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雁栖盆地双侧斜向挤压基底收缩成因

中生代雁栖盆地双侧斜向挤压基底收缩成因

一、中生代焉耆盆地双侧斜向挤压基底收缩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麻成斗[1](2020)在《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拉尔盆地地处我国东北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境内,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红旗凹陷为海拉尔盆地内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位于盆内中部偏北地区,是一典型断陷盆地。截至目前,红旗凹陷的研究、勘探程度均很低,但具有较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前景。红旗凹陷经历过多期建造和多期改造过程,成盆阶段构造活动频繁,形成多个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并受复杂断裂体系分割作用的影响,地层对比难,断陷期地层及断裂体系识别难;被后期构造活动复杂化,原型盆地在后期建造和改造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原型盆地恢复难;红旗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构造线由NE向EW偏转的构造转折部位,呈NEE向展布,与海拉尔盆地其它凹陷展布方向存在差异,凹陷形成机理不清。因地质条件复杂,本区尚未开展过红旗凹陷的平面与剖面发育史分析及原型盆地恢复,缺乏对盆地建造与改造过程中凹陷迁移和形成机制的分析,直接影响了对各套地层的分布与残留规律的认识,而评价工作往往用残留格局代替原型格局,常导致误区产生。因此,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对后期进一步勘探部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构造地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搭建等时构造地层格架,建立构造地质模式;应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方法,确定了区域性构造不整合界面,再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重新制作合成记录,并结合构造界面进行分层,最终完成全区统层,以达到地震解释更加精准、完善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红旗凹陷是一个以伸展构造背景为主,其间受三次构造反转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断陷-凹陷组合,并长期受西部控陷断裂——红西断裂的影响。平面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展布特征。构造线主要为北东向展布,控陷断裂主要呈右阶斜列式组合特征,并表现为凹陷内嵌套有南北两个次级洼陷,且洼陷之间被一隆起相隔,该隆起部位正好为红西断层转换斜坡的位置。剖面上,红旗凹陷表现为一个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自西向东分为西部陡断带,中部洼陷区和南部斜坡带。凹陷内构造样式也很发育,主要有凹陷建造期伸展构造样式,改造期挤压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以及建造与改造相叠加的反转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正断层相关褶皱、阶梯状构造、“Y字型”组合、“V字型”组合、正牵引构造以及堑垒构造;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滑脱褶皱,传播褶皱及冲起构造;走滑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花状构造;反转构造样式主要为正反转构造。红旗凹陷自侏罗纪以来经历了多期建造和改造作用的叠加,为弄清红旗凹陷建造和改造过程以及凹陷的迁移规律,论文对全区进行了定量的剥蚀厚度恢复和原型盆地恢复,这是对红旗凹陷进行盆地分析和油气评价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这亦是本区首次开展原型盆地恢复研究工作。论文在建立了红旗凹陷建造模式和改造模式的基础上,对铜钵庙组、南一段、伊敏组一段和伊敏组二+三段沉积的剥蚀量进行了恢复,再现了上述四个时期的原型盆地,其中南屯组一段和伊敏组二+三段沉积时期的原型盆地,具有“三凹夹两隆”的特殊构造格局,发育南、中、北次级凹陷。后逐步演化为现今的“两凹夹一隆”的主体格局。明确了凹陷迁移规律,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红旗凹陷的发育史进行分析,红旗凹陷的演化主要经历了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分别是a.初始拉张(断陷孕育)阶段(T5-T4),b.断陷发育阶段(T4-T23),c.断坳过渡阶段(T23-T04),d.坳陷阶段(T04-现今)。并形成了三个区域不整合界面:T5、T23、T04。红旗凹陷构造复杂,形成机制不清,本论文首次在该区开展了二维和三维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成功解决了复杂断陷原型盆地的恢复和形成机制问题,并且取得一些新认识与新发现。论文通过对红旗凹陷断层和褶皱形态的几何学关联性的系统分析,在演化史剖面恢复的基础上,确定红旗凹陷二维和三维构造物理模拟边界条件,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拟结果揭示了红旗凹陷构造动力学机制:红旗凹陷的控陷断裂由两条斜列的小断裂贯穿而成,每条小断裂都控制了一个次级凹陷,随着伸展量的增大,在结合部位两条小断裂贯通形成一条较大的控陷断裂,两个次级凹陷也最终贯通形成一个统一的红旗凹陷。在红旗凹陷两条小断裂的结合部位,发育非常明显的中继断坡(转换斜坡),其上发育复杂的小断层、裂缝(裂隙)及局部圈闭,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和有利圈闭的发育区,研究区目前唯一的一口工业油流井——红7井就在此带,该中继断坡是勘探有利区块。

郑治义[2](2018)在《川南地区观斗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文中认为观斗山构造处于四川盆地川东南褶皱构造带与川中隆起带南段的过渡部位,位于华蓥山断裂带西侧,同时受到川中硬性地块与华蓥山断裂带的共同影响。川南地区观斗山构造是川南帚状构造带西南边部典型的北东向褶皱,一直以来人们对观斗山构造所做的研究较薄弱,且多为地表地质特征研究,对其成因和演化并没有展开具体研究。本文从全球构造活动论的观点出发,以二维地震剖面解释与钻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构造地质学与沉积学等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通过平衡剖面技术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手段,对观斗山构造的特征和形成演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符合实际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的构造地质认识,分析了研究区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与构造演化史,取得认识如下:(1)几何学特征:观斗山构造垂向上存在三套滑脱层,具有分层变形的特征。从下至上可分为三个变形层,下变形层为基底-震旦系,沿基底与盖层分界面附近滑脱形成的断层滑脱褶皱;中变形层为寒武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沿中下寒武统滑脱层滑脱冲断形成断层,其后反向断层出现,两个断层围限成冲起构造,断层消失于嘉陵江组滑脱层中;上变形层为嘉陵江组至地表,沿嘉陵江组滑脱层滑脱形成的突破至地表的逆断层。(2)运动学特征:观斗山构造以中下寒武统主滑脱层为界,上下地层位移缩短量存在明显差距。滑脱层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整体的构造变形变位特征与强度,吸收了一定的构造变形量与变位量,使上下构造特征产生明显差异。从北往南滑脱层对上覆地层的控制逐渐加强。对盖层整体而言从北往南,整体变形减弱。每条测线从下至上地层缩短量普遍增大,推测为上部地层经历的构造运动次数与强度较大,而盖层整体卷入的变形次数较少及中下寒武统主滑脱层存在导致深部变形微弱的缘故。(3)动力学特征:观斗山构造为中晚三叠世受到南东-北西向双向挤压力的作用沿中下寒武统滑脱层滑脱形成由背冲断层围限的冲起构造。(4)构造演化史:观斗山构造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受印支期北西-南东向的挤压沿中下寒武统软弱层滑脱形成断层,其后反向断层出现,构成冲起构造,为观斗山构造中最突出特征;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受到北西-南东向挤压,沿基底与盖层滑脱面形成断层滑脱褶皱,上部地层变形加强;新近纪,再次受到北西-南东向挤压,沿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滑脱出现逆冲断层突破至地表;而后继续受喜马拉雅期的影响,盖层普遍发生变形加强与强烈隆升剥蚀;至今地表观斗山构造核部剥蚀至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两翼为侏罗系地层。

王琦[3](2018)在《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变形机制及其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区域地质资料、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对骨干地震剖面采用新解释方案进行重新解释,从断裂的几何学特征研究出发,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及大地构造背景,对断裂活动时期进行厘定,并运用平衡剖面技术编制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对徐家围子断下构造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等方法,对徐家围子断陷同裂陷期主干断裂特征及分布以及构造演化过程进行模拟,为成因机制分析的结果提供佐证。徐家围子断陷共发育F1、F2和F3三条主干断裂,F1和F2断裂为断陷的主干边界断裂,F3断裂认为是F1和F2之间受先存断层控制,经历多期构造变形产生的变换断裂,具有走滑特征。F1和F2断裂平面走向具有多走向分段连接的特征,反映了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次多方向的变形改造作用,主干断裂控制了断陷的发育和地层的分布。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早期前裂陷期基底形成阶段、中生代火石岭组时期初始裂陷阶段、沙河子组时期强裂陷阶段、沙河子组末期开始的裂陷萎缩阶段以及登娄库组沉积之后的后裂陷阶段。结合断裂的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认为徐家围子断陷同裂陷期各个阶段构造应力方向不同:火石岭组时期为初始裂陷阶段,伸展应力方向近EW向;沙河子组时期为强裂陷阶段,区域伸展应力方向为EW向;沙河子组末期受近EW向挤压应力的影响进入裂陷萎缩阶段,营一段伸展应力方向为EW向但是伸展强度明显减小,营一段末期为EW向挤压反转;营三段时期区域伸展应力方向为NW向,区域应力场方向的变化导致营三段断裂发育及地层展布与前几个阶段具有明显的不同。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平衡剖面技术,认为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就有多期不同方向伸展、挤压作用叠加的特征。利用多个刚性基底块体建立基底模型,经过多期次多方向不同程度的伸展和挤压反转,可以模拟徐家围子断陷的构造变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多期次多方向的伸展-挤压变形改造,使得现今同裂陷期构造具有复杂的构造特征,受基底先存断裂分布的影响,徐家围子断陷同裂陷期主要发育F1和F2两组主干边界断裂,断裂形态为铲型或坡坪式;在F1和F2之间发育了F3断裂,为基底先存多个块体在多期多方向斜向拉伸-挤压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具有走滑特征的变换断层。

熊连桥,于福生,姚根顺,倪超,安原,李震[4](2017)在《后撤式逆冲推覆断层成因机制及物理模拟——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为例》文中指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段的克-百断裂带,晚二叠世以来发育了一系列后撤式逆冲断层。长期以来,关于克-百断裂带高角度逆冲断层的成因机制一直处于争论当中,后撤式逆冲断层的物理模拟在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论文通过地震解释研究了克-百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阶段;应用断层"活动性系数"理论,半定量地描述了挤压条件下断层"活动性系数"、摩擦系数与断层倾角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挤压条件下也能形成高角度逆断层;结合"造山楔"理论解释了后撤式逆冲断层的成因机制。研究认为,克-百断裂带后撤式逆冲断层是印支期、燕山期持续挤压和扎伊尔山隆升效应综合作用的产物:挤压过程中发生"泊松效应",随着断层倾角增大,断层面上的正压力迅速增大、"活动性系数"降低,当倾角增大到一个临界值后断层停止活动,形成高角度的逆断层;同时扎伊尔山隆升造成挤压应力上移,为断层的后撤奠定了基础。最后利用砂箱物理实验模拟了克-百断裂带后撤式逆冲断层的形成过程。

黄晶[5](2017)在《滚动背斜形成演化机制——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正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样式之一,滚动背斜是指在生长断层活动时由于两盘之差异压实作用和下降盘沉积层的重力作用形成的弧形弯曲,其主控断裂为上陡下缓的犁式铲状正断层,几何形态受断层面及上盘岩层充满潜在空间机制的控制[1]。作为同生断层有关的伴生构造,对于滚动背斜的成因探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文章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滚动背斜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滚动背斜的形成所处构造应力环境为拉张环境;(2)滚动背斜主要受主断裂(正断层)控制,属于正断层相关褶皱。

陈兴鹏[6](2017)在《伸展、走滑应力叠加、配比条件下构造变形特征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期次、多性质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伸展、走滑应力是盆地形成演化的两种主要应力,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叠加,导致了盆地内部构造样式发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伸展和走滑应力的共同作用方式归纳为不同期次叠加和同一期配比两种类型,进而依据实际构造特征建立了伸展和走滑应力叠加、配比的地质模型,并对实验仪器进行了改造升级,设计实验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纯走滑和纯伸展的物理模拟实验,验证了实验装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明确了实验材料、位移量等实验参数。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伸展和走滑应力叠加、配比条件下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就伸展和走滑应力叠加而言,先伸展后走滑条件下构造变形以走滑为主,早期伸展断层在晚期走滑作用下不复活,晚期走滑构造切割改造早期的伸展变形,平面上表现为雁列式断层组合或主走滑断层,剖面上发育花状构造;先走滑后伸展条件下,平面上表现为早期雁列式的R剪切复活,作为晚期伸展正断层的转换断层,剖面上表现为似花状构造;同时在应力叠加条件下,伸展、走滑应力相对强弱关系对其构造变形特征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就伸展和走滑应力配比而言,依据应力配比关系,将伸展、走滑应力配比条件下的构造变形分为三类:“走滑强于伸展型”平面上表现为“R”、“P”剪切和伸展断层相互切割形呈X型或Y型断层组合,剖面上表现为负花状构造;“走滑伸展强度相近型”平面上表现为雁列式断层被伸展断层切割呈X型或Y字型断层组合,转换斜坡和转换断层发育,不形成主干伸展断层,剖面上一系列正断层组合成似花状或多级Y字型构等造样式;“伸展强于走滑型”平面上表现为帚状或梳状,剖面上表现为马尾状或似花状构造。

龙伟[7](2017)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特征研究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的勘探研究工作表明,位于松辽盆地北部的徐家围子断陷是一个重要的含气断陷,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然而,徐家围子断陷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断裂发育广泛,构造样式复杂,构造演化规律认识不清,断裂和构造对气藏的控制模式尚不清楚。这些问题都限制了该区域勘探研究工作的进行,因此有必要对徐家围子断陷的构造几何特征、构造演化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徐家围子断陷的构造特征,本文从建造与改造的观点出发,以钻井测井数据和地震剖面解释为基础资料,结合成盆动力学、构造地质学以及沉积地质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运用平衡剖面技术以及构造物理模拟,对徐家围子断陷的断裂系统、构造样式和构造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研究取得了符合实际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的构造地质认识,主要认识如下:(1)徐家围子断陷是一个在伸展应力作用下所发育的西断东超式箕状断陷,断陷整体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以及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特征。断陷主要发育四条主干断裂,徐西断裂作为断陷的主要控陷边界断层,控制了徐家围子断陷的形成演化,徐中断裂、宋西断裂以及徐东断裂为徐西断裂发育过程中的伴生断裂,对地层的沉积控制作用不大,但是对断陷内构造格局起到了复杂化的作用。徐家围子断陷的断裂在平面上分布受徐西深大断裂的控制,次生断裂分布特征不规则且错综复杂,总体上断裂体系在平面上具有多种组合形式,典型的组合样式有雁列式组合、“X”型组合以及雾状组合。(2)从建造作用与改造作用的观点出发,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识别出四期建造与四期改造,并相应发育了三大构造样式,包括伸展型构造样式、挤压型构造样式以及反转构造样式。建造期主要发育伸展型构造样式,比如断阶构造、Y字型组合、堑垒构造、逆牵引构造以及正断层相关褶皱;改造期主要发育挤压型构造样式和反转构造样式,其中挤压型构造样式包括冲起构造以及逆断层相关褶皱;反转构造为典型的正反转构造。(3)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基底形成期,初始张裂期,强烈断陷期,挤压褶皱期以及稳定沉积期。基底形成期主要发生在中侏罗世以前;初始张裂期主要发生在火石岭组沉积时期,受伸展作用,发育正断层相关褶皱,徐西坳陷、徐中隆起以及徐东坳陷基本形成;强烈断裂期主要发生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受伸展作用,主要发育堑垒构造、断阶构造等;挤压褶皱期主要发生在营城组沉积时期,受挤压作用,发育逆冲、冲起等构造样式,部分地层遭受剥蚀;营城组末期,地层反转,发育正反转构造样式;而稳定沉积期主要发生在营城组沉积之后的时期,构造活动弱,构造变形小,构造格局变化不大。(4)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并结合平衡剖面技术,认为徐家围子断陷的形成演化主要受控于西侧控陷断裂-徐西断裂。断陷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是徐西控陷断裂的结构和产状发生变异的结果。徐家围子断陷的基本构造格局形成于统一的伸展构造动力学环境。徐西坳陷、徐中隆起以及徐东坳陷是同一期拉张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后期挤压应力对徐中隆起的形成有一定的改造作用,使得徐中隆起带以及断陷的构造格局更加复杂化。徐家围子断陷建造期发育正断层相关褶皱,其中背斜形成徐中隆起,向斜形成徐西坳陷和徐东坳陷;徐家围子断陷改造期受先存断层产状的控制,发育逆断层相关褶皱,在挤压作用下,上盘的断坡部分逆冲到下盘的断坪之上,上盘岩层受断层面形态制约而发生褶皱变形;徐家围子断陷建造期的伸展作用和改造期的挤压作用叠加产生正反转构造样式。复杂的构造格局可以是同一构造动力学背景下由于构造边界条件的变异而形成,看似复杂的构造其构造动力学成因机制并不一定复杂,完全可能是一期构造运动形成的。

宁树正[8](2013)在《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赋煤构造单元与大地构造单元、赋煤单元、成矿单元的关系,定义了赋煤构造单元及命名原则;在分析中国含煤岩系形变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三级划分方案,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为5个赋煤构造区、13个赋煤构造亚区和66个赋煤构造带;以构造控煤理论为指导,以煤系形变研究为主线,分析了主要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通过对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分析,探讨了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在对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地构造单元对区域煤系形变的影响;进而总结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煤系形变发育规律。

于明德[9](2012)在《洛伊凹陷三叠纪构造体制变迁及其油气运聚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洛阳-伊川凹陷(洛伊凹陷)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在华北地块基础上继承性发育的中新生代小型山间叠合凹陷,整体呈近NW向展布的“T”字形态,东西长约120km,南北宽约20-80km,面积约5800km2;区域上处于中国中东部秦岭-大别造山带东北缘、华北板块西南缘,是中国大陆“南北划分、东西连接”的枢纽地带;正是由于洛伊凹陷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接处的北缘,为太行造山带与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之间构造运动产生的多应力汇聚部位,造成其多期次构造变迁和不均衡的后期改造,且凹陷勘探目的层三叠纪沉积地层均遭受不同程度剥蚀,研究其构造演化历史难度颇大,影响了区内的油气勘探进程。为此,本课题研究以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和油气盆地分析学为理论依据,运用人机连作工作站及2DMove等先进软件与计算机技术,将地质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宏观构造与微观地质分析、石油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有机结合,以断裂-褶皱构造、剥蚀厚度与平衡剖面分析及构造运动学研究为主线,综合应用地质露头、钻探成果、二维地震等,把剥蚀厚度恢复、平衡剖面编制、古构造重塑与分析等技术充分应用于区内三叠系不同尺度构造解析和动力学分析、剖面地层缩短研究及古构造面貌分析、断裂-褶皱变动、古构造面貌演化与油气运聚响应的变化研究之中,深入系统地开展了区内现今断裂-褶皱构造组合样式、形成期次与变形特征、发育圈闭类型与特点、构造变形力学机制、三叠系各层系剥蚀与动态平衡应变特点等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三叠纪断裂-褶皱变动在区内烃源岩分布、储集层形成与改造、各类圈闭的发育与分布、油气的生成与运聚等响应特点探讨,取得如下成果认识。(1)据钻井、地质露头、古生物和地震解释成果,在研究区内主地层单元间识别出11个不整合面、6个主要构造层,新发现对区内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的上古生界与三叠系之间的不整合面,在初步查明三叠系纵横向分布特点基础上,将洛伊凹陷细分为“三鼻五次凹一推覆”的基本构造格局,系统分析了不同区带因压扭-走滑作用形成的控凹、控带、控源和控藏等主要断裂的展布与级序及形成机制,以及以北西-北西西向持续活动的主断裂和仅后期活动具切割或改造作用的北东东-近东西向辅助断裂等。(2)依据纵横向断裂-褶皱特点,总结了其发育的挤压构造、反转构造、逆牵引构造和走滑构造等四大类7种组合样式,分析了现今各层系构造变形的“北东分带、北西分区”特点、NNE-SSW向挤压主应力的力学形成机制和应变力学特点,以及因此形成的西南缘逆冲推覆强烈变形带、中部中等变形带和北部弱变形区带等3个构造变形带;根据发现落实的圈闭形态与成因,把区内圈闭划分为构造类圈闭、地层类圈闭、岩性类圈闭、复合类圈闭等4大类型和背斜型、断背斜型构造等10个亚类,分析了各类圈闭沿区内构造带、断裂、不整合面和地层剥蚀线等分带性分布的规律,以及在不同层系继承性、上下叠置的特点等,提出上三叠统自生自储式致密砂岩类构造-复合类型圈闭是主要的油气勘探方向。(3)根据“点-线-面”上剥蚀厚度恢复研究认为,上三叠统是区内抬升剥蚀范围和厚度最大的层系,其最大剥蚀厚度3600m左右,一般1600-2000m左右,总剥蚀趋势由周缘向凹陷中带呈明显“环带状”由大到小变化。(4)典型剖面平衡复原认为,三叠纪绝大多数断裂具同生断裂性质,晚古生代-燕山期之前地层快速缩短期主要集中在晚三叠世椿树腰期-谭庄期,地层挤压缩短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为辅,从西北到东南、由西南到东北主应力时空变化为典型“剪刀差式”变化;各时期平衡联合剖面的平衡应变分析认为,区内动态演化特征可分为海西晚期挤压类大型逆冲推覆与局部拉张同生阶段、印支早期快速强烈挤压-反转构造形成阶段、中三叠世弱挤压同生变形阶段、晚三叠世不均衡整体坳陷与冲断伴生阶段、燕山期强烈逆冲推覆差异隆升剥蚀与喜山期不均衡拉张裂陷等5个阶段;并以此重塑了海西晚期上古生界沉积后遭受不均衡显着抬升和剥蚀而形成的“三凸两凹”格局,刻画了早-中三叠世“凸者变低、凹者转深”变化特点,再现了晚三叠世三鲁断裂和宜伊断裂持续挤压后在其深盘所形成的椿树腰期的类前陆初期坳陷型深坳带,以及谭庄期更大级别的类前陆坳陷型沉积和随之以不同幅度出现的3个水下鼻状凸起在区内的不断变化特点。(5)据古构造面貌与断裂褶皱的关系,论述了三叠纪各时期持续性发育的断裂与水下古凸起对古沟谷与古水流的延伸与迁移的控制作用,深入分析了持续挤压环境下稳定类前陆坳陷对上三叠统巨厚浅湖-深湖相优质主力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与改造作用,提出了持续性发育的断裂-褶皱对区内发育的不同类型圈闭具控制作用,而且水下古凸起与走滑断裂的持续性发育不但控制着区内致密砂岩的有利储集层分布,也为构造-裂缝性储集层的形成与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根据谭庄组-椿树腰组油气运聚流体势的差异、油气运聚“分割槽”的变化和沿着小型鼻状运移梁油气的“汇聚状”运聚特点,分析了断裂对油气优势运聚“高速通道”的形成与改善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因此而形成的T1井区上三叠统“六低”型致密砂岩复合型圈闭的源内近距离运聚成藏特点。(6)在各项成果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洛伊凹陷寻村-鸦岭等继承性发育的大型构造-复合类圈闭、义马-宜阳-伊川北等各种岩性圈闭与地层型圈闭和中-下三叠统致密砂岩等3大油气勘探领域,以及三叠系的继承-再生型、改造-保存型、改造-残存型和改造-破坏型等4大类油气保存单元和近期最有利油气勘探区带寻村-鸦岭鼻状构造带等。

蔡坤,李小刚,邵伟民,何健[10](2012)在《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纪盆地原型与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纪盆地原型存在诸多争论.在参考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采用层拉平和平衡剖面技术对焉耆侏罗纪原型盆地进行恢复.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在该时期为类前陆盆地.侏罗纪沉积期,博湖坳陷原型盆地主控因素是EW向、NE向和NW向构造.在NS向直压应力作用下,博湖坳陷中间地块向北推移,西部和东部地块分别向西南和东南运移,形成宝浪走滑断裂带、四十里城走滑断裂带和种马场隆起带,控制着坳陷沉积.

二、中生代焉耆盆地双侧斜向挤压基底收缩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生代焉耆盆地双侧斜向挤压基底收缩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拉尔盆地研究现状
        1.2.2 红旗凹陷研究现状
        1.2.3 复杂断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勘探情况
        2.1.1 海拉尔盆地
        2.1.2 红旗凹陷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岩浆岩与构造环境
    2.4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红旗凹陷构造特征及地震解释
    3.1 构造和沉积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3.1.1 红旗凹陷的不整合种类
        3.1.2 构造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
        3.1.3 沉积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
    3.2 构造解释
        3.2.1 层位、断裂解释
        3.2.2 速度分析及成图精度分析
    3.3 红旗凹陷构造特征分析
        3.3.1 红旗凹陷区域地质特征
        3.3.2 断裂特征
        3.3.3 断层类型及主要断层特征描述
        3.3.4 构造样式分析
        3.3.5 圈闭特征
第4章 红旗凹陷原型盆地恢复
    4.1 剥蚀量恢复
        4.1.1 单井剥蚀量计算
        4.1.2 以地震地层趋势法恢复剥蚀量
        4.1.3 红旗凹陷剥蚀特征分析
    4.2 原型盆地特征分析
        4.2.1 红旗凹陷各期控陷断裂的特征
        4.2.2 残留盆地分析
        4.2.3 原型盆地分析
第5章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分析
    5.1 红旗凹陷断裂活动分析
        5.1.1 红旗凹陷断层发育特征
        5.1.2 断层期次分析
        5.1.3 红旗凹陷控陷断裂的发育特征
    5.2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分析
        5.2.1 平衡剖面的制作
        5.2.2 红旗凹陷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5.2.3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
第6章 红旗凹陷构造形成机制分析
    6.1 建造及构改造样式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6.1.1 45°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2 低角度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3 犁式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4 实验小结
    6.2 红旗凹陷建造过程三维构造物理模拟
        6.2.1 预实验
        6.2.2 标准实验
    6.3 红旗凹陷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分析
        6.3.1 红旗凹陷形成机制分析
        6.3.2 红旗凹陷变形序列分析
    6.4 红旗凹陷三维模拟实验成果在油气勘探部署上的应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川南地区观斗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观斗山构造研究现状
        1.2.2 构造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特征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盆地构造分区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盆地基底
        2.2.2 盆地盖层
    2.3 区域构造演化
第3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3.1 川南地区构造沉积演化
    3.2 研究区周边深大断裂
    3.3 研究区地层
    3.4 研究区滑脱层
第4章 观斗山构造几何学特征
    4.1 浅表构造特征
    4.2 深部构造特征
        4.2.1 AA'剖面构造解析
        4.2.2 BB'剖面构造解析
        4.2.3 CC'剖面构造解析
        4.2.4 DD'剖面构造解析
第5章 观斗山构造运动学特征
    5.1 平衡剖面技术
        5.1.1 理论基础
        5.1.2 平衡剖面的几何学法则
        5.1.3 建立平衡剖面的基本步骤
    5.2 观斗山构造运动学
    5.3 观斗山构造演化
第6章 观斗山构造动力学特征
    6.1 相似性原则
        6.1.1 几何相似
        6.1.2 材料相似
        6.1.3 受力相似
        6.1.4 时间相似
        6.1.5 边界条件相似
    6.2 模型分析
    6.3 实验装置
    6.4 材料选择
    6.5 实验过程及探讨
        6.5.1 单向挤压试验
        6.5.2 双向挤压试验
    6.6 观斗山构造动力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变形机制及其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徐家围子断陷区域地质背景
    1.1 盆地动力学背景
    1.2 层序地层发育特征
    1.3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1.3.1 前裂陷期
        1.3.2 同裂陷期
        1.3.3 后裂陷期
第二章 徐家围子断陷骨干剖面的解释及断裂发育特征
    2.1 徐家围子断陷骨干地震剖面解释
        2.1.1 地震资料解释的原则及流程
        2.1.2 骨干地震剖面解释
    2.2 主干断裂分布及其发育特征
        2.2.1 断裂几何学特征
        2.2.2 断裂组合及构造样式
第三章 徐家围子断陷断裂形成演化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3.1 徐家围子断陷结构特征
    3.2 断裂活动时期及变形机制
        3.2.1 断裂活动时期的厘定
        3.2.2 断裂变形机制
    3.3 平衡剖面技术及构造发育史恢复
        3.3.1 平衡剖面技术概念及原理
        3.3.2 平衡剖面制作流程及应用技术
        3.3.3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发育史恢复
第四章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
    4.1 物理模拟实验模型设计
        4.1.1 相似条件分析
        4.1.2 实验模型的设计
    4.2 实验过程及结果
        4.2.1 实验过程
        4.2.2 物理模拟实验结果
    4.3 分析与讨论
        4.3.1 实验结果与实际地区对比
        4.3.2 构造成因机制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后撤式逆冲推覆断层成因机制及物理模拟——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变形特征
2 后撤式逆冲断层成因机制
    2.1 高角度逆断层成因分析
    2.2 后撤断层的形成条件
3 后撤式逆冲断层的形成模拟
    3.1 模型设计
    3.2 变形过程模拟
    3.3 模拟结果分析
4结论

(5)滚动背斜形成演化机制——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反牵引褶皱 (滚动背斜) 的形成机制
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2.1 实验材料选取及参数设置
    3.2 实验过程及结果
4 结论

(6)伸展、走滑应力叠加、配比条件下构造变形特征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同性质应力条件下的构造变形研究现状
        1.2.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实验参数选择
    2.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2.1.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研究现状
        2.1.2 国内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介绍
        2.1.3 实验装置设计
    2.2 实验模型设计
        2.2.1 地质模型
        2.2.2 实验模型
    2.3 先导实验
        2.3.1 纯走滑条件下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实验
        2.3.2 纯伸展条件下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实验
    2.4 实验参数选择
        2.4.1 实验材料
        2.4.2 应力定量表征
第三章 伸展、走滑应力叠加条件下的物理模拟实验
    3.1 先伸展后走滑
        3.1.1 实验设计
        3.1.2 实验过程
        3.1.3 实验结果
    3.2 先走滑后伸展
        3.2.1 实验设计
        3.2.2 实验过程
        3.2.3 实验结果
    3.3 伸展、走滑应力叠加构造变形特征
        3.3.1 伸展、走滑应力叠加构造变形特征
        3.3.2 辽中南洼伸展、走滑叠加构造变形
        3.3.3 伸展、走滑应力叠加条件下断层的复活
第四章 伸展、走滑应力配比条件下的物理模拟实验
    4.1 实验设计
    4.2 实验过程
        4.2.1 伸展强、走滑弱条件下的模拟实验
        4.2.2 伸展、走滑应力相等条件下的模拟实验
        4.2.3 走滑强、伸展弱条件下的模拟实验
    4.3 实验结果
    4.4 伸展、走滑应力配比构造变形特征
        4.4.1 伸展、走滑应力配比构造变形特征
        4.4.2 临南洼陷伸展、走滑应力配比构造变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特征研究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勘探情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断陷深层火山岩特征与构造环境
    2.4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几何特征
    3.1 徐家围子断陷区域构造特征
    3.2 徐家围子断陷断裂特征
        3.2.1 主干断裂特征
        3.2.2 断裂平面组合特征
    3.3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样式分析
        3.3.1 伸展期构造特征
        3.3.2 挤压期构造特征
        3.3.3 反转构造样式
        3.3.4 构造样式成因机制探讨
第4章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特征
    4.1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恢复
        4.1.1 平衡剖面介绍
        4.1.2 平衡剖面恢复
    4.2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降幅度计算
    4.3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伸展量计算
    4.4 断层相关褶皱的演化模式
        4.4.1 正断层相关褶皱演化模式
        4.4.2 断层转折褶皱演化模式
    4.5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阶段分析
第5章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5.2 基本原理
        5.2.1 实验材料的确定方法
        5.2.2 实验相似理论
        5.2.3 实验步骤
    5.3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物理模拟
        5.3.1 铲式断层控制作用下的伸展变形构造物理模拟
        5.3.2 正断层相关褶皱构造样式的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5.3.3 断层转折褶皱构造的剖面物理模拟
        5.3.4 正反转构造样式的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5.3.5 徐家围子断陷平面构造物理模拟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煤田构造研究现状
        1.2.2 构造分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1.3.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1.3.3 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
        1.3.4 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
        1.3.5 主要大地构造带区域控煤与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手段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2.1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1.1 构造单元定义
        2.1.2 成矿单元定义
        2.1.3 赋煤单元定义
        2.1.4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2 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赋煤单元、赋煤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2.3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依据
        2.3.1 聚集特征(成煤地质时代)差异
        2.3.2 含煤岩系赋存形态表现差异
    2.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2 成矿单元划分体系
        2.4.3 赋煤单元划分体系
        2.4.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5 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2.5.1 划分的资料基础
        2.5.2 划分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赋煤构造亚区控煤特征
    3.1 东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1.1 东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1.2 东北中部赋煤构造亚区
        3.1.3 东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 华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2.1 华北北部赋煤构造亚区
        3.2.2 华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2.3 华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4 华北南部赋煤构造亚区
    3.3 华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3.1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
        3.3.2 华南赋煤构造亚区
    3.4 西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4.1 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2 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3 祁连赋煤构造亚区
    3.5 滇藏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 二连断陷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1 煤系变形特征
        4.1.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1.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2 鄂尔多斯东缘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2.1 煤系变形特征
        4.2.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2.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3 柴北缘逆冲推覆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3.1 煤系变形特征
        4.3.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3.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4 滇东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4.1 煤系变形特征
        4.4.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4.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大地构造带对煤系形变的构造控制
    5.1 天山-兴蒙造山系
        5.1.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1.2 天山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1.3 蒙古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 秦祁昆造山系
        5.2.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2.2 秦岭大别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3 祁连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3 邻庐断裂带
        5.3.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3.2 郯庐断裂对煤系变形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6.1 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背景
        6.1.1 大地构造演化
        6.1.2 大地构造与赋煤作用
        6.1.3 深部构造与构造应力场
    6.2 煤系变形基本规律
        6.2.1 含煤岩系变形规律
        6.2.2 含煤岩系变形组合
    6.3 控煤构造样式与煤系展布规律
        6.3.1 伸展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2 挤压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3 剪切和旋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4 反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5 滑动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6 同沉积(成煤期)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9)洛伊凹陷三叠纪构造体制变迁及其油气运聚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进展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点
    五、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六、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1章 豫西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第1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地球物理场特征
    第2节 东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对华北板块南缘的作用
第2章 沉积地层与构造层的划分
    第1节 地层与沉积特征
    第2节 主要地层单元间的不整合界面
    第3节 主要构造层的对比与划分
第3章 凹陷中的断裂与构造变形特点
    第1节 三叠系构造单元划分
    第2节 主要断裂及其与褶皱的组合样式
    第3节 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第4节 洛伊地区主要圈闭发育特征
第4章 地层剥蚀研究与古构造面貌恢复
    第1节 三叠系剥蚀厚度恢复及剥蚀特点
    第2节 平衡剖面的编制与各区块平衡缩短分析
    第3节 区内断裂-构造平衡应变的运动学特点
    第4节 洛伊凹陷三叠纪古构造面貌的重塑与分析
第5章 断裂-构造变迁对三叠系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第1节 对区内烃源岩分布与有效储集空间的控制作用
    第2节 对区内不同类型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第3节 构造演化对区内油气运聚与保存的控制
    第4节 油气勘探领域与有利区带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0)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纪盆地原型与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特征
2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盆地原型分析
    2.1 中国西北地区中生代构造背景
    2.2 砂箱实验模拟
    2.3 层拉平显示证据
    2.4 平衡剖面显示证据
3 焉耆盆地形成机制
4 结论和认识

四、中生代焉耆盆地双侧斜向挤压基底收缩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D]. 麻成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川南地区观斗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D]. 郑治义.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3]徐家围子断陷构造变形机制及其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 王琦.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4]后撤式逆冲推覆断层成因机制及物理模拟——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为例[J]. 熊连桥,于福生,姚根顺,倪超,安原,李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06)
  • [5]滚动背斜形成演化机制——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分析[J]. 黄晶. 世界有色金属, 2017(15)
  • [6]伸展、走滑应力叠加、配比条件下构造变形特征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 陈兴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特征研究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分析[D]. 龙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8]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D]. 宁树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8)
  • [9]洛伊凹陷三叠纪构造体制变迁及其油气运聚响应[D]. 于明德. 吉林大学, 2012(09)
  • [10]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纪盆地原型与成因机制[J]. 蔡坤,李小刚,邵伟民,何健. 新疆地质, 2012(01)

标签:;  ;  ;  ;  

中生代雁栖盆地双侧斜向挤压基底收缩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