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一例

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一例

一、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苏学刚,王旭,冷非,李莉,白大勇[1](2019)在《18例儿童结节性硬化症的眼部表现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的眼部表现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8例儿童TSC患者。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眼底照相、红外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TSC1/TSC2基因检测资料。主要指标外眼、眼前节、眼底影像所见。结果 TSC患者年龄(7.12±3.33)岁。其中5例(27.8%)眼睑纤维瘤,2例(11.1%)眼睑皮肤脱色素斑,2例(11.1%)白色不规则虹膜结节,1例(5.6%)虹膜白色沉积物。11例患者(22眼)OCT发现39个视网膜错构瘤,红外眼底照相发现28个,彩色眼底照相发现13个。11例患者中存在TSC2基因突变9例,其中2例为新发现的突变。结论 TSC患儿除了眼睑及虹膜受累外,视网膜错构瘤更多见。OCT较眼底照相对早期视网膜错构瘤的检出率更高。

李蕙,杨丽珠,邹绚,孙子系,睢瑞芳[2](2018)在《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总结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CAR)患者眼部临床特征。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10例CA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详细眼部检查,包括症状的记录、间接检眼镜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fERG)、视野及自发荧光(AF)检查。结果10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为癌症/肿瘤,其中胸腺瘤3例、肺癌3例及甲状腺癌、上颌窦肿瘤、鼻咽癌和直肠癌各1例。患者表现为双眼急性或亚急性进行性视力下降,3例伴夜盲。最佳矫正视力(BCVA)<0. 1者3眼,BCVA≥0. 1~<0.5者7眼,≥0.5者10眼。OCT检查提示,6例患者黄斑区正常,但周边椭圆体带消失,RPE层变薄;4例患者黄斑区全层变薄。8例患者ffERG显示所有反应波形均中度到重度降低,峰时延长,2例表现为负波型。视野特征为环形或弓形缺损。眼底AF表现为仅中周部点状低、高荧光或黄斑区不规则低荧光区合并中周部散在低荧光。结论 CAR可呈现多种临床和眼底表现。视力下降伴或不伴夜盲、视野缺损及ffERG异常是CAR的共同特征。

王文吉[3](2018)在《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文中提出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是少见的良性视网膜肿瘤。好发于儿童,单眼患病。表现为后极眼底单个灰黑色扁平隆起的病变,伴紊乱增生及受牵拉的血管及视网膜前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示病变视网膜增厚,结构紊乱,呈高反射,其后则为低反射影,几乎都伴视网膜前膜。临床上需与黄斑前膜、犬弓蛔虫病、永存胚胎性血管等疾病相鉴别。年幼儿童给予遮盖治疗防止弱视。该类患者应定期观察,如出现视力持续下降,见前膜收缩及血管渗漏加重,并经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证实,且前膜与视网膜间存在间隙的可考虑玻璃体手术。

白大勇,赵军阳,李莉,高军,王旭[4](2018)在《中国结节性硬化症儿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文中提出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可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和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回顾分析20例TSC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 20例结节性硬化症(TSC)患儿的发病平均年龄7.00±5.30岁, 14例患儿检测了TSC1及TSC2基因.皮肤损害(80%)、癫痫发作(75%)是最常见临床首发症状. 14例(70%)检出视网膜错构瘤, 2例在外院行眼球摘除术. 18例患儿头颅MRI示室管膜下结节, 16例可见皮质结节.非肾性错构瘤5例,多发性肾囊肿5例,心脏横纹肌瘤5例. 14例患儿检测了TSC1及TSC2基因,发现11例为TSC2型突变, 2例为TSC1型突变, 1例TSC1和TSC2基因均未发现可疑致病突变, 8例基因突变未见文献报道.TSC2临床表现较TSC1更重.本研究发现的基因突变与国外报道有所不同.对TSC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分析,有利于临床工作中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费菲[5](2018)在《眼底病如何实现精准医疗? 知名眼科大咖聚首探索》文中提出黄斑病变手术迈向精准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前任眼科主任董方田黄斑手术的精准治疗主要有几个方面: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下膜。黄斑前膜精准手术治疗主要是玻璃体次全切除和用视网膜镊剥除黄斑前膜,也可以采用玻璃体次全切除和非视网膜镊剥膜,采取其他手术方式比如用负压吸取前膜,术中少用器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因为器械反复进入会增加眼内感染的几率。另外,采用非玻璃体切割术剥离黄斑前膜也是眼科手术的优化和一大进展。非玻璃体切除剥

丁衍[6](2017)在《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的影像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CHRPE)患者的眼底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照相检查,研究CHRPE的特征性改变。以期通过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由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至我科会诊的患者66例132眼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眼底照相观察CHRPE的大小、分布位置;通过FFA研究CHRPE的血管情况;通过OCT观察比较病灶处和邻近正常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厚度以及病灶处和邻近正常视网膜厚度比较从而获得CHRPE的特征性改变。【结果】眼底照相发现CHRPE直径中位数为4.5 mm。有52只眼可见腔隙(43%)。腔隙占整个病变的百分比中位数是5%。3年以上随访眼底照相患者病损增大从46%增加到83%。病变扩大率的中位数为每个月10μm。FFA检查73.8%CHRPE病损接近视网膜血管。共同的FFA特点在所有病变都呈现为色素沉着区域低荧光,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区呈现高荧光。毛细血管网的缺失和大量减少出现在46.2%的病灶,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在3.1%病灶发现,6.2%的病灶发现视网膜脉络膜吻合。其中穿过病灶的视网膜血管部分阻塞占7.7%。能明显观察到脉络膜毛细血管的病灶占4.6%,脱色素的条纹边缘晕环中发现20%脉络膜毛细血管。OCT观察到所有患者中CHRPE上的视网膜厚度变薄,感光细胞层明显减弱。病灶处视网膜是相邻正常视网膜厚度的68%。CHRPE上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平均厚度高于周围正常RPE的52%。有色素沉着的52例CHRPE均在脉络膜层中引起光学遮蔽。无色素沉着的14例患者没有引起光学遮蔽。【结论】CHRPE直径随时间而持续增大,与之最紧密相关的因素是病变中腔隙的大小和数量。FFA可观察到眼底镜检查看不到的微小CHRPE病灶。OCT发现CHRPE病灶区视网膜变薄和光感受器的丢失。眼科CHRPE相关检查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杨波[7](2016)在《梅毒葡萄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由于梅毒发病率显着上升,梅毒眼部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梅毒最常见的眼部表现是葡萄膜炎,炎症可以是单侧或双侧,肉芽肿性或非肉芽肿性。可以累及眼部各个组织。梅毒葡萄膜炎可以严重损害视力,临床上可以有多种表现类型,文献关于梅毒葡萄膜炎有一些相关报道,但多数为个案报道,或少数病例的观察,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就诊于我科的梅毒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梅毒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对于认识,了解,掌握梅毒葡萄膜炎的特征,尽早明确诊断,给予准确及时的治疗,尽快恢复患者视力有重要意义。目的:总结在我院眼底内科就诊的梅毒葡萄膜炎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梅毒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眼底内科就诊的158例245眼梅毒葡萄膜炎病例。对这些病例在发病时间,血清学结果,及初诊视力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这些病例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梅毒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通过对梅毒葡萄膜炎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与视力恢复相关的因素。并对特殊类型的梅毒葡萄膜炎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本组245眼梅毒葡萄膜炎眼底表现呈多样性,96.3%累及黄斑区,结合影像检查可分为六种类型,对驱梅治疗有效。(2)本组梅毒葡萄膜炎185眼伴视网膜血管炎,181眼仅累及静脉,4眼动静脉均受累,因此梅毒葡萄膜炎伴视网膜血管炎主要累及静脉。(3)106眼梅毒葡萄膜炎初诊时OCT表现多样,主要损害光感受器EZ带,OS带及In Z带,伴RPE层的变化。可以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神经上皮脱离,RPE脱离及黄斑前膜。对复诊的梅毒葡萄膜炎进行分析发现视力恢复与EZ带的恢复密切相关。(4)对梅毒葡萄膜炎的初诊视力与发病时间及RPR滴度值进行分组,并就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有明显趋势上的相关性。(5)173眼ASPPC有特征性改变。眼底:75眼ASPPC表现为视网膜下边界清楚淡黄色病灶,伴或不伴在病灶边缘浓厚的视网膜下物质沉积,可伴视网膜出血,这种表现代表了急性期的损害,且视力损害较重。98眼ASPPC表现为边界不清,点状的淡黄色色素异常病灶,代表了病灶消退或损害相对较轻。FFA有特征性表现,伴血管炎的特征性改变是静脉受累,仅位于后极部,位于后极部及某象限以及位于不同象限呈跳跃式不连续分布,这三种表现占79.7%为ASPPC伴视网膜血管炎的特征性表现。不伴血管炎的情况特征性表现是透见荧光,静脉期荧光素渗漏,晚期染色。ICGA有特征性表现,早期即可见片状低荧光53眼或低荧光不显着26眼,中期均为持续低荧光,晚期显示了整个病灶范围内弥漫的显着的低荧光。FAF:ASPPC病例表现为高自发荧光120眼,占90.9%,高低相间自发荧光12眼,占9.1%,以高自发荧光表现为主。急性期视网膜下淡黄色病灶在驱梅治疗后消退较快。视力预后较好。(6)4眼梅毒视网膜炎视网膜表面沉积物有特征性表现,眼底呈现灰白色病灶区,动静脉均受累,可伴小片状出血,及视网膜表面点片状灰白色物质沉积。影像检查提示3眼视网膜内外层均受累,3眼驱梅治疗后视力恢复较差。(7)12眼梅毒葡萄膜炎病史在2个月以上,眼底污秽,FFA表现了类似视网膜色素变性造影特征,这种表现提示应排除是否是梅毒感染。(8)本组3例特殊情况,即在明确诊断前给予激素治疗,好转后出现病情加重,因此对葡萄膜炎患者需在排除梅毒感染的情况下进行激素治疗。结论:(1)梅毒葡萄膜炎可以有多种临床表现,且对驱梅治疗有效。梅毒葡萄膜炎伴视网膜血管炎的主要累及静脉。梅毒葡萄膜炎的视力恢复与EZ带的恢复密切相关。(2)ASPPC有特征性改变:1眼底表现:视网膜下片状边界清楚淡黄色病灶,伴或不伴在病灶边缘浓厚的视网膜下物质沉积,可伴视网膜出血,为急性期表现,视力损害重。视网膜点状的边界不清淡黄色色素异常病灶,代表了损害相对较轻或病灶消退,视力相对较好。2FFA有特征性表现,不伴视网膜血管炎表现为早期透见荧光,静脉期荧光素渗漏,晚期高荧光染色。伴视网膜血管炎根据部位分:a.仅位于后极部。b.位于后极部及某象限。c.位于不同象限呈跳跃式不连续分布。这三种为ASPPC伴视网膜血管炎特征性表现。3ICGA有特征性表现,早期即可见片状低荧光或低荧光不显着,中期均为持续低荧光,晚期显示了整个病灶范围内弥漫的显着的低荧光。4ASPPC的FAF表现高自发荧光为主。5ASPPC急性期视网膜下淡黄色病灶在驱梅治疗后消退较快。损害是暂时的,结构是可逆的。视力预后较好。(3)梅毒视网膜炎视网膜表面沉积物视力损害严重,有特征性眼底改变,视网膜呈现灰白色病灶区,动静脉均受累,可伴小片状出血,及视网膜表面点片状灰白色物质沉积。眼底损害较严重,视网膜内外层均受累。驱梅治疗后视力预后差。(4)FFA表现为假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提示应排除梅毒感染。

张鹏,惠延年,王雨生[8](2014)在《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combined hamartoma of the retina an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RRPE)是一种少见的眼部良性肿瘤,可累及视盘、黄斑或周边视网膜,常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瘤体位于视网膜,隆起,有不同程度的色素增生、血管迂曲及视网膜前膜形成。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CHRRPE主要由杂乱的胶质、视网膜血管及增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构成。相干光断层扫描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并可指导治疗。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前膜剥除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眼的视网膜结构,稳定或提高视力。

魏秋彩,李晓华,郝远瑞[9](2013)在《儿童眼部肿瘤213例的病理学分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眼部肿瘤的病理分类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病理室存档的213例214只眼儿童眼部肿瘤的病理诊断按发病部位及性质进行分类。患儿年龄2个月至14岁,男性123例123只眼,女性90例91只眼。结果眼睑肿瘤17例17只眼(7.94%),均为良性肿瘤,位居前两位的是囊肿和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前者4例4只眼,包括表皮样囊肿1例1只眼和皮样囊肿3例3只眼,后者3例3只眼;结膜和角膜肿瘤84例84只眼(39.25%),其中恶性肿瘤1例(1.19%),为上皮内瘤变,其余均为良性肿瘤,前3位依次为角膜皮样瘤64例(76.19%),结膜色素痣10例(11.49%),鳞状上皮乳头状瘤4例(4.76%);眼内肿瘤73例73只眼(34.11%),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66例66只眼(90.41%),葡萄膜肿瘤7例7只眼(9.59%),其中虹膜囊肿6例,虹膜黑色素瘤1例;37例38只眼(17.76%)眼眶肿瘤中,良性肿瘤32例33只眼,其中前3位依次是囊肿16例16只眼(42.11%),血管错构瘤7例7只眼(18.42%),炎性假瘤3例4只眼(10.53%),恶性肿瘤5例5只眼,其中继发性肿瘤3例3只眼(7.89%),均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眶内蔓延,横纹肌肉瘤2例2只眼(5.26%);巩膜肿瘤2例2只眼(0.93%),巩膜骨性迷芽瘤及先天性巩膜囊肿各1例。良性肿瘤共134例135只眼(63.08%),恶性肿瘤共79例79只眼(36.92%)。结论儿童眼部肿瘤以胚胎性和先天性肿瘤为主,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部肿瘤,其次是角膜皮样瘤。

闫素霞[10](2012)在《视网膜和色素上皮联合性错构瘤一例》文中研究指明患者女,58岁、左眼自觉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3月,于2011年4月18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4,双眼眼前节均未见异常。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后检查眼底:左眼眼视盘上方及颞侧可见一约3PD大小轻度隆起的肿物,其表面可见灰色的胶质组织增生(呈膜状)并伴有斑驳状的色素组织增生,肿物表面有许多小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其他部位未见异常的纤维组织增生(图1)。右眼眼底未发现异常。左眼红外照像可见瘤体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图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动脉早期视盘上方及颞侧可见肿物内细小毛细血管迂曲扩张,有的成结节状,并有微动脉瘤形成,并伴有斑驳状色素斑遮蔽荧光(图3),晚期毛细血管荧光渗漏,病灶呈强荧光,ICGA可见视盘周围色素上皮增生的范围比FFA所看到的范围要更加清楚(图4)。视网膜周边血管未见异常,黄斑区无水肿。临床诊断:左眼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性错构瘤。无特殊治疗,嘱定期观察

二、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18例儿童结节性硬化症的眼部表现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
    一、外眼及眼前节表现
    二、眼底表现
    三、眼部屈光状态
    四、基因突变检测
讨论

(3)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论文提纲范文)

1 症状
2 组织病理学改变
3 相关检查的特征
    3.1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
    3.2 超声检查
    3.3 频域OCT
    3.4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
4 鉴别诊断
    4.1 黄斑前膜
    4.2 犬弓蛔虫病
    4.3 PFV
    4.4 脉络膜色素痣或黑色素瘤
    4.5 视网膜母细胞瘤
    4.6 其他
5 治疗

(4)中国结节性硬化症儿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患者资料
    1.2 临床检查
    1.3 影像学检查
    1.4 基因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3 讨论
    3.1 神经系统症状
    3.2 TSC引起的皮肤损害
    3.3 TSC患者的眼部影响
    3.4 头颅和腹部影像学表现
    3.5 基因检查
4 结论
5 利益冲突和伦理情况

(5)眼底病如何实现精准医疗? 知名眼科大咖聚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黄斑病变手术迈向精准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前任眼科主任董方田
糖尿病黄斑水肿诊疗关键——徐州第一人民医院眼二科科主任、徐州市眼病防治所所长李苏雁
特殊眼内占位性病变如何确诊?——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戴荣平
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影像特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潘雪梅

(6)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的眼底照相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对象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对象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部分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一、研究背景
    二、资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7)梅毒葡萄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梅毒相关性眼病综述
    一、梅毒简介
    二、眼部梅毒
    三、治疗
第3章 梅毒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
    3.1 临床资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3.1 本组病例每年分布情况
        3.3.2 年龄分布情况
        3.3.3 初诊视力与发病时间及RPR滴度值的关系
        3.3.4 眼底表现
        3.3.5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
        3.3.6 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表现
        3.3.7 相干光学断层扫描表现
        3.3.8 眼底自发荧光表现
        3.3.9 综合影像检查结果对本组病例进行分类
    3.4 讨论
        3.4.1 本组梅毒葡萄膜炎的特点
        3.4.2 急性梅毒后部鳞状脉络膜视网膜炎特征性表现
        3.4.3 梅毒视网膜炎视网膜表面沉积物
        3.4.4 假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3.5 小结
第4章 梅毒葡萄膜炎治疗及预后
    4.1 临床资料和方法
    4.2 结果
        4.2.1 按复诊时间分组
        4.2.2 特殊情况3例
    4.3 讨论
    4.4 小结
    典型病例一
    典型病例二
    典型病例三
    典型病例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8例儿童结节性硬化症的眼部表现及特点分析[J]. 苏学刚,王旭,冷非,李莉,白大勇. 眼科, 2019(01)
  • [2]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J]. 李蕙,杨丽珠,邹绚,孙子系,睢瑞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10)
  • [3]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J]. 王文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05)
  • [4]中国结节性硬化症儿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J]. 白大勇,赵军阳,李莉,高军,王旭.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8(09)
  • [5]眼底病如何实现精准医疗? 知名眼科大咖聚首探索[J]. 费菲. 中国医药科学, 2018(11)
  • [6]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的影像学研究[D]. 丁衍.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7]梅毒葡萄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杨波. 吉林大学, 2016(08)
  • [8]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的研究进展[J]. 张鹏,惠延年,王雨生. 国际眼科纵览, 2014(04)
  • [9]儿童眼部肿瘤213例的病理学分类[J]. 魏秋彩,李晓华,郝远瑞. 中华眼科杂志, 2013(01)
  • [10]视网膜和色素上皮联合性错构瘤一例[J]. 闫素霞.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01)

标签:;  ;  ;  ;  ;  

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