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巨大间质瘤一例

食管巨大间质瘤一例

一、食管巨大间质瘤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姚幸雨[1](2021)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及3D打印技术在其内镜诊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影响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2)研究3D打印技术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同时通过患者术后返院复查随访资料获得肿瘤结局(结局定义为复发转移);2)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计算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同时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生存分析,并对内镜手术与外科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术后危险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危险因素再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得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手术方式复发率的比较采用校正X2检验;3)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我院行内镜治疗的172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15例直径较大、结构复杂且手术过程困难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进行三维重建并3D打印。把3D打印模型与传统影像学检查相对比,评估3D打印技术在术前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内镜诊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结果:1)153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男性90例(58.82%),女性63例(41.18%);G1期114例(74.51%),G2期25例(16.34%),G3期14例(9.15%),接受内镜手术112例(73.20%),外科手术41例(26.80%),5年内复发转移人数26人(16.99%)。手术部位在十二指肠、食管、胃和直肠的5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31%、3.92%、3.27%和8.50%。采用内镜手术和外科手术的患者5年内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92%和13.0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肿瘤部位、不同肿瘤直径、不同病理分级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肿瘤复发转移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和切缘见肿瘤组织是影响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肿瘤直径越大、病理分级越高,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越高。G1、G2期直径不超过2cm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不同手术的复发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172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中,间质瘤42例(24.42%)、平滑肌瘤105例(61.05%)、神经内分泌瘤7例(4.07%)、脂肪瘤8例(4.65%)、异位胰腺10例(5.81%)。患者年龄50.44±10.01岁,最小17岁,最大76岁;肿瘤直径1.48±1.05cm,最小直径0.3cm,最大直径6.5cm。男性89例(51.74%),女性83例(48.26%);小于55岁113例(65.70%);大于等于55岁59例(34.30%);食管76例(44.19%)、胃90例(52.33%)、十二指肠6例(3.49%);肿瘤直径小于1cm 55例(31.98%)、直径1cm-2cm之间89例(51.74%)、大于2cm 28例(16.28%);EMR切除45例(26.16%)、ESD切除92例(53.49%)、EFTR切除2例(1.16%)、STER切除31例(18.02%)、双镜联合手术切除2例(1.16%);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穿孔4人(2.33%),术中大出血或术后迟发性出血3人(1.74%),术中出现气腹1人(0.58%);3)15例完成3D打印的模型清晰地显示了肿瘤的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器官、大血管等结构的毗邻关系。通过3D建模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空间角度从不同方位对肿瘤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从而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将模型与所切除肿瘤进行对比,3D打印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发生位置、形状、大小、生长方向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解剖学关系。结论:1)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直径、病理分级和切缘见肿瘤组织是影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越大、病理分级越高,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越高。G1、G2期直径不超过2cm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内镜下切除经济安全有效。2)3D打印模型的清晰度远远高于CT、EUS等二维图像,同时它使肿瘤结构变得具象化,可以让医生从不同角度对肿瘤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与判定,能够帮助医生在术前充分了解患者肿瘤情况,避免以往传统手术的相对盲目性,给予患者制定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马海蓉[2](2020)在《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病理特点及内镜下治疗的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到2019年7月于中日联谊医院内镜中心行经胃镜、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确诊起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且行内镜下切除的10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病理及治疗方案。结果:共有101例病例,食管14例次,4例腔内生长的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10例呈腔内或腔内外混合生长的病变采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submucosal tunneling endscopic resection),术后病理平滑肌瘤占100%(14/14);贲门14例次,4例腔内生长的病变采用ESE、10例呈腔内或腔内外混合生长的病变采用STER,术后病理平滑肌瘤占85.7%(12/14),间质瘤占14.3%(2/14);胃73例次,49例呈腔内生长、混合生长的病变采用ESE,24例呈腔外生长的病变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术后病理平滑肌瘤占37.0%(27/73),间质瘤占58.9%(43/73),神经鞘瘤占4.1%(3/73)。除1例胃底间质瘤在行ESE治疗术中发现位置过深,与浆膜层分界不清,转入外科手术治疗,其他病例均成功切除。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内镜下能完全切除4cm以下的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并发症少,无复发,患者生活质量高,值得推荐。食管、贲门固有肌层肿瘤以平滑肌瘤为主,首选STER术治疗,位于固有肌浅层、以腔内生长为主的病变可采用ESE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以间质瘤多见,病变呈凸向腔内或混合生长,建议行ESE治疗;若病变呈腔外生长则行EFTR治疗。

董雨桐[3](2020)在《超声内镜和MSCT在食管黏膜下病变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食管黏膜下病变的内镜手术术前评估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分析超声内镜和MSCT两种检查方法在食管黏膜下病变的影像表现,结合手术及病理信息,旨在探究两种影像方法在食管黏膜下病变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对食管粘膜下肿物术前评估的诊断水平,为临床医师能够准确的手术提供更详细的检查方案,使得治疗方案及术中具体处理进一步合理化、高效化。材料与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内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食管黏膜下病变患者58例,术前经超声内镜和MSCT影像检查,采取双盲法各自分析判断肿物的起源层次、性质、边界、横断最大径线、纵向最大径线、体积等信息,以术后判断和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诊断率、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等,分析两种检查对SMTs术前诊断的优势和局限性。结果:1、共58例患者,60处病灶列入实验,男性患者36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最大值69岁,最小值30岁,平均年龄51.68岁。以中老年(40-64)居多,共47人,占总病例数的81.0%。2、在食管粘膜下肿物中,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在58例病理结果中共有平滑肌瘤48例,占总数82.8%。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中老年(40-64)患者39人。其他颗粒细胞瘤2例(3.4%),淋巴管瘤1例(1.7%),弹性纤维瘤1例(1.7%),间质瘤1例(1.7),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1.7%),梭形细胞瘤2例(3.4%),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7%),鳞状上皮增生、粘膜下水肿1例(1.7%)。3、58例肿物术后起源层次与超声术前评价相符;起源层次位于黏膜肌层有23例,占总数的39.7%;起源于粘膜下层有7例,占总数12.1%;起源于固有肌层26例,占总数44.8%;粘膜下固有肌层分界欠清1例,占1.7%;粘膜下层及粘膜肌,占1.7%。4、58例患者,术前超声内镜发现60处病灶,术后确诊为62处肿物,病灶发现率为96.8%。58名患者中,有55例在术前行MSCT检查,其中影像科医师仅在图像中发现了33个病灶,其余22例未发现粘膜下肿物,病灶发现率为60%。行卡方检验,得出x2=3.272,P>0.05,即超声内镜和MSCT对肿物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5例同时接受食道超声、MSCT检查的病例中,将瘤体的横断最大径线按四分法将其大小分成4个部分:最长径<5mm、最长径在5-8mm之间、最长径在8-13.9mm之间、最长径>13.9mm。其中最长径小于5mm的肿物有14例,其中CT发现4(28.6%)例;最长径在5-8mm之间的肿物14例,CT发现6例(42.9);最长径在8-13.9mm之间的肿物14例,其中CT发现11例(78.6%);最长径>13.9mm的肿物13例,其中CT发现12例(92.3%)。行卡方检验,得出c2=15.142,P<0.05,即MSCT对不同大小的肿物检出有统计学意义。6、55例接受MSCT检查的患者中,共15例位于食管上段,其中CT发现7(46.7%)例;共21例位于粘膜中段,CT发现14例(66.7%);共19例位于食管下段,其中CT发现12例(63.2%);行卡方检验,得出x2=1.579,P>0.05,即MSCT对食管各个段的肿物诊断无统计学意义。7、48例病理确诊为平滑肌瘤,其中与超声内镜相符的例数有44个(91.7%),不符合例数4个(8.3%)。10例其他病理类型的病灶中,与超声内镜判断相符的只有1例(10.0%),不符合例数9个(90.0%),行卡方检验,得出c2=24.443,P<0.001,即超声内镜对病理类型为平滑肌瘤的肿物诊断有统计学意义。MSCT对平滑肌的诊断率为85.7%,略低于EUS。8、33例两种方法共同检出的病例,超声内镜和MSCT测量出的横断最大径线有较小差异,总体来看,两者测量值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分析后,t=0.949,P=0.345。所以认为两种检查对肿物大小测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通过MSCT三维后处理肿瘤分割对33例病例进行了病变体积的测量,将横断长径与纵向长径进行对比发现:7例病灶的横断长径>纵向长径,余26例病灶的横断长径<纵向长径。将研究对象的病变体积与横断长径、纵向长径的水平进行了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变体积与横断长径和纵向长径都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比较病变体积与横断长径和纵向长径的r及95%CI,结果显示,病变体积与纵向长径之间的相关性强于横断长径。10、共有48例平滑肌瘤,占病理总数82.6%。超声内镜、MSCT对于平滑肌瘤的诊断可信度均较高。超声内镜示48例平滑肌瘤均表现为低回声,40例回声均匀;其中46例显示边界清晰,20例源于黏膜肌层、4例起源于粘膜下层、2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48例平滑肌瘤中被MSCT所观察到的有28例,其中23例密度均匀,3例钙化、1例低密度、1例稍高密度;19例边界清晰,9例边界不清;28例病灶全部为等到轻度强化;生长方式有10例腔内生长、11例腔外生长、5例内外双侧生长、管壁局部增厚1例。结论:(1)超声内镜对于食道粘膜下肿物的发现率、诊断以及肿物起源层次的判断明显优于MSCT。(2)MSCT对肿瘤的发现率受病灶最大径线影响,当病灶最长径大于13.9mm时,MSCT和超声内镜发现率接近。病灶最长径小于13.9mm时,MSCT的肿瘤发现率明显不及超声内镜。(3)MSCT可以获得肿瘤三维径线及体积数值,并可提供三维可视化图像,获得肿瘤及毗邻关系的全面信息,优于食道超声仅能提供二维信息。(4)MSCT和EUS联合检查对于SMTs术前诊断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可明显提高手术效率,降低ESD、STER术后的并发症。

李子禹,李双喜,季加孚[4](2018)在《胃肠间质瘤术前靶向药物治疗与手术时机选择》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的进展,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以手术切除为主的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模式。对于局部进展期或晚期GIST,术前治疗的应用可能提高手术切除率,保存器官功能,降低复发率,甚至带来生存获益。然而GIST的术前治疗仍缺乏大样本的前瞻随机研究数据。各研究在病人入排标准、药物剂量、时间、评效及辅助治疗方面差异较大。关于GIST术前治疗的持续时间及手术时机仍存在广泛争议。

李国仁,戴建华[5](2017)在《食管间质瘤的特征与外科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食管间质瘤(esophageal stromal tumor,EST)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一部分,但存在一定差异,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食管间质瘤外科治疗的相关报道,对其发病现状、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讨论,以期引起关注,供进一步参考。

李国仁,戴建华[6](2017)在《我国原发性食管胃肠间质瘤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食管胃肠间质瘤(GIST)是具有不同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少见独立疾病。本文检索和复习相关报道,对我国食管GIST的发病趋势、特征、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资料显示,食管GIST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内镜和CT检查是发现和提示食管GIST的主要诊断方法和有效检查手段;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确诊的证据;风险度分级是选择手术方法和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其中<3 cm、极低和低危风险患者可选择内镜切除,3~5 cm大多行肿瘤切除,胸腔镜有作为手术首选的趋势;>5 cm、中、高危风险患者宜行食管部分切除术。手术结合靶向治疗和新辅助治疗是主要治疗模式和研究方向。

李国仁,戴建华[7](2017)在《食管(胃肠)间质瘤的争议与共识》文中研究指明食管间质瘤是胃肠间质瘤的一部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历经30年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和共识,但对其确切定义、组织来源、生物学行为、良恶性判断,以及诊断治疗等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通过文献检索和资料分析,探讨了食管(胃肠)间质瘤的争议与共识。

陈明锴,刘云燕,丁百静,李生,戴敏,何千榆[8](2014)在《超声内镜在消化系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误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消化系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误判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5/2013-11经EUS发现202例消化系隆起性病变,通过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EUS的诊断价值及误判的原因.结果:EUS诊断间质瘤44例、平滑肌瘤47例、外压23例、息肉28例、脂肪瘤11例、异位胰腺9例、炎性改变17例、囊肿19例,静脉瘤4例;其中127例送病理,118例符合超声内镜诊断,误诊9例(2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异位胰腺和1例胃平滑肌瘤伴脂肪瘤均误诊为间质瘤;1例胃血管球瘤,1例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和1例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均误诊为平滑肌瘤;1例十二指肠异位胰腺误诊为平滑肌瘤或神经内分泌瘤),符合率为92.9%.结论:应用超声内镜检查对于判断消化系隆起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一些少见、不典型疾病的诊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艾力·赛丁[9](2013)在《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组化特点、生物学表现及预后相关因素。(2)研究DOG1在胃间质瘤中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CD34等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3)通过DOG1、CD117、CD34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恶性潜能分级的对比研究,分析以上指标在两种民族间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70例胃间质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电话和信件随访。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生物学特性、诊治、以及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破裂、核分裂像、手术方式、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标志、恶性潜能分级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2)使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73例经手术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检测DOG1的表达,分析DOG1在GIST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3)选择经手术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资料完整的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病例共62例,经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DOG1,并通过比较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中的表达、恶性潜能分级等生物学特征分析等对比研究,分析GST的民族差异,分析比较两各民族的生存率和预后。结果:(1)在70例GST中CD117、CD34、SMA、S-100和Ki-67阳性比例各自是94.3%(66/70)、91.4%(64/70)、38.6%(27/70)、24.3%(17/70)、84.3%(59/70);以上免疫组化指标在GST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原发部位、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及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2)CD117、CD34、SMA、S-100和Ki-67对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CD117检测是诊断GST的常规检查,但以上指标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3)GST患者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肿瘤原发部位等因素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肿瘤大小、核分裂像计数和恶性潜能分级与预后相关,其中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计数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在73例GIST中DOG1阳性率为91.78%(67/73),而在26例非GIST中阳性率为11.5%(3/26)。因此在GIST的诊断方面,特别是针对CD117阴性的GIST中,DOG1能够起很好的补充效益,能够提高GIST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诊断GIST的常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5)DOG1在GIST中的表达与GIST的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6) DOG1在GIST中的表达与GIST的预后无相关(P>0.05), DOG1不能作为评价GIST预后的指标。(7)GST中汉族和维吾尔族在性别方面有差异(P<0.05),GST在维吾尔族男性中比汉族男性多见。(8) DOG1、CD117、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分别为91.67%(44/48)、93.75%(45/48)、91.67%(44/48)和92.86%(13/14)、92.86%(13/14)、92.86%(13/14),在两个民族之间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9)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与预后相关(P<0.05),但对两个民族间生存率的影响作用无区别。结论:(1)GST患者男女比例1.06:1,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69岁居多,中位年龄59.1岁。临床表现以腹胀不适为主,其次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临床特异性不明显。(2)GST发病部位常见于胃体,其次是贲门和胃窦。GST以超声内镜检查率最高,免疫组化检查,特别是CD117检测是诊断GST的常规检查。免疫组化检测SMA和S-100蛋白有利于GIST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3)DOG1在GIST诊断方面,具有CD117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尤其对于CD117阴性的GIST,DOG1可发挥良好的互补作用,减少GIST的漏诊率,可推广应用DOG1在GIST诊断过程中的免疫组化检测。联合CD117和CD34在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其诊断准确率。(4)DOG1不能作为划分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在划分肿瘤恶性程度方面,需要结合肿瘤实体大小、细胞分裂像等因素。(5)在临床上,运用NIH恶性潜能分级方法来判断GST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是合理、科学、简单、可行的方法。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因素。(6)GST的预后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首发症状和DOG1、CD117、CD34、SMA S-100、Ki67的表达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7)手术是原发GST的首选治疗,首次手术力争根治性切除肿瘤是GST手术治疗的关键。(8)GST在维吾尔族男性中比汉族男性多见。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与预后相关,但对两个民族间生存率的影响作用无差异。(9)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同时与两个民族的预后无相关性。

郭亚鹏,邝世晏,曾新艳,李轶君,康强,刘黄华[10](2011)在《食管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食管间质瘤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1例及国内1994年-2010年报道的23例食管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共24例,男14例,女10例;12-74岁,平均50.30岁;以食管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恶性间质瘤16例,良性间质瘤7例,交界性1例;手术切除21例。平均随访14个月,死亡1例,无复发。结论:食管间质瘤较少见,确诊依赖病理免疫组化,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二、食管巨大间质瘤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巨大间质瘤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及3D打印技术在其内镜诊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3D打印技术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中的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 综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治现状和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病理特点及内镜下治疗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诊断
    2.2 内镜下治疗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治疗方法
        3.2.1 器械
        3.2.2 手术方法
        3.2.3 术后处理
    3.3 术后病理学评价
    3.4 术后随访
    3.5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手术结果
    4.2 并发症及处理
    4.3 术后病理
    4.4 不同位置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分布特征
    4.5 不同大小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分布特征
    4.6 不同年龄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分布特征
    4.7 术后随访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不同部位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分布特点
    5.2 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病理相关因素
    5.3 不同部位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治疗方案选择选择
第6章 结论
第7章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超声内镜和MSCT在食管黏膜下病变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SMTs的治疗
        2.1.1 经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2.1.2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demucosatio,ESD)
        2.1.3 粘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 endoscopicresection,STER)
    2.2 SMTs检查方法
        2.2.1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
        2.2.2 CT 在食管黏膜下病变的应用价值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3 应用设备、扫描序列和参数
        3.3.1 超声内镜的应用
        3.3.2 MSCT检查设备及方法
    3.4 测量方法
    3.5 统计学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基本信息
    4.2 术后病理类型
    4.3 肿物术后证实起源层次
    4.4 超声内镜与MSCT对食道粘膜下肿瘤的发现率
    4.5 MSCT对食道病变不同径线肿物的发现率的比较
    4.6 MSCT对不同分段食道肿物的发现率的比较
    4.7 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
    4.8 超声内镜与MSCT测量肿物横断最大径线
    4.9 MSCT肿瘤分割体积测量与肿瘤最大径线的分析
    4.10 平滑肌瘤两种检查的影像学特点
第5章 讨论
    5.1 食管SMTs的一般临床特点
    5.2 超声内镜诊断食管SMTs的应用价值
    5.3 MSCT诊断食管SMTs的应用价值
    5.4 EUS联合MSCT进行术前诊断的优越性
    5.5 MSCT三维重建肿瘤分割可视化技术初探
    5.6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胃肠间质瘤术前靶向药物治疗与手术时机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治疗的概念
2 术前治疗的适应证
3 局部进展期GIST的术前治疗
4 晚期GIST的转化治疗
5 其他药物的术前治疗
6 GIST术前治疗时间及手术时机选择
7 GIST术前治疗的疗效评估

(5)食管间质瘤的特征与外科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EST发病现状
    1.1文献检索与资料收集
2 文献分析结果
3 EST的发病现状
4 EST的临床特点
5 EST的影像学及内窥镜检查的特征
6 EST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7 EST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8 EST的诊断、良恶性判断和分期
9 EST的治疗现状和趋势
1 0 小结

(7)食管(胃肠)间质瘤的争议与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胃肠 (食管) 间质瘤的命名及定义
二、食管 (胃肠) 间质瘤的组织来源和发生机制
三、食管 (胃肠) 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良恶性
四、食管 (胃肠) 间质瘤的流行病学及发生率
五、食管 (胃肠) 间质瘤的诊断和分期
六、食管 (胃肠) 间质瘤的治疗趋势
七、食管 (胃肠) 间质瘤的随访原则

(8)超声内镜在消化系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误诊(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背景资料
同行评议者
研发前沿
相关报道
创新盘点
应用要点
同行评价

(9)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胃间质瘤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统计资料
        2.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2.3 治疗
        2.4 病理组织学形态
        2.5 免疫组织化学
        2.6 生存分析
    3 讨论
        3.1 胃间质瘤的定义
        3.2 胃间质瘤的流行病学现状
        3.3 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
        3.4 辅助检查
        3.5 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
        3.6 GST的治疗
        3.7 预后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材料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组织学形态
        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2.3 生存及预后分析
    3 讨论
        3.1 DOG1的介绍
        3.2 DOG1与GIST的免疫组化特点
        3.3 DOG1在其他肿瘤中的研究情况
        3.4 GIST的诊断步骤
        3.5 基因学研究及诊断
        3.6 DOG1与GIST预后
    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胃间质瘤CD117、CD34、DOG1表达及恶性潜能对比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一般资料
        1.3 实验材料
        1.4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临床表现及特征
        2.2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组织病理特点
        2.3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免疫组化特点
    3 讨论
        3.1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临床病例特点比较
        3.2 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
        3.3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预后分析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食管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食管巨大间质瘤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及3D打印技术在其内镜诊治中的应用[D]. 姚幸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病理特点及内镜下治疗的分析[D]. 马海蓉. 吉林大学, 2020(08)
  • [3]超声内镜和MSCT在食管黏膜下病变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D]. 董雨桐. 吉林大学, 2020(08)
  • [4]胃肠间质瘤术前靶向药物治疗与手术时机选择[J]. 李子禹,李双喜,季加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8(05)
  • [5]食管间质瘤的特征与外科治疗现状[J]. 李国仁,戴建华. 中国肿瘤临床, 2017(19)
  • [6]我国原发性食管胃肠间质瘤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李国仁,戴建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09)
  • [7]食管(胃肠)间质瘤的争议与共识[J]. 李国仁,戴建华.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02)
  • [8]超声内镜在消化系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误诊[J]. 陈明锴,刘云燕,丁百静,李生,戴敏,何千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11)
  • [9]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D]. 艾力·赛丁.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10]食管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J]. 郭亚鹏,邝世晏,曾新艳,李轶君,康强,刘黄华. 现代肿瘤医学, 2011(12)

标签:;  ;  ;  ;  ;  

食管巨大间质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