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北宋儒家士大夫对儒学复兴的贡献

略论北宋儒家士大夫对儒学复兴的贡献

一、略论北宋儒家士大夫在儒学复兴中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徐艳兰[1](2020)在《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从“中原文献之传”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吕祖谦如何重建儒学学统。宋学的问题意识是重建内圣外王之道,而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正是对这一时代问题意识的回应。吕祖谦将传统思想之继承与时代思想之变革结合起来,走了一条以儒学学统为骨骼、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为血脉的儒学复兴之路。这条路既有别于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建构,又迥异于陆王挺立心本体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他以“中道”作为贯穿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方法论,又以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打通内圣与外王的关隘,使得儒学重归内圣外王的格局。此种儒学学统建构方式,对宋元明清儒学尤其是清代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透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演变,发现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学统到道统再复归注重学统的演变历程。虽然朱子以道统论为核心,以《四书》学为经典体系构建的理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核心,回归五经,统合孔孟,包举汉唐的学统论建构亦是儒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学统与道统相角逐且学统传衍至清代而复兴。其次,吕祖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儒学学统而展开的,其所得“中原文献之传”的确切含义是“儒学学统之正”。这既是与金朝争正统的产物,也是吕祖谦对儒学发展的整体性思考的结果。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归宿,它们共同构成了吕祖谦学问之整体。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义理之学代表道统,辞章考据代表文统,经济之学代表治统。吕祖谦以学统去统合道统、文统与治统,既不割裂儒学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时代创新性,使得其中原文献之学呈现出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最后,透过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理据重建宋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吕祖谦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强调内圣与外王是儒学重要的特质,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显着特征。修己治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的中原文献之学是吕祖谦学术的核心。在理学家转向内在心性修养,忽略外王事功的时代背景下,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吕祖谦在儒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宋学建构的参与者,又是婺学开拓者,更是儒学学统建构的完成者。宋代浙东事功学派、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浙东史学皆深受其影响。总之,中原文献之学展现了吕祖谦博杂思想背后的系统性及其为宋元明清儒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刘锐[2](2020)在《曾巩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世称南丰先生。随着北宋中期文人士大夫群体社会角色和知识结构的巨大变化,作为北宋文坛上颇具盛名的文学家,曾巩的活动范围不再只是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成为了一个集政治、学术于一身的“通才”,成为当时学术文化的建构者。史学思想作为曾巩学术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史学思想中不仅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又极富个人特色。但是历年来,学界并没有给予曾巩的史学思想足够的重视,就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故本文分为四个章节,拟对曾巩史学思想的形成进行梳理,并对其史学思想的具体内涵及其特色与影响进行概括:第一章从曾巩的耕读生活及仕宦之路入手,探讨南丰曾氏深厚的儒学积淀与苦学精神对曾巩的感化,并介绍了欧阳修对曾巩的指导以及曾巩与王安石之间的密切交往,这些都激发了曾巩对圣人之道的传扬,以及对儒学义理的探寻。此外北宋中期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与思想特点也对曾巩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莫大的影响。第二章是通过曾巩的历史评论考察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们的政治忧患意识极为强烈,取鉴史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史家群体对时代和现实给予了更多关注。通过考察曾巩历史评论的主题和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了解他本人的史学思想与历史观,发现他的个人情感与价值理想,进而对其史鉴思想与忧患意识进行分析,并对曾巩以“道德”为核心的历史评论的特色进行阐释。第三章则围绕曾巩所提出的“明”、“道”、“智”、“文”四个方面的要求展开,分析曾巩的“良史观”。这是曾巩继唐代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之后对“良史”再一次认知,他对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应该具备怎样的治史素养给出了清晰的说明。此外,再从以史资治、校勘原则、采撰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曾巩的历史编纂思想,判断曾巩对史着好坏的评判原则。第四章旨在论述曾巩“经世致用,利国为民”、“文不失道,史不离儒”的史学特色,并通过方苞、刘大櫆、陈师道等人对曾巩的评价以及他们对其直书善恶、重视教化的实录精神的继承进一步尝试阐释曾巩的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王睿[3](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张子峻[4](2019)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文中认为宋代儒学聚焦于国家秩序的理论建构,主要表现为以道德介入治理的伦理政治理论。宋儒治理哲学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道德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其基本思路是为人伦世界的道德奠定形上根基。然近百年来学人对宋代儒学的研究偏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于宋儒为学之旨关注较少。学人欲揭示宋代儒学的经世之旨,就须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的思想世界,回归到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世界;而讨论宋儒如何建构政治治理的理论内容,则须从历史世界再次回到思想世界。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建立了以“道”和“理”表达秩序追寻的理论言说范式。这一范式以“自然”的客观性论证道德的普遍性与正当性:道、理是天道之“自然”,同时也与人伦之“当然”对应,形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天人相关”论证。天人相关论以天人之间的相似、相关进行比附、推类、模拟,以此论证人间社会制度的正当,这是基于对生产、生活中天人之间的相似情景进行的论证。宋儒以接续孔孟之道、复三代之治为己任,其治理理论继承了先秦儒家以“道”“理”论“治”的范式。但宋儒在“出入佛老”的历程中,融贯“心性”与“天道”为伦理政治之道德确立形上地位。宋代伦理政治直承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问题,但宋儒更加强调从“性命”与“天道”融贯的角度,进行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之普适性证成。这一过程是从宋初强调制度性的“治术”,进展为以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结构。同时在佛、道性空、无为诸说对形下之治术、治体的消解中,于北宋中期展开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立法,即关于“道体”的建构。“道体”建构是对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提升,以王安石、张载、二程为代表。“道体”的确立标志着自先秦以来,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的普遍性与正当性证成之完成。具体而言,王安石早期重视《论语》《孟子》,他在北宋首倡“道德性命之学”,建立起政治治理理论中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模式。但其思想中期转而重视《尚书》、《诗经》、《周礼》,以论证其更革的正当性。荆公经诠所据经书,大致有一个从重视“四书”(《论语》《孟子》《中庸》等)向重视“五经”(《尚书》、《诗经》)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他更为侧重制度性之“治术”,忽视进一步对道德性之治体的阐释。这表现于哲学阐释上,是他虽然用“道之体”来统摄“道之用”,然“道之体”的呈现却依赖于“道之用”,更强调“适用为本”,导致体用二本。即制度性“治术”与道德性“治体”的“二本”,没有完成“内圣外王”的体用衔接。荆公试图以经典解释和文字诠解工作来重建“道”的整全性,以消除“二本”之弊,但因其经解风格有汉儒孔、郑言简意赅之风,加之又多牵附之弊,所揭之“道”未获普遍认可,未能实现“道”的统一。这促使在他执政和变革中,倚靠从帝王借代的“势”压制异己之“道”,促使“道—势”问题的凸显。荆公阐扬“道德性命”,但杂糅佛、道,未给伦理政治之道德内容确立道体地位。奠定道德的形上地位,首先就要瓦解佛、道的理论根基。张载以“虚”的聚散阐发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来完成这一任务。宇宙生成论的目的是否定佛、道性空、无为思想,“虚”聚合为形质之“气”,进而产生万物,即以“虚→气→万物”这一过程,说明万物实存,彻底否定佛、道之学的根基,横渠“四为句”就是挺立儒者任道精神的体现。宇宙本体论则以“虚”所具湛、静、无形等属性,确立“虚”的本体属性,在宇宙生化中,人禀受“虚”的属性,用以解释心性的至上来源,从而赋予道德性之心性的至上与普遍,为道德奠定至上依据。但张载阐释的“清虚一大”之“虚”,合“性气”与“形气”为一体,尚有形下之嫌。理论上,形下之气无法为道德奠定最高依据,因而横渠在“道体”奠立上尤有缺失。二程将“虚”的“性气”与“形气”剥离为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由此展开“道体”建构。他们首先完成由“道”至“理”的话语转换,确立“理”关涉秩序的论说模式。同时,由“天即理”完成“理”的本体论证,由“性即理”赋予“天理”道德内容,由“礼即理”证成治术、治体之形上地位。由此,二程将前人外在论证转到“一天人,齐上下”的内在论证,从外在论证的推类、比附转向以人道“心性”与天道“自然”融合,将人道之“当然”奠基于天道之“必然”,完成伦理政治之道德的形上化,即从“治术”“治体”提升至“道体”的理论建构:道德性仁义之“治体”引导制度性法、礼之“治术”,同时在应对佛、道挑战中,将道德性之“治体”提升至“天道”“天理”的层面,完成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之形上化。宋儒将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形上化、绝对化,存在某种理论危险。首先,形上化的道德虽能为道德树立权威,但也能因其绝对化而出现“以理杀人”之问题。再者,至上的“道”既可能是“绝对真理”,也会因此被利用为排斥“异论”的思想独断。最后,在所有寻求秩序的策略中,道德仅为其中一端,宋儒将道德上达为天理、天道,塑造其为最根本因素,掩盖了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的事实。而在反思宋儒道论时,从塑造“当代”国家型态的历史原因回望传统儒家治理之学,还可从“传统”至“当代”的“内生演化”中,挖掘当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资源。

张建坤[5](2019)在《元佑学术群体的政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元佑学术”是个历史上的特定概念,有比较明确的内涵,一般是指北宋后期和“荆公新学”相对立的理论形态,以朔学、蜀学和洛学为主干,而非宽泛地等同于整个元佑时期的学术。相应的元佑学术群体,指的也不是整个元佑时期的学术群体,而是有着一致的“元佑学术”背景的士大夫群体,以司马光学派、苏轼文人集团和洛学学派为主体。“元佑学术”是“宋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阶段,上承“庆历学术”,与“荆公新学”并驾齐驱,下启南宋“道学”。“元佑学术”与“元佑政事”关系紧密,甚至被视为“元佑政事”的意识形态。近百年来,学界虽对“元佑学术”中的蜀学、洛学已作了丰富的个案研究,但从整体上观照“元佑学术”的基本面貌、问题意识与共同旨趣等,尚嫌不足。宋代士大夫一般都兼具学者、官僚、文人三重身份,他们的学术和他们的政治理想、政治行动密不可分,主要目的即实践他们的政治理想,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认识“元佑学术”,有助于理解“元佑学术”的本质属性。实际上,“元佑学术”的焦点不在于对“熙丰新法”和“荆公新学”作批判性的理论反思,而在于调适北宋立国以来的“内向治道”规范。所谓的“内向治道”规范,就是一种内倾至皇帝个人修养与权威的统治原理,它以社会政治稳定为中心目标,以“安内养外”的外交原则、“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清静致治”的统治方针为基本内容,一方面强化了北宋的皇权支配,带来了百余年的太平治安盛局,另一方面又导致一系列社会政治弊病。“元佑学术”本质上是要趋利避害,在维护“内向治道”规范的基础上,消除其弊端,既维护政治稳定,又确保社会发展;既加强皇帝集权,又落实士大夫用权。“元佑学术”的这条政治思想道路先于“熙丰变法”而存在,反对“熙丰新法”和“荆公新学”实则“元佑学术”的一种可能性结果,而非根本性目的,不能径认为“元佑学术”的本质属性是批判“熙丰变法”和“荆公新学”。鉴于政治思想的理论深度及现存思想资料的丰富性,比较合理的选择是以司马光学派中的司马光、范祖禹、刘安世,苏轼文人集团中的苏轼、苏辙、秦观、张耒,洛学学派中的程颐为元佑学术群体的主要代表,通过他们的核心政治观念来解析他们的政治思想,进而理解“元佑学术”的基本面貌和本质属性。“中和”是司马光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政治观念,它本质上是实践的,重心在于“执中治心”,侧重于外在的“制中”之法。这在政治上要求按照传统儒家“礼所以制中”的理路,建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礼治政体,使日益强化的皇权支配,回归无过与不及的平衡状态。司马光的中和政治实践论在元佑时期被付诸实践,却因其内在困境所限,非但没能消解皇权支配的绝对性,反而推进了北宋皇权支配的强化进程。“帝学”是范祖禹一系列面向哲宗的着作的共同思想主旨,它是以“学成圣王”为目的,以《大学》纲领、条目为主干的道德、知识系统,实质上是一种旨在“正君心”的为己之学,以儒家先王之道为准则的正统之学。“帝学”也有丰富的治道内容,归根结底则是“法祖宗”,尤其是“法仁宗”。然而,“学成圣王”的教育目标十分高远,不免给年幼的哲宗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哲宗对元佑之臣的政治好感。刘安世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公议”政治精神中。他基于阴阳消长的易道变通精神及“君臣一体”的身体政治隐喻,按照进君子、退小人→公议→台谏的政治逻辑,展开了他的“公议”政治精神,这种精神又集中表现在他立足台谏制度,积极维护台谏官员政治意见的表达与实践,以期消除朋党,坚守元佑“国是”。然而,“公议”与“国是”同具专断性,刘安世虽张扬了“公议”政治精神,有利于消解皇权支配的绝对性,但也使“公议”异化为了少数台谏官的“私议”“横议”,打破了权力制衡机制,给元佑政局蒙上一层阴影。“人情”是二苏政治思想的底色,这个“人情”是一种“情—理结构”。这在政治上,要求皇帝“通上下之情”,即结臣心以结民心。结臣心,是秉承“和而不同”的政治精神,循理无私,尊重士大夫“公议”;结民心,是秉承“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政治精神,尊重民众的情欲需求,因势立法,不分新旧,一切以富民、利民、便民为本。“通上下之情”的过程其实也是皇权利用、加工、塑造臣民政治情感的过程,在给予士大夫一定的行政自主权,给予天下臣民一种自由感、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的同时,也塑造了他们对皇权的信赖感。秦观、张耒深化了二苏的“人情”政治论,开展出了政治调和论。秦观、张耒的政治调和论,立足于他们心目中的“大全之道”。这个“大全之道”不可描述,二人把捉它的途径也有所不同,秦观从养气入手,张耒从尽性入手。虽有此不同,但都旨在平衡内外,开放出宽容境域,使元佑政治能够走向不分新旧、多元并包的和谐之路。王道政治理想是程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心目中的王道政治是一种“降格”以求的政治模式,以他和程颢共同倡明的“道学”为基础,蕴含天理、公心、民本三重维度,归结于那句“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根本上旨在重建政治宪纲,平衡皇帝集权与士大夫用权,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总的来说,元佑学术群体的政治思想,在不同的致思理路下蕴藏着一个共同思想主旨——平衡皇帝集权与士大夫用权、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这显示出,“元佑学术”其实是个“多元一体”的思想形态,“多元”本身就是一种平衡,平衡方能构成稳定的整体。“元佑学术”的这一面貌和属性,对我们当下仍有重要启示意义。平衡各方面的权力、利益,获得情感上的通畅,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兼顾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入和乐之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美好愿景。这仍然需要我们继续保持对平衡之道的关注,对平衡技艺的探索。

张清修[6](2019)在《宋代士大夫社会理想及其时代性》文中研究说明门阀士族的衰落消亡、科举制度的改革和立国以来采取的右文国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促进了宋代士大夫政治主体地位的形成。集官僚、学者、文人于一身而三任,社会地位等与前代相比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使宋代士大夫社会使命感之强,社会理想思想之丰富,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加之赵宋王朝为士大夫阶层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参与空间,士大夫们在构建“回向三代”的社会理想等重大社会建设问题上提出了诸多理论,并多能将其付诸实践,为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和道德价值重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范仲淹为实现“治平天下”而推行的庆历新政;张载“民胞物与”为特点的社会理想构想;王安石为实现国富民强而兴起的熙宁变法;朱熹重建儒家伦理道德的理学思想;陆九渊以“心学”为主的社会理想,陈亮的事功思想等。宋代士大夫陈义高远,大讲兴利除弊,显示了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对社会建设的宏观把握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一些学者尤其后来的理学家们的空谈性命、坐而论道,使这些理论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和失误。发端于北宋中期的党争,逐渐使士大夫阶层的思想趋向非此即彼的偏狭与对立,所构建的社会理想不免为多种社会因素所影响。士大夫阶层为宋代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古代社会理想思想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张晓艺[7](2019)在《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基于“鲁城”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百姓的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传统复归”的社会思潮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政策背景下,传统文化复兴及其儒学建设,已经成为具有当代中国文化特征的社会行动与文化景观。这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层面的分歧与论争,社会实践中的多元主体及其不同实践取向,以及儒学复兴中的“制度性焦虑”和“神圣性危机”。上述特征彼此交错且关联密切,形成了儒学复兴的社会学问题。儒学复兴的社会行动包括观念认知、仪式表达、社会行动、制度安排、神圣建构等一整套形成机制。儒学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是儒学建设方式的共存和变迁,二是多元行动主体的共同参与。这些参与主体构成了儒学建设的“仪式行动者”,并经由各自的儒学建设方式及其“仪式化行动”,构成了儒学复兴不同的行动逻辑,以及相应的神圣性的生成机制。本文通过在“山东‘鲁城’”进行的田野调查,围绕当地开展的儒学建设进行研究。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商业机构共同构成了儒学复兴的主要行动者,并从不同行动路径展开其儒学建设行动。地方百姓虽不直接参与儒学建设,也关系到儒学建设的兴衰。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呈现、梳理与比较,讨论了当地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以及仪式构成神圣的社会生成机制。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借助结构化理论,选取“结构—行动”的分析框架,将儒学复兴视为一个场域乃至行动系统。文章主要回应: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仪式行动者怎样进行儒学复兴),结构与行动的互动特征(制度结构如何影响儒学复兴),以及儒学建设中的机会结构(谁能有资格参与儒学复兴)。总体来看,地方政府以行政指令开展其儒学建设,将其视为一种周期性、操演为主的仪式方式,具有运动式治理的一般特征,其神圣生成机制在于儒学的再政治化。社会组织以国学社会工作服务开展其儒学建设,将其视为社区公共活动的共享平台,其神圣生成机制在于将以儒学为底色的“中国式环保理念”构造成为社区成员共同认可的公共价值观念。商业机构以儒学传统教育开展其儒学建设,将其视为复归传统的实现手段,神圣性生成机制在于儒学经典作为“传统”的神圣价值,以及其中的儒学仪式行动者的自我神圣化。神圣性的再建设中,神圣性不一定来源于外界仪式行动的赋予。当前的仪式行动,也未必都能构成神圣。儒学复兴的不同行动逻辑,在各自所嵌入的社会结构及其关系网络之中,已经隐含着相应的神圣化机制:国家行政运动以国家权力构成神圣,社会组织服务借助社区公共性产生神圣,儒学经典教育以树立道德楷模、建构自我圣化的方式建构神圣。综上,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及其神圣性的再建设问题,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儒学复兴的社会行动与既有的社会制度安排及其结构关系的整合机制及其嵌入性的讨论。此即儒学建设社会化的社会学问题。因此,儒学及其传统文化建设,既有赖于自身的现代性转型,也面临与既有社会制度结构的嵌入机制,以及“总体性神圣格局”的挑战。

周兴[8](2019)在《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以前,两广地区一直是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儒学的传播也较为薄弱。然而,从明代开始,广东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思想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儒家学者群体。明代广东儒学的兴盛与广东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儒学以“仁道”作为学术的追求目标,实现“仁道”的主要途径是礼的践履。宋明儒学尤其如此,其表现在道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它延续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长达七百余年。仅从延续时间之长,就可看到道学在中国历史上所具备的强劲生命力。与宋明全国儒学的总体状况一样,明代广东儒学也以道学为主流、实学为支流。本文重点考察广东各派儒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及其格君、泽民的经世实践,探讨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第一章简述明代之前广东内部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两汉、六朝时期,粤西和粤北因地处岭南联系中原的主要交通线,成为广东经济的重心;隋唐时期,由于主要交通线转移到粤北,粤西衰落;宋元时期,粤中、粤东和海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广东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内地山区向沿海地区的转移。广东内部文化中心的变迁亦大体同步,两汉时期粤西成为儒学中心,六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兴盛于粤中、粤北。两宋时期儒学主要在粤中、粤东和海南传播,为明代儒学在这三个地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叙述明初统治者的文教政策及明代前期广东儒学的初步兴起。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广东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为广东儒家学者群体的出现准备了必要条件。虽然明初逐步确立起朱学的统治地位,但明初思想家注重在心上做工夫,潜藏着心学的发展方向。明代前期,广东学者丘濬和陈献章突破了朱学,其中丘濬不再做“明道”的理论工作而着力于“行道”实践,丘濬格君及推行礼教的实践表明他实际上转向了实学。陈献章则提出“静中养出端倪”的学术宗旨,着重体悟“仁”的内涵,其弟子林光和张诩进一步发展了白沙心学的内在一面,但两人之学都很快沉寂。白沙学派对出处的态度表明,白沙心学难以将仁道落实于经世实践。第三章阐述甘泉学派如何将心学的理念落实于经世实践。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宗旨,改造程朱的“敬”作为其修养工夫,并通过“心事合一”的理论将“敬”落实于“事”,从而将仁道落实到经世实践。湛若水通过格君和宗族建设的实践,要求将“敬”的工夫贯彻到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湛若水弟子庞嵩和唐伯元都企图克服王学的空虚,庞嵩以甘泉心学兼融王学,而唐伯元则以甘泉心学批判王学。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心学呈现出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第四章叙述广东王学的理论及礼教实践。王阳明先后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宗旨,其学在理论上实现了明道与行道的合一,对仁道的理论探讨提升了一个层次。广东的王门后学以方献夫、薛侃和杨起元最为显着。方献夫提出“知本”作为学术宗旨,然而在其理论结构中不重视“事”的一面。在嘉靖初,方献夫将心学思想运用于“大礼议”的政治斗争,以礼制合于人情作为理论根据。薛侃以“格物”为其学的核心,但强化了王学本体中的虚的一面,晚年的“格物”更走向了空虚。薛侃发展了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作为落实仁道的主要途径。杨起元着重阐述“赤子之心”的内涵,并以“赤子之心”来落实孝弟慈等道德价值,但在理论上消解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工夫。第五章论述明代广东朱子学者的思想及其推进朱熹礼教的主要途径。其中,霍韬以“居处恭”发挥朱学持敬修养的工夫,并通过礼落实于“事”。他在“大礼议”中坚持宗法秩序作为礼的根本,同时致力于宗族的制度化建设。黄佐以“博文约礼”为宗旨,其推行礼教的方式主要是乡约的制度设计。霍韬、黄佐分别将朱熹《家礼》、《增补吕氏乡约》的原则以社会制度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这是他们对朱熹礼教的推进。第六章叙述明代中后期广东实学的理论及经世实践。陈建维护朱学而驳斥心学,但放弃探讨本体问题而偏向于研究国家的现实问题,转向了实学的经世方案。海瑞以心学为根基而以实学为归宿,其“养气”论塑造出其刚毅的道德人格,“万物一体”之说培养了他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心,其“行道”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改革。叶春及虽然继承了甘泉心学,但其学术的重点转向了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并且以推行乡约的形式落实仁道。总体上看,实学与道学有着紧密联系,在“明道”的层面接受道学的解释而不再作理论上的探讨,而将学术重心转向“行道”,但不以推行道德价值的礼教为主,而致力于探讨实际的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明末清初,广东儒者基本坚持以文经世的实学路线。第七章讨论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附带述及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就明代广东的儒家学者群体而论,道学在基层社会推行礼教的成就更突出,而实学则在格君的政治实践中更成功。道学以推行礼教作为“行道”的主要方式,其礼教以心性修养工夫为根基,以宗族和乡约为主要形式,将儒家的价值理念落实于社会生活,为民众奠定安身立命之基,塑造民众的人格,在提高民众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这在粤中、粤东表现得很突出。实学也重视社会建设,但侧重以礼仪制度来管理社会,礼教难以深入推行,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在海南可见到这一点。同时,礼教的推行不仅实现了广东与全国在社会风俗上的统一,而且儒家的文化价值系统主导着社会生活。广东学者与外省学者共同缔造了明代的心学思潮,从而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层面融入中央王朝。明代广东儒学的成就在清代仍发挥着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康有为对心学的继承。康有为将心学的理念推向制度化,晚年以孔子之教为“国魂”并提升至国教的地位,作为救国的根本途径。本文的结论是,明代广东儒学在改造广东地方社会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中礼教起着关键的作用。礼教是儒学的精华,礼教构建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广东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是儒家仁道落实于社会的结果。道学充分地发挥了儒家礼教的精蕴。道学以礼教落实儒家的道德价值,塑造了民众的人格,重建了社会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人自身和社会的改造。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儒学的理论创新不可或缺,如何将儒学的价值理念加以解释,以适应文化各异的各地民众的需要,这就需要学者吸取本地思想资源,在这方面道学显然具有优势。明代前期,陈献章过于吸收佛教、道家的理论,在开创心学的同时,又使儒学的道德价值出现偏颇。明代中期,以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家对白沙心学进行了纠偏,将儒学的道德价值贯彻于经世实践之中,其表现是在礼教中将“敬”的工夫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与此同时,外来的王学与甘泉心学的作用是相同的。以霍韬、黄佐为代表的广东理学家则将道德价值以制度化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危机逐渐加深,社会矛盾逐步激化,实学逐渐兴起,儒学逐步向近代转型。从明代广东儒学的总体情况看,道学在以礼教改造社会、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能力,这既是明代广东儒学兴盛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的原因,也是道学作为宋明儒学主流的原因。

孙伟[9](2019)在《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由中唐古文运动开辟的政治性、文学性、思想性三个层面的建设要求为线索,将“唐宋派”的历史定位问题置入宋元以来科举制度施行、儒学教化普及、理学思想变化的文化传统中加以考量。论文通过厘清“唐宋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文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将之纳入宋明理学发展进程的具体环节,勘定出“唐宋派”的具体历史地位。论文共计七章。前两章主要梳理上述三个层面在两宋以至明嘉靖以前的发展状况,将欧阳修、朱熹、王守仁视为在文道离合轨迹上呈现出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文道和谐统一状态的三个节点,揭示出“唐宋派”出现的思想传统与时代背景,重点突出以理学思想为根底的兼综文理的雅正文学传统的形成。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述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的学术思想在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历程,旨在将其文学理论置入其整体学术思想的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揭示其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其实践价值与不足。王慎中主要在蔡清理学的基础上,借助阳明心学诠释蔡清的重“虚”宗旨,形成兼重外部道德规范与内在超越境界的思想结构;晚年则进一步吸收佛道思想而偏向内在,形成三教圆融的思想色彩。王氏的理学思想取径是心学的,但其更重视通过对闽中理学的心学化诠释来发扬闽学传统,旨在使之摆脱训诂化的思维模式以适应时代思潮。王氏的文学理论主要体现出意法兼重的特征,能容纳失中的道德情感,深刻影响其创作实践。王氏晚年表现出超越秦汉、唐宋界限与接近“本色论”的理论倾向,但未能及时反映在创作中。唐顺之主要在其早年对庄学精神的容受基础上深化对阳明心学的体验,同时受到程朱理学及其自身实学兴趣转向的影响,最终形成混融朱、王并容纳进实务操作的理学体系,对道与器、经与心以及神明与法度的兼重是其一以贯之的理想。唐氏的理论成果主要变现为理学上的“天机说”与文学上的“本色论”,但其在实际创作中并未忽视法度的运用,其表现内容也大多是其对“心体”状态的体验描述与普遍存在的道德情感,并且深刻地受到早岁时文训练的牵制。归有光主要在理学上沿袭魏校理学对“心”与“敬”的重视,赞同会通朱陆而以朱子学为主,同时突出“心”的本原地位,并在心性理论的基础上重视普遍人情;在经学诠释上则还原朱熹经典诠释方法,突出“心”与“经”在本原上的同质性,在具体的经典诠释操作中表现出儒道结合的心学倾向,并且将“心”的外部发见扩充到史学领域,由此提出“通经学古”的实学主张。归氏的文学理论较为传统,但其创作实践则呈现出较为纯粹的宋文风貌,但是不可避免地透露出心学化的诠释内涵与表现手段。茅坤在无法理解阳明后学思想时选择的思维出路是转向阳明遗着中所载的原教旨,借助“本色论”将自身定位为文学家。茅氏文学理论主要为“情至说”与“文统论”,前者进一步廓清阳明心学浓厚的道德哲学色彩,但因建立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理论上而呈现出心学思辨色彩;后者使其与“台阁体”相互隔离,与“七子派”分疆而治,遂完成将“唐宋派”建设为主流古文创作流派的使命,但也在理论传播与实践中“唐宋派”在自我消解中汇入色彩斑斓的晚明文艺思潮。最终章在前章的宏观叙述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将“唐宋派”定位为在明中期理学思想的心学化风潮中,主动以心学化的理学思想为指导精神来维护兼综文理的雅正文风传统的,以诸多理学家为其外部理论与创作支援的,为抵抗单纯文学复古思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但是最终却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学家与理学家身份互相剥离的,推崇唐宋古文法度并上承秦汉古文神理的,针对“秦汉派”称名而有的古文创作流派。

戴美玲[10](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二、略论北宋儒家士大夫在儒学复兴中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北宋儒家士大夫在儒学复兴中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吕祖谦思想总体研究
        1.2.2 吕祖谦义理之学的研究
        1.2.3 吕祖谦辞章之学的研究
        1.2.4 吕祖谦考据之学的研究
        1.2.5 吕祖谦经济之学的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原文献之传”与吕祖谦儒学学统建构
    2.1 “中原文献之传”的内涵考辨
        2.1.1 南宋时人之认同:“中原文献之传”乃儒学之正统
        2.1.2 宋元朱熹后学之新诠:“中原文献之传”为伊洛渊源之道学
        2.1.3 明清学者之复归:“中原文献之传”即图书资料之学
        2.1.4 现当代学者的多维视域:“中原文献之传”古今内涵之融合
    2.2 儒学学统及其四个面向的学理依据
    2.3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2.3.1 “升—降—升”:吕祖谦学术地位之演变
        2.3.2 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探析
    2.4 中原文献之传的传承脉络考
        2.4.1 高平、庐陵、鄞江、西湖五传
        2.4.2 安定、泰山、濂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2.4.3 涑水、二程、荥阳、了翁、廌山、和靖三传
        2.4.4 二传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之学
        2.4.5 一传白水、玉山、三山、芮氏之学
        2.4.6 兼传三苏、王苹、胡宏之学
    2.5 从“中原文献之传”到中原文献之学
        2.5.1 义理之学的传承
        2.5.2 辞章之学的承传
        2.5.3 考据之学的的承袭
        2.5.4 经济之学的承继
    2.6 中道:吕祖谦构建儒学学统的方法论
        2.6.1 中庸之道的常道特征
        2.6.2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第3章 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
    3.1 义理之学的来源
    3.2 义理之学的总体架构
        3.2.1 无极而太极:道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2.2 相倚又相成:整全之道的展开方式
        3.2.3 分立而不分离:道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3 理气论:理气合一
    3.4 心性论:心与天一、心与理一、心性合一
    3.5 工夫论:工夫须从心上做
    3.6 道器不离:理——心——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6.1 理事一致
        3.6.2 理礼合一
        3.6.3 心史合一
第4章 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
    4.1 求道于经,以经为文:吕祖谦文道合一的思想
        4.1.1 重道轻文的时代背景
        4.1.2 以学统统合文道
    4.2 “巧”在文道并进的文章工夫——吕祖谦斯文重建的旨趣
        4.2.1 “东莱之弊尽在于巧”
        4.2.2 巧之所指:文章工夫
        4.2.3 “巧”之旨归:重建斯文
第5章 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
    5.1 语言文字学
        5.1.1 承汉儒之旧的音韵学
        5.1.2 守旧与创新并举的训诂学
    5.2 古籍编纂与史学考订
        5.2.1 吕祖谦对《古周易》的复原及其意义
        5.2.2 吕祖谦对《程氏易传》的整理与刊刻
        5.2.3 史学考订
第6章 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
    6.1 吕祖谦之政治思想与实践
        6.1.1 政治伦理思想
        6.1.2 政治生态思想
        6.1.3 德法并行:政治制度思想
        6.1.4 政治实践
    6.2 经济思想与实践
        6.2.1 寓兵于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6.2.2 取民有制,宽省民力
        6.2.3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6.2.4 农商并重、工商各有其分
        6.2.5 经济实践
    6.3 教育理念与实践
        6.3.1 学以成圣的人格教育目标
        6.3.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6.3.3 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方针
        6.3.4 教育实践
    6.4 推势阐理之经世史学
        6.4.1 吕祖谦的史学渊源
        6.4.2 经史一体的史学观
        6.4.3 读史之法
        6.4.4 推势阐理,以史经世
        6.4.5 以“礼”为核心的史学特色
第7章 中原文献之学的旨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7.1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
        7.1.1 通世务、实践履的经学主旨
        7.1.2 文贵有用、文以宣言文学功用观
        7.1.3 通古今之变,用于当世的治史目的
    7.2 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7.2.1 对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
        7.2.2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7.2.3 对清代朴学的影响
        7.2.4 对浙东史学的影响
    7.3 博杂抑或博洽?——吕祖谦学术的再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曾巩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特点及创新
第一章 曾巩史学思想的形成及渊源
    第一节 曾巩的生平
        一、蛰伏江南、少有学成
        二、“欲求天下友,试为沧海行”
        三、辗转七州,初任史职
    第二节 曾巩学术创作的思想渊源
        一、南丰曾氏:家学传统的影响
        二、圣人之道:儒家思想的熏陶
    第三节 曾巩所处时代政治与思想特点
        一、教化不兴、道德陵夷:日趋没落的圣人之道
        二、北宋官、私史学的繁荣发展
第二章 曾巩的历史评论
    第一节 曾巩的史事评论
        一、对儒、佛两教思想的看法
        二、对朝代兴亡变革的认知
    第二节 曾巩的人物评论
        一、肯定扬雄的儒家道统地位
        二、肯定唐太宗的政治才能
    第三节 曾巩历史评论的特色
        一、史鉴思想的体现,深重的忧患意识
        二、以“道德”为核心的历史评价标准
第三章 曾巩的史学评论
    第一节 曾巩的“良史”观
        一、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
        二、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
        三、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
        四、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
    第二节 曾巩的历史编纂思想
        一、将施有政:以史资治的治史旨趣
        二、秉笔直书:据实直书的着述原则
        三、兼收博采:不拘传统的取材方式
第四章 曾巩史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影响
    第一节 经世致用,利国为民
    第二节 文不失道,史不离儒
    第三节 后世学者对曾巩史学思想的继承与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3)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二、研究综述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问题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个案研究法
    五、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价值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与“理学”
        (二)宋代理学家
        (三)道德养成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宋代儒学研究的哲学化书写范式及挑战
        1.1.2 研究现状:儒家道论与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范围
        1.2.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哲学与政治学互动、文本细读
        1.2.2 内容范围:此期儒家道论涵盖的人物、时间及其相关次概念
    1.3 研究价值与论文创新
        1.3.1 研究价值:研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意义
        1.3.2 论文创新:研究范式的拓展与旨趣的发掘
第2章 话语范式:儒家以道致治的秩序话语检视
    2.1 范式缘起:春秋战国与晚唐、五代、宋初的社会失序
        2.1.1 从上古至中古:春秋战国政治失序与秩序情结的形成
        2.1.2 从中古至近世:唐、五代、宋初政治环境与秩序诉求
        2.1.3 从自发到自觉:儒者对政治秩序的追寻及其理论回应
    2.2 范式初立:政治秩序观念下的先秦儒家的道论与理论
        2.2.1 观念兴起:秩序意识的产生
        2.2.2 由天及人:从自然之“道”到人文秩序
        2.2.3 融道于治:先秦儒家“道”论的秩序义
        2.2.4 以理论治:先秦儒家“理”论的秩序义
    2.3 范式拓展:北宋政治的秩序诉求及儒家道论秩序内涵
        2.3.1 秩序诉求:中心国家的消失与北宋的政局
        2.3.2 理论建构:从“正统”建构到“价值共识”生成
        2.3.3 以道求治:北宋以“道”论“治”的理论建构
    2.4 范式完成:宋儒由术至道的政治秩序理论演进之历程
        2.4.1 治术肇端:北宋初期儒者的致治之方
        2.4.2 治体追寻:治术转向治体的内在动力
        2.4.3 道体确立:从王安石、张载到二程
    2.5 本章结语
第3章 以术行道:荆公更革变易之道的逻辑论证*
    3.1 文献考察:王安石哲学的典据考察及其架构
        3.1.1 文本典据:王安石思想的文献考察
        3.1.2 理论特点:王安石思想理论的融会性
        3.1.3 道有体用:王安石思想架构的特点
    3.2 道摄礼法:王安石政治秩序重建的道论进路
        3.2.1 法礼交织:北宋前期法礼互斥之治理问题
        3.2.2 道法先王:荆公对礼、法对立的解决策略
        3.2.3 体用二本:以体用摄礼法的秩序策略反思
    3.3 解经明道:王安石秩序重构的经典诠释路径
        3.3.1 问题回顾:对王安石前期道论之反思
        3.3.2 解决策略:从“求道之全”到“致一”之道
        3.3.3 策略反思:对统一性建构策略的检视
        3.3.4 诠释重构:荆公《字说》对统一性的重建
    3.4 由道而之焉:王安石的政治实践及其道论依据
        3.4.1 势的获得: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立和运行
        3.4.2 势道合一:政治革新推行的效率考量
        3.4.3 由是而之焉:王安石行政方式变化的效率考量与道论依据
    3.5 道势之间:王安石道论的二重性及内在困境
        3.5.1 历史考察:宋代道势关系的新情态
        3.5.2 问题呈现:荆公理论中的道势紧张
        3.5.3 问题慎思:遵道,抑或从势
    3.6 本章结语:遗留问题以及对此期诸儒理论之刺激
第4章 天道为用:张载气化为道思想之秩序诉求*
    4.1 心道学政:张载哲学的体系建构与旨趣
        4.1.1 文献考察:“横渠四为句”版本辨正
        4.1.2 为学旨趣:“四为句”与张载哲学旨归
    4.2 以气明道:张载气化哲学及其秩序追寻
        4.2.1 论析前提:辨析学界虚、气之异
        4.2.2 终极依据:天道秩序之理论建构
    4.3 天道之用:张载哲学的群体关切与个体关怀
        4.3.1 群体关切:人道秩序普适性论证
        4.3.2 个体关怀:存在者心灵秩序实现
    4.4 以古通今:秩序理论中的法古宗经倾向
        4.4.1 追迹于三代:秩序社会的制度构想
        4.4.2 法古效今:以古准今抑或稽古作新
    4.5 本章结语:张载宇宙生化路径的秩序设计存在的遗留问题
第5章 道体性命:二程以理代道的政治秩序追寻
    5.1 从道至理:二程以理为核心术语的哲学建构
        5.1.1 二程哲学中的“道”论解析
        5.1.2 二程之“理”与由道至理的术语转化
        5.1.3 “以理代道”的理论旨趣
    5.2 道体诉求:二程对北宋儒家秩序学说的拓展
        5.2.1 典据之变:二程治理理论由治术向治体的深化
        5.2.2 何为治体:秩序思想之伦理与政治的体用设计
        5.2.3 由治体而及道体:自然天道与人伦性命的贯通
    5.3 道体奠立:二程天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证成
        5.3.1 模拟自然秩序:二程秩序证成的“法自然”进路
        5.3.2 从“自然”到“天理”:二程秩序学说的“道体”准备
        5.3.3 从“法自然”到“自然法”:二程学说的“道体”奠定
    5.4 理融礼法:二程由治术、治体至道体的秩序重构
        5.4.1 问题呈现:宋初礼、法并重的治理模式
        5.4.2 以礼导法:以礼摄法的“治术”设计
        5.4.3 以理融礼:治理治理的“道体”安排
    5.5 本章结语:二程“道体”建构之缺失及其朱子的补充
第6章 问题延伸:北宋中期儒家道论与政治哲学
    6.1 反思道论:宋儒道德形上立法的内在紧张
        6.1.1 人伦常道抑或道的傲慢:道德形上化之反思
        6.1.2 价值真理抑或思想独断:“一道”对异论的压制
        6.1.3 道德万能抑或仅为一端: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
    6.2 传统启示:传统治理理论当代转化的可能性
        6.2.1 前提论析:“古今”接续何以成立
        6.2.2 化解之道:“内生性演化”与古今接榫
        6.2.3 治理两翼:道德之治与法律之治之间
        6.2.4 问题再思:儒法之治的现代转化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宋人论析治术、治体、道体等概念文献摘录
致谢

(5)元佑学术群体的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内向治道规范下的元佑学术群体
    2.1 北宋立国以来的内向治道规范
        2.1.1 安内养外的外交原则
        2.1.2 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
        2.1.3 清静致治的统治方针
    2.2 元佑学术概念内涵的形成及演变
        2.2.1 哲宗朝孕育雏形
        2.2.2 徽宗朝正式形成
        2.2.3 钦宗以来的演变
    2.3 元佑学术群体的问题意识与共同旨趣
        2.3.1 元佑学术群体人物的选择
        2.3.2 元佑学术群体对熙丰变法的态度
        2.3.3 从回向三代到回向嘉佑
第3章 司马光的中和政治实践论
    3.1 易道中和的天人之学要旨
    3.2 执中治心的政治实践路径
    3.3 再定国是的中和政治实践
第4章 范祖禹的帝学思想建构
    4.1 帝学的政治与思想渊源
    4.2 帝学的概念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4.3 专法仁宗的治道指归
第5章 刘安世的公议政治精神
    5.1 刘安世奏议中的公议政治精神
    5.2 刘安世公议政治精神的展开方式
第6章 苏轼和苏辙的人情政治论
    6.1 二苏政治思想的人情底色
    6.2 二苏通上下之情的政治逻辑进路
第7章 秦观与张耒的政治调和论
    7.1 平衡内外的大全之道
    7.2 调和新旧的政治指归
第8章 程颐的王道政治理想
    8.1 降格以求的政治理想
    8.2 王道政治的三重维度
    8.3 附程颐谏哲宗折柳考
结论
    一、元佑学术的本来面目
    二、元佑学术与北宋政治
    三、元佑学术的平衡之道
    四、元佑学史与道学史
参考文献
    1.着作图书文献
        1.1 古籍类
        1.2 专着类
    2.翻译图书文献
    3.学术刊物文献
    4.学位论文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宋代士大夫社会理想及其时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形成
    (一)宋代士大夫政治产生的背景
        1.门阀世族与九品中正制
        2.士族与科举制度
        3.五代与武人政治
        4.佛道冲击与儒学复兴
    (二)宋代士大夫政治的特点
        1.复兴儒学为己任
        2.与人主共治天下
二、北宋士大夫社会理想及其实践
    (一)范仲淹的社会理想及其实践
        1.庆历新政及其主张
        2.对外关系
        3.范氏义庄实践和社会理想
    (二)张载的社会理想及其实践
        1.关于人性
        2.论社会规范
        3.社会实践
        4.社会理想
    (三)王安石的社会理想及其实践
        1.人性论
        2.熙宁变法与社会理想
三、南宋士大夫社会理想及其实践
    (一)朱熹的社会理想及其实践
        1.社会思想与实践
        2.社会理想
    (二)陆九渊的社会理想及其实践
        1.心即理
        2.社会理想及实践
    (三)陈亮的社会理想及其实践
        1.社会思想与实践
        2.社会理想
四、宋代士大夫社会理想的影响因素
    (一)党争问题
    (二)奔竞之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基于“鲁城”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百姓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意识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儒学复兴的当代实践及其论争
        一、儒学复兴观念理路及其思想文化来源
        二、儒学复兴的实践路径及其概念类型学
        三、儒学复兴的研究特征及其结构困境
    第三节 案例选取与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路径
    第一节 理论视角
        一、理论视角:“结构过程”中的仪式与行动
        二、核心概念:仪式行动者
        三、基本概念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章节安排
第三章 地方政府的儒学建设逻辑
    第一节 行政行为与儒学建设
        一、政府行为与儒学的浮沉
        二、作为地方公祭仪式的祭孔大典
        三、祭孔大典与地方政府的仪式行动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儒学建设
        一、政府建设儒学的行政取向
        二、政府建设儒学的仪式行动
        三、政府建设儒学的乡村落地
    第三节 地方政府建设儒学的仪式行动及其逻辑
        一、政府“概念先行”下的仪式行动
        二、地方政府建设儒学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组织的儒学建设逻辑
    第一节 社团行动与儒学建设
        一、儒学现代转型下的儒学社会组织
        二、“乐和家园”的儒学转向及其社团行动
        三、“国学社会工作服务”与儒学社团的仪式行动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儒学建设历程
        一、社团建设儒学的行动安排及其理性化取向
        二、“国学社会工作”的仪式行动
        三、乐和家园的乡村落地
    第三节 社会组织建设儒学的仪式行动及其逻辑
        一、“三社联动”与社会组织的儒学建设
        二、社会组织建设儒学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五章 商业机构的儒学建设逻辑
    第一节 读经运动与儒学商业机构的兴起
        一、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读经运动
        二、商业机构在鲁城的儒学建设
    第二节 商业机构的儒学建设历程
        一、鲁城儒学堂的行动建构
        二、鲁城儒学堂的仪式表达
    第三节 商业机构的儒学行动逻辑
        一、商业网络中的儒学建设
        二、商业机构建设儒学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六章 儒学建设中的仪式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
    第一节 仪式行动者的身份类型
        一、“国家”作为儒学建设“立法者”
        二、社会组织与商业机构:儒学建设的“阐释者”
        三、地方百姓:儒学建设的实践者
    第二节 仪式行动者的神圣建构机制
        一、政治仪式行动与“再政治化”的神圣机制
        二、社工仪式行动与“共享价值”的神圣机制
        三、商业仪式行动与“自我圣化”的神圣机制
    第三节 儒学建设的行动逻辑
        一、知识驱动观念的阐释机制
        二、作为“结构—能动”产物的仪式行动特征
        三、仪式行动中的机会结构
    小结
第七章 儒学神圣性的再建设何以可能
    第一节 仪式构成神圣的实现机制
        一、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二、儒学神圣性的再建设
    第二节 “儒学神圣”,还是“家国神圣”?
        一、儒学如何构成当代中国的心态秩序
        二、一元神圣,还是多元神圣?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主要贡献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四、写作思路与基本方法
第一章 明代之前的广东
    一、广东的行政区划沿革
    二、明代以前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明代以前广东文化的演变与儒学的传播
    四、小结
第二章 明代前期广东的儒学
    一、明初的文教政策与儒学的演变
    二、丘濬对朱学的理解及其向实学的转变
    三、陈献章的“静中养出端倪”与教育实践
    四、林光与张诩对白沙心学的发展及白沙学派的出处问题
    五、小结
第三章 甘泉心学的理论成就与经世实践
    一、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成就
    二、湛若水格君与宗族建设的实践
    三、庞嵩对王学的兼容与唐伯元对王学的批评
    四、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王学的理论特征与推行礼教的实践
    一、王学理论及其在广东的传播
    二、方献夫的“知本”与议礼
    三、薛侃的“格物”论及其推行乡约的实践
    四、杨起元的“赤子之心”及其格君泽民的实践
    五、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朱学的礼治理论与实践
    一、霍韬的“居处恭”及其礼治实践
    二、黄佐的“博文约礼”及其乡约设计
    三、小结
第六章 明中后期至明末清初广东儒学向实学的转向
    一、陈建对心学的批评及其经世之学
    二、海瑞的“养气”论及社会经济改革
    三、叶春及对甘泉心学的继承及其实学成就
    四、明末清初广东儒学的实学倾向
    五、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及影响
    一、重新审视儒家学者的经世实践
    二、儒家学者对基层社会的改造
    三、儒学在地方社会融入中央王朝过程中的作用
    四、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
    五、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9)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两宋道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道学形成期的古文运动分化与科举改革
    第二节 道学成熟期的道势矛盾与古文传统蜕变
    第三节 南宋道学家古文的典范:朱熹
第二章 元代至明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元代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二节 明初至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三节 明代心学家古文的典范:王阳明
第三章 唐宋派的首开风气者:王慎中
    第一节 王慎中学术内涵中的心学取径发微
    第二节 王慎中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四章 唐宋派的接力创新者:唐顺之
    第一节 唐顺之学术内涵演化进程的再梳理
    第二节 唐顺之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五章 唐宋派的独立生发者:归有光
    第一节 归有光学术思想发展进程的初步整合
    第二节 归有光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六章 唐宋派的融合宣传者:茅坤
    第一节 茅坤与理学家交往考辨及其学术内容梳理
    第二节 茅坤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七章 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
    第一节 明代正统文学在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发展
    第二节 宋文崇尚的凸显与创作队伍的壮大
    第三节 有关唐宋派定位问题的尝试性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略论北宋儒家士大夫在儒学复兴中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D]. 徐艳兰. 湖南大学, 2020(02)
  • [2]曾巩史学思想研究[D]. 刘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D]. 张子峻. 湖南大学, 2019(08)
  • [5]元佑学术群体的政治思想研究[D]. 张建坤. 湖南大学, 2019(01)
  • [6]宋代士大夫社会理想及其时代性[D]. 张清修. 青岛大学, 2019(02)
  • [7]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基于“鲁城”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百姓的经验研究[D]. 张晓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8]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D]. 周兴. 西南大学, 2019(01)
  • [9]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D]. 孙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10]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略论北宋儒家士大夫对儒学复兴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