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化生性腺癌一例

宫颈化生性腺癌一例

一、宫颈偏微腺癌1例(论文文献综述)

苏江城[1](2021)在《宫颈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以宫颈鳞状细胞癌作为对照,研究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综合荟萃分析结果,研究这两种组织学类型宫颈癌患者复发和总生存差异,为临床医生决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0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妇瘤治疗中心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类型为腺癌(ADC)或者鳞状细胞癌(SCC),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浸润、宫旁和切缘阳性情况以及术后辅助放化疗等。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腺癌和鳞癌生存差异,计算总生存期以及无病生存期。采用SPSS 25.0软件完成分析。在中国知网、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相关文献,应用Rev Man5.2软件对ADC和SCC的预后和淋巴结、淋巴脉管浸润情况进行荟萃分析。结果:1、共纳入312例宫颈癌患者,ADC组62例,SCC组250例。两组年龄、BMI、FIGO分期、手术方式和术后辅助放化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组保留卵巢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SCC组(9.7%vs 23.2%,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细胞分化程度SCC以中分化为主(83.2%),ADC则以高分化为主(66.1%),ADC分化程度更高(P=0.000)。ADC组LVSI仅11.3%阳性,发生率明显低于SCC组39.6%(P=0.000)。宫颈腺癌细胞中CE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P=0.020),且在宫颈腺癌复发人群中呈高表达状态,P53、P63、EGFR分数低于鳞状细胞癌(P<0.05),P16、VEGF、Ki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生存分析显示,ADC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86.4%,低于SCC组95.0%(P=0.017);5年累积生存率(OS)ADC组仅84.1%,而SCC组5年总生存比例达96.5%,差异显着(P=0.013)。ADC组主要出现远处转移复发,SCC组则主要是盆腔内复发(P=0.028)。4、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后最终获得16篇文献,同时纳入本研究结果,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分期为FIGOⅠ~Ⅱ期的宫颈腺癌患者,比鳞状细胞癌更容易复发(76.1%vs 84.5%,P=0.03),且5年累计生存率更低(82.5%vs88.4%,P=0.009)。FIGOⅢ~Ⅳ期中,两组DFS和OS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腺癌分化以高分化为主,淋巴脉管浸润阳性率低于鳞状细胞癌,腺癌细胞中,CEA阳性率高,其中,复发患者中CEA呈强阳性。FIGOⅠ~Ⅱ期的宫颈腺癌比鳞状细胞癌容易复发,复发模式以远处复发为主,总生存期也比鳞状细胞癌短。在FIGOⅢ~Ⅳ期两者预后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腺癌LVSI发生率较低。

邢培凯[2](2019)在《腹腔镜手术对比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宫颈癌(cervical cancer)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一般发病年龄在20岁~80岁,以50岁~55岁为高发年龄。近些年来,其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18年FIGO分期标准中指出,IA2-IIA属于早期宫颈癌,而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如果得到恰当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多文献显示,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相比,腹腔镜根治术占一定的优势,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术后性生活的影响临床上少有研究,由此,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进行腹腔镜和开腹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种术式在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以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为临床选取合适的术式提供依据。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优缺点及对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术后随访,并分析术后炎性反应指标。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66),进行开腹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60)。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手术的时间、术后的排气时间、导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尿潴留、肠梗阻、淋巴潴留囊肿、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及住院费用。术后随访,均采用女性性功能自评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对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两组术后1d、3d时TNF-α、IL-6、CRP、WBC及NEUT水平均有程度不同的升高,观察组术后1d、3d时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手术时间、导管拔管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输血例数、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个月时随访,观察组性唤起、性高潮、阴道润滑、性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SFI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37.88%)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P<0.05。5.12个月时随访,观察组性唤起、性欲望、性高潮、阴道润滑、性交痛、性满意度评分、FSFI总评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2.对于宫颈癌患者,两种术式术后均影响患者性生活质量,但开腹手术术后6个月内对性生活质量影响更严重,在12个月时两种术式患者性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明显。

赵晶晶,刘一瑶,于静,贺其志,朱慧庭[3](2019)在《腺癌浸润方式Silva分型系统对58例宫颈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宫颈腺癌浸润方式的Silva分型系统对宫颈浸润性腺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经病理诊断为宫颈浸润性腺癌的58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有完整淋巴结切除的病理资料,并通过询问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合并其他肿瘤患者,采用Silva分型系统判断宫颈腺癌的浸润方式,并随访19~40个月。结果①宫颈腺癌浸润方式为Silva分型A型者6例(10.3%,6/58),均无肿瘤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为Ⅰ期。②浸润方式为Silva分型B型者7例(12.1%,7/58),其中1例右侧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宫颈肌层脉管内癌栓,均未见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为Ⅰ期。③浸润方式为Silva分型C型者45例(77.6%,45/58),其中8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1例宫颈肌层脉管内癌栓,1例远处转移;3例临床分期为Ⅱ期,42例为Ⅰ期。58例患者全部行全子宫切除手术及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其中3例首次行宫颈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术,26例(44.8%,26/58)患者接受了化疗或放疗,化疗方案为2~6个周期的紫杉醇+洛铂或多西他赛+卡铂。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在手术后第2~43天6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盆腔或腹腔包裹性积液,1例上尿路感染,1例输尿管阴道瘘。浸润类型为A型及B型患者随访过程中无复发或转移;C型患者随访26例,其中25例患者健在,1例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包括右肺、双侧附件、阑尾、大肠,1例因肿瘤转移死亡。结论对宫颈浸润性腺癌采用Silva分型系统进行浸润类型的判断可以有效预测肿瘤的预后,建议在宫颈浸润性腺癌的病理报告中增加肿瘤浸润方式的Silva分型。

朱月峰,王国平,张亚丽,靳双玲[4](2019)在《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及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子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也是仅次于子宫内膜癌的第二大女性生殖道癌症[1],WHO数据显示子宫颈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每年超过26万的妇女死于子宫颈癌[2]。我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3],子宫颈癌已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手术作为早期子宫颈癌的主要

李文慧[5](2019)在《宫颈腺癌基因组变异谱的鉴定及宫颈腺癌与鳞癌差异性转录组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全外显子测序对宫颈腺癌发生相关的体细胞突变、拷贝数改变及结构改变等基因组变异进行鉴定,绘制特异性宫颈腺癌的基因突变图谱,鉴定关键性突变基因及驱动基因,探索宫颈腺癌中发生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整合事件及相关基因组学改变;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探索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在转录组水平基因差异表达情况。方法:1.收集20例原发性宫颈腺癌患者的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提取基因组DNA构建DNA文库,行全外显子测序及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测序数据质量的评估、生物信息技术分析鉴定宫颈腺癌发生的体细胞单核苷酸变异、小片段插入缺失、拷贝数改变、结构变异等基因组变异,筛选宫颈腺癌特异性显着突变基因行功能及信号通路富集;并进行HPV DNA整合及其特异性基因组学改变的鉴定。2.收集4例宫颈腺癌及4例宫颈鳞癌病例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提取RNA构建文库,行全转录组测序,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宫颈腺癌及鳞癌组的miRNA、IncRNA、mRNA、circRNA差异性表达结果,并比对两组转录组水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1.20例宫颈腺癌的全基因组测序共鉴定了 2,916个拷贝数变异,CISTIC分析显示拷贝数扩增最显着区域为 3q27.1(30%)、12q11(30%)、19q11(35%)、19q13.11(20%)、3p11.1(20%),拷贝数缺失的显着区域为 12p13.31(10%)、1p36.22(5%)、2q37.1(10%)、9q34.3(10%)、12p12.3(5%)、19q13.2(10%)、20p11.1(15%);鉴定结构变异734次,结构变异断点主要位于基因间区;全外显子测序鉴定了 6,113个体细胞突变,突变负荷为2.4 mutations/Mb,突变频谱分析确定了宫颈腺癌的3种突变特征,分别对应COSMIC数据库的Signature2、5、6三种模式,预测的宫颈腺癌相关的驱动基因共6个,包括PIK3CA、KRAS、TRAPPC12、NDN、GOLGA6L4、BAIAP3,鉴定显着突变基因4个,分别为PIK3CA、NDN、GOLGA6L4、BAIAP3。20 例宫颈腺癌中,95%(19/20)检测到HPV感染,感染HPV者36.8%(7/19)发生HPVDNA整合事件。HPV整合组鉴定了 1,036个突变基因,HPV未整合组鉴定了 289个突变基因,97.4%的HPV整合组突变基因与90.7%的HPV未整合组突变基因未有重叠;HPV整合组鉴定了 2个显着突变基因,即GOLGA6L4和BAIAP3,而HPV未整合组鉴定了5 个,分别为 PIK3CA、NDN、KRAS、FUT1、GOLGA6L64。2.通过全转录测序,在宫颈鳞癌中鉴定了 30个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宫颈腺癌中鉴定了 190个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宫颈腺癌组93.7%的差异miRNA与鳞癌组60%的差异miRNA无重叠;宫颈鳞癌组显着差异表达的lncRNA有595个,腺癌组有1,337个,腺癌组中85.0%的差异lncRNA与鳞癌组中66.4%的差异lncRNA无重叠;鳞癌组显着差异表达的mRNA有3,500个,腺癌组有6,233个,其中83.8%与鳞癌组中71.2%的差异mRNA无重叠;宫颈鳞癌中确定了 173个显着差异表达的circRNA,而腺癌中确定了 424个显着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89.9%与鳞癌组中75.1%的差异circRNA无重叠。结论:宫颈腺癌具有不同于宫颈鳞癌的基因组学及转录组学特征,提示它与宫颈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不同;HPV整合与未整合在宫颈腺癌发生的基因组学改变中起不同的作用。

董敬美[6](2017)在《内生颈管型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内生颈管型宫颈癌是一种少见的宫颈癌类型,因其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且病灶隐匿,临床上常易漏诊,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内生颈管型宫颈癌与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两者进行预后分析,来探讨内生颈管型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期达到早期识别,积极治疗,从而提高内生颈管型宫颈癌预后的目的。方法:收集2008年8月1日至2011年8月30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78例。筛选出内生颈管型宫颈癌患者53例,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患者425例,比较两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并对两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与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相比,内生颈管型宫颈癌确诊年龄≥50岁、一级亲属中有宫颈癌家族史、术后追加治疗者所占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产次、临床症状、临床分期与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无明显差异。2内生颈管型宫颈癌中非鳞癌居多,更易发生颈管内口受侵、宫体受侵、深肌层浸润及宫旁受侵(P<0.05),但在术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及淋巴结转移方面与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无明显差异。3内生颈管型宫颈癌与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0%,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4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后肿瘤直径为影响内生颈管型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单因素分析中,肿瘤直径大于4cm、深肌层浸润、脉管瘤栓、宫颈管内口受侵、宫旁受侵、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内生颈管型宫颈癌手术前后肿瘤直径的符合率为69.81%,术后肿瘤直径显着大于术前(P=0.001)。结论:1与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相比,内生颈管型宫颈癌患者被检出时年龄较大,术后常常需要接受辅助治疗。2内生颈管型宫颈癌非鳞癌所占比例较高,更常出现深肌层浸润、颈管内口受侵、宫体受侵、宫旁受侵。3内生颈管型宫颈癌预后较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差,且不易早期识别,因此需要加强对内生颈管型宫颈癌的识别,术后管理及随访。4术后肿瘤直径是影响内生颈管型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肿瘤直径、深肌层浸润、脉管瘤栓、宫颈管内口受侵、宫旁受侵、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非内生颈管型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于晶功,姜丹,王亚萍[7](2016)在《宫颈微偏腺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研究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收治的12例MDA患者临床表现、宫颈细胞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DA临床特征性表现为阴道大量排液及不规则流血,妇科检查常见宫颈肥大及糜烂。病理学特征为宫颈管壁深层可见大小及形状不规整的腺体,腺腔被覆上皮细胞类似正常的宫颈腺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P 53+、CEA+、Ki-67+>50%、ER-、PR-。结论MDA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组织分化程度高,病理易漏诊,临床发现晚,预后差。回顾本院10年来发现的12例宫颈微偏腺癌行临床病理分析,以期提高病理诊断的及时性及正确性。

张云鹤,张震宇[8](2016)在《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日益趋向年轻化,如何在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符合宫颈癌治疗的个体化、微创化、人性化的趋势,目前尚有争议。本文复习了有关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相关文献,讨论适合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比较,以及评估各种术式治疗后的肿瘤结局及妊娠结局。

聂夏子[9](2015)在《早期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进展》文中提出由于生物学因素、行为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影响,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由于普查及基础诊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妇女防病意识加强等因素的影响,宫颈恶性肿瘤早期患者比例明显增多。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中,宫颈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往往偏重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期,从而忽略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年龄相对较小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要求无法满足。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保证宫颈恶性肿瘤治疗中无瘤原则的基础上保留生育功能已成为现实。为了更好地开展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本论文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了总结:第一章从宫颈恶性肿瘤的发病因素、宫颈恶性肿瘤治理模式以及循证证据、宫颈恶性肿瘤放化疗模式及循证证据和宫颈恶性肿瘤的其他治疗方式等方面对宫颈恶性肿瘤进行总结。第二章从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恶性肿瘤的手术适应症、术前评估、术中评估、手术方式等对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进行了总结。第三章对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手术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术中宫颈组织送冰冻病理所出现的三种情况及处理办法、保留生育功能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指导随访及干扰因素、治疗结果的判断标准、术后妊娠结局突出的问题及治疗措施、影响保守性手术的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和保留生育手术后需辅以化疗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1例典型的经腹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最后,在第五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潘文莹,孔静仪,张颖,张师前[10](2015)在《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宫颈癌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使有生育需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数量明显增加。目前,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可简单分为广泛性宫颈切除术(经阴、经腹、经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完成)和保守性手术(宫颈锥切、单纯性宫颈切除)。早期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具有严格适应证。对于合适的患者,广泛性宫颈切除能获得与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或全量放量相媲美的肿瘤预后和妊娠结局。创伤更小的腹腔镜手术以及机器人手术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其肿瘤预后及妊娠结局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保守性手术可以减少因广泛性宫旁切除引起的并发症,而且可以得到理想的肿瘤预后及妊娠结局。此外,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宫颈偏微腺癌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宫颈偏微腺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宫颈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治疗经过
    2.3 质量控制和随访
    2.4 统计学处理
    2.5 文献检索与整理
3 结果
    3.1 临床特征
    3.2 病理学特征
    3.3 预后
    3.4 荟萃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临床病理特征
    4.2 预后——单中心
    4.3 预后——荟萃分析
    4.4 局限性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癌不同组织类型的病理学特征和预后
    参考文献
致谢

(2)腹腔镜手术对比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手术方法
    1.5 生化指标检测
    1.6 术中记录及术后随访
    1.7 技术路线图
    1.8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2.3 两组术中情况分析
    2.4 两组术后情况分析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2.6 两组性功能情况分析
3 讨论
    3.1 宫颈癌治疗方法
    3.2 宫颈癌手术方法与炎性因子间的关系
    3.3 开腹术、腹腔镜术用于宫颈癌手术的结果分析
    3.4 开腹术、腹腔镜术用于宫颈癌手术对性生活的影响分析
    3.5 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 女性性功能量表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腺癌浸润方式Silva分型系统对58例宫颈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入组标准
    三、方法和Silva分型标准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Silva分型及预后情况
    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
讨论

(4)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及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
    1.1 概述
    1.2 手术优缺点
        1.2.1 早期手术优缺点对比:
        1.2.2 近期手术优缺点对比:
2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2.1 手术概述
    2.2 手术优缺点
3 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
    3.1 手术概述
    3.2 手术优缺点
4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4.1 手术概述
    4.2 手术优缺点
5 单孔腹腔镜手术
    5.1 手术概述
    5.2 手术优缺点
6 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
    6.1 手术概述
    6.2 手术优缺点
7 小结

(5)宫颈腺癌基因组变异谱的鉴定及宫颈腺癌与鳞癌差异性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基于全基因组及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的宫颈腺癌突变基因谱分析
    第1章: 前言
        宫颈癌与宫颈腺癌
        基因组及外显子测序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2 研究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病例信息
        3.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3.3 测序深度及测序覆盖度分布
        3.4 体细胞变异检测结果
        3.5 变异信息高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体细胞突变与宫颈腺癌
        4.2 驱动基因、显着突变基因与宫颈腺癌
        4.3 突变特征与宫颈腺癌
        4.4 结构变异与宫颈腺癌
        4.5 基因拷贝数改变与宫颈腺癌
        4.6 HPV感染及DNA整合与宫头腺癌
    小结
第二部分:基于全转录组测序的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差异性转录组学研究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材料
        2.2 研究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病例信息
        3.2 Small RNA
        3.3 LncRNA及mRNA
        3.4 circRNA
    第4章: 讨论
        4.1 miRNA
        4.2 LncRNA
        4.3 circRNA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腺癌与人乳头瘤病毒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内生颈管型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癌分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宫颈微偏腺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大体12例手术标本
    2.2 细胞学特点
    2.3 显微镜下病变特点
    2.4 免疫组化结果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病理特点
    3.3 显微镜下特点
    3.4 免疫组化特点
    3.5 鉴别诊断
        3.5.1 隧道样腺丛
        3.5.2 小叶状宫颈内膜腺体增生
        3.5.3 中肾管增生
        3.5.4 宫颈高分化腺癌腺体明显异型性,结构复杂,背靠背及共壁,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
4 治疗与预后

(8)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手术适应证
二、手术方式
    1.经阴道根治性宫颈切除+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LRVT):
    2.经腹根治性子宫颈切除(abdom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ART)+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3.改良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LRT):
    4.完全腹腔镜下广泛性宫颈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radical trachelectomy):
    5.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广泛性子宫颈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 sparing radical trachelectomy):
三、手术并发症
四、术后复发情况
五、术后随访妊娠结局

(9)早期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宫颈恶性肿瘤概述
    1.1 宫颈恶性肿瘤发病因素
        1.1.1 生物学因素
        1.1.2 行为因素
        1.1.3 遗传因素
    1.2 宫颈恶性肿瘤治疗模式以及循证证据
        1.2.1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2.2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1.2.3 机器人辅助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1.3 宫颈恶性肿瘤放化疗模式及循证证据
        1.3.1 新辅助化疗
        1.3.2 宫颈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治疗
    1.4 宫颈恶性肿瘤其他治疗
第二章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
    2.1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适应证
    2.2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术前评估
    2.3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术中评估
        2.3.1 盆腔淋巴结评估
        2.3.2 手术切缘评估
    2.4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方式
        2.4.1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2.4.2 保守性手术
第三章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手术临床研究
    3.1 针对术中宫颈组织送冰冻病理所出现的三种情况及处理办法
    3.2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手术早期常见并发症
    3.3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手术的术后指导随访及干扰因素
        3.3.1 术后指导方案
        3.3.2 术后随访方案
        3.3.3 术后随访误差因素
    3.4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手术的治疗结果的判断标准
    3.5 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手术术后妊娠结局突出问题及治疗措施
        3.5.1 术后妊娠结局突出的问题
        3.5.2 术后妊娠结局突出的问题治疗措施
    3.6 影响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手术的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
        3.6.1 病理类型有关的影响
2cm者的影响因素分析'>3.6.2 肿瘤直径>2cm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3.6.3 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影响
    3.7 保留生育手术后需辅以化疗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3.7.1 术后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3.7.2 术后放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第四章 经腹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1例
    4.1 病例简史
    4.2 术前评估
    4.3 简要手术步骤
    4.4 病理检查
    4.5 术后随访计划
    4.6 结果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手术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适应证
二、RT
三、保守性手术(less radical trachelectomy)
四、宫颈癌中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biopsy,SLNB)的作用

四、宫颈偏微腺癌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宫颈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研究[D]. 苏江城.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腹腔镜手术对比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D]. 邢培凯. 新乡医学院, 2019(06)
  • [3]腺癌浸润方式Silva分型系统对58例宫颈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影响[J]. 赵晶晶,刘一瑶,于静,贺其志,朱慧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9(04)
  • [4]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及反思[J]. 朱月峰,王国平,张亚丽,靳双玲.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9(02)
  • [5]宫颈腺癌基因组变异谱的鉴定及宫颈腺癌与鳞癌差异性转录组学研究[D]. 李文慧.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6]内生颈管型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D]. 董敬美.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7]宫颈微偏腺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J]. 于晶功,姜丹,王亚萍. 当代医学, 2016(23)
  • [8]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新进展[J]. 张云鹤,张震宇.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6(01)
  • [9]早期宫颈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进展[D]. 聂夏子. 兰州大学, 2015(02)
  • [10]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进展[J]. 潘文莹,孔静仪,张颖,张师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01)

标签:;  ;  ;  ;  ;  

宫颈化生性腺癌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