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诗人杜诗情结探析

清初诗人杜诗情结探析

一、试析清初诗人的杜诗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刘诗雅[1](2021)在《清初诗人法若真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于海洋[2](2016)在《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研究》文中提出诸城一地,从上古到近现代,诞生了许多独领风骚的历史名人,如上古时期的虞舜,汉代的梁丘贺、梁丘临、师丹、伏湛、诸葛丰,唐代的颜师古、颜真卿,五代的苏仲容、苏禹珪,宋代的赵挺之、赵明诚、李清照、张择端,明代的翟銮、邱橓,清代的丁耀亢、刘统勋、刘墉,近现代的王翔千、王统照、王尽美、王愿坚、王意坚、臧克家等,他们或在政治上运筹帷幄,或在理论上提纲挈领,或在文学上妙笔生花,皆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于其它名位稍逊而成就不凡的人物,更是灿若群星,这在全国同类区域中并不多见。明末清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皆处于大变动、大变革时期,政治上腐化衰败、激变四起直至全面崩塌、王朝鼎革;经济上城镇繁荣、市民壮大直至物欲横流、消费狂欢;思想文化上心学狂飙、异端蜂起直至理学复归、实学兴起。如此,皆影响了文学的演变和迁移,伴随着各种文学思潮的激烈碰撞和涌动,诸城文学也达到了自身发展的一个高峰。本文即截取明末清初这一时段,将诸城放置于社会历史转型期的具体语境中,对其文学活动进行整体观照和综合研究。在宏大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把握诸城文人的精神特质,探究诸城文学在易代之际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理清社会变革期诸城文学动态迁移的轨迹,不仅具有地方性意义,而且蕴含着普适性价值。绪论分四部分,分别是论题的提出、学界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意义,以及对"明末清初"、"诸城"等概念进行日时空界定。绪论之外,凡四章。第一章从时代背景、区域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诸城文人精神特质、时代文学思潮等方面,将诸城文学置于明末清初这一大环境中进行综合考察,既获得对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背景性认识,又对时代与文学的互动性关系有整体把握。第二章为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分体研究,分别从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方面,依据不同的体裁呈现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风貌。通过对诸城文坛全面宏观地考察,进而总结归纳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发展特点以及嬗变规律。第三章为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家族、文人社团以及文人交游。木章从家族、社团、交游等三个维度,力图多方面展示明末清初诸城文坛的特质。首先,对明末清初诸城较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家族文学进行观照,探究诸城家族对诸城文坛的影响。其次,对明末清初时期的文人社团进行考证和梳理。最后,在文人交游这一部分,对诸城热闹的文化圈进行剖析以获得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诸城交游活动繁盛的原因以及交游活动背后二士人的心态。第四章对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代表人物进行个案研究。对丁耀亢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易代之际他的生存状态以及他对诸城文坛"开一邑风雅之始"的导先作用。通过对李澄中人生经历、交游、文学创作等资料的获得,着重考察他以杜甫为宗的诗学观。张侗既是理学家又是文学家,对《易》学的情有独钟影响了他飘逸洒脱的个性气质,进而影响了他的诗学崇尚。邱石常是狂士,失意的人生和孤高的气节相辅相成,反映到文学上呈现出的是诗歌风格的"齐气"。刘翼明是典型的儒者,对他进行综合考察的同时,侧重于研究他温柔敦厚的诗风。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正文内容进行概括陈述和总结。明末清初是诸城文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以地域文学的视角,在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考察诸城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附录部分主要有两个表格组成,一是对明末清初诸城文人的作品以及存佚情况进行考录,二是对地方性诗歌总集收录明末清初诸城诗人及选诗数量进行统计。明末清初的很多诸城作家并未有诗集传世,因此对其现存作品进行统计和梳理,不至于使他们的作品湮没无闻,对乡邦文学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立足于明末清初特殊的时代背景,试图还原此时期诸城文坛的基本面貌。着重探讨诸城文人在易代之际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选择,并揭示易代背景下诸城文学与时代变动的同步共振,进而展示诸城作家的创作共性及基于个体命运的独特个性。

赵艳艳[3](2016)在《傅山诗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清初遗民傅山为研究对象,他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坚守民族气节,拒不仕清,是清初北方遗民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傅山的诗文创作不事雕琢,纯任天机,倡导“文章生于气节”,强调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独树一帜。本文拟从傅山的家世、生平与交游、文学思想、诗文内容与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详细地探析,力图展现一个全面真实的傅山。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对傅山诗文进行论述:第一章,考察傅山的家世、生平及交游。傅山出生于官宦世家,自父亲傅之谟这一辈变为一般的书香门第,以诗文传家。经历明清鼎革,面对满目疮痍的河山,傅山出家入道,毅然选择了反清复明的道路。在复明无望后,傅山归隐山林,潜心着述,一生坚苦持气节。对傅山成长环境及生平行迹的梳理,是研究傅山诗文的根基。第二章,论述傅山的文学思想。将傅山置于明末清初的学术背景上,其文学思想体现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及鲜明的时代风貌:关注现实,主张经世致用,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诗文创作贵在创新,强调以骨气胜,反对奴性、媚俗,这既是傅山文学创作的宗旨,也是其个性及人格在文学层面上的反映。第三章,分析傅山诗歌的思想内涵。本章立足于文本,将傅山的诗歌分为抒写遗民心史、山水纪游诗、咏物诗及思亲怀友诗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其诗歌一以贯之的思想是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表现民族气节,是一部饱含着血和泪的遗民心史。第四章,论述傅山诗歌的艺术成就。傅山的诗歌创作受晋中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表现出质实厚重、雄浑劲键的风格特征。其诗歌继承了杜甫诗歌的“诗史”精神,以诗存史,为现实斗争服务;同时,傅山受文翔凤诗歌的影响甚大,对冷僻词汇的运用,对雄健曲折的行文气势的追求等,都是对文翔凤诗歌继承的结果。傅山的诗歌风格多种多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前期呈现出慷慨苍凉、古奥老拙之风,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固,傅山心境随之转为淡静平和,诗风也转为萧散自然、清丽恬淡。第五章,傅山散文论略。按照题材内容将其散文分为:表彰节义,慷慨深沉的传记文;情深意挚,质实无华的尺牍文;理深味永,自抒胸臆的杂文。

姚越超[4](2015)在《吴见思的杜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二个研究高潮,涌现出很多比较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吴见思的《杜诗论文》就是其中之一。吴见思,清初着名的杜诗学家,其杜诗学专着《杜诗论文》、《杜诗论事》(佚)在考据、评点风靡学术界的清初独树一帜,不但为清初杜诗学界开辟了新领域,还对后世经典着述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杜诗论文》为中心对吴见思的杜诗学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前言部分主要梳理了清代杜诗学整体概况、吴见思及其杜诗学成果相关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一章在清初易代之际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了“天崩地解”的时代背景和“经世致用”、“尊经复古”的文化背景对学术界及杜诗学的影响,清初杜诗学的成就、局限及特点,以及江浙地域的杜诗研究团体及其思潮。目睹了明清易鼎的杜诗学者们,在情感上容易对杜诗产生“异代不同时”的共鸣,于是掀起了杜诗学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呈现出数量多、质量高、学风正、路子广的繁荣局面,尤其在江浙一带更形成了几个带有地域性的研究团体。第二章围绕《杜诗论文》成书的个人背景展开研究,包括:吴见思的生平考、家世渊源考、交游考、着述考。其中着述考部分着重介绍了其《杜诗论文》、《杜诗论事》、《史记论文》。第三章重点论述吴见思的诗学观和杜诗学思想。吴见思尊崇杜甫的“以文为诗”,因此在杜诗美学上也坚持“以文论诗”,将全诗的构思、意境、风格融而为一,化入文中。第四章主要论述吴见思的杜诗学方法论,包括以文论诗(章法之反覆照应,句法之相合相生,字法之自然而确不可移),依文衍义、以杜论杜,重艺术分析轻史事考证。第五章对《杜诗论文》与其他清初着名注本,如“诗史互证”的《钱注杜诗》,内容详尽、尤重考据的《杜诗详注》以及以八股论诗的《杜诗解》进行了比较,突出了《杜诗论文》的特色。第六章总结《杜诗论文》的价值与不足。

熊言安[5](2014)在《杜诗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关于杜诗的研究已相当成熟,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但因为杜诗在中国诗歌史和文化史上光芒万丈,地位特殊,所以杜诗又是古代诗歌研究领域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本论文拟从杜诗批点的角度,尽量利用第一手材料,即名家杜诗手批本,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观照宋元以来杜诗的批评和接受。研究对象是宋元明清四朝的杜诗批点。由于宋元之际刘辰翁首开杜诗批点之风,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方南堂批点杜诗之后,杜诗批点的思想内容和形式已经基本完备,故而本研究始于刘辰翁批点杜诗,止于方南堂杜诗批点。第一章为概述,重点探讨杜诗批点的起源与发展,杜诗批点的类型与特点,杜诗批点的着录与馆藏等问题。尝试利用版本目录学的成果,指出完全意义上的文集批点不晚于南宋宝庆丙戌(1226),诗歌批点在德佑元年(1275)之后刘辰翁批点李长吉诗集之时,杜诗批点则可能始于刘辰翁。本章还对杜诗手批诸善本的版本、批点者和馆藏地进行了考察梳理,旨在为杜诗批点研究者提供一个比较清晰的易于寻访的途径。第二章,宋元杜诗批点。第一节在对明刊本《集千家注批点补遗杜工部诗集》中刘辰翁批语进行辑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刘氏批点杜诗的心态、宗旨、批点内容和批点理论,肯定了刘氏于注杜、选杜热潮之外首开杜诗批点风气的意义,认为刘氏为杜诗批点奠定了基本范式:不事训诂,使杜诗解读回归文本;正旧注之失。第二节在对元刻本《杜工部诗范德机批选》中范梈批语进行辑录的基础上,探讨范椁在杜诗批点中流露的崇杜心态,分析范氏提出的杜诗具有“理胜”的特点,肯定了范氏善于从前人忽略之处发现杜诗之妙。第三章,明代杜诗批点。本章重点对杜诗批点史上的攻杜派郑善夫、王慎中、徐渭的杜诗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这几个典型个案的研究,发掘明代中后期攻杜之风形成的背景,剖析郑、王、徐三家攻杜的不同的特点;郑氏虽然学杜,但不认可杜诗的变体,认为杜诗往往说得太真、太尽,缺乏风人之义。王氏攻杜具有重形式、轻内容和较为主观草率的特点。徐氏不仅批评杜诗有“平”、“稚”、“凑”、“粗”等毛病,而且批评杜甫有学究气。郑氏批语辑自清顺治刻本《杜诗通》,王氏中批语辑自“五家评本”《杜工部集》,徐氏批语辑自南京图书馆藏《徐青藤批杜集》。第四章,清代杜诗批点(上)。本章重点探讨明清易代之际杜诗批点的状况。认为以孙承泽为代表的清初“贰臣”,以徐树丕和傅山为代表的明遗民,以钱陆灿为代表的仕清者,共同将杜诗批点推至高潮期。第一节,揭示孙氏具有借批点杜诗以自表“忠义”的心态以及善于用书画义理评点杜诗的特点。第二节,对徐树丕《杜诗执鞭录》真伪进行考辨,揭示徐氏抄批杜诗所表现的明遗民心态以及徐氏推崇杜诗诗序的独特性。第三节,在对《傅青主手批杜诗》卷首卷末翁同龢两则题跋的真伪进行考辨的基础上,分析了傅山杜诗批语的内容,发现傅氏敢于怀疑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的杜诗观,并有贬抑杜诗的倾向。本章所涉及的孙氏、徐氏杜诗手批真迹皆系笔者第一次评论,孙氏和徐氏的杜诗批语抄自南京图书馆,而傅氏杜诗批语系笔者从上海图书馆抄录。第五章,清代杜诗批点(下)。本章以康熙年间出仕的邵长蘅以及生活于康、雍、乾三朝且曾受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的方南堂的杜诗批点为中心,探讨清政权稳固以后,文人批点杜诗的心态与方式。指出理性崇杜期杜诗批点的共同特征是不关注杜诗中忠君爱国的思想,而重点在于对钱谦益《钱注杜诗》、朱鹤龄《辑注杜工部诗集》、浦起龙《读杜心解》等杜诗注本的批驳,并对杜诗的艺术成就进行评判。反映了在清初文字狱的影响下,杜诗批点具有远离政治话题和踏实、客观、严谨的特点,进入了理性崇杜期。

孙雪丽[6](2013)在《浙东遗民李邺嗣及其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邺嗣(1622—1680),明末清初之际浙东着名的遗民诗人,长于诗歌,着有《杲堂诗文集》,钱仲联称其为甬上诗社中“艺术成就最卓越的诗人”。他的诗歌句句血泪,情感真挚,再现了时代巨变之际强项不屈的遗民形象。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探析李邺嗣的行迹与心迹、其简单的遗民交游圈、诗学思想、独抒性情的诗歌内容以及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李邺嗣家世显赫,在李邺嗣的家族历史中,忠义是其家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这种家族文化,对生逢乱世的李邺嗣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鼎革之际,李邺嗣不与新朝合作,为恢复大明江山奔走山岛海寨之间,联络忠义之士。后因复国之事两次入狱,经友人相救,幸得不死。两次入狱之后,李邺嗣认识到复国之梦的不可实现,于是隐遁于东皋草堂,日以着书为业,以遗民身份终老。其坚贞的遗民气节和高洁的品行为浙东士人树立了一个标杆。李邺嗣性情耿直,笃挚于朋友,其交游圈单纯狭小。作为遗民,他以结交当世显贵为耻,且耻于与贰臣交往。心志相通,是其交友的首要条件,其好友或是抗清志士,或是气节砥砺的遗民,或是品行高洁的方外之人。在李邺嗣的隐居生活中,他们互相砥砺,共同坚守遗民气节。通过与这些人的交往以及他们对李邺嗣的评价可知李邺嗣在浙东的地位和影响,李邺嗣具有独立的诗学观,在宗唐宗宋成风的清初诗坛,李邺嗣打破藩篱,不为门户所囿,在师法对象上,亦不主一家,陶渊明、杜甫、谢灵运、刘长卿都是李邺嗣师法对象。他对明诗模拟剽窃、性情不出的弊病进行了反思,主张诗歌要抒发真性情,并且要日新求变,提出了诗歌创新的方法。此外,李邺嗣还主张“以诗存史”、“以诗补史”,他的诗学观对振兴明后期以来的颓靡的诗风具有积极的影响。李邺嗣诗歌思想内容践行了他“正性情”、“日新求变”的诗学主张。其诗歌感情真挚,不落俗套,诗歌内容丰富,既有慷慨激昂的反清复明之作,又有哀婉沉痛的思念故国之作,有隐居后闲适恬淡的田园山水诗歌还有展现甬东风物的清新明快的竹枝词,李邺嗣用诗笔真实的记录了一位遗民的复杂心路历程和时代的风云巨变,以及甬东的风物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李邺嗣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他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再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化,字字如泣,句句血泪。诗风不拘一格,既有杜甫沉郁顿挫之风,又有陶渊明闲适恬淡之味,又有谢灵运幽静秀美之色。语言简洁而生动。

胡文婷[7](2013)在《张远《杜诗会稡》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是继宋代之后第二次杜诗学研究的高潮时期,也是杜诗学研究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着名的杜诗注本,既有全集校勘笺注,也有选本律注,不仅形成评点、编年、集注、分类等各种系统和类型,而且对杜诗的解析、论述也形成各种观点和学派。在当时众多杜诗注本中,张远的《杜诗会稡》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然而,目前杜诗学界对于《杜诗会稡》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只有在郑庆笃等人编着的《杜集书目提要》、周采泉编着的《杜集书目》、张忠纲等人编着的《杜集叙录》、孙微编着的《清代杜诗学文献考》等一些杜诗学目录着作中有着录和简单的提要,因此本论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一步的探究。总的来说,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杜诗会稡》进行研究:一、《杜诗会稡》作者生平考略及成书背景首先考察作者张远的生平及其着述,做到知人论世;其次研究该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地域背景和文学背景,从宏观角度探究该文献产生的客观环境。张远生于明清朝代更替之际,改朝换代的动荡与变革波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致使经济、文化、思想、学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正是这些变化使明末清初的诗人、学者形成了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杜诗情结,清初文人欲借注杜诗以抒发其故国之思。当然也不排除在经历了天崩地裂的改朝换代之后,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在学术上进行的沉痛反思,他们摒弃了明末空疏的学风,倡导一种面向现实、关注现实、希望可以改变现实的学术精神,这种务实的学术态度在杜诗学研究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明末清初的江浙一带杜诗研究更为繁盛,这跟江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远离政治中心,学术氛围相对更为自由是分不开的;最后分析张远着《杜诗会稡》之原由,从微观角度研究该着作产生的主、客观原因。由此得出结论:张远《杜诗会稡》的成书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二、《杜诗会稡》的版本、体例及解析杜诗的方法张远《杜诗会稡》现在存有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刻本、文蔚堂刻本和有文堂刻本,乃是同一个版本系统。在体例上,基本沿袭了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的体例,以编年排列。与清代其他杜诗注本相比,《杜诗会稡》也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大特点是“取兼综诸家之义而成”,故曰“会稡”,书中作者征引文献全面,挖掘史料深入,基本上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处”。同时,继承了明代注解杜诗的特点,对杜诗长篇分段分层,且略述大意于各段之后,最后对全诗稍作总说及简评,使读者一目了然。在有的诗歌的篇尾,偶有张氏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三、《杜诗会稡》与同时代其他杜诗注本的比较在研究《杜诗会稡》自身特点的同时,并将其与同时期的别家杜诗注本进行比较,分析《杜诗会稡》的独特之处。本文将《杜诗会稡》与钱谦益的《钱注杜诗》、朱鹤龄的《杜工部诗集辑注》和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进行了综合比较,阐述他们之间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张远《杜诗会稡》在杜诗学研究中的贡献。四、《杜诗会稡》的价值、不足和影响论述《杜诗会稡》重要的文献学价值和诗歌注释学价值,界定其在杜诗学研究中的地位,揭示其对后代杜诗学研究的影响以及对于今人治学的借鉴意义。同时,简要指出其不足和偏颇之处。

陈潇[8](2010)在《清初遗民诗人徐夜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夜是清初一位比较杰出的遗民作家,众家评其诗“澄思幽穹”、“清真拔俗”。因为身份敏感、晚年困顿,诗稿又两遭水灾,徐夜创作的上千首诗仅有四百多首传世,亦且声名不显。近年来,学界已开始注意对徐夜的研究,但大部分集中在其政治咏怀诗和生平上,在徐夜的交游、山水田园诗、诗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上还存在一些空白。本文重点从内涵和艺术成就两方面考察徐夜的诗歌创作,简略梳理其交游情况以展现徐夜的思想和心态,最后,略论徐夜诗歌的历史地位。全文共分五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了徐夜及其诗歌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体例。第一章纵向考察了徐夜的人生轨迹,考证其生卒年,并梳理他与清初遗民及官绅的交往。明清鼎革的国仇家恨以及外祖父王象春的影响使徐夜选择隐居不仕,与顾炎武等遗民和王士禛等官绅两个不同群体的交游,从正反两方面印证了徐夜不仕新朝的坚定抉择。本章叙述、考证、议论相结合,对徐夜的生平、交游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诗风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第二章对徐夜的诗歌创作进行分类研究,意在展现徐夜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按照诗歌思想主题是否有关政治将徐夜诗歌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政治民生与爱国情怀的诗歌,具体分为刺政诗、抒发亡国之痛的诗和明志诗。这类诗歌是徐夜创作的主体,也最能反映其作为遗民诗人的思想、心态和艺术成就。第二类是反映山水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怀的诗歌,具体又可分为山水诗、田园诗、酬赠应答诗。徐夜的这类诗歌历来为各评论家所称道,大多朴淡自然、清新幽复。第三章深入分析徐夜诗歌的艺术特征。首先,探讨徐夜诗歌的艺术渊源。认为徐夜在追随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基础上向中晚唐学习,具体表现为诗学阮籍之含蓄蕴藉、陶渊明之朴淡自然、杜甫之忧患沉郁、韦应物之清淡幽寂。其次,评述徐夜诗歌风格。详细论证徐夜五七言古诗慷慨激昂、近体律诗沉郁悲壮、五言山水田园诗朴淡幽奥的多样性风格特征及内涵。最后,探讨徐夜诗歌的抒情方式。深入分析直抒胸臆和含蓄曲折两种截然不同的抒情方式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结语略论徐夜诗歌的历史地位。将徐夜放到明末清初诗坛、明末清初山东诗坛、清初遗民诗坛中去,从三个维度论证徐夜诗歌的历史地位。首先,在清初诗坛上,按是否出仕清朝来分,徐夜属于与顾炎武、屈大均等同类的遗民诗人群体;按地域来分,徐夜属于明末清初较有影响力的山东诗人群体。其次,在明末清初的山东诗坛,徐夜的作用是师承外祖王象春,上追复古派之李攀龙,传承魏晋风骨、盛唐气象,在山水田园诗这一派上,又是王象春到王士禛的过渡人物。最后,在遗民诗人群体中,徐夜在山东遗民作家中堪称佼佼者,与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遗民诗人相比也不逊色。徐夜应该算得上清初一位优秀的遗民诗人。

田凯[9](2008)在《从景观建设看清代城市社会的重建与变迁——以成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希望通过挖掘清代成都城市着名景观的重新建设恢复的过程及意义,从一个侧面反映在明末清初城市遭受大劫难后城市如何恢复重建,来考察在明清易代后城市的重建中,国家与地方的关系,地方各阶层如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迅速整合,以及在城市建设中城市传统如何得以延续与生长。

田凯[10](2007)在《传统景观的教化功能:浅析清代成都城市景观重建》文中认为通过对清代成都城市景观的建设与发展的描述,对这一时期城市社会与景观之间的互动做一初步探究,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城市景观发展中所承载的帝国的教化功能,以及这一景观功能的形成及其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二、试析清初诗人的杜诗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清初诗人的杜诗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2)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
    二、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四、时空界定
第一章 明末清初诸城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明末清初时代风云中的诸城
        一、波谲云诡的时代背景
        二、农耕经济下的朴实民风
        三、商品经济浪潮下的文化风尚
    第二节 诸城区域人文传统
        一、悠久深厚的齐鲁文化传统
        二、经师堂奥重地与明清理学
        三、文学底蕴之浓厚
        四、学校和科举之兴盛
    第三节 钟灵毓秀的自然形胜之地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诸城文化的制约与影响
        二、自然地理环境与诸城文学的互动性作用
    第四节 地域文化特征与诸城文人的精神品格
        一、明末清初诸城士人的政治作为
        二、明清易代与诸城文人的价值取向
    第五节 文化思潮与诸城士人的文学观念
        一、明末清初诸城文人对晚明浪漫主义思潮的呼应
        二、明末清初诸城文人对复古派文学的吸收和扬弃
        三、明末清初诸城文人对经世思想的积极回应
第二章 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分体研究
    第一节 明末清初诸城诗歌研究
        一、诗歌创作群体
        二、诗歌题材选择
        三、诸城诗坛与山左诗坛的崛起
    第二节 明末清初诸城散文研究
        一、散文创作类型及成就
        二、诸城散文中所记异事与诸城谈异风气
    第三节 明末清初诸城戏曲研究
        一、诸城地区的戏曲、音乐生态环境
        二、诸城的散曲创作
        三、诸城的传奇创作
    第四节 明末清初诸城小说研究
        一、诸城与《续金瓶梅》
        二、诸城与《金瓶梅》
        三、诸城与《聊斋志异》
    第五节 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发展特点及嬗变规律
第三章 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家族、文人社团以及文人交游
    第一节 明末清初诸城家族与文学
        一、明末清初诸城家族文人群体
        二、明末清初诸城家族对诸城文坛的影响
    第二节 明末清初诸城文人社团
        一、九老会
        二、东武西社
        三、山中社
        四、诸城遗民群体
    第三节 明末清初热闹的诸城文化圈
        一、诸城士人踪迹南北的交游
        二、侨寓文人集汇地
        三、诸城文人交游繁盛原因探析
        四、交游活动背后的诸城士人心态
第四章 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开—邑风雅之始"丁耀亢
        一、动荡不平的人生轨迹与心态变化
        二、丁耀亢的诗歌创作
        三、丁耀亢交游考
        四、丁耀亢与诸城文坛
    第二节 博学鸿儒李澄中
        一、李澄中生平考略
        二、李澄中与山左、京师文学圈
        三、李澄中的赋
        四、以杜甫为宗的诗学观
    第三节 "张氏四逸"之张侗
        一、对《易》学情有独钟
        二、张侗与诸城士人的交游活动
        三、张侗诗歌创作与诗学宗尚
    第四节 狂士邱石常
        一、失意的人生与孤高的气节
        二、与山左士人的交游
        三、诗文内容与诗歌中的"齐气"
        四、《诗说》与邱石常"自成一家"的诗歌创作理论
    第五节 海上诗人刘翼明
        一、生平考略与家学渊源
        二、刘翼明交游活动考论
        三、诗歌创作与艺术
结语
附录一 明末清初诸城文人作品考录表
附录二 郡邑诗歌总集收录明末清初诸城诗人及选诗数量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致谢

(3)傅山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傅山的家世生平述略
    第一节 家世及家学渊源
        一、深厚的家学渊源
        二、严格的家庭教育
    第二节 傅山的生平考述
        一、明末读书养志时期
        二、明清之际的抗清斗争
        三、清初潜心治学时期
    第三节 傅山的文学交游
        一、傅山与顾炎武
        二、傅山与李因笃
        三、傅山与戴廷栻
第二章 傅山的文学思想刍探
    第一节 傅山的诗学思想
        一、重独创,尚率真
        二、倡实学,主性情
        三、重骨气,反奴性
    第二节 傅山的散文理论
        一、“文章生于气节”
        二、“文乃性情之华”
        三、“西北之文”
第三章 傅山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慷慨沉郁、壮怀激烈的遗民心史
        一、深沉蕴藉的故国之思
        二、坚贞不屈的报国之志
    第二节 雄浑劲健、清新明秀的山水纪游诗
        一、山水纪游诗的界定
        二、傅山的山水纪游诗
    第三节 言为心声、托物寓怀的咏物诗
        一、咏物诗的界定及演变
        二、傅山咏物诗的思想内容
        三、傅山咏物诗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辞恳意切、饱含深情的思亲怀友诗
        一、情深意挚的亲情诗
        二、述志抒情的赠答诗
第四章 傅山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晋中地域文化对傅山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傅山诗歌的艺术渊源
        一、诗学杜甫之沉郁忧愤
        二、诗学文翔凤之雄浑奇崛
    第三节 傅山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慷慨苍凉,古奥老拙
        二、萧散自然,清丽恬淡
第五章 傅山散文论略
    第一节 表彰节义、慷慨深沉的传记文
    第二节 情深意挚、质实无华的尺牍文
    第三节 理深味永、自抒胸臆的杂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吴见思的杜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选题的主要内容、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杜诗论文》成书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易代之际的社会文化对杜诗学的影响
        一、“山呼海立”的时代背景引发杜诗学热潮
        二、“经世致用”、“尊经复古”的文化背景对杜诗学的影响
    第二节 清初杜诗学的成就及特点
        一、数量多
        二、质量高
        三、学风正
        四、路子宽
    第三节 江浙地域的杜诗研究团体及其思潮
第二章 《杜诗论文》成书的个人背景
    第一节 吴见思的生平及家世渊源考
        一、吴见思生平
        二、吴见思家世渊源考
    第二节 吴见思的交游考
    第三节 吴见思的着述考
        一、《杜诗论文》
        二、《杜诗论事》
        三、《史记论文》
第三章 吴见思的诗学观和杜诗学思想
第四章 吴见思的杜诗学方法论
    第一节 以文论诗
        一、章法之反覆照应
        二、句法之相合相生
        三、字法之自然而确不可移
    第二节 依文衍义、以杜论杜
    第三节 重艺术分析轻史事考证
第五章 《杜诗论文》与其他注本比较
    第一节 钱谦益《钱注杜诗》“诗史互证”
    第二节 仇兆鳌《杜诗详注》内容详尽、尤重考据
    第三节 与金圣叹《杜诗解》比较
第六章 《杜诗论文》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杜诗论文》的价值
    第二节 《杜诗论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杜诗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杜诗批点概述
    第一节 杜诗批点的肇始与发展
    第二节 杜诗批点的类型与特点
    第三节 杜诗批点的着录与馆藏
第二章 宋元杜诗批点
    第一节 刘辰翁批点杜诗
    第二节 范梈批点杜诗
第三章 明代杜诗批点
    第一节 郑善夫批点杜诗
    第二节 王慎中批点杜诗
    第三节 徐渭批点杜诗
第四章 清代杜诗批点(上)
    第一节 孙承泽批点杜诗
    第二节 徐树丕批点杜诗
    第三节 傅山批点杜诗
第五章 清代杜诗批点(下)
    第一节 邵长蘅批点杜诗
    第二节 方南堂批点杜诗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浙东遗民李邺嗣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李邺嗣的家世生平
    一、 家世
    二、 生平
第二章 李邺嗣的交游
    一、 李邺嗣与遗民群体的交游
    二、 李邺嗣与方外之人的交游
第三章 李邺嗣的诗学思想
    一、 诗史观
    二、 重性情论
    三、 肯定变化
    四、 宗陶宗杜
第四章 李邺嗣诗歌内容
    一、 遗民情怀
    二、 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三、 隐居生活的抒写
    四、 甬东的风土民情
    五、 亲情友情之作
第五章 李邺嗣诗歌艺术特色
    一、 写实与象征的手法
    二、 情真意切
    三、 以沉郁悲慨为主导的风格
    四、 语言简洁、生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张远《杜诗会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杜诗会稡》作者生平考略及成书背景和缘由
    第一节 张远的生平考察
    第二节 《杜诗会稡》成书的背景
        一、 《杜诗会稡》成书的时代背景
        二、 《杜诗会稡》成书的文学和地域背景
    第三节 《杜诗会稡》成书的缘由
第二章 《杜诗会稡》的版本、体例和解析杜诗的方法与特点
    第一节 《杜诗会稡》的版本、体例
        一、 《杜诗会稡》的版本
        二、 《杜诗会稡》的体例
    第二节 《杜诗会稡》的解析方法与特点
        一、 《杜诗会稡》的解析方法
        二、 《杜诗会稡》的特点
第三章 《杜诗会稡》与同时代其他杜诗注本的比较
    第一节 《杜诗会稡》对钱谦益《钱注杜诗》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杜诗会稡》对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的借鉴
    第三节 仇兆鳌《杜诗详注》对《杜诗会稡》的征引
第四章 《杜诗会稡》的价值、不足及影响
    第一节 《杜诗会稡》的价值
        一、 文献学价值
        二、 诗歌注释学价值
    第二节 《杜诗会稡》的不足和影响
        一、 《杜诗会稡》的不足
        二、 《杜诗会稡》的影响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清初遗民诗人徐夜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徐夜的生平思想与交游
    第一节 徐夜的人生轨迹与思想
    第二节 徐夜的生卒年问题探讨
    第三节 徐夜的交游
第二章 徐夜诗歌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政治民生与爱国情怀
    第二节 山水田园与个人情怀
第三章 徐夜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徐夜诗歌的艺术渊源
    第二节 徐夜诗歌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徐夜诗歌的抒情方式
结语徐夜诗歌的历史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从景观建设看清代城市社会的重建与变迁——以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与地方社会:武侯祠的重建
二、城市社会的整合:杜甫草堂的重建
三、重建城市的地域性认同:再创造的新景观望江楼
结语

(10)传统景观的教化功能:浅析清代成都城市景观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景观的政治意义
2 中国传统城市景观的教化功能
3 城市对重建景观的选择
    3.1“崇儒重道”文化政策与孔庙的重建
    3.2 倡导忠义的政治思想与武侯祠、关帝庙的重建
    3.3 休养生息的国策与青羊宫等道观的重建
    3.4 重建社会秩序与杜甫草堂的重建
结语

四、试析清初诗人的杜诗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初诗人法若真及其诗歌研究[D]. 刘诗雅. 青岛大学, 2021
  • [2]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研究[D]. 于海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6)
  • [3]傅山诗文研究[D]. 赵艳艳. 闽南师范大学, 2016(05)
  • [4]吴见思的杜诗学研究[D]. 姚越超. 西南大学, 2015(01)
  • [5]杜诗批点研究[D]. 熊言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6]浙东遗民李邺嗣及其诗歌研究[D]. 孙雪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7]张远《杜诗会稡》研究[D]. 胡文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6)
  • [8]清初遗民诗人徐夜诗歌研究[D]. 陈潇. 山东大学, 2010(09)
  • [9]从景观建设看清代城市社会的重建与变迁——以成都为例[J]. 田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6)
  • [10]传统景观的教化功能:浅析清代成都城市景观重建[J]. 田凯. 华中建筑, 2007(06)

标签:;  ;  ;  ;  ;  

清初诗人杜诗情结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