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收剂CSU-A与黄铜矿的相互作用机理

捕收剂CSU-A与黄铜矿的相互作用机理

一、捕收剂CSU-A与黄铜矿作用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马东[1](2021)在《酰基硫代酰胺对硫化矿的浮选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浮选捕收剂是矿物浮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药剂,具有高效回收能力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成为选矿领域的热点。本文合成了一系列酰基硫代酰胺捕收剂,其分子结构中的S、O配位原子容易与金属原子发生螯合,可以显着提高对硫化矿的浮选性能,同时通过一系列检测手段,考察了酰基硫代酰胺在硫化矿表面的浮选性能与机理。利用量子化学计算考察了乙酰基硫代苯甲酰胺(ATBA)、丁酰基硫代苯甲酰胺(BTBA)、特戊酰基硫代苯甲酰胺(TTBA)的分子几何结构参数和量化性质,并与传统捕收剂乙硫氨酯(IPETC)作对比,预测了不同捕收剂对矿物的捕收能力及其作用位点。乙硫氨酯和酰基硫代酰胺捕收剂疏水性强弱顺序为:TTBA>BTBA>IPETC>ATBA,表明TTBA和BTBA的疏水性都强于IPETC,ATBA的疏水性弱于IPETC;静电势能图表明,酰基硫代酰胺正电荷集中在与N原子相连的H原子上,负电荷主要集中在羰基O和硫羰基S原子上,预测了其与矿物的主要作用位点为C=S、C=O基团;四种捕收剂HOMO能量值大小顺序为TTBA>BTBA>ATBA>IPETC,说明了酰基硫代酰胺具有更强的给电子能力。以硫代苯甲酰胺和酰氯为原料,吡啶为催化剂,在丙酮溶剂中合成了三种酰基硫代酰胺化合物,考察了原料摩尔比、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ATBA、BTBA和TTBA收率分别为87.2%、86.2%和82.3%。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气质联用分析仪对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确定合成了目标产物。考察了三种新型捕收剂ATBA、BTBA、TTBA以及传统捕收剂IPETC对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分离效果,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与IPETC相比,酰基硫代酰胺类捕收剂对黄铜矿具有更强的捕收能力,同时对黄铁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接触角测试表明,酰基硫代酰胺捕收剂可以显着改善黄铜矿表面的疏水性,对黄铁矿表面疏水性的改善效果不明显;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TTBA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到黄铜矿的表面并且使其等电点负移,而TTBA与黄铁矿作用之后,黄铁矿的等电点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说明TTBA更容易吸附到黄铜矿表面;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TTBA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是一种自发进行、吸热、熵增的化学吸附过程;基于DFT计算和XPS检测分析可知,TTBA的活性中心位于C=S和C=O基团,分子中的S和O原子与黄铜矿表面的Cu原子发生作用,通过形成Cu-S和Cu-O键吸附在黄铜矿表面。

吴海祥[2](2021)在《低碱度下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的逐步推进和铜硫矿产资源愈发的难选,传统石灰高碱度铜硫分离工艺也随之暴露出一些缺点,现今选矿工作者们致力于开发各种适用于低碱度铜硫浮选分离的高效捕收剂和抑制剂。本论文以云南大理地区的铜硫矿石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出一种适合在低碱度条件下实现铜硫分离的新型药剂制度。现场使用传统石灰高碱度工艺,共计使用12kg/t石灰调节各浮选阶段的pH值达到12,工艺简单,但存在铜精矿回收率低、矿浆pH值波动大、泡沫层不稳定等缺点。加之原矿性质波动较大,在现有药剂制度和高碱性矿浆的条件下已较难获得优质精矿。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参照现场的选别工艺流程,本论文中实际矿物试验主要采用新型抑制剂YT与石灰配合使用以降低石灰用量与矿浆pH值。此外还使用铜捕收剂MCO和起泡剂HCCL来提升选别指标。进一步采用纯矿物试验对YT以及MCO在实际矿试验中表现出的效果进行验证。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该矿石是由多种组分构成,具有结构复杂、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铜硫结合紧密等特点。原矿中有用元素为铜、硫、铁、金和银,其中铜的品位0.50%、硫品位6.62%、铁品位25.51%、金品位0.76g/t、银品位23.28g/t。黄铁矿的间隙或裂隙中常有黄铜矿充填交代,同时黄铜矿常呈包裹状零星分布在黄铁矿内部,实现充分单体解离难度大。(2)实际矿石浮选铜部分,闭路流程较原厂减少了一段精选和一段扫选,石灰用量缩减至2kg/t,浮选矿浆pH=9左右,在低碱度条件下抑制黄铁矿。最终闭路流程为:浮铜采用一粗两精一扫,得到铜精矿中铜品位为17.02%,回收率为80.24%,对比模拟原厂流程闭路试验数据可知,铜品位仅降低0.31%,铜回收率高了3.26%,硫回收率降低2.13%,铜硫分离效果较好;金回收率提高了8.29%,银回收率提高了7.35%,说明新工艺流程对贵金属的回收较为友好。(3)通过对比模拟原厂全流程和新工艺全流程数据,充分说明新药剂制度对浮硫和选铁没有负面影响。新工艺全流程经过一粗二精浮硫流程得到品位为45.21%,回收率为63.31%的硫精矿,对比模拟原厂全流程数据,硫精矿品位提高了4.67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12.04个百分点;新工艺全流程经过两段磁选得到品位为60.36%,回收率为43.29%的铁精矿,与模拟原厂全流程数据近乎相近。(4)YT对黄铁矿具有选择抑制性。单矿物浮选试证明了YT对黄铁矿有明显的抑制性能,不同比例混合矿试验表明YT具有选择抑制性,并通过接触角测定试验和吸附量测定试验进行表征。两种纯矿物表面YT吸附率在浓度为30mg/L时差距达到71.77%,充分说明了YT具有选择吸附性。Zeta电位测定试验表明YT与黄铁矿作用会显着提升等电点的数值,在低碱度范围内与黄铜矿电位差距大,有利于铜硫分离。(5)MCO对黄铜矿具有选择捕收性。单矿物浮选试验证明了MCO相比于Z200更具有选择性,在浓度24mg/L时两者对黄铁矿回收率差值达到31.49%。接触角试验中,MCO浓度增加至56mg/L时,两种矿物表面润湿能差距最大达到3.53 J×10-2/m2。根据MCO与两种矿物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可知,捕收剂MCO与黄铜矿吸附形式为化学吸附。

赖浩[3](2021)在《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过程中的同质化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浮选分离是多金属硫化矿选矿中的一个难题。许多研究者提出黄铜矿和方铅矿的天然可浮性相近是导致铜铅难分离的原因。在浮选回路中,硫化矿物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机械力、电化学、难免离子和浮选药剂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当前,黄铜矿和方铅矿在浮选过程中的表面化学组成变化对铜铅分离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的研究发现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浮选过程中趋于同质化的现象,并将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化效应。研究同质化效应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对理解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的表面化学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以黄铜矿和方铅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浮选试验、To F-SIMS、PCA、MCR-ALS、ICP-OES、XPS、zeta电位、UV-Vis和FTIR,研究了铜铅硫化矿石浮选过程中的同质化效应,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浮选过程中趋于同质化的机制,以及乙基黄药体系中,Fe Cl3消除同质化效应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影响的机理。铜精矿和铅精矿的To F-SIMS分析结果表明,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浮选过程中趋于同质化。相对于铅精矿中的黄铜矿和方铅矿,铜精矿中的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更富含铜硫化物、铅硫化物、乙硫氮和丁铵黑药的吸附产物,但更缺乏铝离子、镁离子、钙离子和硅酸钠的吸附产物。在黄铜矿和方铅矿混合磨矿过程中,黄铜矿促进了方铅矿溶解出铅离子,方铅矿也促进了黄铜矿溶解出铜离子和铁离子,这些溶解的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使得混合磨矿后的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都检测到了Cu+、Fe+、Pb+、Pb OFe+、Pb OCu+和Pb SCu+等碎片离子,表明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在混合磨矿过程中趋于同质化。在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影响下,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浮选行为趋于相似。当无捕收剂存在时,铜离子和铅离子分别对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浮选有抑制作用;当乙硫氮/丁铵黑药存在时,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和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抑制作用都显着减弱;当乙硫氮/丁铵黑药和抑制剂(Fe SO4+Na2SO3)都存在时,铜离子和铅离子分别对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浮选有活化作用。铜离子主要吸附在方铅矿表面的富硫位点,形成Pbx–Sy–Cu–(OH)z形式的Cu(Ⅰ)–S物种。铅离子不会取代黄铜矿晶格中的Fe和Cu,其在黄铜矿表面的富羟基位点和富硫位点吸附,形成含量依次降低的(OH)z–Pb–O–Fe、(OH)z–Pb–Sy–Cux和(OH)z–Pb–O–Cu物种。黄铜矿表面吸附的铅物种中,(OH)z–Pb–Sy–Cux物种的占比不超过29%。铜离子处理的方铅矿与乙硫氮和丁铵黑药作用后,方铅矿表面分别形成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盐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铜盐,且方铅矿表面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盐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铅盐的形成量减少。铅离子处理的黄铜矿与乙硫氮和丁铵黑药作用后,黄铜矿表面分别形成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盐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铅盐,且黄铜矿表面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盐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铜盐的形成量增加。黄铜矿和方铅矿组合质谱数据集的PCA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乙硫氮/丁铵黑药是否存在,在铅离子和铜离子的作用下,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化学组成都会趋于同质化。纯矿物浮选试验表明,以乙基黄药为捕收剂,在p H 9.5时,Fe Cl3能消除同质化效应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的影响,从而实现黄铜矿和方铅矿的选择性分离。机理研究发现,在Fe Cl3的作用下,方铅矿与黄铜矿的表面化组成差异扩大。具体而言,Fe Cl3对方铅矿表面化学组成的影响较弱,但黄铜矿经Fe Cl3处理后被氧化,其表面大部分的Cu、S、Pb和乙基黄药吸附产物都被去除,形成了富含铁的(羟基)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羟基)硫酸铁的表面。论文的研究结果完善了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理论,为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过程的表面化学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

余力[4](2020)在《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铜是一种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数十年的大规模开采,高品位、易选别的铜矿资源已被消耗殆尽。对品位低、嵌布粒度细、杂质含量高的难处理铜矿的开发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其中高砷铜矿是典型的代表。在国内大部分高砷铜矿床中铜矿物以黄铜矿为主、砷矿物以砷黄铁矿为主,黄铜矿与砷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一直是选矿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论文以黄铜矿和砷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应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晶体的化学键结构和表面驰豫。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确定了常见离子对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发现了铁-铵氯盐能在保证黄铜矿较好可浮性的同时,实现对砷黄铁矿的抑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剂的“翼庇效应”,即两种矿物浮选分离时,加入调整剂A(Fe Cl3)抑制非目的矿物(砷黄铁矿),同时加入调整剂B(NH4Cl)对目的矿物(黄铜矿)起到屏蔽、保护等作用,减少调整剂A对目的矿物的抑制作用,实现矿物的选择性分离。论文运用XPS、To F-SIMS表面分析、微区电化学分析、Zeta电位测试、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重点分析了铁-铵氯盐在黄铜矿和砷黄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对Fe Cl3对砷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抑制机理及NH4Cl对黄铜矿的活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最后,通过对云南某高砷铜矿进行浮选试验,将机理研究成果在实际矿石浮选中应用。矿物晶体及表面计算发现,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S-Fe键性质类似,黄铜矿表面弛豫比砷黄铁矿明显,弛豫后的黄铜矿表面呈现“富硫”的状态,黄铜矿和砷黄铁矿表面的Fe原子相对于S和Cu原子具有更强的活性。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砷黄铁矿较黄铜矿在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两种矿物所需的氧化电位更低,更容易被氧化。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Fe3+、Mg2+、Ca2+和Pb2+等离子对砷黄铁矿的浮选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Fe3+的抑制作用最强。Cu2+在砷黄铁矿浮选过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活化行为,NH4+和Al3+对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不明显。Fe3+、Mg2+和Ca2+在碱性条件下对黄铜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Cu2+和NH4+能在碱性环境下对黄铜矿起到活化作用,但单一使用一种离子无法实现黄铜矿与砷黄铁矿的有效分离。通过离子复配浮选试验,发现铁-铵氯盐的复配可以在抑制砷黄铁矿的同时,“保护”黄铜矿的上浮,可实现较好的铜砷分离效果。机理研究发现,FeCl3加入后矿物表面的Zeta电位提高,矿物表面的氧化程度加深。矿物表面产生更多的亲水性物质(氢氧化铁、砷酸盐、亚砷酸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导致砷黄铁矿可浮性降低。在高p H条件下,由于砷黄铁矿表面上存在As和Fe的氧化残留物,S的氧化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量化计算发现Fe3+能取代砷黄铁矿表面的As原子而不能取代砷黄铁矿表面的S原子,Fe3+和Fe(OH)3均能在砷黄铁矿表面吸附,Fe3+在砷黄铁矿表面吸附的最佳位点为中心位点;Fe(OH)3在砷黄铁矿表面最佳的吸附方式为侧位吸附,此时Fe(OH)3靠近矿物表面的两个羟基也向远离矿物表面的方向移动,Fe(OH)3中的羟基难与矿物表面作用,而参与反应的主要是分子中的Fe原子。FeCl3在黄铜矿表面作用,导致矿物表面Fe位点氧化程度加深,而对Cu、S位点没有明显影响,在矿物表面发现更多的亲水化合物Fe(OH)3。Fe(OH)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能为负值,最佳的吸附方式为正位吸附,Fe Cl3在矿物表面作用导致黄药的吸附量降低,矿物的可浮性减弱。NH4Cl加入后,黄铜矿表面的亲水氧化物并没有减少,但黄药的吸附量明显增加。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NH4Cl中的有效成分NH3与黄铜矿表面的Cu位点反应,导致Cu和S原子之间的电子作用减弱,Cu位点的正电荷增加,活性增强,强化了黄原酸根在矿物表面的作用,使得黄铜矿被活化。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某高砷铜矿原矿含铜0.76%,含砷1.03%,采用基于翼庇效应的铁-铵氯盐混合药剂作为调整剂,可获得铜精矿Cu品位23.88%,回收率88.45%,含砷0.43%,实现了铜资源的有效回收。

肖琰[5](2020)在《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与铜等配合的取代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物浮选法是低品位、组成复杂、高分散型矿石选矿工艺中的重要富集手段。在浮选工艺中,捕收剂的品种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浮选效率的好坏,而捕收剂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是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的。希夫碱作为一类应用广泛的螯合捕收剂,因其特定的结构特点,易与矿物表面各金属离子配位发生紧密的化学吸附形成稳定的螯合环,而具有作为高效捕收剂的潜能。因此,本文选择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做为模型配体化合物,系统考察了取代基效应、矿物金属结构参数对捕收剂捕收(配位)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几个相关性较好的QSPR定量方程,为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捕收剂的分子设计和筛选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和依据。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61个水杨醛缩芳胺(2-OHXBAY)捕收剂,用核磁1HNMR和13CNMR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它们进行表征,分析了取代基对它们的光谱性能的影响,用紫外滴定法测定了它们与铜等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研究了该类捕收剂分子中苯醛环和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铜锌铅金属离子配位的构效关系,可实现水杨醛-苯胺缩合捕收剂对铜铅锌离子的高效分离。(2)紫外Job-plot法和摩尔比法分析结果表明,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2-OHXBAY与铜离子、锌离子配位的配合比为2:1。为了进一步证实水杨醛缩芳胺与金属配位的配合比,培养了9个配合物单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水杨醛缩芳胺-铜配合物晶体的几何构型的影响规律。发现取代基的激发态参数对配位键长(LCu-N)有重要影响:σccex值越大,配位键长越短,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3)利用紫外光谱和质谱法探讨了捕收剂2-OHXBAY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和捕收性能,并用2-OHHBA-CF3-p对铜铅锌溶液进行了选择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捕收剂优先与Cu2+配位,从而达到从铜铅溶液中有效分离出Cu2+的目的。(4)研究了4,6-二甲基,5-氯-水杨醛缩取代苯胺捕收剂(Sal-Ar-X)中苯胺环上取代基变化对金属离子配位性能的影响规律:苯胺环上取代基X具有供电子效应时使稳定常数增加,具有吸电子效应的取代基使配合物的稳定性下降;中心原子电荷越高,原子极化度、离子半径和离子势越小,生成的配合物越稳定。并对10种捕收剂与18种金属离子形成的179个配合物稳定常数(log K1)构建了定量相关方程。(5)研究了水杨醛与4种不同芳胺缩合形成的捕收剂(Sal-N-X)中不同芳基对5种过渡金属离子配位的影响规律:其配位能力受配体亚胺N原子上的取代基X电子效应影响非常显着:对于同一种金属离子模型配体,取代基具有吸电子效应时,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增加,从而提高模型配体的配位能力;具有供电子效应的取代基则不利于模型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而金属离子电荷Q和离子半径R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才利于与模型配体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并构建了捕收剂-金属配合物稳定常数(logβ2)的定量相关方程,进一步合成相应捕收剂对方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6)对于以上Sal-Ar-X和Sal-N-X两类模型捕收剂,其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Sal-N-X上取代基X直接连在配位原子N上,而Sal-Ar-X上取代基X与配位原子N的中间隔着苯基,说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稳定常数的影响规律与配体母体分子骨架结构也密切相关。

王澜[6](2020)在《乳液颗粒捕收剂对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利用一直是选矿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铜矿石资源日益减少,使得低品位难处理的微细粒蛇纹石型铜矿石需要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在磨矿过程中,蛇纹石容易过磨形成细泥,带正电的亲水性蛇纹石容易通过静电作用罩盖在微细粒黄铜矿表面,进一步降低黄铜矿表面疏水性,造成铜的回收率降低。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合成的乳液颗粒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和可控的荷电能力,为实现黄铜矿和蛇纹石有效分离提供了可能性。本论文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丁酯系列乳液颗粒和1-乙烯基咪唑类型乳液颗粒两种类型捕收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甲基丙烯酸丁酯系列乳液颗粒采用阳离子无表面活性剂乳液聚合法制备,1-乙烯基咪唑类型乳液颗粒采用单体饥饿的半间歇乳液聚合制备。沉降时间和离心处理时间对乳液浊度不影响,不同pH影响下乳液颗粒直径变化较小,有较好的乳液稳定性;扫描电镜下显示乳液颗粒形态完整,合成效果较好。在弱碱环境下乳液颗粒对微细粒黄铜矿浮选回收效果最好,对蛇纹石捕收能力较差;在pH=8和最佳用量条件下进行了纯矿物混合矿试验,PS-PB1、PS-PB2和SVM-2对分离黄铜矿和蛇纹石具有较好的效果,铜精矿中MgO回收率分别为4.86%、6.22%、9.34%,分离效果显着。各乳液颗粒捕收剂均属于低能表面;?GABSWA远小于零,乳液颗粒药剂具有较强的疏水作用力;乳液颗粒和黄铜矿存在静电引力,且各疏水吸引能均比各范德华能大一个数量级,说明起主导作用的是疏水吸引能,是乳液颗粒捕收剂疏水的表现。乳液颗粒在黄铜矿表面接触角范围在106.7°77.5°,PS-PB、PS-PB1、SVM-2三种乳液颗粒在黄铜矿表面接触角均大于90°,属于强疏水性的颗粒;两种类型乳液颗粒均为阳离子型,黄铜矿的等电点为5.3,PS-PB、PS-PB1、SVM-2药剂作用后分别为变为6.32、6.13、6.51。接触角和电位的变化和乳液颗粒所加入表面修饰成分有关,在甲基丙烯酸丁酯乳液颗粒表面存在酰胺阳离子;1-乙烯基咪唑类药剂表面荷电基团,引发剂V50含有的酰胺基、咪唑基和单体MAPTAC的季铵基,影响乳液颗粒表面的荷电和润湿性。通过吸附量试验和铜精矿下扫描电镜发现,两种类型乳液颗粒在黄铜矿表面吸附量较大,在蛇纹石表面吸附量很小,乳液颗粒依靠较好疏水作用力吸附在矿物颗粒表面,增大了矿物颗粒表面的粗糙度,增强了矿物颗粒表面疏水性,放大矿物颗粒面和蛇纹石表面的润湿性差异,红外光谱测试显示两种乳液颗粒在黄铜矿表面均不产生新的吸收峰。

谭欣[7](2020)在《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文中提出浮选加药顺序一般为先加调整剂后加捕收剂,但研究和实践中都发现有时先加捕收剂后加调整剂的浮选技术指标更好,是个别情况还是普遍规律不清楚。目前对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论文开展了典型硫化矿捕收剂(乙硫氮、Z-200、丁基钾黄药)与调整剂(硫酸锌、硫酸铜、亚硫酸钠、硫化钠、糊精、腐殖酸钠、阳离子瓜尔胶、DP1 15)加药顺序对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影响的系统研究。单矿物浮选研究表明,调整剂与捕收剂的加药顺序对硫化矿物的浮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调整剂先加时相比,调整剂后加时或对矿物的浮选影响较小,或增加或降低矿物的可浮性,从而提高部分硫化矿物分离的选择性。在以乙硫氮作捕收剂、硫酸锌或阳离子瓜尔胶作调整剂的方铅矿与闪锌矿浮选体系以及以Z-200作捕收剂、DP115作调整剂的黄铜矿与闪锌矿(或方铅矿)浮选体系中,后加调整剂更有利于浮选分离。人工混合矿分离浮选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浮选条件下,与调整剂先加相比,方铅矿-闪锌矿(1:1)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调整剂硫酸锌或阳离子瓜尔胶后于乙硫氮添加的浮选选择性分离指数提高6.18或3.07,并用实际矿石进行了验证,实际矿石浮选的效果与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结果一致;黄铜矿-闪锌矿(1:1)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调整剂DP115后于Z-200添加的浮选选择性分离指数提高10.09;黄铜矿-方铅矿(1:1)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调整剂DP1 15后于Z-200添加的浮选选择性分离指数提高4.88。采用吸附量测定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揭示了无机抑制剂硫酸锌和有机抑制剂(阳离子瓜尔胶和DP115)后加有利于浮选分离的作用机理。乙硫氮浮选分离方铅矿与闪锌矿时,先加捕收剂乙硫氮,后加抑制剂硫酸锌有利于浮选分离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剂硫酸锌在闪锌矿表面吸附量增加,而对方铅矿表面乙硫氮捕收剂的吸附影响很小,导致方铅矿与闪锌矿可浮性差异进一步加大而得到有效浮选分离;乙硫氮浮选分离方铅矿与闪锌矿以及Z-200浮选分离黄铜矿与闪锌矿(或方铅矿)时,先加捕收剂乙硫氮(或Z-200),后加抑制剂阳离子瓜尔胶(或DP115)有利于浮选分离的作用机理是捕收剂乙硫氮(或Z-200)在目的矿物方铅矿(或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受抑制剂阳离子瓜尔胶(或DP115)的影响减弱,导致方铅矿与闪锌矿、黄铜矿与闪锌矿(或方铅矿)可浮性差异进一步加大而得到有效浮选分离。论文综合采用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阐明了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加药顺序对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及解吸的影响机理。论文研究结果为实际典型铜铅锌硫化矿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孙乾予[8](2019)在《铜矿物的晶体化学基因特征及浮选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基因矿物加工工程,简称 GMPE(Genetic 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是从矿床成因、矿石性质、矿物特性等矿物加工的“基因”特征入手,建立大数据库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研究矿物加工“基因”特性与选矿工艺流程及选矿指标间的关系,实现利用数学模型预测给定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与指标的一项系统工程,由于该工程浩大繁杂,需要对各类矿物的基因特性和浮选规律进行研究。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铜矿物黄铜矿、斑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S模拟、XPS、溶解性试验和表面电位等详细研究了铜矿物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Mulliken布居数、表面能、断裂键、表面元素分布、表面离子溶出和表面电性等基因特征,通过铜矿物的可浮性规律与基因特征建立联系,再根据铜矿物的浮选数据建立函数模型来预测和验证混合铜矿的最佳药剂用量和pH值下的回收率和品位,并结合铜矿物的基因特征和一系列的检测对铜矿物的可浮性进行机理研究。通过铜矿物的浮选规律与基因特征关系得出: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大小为:斑铜矿>黄铜矿>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可浮性与断裂面、断裂键密度和布居数相关;在黄药类捕收剂(NaEX、NaBX和NaIAX)、丁铵黑药和乙硫氮作用下的可浮性大小为:斑铜矿>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可浮性与禁带宽度和表面S元素含量相关;在油酸钠、烷基羟肟酸和水杨羟肟酸下的可浮性大小为:赤铜矿>蓝铜矿>孔雀石>斑铜矿>黄铜矿,可浮性与矿物表面Cu元素含量相关;在十二胺下的可浮性大小为:黄铜矿>斑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黄铜矿和斑铜矿可浮性与表面电性相关,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的可浮性与表面Cu2+的溶解相关。通过矿物在调整剂和金属离子下的浮选规律与基因特征关系得出:在硫化钠作用下斑铜矿的可浮性好于黄铜矿,与表面Fe元素含量相关,氧化铜的可浮性大小为: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可浮性与表面Cu2+的溶解相关;组合调整剂硫酸铵+硫化钠对于氧化铜的可浮性大小为: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可浮性与氧化铜表面Cu2+的溶解相关;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对硫化后的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的可浮性大小分别为: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可浮性与经过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络合后氧化铜表面Cu2+的溶解相关;黄铜矿和斑铜矿可浮性受Ca2+、Mg2+含量有一定影响,但Fe3+含量对黄铜矿和斑铜矿影响更大,可浮性与表面电性相关,而金属离子对硫化后的氧化铜的可浮性与表面Cu2+的溶解相关。通过铜矿物的分配系数和铜矿物的浮选函数建立混合铜矿的浮选函数模型,得出不同比例的混合硫化铜在预测的药剂用量和pH值下的回收率和品位与实际值一致,而对于混合硫化铜和氧化铜,仅在二者比例相近时,在预测药剂用量和pH值下的回收率和品位与实际值一致。NaBX容易在黄铜矿和斑铜矿表面发生吸附,生成黄原酸铜、黄原酸铁和双黄药等物质;而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表面的Cu2+易溶解,生成的黄原酸盐难固定在矿物表面,导致可浮性差。组合捕收剂NaIAX和DDA可以降低形成胶束的浓度,使捕收剂更容易缔合团聚在孔雀石表面,通过Zeta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表明NaIAX+DDA以氢键吸附、化学吸附和静电吸附的形式作用在硫化后的孔雀石表面,生成的黄原酸铜盐和铜胺络合物强化了孔雀石的可浮性。硫酸铵可以提高氧化铜矿物的表面电性来增强对硫化钠的吸附,经SEM-EDS分析表明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经过硫酸铵和硫化钠硫化后表面的硫化铜的产物增多,水玻璃在溶液中产生的硅酸氢根离子会降低黄铜矿和斑铜矿对NaBX的吸附,而硅酸氢根离子会在氧化铜表面络合,降低或阻止了表面的硫化铜产物的生成。硫化铜与氧化铜在浮选中的相互影响,高比例的硫化铜与氧化铜混合时,氧化铜会在硫化铜表面吸附提高氧化铜的可浮性,而高比例的氧化铜与硫化铜混合时,由于矿浆中弥散大量氧化铜会对硫化铜形成罩盖,从而降低硫化铜的可浮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基因矿物矿物加工程中铜矿物的基因特征与浮选规律的联系,建立函数模型和研究铜矿物的浮选机理对完善基因矿物加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杨璐[9](2018)在《新型捕收剂对铜锌浮选分离的强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大厂铜锌多金属硫化矿属于难选别复杂的铜锌硫化矿,其分选的难点在于:矿石呈浸染状产出,铜矿嵌布粒度细,铜锌嵌布复杂,且被铜离子活化的锌矿物可浮性与铜矿物相似,从而增加铜锌分选难度,因此寻求高效捕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酯类捕收剂对黄铜矿有较强的捕收能力,而对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捕收力较弱。但硫氮丙睛酯本身的化学特性决定了其较差的低温弥散性,造成使用该药剂的选矿企业生产指标受限于环境温度的变化,无法广泛采用。本文以溶剂合成法合成新型捕收剂BL,改性硫氮丙睛酯,提高低温弥散性。采用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加入二硫化碳、二乙胺常温搅拌35 min,加入丙烯腈升温至60℃搅拌120 min,合成硫氮丙睛酯类捕收剂BL。采用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分析,验证合成产品应为硫氮丙睛酯类捕收剂。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溶剂合成法合成BL,BL分散性能优于酯-105。分别以黄铜矿、铁闪锌矿单矿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了BL、酯-105的捕收性能,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对铜的捕收能力BL与酯-105相当,BL作为浮选黄铜矿捕收剂药剂用量较少;在低温条件下,BL对铜的捕收能力优于酯-105。采用接触角、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捕收剂在黄铜矿表面作用的进行机理研究,接触角测试表明:常温条件下,BL对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略大于酯-105,低温条件下BL对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均大于酯-105,与BL作用之后黄铜矿表面的疏水性、可浮性比酯-105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捕收剂BL与黄铜矿表面的铜离子发生化学吸附,捕收剂BL与铜离子发生吸附的活性位点主要是二硫代羧基。对广西大厂铜锌多金属硫化矿进行小型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使用BL比酯-105所得铜精矿铜品位略高,BL对铜有良好的选择性捕收能力;低温下BL的浮选效果优于酯-105,且酯-105在低温下的药剂用量较大;粒度-0.074 mm占85%,BL用量60 g/t、石灰2000 g/t、硫酸锌+亚硫酸钠2400 g/t,2#油40 g/t,经1粗2精2扫浮选流程,所得铜精矿铜品位18.73%、回收率83.63%,锌品位7.85%、回收率3.75%。

曹飞[10](2016)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硫氨酯捕收剂的设计合成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应用分子设计技术,设计、合成硫氨酯类铜硫分离捕收剂。即先通过理论计算,探索捕收剂分子的构效关系,探寻捕收剂的前线轨道性质(形状、能量等)与其浮选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合适的捕收剂分子构型,然后进行有机合成,再通过浮选试验进行结构-性能验证。采用这种技术方法可缩短新药剂分子的研制周期,减少经费投入,对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系列黄药捕收剂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利用最高占据轨道能量(EHOMO)、自然布居分析(NPA)电荷、电负性(x)和绝对硬度(η)等参数判断黄药捕收剂的浮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黄药阴离子是浮选溶液中的活性成分,键合原子为C—S单键中的S原子。EHOMO可较好地解释直链黄药(C1-C6)的浮选性能随碳链增长而增强的现象。在黄药同分异构体中,与极性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支链越多,烷基给电子诱导效应越强,该异构体的捕收能力越强。黄药同分异构体(C3-C5)的捕收能力顺序为:叔烃基黄药>仲烃基黄药>异烃基黄药。运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系列黄原酸甲酸酯捕收剂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结合Klopman的普遍化微扰理论,研究前线轨道性质、NPA、电负性、绝对硬度等参数与捕收剂浮选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原酸甲酸酯的键合原子为C=S双键中的S原子,EHOMO / NPA电荷、电负性等参数只能推断捕收剂的浮选活性。黄原酸甲酸酯所表现出的选择性,主要是因为黄铜矿表面Cu原子的d轨道电子转移到捕收剂的最低空轨道(LUMO)和能量第二低空轨道(LUMO+1)形成反馈π键,从而增强了捕收剂对黄铜矿的浮选能力。ELUMO、ELUMO+1大小可较好地解释捕收剂的选择性强弱。依据前期理论研究结果,构建了2种新型硫氨酯捕收剂(IP-BIAN和IPEE),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运用相互作用能判据等理论,预测这2种新型捕收剂与常用硫氨酯捕收剂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IPECTC>> IP-BIAN >PAC>Z-200>IPEE.之后合成出相应目标硫氨酯分子,并进行单矿物、人工混合矿及实际矿石的浮选试验,试验结果与前期预测吻合。

二、捕收剂CSU-A与黄铜矿作用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捕收剂CSU-A与黄铜矿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酰基硫代酰胺对硫化矿的浮选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铜资源概述
    1.3 硫化矿的综合回收利用
        1.3.1 硫化矿浮选设备
        1.3.2 常用硫化矿浮选工艺
        1.3.3 硫化矿常用捕收剂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1.4 铜硫浮选捕收剂设计
        1.4.1 软硬酸碱原理
        1.4.2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
        1.4.3 量子化学计算
    1.5 表面检测手段
    1.6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论文的选题意义
        1.6.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试剂、仪器设备、矿样和实验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矿样
    2.4 实验方法
        2.4.1 捕收剂的分析与表征
        2.4.2 捕收剂的含量测定
        2.4.3 溶液配制
        2.4.4 单矿物浮选实验
        2.4.5 捕收剂与金属离子及矿物作用机理研究
3 酰基硫代酰胺捕收剂的设计与DFT计算
    3.1 酰基硫代酰胺捕收剂的设计
    3.2 捕收剂分子最优构型及参数
    3.3 酰基硫代酰胺的疏水性
    3.4 捕收剂分子的电荷分布
        3.4.1 分子静电势
        3.4.2 原子净电荷
    3.5 捕收剂的前线分子轨道
    3.6 本章小结
4 酰基硫代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4.1 酰基硫代酰胺的合成原理与步骤
        4.1.1 酰基硫代酰胺的合成原理
        4.1.2 酰基硫代酰胺的合成步骤
    4.2 酰基硫代酰胺的结构表征
        4.2.1 紫外光谱
        4.2.2 红外光谱
        4.2.3 核磁共振波谱
        4.2.4 质谱
    4.3 本章小结
5 酰基硫代酰胺对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浮选性能与作用机理
    5.1 酰基硫代酰胺对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浮选性能
    5.2 接触角
    5.3 Zeta电位
    5.4 TTBA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
        5.4.1 吸附时间和温度对TTBA在黄铜矿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5.4.2 TTBA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等温线
        5.4.3 TTBA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动力学
        5.4.4 TTBA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热力学
    5.5 XPS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低碱度下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铜硫矿石资源概述
        1.1.1 铜资源
        1.1.2 硫资源
    1.2 铜硫矿石的可浮性和铜硫分离难点概述
        1.2.1 黄铜矿的可浮性
        1.2.2 黄铁矿的可浮性
        1.2.3 铜硫分离的难点
    1.3 常见铜硫分离浮选工艺
    1.4 低碱度条件下铜硫分离浮选调整剂研究进展
        1.4.1 抑制剂
        1.4.2 其他调整剂
    1.5 铜硫分离浮选捕收剂研究进展
        1.5.1 新型捕收剂
        1.5.2 组合捕收剂
    1.6 铜硫分离浮选起泡剂研究进展
    1.7 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1.7.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试样、药剂、设备与研究方案
    2.1 试验试样
        2.1.1 试验实际矿样品制备
        2.1.2 纯矿物矿样
    2.2 药剂与设备
    2.3 研究方案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实际矿样工艺矿物学分析
    3.1 主要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析
    3.2 铜物相分析
    3.3 主要矿物的嵌布特性和结构构造分析
        3.3.1 黄铜矿
        3.3.2 黄铁矿
    3.4 原矿粒度筛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际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4.1 磨矿细度条件试验
    4.2 抑制剂种类试验
        4.2.1 单一抑制剂试验
        4.2.2 组合抑制剂试验
    4.3 抑制剂用量试验
        4.3.1 石灰用量试验
        4.3.2 YT用量试验
    4.4 起泡剂种类试验
    4.5 捕收剂种类试验
    4.6 捕收剂用量试验
        4.6.1 MCO用量试验
        4.6.2 丁铵黑药用量试验
    4.7 开路试验
    4.8 闭路试验对比
        4.8.1 模拟原厂流程闭路试验
        4.8.2 新工艺流程闭路试验
    4.9 后续硫铁回收探索试验
        4.9.1 模拟原厂全流程开路试验
        4.9.2 新工艺全流程开路试验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抑制剂YT与纯矿物作用机理初探
    5.1 纯矿物浮选试验
        5.1.1 抑制剂种类对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5.1.2 YT浓度对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5.1.3 YT对不同比例混合矿浮选的影响
    5.2 接触角试验
        5.2.1 pH对纯矿物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5.2.2 YT浓度对纯矿物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5.3 紫外吸附试验
        5.3.1 YT吸附量标准曲线绘制
        5.3.2 YT吸附量测定及分析
        5.3.3 YT溶液中不同离子对吸光度的影响
    5.4 Zeta电位试验
        5.4.1 不同pH条件下YT对纯矿物Zeta电位的影响
        5.4.2 YT浓度对黄铜矿和黄铁矿Zeta电位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捕收剂MCO与纯矿物作用机理初探
    6.1 纯矿物浮选试验
        6.1.1 矿浆pH对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6.1.2 MCO和Z200 浓度对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6.2 接触角试验
    6.3 紫外吸附试验
        6.3.1 MCO吸附量标准曲线绘制
        6.3.2 MCO吸附量测定
        6.3.3 MCO溶液中不同离子对吸光度的影响
    6.4 Zeta电位试验
        6.4.1 不同pH条件下MCO对纯矿物Zeta电位的影响
        6.4.2 MCO浓度对黄铜矿和黄铁矿Zeta电位的影响
    6.5 红外光谱分析
        6.5.1 黄铜矿与MCO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6.5.2 黄铁矿与MCO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过程中的同质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铜铅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研究现状及进展
        1.1.1 铜铅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研究现状
        1.1.2 矿物表面性质对铜铅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
    1.2 黄铜矿和方铅矿的表面氧化溶解
        1.2.1 黄铜矿的表面氧化溶解
        1.2.2 方铅矿的表面氧化溶解
        1.2.3 伽伐尼作用对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氧化溶解的影响
    1.3 铜离子和铅离子对硫化矿物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1.3.1 铜离子对硫化矿物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1.3.2 铅离子对硫化矿物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试验原料和研究方法
    2.1 纯矿物的来源及性质
    2.2 试验药剂与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纯矿物浮选试验
        2.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
        2.3.4 Zeta电位测试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7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
        2.3.8 多元统计分析理论概述
        2.3.9 多元统计分析软件及方法
第三章 铜铅硫化矿石浮选精矿的ToF-SIMS表面分析
    3.1 原矿性质分析
    3.2 铜铅分离浮选试验及样品制备
    3.3 铜精矿和铅精矿ToF-SIMS数据分析的新方法
        3.3.1 合并ToF-SIMS成像数据集
        3.3.2 ToF-SIMS成像数据集的多元统计分析
        3.3.3 ROI质谱数据集的提取及分析
        3.3.4 光学显微图像采集
    3.4 铜精矿和铅精矿的碎片离子图像分析
    3.5 铜精矿和铅精矿成像数据集的PCA分析
    3.6 铜精矿和铅精矿成像数据集的MCR-ALS分析
    3.7 ROI质谱数据集的PCA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铜矿和方铅矿磨矿过程中的离子迁移研究
    4.1 矿物表面的碎片离子图像分析
    4.2 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质谱数据的差异
    4.3 黄铜矿和方铅矿磨矿后滤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5.1 铜离子对方铅矿无捕收剂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5.1.1 铜离子对方铅矿无捕收剂浮选的影响
        5.1.2 方铅矿铜离子吸附量的测定
        5.1.3 ToF-SIMS分析铜离子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产物
        5.1.4 XPS分析铜离子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产物
        5.1.5 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5.2 乙硫氮体系下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5.2.1 乙硫氮体系下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的影响
        5.2.2 铜离子对方铅矿乙硫氮吸附量的影响
        5.2.3 ToF-SIMS分析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乙硫氮吸附产物的影响
        5.2.4 FTIR分析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乙硫氮吸附产物的影响
    5.3 丁铵黑药体系下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5.3.1 丁铵黑药体系下铜离子对方铅矿浮选的影响
        5.3.2 ToF-SIMS分析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丁铵黑药吸附产物的影响
        5.3.3 FTIR分析铜离子对方铅矿表面丁铵黑药吸附产物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6.1 铅离子对黄铜矿无捕收剂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6.1.1 铅离子对黄铜矿无捕收剂浮选的影响
        6.1.2 黄铜矿铅离子吸附量的测定
        6.1.3 ToF-SIMS分析铅离子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产物
        6.1.4 XPS分析铅离子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产物
        6.1.5 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6.2 乙硫氮体系下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6.2.1 乙硫氮体系下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
        6.2.2 铅离子对黄铜矿乙硫氮吸附量的影响
        6.2.3 ToF-SIMS分析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乙硫氮吸附产物的影响
        6.2.4 FTIR分析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乙硫氮吸附产物的影响
    6.3 丁铵黑药体系下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6.3.1 丁铵黑药体系下铅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
        6.3.2 ToF-SIMS分析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丁铵黑药吸附产物的影响
        6.3.3 FTIR分析铅离子对黄铜矿表面丁铵黑药吸附产物的影响
    6.4 黄铜矿和方铅矿组合质谱数据集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FeCl_3消除同质化效应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影响的机理研究
    7.1 FeCl_3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分离的影响
    7.2 FeCl_3对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金属离子溶解的影响
    7.3 ToF-SIMS分析FeCl_3对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化学组成的影响
        7.3.1 黄铜矿和方铅矿单矿物的ToF-SIMS分析
        7.3.2 黄铜矿和方铅矿人工混合矿物的ToF-SIMS分析
    7.4 XPS分析FeCl_3对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化学组成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奖励
附录C 铜精矿和铅精矿的成像数据集的PCA分析结果

(4)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铜、砷矿产资源概述
        1.1.1 铜资源概述
        1.1.2 砷资源概况
        1.1.3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性质
    1.2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浮选理论及研究进展
        1.2.1 黄铜矿的浮选研究进展
        1.2.2 砷黄铁矿的浮选研究进展
    1.3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分离现状
        1.3.1 无机抑制剂
        1.3.2 有机抑制剂
        1.3.3 铜砷浮选分离其他方法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理论计算及试验研究方法
    2.1 理论计算及计算平台
        2.1.1 薛定谔方程
        2.1.2 密度泛函理论
        2.1.3 交换相关泛函
        2.1.4 CASTEP简介
    2.2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2.2.1 试验原料
        2.2.2 试验设备及药剂
        2.2.3 纯矿物浮选试验
        2.2.4 X射线衍射分析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6 ICP-MS分析
        2.2.7 红外光谱分析
        2.2.8 黄药吸附量测试
        2.2.9 Zeta电位及p H控制
        2.2.10 电化学微区交流阻抗(LEIS)测试
        2.2.11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
    2.3 重要的试验步骤
第三章 铜砷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研究
    3.1 天然砷黄铁矿晶体几何和电子结构
        3.1.1 天然砷黄铁矿晶体几何结构
        3.1.2 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3.1.3 原子和键的布居分析
        3.1.4 电荷密度分析
        3.1.5 砷黄铁矿表面弛豫表征
    3.2 天然黄铜矿晶体几何和电子结构
        3.2.1 天然黄铜矿晶体几何结构
        3.2.2 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3.2.3 原子和键的布居分析
        3.2.4 电荷密度分析
        3.2.5 黄铜矿表面弛豫表征
    3.3 砷黄铁矿和黄铜矿溶液中表面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对铜砷矿物浮选的影响
    4.1 单一离子对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4.2 离子复配对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4.3 铁-铵氯盐对铜砷人工混合矿物浮选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Cl_3对砷黄铁矿的抑制机理研究
    5.1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5.2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电导率的影响
    5.3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元素价态的影响
    5.4 FeCl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取代及吸附模拟
        5.4.1 Fe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取代模拟
        5.4.2 Fe~(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5.4.3 Fe(OH)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5.5 FeCl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铁-铵氯盐在黄铜矿表面的作用机理
    6.1 LEIS分析
    6.2 XPS分析
    6.3 红外光谱分析
    6.4 To F-SIMS分析
    6.5 铁-氯铵盐作用前后乙基黄药的吸附量测定
    6.6 NH4Cl对黄铜矿的溶解测定
    6.7 铁-铵氯盐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6.7.1 Fe(OH)_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6.7.2 NH_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6.8 机理分析
        6.8.1 FeCl_3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
        6.8.2 NH_4Cl对黄铜矿的活化作用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云南某高砷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7.1 原矿性质
    7.2 粗选条件试验
    7.3 开路试验流程
    7.4 闭路试验流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5)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与铜等配合的取代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铜矿资源特点及综合利用
        1.1.1 铜矿资源
        1.1.2 伴生铜铅锌矿资源利用情况
        1.1.3 螯合捕收剂在铜矿浮选中的应用现状
    1.2 捕收剂分子设计研究进展
        1.2.1 条件稳定常数判据
        1.2.2 量子化学理论在浮选捕收剂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1.2.3 定量构效关系在浮选捕收剂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1.3 取代基电子效应对浮选捕收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3.1 取代基电子效应概述
        1.3.2 取代基对浮选捕收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1.4 希夫碱类捕收剂与金属螯合能力的构效关系研究
        1.4.1 希夫碱类捕收剂的合成与应用
        1.4.2 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
        1.4.3 与稳定常数相关的定量关系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2-OHXBAY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1 仪器和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捕收剂2-OHXBAY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2.3 捕收剂2-OHXBAY及其配合物的表征
        2.3.1 核磁共振谱测定
        2.3.2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2.3.3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2.3.4 配合物单晶的测定
        2.3.5 模型配体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
    3.1 捕收剂 Sal-Ar-X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3.1.1 数据集的准备
        3.1.2 建模方法
        3.1.3 构建Sal-Ar-X与金属配位稳定常数(log K1)的QSPR模型
        3.1.4 捕收剂Sal-Ar-X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3.2 捕收剂 Sal-N-X 中芳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3.2.1 数据集的准备
        3.2.2 构建Sal-N-X与金属配位稳定常数(logβ2)的QSPR模型
        3.2.3 捕收剂Sal-N-X中不同芳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
    4.1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析
    4.2 测定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与金属离子的配合比
        4.2.1 紫外光谱法测定体系的配合比
        4.2.2 单晶培养法测定体系的配合比
    4.3 紫外滴定法测定水杨醛缩芳胺与金属离子稳定常数
    4.4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对铜锌铅的选择性模拟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捕收剂2-OHXBAY苯醛和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5.1 二取代模型化合物2-OHXBAY与金属配位稳定常数的测定
    5.2 水杨醛缩芳胺中苯醛和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5.3 氨基苯酚缩苯醛与金属离子的配合滴定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

(6)乳液颗粒捕收剂对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铜矿资源概述
        1.1.1 铜的性质及用途
        1.1.2 铜资源储量及分布
    1.2 蛇纹石对硫化矿浮选影响的研究现状
        1.2.1 蛇纹石
        1.2.2 蛇纹石的危害
        1.2.3 现有降镁作用方法和机理
    1.3 乳液颗粒浮选技术
        1.3.1 乳液聚合原理
        1.3.2 乳液颗粒浮选机理
        1.3.3 乳液颗粒药剂在矿物浮选上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 课题来源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矿样
        2.1.1 矿样的采取与制备
        2.1.2 矿样性质
    2.2 试验药剂及主要设备
        2.2.1 试验药剂
        2.2.2 试验主要设备
    2.3 试验方法
    2.4 乳液药剂合成的方法和原理
        2.4.1 甲基丙烯酸丁酯乳液药剂合成方法和机理
        2.4.2 1-乙烯基咪唑乳液药剂合成方法和机理
    2.5 药剂性质和矿物作用机理检测
        2.5.1 粒度测定
        2.5.2 稳定性测试
        2.5.3 固体含量测定
        2.5.4 扫描电镜
        2.5.5 接触角测试
        2.5.6 吸附量测试
        2.5.7 红外光谱测试
        2.5.8 Zeta电位测定
第三章 乳液颗粒捕收剂对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试验研究
    3.1 甲基丙烯酸丁酯类型乳液颗粒捕收剂
        3.1.1 甲基丙烯酸丁酯对微细粒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条件试验
        3.1.2 PS-PB对微细粒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条件试验
        3.1.3 PS-PB1对微细粒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条件试验
        3.1.4 PS-PB2对微细粒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条件试验
        3.1.5 PS-PB3对微细粒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条件试验
        3.1.6 甲基丙烯酸丁酯类药剂对混合矿浮选行为效果对比
    3.2 1-乙烯基咪唑类乳液颗粒捕收剂
        3.2.1 1-乙烯基咪唑对微细粒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条件试验
        3.2.2 SVM-1对微细粒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条件试验
        3.2.3 SVM-2对微细粒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条件试验
        3.2.4 SVM-3对微细粒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条件试验
        3.2.5 1-乙烯基咪唑类药剂对混合矿浮选行为效果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液颗粒捕收剂对黄铜矿和蛇纹石浮选行为机理研究
    4.1 黄铜矿在乳液颗粒浮选体系中的界面热力学研究
        4.1.1 疏水性乳液颗粒表面能计算
        4.1.2 各界面相互作用的自由能计算
        4.1.3 各界面之间相互作用的EDLVO势能
    4.2 乳液颗粒对黄铜矿和蛇纹石表面润湿性影响
        4.2.1 甲基丙烯酸丁酯类乳液颗粒捕收剂对黄铜矿和蛇纹石表面润湿性影响
        4.2.2 1-乙烯基咪唑类乳液颗粒捕收剂对黄铜矿和蛇纹石表面润湿性影响.
    4.3 乳液颗粒对黄铜矿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4.3.1 甲基丙烯酸丁酯类乳液颗粒捕收剂对黄铜矿表面电性的影响
        4.3.2 1-乙烯基咪唑类乳液颗粒捕收剂对黄铜矿表面电性的影响
    4.4 乳液颗粒在黄铜矿和蛇纹石表面吸附行为
        4.4.1 乳液颗粒的标准曲线
        4.4.2 甲基丙烯酸丁酯类乳液颗粒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
        4.4.3 1-乙烯基咪唑类乳液颗粒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
    4.5 乳液颗粒捕收剂与黄铜矿作用前后红外光谱
    4.6 扫描电镜下乳液颗粒在黄铜矿表面吸附情况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可浮性及浮选工艺流程
        2.1.1 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的可浮性
        2.1.2 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浮选体系与浮选工艺流程
    2.2 浮选药剂与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
        2.2.1 捕收剂与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
        2.2.2 调整剂与典型铜铅锌铁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
    2.3 浮选过程中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的研究进展
        2.3.1 氧化矿浮选研究进展
        2.3.2 硫化矿浮选研究进展
    2.4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内容
    3.4 试验样品
        3.4.1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3.4.2 试样的基本性质
    3.5 试验方法
        3.5.1 浮选试验方法
        3.5.2 机理研究方法
    3.6 评价指标
    3.7 试验药剂及试验设备
        3.7.1 主要试验药剂
        3.7.2 主要试验设备
4 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1 捕收剂种类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1.1 乙硫氮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1.2 Z-200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1.3 丁基钾黄药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 无机调整剂的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1 硫酸锌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2 硫酸铜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3 亚硫酸钠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4 硫化钠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 有机调整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1 糊精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2 腐殖酸钠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3 阳离子瓜尔胶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4 DP115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4 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规律
    4.5 小结
5 人工混合矿和实际矿石浮选分离试验
    5.1 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
    5.2 铅锌硫化矿实际矿石浮选分离试验
    5.3 小结
6 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作用机理
    6.1 浮选药剂的溶液化学计算与分析
        6.1.1 乙硫氮的溶液化学计算与分析
        6.1.2 锌离子的溶液化学计算与分析
    6.2 硫酸锌与乙硫氮加药顺序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
        6.2.1 铅锌硫化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测定
        6.2.2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FTIR分析
        6.2.3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XPS分析
        6.2.4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TOF-SIMS分析
        6.2.5 硫酸锌与乙硫氮加药顺序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模型
    6.3 阳离子瓜尔胶与乙硫氮加药顺序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
        6.3.1 铅锌硫化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测定
        6.3.2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FTIR分析
        6.3.3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XPS分析
        6.3.4 铅锌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TOF-SIMS分析
        6.3.5 阳离子瓜尔胶与乙硫氮加药顺序对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模型
    6.4 DP115与Z-200加药顺序对铜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
        6.4.1 铜铅锌硫化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测定
        6.4.2 pH值及加药顺序对铜铅锌硫化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的影响
        6.4.3 硫化矿物药剂吸附表面TOF-SIMS分析
        6.4.4 DP115与Z-200加药顺序对铜铅锌硫化矿物可浮性影响的机理模型
    6.5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铜矿物的晶体化学基因特征及浮选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基因矿物加工工程概述
    1.2 矿物晶体化学的研究现状
        1.2.1 矿物晶体化学概述
        1.2.2 矿物晶体结构与缺陷
        1.2.3 矿物表面断裂键性质
        1.2.4 矿物表面能
        1.2.5 矿物表面润湿性
        1.2.6 矿物表面吸附性
    1.3 铜矿浮选研究现状
        1.3.1 铜矿浮选工艺
        1.3.2 铜矿浮选药剂
        1.3.3 铜矿浮选理论
    1.4 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原料与制备
    2.2 试验试剂和设备
    2.3 试验与检测方法
        2.3.1 浮选试验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Zeta电位测试
        2.3.4 红外光谱分析
        2.3.5 吸附量测试
        2.3.6 接触角测量
        2.3.7 SEM-EDS分析测试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3.9 离子浓度测定
        2.3.10 Material Studio计算与模拟
第3章 铜矿晶体化学与表面性质的基因研究
    3.1 铜矿物的晶体结构
        3.1.1 黄铜矿的晶体结构
        3.1.2 斑铜矿的晶体结构
        3.1.3 赤铜矿的晶体结构
        3.1.4 孔雀石的晶体结构
        3.1.5 蓝铜矿的晶体结构
    3.2 铜矿物的晶体结构优化计算
    3.3 铜矿物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1 黄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2 斑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3 赤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4 孔雀石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5 蓝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4 铜矿物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1 黄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2 斑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3 赤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4 孔雀石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5 蓝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5 铜矿物的表面元素
    3.6 铜矿物的溶解性
    3.7 铜矿物的表面电性
    3.8 铜矿物的表面润湿性
    3.9 铜矿物的基因特征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铜矿物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的研究
    4.1 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1.1 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
        4.1.2 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与基因特征的关系
    4.2 不同捕收剂体系下铜矿物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的关系
        4.2.1 黄药类捕收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2 螯合捕收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3 丁铵黑药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4 乙硫氮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5 油酸钠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6 十二胺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7 组合捕收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8 铜矿物在捕收剂下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3 不同调整剂体系下铜矿物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3.1 硫化钠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2 组合硫化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3 水玻璃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4 六偏磷酸钠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5 铜矿物在调整剂下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4 不同金属离子体系下铜矿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4.1 Ca~(2+)对铜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4.4.2 Mg~(2+)对铜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4.4.3 Fe~(3+)对铜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4.4.4 铜矿物在金属离子下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铜矿物的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1 铜矿物分配系数与函数选择
    5.2 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的预测与验证
        5.2.1 NaEX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的预测与验证
        5.2.2 NaBX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2.3 丁铵黑药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2.4 乙硫氮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3 混合铜矿物的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3.1 NaIAX对混合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3.2 烷基羟肟酸对混合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3.3 硫化钠对混合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铜矿物可浮性的机理研究
    6.1 NABX对于铜矿物的浮选差异的机理研究
        6.1.1 NaBX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和接触角测定
        6.1.2 NaBX和Cu~(2+)溶液化学分析
        6.1.3 NaBX作用铜矿物的红外光谱
        6.1.4 黄铜矿和斑铜矿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6.1.5 NaBX对黄铜矿和斑铜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2 NAIAX+DDA作用孔雀石的机理研究
        6.2.1 NaIAX+DDA作用孔雀石表面的微极性研究
        6.2.2 NaIAX+DDA作用孔雀石的动电位测试
        6.2.3 NaIAX+DDA作用孔雀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6.3 硫化作用对于氧化铜矿物的表面影响
        6.3.1 硫化作用对氧化铜矿物的Zeta电位分析
        6.3.2 硫酸铵和硫化钠的溶液化学分析
        6.3.3 硫化后氧化铜矿物的SEM-EDS分析
    6.4 水玻璃对铜矿物浮选影响的机理分析
        6.4.1 水玻璃对NaBX在黄铜矿和斑铜矿表面吸附影响
        6.4.2 水玻璃对铜矿物的溶液化学分析
        6.4.3 水玻璃对于氧化铜硫化的SEM -EDS分析
    6.5 硫化铜矿物与氧化铜矿物相互作用分析
        6.5.1 DLVO理论公式
        6.5.2 黄铜矿与氧化铜矿物的相互作用力
        6.5.3 斑铜矿与氧化铜矿物的相互作用力
        6.5.4 硫化铜矿物与氧化铜矿物交互作用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新型捕收剂对铜锌浮选分离的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铜锌硫化矿的选别方法
        1.2.1 常规浮选工艺
        1.2.2 电化学处理技术
    1.3 铜矿物捕收剂的研究进展
        1.3.1 黄药、黑药类捕收剂
        1.3.2 硫氨酯类捕收剂
        1.3.3 硫氮酯类捕收剂
        1.3.4 新型硫化矿捕收剂
    1.4 捕收剂低温性能强化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提出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2.药剂、试样和试验方法
    2.1 试剂和试验仪器
    2.2 矿样采集与制备
        2.2.1 纯矿物矿样制备
        2.2.2 实际矿物矿样制备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单矿物试验
        2.3.2 实际矿物试验
        2.3.3 检测方法
3.新型选铜捕收剂的合成
    3.1 药剂的设计依据
    3.2 药剂的合成
    3.3 BL的红外光谱分析
    3.4 BL的弥散性能研究
        3.4.1 BL常温下的弥散性能探究
        3.4.2 BL低温下的弥散性能探究
    3.5 小结
4.BL对黄铜矿捕收性能的试验及机理研究
    4.1 常温条件下BL、酯-105的应用条件试验
        4.1.1 常温条件下BL的应用条件试验
        4.1.2 常温条件下酯-105的应用条件试验
        4.1.3 抑制剂对黄铜矿和铁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2 温度对BL、酯-105捕收性能的影响
        4.2.1 温度变化对BL、酯-105捕收性能的影响
        4.2.2 低温下药剂用量对BL、酯-105捕收性能的影响
    4.3 BL与黄铜矿作用的机理研究
        4.3.1 黄铜矿的红外光谱分析
        4.3.2 BL对黄铜矿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4.3.3 BL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型
    4.4 小结
5.BL针对广西大厂铜锌矿分离的小型试验
    5.1 试样性质分析
        5.1.1 原矿多元素分析
        5.1.2 试样的化学组成
    5.2 铜锌硫化矿实际矿石浮选试验
        5.2.1 磨矿细度浮选试验
        5.2.2 磨矿过程中石灰用量试验
        5.2.3 抑制剂种类对比
        5.2.4 抑制剂用量试验
        5.2.5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比
        5.2.6 起泡剂用量
        5.2.7 开路试验
        5.2.8 闭路实验
    5.3 低温条件下BL对铜锌矿浮选的影响
        5.3.1 温度变化对不同捕收剂浮选铜锌矿的影响
        5.3.2 低温条件下捕收剂不同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5.3.3 低温环境下使用不同捕收剂浮选指标的对比
    5.4 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硫氨酯捕收剂的设计合成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黄铜矿捕收剂的研究进展
        2.1.1 硫化矿常规捕收剂
        2.1.2 新型捕收剂
    2.2 黄铜矿浮选理论的研究进展
        2.2.1 传统浮选方法的研究
        2.2.2 浮选电化学的研究
    2.3 硫化矿浮选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进展
        2.3.1 浮选剂的结构与浮选性能的关系研究
        2.3.2 硫化矿的氧化及其浮选机理研究
        2.3.3 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机理研究
        2.3.4 矿物表面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
    2.4 新型高效铜硫分离捕收剂浮选性能的密度泛函研究进展
    2.5 研究浮选机理的主要量子化学方法
    2.6 密度泛函理论
        2.6.1 Thomas-Fermi模型和Kohn-Sham方法
        2.6.2 局域密度近似
        2.6.3 广义梯度近似
    2.7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目标
        3.1.2 技术路线
    3.2 研究内容
    3.3 试验矿样的制备
    3.4 试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3.4.1 化学试剂
        3.4.2 试验仪器
    3.5 研究方法
        3.5.1 单矿物、人工混合矿的浮选试验
        3.5.2 捕收剂分子的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计算
        3.5.3 新型低碱铜硫分离捕收剂的合成试验
        3.5.4 红外光谱测定
        3.5.5 捕收剂的纯度检测
        3.5.6 质谱分析
        3.5.7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6 计算软件
4 烃基结构对黄药捕收剂浮选性能影响的前线轨道分析
    4.1 前线轨道理论与计算方法
        4.1.1 前线轨道理论
        4.1.2 计算方法
    4.2 黄药类捕收剂键合原子的确定
    4.3 碳链长度对键合原子S的影响
    4.4 同分异构对键合原子S的影响
    4.5 黑药类捕收剂的电子结构性质
    4.6 小结
5 黄药酯类捕收剂分子构效关系的密度泛函研究
    5.1 普遍化微扰理论与计算方法
        5.1.1 普遍化微扰理论
        5.1.2 计算方法
    5.2 黄原酸甲酸酯的电子结构与浮选性能关系的密度泛函研究
        5.2.1 黄原酸甲酸酯的浮选试验
        5.2.2 黄原酸甲酸酯与黄铜矿的成键情况
        5.2.3 黄原酸甲酸酯的电子结构与其浮选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5.3 黄原酸酯类捕收剂的电子结构与浮选性能关系的DFT研究
        5.3.1 原子的NPA电荷与捕收剂浮选性能的关系
        5.3.2 捕收剂的电负性、绝对硬度与其浮选性能的关系
        5.3.3 捕收剂的HOMO性质与其浮选性能的关系
        5.3.4 捕收剂的LUMO性质与其选择性的关系
    5.4 小结
6 硫氨酯类捕收剂构效关系的密度泛函研究
    6.1 硫氨酯类捕收剂分子的电子结构
        6.1.1 计算方法
        6.1.2 硫氨酯分子与黄铜矿的成键情况
    6.2 硫氨酯分子的电子结构与其浮选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6.2.1 硫氨酯键合原子的NPA电荷与捕收剂浮选性能的关系
        6.2.2 硫氨酯分子的电负性、绝对硬度与其浮选性能的关系
        6.2.3 硫氨酯分子的HOMO性质与其浮选性能的相关性
        6.2.4 硫氨酯分子的LUMO性质与其选择性的相关性
    6.3 小结
7 目标硫氨酯类捕收剂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7.1 异丙基黄原酸钠的合成
        7.1.1 异丙基黄原酸钠的合成路线
        7.1.2 异丙基黄原酸钠的合成步骤
    7.2 O-异丙基N-苄基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
        7.2.1 O-异丙基-N-苄基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路线
        7.2.2 O-异丙基-N-苄基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步骤
    7.3 O-异丙基-N,N-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
        7.3.1 O-异丙基-N,N-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路线
        7.3.2 O-异丙基-N,N-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步骤
    7.4 Z-200和PAC的纯度检测
    7.5 硫氨酯捕收剂的结构表征
        7.5.1 质谱分析
        7.5.2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7.6 小结
8 新型硫氨酯捕收剂的浮选性能研究
    8.1 捕收剂用量对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8.2 矿浆pH值对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8.3 人工混合矿的浮选试验
    8.4 实际矿石的浮选试验
    8.5 硫氨酯在矿物表面吸附的红外光谱分析
        8.5.1 IP-BIAN与矿物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8.5.2 PAC与矿物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8.6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捕收剂CSU-A与黄铜矿作用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酰基硫代酰胺对硫化矿的浮选性能与机理研究[D]. 马东.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低碱度下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D]. 吴海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过程中的同质化效应研究[D]. 赖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D]. 余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5]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与铜等配合的取代基效应研究[D]. 肖琰.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乳液颗粒捕收剂对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作用及机理研究[D]. 王澜.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7]调整剂与捕收剂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D]. 谭欣.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铜矿物的晶体化学基因特征及浮选机理研究[D]. 孙乾予. 东北大学, 2019(01)
  • [9]新型捕收剂对铜锌浮选分离的强化研究[D]. 杨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10]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硫氨酯捕收剂的设计合成及机理研究[D]. 曹飞.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8)

标签:;  ;  ;  ;  

捕收剂CSU-A与黄铜矿的相互作用机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