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代挂书的兴衰

略论明代挂书的兴衰

一、明代悬壁书兴衰小议(论文文献综述)

梁靖茹[1](2021)在《《礼记·月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郝佩林[2](2018)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文中指出苏州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俗称大书和小书,孕育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南宋以降,民间说书逐渐萌发、成型,奏演于江南城乡社会。明代中期之后,江南乡镇勃兴,乡村工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和社会风气丕变,城乡娱乐需求骤增,为苏州评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时至晚清,苏州评弹演艺渐臻成熟。清前期出现的光裕公所在太平天国乱后得以恢复,它以组织的力量整顿评弹行业,规范江南城乡演出秩序。20世纪20、30年代前后,江南乡镇评弹说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乡镇书场炽盛,艺人咸集,演出络绎不绝,普通民众以欣赏评弹为乐,苏州评弹由此逐渐融入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日常生活。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末期的江南城乡,苏州评弹的演出或者畸形繁荣,或者乱象丛生,艰难存在。从近世以来江南乡镇评弹演出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苏州评弹始终是江南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评弹艺人主要在乡镇茶馆展示才艺,是为茶馆书场。乡镇书场是江南文化生态的伴生物,以其经营及承演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专营书场、兼营书场、混场子和临时书场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民众需求。乡镇民众多把乡镇茶馆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休闲娱乐的空间和社区政治的园地。其间相对稳定的客源、小本经营之道和经济实惠的消费水平,促成了茶馆与书场的结缘。由此,密布的水乡茶馆不仅为评弹展演提供了物化空间,也因为这种展演蔚成江南乡镇社会崇文重艺、知音谙吕的评弹民间生态。从空间格局考察,乡镇书场具有不同层次,评弹风尚浓郁、名家响档荟集的乡镇“老码头”联络成网,侧面反映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而在广阔的城乡,密布的水网、错落的乡镇和便捷的舟楫又十分有利于各层次书码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城乡之间不断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在乡镇书场运作中,作为经营者,场东负责打理书场日常运作的各项业务。场东常常远赴苏州、上海等都市茶会礼聘说书先生;同时,场东努力妥善处理各方人脉关系,营造安稳的运营环境,训练手下堂倌,着力提升书场服务质量。场东与远道而来的评弹艺人关系复杂,或愉快合作,或互相抵牾,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在江南乡镇社会呈现出城乡交流的生动面相。另一方面,场东对书场设施的安排以及空间的布置,尤其是“状元台”、“戤壁客”等书场安排体现了特定的社会价值与象征意义。场东的书场运作在江南乡镇社会营造了多种社会角色沟通的社会空间,演绎出江南城乡交流的多样化方式。艺人是乡镇评弹演艺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在江南乡镇码头上,既有往来于城乡的响档名家,也有初试啼声的新手,更有长期驻留乡镇的码头老虎和乡村漂档。他们在演艺、谋生的同时,不断汲取地方性知识,将共同体生活元素化入说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评弹民间技艺,亦底定了评弹艺术面向乡村的艺术旨趣。艺人在精进艺术的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生活。艺人们儒雅稳健的台风和感恩慕义的行谊在乡镇社会中型构出“先生”般的形象;书场内外,艺人与听客、地方威权等群体围绕艺术品鉴、演出秩序等方面展开互动、角逐;艺人同道之间结纳资助,敌档竞艺。活跃于乡码头上的诸种角色表演显现了江南城乡社会关系的鲜活态。最后,作为江南乡民日常休闲的听书,在娱乐乡民的同时,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州评弹的展演节律深度嵌入了乡村日常生活之中,衍为水乡民众慢板化的生活样式。听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乡村的社会纽带,艺人、听客之间交游唱和同时生成以听书为乐的听众共同体。更重要的是,评弹说唱不仅模铸乡民生活样式,而且陶冶着乡民的观念情趣。评弹说唱使江南乡民们在艺术审美中体悟着忠、孝、节、义的精英思想,沟通了大小传统两个思想境域。鉴于乡镇社会生活的传统性,部分民国知识精英致力于缩短文明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距离;江南乡镇评弹的近代改良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文重点关注的既非评弹的文学艺术特性,亦非单纯述说苏州评弹的近代演变过程,而是将其置于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中,确认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功能。透过苏州评弹在江南乡镇社会中的实态运作,揭示其与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苏州评弹在江南城乡之间的流动,考察其在沟通江南城乡生活中的历史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显示社会史的整体视野。

毛艺桥[3](2017)在《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的自然描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生态文学的视角,对明代白话小说(包括短篇话本与长篇章回小说)中描摹自然景色与现象的文字进行梳理,挖掘这些自然描写所包蕴的思想内涵,分析这些描写自然的文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并探索这些艺术手法对小说生态意蕴的表达所起的作用,总结这些自然描写对小说文本建构的作用以及文化意义。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本论题的研究对象予以界定,并对国内外与本论题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汇总,在大量文献资料阅读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方法、思路与研究意义。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明代白话小说中的自然描写的分布与类型进行梳理、总结,为下文对自然描写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对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所蕴含的思想进行挖掘,重点剖析了小说中自然描写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万物有情思想、回归自然思想。第三章从神奇的想象、细致的白描和韵散兼备的语言三个方面,对明代白话小说中的自然描写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为小说生态思想的凸显起到了助力作用。第四章分别从文本与文化两个层面对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意义进行了总结,文章认为,小说中的自然描写对渲染小说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均有一定的作用;小说中的自然描写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既是对中国古代生态观念的继承,也是以作家为代表的明人对生态自然的关注及解读,同时对现代工业社会生态思想意识的强调也不无借鉴意义。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

魏鹏展[4](2016)在《徐自华研究》文中认为柳亚子所着《南社纪略》称南社最有成就的四位女诗人:吕碧城、张默君、徐自华、徐蕴华。徐自华擅诗、词,是秋瑾好友,又是革命党员,职业是校长。其一生事迹充满传奇色彩。本论文共六章,第一章考察其生平事迹。第二章研究其文学作品。据《听竹楼诗稿》、《忏慧词》、《秋心楼诗词》、《徐自华诗文集》、《徐自华集》等书,今存其诗284首、词68阕、各体文57篇。其诗词主要书写山水游记、送别、赠答、爱国情怀、革命意识等,其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是传记、序跋、书信、通告、广告等实用性文章。其作品的风格既有传统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现代情怀,作品多有愁苦悲痛的情感色彩。本论文共六章,力求“知人论世”,通过细阅她的所有作品,又考察其生平事迹,从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中,探讨她的作品风格、文学渊源、革命思想内涵、女性意识。纵向研究方面,主要考察徐自华对李清照文学的接受研究,两人生平事迹相近,而作品风格又相似,如徐自华对李清照的词论的接受、创作手法的接受,及两人作品的情感色彩等。因此笔者尝试通过比较研究,了解两人的作品风格与生平事迹的相似性;横向比较方面,主要进行徐自华与同时期人的比较,包括秋瑾及徐蕴华。徐自华与秋瑾的比较,重点在於徐自华如何接受了秋瑾的革命思想,最终走上革命之路;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姐妹比较研究,重点在於她与同一家庭背景成长的妹妹,两人生平事迹相近,作品风格相似,如两人的作品都既有古典题材,也有现代情怀,但又同中有异,通过比较,更能了解徐自华的成长背景对她的影响。最後,徐自华出生於书香世家,身处男权社会,在这个女性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的时代背景下,她却能於文学上有所成就,於革命活动上有所贡献,於教育事业上又贡献良多;她又为了跟从秋瑾进行革命,离开家庭,放弃养育子女。这些成就与行径都能体现女性的个体意识,自主意识,因此笔者於最後一章探讨她的女性意识。

王中焰[5](2016)在《蔡襄书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考量蔡襄的书法作品、书论以及古今对于其人、其书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蔡襄书法不唯“尚法”,实则是全面“尚古”,是践古、味古,更是在“古法”“古意”基础上,寄寓“我意”“真意”的观点,从而确立了蔡襄“尚古匡时,寓意存真”书学思想之内涵,并藉此明晰蔡襄书法“敛才于法”“锦囊裹锥”“不以书能而能”“主神次形”的审美高度与内涵。以蔡襄的书学思想为主线,结合蔡襄仕途变迁中境遇的变化,对蔡襄书风的形成、演变和书体上的成就以及“飞白书”“飞白草”展开专门论述,并对以往涉及蔡襄书法、书风的批评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同时,以史学观为指导,在史料考证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宋四家”名位辨之始末进行了梳理与探讨,从而还原了“宋四家”名位之历史本来面目,并揭示出宋、元、明、清时期对“宋四家”名位辩的不同认识背后所反映出的书学思潮。又鉴于以往蔡襄书论的相关内容失于零落、注译不足或谬误之情状,本文对涉及蔡襄书法的四十五则文论集中予以辑注,凡此种种,以期引起对蔡襄书学研究的重视及有助于对蔡襄书法的接受和自我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樊洁[6](2014)在《上海名妓妆饰中的时尚设计文化(1890-19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繁华”是上海的核心特征之一,而晚清上海的繁华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娱乐业联系在一起的。租界对城市公共区域的有效管理为娱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印刷、出版和媒体逐渐成为租界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时,上海名妓把握其与租界的“共生”关系,将她们的生活方式,商业行动、社交关系以及娱乐形式,打造成为一种都会先锋的行为范式,成为晚清女性中首先尝试现代性的群体。在传统文化规范和西洋物质文化的交叠下,上海名妓巧妙地将传统意趣和西方流行元素混融于一体,她们以趋洋炫异的消费品味,中西合璧的室内陈设,靓丽新奇的妆容和衣饰,创造出一种具有新活力的时尚文化,成为晚清上海租界文化下的独特产物。她们在制造流行的同时也将西方物质文化引入公众的视域之内;由名妓带动的时尚妆饰,逐渐变为一种流行于女界的装扮风格而为公众所接受,其别具一格的风范为传统女性提供了具有突破性意味的妆饰和行动模式,并为女性进入公共领域开启了新的空间,兼具时尚之外的历史意义。

张静[7](2014)在《定州汉墓竹简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文中研究说明1973年在河北省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和1978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115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木简,这两批材料内容多是古代典籍和兵法,一经发表,即引起学界的重视。随着材料的公怖,学者对《论语》、《孔子家语》、《文子》、《六韬》的版本流传、真伪、成书时代、作者、与相关典籍的关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有鉴於此,本论文以定州汉墓竹筒已发表的《论语》、《儒家者言》、《文子》、《六韬》四部分和上孙家寨木简为研究封象进行集释,并对相关问题造行讨论。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分别对定州汉简和上孙家寨木简墓葬的发掘和竹简的出土情况、竹简的整理情况及图版发表、研究成果等进行概述。然后就已发表的《论语》、《儒家者言》、《文子》、《六韬》四部分不同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涉及版本的流传、性质、真伪、成书时代、作者、与相关典籍的关保等方面。上孙家寨木简介绍了墓葬的发掘及木简出土情况、木简的整理与发表情况、木简图版发表情况及木简的研究概述。第二部分是“释文和集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定州汉墓木简集释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两章,对诸家的观点进行相对全面的集释,涉及解题、文字训诂等方面。第三部分是“定州汉墓竹简与传世文献的对读”,是以表格形式对简本及相关传世文献造行对读。包括《论语》、《儒家者言》、《文子》、《六韬》与传世文献的对读。第四部分是“附录”,包括图版着录情况表、已公布的图版及摹本,以便於相关研究者查阅。

陈洁[8](2012)在《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剖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的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苏州弹词,是目前我国从业人员最多、专业演职团体最多、拥有专门表演场所最多、保存传统书目最多、原创的新编书目最多、电台电视台播放节目总时最长的曲艺类非遗项目。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江、浙、沪甚至海外,都有热衷于此的票友团体;众多曲艺品种中,唯有它是拥有专门的传承学校、专设的领导机构并有专业理论刊物出版。从苏州弹词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文化自觉过程中,通过自我保护、能动传承而实现其艺术复兴。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该遗产富有代表性的弹词流派为切入点,观察分析这些流派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如何实现原样保护和能动传承的相关具体做法;首次将听客和学者层面与“非遗”保护的互动,纳入曲艺传承体系之中考察;尝试从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剖析苏州弹词在传统艺术式微的今天依然相对繁荣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妥善地保护和发扬苏州弹词文化遗产,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的能动性,即演员主体的创演能动性、学者文人的研究主动性和书迷票友的传承自觉性。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作为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考的范本。苏州弹词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说明,对音乐、曲艺、戏曲等艺术类非遗项目来说,外力支持固然不可或缺,但首要保护的应是该艺术形式的自身内在活力,激发其新陈代谢的自我创造能力,变被动的外在保护为能动的自我发展,聚集外力以推进内功修炼,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并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冯志阳[9](2012)在《庚子救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绪庚子辛丑年间,先是义和团短暂地占据京津地区,后是八国联军对于京城将近一年的占领与统治(对天津的战时统治更是长达两年)。由于变起仓猝,东南各省官绅商民在京津者,大部分来不及出逃而置身于北方混乱秩序的险境之中。与此同时,远在上海的部分东南绅商起而呼吁,号召东南各省官绅商民合力救援被困于京津地区的东南人士这是一次规模庞大的救援行动。当时的朝廷重臣与疆吏领袖,如李鸿章、奕匡、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均参与其中。救援行动中最重要的两个救援组织救济善会与东南济急善会(前身是济急善局)可以说是直接秉承时任全权大臣李鸿章的意旨而设立。盛宣怀作为东南济急善会的主要负责人,以李鸿章的名义向“各省督抚河漕提镇藩臬运道”发电呼吁“设法劝助各省同志”,并得到各省督抚的积极响应。这一事实表明,庚子救援的动员规模事实上是超越了东南各省的范围,直接面向全国。从救援效果来看,仅救济善会“由直北渡回南者计七千余人”,而将被难官商士民救援回南不过是庚子救援行动的成果之一。随着京城秩序的逐渐恢复,许多京官并不愿意渡海回南,因此在朝廷俸禄尚无法指望的庚子秋冬之季,留守京城的京官们主要依靠东南济急善会通过各种方式筹汇至京的款项度日,据李鸿章奏稿言,东南济急善会“先后汇款至五十余万两”。此外,救济善会与东南济急善会还在京津地区开办平粜局、施衣“数万套”、“掩埋白骨几万千”、“米面医药不计其数”。本文主要通过《申报》、《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刊资料,与陆树藩的《救济日记》及相当于救济善会征信录的《救济文牍》,同时还有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和上海图书馆所藏“盛档”之未刊部分,对庚子救援行动的缘起、组织、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等进行了详细叙述与探讨,比较完整地呈现了庚子救援行动的全貌。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庚子年南北对立的形成与19世纪中外贸易的南北差异有重大关系。以丝茶为主的出口格局使得从对外贸易中获利的主要是东南各省,因为丝茶产区主要集中于东南。近代化的西洋器物如轮船、电报等进一步加剧了南北之间的利益分化,东南因而更容易接受西洋器物与文明,北省反之。久而久之,南与北,新与旧,俨然对立。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庚子救援虽然是以“东南官绅商民合力筹办”的形象面世,但本质上仍是以乡谊为基础的救援行动,李鸿章称之为“造端于各人各家亲友之相赈,扩充为同省同旗官民之普济”。庚子救援让以往潜而不彰的“省籍”意识浮出水面,成为清末新政时期“省界”意识勃发的前奏,而正是“省界”意识深刻影响了新政时期的社会和政局,并最终改变了历史。

佟大群[10](2010)在《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文献辨伪学是一个学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笔者有感于此选作该题,勉力为之。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五方面内容:(1)探讨了有关辨伪学、文献辨伪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二十世纪初年迄今,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进行回顾。同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2)回顾了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文献辨伪学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复经隋唐、宋明数百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分析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力和环境问题。文献辨伪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所处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清代的文献辨伪学能够继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是清代学术和社会对其提出的内在要求和它们所给予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清初、清中期和清后期三个阶段,系统考察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笔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顾炎武以降数十名学者的文献辨伪成就进行个案分析,还专设“图书”辨伪、《古文尚书》辨伪、《周礼》辨伪、《竹书纪年》辨伪等专题,此外还对《总目提要》的辨伪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研究。(5)最后总结了清人文献辨伪学研究的学科体系、辨伪学成就和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现代启示等。本文对清代文献辨伪学、中国学术史及社会现实均不无意义,其主要创新点可概括如下:(1)首次明确规定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确立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现代的文献辨伪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混淆文献辨伪与考订文献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的关系、混淆文献真伪考辨和史料真伪甄别的关系、仅仅视文献辨伪为文献整理的方法、往往阉割文献辨伪的思想性意义,等等。这突出反映了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中的阙失,因此亟需对其进行完善。笔者所为,是对既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是对文献辨伪学史的重写。(2)全面清理清以前文献辨伪发展的历史,为考量清代文献辨伪成就提供合理的参照标准。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渊源有自,因此全面把握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是正确认识清代学者文献辨伪研究状况、准确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程度、合理定位清代文献辨伪学学术成就的基础和关键。在这一点上,学界目前还作得不够。(3)系统考察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这是以往学界多忽视的问题。笔者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归纳为守卫圣经圣道、处理遗留问题等七个方面。同时也综合考察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文献辨伪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原因。学界目前对文献辨伪学发展动因和环境关注的不足与对文献辨伪认识的片面之间有着因果关系。(4)整体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定位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学术地位。就阶段性特征而言,清初文献辨伪气势磅礴,清中期精益求精,清后期则能推陈出新,三者各具特色,鼎足而立。清代辨伪学家,初步统计有213人,考辨文献涉及783种。从文献辨伪学通史的角度,其巅峰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以往学界对清代文献辨伪学特征和学术地位的认识不清,且多有妄论,笔者的结论,不无意义。(5)全面分析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观念。在辨伪方法问题上,参照前代,笔者认为清人少有发明;一些学者动辄十几种、数十种的罗列办法,也非允当。在辨伪思想方面,笔者特别强调了清人文献辨伪的思想性因素,特别是对维护经学正统、治学以经世的问题阐发颇多。已有成果中多将文献辨伪视为文献整理的方法、或无视其思想性意义,笔者以为不妥。(6)驳正对清代学者文献辨伪学成就的不恰当定位。笔者通过重点考察和宏观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以重要学者的深入分析支撑起宏观描述,以宏观描述的广泛开展给个别学者的学术定位以合理的参照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驳正了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个别学者过高估计或贬抑太过的问题,前者如阎若璩、姚际恒、崔述等,后者如毛奇龄等。(7)订正清代史料中的记载及其解读中的错误。如《阎若璩年谱》、乾隆本《古文尚书疏证》中记载的阎若璩东归过灵璧的时间;朱彝尊等关于万斯大《周官辨非》考条数量的记载等,都是清代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如林庆彰等所谓黄宗羲在“十六字心传”问题上态度有“重大转变”问题;如司马朝军的《辨伪书目》中误收67种文献,却漏掉224种文献的问题;如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中考辨伪书的确切数目等,都是对清代史料的错误解读。诸如此类问题,笔者多有订正。

二、明代悬壁书兴衰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代悬壁书兴衰小议(论文提纲范文)

(2)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江南乡镇评弹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明清评弹的乡村成长
        一、苏州评弹的乡村起源
        二、明清市镇勃兴与评弹成长
        三、晚晴评弹行业规范的确立
        四、明清时期评弹流播特点
    第二节 民国前期乡镇评弹的繁盛
        一、乡镇书场炽盛
        二、艺人咸集乡镇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乡镇评弹演艺衰像
        一、沦陷时期乡镇评弹的畸形存在
        二、民国末期乡镇评弹的艰难维持
第二章 书场:乡镇社会公众空间
    第一节 江南文化生态中的茶馆书场
        一、茶馆:公众空间之节点
        二、茶馆与书场的结缘
        三、评弹的民间社会生态
    第二节 乡镇书场的类型
        一、专营书场
        二、兼营性书场
        三、混场子和临时书场
    第三节 乡镇书场的空间格局
        一、乡镇“老码头”
        二、乡码头网络
第三章 乡镇场东的经营策略
    第一节 场东的运作
        一、书场环境的营造
        二、艺人延聘与利益分配
        三、“龙园”标准:梅李场东瞿老四的经营
    第二节 场东经营的社会性表达
        一、书场陈设的社会性
        二、“状元台”的象征意义
        三、“戤壁客”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场东与艺人的关系
        一、场东与艺人的合作
        二、场东与艺人的抵牾
第四章 评弹艺人的乡镇演艺生涯
    第一节 艺人的乡野生存
        一、艺人群体的生活状态
        二、乡镇艺人的身份表达
    第二节 曲艺的乡村取向
        一、地方性知识
        二、共同体生活的参与
        三、独特的民间技艺
    第三节 同埠艺人的关系模式
        一、同道之结纳
        二、乡码头上的敌档
    第四节 往来于江南城乡
        一、新手试艺乡码头
        二、名家响档出码头
        三、“码头老虎”与乡镇漂档
        四、会书与乡村书艺
    第五节 艺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书台上下的艺术品鉴
        二、艺人与地方威权角力
第五章 乡镇评弹展演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听书与乡民休闲
        一、听书与休闲节律
        二、作为休闲方式的听书
    第二节 听书与乡民交往
        一、乡村听众共同体
        二、听书与日常交往方式
    第三节 乡镇评弹与日常教化
        一、别样的“非现代性”体悟
        二、民间艺术的观念陶冶
        三、融入共同体的艺术感知
        四、说书改良与乡民教化
余论:民间艺术与近代江南城乡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评弹专用术语集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的自然描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分布与类型
    第一节 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分布
    第二节 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类型
第二章 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思想蕴涵
    第一节 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天人合一思想
    第二节 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万物有情思想
    第三节 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回归自然思想
第三章 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神奇的想象
    第二节 细致的白描
    第三节 韵散兼备的语言
第四章 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意义
    第一节 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文本意义
    第二节 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自然描写的文化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徐自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自华生平研究
    第一节 徐自华生平概述
    第二节 若干事迹考辨
第二章 徐自华作品考论
    第一节 现存作品情况概述
        一. 诗(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二. 词(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三. 文(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第二节 徐自华作品的创作分期
    第三节 徐自华思想行为羶变考论
    第四节 徐自华作品的古典手法与现代情怀
第三章 徐自华对李清照的接受
    第一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婚姻深探
    第二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第三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政治书写
    第四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性情品格
    第五节 徐自华对李清照文学观的接受
第四章 徐自华对秋瑾革命思想的接受
    第一节 两人的情谊
    第二节 两人的婚姻
    第三节 两人的爱国情怀
    第四节 两人的革命思想
    第五节 两人的革命行为
第五章 徐自华与徐蕴华姐妹比较研究
    第一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家庭背景和经历
    第二节 秋瑾对徐自华、徐蕴华的影响及意义
    第三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政治意识
    第四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平等自由思想
    第五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家庭与道德观
    第六节 二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异同
    第七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作品风格
    小结
第六章 徐自华女性意识初探
    第一节 从诗词主题思想中看徐自华对情感的自主性
    第二节 从传统道德观念看徐自华的个体意识
    第三节 从家庭观念看徐自华对传统固有角色的抗拒
    第四节 从政治思想看徐自华对理想的追求与执着
    第五节 从自由平等观念看徐自华的批判思维
    第六节 从参与社团组织看徐自华的个体自主意识
    小结
结论
附录:徐自华简谱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後记

(5)蔡襄书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尚古匡时、寓意存真”——蔡襄书学思想研究
    一、“尚古匡时”论
    二、决定“尚古匡时”书学思想的内在原因
    三、“寓意存真”论
    四、决定“寓意存真”书学思想的内在原因
    五、蔡襄书学思想综论
    六、蔡襄书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二章 蔡襄书法实践研究
    一、书风的形成和演变
    二、书体实践与书风解析
    三、各体书成就综评
    四、书法实践的价值与启示
第三章 蔡襄与“飞白草”
    一、“飞白书”名实及其衍化
    二、“飞白书”之三大属性
    三、“飞白书”之形式美及其价值
    四、“飞白书”之喧闹与沉寂
    五、“散笔”与“散草”(飞白草)
    六、蔡襄与“飞白草”论
第四章 “宋四家”名位考论
    一、“宋四家”名位研究现状
    二、宋、元、明、清时期对“宋四家”名位之辨的认识
    三、从宋、元、明、清时期对“宋四家”名位之辨看“宋四家”名位观
    四、“宋四家”名位考论所体现的宋、元、明、清书法思潮
    五、“宋四家”名位综论
第五章 关于蔡襄的两大批评
    一、关于书风“弱”论的批评
    二、关于书体“杂而不精”论的批评
附录一:《蔡襄书论辑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6)上海名妓妆饰中的时尚设计文化(1890-19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主体
    第二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研究地域
        (一) 上海
        (二) 租界
        二、研究时段以及分期
        (一) 该研究时段下的上海租界
        (二) 名妓时尚的分期
    第三节 名词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一、名妓
        二、晚清名妓时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五节 文献资料的筹备以及评述
        一、历史文献
        (一) 报刊文献
        (二) 小说、杂文、游记类文献
        1 小说文学以及杂文类
        2. 竹枝词
        3. 游记、指南书
        二、图像文献
        三、已有研究着作以及评述
        (一) 设计史文献
        (二) 文化史文献
        1. 上海史及都市文化
        2. 女性以及名妓文化的研究文献
        3. 流行以及服饰文化的研究文献
        (三) 地方志以及档案类文献
第二章 海上繁华:现代性都市文化与名妓
    第一节 上海租界的都市现代性和女性空间的拓展
        一、上海租界的都市现代性
        二、都会娱乐业的繁荣
        三、沪上女性空间的拓展
    第二节 海上繁华中的名妓
        一、名妓在公共场所的社交摩登秀
        二、名妓趋洋的时尚品味和居室
        三、娱乐业缔造之下都会媒体之星
        (一) 晚清之花榜评选
        (二) 娱乐小报的兴起
        四、花名和角色扮演
        (一) 角色扮演的脚本:海上繁华中的大观园
        (二) 角色扮演脚本下的时尚:花名
第三章 晚清名妓的时尚妆容以及衣饰
    第一节 晚清名妓的时尚妆容
        一、离经叛道的面部妆容
        (一) 浓眉之尚
        (二) 点唇妆
        二、从保守到独创的发式
        (一) 保守的沿袭:晚清名妓的发髻(1870-1890)
        (二) 突破之处:刘海(1890-1925)
        1. 额覆短发(约1880-1890)
        2. 一字式刘海(1900-1911)
        3. 独创的时尚:燕尾式刘海(1910-1920)
        4. 卷式刘海(1905-1915)
        (三) 异质文化的交融:日式发髻
        三、名妓的头部妆饰
        (一) 1880年代名妓的传统发饰
        (二) 华丽的战盔:珠花眉勒(1900-1918)
        1. 半月形眉勒(1870-1900)
        2. 倒V型珠花眉勒(1900-1915)
        (三) 拂鬓花
    第二节 晚清名妓的衣饰中的流行元素
        一、整体紧收的时尚(1900-1918)
        二、反叛下的艳丽衣料
        三、升高的衬托:元宝领
        四、细微之处的精致和豪奢
        (一) 妩媚的题眼:花边
        (二) 别具匠心的奢华胸饰
        1. 坠领:古意新配
        2. 胸花的流行元素
        3. 胸针配饰的流行元素
        4. 项饰中的流行元素
        5. 腕饰之奢华
        五、均衡与打破均衡
        六、从秀莲到摩登
第四章 芳影镜箱存:名妓在照相馆的角色扮演
    第一节 晚清照相业以及名妓对照相的迷恋
    第二节 易装和照相馆的角色扮演
        一、易钗为弁,喜着男装
        二、都会女性:洋服
        三、扮演剧中人:戏服
    第三节 名妓身份的映衬:道具和场景
        一、道具
        (一) 盆花
        (二) 手中花
        (三) 百灵台和坐具
        (四) 水烟筒
        (五) 羽扇
        二、场景和氛围
        (一) 卧榻美人
        (二) 西式藤椅和双人照
        (三) 蕾丝
        (四) 窗、凭栏
        (五) 高雅意趣的延续:书和琴
        (六) 尝试摩登:对交通工具的迷恋
        (七) 情爱的警世与沉溺
第五章 名妓时尚的特征和影响
    第一节 异质文化的混融
    第二节 角色扮演中的传统与摩登
        一、符合传统趣味的角色扮演
        二、摩登:性别置换的表演
    第三节 趋洋炫异的消费带动妆饰时尚
    第四节 名妓时尚的影响:阶级消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定州汉墓竹简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定州汉墓竹简图版着录与研究概述
        (一)、墓葬的发掘及竹简的出土情况
        (二)、竹简的整理与发表情况
        (三)、定州汉简《儒家者言》、《文子》、《论语》、《六韬》图版发表情况
        (四)、定州汉简研究概述
    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图版着录与研究概述
        (一)、木简出土情况
        (二)、木简的整理与图版发表情况
        (三)、上孙家寨汉墓木简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定州汉墓竹简集释
    第一节《论语》释文与集释
    第二节《儒家者言》释文与集释
    第三节《文子》释文与集释
    第四节《六韬》释文与集释
第二章 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
    第一节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释文
    第二节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
第三章 定州汉墓竹简与传世文献的对读
    第一节 竹简本《论语》与传世本《论语》的对读
    第二节 竹简本《儒家者言》与传世文献的对读
    第三节 竹简本《文子》与传世文献的对读
    第四节 竹简本《六韬》与传世文献的对读
附录
    一、简号对照表
        (一)、定州汉墓竹简简号对照表
        (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简号对照表
    二、图版及摹本
        (一)、定州汉墓竹简图版
        (二)、定州汉墓竹简图版摹本
        (三)、上孙家寨汉墓木简图版
参考文献

(8)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回顾
    四、称谓界定
第一章 水乡文化孕育的苏州弹词
    第一节 循序酝酿的播种期
    第二节 风格迸发的黄金期
    第三节 稳中求变的盘整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艺术价值的延续和主体多元
    第一节 苏州弹词艺术价值的体现
    第二节 对传统遗产的固守
    第三节 对变革创新的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弹词艺术的色彩疏密与流派特征
    第一节 流派的形成与嬗变递延
    第二节 以《情探》为例的早期风格基点
    第三节 开篇《新木兰辞》的气质浓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弹词艺人的创演自觉和经验反思
    第一节 艺术风格的成型与成熟
    第二节 音乐语言的戏剧性开拓
    第三节 艺人的自发性经验反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评弹学者的文化自觉和理论操守
    第一节 苏州评弹研究机构
    第二节 理论研究和书谱出版
    第三节 评弹研究的期刊阵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传媒对文化遗产的弘扬
    第一节 广播电台与苏州弹词的联姻
    第二节 近年来广播书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广播书场对保护和传播苏州弹词的促进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受众群体与弹词传承的全方位互动
    第一节 大众听客的接受与反馈
    第二节 文人墨客的雕饰与修书
    第三节 国家政要的偏爱与扶持
    第四节 票房雅集的实践与互动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原样保护:艺术价值的凝结和递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体现
    二、 能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关键手段
附录 苏州评弹演变历史及名家流派形成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庚子救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主要内容与史料来源
    四、补充说明
第一章 庚子国变中的京官
    第一节 混乱与秩序:庚子国变中的北京城
        一、混乱的开始
        二、混乱中的秩序
        三、无主之城
    第二节 京官的日常生活
        一、京官的社交及其在联军破城之初的活动
        二、日渐困顿的生活
    第三节 京官视野中的庚子国变
        一、南北与新旧
        二、满汉之别与家国之感
第二章 南北之间的交通与通讯
    第一节 庚子年间的南北交通
        一、庚子围城与逃离北京
        二、南下之路
        三、逃难路上
    第二节 庚子年间的南北通讯
        一、电报与庚子国变时的南北通讯
        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三、报刊与南方对北方乱象的了解及想象
第三章 救援组织的成立
    第一节 救济善会的成立与东南意识的表达
        一、“谊笃梓桑”与“粤人好义”
        二、救济善会的创办者
        三、“上李傅相禀”与救济善会成立前的筹备工作
        四、救济善会的公启、章程与东南意识的表达
    第二节 济急善局的成立与陆路救援
        一、济急善局的创办与江南义赈传统
        二、“江浙”、“东南”与“南省北省本属一体”
        三、陆路救援与协济善会的创办
第四章 “泽被宣南”:对于京官的救援
    第一节 东南济急善会
        一、东南济急善会的主持者:济急善局的扩展
        二、东南济急善会的救援活动
    第二节 “各省同乡济各省同乡”
        一、广肇公所与广东京官之救援
        二、“公济”、“指济”与“专济”
    第三节 疆吏与庚子救援
        一、李鸿章、地方督抚与庚子救援
        二、“三帅款”与奕匡的庚子救援
第五章 华洋官绅之间:以救济善会的活动为主
    第一节 陆树藩与“救命船”
        一、起程之前
        二、津沽之间
        三、京津沪之间
        四、保定及其他地区
        五、安旋故里
    第二节 华洋之间
        一、“红十字”:争取洋人认同的符号
        二、德领事、德医官与德人喜士
        三、“与洋人办事则昌言善举”
    第三节 官绅之间
        一、“与华人办事则依赖中堂”
        二、刘鹗与庚子平粜
第六章 救援行动的结束与救援组织的善后
    第一节 救援行动的结束
    第二节 救援环境的消失
    第三节 救援组织的善后
余论 庚子救援中的关键词
    第一节 上海的丝业时代
    第二节 京官:中央与地方之间
    第三节 省籍意识与东南意识
    第四节 义赈与红十字
附录
    一、庚子救援大事记略
    二、庚子救援人物小传
    三、《东抚袁转电》三十三名联衔京官籍贯考
    四、《救济日记》
    五、严复在《大公报》上的一则佚文及相关问题考辨
参考文献
后记

(10)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伪·辨伪·文献辨伪学
        一、"伪"的多重涵义
        二、"辨伪学"的概念和分科
        三、"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研究百年
        一、建国前
        二、建国后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选题意义
        一、取得的成就
        二、新情况与突出问题
        三、选题意义及可行性说明
    第四节 主要内容、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
        二、理论方法
        三、学术创新点
第二章 清以前的文献辨伪学
    第一节:文献辨伪学的滥觞——先秦
        一、学术述评
        二、先秦滥觞说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的形成——两汉
        一、《史记》和《汉书·艺文志》中的文献辨伪
        二、汉儒和《书》类文献真伪的争论
        三、王充的文献辨伪研究
        四、主要成就与文献辨伪学的形成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的初步发展——隋唐
        一、颜之推、刘炫的文献辨伪问题
        二、孔颖达、刘知几等的文献辨伪问题
        三、啖助、赵匡、柳宗元的文献辨伪
        四、隋唐时期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第四节 文献辨伪学的繁荣——两宋
        一、欧阳修开宋代文献辨伪学风气之先
        二、郑樵的《诗序》辨伪
        三、朱熹的辨伪学成就
        四、宋儒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第五节 文献辨伪学的继续发展——元明
        一、宋濂对诸子的考辨
        二、胡应麟对四部文献的辨伪
        三、梅鷟对《古文尚书》的考辨
        四、继往开来的元明文献辨伪
    小结:千年间文献辨伪学成就概要
第三章 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守卫圣经圣道,巩固专制政权
        二、处理遗留问题,甄别新见伪书
        三、增进学人素养,端正士林风气
        四、抨击盗版渔利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倡导儒教,承继道统
        二、稽古右文,倡导治学
        三、盛世百年,学术昌盛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人文环境
        一、实学思潮与文献辨伪
        二、朴学风尚与文献辨伪
        三、经世致用与文献辨伪
    小结:社会·思想·学术与文献辨伪学
第四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上)
    第一节 顾炎武的文献辨伪学
        一、顾炎武及其学术
        二、《书》类问题
        三、《易》类问题
        四、《左氏春秋》及其他文献杂论
    第二节 毛奇龄的文献辨伪学
        一、毛奇龄及其学行
        二、《古文尚书冤词》的文献辨伪学研究
        三、《诗传》、《诗说》等文献辨伪
    第三节 朱彝尊与辨伪学
        一、朱彝尊及其学术
        二、《书》类问题
        三、《诗》类问题
        四、《易》类问题
        五、群书杂辨
    第四节 姚际恒与辨伪学
        一、姚际恒及其着述
        二、《古文尚书》及孔《传》辨伪
        三、《诗序》及《中庸》辨伪
        四、《古今伪书考》别论
第五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下)
    第一节 "图书"辨伪
        一、问题缘起
        二、黄宗羲等人的辨伪
        三、胡渭与"图书"辨伪的集成之作
    第二节 《古文尚书》辨伪
        一、清初的诸家考辨
        二、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
        三、马骕《古文尚书》辨伪与张穆《阎若璩年谱》订误
    第三节 《周礼》辨伪
        一、《周礼》辨伪问题概论
        二、毛奇龄的辨伪
        三、万斯大的辨伪
    小结:辨伪拾遗与辨伪成就
第六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上)
    第一节 辨伪诸家(上)
        一、全祖望、卢文弨的文献辨伪
        二、戴震文献辨伪举隅
        三、钱大昕文献辨伪问题研究
    第二节 辨伪诸家(中)
        一、辑佚学家王谟的辨伪
        二、姚鼐、孙志祖的群书辨伪
        三、章学诚、崔述的文献辨伪学
    第三节 辨伪诸家(下)
        一、诸子辨伪中的异类
        二、辨伪与经世
        三、经学家、辑佚家、藏书家的辨伪
        四、《总目提要》的续笔
第七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下)
    第一节:《古文尚书》辨伪
        一、《古文尚书》褒扬派
        二、《古文尚书》辨伪派
    第二节 《周礼》及《竹书纪年》辨伪
        一、《周礼》辨伪
        二、《竹书纪年》辨伪
    第三节 《总目提要》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一、考辨伪书数量
        二、考辨伪书方法
        三、辨伪思想及理论
    小结:文献辨伪研究拾遗及成就
第八章 清后期的文献辨伪与古典辨伪学的终结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者(前)
        一、学术宗尚与文献辨伪
        二、校雠、辑佚中的文献辨伪
        三、辨伪杂识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者(中)
        一、《总目提要》文献辨伪的补足之作
        二、学风、时局与文献辨伪
        三、朴学余绪与文献辨伪
        四、目录学家、藏书家的文献辨伪
        五、辨伪拾遗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者(后)
        一、朴学殿军孙诒让与文献辨伪学
        二、皮锡瑞对文献辨伪研究的梳理总结
        三、康有为的治学以经世与文献辨伪研究问题
        四、其他成就
    小结:文献辨伪成就别论
第九章 结论
    一、清人完善的文献辨伪学体系
    二、清人杰出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三、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现代启示
附表
    附表五:《中国古代文献辨伪总目》
    附表六:《清以前的辨伪学者及其成就》
    附表七:《清代辨伪学者及成就》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四、明代悬壁书兴衰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礼记·月令》研究[D]. 梁靖茹. 青岛大学, 2021
  • [2]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D]. 郝佩林. 苏州大学, 2018(01)
  • [3]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的自然描写研究[D]. 毛艺桥.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4]徐自华研究[D]. 魏鹏展. 中山大学, 2016(06)
  • [5]蔡襄书学研究[D]. 王中焰.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6]上海名妓妆饰中的时尚设计文化(1890-1918)[D]. 樊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7]定州汉墓竹简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D]. 张静. 吉林大学, 2014(04)
  • [8]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D].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
  • [9]庚子救援研究[D]. 冯志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6)
  • [10]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 佟大群. 南开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略论明代挂书的兴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