分布格局
    2.4 观赏特性多样性
        2.4.1 观赏用途多样性
        2.4.2 木本花卉多样性
    2.5 园林用途多样性
第3章 资源开发应用潜力评价
    3.1 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3.1.2 评分标准
    3.2 评价结果
        3.2.1 各指标总权重值确定
        3.2.2 综合评分及等级划分
        3.2.3 综合评价结果
第4章 基于气候因子的贵州省园林植物应用区域规划
    4.1 区划原则
        4.1.1 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
        4.1.2 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
        4.1.3 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4.2 区划指标
        4.2.1 绿化区划分指标
        4.2.2 温度带划分指标
        4.2.3 干湿区划分指标
    4.3 区划方法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混合插值法)
    4.4 区划结果
        4.4.1 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征
        4.4.2 温度带区划
        4.4.3 干湿区区划
        4.4.4 绿化区划
    4.5 园林绿化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4.5.1 总体物种组成
        4.5.2 可优先开发利用物种组成
        4.5.3 各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Ⅱ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
附录 Ⅲ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附录 Ⅳ 贵州省部分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8)耐酸耐盐多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几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 土传病害概况
        1.1 病害种类
        1.1.1 真菌性病害
        1.1.2 细菌性病害
        1.1.3 病毒性病害
        1.2 病害防治
        1.2.1 化学防治
        1.2.2 农业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2.4 生防机制
    2 土壤理化失衡
        2.1 土壤酸化
        2.1.1 土壤酸化危害
        2.1.2 土壤酸化成因
        2.1.3 土壤酸化防治
        2.2 土壤盐渍化
        2.2.1 土壤盐渍化现状
        2.2.2 土壤盐渍化危害
        2.2.3 土壤盐渍化成因
        2.2.4 土壤盐渍化防治
    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真菌植物病害功能菌株的筛选及拮抗活性检测
    1 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实验样品
        1.3 筛选培养基
    2 方法
        2.1 功能菌株的筛选
        2.1.1 耐酸耐盐菌株筛选
        2.1.2 拮抗菌株筛选
        2.2 功能菌株抗酸抗盐活性检测
        2.2.1 抗酸活性检测
        2.2.2 抗盐活性检测
        2.3 功能菌株鉴定
        2.3.1 形态鉴定
        2.3.2 分子鉴定
        2.3.3 PCR扩增
        2.3.4 序列分析
        2.4 抑菌谱测定
        2.5 拮抗菌的拮抗活性检测
        2.5.1 离体实验
        2.5.2 盆栽实验
        2.6 耐酸耐盐拮抗菌的其它功能探索
        2.6.1 抗性基因
        2.6.2 产铁载体能力检测
        2.6.3 激素调节
        2.6.4 ACC脱氨酶
    3 结果
        3.1 功能菌株筛选
        3.2 功能菌的抗酸抗盐活性检测
        3.3 菌株鉴定
        3.4 抑菌谱实验
        3.5 拮抗菌的拮抗活性检测
        3.6 耐酸耐盐拮抗菌的其它功能探索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功能菌株的培养及发酵条件优化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种子发酵液的制备
    2 实验方法
        2.1 生长曲线和pH的测定
        2.2 发酵培养基优化
        2.2.1 碳源优化
        2.2.2 氮源优化
        2.2.3 无机盐优化
        2.3 正交试验
        2.4 发酵条件优化
        2.4.1 温度优化
        2.4.2 转速优化
        2.4.3 初始pH优化
        2.4.4 接种量优化
        2.5 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3 实验结果
        3.1 生长曲线和pH值
        3.2 培养基优化结果
        3.2.1 碳源选择
        3.2.2 氮源选择
        3.2.3 无机盐选择
        3.3 正交试验结果
        3.4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结果
        3.4.1 培养温度优化
        3.4.2 培养转速优
        3.4.3 初始pH优化
        3.4.4 接种量优化
        3.5 响应面分析及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培养基的配制
附录二 引物序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苜蓿生产现状
        2.1.1 苜蓿的价值
        2.1.2 苜蓿分布与面积
        2.1.3 需求量和进口数量
        2.1.4 苜蓿品种的利用
    2.2 我国苜蓿病害
        2.2.1 系统性病害
        2.2.2 茎叶病害
        2.2.3 根部病害
    2.3 种带真菌的研究
        2.3.1 种带真菌研究概况
        2.3.2 种带真菌的检测与鉴定方法
        2.3.3 影响种带真菌的因素
        2.3.4 种带真菌的致病性影响
        2.3.5 小结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苜蓿种带真菌的分离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种带真菌的鉴定
        3.2.1 形态特征鉴定
        3.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种带真菌的致病性测定
        3.3.1 材料
        3.3.2 培养皿法测定种带真菌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3.3 盆栽法测定种带真菌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种带真菌的检测
        4.1.1 真菌种类鉴定
        4.1.2 种样带菌率
        4.1.3 真菌分离率
    4.2 种带真菌的致病性测定
        4.2.1 培养皿法测定种带真菌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4.2.1.1 种带真菌影响下幼苗的症状
        4.2.1.2 种带真菌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4.2.1.3 种带真菌对苗长和根长的影响
        4.2.1.4 种带真菌对幼苗鲜重与干重的影响
        4.2.2 盆栽法测定种带真菌对苜蓿植株生长的影响
        4.2.2.1 种带真菌影响下幼苗的症状
        4.2.2.2 种带真菌对株高和根长的影响
        4.2.2.3 种带真菌对分枝数和叶片数的影响
        4.2.2.4 种带真菌对生物量的影响
        4.2.2.5 种带真菌影响下植株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
        4.2.2.6 种带真菌对抗逆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大蒜种质超低温保存体系建立及其脱毒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蒜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1.2 大蒜种质资源传统保存方法及存在问题
    1.3 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
        1.3.1 概念及原理
        1.3.2 常用方法
        1.3.3 保存程序
        1.3.4 优势及应用
    1.4 大蒜种质超低温保存研究现状
        1.4.1 建立大蒜超低温保存体系的研究
        1.4.2 世界大蒜超低温种质库发展概况
        1.4.3 超低温保存大蒜种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大蒜病毒脱除技术研究
        1.5.1 病毒病对大蒜生产的影响
        1.5.2 传统大蒜脱毒技术
        1.5.3 超低温疗法与大蒜脱毒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蒜茎盘不定芽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药品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建立大蒜试管材料
        2.2.2 茎盘诱导不定芽培养基的激素筛选
        2.2.3 茎盘诱导不定芽培养基的广适性测试
        2.2.4 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
        2.2.5 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2.2.6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植物激素浓度对茎盘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2.3.2 茎盘诱导不定芽培养基的广适性测试
        2.3.3 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的SSR鉴定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大蒜不定芽茎尖超低温保存体系的建立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药品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超低温保存体系预实验及关键参数筛选
        3.2.2 超低温保存体系的多品种广适性试验
        3.2.3 不同来源大蒜茎尖的超低温保存效果比较
        3.2.4 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鉴定
        3.2.5 超低温冻后茎尖成活细胞分布
        3.2.6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超低温保存体系中关键参数的筛选
        3.3.2 大蒜超低温保存体系的广适性分析
        3.3.3 茎尖来源对大蒜超低温保存的影响
        3.3.4 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鉴定
        3.3.5 超低温保存茎尖成活细胞分布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大蒜超低温脱毒效应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药品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大蒜病毒圃的建立
        4.2.2 大蒜传统脱毒方法
        4.2.3 大蒜超低温疗法脱毒
        4.2.4 病毒检测
        4.2.5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田间大蒜自然带毒情况
        4.3.2 超低温疗法与传统方法脱毒效果比较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大蒜超低温保存再生植株的田间生长评价
    5.1 试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药品试剂
        5.1.3 仪器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4 数据统计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盆栽大蒜植株形态指标评价
        5.3.2 盆栽大蒜叶片光合指标评价
        5.3.3 盆栽大蒜生育期及花芽鳞芽分化评价
        5.3.4 盆栽大蒜鳞茎特性评价
        5.3.5 盆栽大蒜病毒检测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盆栽葡萄的越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抗赤霉病挥发物成分鉴定及应用潜力验证[D]. 高文腾.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中国野生葡萄抗寒抗旱性研究[D]. 许一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家庭阳台盆栽葡萄树形培养和管理技术[J]. 司玉乾. 河北果树, 2021(01)
  • [4]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D]. 刘艳茹.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5]喀斯特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D]. 闵小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D]. 林舒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D]. 黄郎. 贵州大学, 2020(04)
  • [8]耐酸耐盐多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几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D]. 张帅帅.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9]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D]. 马婷燕. 兰州大学, 2020(12)
  • [10]大蒜种质超低温保存体系建立及其脱毒效应分析[D]. 刘晓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标签:;  ;  ;  ;  ;  

盆栽葡萄越冬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