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刮血原因分析

无偿献血刮血原因分析

一、无偿献血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梁进芳,张华,郭矿玲[1](2021)在《云浮市无偿献血不足量原因分析和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云浮市因无偿献血不足量是造成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和现状,对云浮市无偿献血不足量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对策。方法对2019年云浮市中心血站的献血情况及献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汇总采集信息,分析发生采血不足量的各种原因,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多次献血比初次献血发生献血不足量比例低,男性比女性低,不同献血地点所存在的献血不足量情况也不一样,其中以团体组织外采时存在比例最高,固定采血站点发生比例最低。结论云浮市无偿献血不足量与献血者献血次数、性别、年龄、献血地点等多种因素相关,应当综合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改善,减少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吴岚,张婷,谭咏恩,何彦霖,杨子曜[2](2021)在《血液中心成分血制备报废统计》文中提出目的统计分析血液中心成分血制备过程中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方法对2020年1至4月份血液中心血液成分制备报废有关数据进行搜集,对制备报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血液成分制备报废品种分类当中,在1~4月总计132951份血液成分制备数量中尤以新鲜冰冻血浆报废最多、占0.27%,其次是全血,占0.25%;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脂血原因最高、占35.71%,其次是热合渗漏、占16.67%。结论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因素是受到诸多方面影响的,应强化供血质量管理、提高采血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完善献血前的问询、做好血液检测初筛工作、提高有关工作者技术操作水平等预防工作,减少血液报废情况。

张莺[3](2020)在《2016年—2019年芜湖地区血液报废主要原因分析及对策》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芜湖地区血液报废原因,探讨其主要因素,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使用血站管理软件,回顾性统计2016年—2019年的血液报废数据,分析血液报废主要因素。结果 2016年—2019年的采集制备量分别为:102 760 U、104 071 U、100 320 U和111 764 U;年报废量(率)分别为:4 294.5 U(4.2%)、4 063 U(3.9%)、2 788.5 U(2.8%)和5 080 U(4.5%);报废品种最多的是新鲜冰冻血浆7 571 U;检测因素血液报废量(率)显着高于非检测因素(P<0.05)。其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因素占比最高,40.8%,其次是HBs Ag,12.9%;非检测因素中脂肪血报废占比最高,7.6%。2019年检测因素报废率从2.1%升高到4.0%,主要因为ALT因素的报废率相比于2018年有显着升高(P<0.05)。非检测因素报废率4年内呈现平稳降低趋势。结论芜湖地区降低血液报废率的工作重点应在ALT和脂肪血的初筛控制上,尤其是降低ALT高危人群的招募比例,有助于减少后期检测因素造成的血液报废。

王仲元,杨振宇,付凌梅[4](2020)在《2014年—2018年昆明地区采供血机构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统计和分析血站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统计2014年—2018年我中心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及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分类比较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和报废率,由多到少依次为:脂肪血(90.03%)、采血不足量(2.56%)、颜色异常(1.7%)、凝块(1.26%)、溶血(1.17%)、血袋破损(1.14%)等。全血主要为采血不足量,悬浮红细胞主要为凝块和溶血,血浆类制品和单采血小板主要为脂肪血。结论血站应针对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通过改进,将血液非检测报废率控制在一个较满意的水平,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报废,提高血液利用率。

许少英,杨穗群,徐国胜,刘凯媚,李仲平[5](2020)在《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广州市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避免浪费血液资源。方法通过血站计算机系统收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信息,对于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血液和报废血液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无偿献血采集血液总量为5742 519U,因不合格报废总量为334 872U,报废率为5.83%;所有报废血液中,感染性不合格血液导致的报废占总报废量的48.79%,物理原因导致的报废占50.40%。各类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ALT (36.30%)> HBV (28.50%)>梅毒(12.88%)> HCV(9.71%)> NAT(8.38%)> HIV(4.22%);各类物理原因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脂肪血(86.26%)>血袋破裂和渗漏(5.80%)>其他(4.43%)>纤维蛋白析出(1.23%)>采血量不足(1.01%)>溶血(0.64%)>血凝块(0.44%)。结论 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总体情况较为平稳,总报废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并逐年递减。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可以通过加强采集、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各个环节的管理来实现。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不仅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还能促进血液安全。

王立娟[6](2020)在《血液成分制备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及预防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合格血液报废数据,对其血液不合格报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血站共制备血液90 124 U,不合格报废311 U,其中红细胞报废54 U,血浆255 U,冷沉淀制品2 U;报废原因为脂肪血、颜色异常、渗漏、离心破袋、热合不严及其它,占比分别为59.49%、5.46%、20.58%、7.72%、4.18%、2.57%。结论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包括脂肪血、颜色异常、渗漏、离心破袋、热合不严等,针对其原因采用相应的对策进行预防,对降低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率有重要价值。

彭荣荣[7](2020)在《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政府责任理论、信息社会理论为基础,对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明确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探寻构建和完善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机制的对策措施。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查阅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信息管理书籍等,收集国内外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相关文献、政策报告等资料,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采供血信息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2.专家咨询法选择采供血信息管理和卫生管理领域专家,对访谈提纲设计的合理性提供建议,对后期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进行咨询论证。3.深度访谈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W市4家采供血机构信息科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采供血机构信息安全、权限设置、系统维护、责任主体等相关信息,了解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对后期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提供建议。4.规范分析法对收集到的访谈信息及文献资料,运用多学科理论进行逻辑推理并结合我国国情,寻求完善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机制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结果1.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运行及保障2019年1月W市已建立起覆盖全市的采供血信息系统,该系统由血液调剂、献血者屏蔽、用血费用报销及血液行政综合管理等4个板块组成。目前,各采供血机构内部血液信息系统均已与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联网,各机构两套系统同时运行。(1)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责任主体市级采供血系统信息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是W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承担血液调剂审批等行政综合管理职责;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由血液中心负责。(2)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人员W市16家采供血机构信息管理人员共36人,其中专职人员15人,占41.67%,兼职人员21人,占58.33%。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信息管理人员均有计算机专业学历,而中心血库则均为临床医学毕业。(3)采供血信息系统经费保障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由W市政府全额出资构建,系统运行前3年由软件开发公司免费维修保养;各采供血机构内部血液信息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自付。(4)采供血信息系统设备设施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的机房按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B级机房标准构建,设置在血液中心,面积80㎡左右,机房内配置有温湿度监控、防雷系统、气体消防、精密空调等必需设备;各采供血机构自身机房的建设及设备配置均未达到国家标准。2.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1)采供血信息管理未开通采供血业务管理板块,因此无法实现血液采集、制备、检测、报废、储存、出库等整个业务链的管理;未开通献血者招募板块,也无法实现预约献血、献血记录查询及血液检验结果查询等。(2)信息安全管理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等级达到国家三级;根据人员的不同层级和职能系统设置了不同的权限范围,并对账号和密码进行动态管理,系统里的数据不能进行编辑、删除等操作。(3)系统应急管理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的数据未实行全市统一备份,原始数据依然由各采供血机构保存。尚未形成应急管理体系,如应急管理责任机构、相应的职责权限、各采供血机构如何协作、上报流程、应急流程等均是空白。目前仅由市血液中心信息科人员进行过为数有限的几次模拟断网以及服务器宕机的演练。3.机构间协作与管理(1)采供血机构间的协作W市各采供血机构可以共享献血者信息,只要采血点与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联网,就能在采集血液时及时筛选并屏蔽不适宜献血者,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献血者屏蔽板块主要起黑名单屏蔽作用,但目前各采供血机构对血液检验试剂以及检验结果认定标准及屏蔽时限等缺乏统一的规定。血液调剂板块主要为各采供血机构血液调配提供信息,但现今系统上血液调剂板块尚未投入使用,仍是纸质申请调配,且在实际调配操作中因血液编码信息标准不同,故在调配中必须进行编码转换。(2)采供血机构与医院间的协作主要涉及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中的用血费用报销板块,实现无偿献血者异地报销和统一结算问题,但目前还未实现与医院联网,该板块未投入使用。另外,该系统未开发医院临床输血信息板块,因此采供血机构与医院不能共享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查、输血不良反应和血液库存等信息,同时,血液预订功能不能实现。(3)卫生行政部门对各采供血机构、医院的管理W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可以通过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查询和监控各采供血机构以及医院的血液信息并进行业务审批。研究结论1.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运行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权利及责任规定不明晰;采供血机构信息管理专职人员少,中心血库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血液补偿金取消后,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采供血机构在信息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各采供血机构机房的设施设备未达到国家标准,采供血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2.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未开通采供血业务管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及献血者招募管理功能;血液信息数据未备份,遭遇灾难时数据恢复困难,完善的应急预案未形成,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低。3.采供血机构间协作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血点未全部与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联网,无法筛选不宜献血者;采供血机构间屏蔽标准、血液编码标准不统一;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中血液调剂板块的功能未启动,全市血液调配与联动机制不健全;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缺乏相应功能板块,因此卫生行政部门无法监控和查询采供血机构和医院的全部血液信息。对策建议1.完善W市的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W市各采供血机构取消使用内部血液信息系统,统一使用和完善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该系统由4个板块组成:采供血业务管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行政综合管理、对外公众信息管理。将原献血者屏蔽纳入采供血业务管理板块,用血费用报销纳入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板块,血液调剂纳入行政综合管理板块。2.W市的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运行及保障(1)明确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W市卫健委主导,委托市输血协会管理,并明确规定市输血协会应承担的责任、拥有的相关权利及相应的奖惩措施。(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信息技术人才。(3)信息系统经费保障运行维护费用由W市财政负担。(4)信息系统设备设施机房已按照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B级机房标准建设,后期维护费用由W市财政负担。3.完善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1)采供血业务管理实现采血点与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联网,筛选不宜献血者;W市卫健委为主体,委托W市输血协会统一规定血液检验试剂、献血者屏蔽标准及屏蔽时限;规范血液信息编码标准。(2)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增加血液库存管理、输血信息管理以及预约用血管理功能,同时实现与医院联网。(3)行政综合管理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对采供血机构和医院血液信息的查询和监控,同时完善全市血液调配与联动机制。(4)对外公众信息管理实现献血者招募以及提供预约献血、献血信息查询及血液检验结果查询等功能,并与微信联通。4.完善血液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设计;完善信息系统权限设置;建立灾难备份中心;完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杨柳[8](2020)在《无偿献血前后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及血液检测结果讨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前后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以及导致血液检测不合格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32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献血量,献血前、献血后即刻、献血后20min的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心率等指标。并对血液标本进行各项检测,包括血清ALT、HBsAg、抗HIV、抗HCV、抗TP。结果:(1)献血前、献血后即刻、献血后20min,研究对象3个时间点之间的坐位收缩压分别为(123.1±12.1)mmHg、(116.5±17.0)mmHg、(123.2±9.4)mmHg,坐位舒张压分别为(80.2±8.0)mmHg、(77.1±10.2)mmHg、(79.3±10.3)mmHg,站立位收缩压分别为(123.7±13.4)mmHg、(118.5±12.1)mmHg、(124.1±11.2)mmHg,站立位舒张压分别为(80.2±8.4)mmHg、(77.6±9.7)mmHg、(80.0±7.1)mmHg。研究对象3个时间点之间的坐位收缩压、坐位舒张压、站立位收缩压、站立位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3524、10.7290、11.9548、9.6549,P<0.05),献血后即刻的坐位收缩压、坐位舒张压、站立位收缩压、站立位舒张压显着低于献血前、献血后20min(献血后即刻vs献血前,t=8.1240、5.5678、7.2111、5.0990;献血后即刻vs献血后20min,t=8.1854、4.6904、7.4833、4.8990;P<0.05),献血前与献血后20min之间的坐位收缩压、坐位舒张压、站立位收缩压、站立位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65、2.0340、1.3659、1.4142,P>0.05)。献血后即刻心率与献血前心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献血后即刻心率高于献血前心率(P<0.05),献血后20min心率与献血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献血量与研究对象献血前后坐位收缩压变化值无显着相关性(T=1.5554、1.1771、0.3717、0.4274,P>0.05)。(3)年龄与研究对象献血前后坐位舒张压变化值有显着相关性(T=2.6234,P<0.05),性别、体质指数、献血量与研究对象献血前后坐位舒张压变化值无显着相关性(T=0.2821、0.8619、1.0439,P>0.05)。(4)132例无偿献血者共采集132袋血,其中2例血清ALT不合格,占比1.52%;1例HBsAg阳性,占比0.76%。结论:献血可导致血压一过性降低。当献血者年龄<37岁时,献血前后坐位舒张压的波动幅度更大。ALT不合格是导致血液报废最常见的原因。

杨洁[9](2020)在《信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文中提出背景针对我国输血安全问题,卫生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各项管理准则和服务体系,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献血和输血感染的风险,然而非人为导致的客观因素仍然是威胁血液安全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检测技术和试剂质量不断进步,因病毒“窗口期”所导致的输血传播性疾病风险仍然存在,给受血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加强健康征询工作,排除存在高危因素人群,对提高血液安全和质量尤为重要。信阳市地处河南省最南部,东连安徽省,南通湖北省,为三省通衢,但是目前针对该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不合格率的专项调查较少,亦缺乏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通过检测信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丙肝病毒抗体(HCV-Ab),分析这几项指标的不合格情况,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者、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2018年12月信阳地区共297676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使用速率法检测ALT,ELISA法检测HBs Ag、HIV-Ab、TP-Ab和HCV-Ab,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丙肝病毒的RNA(HCV-RNA)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RNA(HIV-RNA):(1)分析2012年2018年间各年度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总体不合格率,以及ALT、HBs Ag、HIV-Ab、TP-Ab、HCV-Ab和NAT不合格率的变化趋势。(2)比较2012年2015年、2016201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总体不合格率及各指标不合格率的变化趋势;再比较这两个时间段内总体不合格与各指标不合格样本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分布的差异。(3)以人口学特征(血型、性别、民族、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作为自变量,以血液样本总体和各指标是否合格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导致血液样本检测不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年度变化趋势:2012年2018年这个时间段信阳市无偿献血者人次逐年递增,其血液样本总体不合格率和ALT、HBs Ag、TP-Ab、HCV-Ab不合格率均处于逐年递减的趋势(P<0.01),NAT不合格率处于逐年递增的趋势(P<0.01),而HIV-Ab不合格率未发现明显的变化趋势(P>0.05);各检测指标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Bs Ag>ALT>TP-Ab>HCV-Ab>HIV-Ab>NAT。(2)不同时间段变化趋势:20162018年与20122015年比较,血液样本总体不合格率和ALT、HBs Ag、TP-Ab、HCV-Ab不合格率显着下降(P<0.01),而HIV-Ab不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3645岁者出现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大部分职业的不合格概率均处于下降趋势。(3)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HIV-Ab外,ALT、HBs Ag、TP-Ab、HCV-Ab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为2645岁、职业为职员均是ALT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职业为学生则是独立保护因素;年龄≥36年岁是HBs Ag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职业为军人和学生则是独立保护因素;年龄≥36岁是无偿献血者TP-Ab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职业为军人和学生则是独立保护因素;年龄≥36岁、职业为农民是无偿献血者HCV-Ab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36岁是NAT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职业为学生则是独立保护因素;男性、年龄≥36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均是总体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职业为军人和学生则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1)信阳地区无偿献血者人数逐年增多,血液样本不合格率逐年下降,累计不合格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与前几年相比,年纪较大者以及职业为干部、军人、学生、农民的不合格比例有所下降,高学历人员的不合格率一直较低。(2)女性、年龄1825岁、军人和学生以及学历高者可能为无偿献血招募的低危人群,据此建立固定低危无偿献血者队伍可能有利于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和报废率。

林惠燕[10](2020)在《中山地区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措施》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成分制备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原因并对其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阐述。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制备的476 879份成分血液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近三年内本血站在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报废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就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将2016~2018年制备的476 879份成分血液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三年采血量143 848例次,其中主要报废原因包括:脂肪血、破损、不足量、血液凝块、颜色异常、溶血、过期等,2016年的报废率为1.452%,2017年的报废率为1.680%,2018年的报废率为1.760%;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制备血液成分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可能造成血液的报废,而制备过程中也存在献血者自身因素、仪器设备、物理因素、耗材质量等引发血液报废的因素,做好献血前征询、体检,规范采血人员与成分制备人员的操作,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定期维护关键仪器设备,提升相关人员操作技巧,保证冷链运输以及制备,轻拿轻放,降低血液成分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概率。

二、无偿献血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偿献血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云浮市无偿献血不足量原因分析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献血次数与献血不足量的关系
    2.2 献血者的性别与献血不足量的关系
    2.3 献血地点与献血不足量的关系
3 讨论
    3.1 献血反应因素
    3.2 穿刺失败因素
4 采血不足的优化策略
    4.1 增强献血者身体状况检查的强度
    4.2 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
    4.3 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
    4.4 做好医务人员穿刺技术培训
    4.5 促进有效优化献血环境
    4.6 优化流动献血车的设备和环境

(2)血液中心成分血制备报废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指标观察
2 结果
    2.1 血液成分制备报废数量统计
    2.2 血液报废原因的统计记录
3 讨论
    3.1 脂血
    3.2 血袋漏
    3.3 溶血
    3.4 离心破袋
    3.5 其他

(3)2016年—2019年芜湖地区血液报废主要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资料
    1.2 方法
        1.2.1 数据资料来源
        1.2.2 统计方式
        1.2.3 统计量单位
    1.3 血液报废判定标准
        1.3.1 检测原因的血液报废标准:
        1.3.2 非检测原因的血液报废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2014年—2018年昆明地区采供血机构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方法
2结果
    2.1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2.2 血液报废率分析
3 讨论
    3.1 报废原因
        3.1.1 脂肪血产生原因
        3.1.2 血液颜色异常产生原因
        3.1.3 不足量血液产生原因
        3.1.4 凝块血液产生原因
        3.1.5 溶血产生的原因
        3.1.6 血袋破损的原因
    3.2 预防控制措施

(5)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液报废总体情况分析
    2.2 血液报废原因分类
    2.3 感染性不合格血液的报废情况
    2.4 物理原因不合格血液的报废情况
3 讨论

(6)血液成分制备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血站血液成分制备及报废情况
    2.2 血站血液成分制备不合格报废原因统计
3 讨论
    3.1 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3.2 应对措施

(7)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机制研究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研究内容
    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信息管理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1 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2 采供血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3 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现状
    1 信息系统责任主体与资源配备现状
    2 采供血信息管理现状
    3 血液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4 机构间协作及管理现状
第四章 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信息系统责任主体与资源配备中存在的问题
    2 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部分功能缺失
    3 血液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 采供血机构间协作中及卫生行政部门对采供血机构、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构建和完善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
    1 明确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总体目标和责任主体
    2 强化采供血信息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3 完善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
    4 完善血液信息安全管理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 主要的研究结论
    2 本研究的特色之处
    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国内外血液信息管理的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无偿献血前后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及血液检测结果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仪器与试剂
    2.3 方法
        2.3.1 血压测定
        2.3.2 速率法检测血清ALT
        2.3.3 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HBsAg
        2.3.4 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抗HCV
        2.3.5 ELISA法检测血清抗HIV
        2.3.6 ELISA法检测血清抗TP
        2.3.7 实时荧光PCR检测HBV DNA、HCV RNA、HIV RNA
    2.4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献血前后的血压变化规律分析
    3.2 献血前后收缩压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献血前后舒张压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血液不合格原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献血是一种应激反应
    4.2 献血后血压,心率变化规律
    4.3 献血后血压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4 血液检测ALT不合格原因分析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9)信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山地区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
    1.3 材料
    1.4 方法
    1.5 对策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016~2018年成分制备血液报废汇总
    2.2 2016~2018年成分制备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四、无偿献血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云浮市无偿献血不足量原因分析和对策[J]. 梁进芳,张华,郭矿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09)
  • [2]血液中心成分血制备报废统计[J]. 吴岚,张婷,谭咏恩,何彦霖,杨子曜. 智慧健康, 2021(12)
  • [3]2016年—2019年芜湖地区血液报废主要原因分析及对策[J]. 张莺. 基层医学论坛, 2020(34)
  • [4]2014年—2018年昆明地区采供血机构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王仲元,杨振宇,付凌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20(31)
  • [5]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J]. 许少英,杨穗群,徐国胜,刘凯媚,李仲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20)
  • [6]血液成分制备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及预防对策[J]. 王立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16)
  • [7]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研究[D]. 彭荣荣.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8]无偿献血前后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及血液检测结果讨论[D]. 杨柳. 南昌大学, 2020(08)
  • [9]信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D]. 杨洁.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10]中山地区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措施[J]. 林惠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04)

标签:;  ;  ;  ;  

无偿献血刮血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