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

一、《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岩[1](2021)在《区域革命据点的形成 ——以陕北榆林中学为例(1923-1926)》文中研究说明

徐金慧[2](2021)在《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广阔。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档案工作。高职院校档案是其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对于高职院校和社会来说,这些记录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对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档案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本课题主要是借助实地考察和网络查询等方式,围绕高职院校对档案机构的设置情况、档案的队伍建设、档案的立卷归档、档案分类情况以及档案的保管利用情况等,对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状予以全面而细致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阐明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进而依据官方数据及调研统计结果,找寻出制约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提高院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保管水平、重视档案业务建设和对档案队伍加以建设等五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使得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够使得高职院校获得一些启发,使其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牛爽[3](2019)在《志愿服务何以持续:过程视角下J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实践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势头强劲,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尤其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涌现了大批志愿者之后,国内的志愿服务事业更是掀起了一阵热潮。截至目前,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已有12041万名,志愿团体数量达62余万。不可否认的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志愿服务取得了傲人的发展成就,但志愿者组织人才流失率高、组织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却往往易被忽视。对于志愿者组织的长期发展以及其服务效果而言,志愿者的稳定性、持续性才是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不竭动力。此外,在J社区调研期间笔者发现,该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高达284人,而实际长期稳定参与志愿服务的仅有21位,且均为老年志愿者。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调研实际情况,发现国内志愿服务普遍存在“注册者众,持续者寡”的问题。基于对该现象的反思,本文计划以上海市奉贤区J社区为例,深入社区志愿者组织中展开实证研究,并对其中10位老年志愿者以及2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以期对老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持续性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基于Omoto和Snyder的志愿服务过程模型,本文从过程视角出发建立了符合实际调研情况的研究框架,并认为志愿服务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可分为前期、经历、结果三个阶段,持续志愿服务处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结果阶段,在三个阶段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老年志愿者最终将选择持续志愿服务。在前期阶段,参与动机、资源基础及行动空间是老年志愿者选择参与志愿服务的行动基础,动机能否被满足、客观资源基础及行动空间是否持续存在都将影响其服务的持续性。在经历阶段,动机实现、角色互动关系、志愿者角色认同以及来自社区的重要支持都将对老年志愿者形成正向的激励和自我反馈机制,老年志愿者会预测持续志愿服务将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收获以及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驱使其持续志愿行为的产生。在结果阶段,老年志愿者将会收获一些非预期利益以及自我改变,再加之其志愿精神的内化和志愿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对困难的自我调适,都将促使其继续留在志愿者组织并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探寻促进老年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将社区低龄老人资源转换为社区服务力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

王丽[4](2019)在《福建省中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衔接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打通中高职教育衔接渠道,是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在平衡受教育机会,发挥终身教育理论等方面,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94年起,福建省教育厅大力开拓中职学生升学渠道,鼓励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1999年福建省教委积极开办中职升学试点工作。目前,福建省已经制定出八大专业的中高职教育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福建省财经商贸类中职教育在对口生源、政策导向、专业设置和产业协调度等方面存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基础。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专业设置情况、学生情况和专任教师情况对福建省财经商贸类专业中职学校进行分析,发现其衔接实践中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需求失衡和双师型队伍供需矛盾等问题有待解决。鉴于此,本论文从办学实体、政府、社会群体等三个角度集中探讨了财经商贸类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影响因素。继而进一步分析大陆省市和台湾在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衔接实践,吸收了其中的衔接经验,提出适用于福建省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中职学生升入到高职学校对口专业的具体对策。其中包括:统筹中职专业目录建设,第一,调整专业结构,第二,设立专业目录征询平台;协同提升学生质量,第一,提升宣传力度,推动人才成长途径衔接,第二,构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在促进衔接内涵建设方面,第一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第二,制定联结评价制度。最后提出拓展中职教育交流与合作,包括推广会计商贸企业的校企合作、深化闽台中高职分段教学模式、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葛金金[5](2019)在《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伴随着全球化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中华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面临着如何在保持中华文化特色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创新性转化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事关国家文化安全。藏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当前诸多政治、经济和媒介力量的合力作用下页被整合融入到现代语境中来,藏族本身的社会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也被迫发生了变化。藏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有也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不断传承发展。藏族聚居区自然风景壮美,雪域高原气质淳朴圣神,地理环境生态文化特征独具特色,藏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并在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坚毅顽强、乐观向上的性格,尊重知识、崇尚贤明的传统以及敬畏自然、热爱环境的精神品格,是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重要资源;经过梳理发现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像转化从早期西方探险家对藏族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活动记录开始,此后藏族传统文化通过影像形式不断呈现;通过梳理藏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藏族传统文化具有影像转化的空间和优势,实现藏族文化传承发展,影像转化是有效途径,探索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路径和方法:首先要不断深入挖掘藏族传统文化内涵;借助丰富的影像叙事手法诠释藏族传统文化精髓;应用不同的媒介技术手段和媒介品台呈现和传播藏族多彩传统文化。梳理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发展脉络,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受到不同时期政策的制约,当下繁荣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像转化不仅能够传承和传播藏族文化,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担当藏族传统文化“传播者”的本土导演在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过程中肩负重要职责,既要努力挖掘藏族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有效、多样的影像转化,又要谨防在高度发达的媒介社会中过度消费,甚至颠覆扭曲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

郑茹[6](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研究表明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尚伟伟[7](2018)在《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流动儿童教育融入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对流动儿童教育有着极为重要意义。所谓流动儿童教育融入,是指流动儿童能够在城市学校中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能够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并获得教师和同伴的接纳,从而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并逐步融入整个教育系统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就读,解决他们的教育融入问题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首先编制了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等实证检验,形成了学业融入、心理融入、文化融入和交互融入的“四维度”教育融入测量框架。然后对233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流动儿童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在此基础上,就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内部作用机制以及改进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水平均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其中,文化融入处于中等水平,学业融入、交互融入、心理融入三个方面融入状况依次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在性别、学段、年级、家庭人口结构、出生地、学校类型、转学次数等存在差异特征。第二,客观环境要素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均有不同程度影响。(1)制度与政策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影响较为持续深远,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升学政策和教育救助政策等方面。(2)社会支持因素及其不同层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其中在学业融入、心理融入、交互融入和文化融入方面,支持利用度影响效应最大。(3)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教养方式均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产生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产生正向影响效应,惩罚严厉型、过度干涉型和拒绝否认型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产生负向影响效应。同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融入,还能够通过家庭教养方式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融入。(4)学校氛围及其不同层面(学业支持、学校管理、教师支持、同学支持)均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产生正向影响效应,其中在学业融入方面,学业支持和教师支持的影响效应高于学校管理和同学支持,在心理融入和交互融入方面,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影响效应高于学业支持和学校管理,在文化融入方面,教师支持和学校管理对流动儿童文化融入的影响高于学业支持和同学支持。同时,歧视知觉在学校氛围与流动儿童教育融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第三,主观策略选择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也有不同影响。(1)认同管理策略因素(个体流动策略、社会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产生正向影响效应。其中,在学业融入方面,社会竞争策略影响效应最大,其次社会创造策略,最后个体流动策略;在心理融入方面,社会竞争策略影响效应最大,其次社会创造策略和个体流动策略;在文化融入方面,社会创造策略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个体流动策略,最后社会竞争策略;在交互融入方面,个体流动策略影响效应最大,其次社会创造策略,最后社会竞争策略。(2)文化适应策略因素(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均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产生影响效应。其中,整合策略和同化策略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均产生正向影响效应,且同化策略的正向影响效应在学业融入、心理融入、文化融入和交互融入方面均高于整合策略,分离策略和边缘化策略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产生负向影响效应,且边缘化策略的负向影响效应在学业融入、心理融入、文化融入和交互融入方面均高于分离策略。(3)心理弹性作为心理品质策略因素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均产生影响效应。心理弹性及其不同层面(韧性、力量、乐观)均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产生正向影响效应,其中乐观对流动儿童心理融入、文化融入和交互融入的影响效应最大,韧性对流动儿童学业融入的影响效应最大。同时,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影响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促进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一是建设包容发展的政策环境,改革户籍制度,深化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的教育合作,加快构建教育救助体系;二是全面发挥社会组织的教育力量,创造开放式社会空间,搭建“信任—协商”的参与平台,提升社会组织能力;三是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树立多元融合的办学理念,完善学生心理支持体系建设,提升家校合作能力;四是建立开放、民主的家庭氛围,树立健康的家庭教养观念,注重家长言传身教。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8](2018)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4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不久,原在国家农垦部曾从事期刊工作的赵书敏教务长就和方道中院长以及王蓉处长(培训处)等,多次就创办院刊事宜进行研究和磋商。1986年6月,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学院培训处积极引进在农业部成人高校具有多年编辑工作经验的张世蓁同志,着手院刊创刊的筹备工作。1987年3月学院组建院刊编辑委员会,组成如下:

胡科翔[9](2018)在《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得益于国家层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顶层推进,其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预期,但作为一项新兴事物,生态旅游的发展缺少法律规制的紧贴跟进和密切配合,以致各种问题不断暴露丛生,违法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肆意滥用与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污染方面,可谓是殊为突显。跟传统产业相比较,作为被长期誉为“朝阳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旅游业,按理说应属于环境保护责任负担较轻的产业之一,作为其升级发展的孕育产物,生态旅游的破茧而出更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发展己任,从而实现旅游效益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双赢。不过由于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理念模式与我国目前法律规制的现实状况还存在诸多不协调同步的地方,因此其很多时候只是被当做一种口号式的宣传而被广为知晓,所以在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运营的实际工作中,依然导致了各种损害环境资源的现象频发。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生态旅游资源的损害问题,紧紧抓住法律规制这一“牛鼻子”才是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从特定行业领域和专门实践范畴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要领之一。本文着眼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各种乱象,引申并总结出当前面临的生态旅游资源规制难点,然后将全文划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围绕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内涵阐述了基于法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理论架构;第二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适用于法律规制的特征、法律关系主体的识别以及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静态与动态属性分析等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研究内容体系;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法制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剖析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从生态环境损害预防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旅游规划的法治本质原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确立和加强旅游规划环境处置职能、确认和厘定旅游规划环境责任、设计和完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来达成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环境问题防治机制建构;第五部分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设想了利用旅游环境税和国家公园分别作为管治工具与管治平台,并在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基础上,为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公共治理的路径达成铺平了道路;第六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损害产生以后的法律救济角度出发,基于对旅游环境权的甄别和梳理,探讨了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设想,并讨论了怎样利用司法救济渠道来助推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塑。本文的立论基础先是从理论上扎实阐明何谓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特征表现,然后借助法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撑为本文架构起有理有据、条理得当的论据要素,同时通过分析围绕生态旅游资源使用问题而生成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识别出它们背后的利益主体来为后续研究定下依据基调,紧接着就是立足于问题导向性的研究方式从各种典型案例中找到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需要破解的诸多难点,最后围绕这条规制难点的逻辑主线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公共治理和损害救济等三大程序环节中,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案。

吴倩妮[10](201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析 ——以志愿服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与影响,社会大环境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需要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拓新的教育途径势在必行。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的社会活动,其实践性、主体性和多样性能有效改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缺点,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阵地由课堂转向生活的方式,能有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志愿服务开展的多样性和多种组织性既符合国际潮流也符合大学生主流价值,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探索志愿服务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自己,知晓自身的价值所在,实现自我教育,做到知行合一。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践、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研究、采访交谈等方法对志愿服务新途径进行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青奥会志愿者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就思想政治教育与志愿服务为调查内容展开调查。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相关处,但实际运用中还未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出现实践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学校支持力度不足,教师未引起重视,学生参与意识不高等。就出现的问题,学校、教师、学生和学生组织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应尽其所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和解决。首先,学校重视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其次,教师提高志愿服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意识;最后,学生提高志愿服务参与意识。此外,学校各部门要推进志愿服务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和学生组织以及相关部门要分工协作,共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这一新途径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概述
    第一节 高职院校档案概述
        一、高职院校档案概念的界定
        二、高职院校档案的分类
        三、高职院校档案的特点
    第二节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概述
        一、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二、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意义
        三、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状
    第一节 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基本状况
        一、无锡市高职院校简介
        二、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状况的调研分析
    第二节 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保管设施落后
        二、档案利用率不高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
        四、档案人员素质不高
    第三节 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因素
        二、档案管理制度因素
        三、专业队伍建设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一节 有益经验及启示
        一、健全的制度是档案管理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齐全的档案库房设备设施是档案管理的前提条件
        三、充分的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
        四、档案队伍建设是档案管理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 提高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水平的举措
        一、提高院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制定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三、提高档案保管水平
        四、重视档案业务建设
        五、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针对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访谈内容
致谢

(3)志愿服务何以持续:过程视角下J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实践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注册者众、持续者寡:志愿服务参与中的“持续性”困境
    2.1 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2.2 志愿服务缺乏持续性
    2.3 J社区志愿服务概况
        2.3.1 J社区基本情况
        2.3.2 J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实践
第3章 动机、资源与结构:结缘志愿服务的行动基础
    3.1 动机:参与志愿服务的初始动力
        3.1.1 利他型
        3.1.2 利己型
        3.1.3 混合型
    3.2 资源:参与志愿服务的基础条件
        3.2.1 个体的客观优势
        3.2.2 亲密关系的重要支持
        3.2.3 个人社会资本
    3.3 结构:志愿服务的行动空间
        3.3.1 政治结构因素
        3.3.2 经济结构因素
        3.3.3 社会文化结构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验志愿服务:服务过程中的正向激励与自我反馈
    4.1 动机的匹配与实现
        4.1.1 动机实现:刺激持续志愿行为
        4.1.2 动机未实现:发现与预期落差较大
    4.2 互动中的情感体验
        4.2.1 和服务对象:依赖与责任
        4.2.2 和其他志愿者:互惠与归属
        4.2.3 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代际互动与情感支持
    4.3 角色认同的力量
        4.3.1 内隐认同机制
        4.3.2 外显认同机制
    4.4 社区的重要支持
        4.4.1 权益保障
        4.4.2 培训机制
        4.4.3 激励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预期收获、内化习惯与自我调适:志愿服务得以延续
    5.1 非预期收获:自我成长与改变
        5.1.1 社会资本的积累
        5.1.2 自我能力的提升
        5.1.3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5.2 志愿精神与志愿习惯的协调统一
        5.2.1 志愿精神内化
        5.2.2 当志愿成为习惯
    5.3 对于困难的自我调适
        5.3.1 外界的质疑:不理会
        5.3.2 他人的不配合:包容
        5.3.3 身体的不适:克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关于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4)福建省中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衔接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案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
        二、财经商贸类专业
        三、中高职衔接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一、协同理论
        二、系统理论
        三、终身教育理念
第二章 福建省中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衔接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衔接基础
        一、生源基础
        二、政策导向
        四、专业与产业协调度高
    第二节 衔接水平
        一、专业设置情况
        二、学生基本情况
        三、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第三节 衔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建设与需求矛盾
        二、人才供需失衡
        三、“双师型”教师存在供需矛盾
第三章 福建省中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衔接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办学实体
        一、办学理念
        二、“双师型”教师的管理机制
        三、培养目标定位
    第二节 政策制度
        一、福建财经商贸类专业发展契机
        二、区域发展规划及产业调整
        三、招生入学考试制度
        四、学制制度
    第三节 社会群体
        一、家长对财经商贸类专业的刻板印象
        二、学生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
        三、职业竞赛的氛围
第四章 大陆省市和台湾的中高职衔接实践特色及启示
    第一节 大陆省市与台湾的中高职实践特色
        一、北京市打造中高职衔接品牌专业实践
        二、广东省“3+证书”的中职高考实践
        三、台湾“立交桥”式的升学实践
    第二节 大陆省市与台湾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启示
        一、重视财经商贸专业群职教体系建设
        二、支持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
        三、打通中高职衔接渠道
第五章 优化福建省中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衔接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统筹中职专业目录建设
        一、调整专业结构
        二、设立专业目录征询平台
    第二节 协同提升学生质量
        一、提升宣传力度,推动人才成长途径衔接
        二、构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第三节 促进衔接内涵建设
        一、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二、制定联结评价制度
    第四节 拓展中职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推广会计商贸企业的校企合作
        二、深化闽台中高职分段教学模式
        三、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概述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三、选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五、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
    六、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藏族传统文化概述
    一、藏族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
    二、藏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却日渐式微
    三、藏族精神文化气质难能可贵亟待传承
        (一)热爱环境与敬畏自然的精神品格
        (二)乐观向上和坚毅执着的顽强性格
        (三)尊重知识并崇尚圣贤的文明素质
第二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现状探析
    一、藏族生态文化和日常活动的影像记录
    二、藏族民俗文化活动影像转化日益丰富
    三、藏族历史文化影像凸显藏族精神品格
第三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空间与优势
    一、藏族“非遗”影像转化内容偏少空间巨大
    二、藏族物质精神文化资源影像转化优势突出
    三、藏族传统文化动画影像转化前景广阔
第四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路径与方法
    一、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激发藏族传统文化活力
    二、应用媒介技术手段呈现藏族多彩传统文化
        (一)媒介技术应用开启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表达
        (二)媒介技术发展丰富藏族文化影像呈现方式
        (三)应用不同媒介载体展现多面藏族传统文化
    三、借助影像叙事手法诠释藏族传统文化精髓
第五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前景探析
    一、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发展受政策导向制约
    二、谨防影像转化中对藏族传统文化内涵的颠覆
    三、藏族本土导演肩负藏族文化影像转化的重要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1.着作文献
    2.报纸文献
    3.期刊文献
    4.其他文献
附录: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一览表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及发表论文
致谢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依据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范围限定
        二、研究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研究架构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框架
第三章 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测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第一节 教育融入的结构分类与测量
        一、教育融入的结构分类
        二、教育融入的测量模型
    第二节 教育融入测量模型的实证检验
        一、测量模型数据收集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信度和效度分析
第四章 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现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程序
        一、研究工具
        二、数据收集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的现状分析
        二、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各维度的特征分析
        三、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客观环境要素影响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效应检验
    第一节 制度与政策环境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二元”分立
        二、区隔化的教育制度是重要瓶颈
        三、不完善的教育政策是直接阻碍
        四、缺位的教育救助体系是助推手
    第二节 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社会支持因素影响教育融入的分析框架
        二、不同社会支持水平下教育融入的差异比较
        三、社会支持影响教育融入的结构方程模型
        四、总结与讨论
    第三节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家庭环境因素影响教育融入的分析框架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教育融入的路径分析
        三、不同教养方式影响教育融入的结构方程模型
        四、教养方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教育融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五、总结与讨论
    第四节 学校氛围因素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学校氛围因素影响教育融入的分析框架
        二、学校氛围影响教育融入的结构方程模型
        三、歧视知觉在学校氛围与教育融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四、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主观策略选择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影响效应检验
    第一节 认同管理策略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认同管理策略内涵与相关量表
        二、认同管理策略影响教育融入的结构方程模型
        三、小结
    第二节 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文化适应策略内涵与相关量表
        二、文化适应策略影响教育融入的结构方程模型
        三、小结
    第三节 心理品质策略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心理品质策略内涵与相关量表
        二、心理弹性影响教育融入的结构方程模型
        三、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与教育融入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四、小结
第七章 推进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策略
    第一节 建设包容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二、创新流入地与流出地教育合作机制
        三、完善教育救助体系建设
    第二节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
        一、构建“信任-协商”的参与机制
        二、扩展开放、宽松的社会空间
        三、提升社会组织的资质与能力
    第三节 推动学校教育多元融合
        一、树立多元融合的办学理念
        二、提供心理支持的校园氛围
        三、优化家校合作的体制机制
        四、培养流动儿童自主性
    第四节 营造民主式的家庭环境
        一、树立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
        二、营造民主型家庭教养环境
        三、树立以身作则的家长榜样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论文提纲范文)

3
    月27日

(9)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阐述
    2.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
        2.1.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2.1.2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2.1.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与特征
    2.2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
        2.2.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思考
        2.2.2 生态旅游驱动并引发环境问题的辨析
    2.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理论架构
        2.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法理学理论分析
        2.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2.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伦理学理论分析
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内容体系分析
    3.1 生态旅游资源适于法律规制的特征分析
        3.1.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浅析
        3.1.2 自然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属性再检视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关系主体分析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益关系主体识别
        3.2.2 生态旅游资源利益主体的冲突起源
    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静态分析
        3.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微观分析
        3.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宏观分析
    3.4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动态分析
        3.4.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3.4.2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运营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4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法律规制难点剖析
    4.1 我国旅游业发展及其法制建设现状概述
        4.1.1 我国旅游业发展总体态势
        4.1.2 我国旅游业法制建设总体状况
    4.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总揽
        4.2.1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总述
        4.2.2 我国生态旅游的法制体系框架
    4.3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剖析
        4.3.1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案例总结分析
        4.3.2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透析
5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度的健全
    5.1 从法治视角溯源探究旅游规划实质
        5.1.1 旅游规划的缘起与本质
        5.1.2 旅游规划法治体系的诉求与甄别
        5.1.3 旅游规划立法的导向性演进历程
    5.2 境外旅游规划立法概况与经验借鉴
        5.2.1 美国的旅游规划立法
        5.2.2 日本的旅游规划立法
        5.2.3 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规划立法
        5.2.4 国际组织有关旅游规划的公约协定
        5.2.5 域外旅游规划立法给予我国的启示
    5.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实现
        5.3.1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与发展背景概况
        5.3.2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的现实问题剖析
        5.3.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防控因应
6 生态旅游资源公共治理的法律建构
    6.1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工具——旅游环境税的建构设想
        6.1.1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原则与目的
        6.1.2 旅游环境税构建的域外经验与借鉴
        6.1.3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6.1.4 建构旅游环境税制度的具体设想建议
    6.2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平台——国家公园体系的建构设想
        6.2.1 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结构性矛盾
        6.2.2 国外国家公园法律法规体系对我国的启迪
        6.2.3 基于制度可持续性视角的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立法建议
    6.3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对象——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设想
        6.3.1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6.3.2 利益相关者关系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6.3.3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
        6.3.4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
7 生态旅游资源损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7.1 以保障视角创新旅游环境权益法律制度的理念转变
        7.1.1 旅游环境权概念立意
        7.1.2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法律关系分析
        7.1.3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识别和认定
        7.1.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
    7.2 从法律适应性角度看旅游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可行性
        7.2.1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7.2.2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化探讨
    7.3 基于司法救济渠道重构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再审视
        7.3.1 旅游生态补偿的驱动机理
        7.3.2 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
        7.3.3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容实质
        7.3.4 旅游生态补偿的实现路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析 ——以志愿服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分析
    第一节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
        二、志愿者
        三、志愿服务
        四、志愿精神
    第二节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的必要性
        一、社会大环境需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需要
    第三节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的可行性
        一、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理论支撑
        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第三章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现状
    第一节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调查现状
        三、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积极趋势
    第二节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程度不高
        二、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遇到的阻力
第四章 完善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的措施
    第一节 学校重视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一、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具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二、保障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财力
        三、创建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新途径的实践基地
        四、建立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第二节 教师提高志愿服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意识
        一、融入课堂教育中
        二、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第三节 学生提高志愿服务参与意识
        一、加强自我教育意识
        二、提高自我激励能力
        三、打造品牌服务
    第四节 学校各部门推进志愿服务发展
        一、学工处继承和发扬志愿精神推进校园文明和学风建设
        二、宣传部建立关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窗口
        三、团委丰富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革命据点的形成 ——以陕北榆林中学为例(1923-1926)[D]. 刘岩.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无锡市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调查分析[D]. 徐金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志愿服务何以持续:过程视角下J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实践的实证研究[D]. 牛爽.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4]福建省中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衔接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研究[D]. 葛金金.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7]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及其治理研究[D]. 尚伟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8]《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J].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8(S1)
  • [9]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D]. 胡科翔. 重庆大学, 2018(04)
  •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析 ——以志愿服务为例[D]. 吴倩妮. 南京工业大学, 2015(07)

标签:;  ;  ;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